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初校)

正统道藏 > 藏外 > 老子指归 汉 严遵 > 卷之四(初校)
  卷之四(初校)
  含德之厚篇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攫鸟不搏,猛兽不据。骨弱筋柔而握固,未之牝牡之合而{左血右夋}作,精之至。终日嗥而嗌不嗄,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非道,不道早已。
  【指归】:道德虚无,神明寂泊,清浊深微,太和滑淖。听之寂寥,视之虚易,上下不穷,东西无极。天不能裹,地不能囊,规不能圆,矩不能方,度不能度,而量不能量。金玉不能障蔽,水火不能壅落,万物莫之能领,患祸莫之能作。沉浮翱翔,浑沌磅礴,心无所栖,形无区宅。陶冶禀授,万天以作,群物得之,滋滋哑哑。知虑不能得,有为不能获,思之逾远,为之益薄。执之不我擒,纵之不我释。唯无欲者,身为之宅,藏之于心,故曰“含德”。
  夫德之在人犹父母之于身也;其于万物,犹珠玉之与瓦铅也。是以,含德之士,重身而轻天下,犹慈父孝子,不以其易其邻。大身而细物者,犹良贾察商,不以珠玉易瓦铅铅也。其无欲也,非恶货而好廉也,天下之物莫能悦其心也;其为虚也,非好静而恶扰也,天下之事莫足为也。夫何故哉?所有重而天下轻也。明于轻重之称,通于利害之变,故万物不能役,而天下不能傜也。故不为虚而虚自起,不为静而静自生,不休神而神自定,不和气而气自平。是以,不听而闻无声之声,不视而见无形之形,不思而领是非之意,不虑而达同异之乡。神沦天地,德尊阴阳,不请福而天地佑之,不辞祸而(不)[患]⑴害去之,不杀戮而天下畏之,不施与而天下爱之。鼓腹而乐,俯仰而娱,食草而美,饮水而甘。乔木之下精神得全,岩穴之中心意常欢(欣)⑵。贫乐其业,贱忘其卑,穷而恬死,困而忘危。功与地配,德与天齐,反愚归朴⑶,比于婴儿。
  是故,建身为国,诚以赤子为容,则是天下尊道贵德,各重其身,名势为垢,万物为尘。贪夫逃爵,残贼反仁,积柔集弱,唯德是修。而作福生乱者有何由然?悲夫!天地之道,深以远,妙以微,能识⑷之者寡,行之者希,智惠不能得,唯赤子能体之。
  夫赤子之为物也,知而未发,通而未达,能而未动,巧而居拙。生而若死,新而若弊,为于不为,与道周密。生不生之生,身无身之身,用无用之用,闻无闻之闻。无为无事,无意无心,不求道德,不积精神。既不思虑,又无障截,神气不作,聪明无识。柔弱虚静,魂魄无事。乐无乐之乐,安无欲之欲。生不枉神,死不幽志。故能被道含德与天地同则,蜂虿虫蛇无心施其毒螫,攫鸟猛兽无意加其攫搏。骨弱筋柔,握持坚固。不睹牝牡,阴阳以化。精神充实,人物并归。啼号不嗄,可谓志和。
  为之行之,与道为常。执之守之,时日聪明。旬月⑸生息,动合百祥。心意玄⑹作,气顺坚强。无所为,故无所不克;无所欲,故动无所丧⑺。自然通达,众美萌生,天地爱佑,祸乱素亡。夫何故哉?以含德和神而体童蒙也。及其有知也,去一而之二,去晦而之明。身日饰而德日消,智踰多而迷益深。故重天下而轻其神,贵名势而贱其身。深思远虑,离散精神。背柔弃弱,力进坚刚。陷于欲得,溺于求生。开于危殆,塞于万全。故福如天地,视而不能见;祸若雷霆,听而不能闻。出无入有,日造祸殃⑻。动而之穷,为而之亡。修身爱国,为国不祥。祭燎而天地是伐,祷祀而鬼神是丧。非命之罪,事物自当也。
  注释
  ⑴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⑵怡兰本无“欣”,津逮本、学津本无“欢”。
