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孙子的思想高于老子学说的四大理由 在观察处理问题时采用辩证的方法,是孙武军事哲学中最精采的部分。 这种辩证法,来源于战争的实践。因为战争的情况千变万化,最需要用科学 的、辩证的方法去观察和处理;而辩证的观察、处理事物的方法,也最易在 战争的环境下形成。孙武的辩证法思想,由于它是与战争实践结合在一起的, 因而其表述十分生动,内容也相当丰富,值得认真探讨和总结。下面就孙武 辩证法思想的几个主要观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矛盾对立面的转化 在孙武看来,世界上的事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始终处在矛盾斗争、迁移 变化之中。他概括地说;“五行无恒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虚实篇》)物质世界的不停运动,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这就是它们往 往形成许多矛盾的对立面。孙子在其兵法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矛盾的概念, 如强弱、胜败、虚实、利害、众寡、得失、安危、治乱、敌吾、彼己、贵贱、 赏罚、勇怯、生死、存亡、饱饥、劳佚、动静、屈伸、开阖、迂直、阴阳、 寒暑、昼夜、攻守、进退、迎背、行止、予取、巧拙、速久、专分、去留、 大小、上下、左右、前后、深浅、轻重、内外、远近、险易、广狭、高低、 长短、多少、有余不足,等等。这些矛盾的方面,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既互相排斥,各具相反 的属性;又互相依存,没有矛盾的一面,就没有矛盾的另一面。
孙武把这些矛盾的方面总是把它们对举起来论述, 如:(1)死生、存亡:“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也。” (《计篇》) (2)多少:“多算胜,少算不胜。”(同上) (3)巧拙、速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作战篇》) (4)小大:“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谋攻篇》) (5)安危、动静、行止:“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 行。” (《势篇》)。 (6)专分、众寡、敌我:“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 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 者约矣。” (同上) (7)高下、虚实:“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同 上) (8)远近、劳佚、饥饱:“以近待远,以快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 也。” (《军争篇》) (9)好恶、贵贱、阴阳:”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行军 篇》) (10)深浅、轻重:“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九地 篇》) (11)内外:“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 以时发之。”(《火攻篇》) (12)昼夜:“昼风久,夜风止”(同上〕;“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 旗。” (《军争篇》) 从上列十二条看,孙武对世间事物的矛盾对立面的把握,是十分娴熟的。 他或者把矛盾的对立面连接起来叙述,表示两者必居其一;或者先分析一面, 再分析另一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它充分说明矛盾对立面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和社会事物中。 矛盾着的对立面,不仅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而且又在一定的条 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一面转化为另一面。 孙武在论述治乱、勇怯、强弱、 生死、存亡、胜败、留去、快劳的转化关系时说: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 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 《势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 《九地篇》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 《谋攻篇》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 《计篇》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 《虚实篇》 不难明白,“治”而不严,无组织指挥之“数”术,则必造成“乱”; “勇”而无谋,失去各方面的优“势”,没有胜利的希望,则必变成“怯”; “强”而无道,众叛亲离,实力大损,军“形”萎靡不振,则变得“弱”; 投到“亡”地,大家浴血苦战,杀开一条活路,则能幸“存”;陷入“死” 地,众人奋力拼搏,击溃敌人围攻,则可“生”还,如此等等。这里,矛盾 的对立面。因“数”、“势”、“形”、“辅”、“听计”、“先处”、“后 处”等一定的条件而互相转化,孙武看得十分清楚。对立面的转化,不能消极等待,袖手旁观。
孙子主张,在战争中应积极创造条件,促成对立面的转化。他说:“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 (《虚实篇》)如何能使敌人的佚 变成劳,饱变成饥,安变成动,孙武提出用两种方法,即“利之”和“害之”;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同上)用“利” 诱和“害”逼的手段调动敌人,就能把敌人的有利因素转化为不利因素。他 又说:“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 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军争篇》)孙武告诉人们,在两军 相争时,要故意走迂回曲折的路,并用小利去诱惑敌人;出发在人之后而迅 速行动,兼程倍进,在人之先到达目的地。这样,敌人困判断失误而受牵制, 我军又出其不意地占据了有利地形。施用如此的计策,便能使“迂”转化为” 直”,“患”转化为“利”了。
