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十)
(卷第十)
叹佛功德
如来眉间。有大人相。名徧法界光明云。摩尼宝华。以为庄严。放大光明。具众宝色。犹如日月洞彻清净。其光普照十方国土。於中显现一切佛身复出妙音。宣畅法海。乃至(中间超六十三相至此九十七也)如来左足指端。有大人相。名现一切佛神变云。不思议佛光明月焰普光摩尼宝焰轮。以为庄严。放众宝色清净光明。充满一切诸世界海。於中示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演说一切诸佛法海。毗卢遮那如来。有如是等十华严世界海微尘数大人相。一一身分众宝妙相。以为庄严。善男子。一切众生。由本贪欲。发挥无明。显出五性差别不等依二种鄣。而现深浅。
第十一 十一偈述
轮回本末前科竟 今明种住悉令知 答问之中余此问(於诸轮回有几种性) 还须一一答无遗 若论诸教轮回性 唯是缘生十二支 今据圆宗真了义 修依五性亦难离 五性本依贪欲起 无明根上始分枝 由斯总属轮回性 依二鄣成五类机 皆是新熏非本有 本有之说甚乖宣 疏钞之中已广辨(大疏悬谈及此科之文也) 如今直断不能推 无明自体唯昏钝 如睡宜宜无所为 法尔忽生我我所 便成贪爱镇相随 贪求欲境将供我 即是前科种种非(造善恶业生於五道) 又爱三乘令我乐 依经勤苦便修治(不逢真正善友。不遇圆顿法门。不悟真源。不除爱本。即华严所说。百千万亿那由他劫。具修六波罗蜜。若未闻此大威德法门。或闻不信顺。毕竟不生如来家是也) 三乘各一成三性 杂学即熏不定机(西也) 复有变为外道性 良由错遇着邪师(五也) 还如睡里虽冥明 梦想无端见非□(非者造业受报也。是者。次下四字云) 梦纵修身(如闻三乘教修三乘行也)浔富贵(如辟支佛。罗汉。及大乘地前傍报也) 终归不免虚是为(永每真见道之期有入地者。必因闻圆教也) 真须洞照圆灵觉 始是轮回泯绝时(法华经中告声闻。汝今始是真阿罗汉) 然复渐修断二鄣 决成妙果定无疑 二鄣都为凡圣界 全鄣如来二转依(转烦恼生死。为菩提涅盘) 在即常荣二种死(分段生死变易生死) 断之便作十方师(诸佛世尊) 既知此是都开节(迷顺凡圣大开) 修习之从要细推 后偈升沈相对说 分明听取审思惟
云何二鄣。一者理鄣。碍正知见。二者事鄣。续诸生死。
十二 中十一偈述
欲知二鄣众多过 欲妄光明所鄣者 所鄣必期实胜妙 自鄣能鄣罪难谩 修行本要求无上 无上果中唯两般 千经万论皆同说 唯是菩提及涅盘 涅盘(梵语)即是大寂灭(唐言) 生灭灭已寂然安(出其行相) 菩提(梵语)是为圆妙觉(唐言) 无边世界掌中观(於一切法一切众生无不了知。如掌中之物) 若非寂灭常安乐 争超生死大波澜(必须涅盘) 不是圆明真妙觉 争知理事百千端(必须菩提也此下明诸大经唯说此二。但或以涅盘为宗於中含菩提或以菩提为宗。於中含涅盘也) 大光明藏谈圆觉(菩提经也余类此知) 呴尸那城演涅盘(涅盘也余类此知) 涅盘三德还兼觉(摩诃般若) 圆觉数科说涅盘(此章正为显涅盘故。问云。欲游如来大寂灭海。云何当断轮回根本。答了结云便登解脱法殿。下云。三事圆证故。名究竟涅盘又云。依佛大悲力。不久证涅盘又云。便得超邪见。证觉般涅盘) 法华宗旨总开示 天亲论释自寻者 论云开者无上义(无上菩提无上涅盘) 双开菩提及涅盘(次云示者别示法身即涅盘。悟者别显报身。即菩提也。入者。因义。因谓念念修习证入) 即知了义诸经教 说无上果无(没音)多端(唯二也) 此二合之为一佛 阙即二乘何足观(阙菩提即二乘。阙涅盘即菩萨。