  ⑶津逮本、学津本作“昧”。
  ⑷津逮本、学津本作“诚”。
  ⑸津逮本、学津本“旬月”作“自然”。
  ⑹津逮本、学津本作“互”。
  ⑺津逮本、学津本作“作”。
  ⑻津逮本作“殊”。
  知者不言篇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踈;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为天下贵。
  【指归】:道无常术,德无常方,神无常体,和无常容。视之不能见,听之不能闻。既不可望,又不可扪。故达于道者,独见独闻,独为独存。父不能以授子,臣不能以授君。犹母之识其子,婴儿之识其亲也。夫子母相识,有以自然也。其所以然者,知不能陈也。五味在囗,五音在耳,如甘非甘,如苦非⑴苦,如商非商,如羽非羽,而易牙师旷有以别之。其所以别之者,而囗不能言也。故无状之状,可视而不可见也;无象之象,可效而不可宣也;无为之为,可则而不可陈也;无用之用,可行而不可传也。是故,得道之人,见之如子之识亲,履之如地,戴之若天。被之服之,体之如身。行之,与之浮沉,与之卧起,与之屈伸。神与化游,志与德运。聪明内作,外若聋盲,思虑玄⑵起,状若痴狂。囗不能言而意不能明也。譬犹梦为君王,履危临深,忧喜相反,中心独然,觉而道之,不能以喻其邻也。失道之人则不然,见其外不睹其内,识其流不获其源,秉其末不穷其根。然其所以然,不然其所不然。故道在于外不在于身。中主不定,守不固坚,心狐志疑,情与物连。聪明玄耀,以伪为真,若是若非,若亡若存。和气易动,若病在人,阳泄神越,恶默好言。方言之时,心有所虑,志有所思,聪明并外,精神去之。音声内竭,外实有余,道德离散,日日远之。言之益疾而己愈不见,造之益众而己愈不知。是故,言者,逆道之要也,而距德之数也,反天之匠,覆地之具也。是故,得道之士,损聪弃明,不视不听,若无见闻;闭囗结舌,若不知言。挫其锐,释其所之,意无所守,廓似无身。解其所思,散其所虑,奄若不知,匿若独存。灭祸无首,反于太素,容貌不异,服色不诡。因循天地,与俗变化,深入大道,与德徘徊。无言以言言,无为以为为,清静以治己,平和以应时。与世浑沌,与俗玄同。要物之本,秉事之根,独与众异,天下莫闻。游于亲踈之户,翱翔利害之门。浮于贵贱之野,固守我之精神。遁隐无形之境,放佚荒荡之乡,贫贱不以为辱,富贵不能不甘,万物不能与之争,知力不能与之讼。无取无与,无得无去,闭门杜户,绝端灭绪。神明为制,道为中主,动与化邻,静与然交。和顺时得,故能长久,佚能长久,佚荡无常,莫能先后。故好之不能近,恶之不能远,赏与不能加,赋税不能取,爵禄不能高,贫贱不能下。无奈万物何,故万物不能役;无以天下为,故天下不能有也。
  注释
  ⑴津逮本、学津本作“末”。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互”。
  以正治国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圣人之言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政闷闷,其民{左讠右春}{左讠右春}。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指归】:道德之情,正信为常。变化动静,一有一亡。覆载天地,经纬阴阳。纪纲日月,育养群生,逆之者死,顺之者昌。故天地之道,一阴一阳。阳气主德,阴气主刑,刑德相反,和在中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终而复始,废而又兴。阳终反阴,阴终反阳,阴阳相反,以至无穷。
