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天贶节是哪里的节日?关于天贶节的介绍

天贶节是指农历六月初六。此节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赵恒是一个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声称上天赐给他一部天书,并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这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掺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

p>还有“六月六,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

天贶节又称“回娘节”。汉族有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狐偃骄傲自大,气死亲赵衰。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孤偃出京城放粮,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孤偃放粮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农历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里,合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的节日,还称为姑姑节。

女儿回娘是经常性的,但是什么时候能回,要看夫能否离开,如农忙时节、节日期间,女儿要在丈夫生活。而农历六月农闲期间,才为女儿回娘提供了方便条件,民谚说“六月六,请姑姑”,因此,妇女回娘是天贶节的重要内容。此时,小孩也要跟随母亲去姥姥,归来时,在前额上印有红记,作为避邪求福的标记。河南妇女回娘时,要包饺子,敬祖先。妇女要在祖旁边挖四个坑,每个坑中都放饺子,作为扫墓供品。另外,甘肃榆中在农历六月六庙会上,求育妇女要跪在太白泉边,从水中捞石,用红布包好,祈求得子。

此外,在农历六月六天贶节还有不少娱乐活动,主要是广东地区有划龙舟活动。在山东地区认为农历六月六日是荷花生日,因此在节日期间赏荷、采莲,市场上还大量出售荷花玩具。妇女、儿童还喜欢用其花汁染指甲。农历六月六,又是民间的虫王节。为了祈求人畜平安,生产丰收,在六月六还有不少宗教活动。例如辽宁盖州有八腊庙会,是一种为驱虫、祈雨的活动。北京善果寺有数罗汉活动,以占卜吉凶。山东民间在农历六月六祭东岳大帝神,举行东岳庙会。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