俱阙即一切凡夫及外道也) 二果如斯玄又妙 被伊二鄣镇常漫 智鄣常能鄣妙觉(理鄣也。起信云。智碍。诸论云。所知障。障所知理令不实知见。知见即圆觉也) 惑鄣常能鄣涅盘(事鄣也。鄣涅盘故生死。起信云。烦恼碍。诸论云。烦恼鄣也) 鄣涅盘时续生死 鄣妙觉者永痴顽 即知二鄣深为害 诸经□论悉皆禅 今此经文虽简略 二皆广破不令残 初破无明鄣妙觉(前四段经也。故节节唯云圆觉) 令除贪爱显泥洹(此章已如上所到从此已下即但破。然终是宗归圆觉也) 二果既圆名佛果 二鄣皆破即常安 破显在前(前段破贪爱等。前四章破愚执也)名在此(此五此章) 因彰五性立名翻(立二障名。翻之显出五性差别)
云何五性。
十三 中八偈述
五性经文难见意 须从前段审观详(前云由贪爱。发挥无明出五性也) 乍看恰似真修证(此说下文) 佛意宜应细北方(文云。先当断鄣。即归足菩提涅盘) 前云本是无明体 贪爱於中所发伤 今为欲明他意见 须罗行位始照彰(行位即文云。断事鄣。入声闻。缘觉伏二鄣。即菩萨断二鄣。菩提涅盘也) 彼人发意先依教(意云。我但依教断二鄣也即名菩提涅盘也) 经教由来令是当(今经。学三乘性人。依诸教如是如是修之非佛。今如是如是而修之也。今经修处自於下悲智科中也) 自为不穷真妄本(若悟真妄之源。即依如上之教。自然断鄣成佛) 便成五类各分疆 传译经时又笔误 中间两字稍乖张(先当二字错也) 大疏之中广辨析 寻音自见理深长 有人不识如斯意 配属菩提悲智章 悲智次文便自答(次五性之文也) 因何重迭有相好 文前预判文中意 免更门门再校量 知道如来傍断彼 自然每段总相当
善男子。若此二鄣未得断灭名未成佛。若诸众生永舍贪欲。先除事鄣。未断理鄣。但能悟入。声闻缘觉未能显住菩萨境界。
发心断鄣熏成性 未发心人六趣收 若有舍贪断事鄣 应知此是二乘修 不达法空无四愿 且图早出死生流 菩萨境中未在位 熏成一性妄勤求
善男子。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欲泛如来大圆觉海(此若加一句云。作如是念。即云先当。亦每妨也)。先当发愿。勤断二鄣。二鄣已伏。即能悟入菩萨境界。若事理鄣。已永断灭。即入如来微妙圆觉。满足菩提及大涅盘。
十四 二偈
复有欲求无上果 都卢未达本心源 先欲断□二种鄣 不知二鄣有深根 经说已除及满足 足标权教有斯言 将此辨他心行相 知菩萨性属斯门
善男子。一切众生。皆证圆学(此亦译经人讹也。应云证诸众生皆有圆觉。谓以己悟故。证验彼同。即前云。始知众生本来成佛是也)。逢善知识。依彼所作因地法行。尔时修习便有顿渐。若遇如来遇上菩提。正修行路。根无大少。皆成佛果(此经次此应云。若遇权教三乘。即入声闻。悟觉及六度。菩萨境界。如华严云。多劫六度。毕竟不得生如来家。是也。由此为不定性也。若不如此之文属何性也。况上自标云。尔时修习。便有顿渐但牒释顿文。且无渐义。译经之失。自古如此)。
十五 二偈
复有杂闻三种教 亦知圆觉圣凡同 今世逢缘无所定 随入三乘一类中 若遇如来真了义 根无大少悉圆通(述经中所标释顿不) 若遇渐修缘谛道 便归忻厌二乘宗(述所标渐字之意。补於渐教也)
若诸众生虽求善友。遇邪见者。未得正悟。是则名为外道种性。邪师过谬。非众生咎。
十六 二偈
复有众生忻至道 知由善友遂谘求 遇邪见者云真正 依他习学入其流 因此便成外道性 伤彼众生不自由 邪正在师须拣择 莫教世世枉功修
是名众生五性差别。
十七 二偈