  故王道人事,一柔一刚,一文一武,中正为经。刚柔相反,兵与德连;兵终反德,德终反兵,兵德相保,法在中央。法数相参,故能大通。是以明王圣主,损欲以虚心,虚心以平神,平神以知道,得道以正心,正心以正身,正身以正家,正家以正法,正法以正名,正名以正国。正国纲纪,分明察理,元元本本,牵左连右,参伍前后,物如其所。正名以覆⑴实,审实以督名。一名一实,平和周密,方圆曲直,不得相失。赏罚施行,不赢不缩,名之与实,若月若日。一名正而国家昌,一名奇而国家役。养国之密,无有所常,屈伸取与,与时俱行。继乱任法,遭逆⑵任兵,守平以道,体德为常。大小相遇,以正相望。失正则化之,不从则禁之,不止则制之,不伏则伐之。
  若夫小国迫于大国之间,遭无道之君,以正事之不可,则去之;去之不可,则割地而予之;予之不可,则率众而避之;避之不可,则杖策而遁之;遁之不可,则患及万民,祸将及我,故奋计而图之。是争之所为起而兵之所为生也。吾欲选将练士,砥砺甲兵,积粮高垒,营而自守,百姓靡弊,国家虚空。是战之所为作也,而正之所为兴也。吾欲以正入,则我寡而彼众,我弱而彼强。如卵投石,为敌受殃。三军必败,士卒死伤。天心不得,宗庙灭亡。下悲万民之命,上畏天地之心。是权之所为动也,而奇之所为运也。故建反往之计,招覆来之事,开万民之心,生诸侯之谋。明我道德之佑,阐我天地之助,以浑四海之心,同万国之意。百姓应我若响,邻国随我若影,飞鸟走兽与我俱往。是计之所为用,而奇之所为行也。
  上顺道德之意,下合天地之心,危宁利害,视民若身。体无形之形,处太阴之阴,发无为之为,扬无声之声。异彼灭化之罪,明彼逆天之功,显天之所降,见地之所生。有名无实,有实无名,名实相违,或正或倾。纵横反复,合于冥冥,天灾自起,妖孽自生。离其父子,绝其弟兄,杀其凶将,戮其忠臣,天下怨恨,莫与同心。魁然独立,受天之兵⑶,战胜大喜,四海安宁。此用奇之上也。
  慉天下之怒,积能奇之人。飞耳游目,延聪益明。游士四达,结友合亲。生息变怪,因道应奸。饰权养势,以实其民。飞言舞事,以惑敌人。卑辞降下,以闭其君。轻使重利,以开其臣。君臣有隙,因制其神。变作于阴,权动于微。悬其死命,因其枢机。使敌狂惑,不得有为。随时进退,无有常仪。不攻而敌自诎,不战而敌自危。克其君不及其臣,诛其将不及其师。战胜民喜,诸侯畏之。此用奇之次也。
  制其地形,御其君臣,卑体重赏,以顺其外,阴谋云布,以乱其亲。奸从彼来,道从此兴,数城而封将,连国以予奸,奸来如鬼,谋计如神。方略不测,奇变不穷,分彼之力,疑彼之心。如出于地,若生于天,离其左右,散其所连。起权生变,以制其死,阻其计谋,使不得信。折其强辅,以孤其志,因形立胜,如环无端。乘时而发,和为之恒,动攻其害,静绝其粮。禠而夺之,饥而渴之,重而累之,水而火之,劳而苦之,冻而暍之,利而诱之,狂而惑之,卒而迫之,窘而薄之。从高击下,以众制寡,坚校部曲,官队相伍。上护其下,下救⑷其上,三军相保,亲如父子。奇阵分合,隐伏参处。营前经后,陵左败右,耀以旌旗,惑以金鼓。进如波腾,退如风雨,发如崩溃,合战如虎。守不可攻,攻不可守,战胜威行,天下大恐。此用奇之下也。