春秋末年,由于社会的动荡,事物的变迁,矛盾的对立面可以互相转化 的辩证法思想已传播很广。如老子就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交, 高下相倾”;”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二、五十八章)老子虽 然懂得矛盾对立面的相互依存及其转化,但是对待这种现象的办法是消极 的。他提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 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上 述方法,如果是作为一种弱者战胜强者的策略,当然是可以的。而老子把” 柔弱胜刚强”作为一种必然的普遍的规律,使自己经常处于弱者的地位,那 就不足取了。他极力宣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 “知其荣,守其辱”;“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二十八、六十四章)老子为了防止对立面的转化,主张不求进取,守在屈辱的一面,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事实上,老子以“守 雌”、“守弱”、“无为”、“无执”的消极办法来防止对立面的转化, 其愿望难以实现;而孙子用“利之”、“害之”、“劳之”、“动之”的积极办法来促匣对立面的转化,其计划是切实可行的。 (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人的活动要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依靠客观物质条件。掌握和利用客观 事物的规律性;但在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和事物规律性的支配下,如果人的 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好,活动的效果也会大不一样。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能超越 客观物质条件,不能违反事物的规律性,可是能够在客观条件和规律性许可 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结果。 孙武在其兵法著作中,一方面强调战争要依靠丰 富的物资、强众的军队、天时、地利等客观条件,掌握军事上的各种规律(已 见前述);一方面又强调,战争中用兵者要机智灵活,善于攻守,运用谋略, 勇敢无畏,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如他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地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 《形篇》 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放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虚实篇》 胜可为也,敌虽众,可使无斗。 ——同上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 《军争篇》 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众寡不 相侍,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下集,兵合而不齐。 —— 《九地篇) 以上论述指明,用兵者利用客观给予的条件,主观上又努力奋斗,就能 演出许多威武雄壮的战争场面,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使敌人无法招架,溃 不成军,达到“自保而全胜”的目的。在要不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一问 题上,老子的学说又与孙子的思想成为鲜明的对照。老子强调:“绝圣弃智”、 “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老子》十九、二十章)。 他排斥一切智慧、道德、技巧、学习,教人清静无为。 老子又提出:“夫唯 不争,故无尤”;“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八、二十 章)他要求人们放弃一切斗争,以为这样就能没有烦恼,天下也就太平无事。 辩证法的本质是能动的、变革现实的。老子主张废止人的一切主观努力、能 动作用,这样就把活生生的辩证法窒息了。因此,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是不彻 底的。孙子主张,在客观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取得对敌战争的出色效果。在这一点上,孙子的辩证法又要比老子高明、 进步得多。 (三)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事物总有正反两个方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有利的一面,也有害的一面。特别是在战争中,情况更会这样。因此, 看问题必须全面,才能对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合理的行动部署。孙武 在观察战争中的事物时,经常强调要权衡利弊,摸清正反两方面的情况。如 他说:“军争为利,军争为危。”(《军争篇》)这里的“为”,作“有” 解。孙武明确指出,两军相争,可以得利,也有危险。“利”可以占领敌国 的土地,夺取敌军的武器、粮食,俘虏敌军的人员等;“危”则自己人员有 伤亡,财物受损失,甚至全军覆没。在战争时,对这两种后果必须有充分的 估计。