初标贪欲发挥者 此结是名五性差 标经既知非果类 是验中间是一家(是一乘一家之义) 岂有圆成无上果(若执经文即已成佛果。何名菩萨性) 却名种性欲生牙(夫言种性者。是方欲生牙之义也) 此五定名转轮性(虽有三乘之性。若遇一乘了教。发起之。亦属轮回之性故。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一乘即如来知见说。如来知见方始能起佛种之缘也) 莫为异见妄交加(异见者。旧疏判为答悲智之问也)
十八 四偈
已答轮回二问竟 菩提二问次应宣(果满从第二会。至第六会。经终第三十九卷。是行布因圆果满。唯次一卷满帙也。今经从头至此。唯十余纸已具彼三十九卷中义分齐也) 若不偈词深显发 谁能觉此义门宽(义门宽广。而文句简略也) 前段修真次遣妄 修断都成信行全 今说修行兼断鄣 义当十圣与三贤 清净法殿庄严城 此喻如来果德圆 都是位中诸行业(上皆经已说之行。下一句。起后将说之行) 行成位地后当宣
南无大慈大悲(十二礼准前)。
至心忏悔
夫忏悔者。从浅至深。有事忏。有理忏。有事理无碍之忏。前来所忏。或事上依金光明经。金鼓法门。忏诸罪业。多属事忏。今复以华严天鼓之法。理事无碍。而忏诸障。先述天鼓因缘。然后忏悔。彼经随好光明功德品云。尔时世尊。告宝手菩萨言。佛子我为菩萨时。於兜率天宫。放大光明。名光幢王。照十方佛剎微尘数世界。彼世界中。地狱众生。遇斯光者。众苦休息。得十种清净。彼命终生兜率天。天中有鼓。名甚可爱。彼天生已。此鼓发音告之言。汝已心不放逸。往昔亲近众善知识。毗卢遮那大威神力。於彼命终。来生此天。佛子(此下四行文是佛自言也)菩萨足下辐轮。名光明普照王。此有随好。名圆满王。常放十种光明。中有一光。
此是世尊直教示 不同五性并他缘 二问即当悲与智 菩提因行始周圆 阙即二乘成爱见 必须双运不应偏 是以问中悲以后 答中智后不悲先 显智之悲悲处智 本无先后一心全 文不顿彰须牙显 如今且答大悲言 我等便须朝暮用 听时莫使不心专
善男子。菩萨唯以大悲方便。入诸世间。开发未悟。乃至示现种种形相顺逆境界。与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十九 四偈
众徒领得从前法 慧发迷消解泯情 能绝轮回虚妄念 自身解脱更无营 唯应哀愍诸迷者 回入尘劳为扶盲 弥勒知时能发间 几般方便度众生 佛言病者千差别 法乐如何定数名 唯以大悲方便力 临时随类自施行 大悲怜物心无倦 方便投机药有灵 灵即能除迷倒病 病破何愁觉不明
释经中示现形相逆顺等(此含二意。谓定力成就者。即以神力。现种种身形若但智力增者。即於言中。现种种顿渐刚柔逆顺无数方便也)。
自量智力或神力 为现其身或语声 慧少定多神自在 慧多定少智纵横 爱生由我随宜作(智力增者。随机合作。何身度之。便愿来世。作如是身。而出世受身。非为己故。云示现也) 变化无方即要呈(神力者。即今生便现种种身也) 应以宰官身度者 随之即现宰官形 诸余类例皆同此 引诱从粗使到精 或顺或违令发意 或刚或软务修成(此下两偈四行八句。每上句举所度机。下句即以起信论文。度生方便。而应之论云) 强梁专拟非违者 权作怨家怖使惊 柔耎未能进取者 即为明友数逢迎 富贵性多慈爱者 为他眷属共欢荣 骄慠利根堪入者 为他仆使倍虔诚 大乘悲智皆如此 不是偏心信马鸣 严恶国王须蜜女 照照说在杂华经(经说善财童子徧求善友。遇无厌足。王以种种苦事。[木*孝]治众生又遇婆须蜜女。示现贪爱之相。抱持接吻。皆得解脱法门也)
释经中。与其同事化令成佛。
初将日与同其事 心意相当渐发明 日往月来熏习熟 忽然开悟自回程
释经中皆依无始清净愿力。
悲心若有疲劳者 即念当初四愿成 四愿最初何者是 自然忆着度众生 其时誓愿无边度 何得如今便自倾 当发愿时若道错 大乘更合别修营 照察既知终不错 理应随愿岂随情 佛遣皆依清净愿 只缘固志使坚贞