  祸乱既夷,万物丰宁,天心大得,宇内欣欣。藏奇损智,忠信为务,清静简易,退事止言。夫何故哉?道德变化,无所不生。物有高下,指向不同。趋舍殊缪,或西或东。各推其性,以活其身。吉人以善足,凶人以恶传,诚人以信显,邪人以伪容。各效其知,以避祸凶。求而不瞻,智者诈生。劳而不息,忠者起奸。拘迫惨怛,信者驰谩。穷困不已,贤者不仁。故主好知,则民伪;主好利,则民祸;主好赏,则民困;主好罚,则民怨。何则?事由⑸于主,行之在臣;赏出于主,财出于民;法出于主,受之在臣;主有所欲,天下向风。
  故用心思公,不若无心之大同也;有欲禁过,不若无求之得忠也;喜怒时节,不若无为之有功也;思虑和德,不若无事之大通也;明于俞跗之术、岐鹊之数以治之,不若使世无病之德丰也;挟黄帝太公之虑,秉孙吴氏之要以胜之,不若仗天下不事、智力之不营也。故道德之所生,爱不能利也;天地之所成,为不能致也。唯无爱者能利之,唯无为者能遂之。是故,明王圣主,无欲无求,不创不作,无为无事,无载无章,反初归朴,海内自宁。
  何以明之?庄子曰:夫起福生利,成功遂事,备物致用,使人大富,天下奢僭,财货不足,民人愈丑。福满山泽,金玉成积,国愈不安,民益少利。饰智相愚,以诈相要,防堤邪淫,奸伪之路密。分别同异,是非之变众,则国家昏而政事衰。作方遂伎,雕琢文彩,奇变异怪,以褒有德,以别尊卑,巧故滋起,俊出愈奇。令速赏深,罚峻刑严,凿肌肤,断四肢,疏远不隐,亲近不和。罪至夷灭,赏至封侯,天地振栗,盗贼愈多。故圣人之言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夫何故哉?主者,天下之心也,气感而体应,心动而身随,声响相应,形影相随,不足以为喻。是故,人主诚[能]⑹为无为之为,则天下之心皆无所之,被道含德,无思无求,无令无法,万民自化。人主诚能事无事之事,则天下无效无象,无知无识,不赏不与,万民自富。人主诚能安无静而静,乐无清之清,则天下不学不问,无闻无见,无刑无罚,万民自正。人主诚能欲不欲之欲,则天下心虚志平,大身细物,动而反止,静而归足,不拘不制,万民自朴。故人主之政,不孝不仁,不施不予,闵闵缦缦,万民慁挽,墨墨倦倦,好恶不别,是非不分,故得所欲,性命以全。人主之政,布德施利,明目察察,万民昭昭,皆知祸福,孝悌仁义,万事差别,偟偟{纤,以亻代纟}{纤,以亻代纟},知伪缺缺,故失所安,性命天⑺绝。
  福生于祸,祸生于福。福之与祸,同营异域,俱亡俱存,异情同服。相随出入,同来异极,非有圣人,莫能独得。故去福则无祸,无祸则无福。无福之福,至微玄默,天下好知,莫能穷极。唯无为者,能顺其则。正在福祸之间,无所不克。失正则奇生而民惑,善人为妖,是非反复,天下大迷而不复也。
  注释
  ⑴津逮本,学津本作“核”。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遂”。
  ⑶津逮本作“其”,疑误。
  ⑷津逮本、学津本作“求”。
  ⑸津逮本作“出”。
  ⑹据下句“人主诚能事无事之事”补。
  ⑺津逮本、学津本作“夭”。
  方而不割篇
  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治人事天莫如啬。夫唯啬是以蚤服。重积德则无不克。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深根固蒂,长生久视。
  【指归】:道无不有而不施与,故存万物以存;无所不能而无所(不)⑴为,故万物以然。何以明之?夫道体虚无而万物有形,无有状貌而万物方圆,寂然无音而万物有声。由此观之,道不施不与而万物以存,不为不宰而万物以然。然生于不然,存生于不存,则明矣!
