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转到黄经225度的这一天,就是“立冬”节气,在阳历大约是每年11月7日左右。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个重要的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随着立冬节气的到来,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春生机勃发做准备。
《月令七十二集解》说“立,开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的节气有三侯,一侯水始冰(水开始结冰了);二侯地始冻(土地开始结冻了);三侯雉入大水为蜃。(候鸟南飞,海滩湖泊边多了些外壳和这些候鸟(野鸡类)的大蛤)。冬天阴盛而阳衰,水结冰,地冻裂,是闭塞潜藏的时候。
中医认为人秉天地之气而生,人和自然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医认为人体的阳气如天上的太阳,冬季是阳光最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是进入最衰弱的低谷,脏腑功能减退。祖国医学《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并认为人在这个季节需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强调人在这个时候,晚上要早点睡觉,早晨要等太阳升起后再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应该让屋子暖和,多穿衣服,务使御寒严密,阳气不受扰动。这样,就符合冬天的养生规律。
进入冬季之后,气候逐渐寒冷,人体阳气潜藏,脏腑功能减退。但这个冬季也是储藏的季节,有利于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储藏,因此也是进补的最好时机。这时候可以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身体。人类没有冬眠方式来养精蓄锐,但可以在冬季补充人体所需的精微物质,来抗御严寒和调整阴阳的平衡以延长寿命。过于温热食物不可摄入过多,以防止阳气郁而化热伤了阴津,故有“秋冬养阴”的友情提示。黏硬、生冷食物虽然属阴,但不可多食,以防损伤脾阳,也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养阴”。
冬季食欲增强,食物容易吸收,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脂膏食物或者动物性补品。以下是历年经常用到的食补配方,可做参考。
1、参芪乌鸡汤:乌鸡一只,党参15克(党参为平补之品,若阳虚者,可用高丽参、红参,一般6克为宜)、绵黄芪10克 当归身10克、糯米20克,料酒、生姜、食盐适量,煲汤食。适合身体虚弱者。
2、乌鸡参七汤:乌鸡一只,党参10克 当归5克 大枣5枚 生姜、料酒适量、食盐少许 (将中药与鸡同炖,熟后用鸡汤冲田七(三七)粉,每次服用6~10克, 也可以分二次服用。七岁以上即可以吃点田七,有促进生长身高的功效,如果有外伤史,鸡汤送服田七粉,(本方具有补益气血,促进身高,活血通络去伤的功效。)
3、当归羊肉汤:羊肉1斤、当归10克、黄芪50克、大枣5枚、生姜二两、白胡椒10克,料酒、食盐少许,怕羊肉膻味者可加金橘2~3枚。本方具有补血暖胃作用,可以用于脾胃虚寒,胃脘隐痛,四肢怕冷,体质虚弱者。
4、鹿茸瘦肉汤:猪腰子肉(猪腰子旁边那条薄而长的瘦肉,有些地方叫“馐肉”)三两,血鹿茸3克,如果是粉鹿茸可以用到4~5克,料酒、食盐少许。炖熟后服用。可用于阳虚怕冷、腰酸冷痛、肾阳虚性欲减退、早泄,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等。
以上配方均为成人用量,仅作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