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故事 历史真相】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古代美女大都没好的下场,俗话说红颜多薄命,比如下面几位?来说说历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的故事? 宋徽宗包养李师师,赵姬与吕不韦私通,董小宛嫁入冒深得欢心…历史上几位著名的小妾最终都是什么样的结局?

1、赵姬:出身是千古谜案 赵姬的真实姓氏无从考证,因她是赵国人,后又成为吕不韦的姬妾,故被称为“赵姬”,也有“薛姬”一说。 关于赵姬的出身,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赵姬出身富豪之。《史记》中曾出现过“其(即吕不韦)姬邯郸豪女”、“赵豪室之女”字样。也有人说赵姬乃先秦十大名将赵奢的孙女,只是这种缺乏史料支持的说法难免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而更为人熟知的版本是赵姬曾经流落烟花。《战国策·秦卷五》中提到,赵姬是邯郸的歌舞妓。不管赵姬出身何处,在遇到有“古代职业经理人”之称的吕不韦后,她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古时,女人最高贵的身份莫过于皇太后,最卑贱的莫过于沦落到青楼。这两个极端阶层的人似乎沾不上关系,“贵族”与“贱民”间的地位、荣誉相差甚远。不过,人之一生,大起大落——今朝富贵,也许明日即败,譬如从皇太后沦为妓女的北齐胡太后。当然,中国历史上也不乏今朝贫寒,明日飞黄腾达之人,譬如从歌舞姬变身皇太后的赵姬。 秦昭襄王时,秦国两次战败被迫将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异人(后改名子楚)送入赵国作为人质。当时秦赵两国时有冲突,因此赵国并不礼遇异人,他生活窘迫,前途渺茫。就在他抑郁寡欢之时,遇到了一位颇有政治眼光的珠宝商人吕不韦吕不韦精明地意识到把宝押在这位暂时不得志的王子身上,比买卖珠宝更有利可图。 吕不韦从自己的小妾中选中一位美女,她聪明伶俐,妩媚异常,这就是赵姬。吕不韦告知她要如此这般就能当上王妃,赵姬听了欣然应允。

吕不韦将她献给异人,后来,赵姬产下一男婴,这就是秦始皇嬴政。 后来,异人终于登上王位,即秦庄襄王,但吕不韦功高盖主,异人开始有所警惕。于是吕不韦便与赵姬密议,联手除掉异人,立嬴政为王,赵姬当上太后。赵姬年轻守寡,又不知检点,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常常秘密往来。吕担心被嬴政发现,便献上一位男宠。谁知赵姬不久即怀孕,诞下两子,而男宠因担心自己日后被嬴政诛杀,竟起了篡位之心,并与太后密谋策反。一日因酒后吐真言东窗事发,嬴政当即将其五马分尸,将两个私生子扑杀,并将太后驱往棫阳宫监禁。 嬴政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顺势将吕不韦贬居蜀中。吕不韦接到旨意后,矛盾万分,若说出实情,秦王政生性暴戾高傲,自己难再活命,眼看自己费尽心机几十年的功绩宣告破产,吕不韦绝望之中饮鸩自尽。赵姬闻讯后,想到与他共度的几十年风雨,真是痛不欲生,三四年后抑郁而死。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2、西施:是否被沉江底? 千古美人西施是否被沉江底?揭秘西施的死因公元前473年的冬天,吴国首都姑苏城被奔袭而来的越国大军攻破。吴国灭亡。春秋时期的大美女、吴王夫差的宠妃西施的人生轨迹戛然而止,似乎随着灰飞烟灭的吴国没入了黑暗的历史之中…… 吴国灭亡了,西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她的后半生又是怎么度过的? 后世评价历史人物的眼光常常是苛刻、不公正的,往往只注意他们最为辉煌的时刻,忽视了他们落寞或者平静的岁月。西施就受到了这样的“忽视”。 西施留在历史舞台上的时光似乎只有昙花般的几年,更多的人生轨迹被人为忽略了。当我们想努力还原一个完整的西施时,会发现异常艰难,更会发现太多的谜团和思考。 西施给后人最深的印象就是她的美貌。相传西施在溪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被她的美丽吸引,看得发呆,都忘了游泳,“扑腾”一声沉入了水底。于是乎,后世用“沉鱼”来形容女子的美貌,西施也因此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成为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沉鱼为先;所以四大美女,西施居首。如今,深究历史,我们遗憾地发现在四大美女之中,其他三位都可以在当时的正史中找到存在的证据,唯独西施缺乏任何信史记载。她只存在于后人的记载和咏叹之中。 不要说西施的下落,就是她的籍贯、生平事迹等重要信息我们都只能从错综复杂的故纸堆中一点点地艰难筛选归纳。