  故王者兴师动利则民欲,民欲而以方,方则割,以割为方则邪者进而方者退,忠臣蒙其毒,万民受其害。贵货则民求,民求而以廉,廉则刿,以刿为廉则贪者显而廉者弊,忠臣蒙其咎,而万民⑵受其败。开争则民曲,民曲而以直,直则肆,以肆为直则枉者翱翔,直者深伏,忠臣蒙其祸,万民受其败。上好名则民伪,民伪而以光,光则耀,以耀为光则大德隐而小惠章,忠臣蒙其死,而万民受其殃。数者以施,货流情通,所以谓方者不方,廉者不廉,直者不直,光者不光。名谬实易,正失德亡。
  人主独立,臣下双身,养主之意,阿主之心,塞主之听,蔽主知明,此国之所以危而宗庙之所以丧也。是以,明王圣主,独有而不与也,独知而不教也,独能而不使也,方于己而不以也,廉于万物而不有也,直秉天心而不恃也,德光四海而不怙也。夫何故哉?去福以方,使下自公。割于不割,使民不讼。事情自达,万物自通。莫之为吉,莫之为凶。天下荡荡,莫之其常。非不割也,割剥伐击,诛骄制暴而无瘢创也。去货以廉,使天下自平。刿与不刿,使人无争。贪叨者息,洁白自生。莫之为浊,莫之为清。名不虚谥,实不倚倾。非不刿也,善廉美让,章含显盗而辩无藏也。去争以直,使下自克。肆于不肆,使民自伏。匡邪振乱,化淫矫俗。莫之为祸,莫之为福。天下荒荒,万物自得。非不肆也,举正扬直,表过章恶,贬邪削枉,明人之失,天下尽正而动无声也。去名以光,使下自当。耀与不耀,使民自明。莫之为照,莫之为冥。天下浑浑,万物滋生。德与天比,化与道同。非不耀也,德光四海,照万物而化无形也。
  上下相象,中表相应,出入无朕,往来无间,若影之于形,响之于声。故治国之道,生民之本,啬为祖宗。是故,明王圣主,损形容,卑宫室,绝五味,灭声色,智以居愚,明以语默,建无状之容,立无象之武,恐彼知我,藏于不测。故未动而天下应,未命而万民集,未战而素胜之,未攻而天下服。是以,不勤劳而民有功,不分争而得其职,不刑戮而万民畏,不微妙而得天福,祸乱不生,群祥并集,无为而无不成,不争而无不克。
  故万物玄同,天下和洽,浮沉轧軮,与道相得。若终而始,若乱而纪。虚而实,无而有,疏而密,迟而疾。无形影,无根朕,仿佛浑沌,莫知所以。独知独见,独为独不,变化无常,畜积无府。阴阳离合,屈伸张弛,冥冥窅窅芒味玄默。魁如天地,不可穷极,自修有余,故能有国。治人理物,子孙不绝。夫何故哉?以其啬也。
  为啬之道,不施不予,俭爱微妙,盈若无有,诚通其意,可以长久。形小神大,至于万倍,一以载万,故能轻举。一以物然,与天同道,根深蒂固,与神明处。真人所体,圣人所保也。
  注释
  ⑴据津逮本、学津本删。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臣”。
  治大国篇
  治大国者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两不相伤,德交归焉。
  【指归】:日昃阴生,燥至风起,溪谷小动,海波大兴,高下⑴相临,差以百寻者,以其形大故也。千仞之岸,万丈之崖,物类登之,崖颓下颠,蚊{上亡下虫}蝼蚁适足以游翔,而犀象虎豹之糜骸者,以其形重也。飘风隆盛,发屋折木,石飞铁扬⑵,山陵崩弛,而人血脉不为之伤者,以其暴大也。隙穴之风,不动鬓眉,及其中人也,生百病而成死亡者,以其纤介也。夫大国者,江海犀象之徒也,而德化者飘风隙穴之类也。故其福不可大生也,其力不可暴兴也,其善不可大处也,其恶不可大丧也。大生之则大亡,暴兴之则暴倾,大处之则大去,大丧之则大至。