若诸末世一切众生。於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应作是言。愿我今者住佛圆觉。求善知识。莫值外道及与二乘。依愿修行。渐断诸障。障尽愿满。便登解脱清净法殿。证大圆觉妙庄严域。
顿宗修习菩提者 须悟真心觉本圆 依此觉心发大愿(於大圆觉。起增上心当发菩萨清净大愿) 愿常住觉离诸缘(愿我今者。住佛圆觉。问。既已自住圆觉。何必更令求善知识。此下。答此意云) 迷时烦恼何知数 性上功能岂有边 渐学如斯诸妙义(对前正句) 渐除如上众随眠(对前上句) 随眠无始相熏习 妙义从来被覆缠 难学(学无边妙义)难除(除无量随眠)非一异(烦恼不即菩提。不异菩提。妙义亦尔古德云。涅盘心易得。差别智难成矣) 必须善友为明宣 故令求觅真知识 莫值邪宗及与偏 偏者二乘邪外道 生生允免被钩牵 善知识是菩提本 百劫千生在一言 法句经谈齐叨哭(如下普觉章中所引) 涅盘经说大因缘(菩萨赞善友云。於无上菩提一半因缘。佛言。是具足因缘。不可云但是半) 华严从发菩提后 便求知识至因圆 且举善财为类例 尘沙菩萨物如然
释经中依愿修行。渐断诸鄣。
依师领得前前法 依愿行心渐渐专
释经中。鄣尽愿满已下文。
鄣尽愿终成二果 菩提寂灭廓无边 菩提即是圆明觉 现相庄严处处全 寂灭涅盘是解脱 常安法殿御人天
释两段经。皆云愿。
经文悲智皆依愿 大愿都持二不沈 由是华严万行本 菩提心是此三心(大悲。大智。大愿) 三心备即佛因果 阙即菩提魔被侵 故答菩提二种问 皆存大愿意殊深 通重述悲智之疑 众闻修佛菩提义 始终分明悉喜欢 因此又疑同普眼 如今略述且详看 彼章已问悲兼智(文云。云何思惟住持。众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开悟) 词句虽殊义一般(此云。修佛菩提。当有几般。回入尘劳。当设几种方便。度诸众生) 此习菩提前观智 欲分二别实为难 又疑断鄣同除爱 贪爱(前段经文。已断除)随眠(此段。说渐断诸障。诸鄣随眠也)岂异端 偏宝此经缘最要(撮要即不合。重问悲智。再答悲智也) 如何重迭似波澜 智灯即向生疑处 后段前科覆蹑者 横摄竖穷前后别 圆融(前四章)行布(此段)义何干(顿悟渐修意绪昭。然非重说前也) 初且圆修同等佛(前问答悲智也) 后方渐次至泥洹(此问答智悲也) 权宗初渐终成顿 实教对之歒体翻(翻初顿后渐也) 华严二会同所仵(前四章也。初会信分。顿说依正三果。凡圣融通。□二会信正初圆也。具十地等妙二觉之德也) 以四会之类此般(三贤十地。四会之经。从因至果。历位修证。至第十地。坐宝莲华。成等正觉。受佛智识身。及华座正相称。可还是第二会中所具佛德) 起信信门还顿摄 解行证时即次安 圆经(华严)了论(起信)皆如此 圆觉宗同莫妄[方*军](同彼宗也) 更对华严明一摄 令知指的不相谩 华严信满成阿耨 方历三贤十圣圆 普眼章终全是佛 今始渐修至涅盘 转见此经简又备 四供华严十纸攒(华严初会圆融因圆)