西施的基本情况大致如下:西施原名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① 。苎萝山有东西两个村子,施夷光住在西村,所以被叫做西施。意思是住在西村的施女儿。 西施父亲卖柴,母亲浣纱。她境贫寒,但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都被东村的邻女子仿效,还发生过“东施效颦”的笑话。 年轻的西施常常在溪边浣纱。秀丽的美女,轻柔的细纱,纯净的溪水,三者在江南的背景下动静一致,被后世那些缺乏创造力的文人骚客树为描绘绝世美女的“御用场景”。 等到唐代诗人李商隐来诸暨寻找西施浣纱遗迹的时候,乡人已经为西施建立了纪念祠堂。西子祠具有相当规模,此后屡兴屡废。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现在的浙江省诸暨政府干脆将苎萝山麓、浣纱江畔尚存浣纱石、浣纱亭、西施滩、西施坊等古迹整合成了占地5000平方米的西施殿景区。 如果西施终生都在溪边浣纱,跨越千年做乡的旅游名片,成为江南美女的代名词,倒不失为完美的一生。遗憾的是,西施的美貌,很快就让她牵涉到了残酷的政治之中。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夫差大败越军,几乎灭亡了越国。勾践退守今天绍兴境内的会稽山,被吴军包围,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作为人质去吴国当奴隶。他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出国前与大夫范蠡“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加以教导训练,献给了吴王夫差。西施毅然由越入吴。客观地说,西施在吴国首都姑苏的生活可能是她一生中最优逸、最受宠、最高贵的时光。吴王夫差非常宠爱西施,想方设法地为她提供奢华的生活,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长时间与西施嬉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 据说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就专门为她筑“响屐廊”,排列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舞蹈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夫差很自然地沉湎女色,专宠西施。姑苏就是现在的苏州,温秀清丽,完全配得上西施这位绝世美女。现在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风光过去,西施的下落如何? 后人给西施编排的后半生故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浪迹江湖之说,一类是沉身江底之说。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在吴国被灭亡后和心爱的人范蠡驾扁舟,入太湖,不知所终。若如传言所说,那西施无疑是四大美女中最幸福的一位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3、蔡文姬:最文采出众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又字明姬,她的父亲便是大名鼎鼎的大儒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大书法,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蔡文姬便是成长在这样的庭里,环境是毋庸置疑的优越。所以她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作赋,音律也十分了得。这样一位名门才女,本来是该有很好的归宿。奈何生在动乱的年代,她的人生曲折离奇,步步惊心。光是嫁人,她便嫁了三次。 第一个丈夫是河东的卫仲道。卫是河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出色的士子,夫妇俩琴瑟和谐。只可惜好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为他生下一儿半女,卫的人又嫌她克死了夫君。文姬倍感委屈,同时又才高气傲,她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卫回到了娘。 可惜在娘的安稳日子也没有过多久。东汉政权的腐败,终于酿成了黄军起义,使豪强地主为代表的地方势力扩大。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十常侍杀后,董卓进军洛阳尽诛十常侍,把持朝政。董卓为来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刻意笼络名满京华的蔡邕蔡邕竟一日连升三级,三日周历三台,拜中郎将,后来甚至还被封为高阳侯。 董卓的逆行,引起各地方势力的联合反对,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最后被吕布所杀。蔡邕也被收付廷尉治罪。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蔡文姬与许多其他女子,一齐被掳到了南匈奴。

蔡文姬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她小心翼翼地生活着,去匈奴的时候她才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这十二年里,她为左贤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也学会了吹奏“胡笳”,自然也通晓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想起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到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掳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被掳掠多年虽然很痛苦,但现在若跟着使者回国,却又有些舍不得了。