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培养实现仁政德治的优秀人才

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培养实现仁政德治的优秀人才 政治理想与教育目的 孔子开创私学的目的,是为实现其政治理想服务的。他的政治主张如前所说, 就是“仁政”。“德治”;实现这个政治主张的力量,则是“国君”。“贤 臣”和“良民”。他认为一国的国君是既定的。神圣不可侮的,即使君王无 道,推翻他取而代之,也是不忠。无礼的表现,他认为良民人数虽多,但只 是施政的对象。只有“贤臣”是孔子认为可以经过自己主观努力加以改善或 培养的决定环节。有了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 (庶之,富之,教之)的贤 臣,就可以使国达到“太平盛世”,实现“小康”社会了。谁可以担当“贤 臣”呢?一般而言是士(知识分子),特殊而言是君子(德才兼备的知识分 子)。土是君子的初级阶段,君子是士发展提高的优秀者。有了合格的君子 和士,就可以从中选出胜任的贤臣。贤宰和贤吏,上忠于国君,下惠于良民, 仁政和德治就可以实现,封建宗法等级制的国就可以太平富强。长治久安 了。孔子办学的目的,就是培养这样的士和君子,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士。君 子的从政(仕)而影响和掌握国的命运,实现仁政。德治,达到小康境界。 在孔子的学生中,除了许多平民和“鄙人”、“鄙大”、“贱人”外,确也 有少数贵族和富人,如孟懿子。南宫敬叔足鲁国责族,冉有、子贡是鲁、卫 富人。从各类不同学生的情况看,孔子的“何教无类”的主张,确是说到做到的。问题是从平民中 吸收学生固然是革命的进步措施,但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归根到底是把他们 培养成能够进入贵族统治阶级的合格人才,即维护和巩同等级森严的封建宗 法制社会秩序的士和君子。 孔子的想法是通过输送这些品德高尚的治世能 人,造成尊卑贵贱各阶级的人都能平安过日子的开明的贵族统治局面。但这 当然只能是必然破灭、到处碰壁的幻想。所以,如《导论》中所说过的那样, 在孔子向下看的时候,能看到平民,想到“泛爱众,而亲仁”,想到“博施 于民而能济众”,是有进步的革命精神的,是伟大的思想。但在他的眼睛 向上看的时候。就只看到贵族的统治力量,他把希望寄托在“圣君明王”身 上。想的是“忠君尊王”,维护贵族等级制的尊严,和黑格尔那样思想进步 而政治上拥护德国皇权以至于变成了平庸保守的人物一样,在强大的历史传 统习惯势力面前,他只能是历史条件下的人物,而我们也只能在吸取历史经 验教训的意义上去估量他。

培养政治改革的人才 孔子的教育,是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学而优则仕”, 最终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教育,造就齐。治国。平天下的优秀人才,使他们能参与政治改革,从而改变春秋时期所谓“天下无道”的混乱局面,以期能够实现“老安”、“少怀”、“友信”的理想社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并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如《诗》、《书》。《礼》、《乐》 等传习上,更重要的是放在弟子的品德修养和办孔子评传事能力的提高上,美国有一位汉学G.克里尔说得对:孔子“不是仅仅培养学者,而是训练治世能人,他不是教书,而是教人” 。教人就是训练治世能人,治世能人首先 要具有士、君子的品格。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品德高尚而又精通“六艺”的德才兼备的人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君子不器”;“不器”的含意 就是不局限于一才一艺,而应具有德行超群。统筹兼顾。照应全局的本领,是杰出的通才。其次是应该胸怀坦白(“君子坦荡荡”),说到做到,先做 后说,对人对事都很公正,不讲私情 (“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周而不比” ),尤其是像他回答子路问君子时所说的那样:“敬诚地修养提高自 己,使周围的人(亲属邻里)安居乐业,使全国的老百姓安居乐业。”说到 这里,他又特别加重语气地说:“要使全国老百姓都安居乐业,这恐怕连尧舜也很难做到呢!”尧舜是孔子心目中的仁者,圣人,孔子讲的君子应该做 的事连圣人尧舜也难于完全做到,这说明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极高。大概圣人是君子的提高,君子则是圣人的基坯,他们之间是相互渗透而难以分割的。 这里讲的君子,实际上已具备了仁德即圣人的基本气质了。孔子还认为“君 子不器”,是通才。孔子寄予希望的是“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的多能善政的人。孔子认为这样的人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教育培养出来的。孔子的办学目的也正是如此。孔子心目中的士、君子、不管其品德多么好,才能多么高,出仕时充其量只能 是“卿”、“大夫”,即君王的臣仆.而不能做君。王。做君王他是想也不敢 想的,因为他认为这是“犯上”思想,是违背他的不可动摇的“忠君尊王”的原则的。而且,君王继承制的原则同样也不可动摇。他认为只有世卿制(即 卿大夫的世袭制)要改变,也能改变。事实上,在他生活的时代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已经由世袭制开始向选任制过渡了。 孔子认为,这种改变可以给君王提供选贤的机缘,使君王找到称职的贤臣,而通过贤臣得到君王的充分信任来改革政治,就可以实现仁政德治。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在贤能辅佐,而是在于君王自身。但君王是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之所以为封建社会 (包括孔子也 很向往的西周小康社会)的“权力象征”,而孔子之所以成为封建社会的思 想,并且为历代封建统治阶级 (君王)所欢迎,所赞赏,其重要因之一, 就是孔子坚持“忠君尊王”的原则和坚持君王世袭制。但君王是世袭的、独 尊的,历代君王能合于孔子所希望的“圣君明王”的要求的是极少极少的, 大多数都是专制暴虐或安富尊荣的昏王庸君。所以孔子企图培养土。君子出 任君王的贤能辅臣而实现仁政德治,就是很不现实的了!事实证明,整个封 建社会历朝历代的上。君子出仕者,虽也不同程度地有孔子评传过一些循吏 清官,但绝大多数只能成为历代君王的帮闲和帮凶,这就是孔子所受贵族阶 级立场的限制,这就是孔子思想二重性的悲剧。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