名清净功德。能照亿那由佛剎微尘数世界。随诸众生种种业行。种种乐欲。皆令成熟。阿鼻地狱极苦众生。遇斯光者。皆悉命终。生兜率天。闻天鼓音。而告之言。善哉善哉。诸天与毗卢遮那菩萨。入离垢三昧。汝当礼敬。时天子闻鼓音。如是劝诲。即是念奇哉希有。何因发此微妙之音。天鼓告言。我所发声。诸善根力之所成就。如我说。我而不着我。诸佛亦尔自说。是佛不着於我。如我音声。不从东西南北四维上下来。业报成佛亦复如是。非十方来如汝等昔在地狱。地狱及身。非十方来。但由於汝颠倒恶业愚痴缠。生地狱身。此无根本。无有来处。诸天子。毗卢遮那菩萨威德力故。放大光明。而此光明非十方来。诸天子。我天鼓音。亦复如是。非十方来。但以三昧善根力故。般若波罗密威德力故。出生如是清净音声。示现如是种种自在。诸天子。汝当往诣彼菩萨所。亲近供养。勿复贪着。五欲之乐。鄣诸善根。诸天子。譬如劫火烧须弥山。悉令除尽无余可得。贪欲缠心亦复如是。终不能生念佛之意。诸天子。汝等应当知恩报恩。诸天子。其有众生。不知报因。多遇横死。堕地狱。诸天子。汝等昔在地狱之中。蒙光照。身舍彼生。此汝等今者。宜疾回向增长善根。诸天子。如我天鼓。非男非女。而能出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事。汝天子天女。亦复如是。非男非女。而能受用种种上妙宫殿园林。汝等若能於此悟解。应知则入无依印三昧。时诸天子。闻是音已。得未曾有。即皆化作一万华香音乐幢盖歌赞云。作是化已。即共往诣毗卢遮那菩萨所住宫殿。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欲申瞻觐。而不得见。时有天子。作如是念毗卢遮那菩萨。已从此没。生於人间净饭王家。乘旃擅楼阁。处摩耶夫人胎时诸天子。以天眼观见菩萨身。处在人间净饭王家。梵天承事供养。诸天子众。咸作是念。我若不往菩萨所。问讯起居。乃至一念。於此天宫。而生贪着。则为不可得。一一天子。与十那由他眷属。欲下阎浮提时。天鼓中出声告言。诸天子。菩萨摩诃萨。非此命终而生彼间。但以神通。随诸众生心之所宜。令其得见。诸天子。如我今者非眼所见。而能出声。菩萨摩诃萨。入离垢三昧。亦复如是。非眼所见。而能处处示现受生。离於分别已。除骄慢而无染着。弟子比丘某甲等。闻此业性空寂。报应不失胜妙义门。欲依天鼓所教。诸天子等。发菩提心。以理事无碍融通三业。悔除诸过故。先稽首十方尽虚空界常住三宝。
至心忏悔
我等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净治其意。住善威仪。悔除一切业鄣烦恼鄣报鄣见鄣。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身。以尽法界众生数等头。以尽法界众生数等舌。以尽法界数等善身业。善语业。善意业。除所有诸鄣过恶。
忏悔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至心发愿
(普贤行愿中。十愿第一。爱持佛说愿也)。
愿为菩萨修众行 一切超中宿命通 常得出家修净戒 无垢无破无穿漏 天龙夜叉鸠盘等 乃至於人乃非人 所有一切众生语 悉以诸音而说法
发愿已。至心归命礼三宝。
○白众等听说中夜无常偈
常求诸欲境 不行於善事 云何保形命 不见死来侵 命根气欲尽 支节悉分离 血若与死俱 世时从叹恨
(出无常经)
叹恨一生事 不解早修真 唯耽名与利 广造诸恶业(集者之言) 诸业之所作 过於工画师 业画师极巧 能生种种形 种种诸彩色 现观犹可知 心业布众形 其数不可计
(出正法念处经)
临终方始悔 已往复不追 劝诸徒众等 后车须改辙
(集者结文)
圆觉道场禅观等法事礼忏文卷第十
永仁六年十二月十八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上皆出涅盘经第二卷)
下一页 圆觉道场修证广仪卷第十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