舍不得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也舍不得两个儿子。可惜,摆在眼前的是“回归故里”与“母子团聚”的两个选项,她做的是单选题。最终,在使者的催促下,她泪别了他的胡人丈夫和儿子,缓缓登上了来接她的车。车声粼粼,这十二年的生活,一点一滴开始浮现,于是她创作出了动人心魄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回到故乡陈留郡,但老已是断壁残垣,她没有地方可去了。最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了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 原以为可以安稳度日了,可惜这第三次婚姻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顺利与美好。文姬饱经离乱忧伤,已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两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长得又帅,通书史,谙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但又是丞相授意的婚事,他也只好勉强地接纳了她。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婚后的第二年,她唯一的依靠她的丈夫犯了死罪。她顾不得梳理头发和穿鞋,光着脚就跑到了曹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呢,听说是蔡文姬求见,便对在座的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各位都已听过她的才名了吧,今天我为大引荐一下!” 蔡文姬走上堂,跪下来,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诧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有什么办法呢?”蔡文姬恳求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了董祀。 蔡文姬卯足了劲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了曹操的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董祀也不是缺心眼的人,从此以后,他也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做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渐渐地也为她的才情倾倒。夫妻双双看透了世事,就溯洛水而上,最后找了一处风景秀丽林木繁茂的山麓定居了。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望。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足,心中大为不忍,便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留居在自己中。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他很喜欢看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中的藏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曹操失望极了。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以看到,蔡文姬的才情不是盖的。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4、貂蝉——四种惨死系列 四种善终系列 貂蝉,生年不详,传说与关羽同是山西忻州人,出生于河南洛阳。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接上来就由小编来探讨下貂蝉是怎样死的。 曾经耗费大量笔墨渲染貂蝉义举的罗贯中,对貂蝉“长安兵变”后的描述,始终着墨不多,三国演义上最后一次提到貂蝉的时候还是跟吕布一起在白门楼被曹操围困时,后来吕布兵败身死就没有说明了。在历史价值被榨干之后,她遭到了主流文人的抛弃。但仍有一些作者在孜孜不倦地追问她的下落,继而任意虚构故事,以致其结局形成了“惨死”和“善终”两大系列。 “惨死系列”四种不同的版本 第一种版本是昆剧《斩貂》细述吕布在白门楼被曹操斩首,其妻貂蝉被张飞转送给了关羽,但关羽拒绝受纳这位污点美女,怕其水性杨花,朝三暮四,难免为他人所玷污,只有一死才能保全其名节,于是乘夜传唤貂蝉入帐,拔剑痛斩美人于灯下。 第二种版本是另一出杂剧《关公月下斩貂蝉》,是说曹操欲以美色迷惑关羽,使其为自己效力,遣貂蝉前去引诱。

