- 典籍屋
2015年的正月初一,恰是24节气的第二个节气——雨水,正月初一逢雨水节气,属于极为难得!亦有“水浇春”说法。
立春后第二个节气因“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因此,在雨水节气,春雨绵绵!连诗人杜甫都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前人通过观察发现,“雨水有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在春天来临之际,是万物复苏之时,从秋冬旱季过来的大地上,雨水节气,甘霖布施,空气湿润,为草木生长创造了最佳环境,即使是被干旱折磨而成的枯木遇到春天,仍然有“生根发芽”起死回生的可能,也就有了“枯木逢春”的成语。这个季节,亦是养生大好时机,一些痼疾久病,也可能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发生扭转!
中医认为“人秉天地之气而生”,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人是自然界一分子,但与其他物种不同,故《黄帝内经》说“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自然界的一切变化,都有其客观规律,人类活动也要遵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发陈者,发,放散,散开;陈,指陈久,与新生相对。
发陈,为藏久外达之势,就是利用春阳发泄之机,退除冬蓄之故旧的意思。 农历的一、二、三这三个月,这个季节叫作发陈,为一年之始。天地万物欣欣向荣,一派生机盎然景象。此时人与天地之气相应,应“广步于庭”,即寻觅风和日丽之时,闲庭信步,随花傍柳,常去踏青。而且要慢走,穿戴要宽松、舒适;“披发缓形” 为的是在“发陈”的基础上除旧布新,从改变不适当的起居方式、 饮食习惯到调摄精神,“以使志生”,逐渐萌生健康向上的志向。
在春天季节,《素问.金匮真言论》这样认为:“东风生于春,病在肝”,意思是春季的东风引发的疾病多发生在于肝脏。春季与肝脏在五行中同属木,五方属东;五气属风;五化属生;五色属青;在人体肝脏相对五腑属胆;五官属目;五体属筋;五志属怒;五声属呼;五变属握;肝木逢春而发,木气偏旺,肝脏本身机能也变强了。所以要少吃一些酸味食物,以免肝气太旺,过克脾土,要多吃甜味来养脾气,以获得生克平衡。元代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春气温,宜多食麦以凉之;选用的食物如山药,大枣,扁豆,莲子等。
这个季节,虽然已经是“东风解冻”,仍然冷空气活动频繁!虽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又加人体皮肤腠理在立春后逐渐疏松,对风寒六淫邪气的抵抗力降低,因此容易外感邪气而发病。所以,前人对这才有了“春捂”的衣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