  何以明之?庄子曰:夫饥而倍食,渴而倍饮,热而投水,寒而入火,所苦虽除,其身必死。胸中有瘕不可凿,喉中有疾不可剥也,{上民下虫}{上亡下虫}着面不可射也,虮虱着身不可斫也。何则?欲除小患而生大⑶贼也。是以,明王圣主之治大国也,若柄纤微,若通小水。若察秋毫,如听无有。若亡若存,若非若是。如形如留,如为如休。为在为不为之域,化在有无有之野。福微利鲜,言希禁寡,动于无形,功留四海。
  夫何故哉?以道为父,以德为母,神明为师,太和为友。清静为常,平易为主,天地为法,阴阳为象。日月为仪,万物为表,因应为元,诚信为首。殊分异职,绳绳玄默,引总纪纲,举大要而求之于己。是以,民如胎鷇,主如赤子,智伪无因而生,巧故无由而起。万物齐均,莫有盈损,和洽顺从,万物丰茂。鬼神与人,合而俱市,动于自然,各施所有。寂如无君,(怕)[泊]⑷如无鬼,万物尽生,民人尽寿,终其天年,莫有伤夭。
  主若不仁,鬼若不神。主非不仁也,兼施博爱,德运六合而无阿怜也。鬼非不神,浮于惚恍⑸,载于纤微,经历万方,与时变化,神全万物,不以伤人也。非不伤人,圣人在上,与天相参,人物顺比,大化流行。智者不作,奇物不生,莫之为满,莫之为盈。天下喁喁,万物齐均,既不起高,又不造深。不攻金石,不壅水泉,人不远(徒)[徙]⑹,食不煞生。世皆可赏,莫之可形⑺,草木黄而后落,人化尽而后终。是故,天之所胞,地之所函,太一之所主,天一之所将,四时所归,五行所监,群臣毒害,变化运行,各有分部,不得相干,周流万物,莫之可伤。是故,鬼神治阴,圣人治阳,治阴者杀偶,治阳者杀奇。虚无清静,鬼神养之;纤微寡鲜,鬼神辅之;盛壮有余,鬼神害之;盈满亢极,鬼神杀之。不属其类,圣人奉之;忠信顺善,圣人与之;雄俊豪特,圣人察之;作变生奇,圣人杀之。故动于阴者,鬼神周之;动于阳者,圣人制之;唯无所为者,莫能败之。圣人在上,奇不得起,诈不得生,故鬼以其神养物于阴,圣人以其道养物于阳。福因阴始,德因阳终,鬼神降其泽,圣人流其恩。交归万物,若性自然,流道沉德,洽和同真。
  注释
  ⑴津逮本、学津本作“以”。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石铁飞扬”。
  ⑶津逮本作“人”,疑误。
  ⑷据津逮本、学津本改。
  ⑸津逮本、学津本作“恍惚”。
  ⑹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⑺津逮本、学津本作“刑”。
  大国篇
  大国者,天下之所流,天下之所交,天下之牝。牝以静胜牡,牝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故或下而取之,或下而取于人。夫大国不过欲,兼畜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夫皆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
  【指归】:天地并起,阴阳俱生,四时共本,五行同根,忧喜共户,祸福同门。故所以为宁者,所以为危者也;而所以为危者,所以为宁者也。所以为存者,所以为亡者也;而所以亡者,所以为存者也。