貂蝉使出浑身解数,上下挑逗,关羽心如磐石,为了自己不受魅惑,杀死了貂蝉。 基于儒文人的悉心改造,明代以来,貂蝉和关羽的形象,日益贴近士绅阶层的伦理标准。 第三种版本出自明剧《关公与貂蝉》,剧中的貂蝉向关羽痛说内心冤屈,详述其施展美人计为汉室除害的经历,赢得关羽的爱慕,但关羽决计为复兴汉室献身,貂蝉只好怀着满腔柔情自刎,以死来验证自身的政治贞操。 第四种版本陈述貂蝉在怜香惜玉的关羽庇护下逃走,削发为尼,曹操派人追捕,为使桃园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残杀的覆辙,貂蝉毅然触剑身亡,一缕幽怨的香魂,追随国大义而去。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善终系列”也有四个核心版本 第一种版本则称貂蝉本是曹操送给董卓用来迷惑君主的一名美女,后来成为了董卓的侍婢,并挑拨吕布杀死了董卓,在“长安兵变”吕布败走后貂蝉又落入了李傕之手,再次挑拨李傕与郭汜自相残杀,在李傕被曹操击败后貂蝉最终回到了曹操身边。这一版本相对来说比较有历史依据。 第二种版本是貂蝉出为尼,以佚名方式写下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向世人言明自己的政治贡献,最后在尼姑庵里寿终正寝。《新三国演义》貂蝉(陈好饰) 第三种版本则宣称关羽不恋女色,护送貂蝉回到其故乡木耳村,而貂蝉则一直守节未嫁,终于熬成了一个贞烈老妪,被乡人建庙祭奠。为谋生和丰富群众文艺生活起见,貂蝉还组织戏班演出,她所搭建的戏台,曾是该村的一个诱人景点。 第四种版本称貂蝉被关羽纳为小妾,并送往成都定居,本想在功成名就后慢慢享用,不料自己兵败身死,可怜的貂蝉从此流落蜀中,成了寂寞无主的村妇。

自杀说:在央视三国中貂蝉(陈红饰)在吕布杀死董卓后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当她被吕布发现时早已身亡了,在海外的日本三国志和横山光辉三国志这两部著名作品中貂蝉的结局和央视三国版的完全一样,董卓被杀死后自己的使命也就结束了,因此貂蝉选择了自杀。 最近有新闻称,某老人曾于成都北郊拾得一块古碑(1971年),其铭文约略为: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这是有关貂蝉下落的最新证据,却无力证明任何东西。这里的“炎帝”,疑为“关帝”的讹记,公元1652年,清顺治帝加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此后民间才会出现“关帝”的简称。成都发现的墓碑,最多只是清代好事者的伪作。貂蝉的下落,依旧是个不可索解的悬谜。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5、杨玉环:最大喜大悲 18岁的杨玉环原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被年已51岁的公公玄宗看上,便以以为玄宗母亲窦太后祈福的名义,让杨玉环出当女道士,道号“太真”,生生将儿子儿媳的婚姻拆散。而杨玉环名为当道士,实际上却与唐玄宗暗里互通。 后来,唐玄宗给李瑁又重新赐了一位寿王妃后,随即也将杨玉环立为贵妃,长恨歌就这样开始了。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高潮。这段神仙伴侣般的情史,又在马嵬坡画上句号。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六月,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难,刚走到马嵬坡,护卫的 将士就怒杀时任宰相的杨玉环堂兄杨国忠,又胁迫唐玄宗下令将杨玉环缢死。 自古红颜多薄命 帝王最无情 唐玄宗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喻户晓。许多人认为是唐玄宗宠爱杨玉环的缘故,才导致了历史上的又一次外戚专权,应予以鞭挞,但是唐玄宗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却成了一段佳话,是大所共同认可的。但当江山与爱情发生冲突,爱情永远会是被牺牲的那一个。 也许像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写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就认为杨玉环本该是一个幸福的人。可是,你们有谁想过她的内心呢?16岁时候,她与寿王一见钟情,结为连理,本来日子过得很幸福,就因为唐玄宗的武惠妃(寿王之母)之死,玄宗郁郁寡欢,十分颓丧,后宫数人,竟然没有中意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思,为了讨好他,竟然把已经是寿王妃的杨玉环送入宫中。我想,除了慧妃之死,玄宗更愁的是怎样把玉环弄到手里吧!玄宗派人把杨玉环接到临潼温泉宫。一见果然姿质丰艳,而且能歌善舞,聪颖过人,尤善逢迎。玄宗愁怀顿开。他已不顾什么老公公娶儿媳妇了,礼义廉耻已不复存在,先将杨玉环度为女道士,赐号“太真”,收入后宫受用。当时唐玄宗56岁,杨玉环刚22岁。 站在现代的女性角度来看,这只不过是一个有权有势的人夺去了一个年轻女子罢了。又何必高呼“爱情万岁”呢?在那个封建社会,女子没有任何的地位,她们只能去依附男人,只能努力的去博得男人的宠爱,平常富贵人都这样,在皇宫失宠又如何生存呢?杨玉环没有选择的余地,她只能去顺从,只能去迎合,因为,一切都为了生存。为了标榜“仁义道德”,所以一直过了5年,在天宝四年(745年)的8月,才册封杨玉环为贵妃。 从此,玄宗把后宫其他妃嫔统统丢在一边,天天守着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贵妃带在身边。为了讨好杨贵妃,玄宗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开辟了温泉浴场。贵妃生于四川,爱吃荔枝,为取悦贵妃,每年夏天玄宗不惜兴师动众派人从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驿马昼夜不停地传递,运到长安时色味不变。