孙子又说:“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作 战篇》)用兵不能只想到“利”的一面,也必须想到其“害”的一面:比如 劳民伤财。货殚力屈、覆军杀将、祸国殃民等等。对“害”的一面“不尽知”, 看问题带有片面性,这样,对“利”的一面也就“不能尽知”。孙武总结观 察问题的方法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昏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 而患可解也。” (《九变篇》)它告诉人们看问题“杂于利害”的好处:看 到有“利”的一面,可以对前途充满”信”心;看到有“害”的一面,则可 以防备和“解”除“患”难。 看问题必须考虑正反两方面因素的辩证法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有其好的传统的。与孙武同时的老子,就曾说过“祸兮福之 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五十八章)的名句,把祸可能带来福、福中可能有祸的关系分析得相当全面。战国后期的荀况,在论述“欲恶取舍之 权 (衡量)”时说:”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 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孰 (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如 是则常不失陷矣。” (《荀子·不苟》)这里,把欲与恶、利与害、取与舍 必须全面考虑,以及这样做的好处,都分析得清清楚楚。明代大政治家张居 正也说:“享无全利,亦无全害,要在权利害之多寡。”(《张文忠公全集·陈 六事琉》)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 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好的东西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97页)上述 许多论断,与孙子“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孙武在春秋末年,已有关于考虑问题必须全因的总结性议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四)不同憎况用不同的方法对付 世界上的事物千变万化,战争中的情况更是这样。对于不同的情况,只有采取不同的对付方法,才能顺利地解决矛盾,克敌制胜,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是孙武的辩证法教给人们的又一哲理。 孙武把战争时的地形分为九类,指出每种地形的处置方法:“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属;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 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记地,吾将进其涂 (途);围地, 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 (《九地篇》)散地指本乡本土, 士卒危急时容易逃散,因此最重要的是坚定其意志;轻地是指进 入敌境不深的地区,士卒恐惧易于轻返,故此时应使部队互相连属;争地为兵家必争的有利地势,为防止敌人来攻取。应分出一部兵力,进趋到争地背后,以资保护;交地为交通方便的地区,应谨慎守卫;衢地指与几个诸侯国接界的地区。应巩固与诸侯国的结盟;重地指深入敌后的地区,处于重地的军队最主要的是继续其粮食的供给;圮地为道路难行的地区,处于此地应迅速行进,不得停留;围地是进退路狭,敌能以少击我众者,处于围地应堵塞缺口,使士兵奋力拼博:死地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的地块,处于死地应对士卒“示之以不活”,以激发其战斗意志。 对于战争中敌我兵力的各种情况,孙武也有一套相应的处置办法。他说:“故用兵之法,斗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谋攻篇》)他把敌我兵力的情况,分为“十”(十倍于敌)、“五”(五倍于敌)、“倍”(二倍于敌)、“敌”(与敌相当)、“少”(明显少于 敌军)、“不若”(不如敌军之众)等数类,认为兵力十倍可以围困敌人,五倍则可猛烈进攻,二倍于敌可以分进合击,兵力与敌 相当可对阵而战,明显少于敌人则应退逃,不如敌军之人多势众则应避让。 孙武还制订了一个根据兵力情况决定攻守的大体方案:”守则不足,攻则有余。” (《形篇》)曹操注:“吾所以 守者,力不足也;所以攻者,力有余也。”这就是说,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守势,在兵力有余的情况下可采取攻势。总之,用 什么方法对付敌人,要根据兵力的具体情况而定。 火攻也有各种各样的情况,“必因五人之变而应之”。孙子指出:“火 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人力,可从而从之, 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火 攻篇》)这里,孙武列举了“火发于内”、“火发兵静”、“火发于外”、 “火发上风”等各种不同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应付方法。对于武器的运用也 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远则用弓,近则用兵,兵弩相解也。” (《通典》引 孙子语,见毕以《孙子叙录》)远处不能用兵器,近处不能用弓弩,兵、弩 两者各用于不同的场合,可以互为解救。关于如何造”势”,孙子指出:“势 者,因利而制权也。” (《计篇》)即根据如何对我方有利而制定相应的措 施,没有千篇一律的、一成不变的方法。他在谈到用兵应取何种态势时又说:”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虚实篇》)孙武认为,用兵也没有经常的、固定不变的 态势,必须因敌情的变化而灵活应变,这样才能制胜敌人。 孙武观察到世界上的事物充满着矛盾,到处是一个个互相矛盾而又互相 依存、可以转化的对立面;孙武又看到世界上的情况千变万化,不同的情况 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对付,决不能固定不变、千篇一律。这里孙武已经隐约 地猜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又认识到各种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处理不同的矛 盾,应采用不同的方法;矛盾的状况改变了,解决的方法必须随之改变。不 过,孙武这些思维的表达方式,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由此更可以看出, 孙子辩证法思想的朴素、直观,而又丰富、生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