  何以明之?夫虎豹以其形容修广,爪牙坚强,肌肤盛大,毛物丰,文章明,故执百兽而制于人。荣华香草以其所有光曜芬香,故悦于众俗而伤其根。大国之君以其地广民众,势尊形宠,威隆名显,故张其邻国而危其身。有道则固于磬石,宁于太山;失道则危于累卵,轻于鸿毛。俱弱则先困,俱乱则先亡。是故,大国者霸王之梯而亡灭之阶也。是以,大国之君,独立无偶,名山四塞,三面成阻,鸿川并流,万物浮下,为诸侯毂。膏腴之府,强大之(尸)[户]⑴,权势之主,偕不测之固,要阨狭之囗,肥饶广易,方数千里,珍宝奇怪,无所不有,民鲜傜役,马牛从处,舟舆万数,兵食陵聚⑵,居者安乐,过者留止,人如草木,畜满山野,耕桑田猎,得获深倍,故天下之所欲归,将相之所欲附。车骑奋击,带甲百万,处易守险,形便地利,顺天而攻,顺地而守,悬人之命,制人之死,与之则有势,背之则失宗庙,故诸侯之所欲交,天下之所畏也。施道足以并兼,尊宠足以发号,伐之足以崇仁,治之足以明义,兼之足以广地,得之足以为富,故诸侯之所好,而将相之所⑶利也。
  是故,自古及今,天下之牝,以静胜牡,千世不易,万世不变。夫何故哉?以虚受实,以无应有,不以为大,务以为小,不以为尚,常以为卑也。
  是故,明王圣主之处大国也,施而不以置,下而不以求。地裹诸侯之国,而无所不畏,德包诸侯之力,而无所不事。折节下之,以附人意;忠廉诚信,以先士(史)[吏]⑷;割地东西,以招贤俊;疾耕力织,以(衰)[褒]⑸畜积;结从连横,以戒不虞。发仓庚,散财币,养耆老,食孤弱,振穷达困,显岩穴之士。受而不取,授而不予,柔弱简易,无为而处。诸侯虽有贪鄙残贼,骄矜恃力,不好顺从,欲图逆者,犹以文武之势,威德之重,静而下之,则彼修身慎行,改过自新,割地献宝,归命杀身,请为子弟之国,藩墙之臣。
  其处小弱也,因道而动,修理而行,富以舟舆,实以甲兵。忠顺诚素,尚朴贵耕。耕织有分,不取民有,上下和集,亲如父子。君如腹心,民如形体,国专和一,可与俱死。上下顺从,可与邻市。大国之君,虽负众强,上权右势,左德下仁,心如饥虎,怒如涌泉,不好施予,常欲吞人,犹以得天之心,获民之意,将相诚信,邻人之助,发源泉之敌,扬不测之威,辱身厚体,竭诚悬命,欵欵惓惓,事以清静,则彼神感精喻,心释意坏,怒移祸徙,与我为(妖)[诺]⑹。
  上而取人者,形大势丰,德博权重,人之所利也。下而取于人者,地狭民少,权轻⑺德鲜,人之所易也。故不战而坏人之邑,不攻而降人之城,地广号尊,宗庙显,功德流,是大国之所期也。
  交⑻于大国,接和结亲。岁有灾害,则大国忧之;邻国难至,则大国救⑼之。屈一人之下,伸万人之上,社稷尊,宗庙显,国富兵强,人物全济,延于无穷,小国之所愿也。
  故接地邻境,悬权不动,先下先得,卑者制倨,静者胜躁,处大之势,小下大得。夫何故哉?自然之道,不可强致,水动下流,人动趋利。释下任事,众弱为一,出于不意,此强大之所以亡也。故大宜下之。
  注释
  ⑴据学津本改。
  ⑵津逮本、学津本作“众”。
  ⑶津逮本、学津本无“所”字。
  ⑷据怡兰本、津逮本、学津本改。
  ⑸据怡兰本改。
  ⑹据宋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篡微篇改。
  ⑺津逮本、学津本作“重”。
  ⑻津逮本、学津本作“友”。
  ⑼津逮本、学津本作“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4 卷之三(初校) 下一页 卷之五(初校)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