总之,自从得了杨贵妃,玄宗心中之爱,皆被贵妃占尽,正如《长恨歌》所云:“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如春。”对于一个如此宠爱自己的人,我想不动心是很难的。 玄宗对贵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贵妃的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但更主要的,恐怕还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玄宗是迷恋音乐的才子,他精通音律,造诣极高。而贵妃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赋。这显然是她成为唐玄宗晚年知音的重要因素。玄宗在温泉宫初次召见贵妃时,曾奏起他的得意作品《霓裳羽衣曲》,杨贵妃似乎有先天的感受,当即起舞,如仙女飘逸,极尽其美,使唐玄宗大为高兴。之后,玄宗常令贵妃跳《霓裳羽衣曲》,自己还亲手操鼓,在一旁伴奏。可以说,玄宗与贵妃在一起尽欢,最经常的形式,莫过于歌舞音乐了。 不过,唐玄宗毕竟是个帝王,他可以独占杨贵妃,但不会让杨贵妃独占自己。而贵妃涉世未深,一时妒起,难免要产生龃龉。有两次曾惹得老皇帝发起火来,以忤逆之罪,立即把她赶回娘。但玄宗心中所爱,已非贵妃莫属,所以每次又都是他授意把贵妃召回。当贵妃第二次被谴出宫后,哭得犹如泪人,而玄宗也是茶不思,饭不想,整日愁眉不展。高力士看透了玄宗的心思,遂请赐御膳与贵妃以示道歉。贵妃见高力士来,即伤心地剪下一绺青丝,托高力士奉上以表“忠诚”。玄宗见物思情,于是两人又一次破镜重圆。从此,玄宗与贵妃**弥笃,更加难分难舍。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节,唐玄宗和杨贵妃避开众人在这里仰望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人寿难朝,但愿我们世世生生,永为夫妻!过了今生,还有来世!”诗人白居易为唐玄宗和杨贵妃的长生殿之约,写下了永恒不朽的诗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确,唐玄宗与杨贵妃的这种感情,在历代帝后间是罕见的。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带上封建政治的烙印。随着杨玉环的受宠,杨妃的兄弟封侯拜相,三个姐妹也都封为国夫人,权势显赫,次于天子。特别是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竟升为宰相,身兼四十余职,总揽朝政,无恶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杨的乐园。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败的局面,从而导致外戚祸国,也导致了杨贵妃的悲剧结局。 玉环何尝无辜?她只不过是想要找到一个疼爱自己的人,只不过不想去过小时候那种漂泊的生活,难道这样也错了吗?作为一个皇帝,公私不分,把大权都交给别人,难道他就不曾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吗?一个小小的女子,她们不懂得什么政治,她们只是想安稳的过一生,难道这样也有错吗?为什么因为自己不懂的政治而有如此的结局?难道,只是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皇帝吗?如果她还是那个寿王妃,她也许就会有不同的结局了吧!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边镇节度使安禄山和步将史思明率领15万人马,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直捣长安,“安史之乱”终于爆发了。消息传来,唐玄宗惊恐万分,遂与杨国忠带着贵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孙和近侍、大臣悄悄打开北宫门,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行至陕西兴平之西马嵬驿时,随从护驾的禁军忽然哗变。他们首先杀死了杨国忠,又团团围住唐玄宗所在的驿舍,要玄宗交出贵妃。此时,六神无主的唐玄宗,想起了他与贵妃之间十几年的恩爱,又立过生死不离的山誓海盟,哪里舍得交出贵妃!然而,面对这帮刀枪出鞘的军士,玄宗深知大势已去,已救不了自己的爱妃了。不过,他不忍让贵妃惨遭士众的屠虐。在与贵妃泣不成声地抱头痛哭一场后,他赐给贵妃三尺白绫,让高力士把她带走,缢死在一间佛堂前的梨树上。其时,贵妃年仅38岁。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6、柳如是:嫉恶如仇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柳如是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气过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湖上草》、《戊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党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柳氏后生有一女。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氏硬托住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柳氏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以称为“秦淮八艳”之首。