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本站能运行下去,就支持下➤➤

秋季话燥

+A -A

常有影视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半夜打更的念叨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进入秋季之后,天地间万物干燥容易引发火灾。

对于“燥”,中医是这样理解的:自然界里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不同的气侯变化,是一切生物赖以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空气流动则为风,气温下降则为寒,气温上升则为暑(火),空气湿度增加则为湿,湿度降低则为燥,这六种变化中医称为六气。六气的循环演绎了春夏秋冬四季不同景色,自然界里的万物,随着四季的变化在六气中经历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人秉受天地之气而生,四时的变化是人赖以生存的条件。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生活在自然界下,对各种气候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气候的变化在常态下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果在气候剧变反常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或者是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抵抗力下降不能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时,六气就会侵害人体导致疾病发生,这时的六气已经成为致病因素,中医称为“六淫”或者“六邪”。古人观察到这情况,做了总结:“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

中秋月圆,桂花飘香,菊黄蟹肥,漫山红叶,硕果累累,描述的正是现在季节——秋季的景色。

入秋之后雨水减少,盛暑余热未消,热气蒸发水液,空气中水分缺乏;到了中秋时节,秋风肃杀,湿气挥发过度空气中水分太少而更觉得干燥,故燥是秋天的主气当令。燥,津亏液少也,所以人觉得口干咽燥,皮肤干燥,此为“燥胜则干”之理。

中医认为,燥有内外之分,外燥与气候环境有关,四季中的秋季,五行属金,对应着人体的肺脏,因此秋燥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典型的肺部疾病症状,这时候的燥邪,属于外燥,其理论在于“天气通于肺”,燥气从口鼻而入内及于肺,肺喜清润而恶湿恶燥,湿则水饮停聚,燥则津液耗伤;内燥则是由于体内精血减少,或过多滥用温燥药物或食物,或热性病后期,或汗、吐、下后所致,外燥为六淫邪气之一,内燥为内生五邪之一。但不管内燥或者是外燥,均有“燥”的共同性质和特点:

燥为阳邪,其性干燥,伤津耗液,故燥病常有口干鼻燥,咽干不爽、皮肤干裂,毛发不荣,干咳无痰、便秘干结、尿少短赤等表现。故《素问·玄机原病式》云:“诸涩枯涸,干劲皲揭,皆属于燥”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外燥为外感六淫邪气之一,和秋季密切相关,所以外燥也叫“秋燥”,是发生于秋季的外感热病。但外燥又有温燥和凉燥之分。《通俗伤寒论》做了这样的鉴别:“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较暮春风温为重。”

①温燥:燥有偏热,风热感冒兼有肺燥伤津。发热,微恶寒、口渴,目赤,咽痛,咳痰不爽带血丝,尿短赤,苔薄黄而干,温燥系燥与热的结合,治宜辛凉透表润燥。

②凉燥:燥而偏寒,秋天或气候干燥时的风寒感冒,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口干咽燥,咳嗽少痰或无痰,苔薄白而干,凉燥系燥与寒的结合。治宜宣肺解表。

内燥:多由某些疾病过程中损伤了体内的津液、阴血所致,故为内生五邪之一。一般多见于以下两大方面因素所致:

①由于高热、大汗或者吐泻过甚,以及服用大量的利尿药,体内津液大量丧失,表现口渴咽燥,皮肤干燥、粗糙缺失弹性,毛眼窝凹陷等等。

②由于慢性疾病消耗体内阴液,或热病久而伤津以及老年、产后精血耗伤使体内津液亏耗,阴血不足而形成内燥。表现为全身衰竭、皮肤粗糙、毛发干枯不荣,大便秘结等等。

明白了燥为秋季主气,秋燥易伤肺脏,因此秋季宜养肺,特别是中秋之后更宜养肺润肺为主。多吃蔬菜水果补充水分,保护皮肤,增液润肠以达到滋阴润肺,生津润燥的功效,如雪梨、百合、白萝卜、茭白、藕、牛乳、蜂蜜、银耳等。肺气宜收不宜散,要忌食辛辣香燥之品,以免生火助燥,耗损津液而出现燥的症状。从五行生克的角度看也是支持“不吃辛辣”的观点,因为秋季金旺,肺金得令,过度补肺则可以过克肝木(金克木),因此,孙思邈提出了“秋省辛增酸以养肝气”的食疗方法,通过少吃辛辣(辛入肺)增加吃酸(酸入肝)的五味调整来平衡人体五行的生克平衡。目前柑桔系列大量上市,可以取其丰富的营养素如(酸味补充以养肝气)维生素C来滋养皮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

秋燥咳嗽食疗有哪些呢?最常见的有以下几个配方:

1、雪梨1个,川贝母5克 冰糖少许,炖服,具有养阴清肺止咳的功效,可用于口干咽燥咳嗽痰少的症状。

2、银耳30克(泡开洗净)、百合10克(浸泡半小时),冰糖少许,加开水炖服,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3、罗汉果1个、胖大海3枚、冰糖少许、炖服。有有润肺止咳的功效。

4、玉竹10克、老鸭肉300克、沙参10克、西洋参6克、天冬10克、食盐少许,炖服。具有养阴补肺的功效。可用于咳嗽无痰气短乏力。

喜欢粥类的朋友可以选择麦冬、生地、沙参、玉竹、百合、莲子等适当加入煲粥。也可用西洋参、铁皮枫斗、雪蛤等滋补品来养阴生津,益气固肺,在养肺的同时,一定要兼顾养肝气。

过了中秋节之后,天气逐渐由凉转冷,秋风肃杀,草木凋零,要防止气温突降,寒潮袭来。虽然提倡“春捂秋冻”的保健方式,但对于老人幼童,则应该及时增添衣服,调整被褥,减少感冒。老人尤其要防止哮喘发作或者因为受寒诱发急性心梗,突发中风以及老慢支加重等。

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