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柳氏还精通音律,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1666年钱谦益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从此,厄运便降临到柳如是身上。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为悲惨。一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禁,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柳如是死后,不但未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下,那是一座孤,墓前石碑只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君)。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7、陈圆圆:最命途坎坷 陈圆圆出身于货郎之,母亲早亡,育于姨夫,从姨父的姓“陈”。她自幼冰雪聪明,艳惊乡里。时逢江南年谷不登,重利轻义的姨夫将圆圆卖给苏州梨园,善演弋阳腔戏剧。 陈圆圆作为梨园女妓,难以摆脱以色事人的命运。江阴贡修龄之子贡若甫曾以重金赎陈圆圆为妾,却不为正妻所容。后几番恋情都没有结果,还几次遭遇劫夺。 崇祯十五年,陈圆圆被外戚田弘遇劫夺入京,成为田弘遇乐演员。田弘遇因贵妃去世,日渐失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有意结交当时声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吴三桂。便设计让吴三桂巧遇陈圆圆。吴三桂果然一见倾心,纳入府中。李自成农民军攻占北京后,圆圆为刘宗敏所夺。吴三桂本欲投降农民军,但得知圆圆遭劫后,冲冠一怒,愤而降清。 在吴三桂所部和清军的联系夹击下,李自成农民军遭受重创,仓皇逃离北京,尽弃所掠辎重、妇女于道。吴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陈圆圆,军营团圆。此后陈圆圆一直跟随吴三桂辗转征战。吴三桂平定云南后,阴怀异志,穷奢侈欲,歌舞征逐。陈圆圆因年老色衰,加之与吴三桂正妻不谐,且吴三桂另有宠姬数人,于是日渐失宠,遂辞宫入道,“布衣蔬食,礼佛以毕此生”。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8、李香君:最重情重义 李香君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八岁的时候,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名李香,号香君。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道败落,飘泊异乡。 养母经营着秦淮河畔的媚香楼,因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李香君十六岁时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想拉拢侯方域入僚的阮大铖假借侯的友人之名,资助侯方域。但阮大铖人品十分低下,侯方域尚自犹豫,李香君却发飙了,骂醒了侯方域。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凑够了数扔还给阮大铖。 阮胡子非常气愤,侯方域只好逃亡,而李香君也自此结束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欲逼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桃花扇。 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 宫中充当歌姬。不久后,清兵攻破南京,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了出去,却与前来寻找的侯方域堪堪错过。直至后来经人多方打听,侯方域找到李香君住处时,李香君已经香消玉殒,只给他留下一片挚情,令他心伤欲绝。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9、董小宛:聪慧贤良深得婆婆喜爱 董小宛出生于苏州城内小有名气的“董绣庄”,只因加到中落,欠下巨债,只好来到南京秦淮河畔的画舫中卖艺,改名小宛。 董小宛秀丽的容貌,超尘脱俗的气质使她很快就在秦淮河出了名,声名传到才子冒辟疆那里,令他倾心不已。而小宛时时在名流宴集间,也曾听人讲说冒辟疆身负气节而又风流自喜的故事。后来二人辗转相会,一见如故。 后董母去世,小宛与冒辟疆相定终身。冒辟疆因还需到南京参加乡试后,便与董小宛约定乡试结束后,就马上返回苏州为她赎身。 小宛嫁入冒氏之门后,与冒上下,包括冒母及正室都相处得极其和谐。而且把琐碎的日常生活过得浪漫美丽,饶有情致。然而宁静和协的庭生活刚刚过了一年,就碰上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关南下,清军肆虐无忌,冒险遭涂毒,产丢得一干二净。小宛随夫一路南逃。战乱过后,冒辗转回到劫后的园,缺米少柴,日子变得十分艰难,多亏董小宛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着全的生活。 艰难的生活中,饮食难饱,董小宛的身体本已虚弱,又加上接连三次照料丈夫的病痛,冒辟疆病愈后,她却病倒了。由于体质已极度亏虚,冒多方请来名医诊治,终难凑效。顺治八年正月,在冒做了九年贤妾良妇的董小宛终于闭上了疲惫的眼睛,在冒的一片哀哭声中离世。

古代美女的悲惨命运:史上10大著名的“小三”都是什么下场?

10、李师师:最明哲保身 李师师,本姓王,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四岁时,父亲因罪死在狱中,她因此流露街头,被经营妓院的李蕴收养,并随其姓,改名为李师师,教她琴棋书画、歌舞侍人。后来李师师成为汴京名伎,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孙竞相争夺的对象。后来宋徽宗对李师师一见钟情,时常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找李师师寻欢作乐。 其实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师师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彦。二人关系曾一度被宋徽宗察觉,周邦彦曾被贬出汴京,后又因李师师巧妙求情,又把周邦彦招了回来,封他为大晟乐正,命定正雅乐。1125年,宋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太子尊徽宗为道君太上皇帝,住在太乙宫内,专奉道教。不久,金兵大举入侵,宋军节节败退,宋徽宗与宋钦宗在靖康之难成了金人的俘虏。金军本想连李师师一起俘虏,但没有成功。 宋朝南渡后,李师师的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出资抗金,自己遁入空门做了道士。有人说她被金军掠走,她蓬头垢面,不肯盥洗更衣去见金人,乘人不备,吞金自杀。也有人说她随便嫁了个商人,后来在钱塘江淹死了。 李师师的归宿 关于李师师的归宿,说法不一,大多缺少可靠的依据。 其一是出、殉难说。 《李师师外传》继续写道,徽宗赵佶退居道宫之后,李师师自感失去了靠山,身难保,当时金兵犯境,河北告急,师师就主动向开封府打了一个报告,愿意捐献积蓄,助河北军费,后来又求得徽宗同意,在北城慈云观当了女道士。金兵攻破汴京后,统帅达懒指名要交出师师,汉奸张邦昌搜捕到她,把她送到了金营。李师师说:“我本是卑贱的妓女,但曾经蒙皇上眷爱,现在宁可一死,决不让你们把我当做礼品,换取晋身之阶。”说着,拔下金簪,自刺其喉,不死,又把金簪吞到肚里,才死去。 后来,被拘押在五国城里的赵佶听说了师师的死情,也禁不住眼泪滔滔。 其二是落难说。 有人说,金兵攻下了汴京以后,烧杀抢劫,无所不为,师师落在金兵手中,后来辗转嫁给了一老兵为妻,羞辱地度过了这大起大落的坎坷一生。 其三是南渡说。 不少人说,靖康之难以后,师师也辗转南渡,流落在江、浙、湖、湘一带。有人说在湖湘一带见到过她,已没有往日的风姿;有人说在江浙一带,士大夫还邀她听过歌。

《宣和遗事》说,师师南渡以后,曾在杭州重操旧业,后来又流落到湖、湘一带,嫁给了商人,则是以上两种说法的综合了。 宋人刘子翚《汴京纪事》诗惋叹地说: 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过湖湘。 缕金檀板今无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刘子翚亲历了靖康之难,此诗用了“过湖湘”、“今无色”、“当年”等词语,都是目睹口气,其所说应该是有根据的。 总之,金人南下,事起突然,师师以一介弱女子,在兵荒马乱之际,什么情况都可能出现,“殉难说”似乎美化了师师,也美化了她和徽宗赵佶的爱情,然而事实却未必不如此;“落难说”比较符合当时战乱生活的特点,却没有可靠的资料作根据;南渡是当时略有资财的人的最佳选择,以师师之聪慧,大略会作这种选择吧,然而,这也只是一种合情合理的推想。 如果南宋的文人学士也只是利用了这种合理的推论,那么,李师师的晚境及结局,就仍然是一团未知之谜了。 李师师,这个迷一样的女子,就这样神奇的消失在大众人的眼里,她的最终归宿不管怎样,比再做妓女好多了。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