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恐怖暴行 博科圣地的新威胁?博科圣地,伊斯兰教原教旨主义组织。“博科圣地”意为“西方教育的罪恶”。“博科圣地”主张在尼日利亚推行宗教法律,反对西方教育和文化。“博科圣地”被称为“尼日利亚的塔利班”
博科圣地的恐怖组织
曾绑架过女童(许多至今下落不明)、发起过大规模叛乱,并在去年越境袭击喀麦隆中水电十六局工人宿营地的尼日利亚原教旨极端恐怖组织“博科圣地”(BokoHaram)又发起了新威胁:自1月3日起,该组织武装分子在乍得湖附近、邻近乍得-喀麦隆-尼日利亚边界的尼日利亚博尔诺州梅杜古里等地发起针对平民的大规模袭击。
恐怖组织 这次袭击规模大,波及范围广,手段残忍且“无差别”,据当地消息来源对贝宁“泛非网”和塞内加尔通讯社称,包括商业中心巴加(Baga)在内,至少16个市镇和村庄被“博科圣地”武装分子烧毁,许多人流离失所,一些惊恐万状的村民表示,武装分子乘坐皮卡或骑着摩托车闯入居民点,然后不分青红皂白开枪,许多村民逃入树林,却仍遭到摩托车手的追赶和射击。 这次大规模袭击究竟造成多少人死亡? 一些英国媒体曾曝出“2000多人”的骇人数据,有人借此指责尼日利亚政府或国际社会“厚此薄彼”,对尼日利亚境内的恐怖暴行漠不关心。
但上述媒体所报道的伤亡数据问题很多(博科圣地早在2002年即成立,至今造成的死亡人数恐怕也没这么多),主要是信息来源稀少且不可靠,而上述媒体在网络时代减少投入、削减在非人数、网点密度,又造成数据核实方面的困难。事实上这些媒体在披露数据时也使用了“Maybe”(或许)等含糊其辞的字眼,并在几天后的后续报道中悄然将这个“Maybe”的数字也缩小到原先的1/10。
极端恐怖分子针对平民的无差别暴行本身就令人发指,而尼日利亚政府的颟顸和国际社会的无所作为也因此一览无余,伤亡数据的多寡完全不足以改变整个事件的性质,而真实伤亡数据究竟如何? 尼日利亚驻美国大使阿德福耶(AdebowaleIbidapoAdefuye)承认“死了2000多人”,而尼日利亚外交部却予以否认,称“不到150人”,前者曾于去年11月11日猛烈抨击美国“不仗义”,不愿向尼日利亚提供杀伤性武器,称“否则我们早就打败恐怖分子了”,将伤亡说得更大,显然有助于向美国“哭穷”要援助;而尼日利亚政府正饱受“不作为”压力、指责,当然要把伤亡说得小些。
在乍得的法国《费加罗报》记者、博尔诺州州长卜卡尔(MusaBukar)和其它一些信息渠道都称,由于现场混乱、信息闭塞,真实伤亡情况其实谁也说不清,在乍得、尼日利亚边境可能有两万人流离失所,仅乍得湖上一座物资匮乏的小岛就挤了560多名避难者。 这次“博科圣地”的攻势很大程度上是针对国际围剿的报复和牵制行动。
自去年该组织多次发动恐怖袭击后,西非尼日利亚、喀麦隆、乍得和尼日尔四国各出兵700,组建“西非联合部队”,在乍得湖地区进行联合巡逻和清剿,去年12月22日,喀麦隆军队成功清除了设置在本国北部基尔韦迪格(Guirvidig)的“博科圣地”训练营,解救了一批正接受训练的7-12岁儿童。
这种跨境联合军事行动对习惯于仰赖乍得湖流域“四不管”地利活动、隐藏的“博科圣地”,无疑构成巨大威胁,正因如此,他们才在新年伊始冒险展开大规模攻势,该组织领导人阿布巴卡尔.谢高(AboubakarShekau)更在Youtube上亲自威胁喀麦隆总统比亚(PaulBiya)“给我小心点”。 对此正如非洲地缘政治专家卡克德博士(Louis-MarieKakdeu)所言,“博科圣地”的丧心病狂恰表明,此前西非四国的反恐措施,包括联合巡逻、打击跨国训练营地、切断后勤和兵源补充等,触到了“博科圣地”的痛处,各国惟有一方面加强对平民目标的保护,一方面继续进行这种跨国、协调反恐行动,才有望将这个穷凶极恶的恐怖组织消灭。 尽管部分国际传媒报道失真,但它们对非洲以外国家“漠不关心”的指控本身是有道理的。
由于“博科圣地”活动区域远离这些国家切身利益,在后者看来这就像杀伤力巨大但一般不传出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般无关痛痒,无需投入过多。
事实上,由于全球恐怖、原教旨势力的网络化、国际化,“博科圣地”等边远地区恐怖组织正源源不断向活动在发达、中心地区的“同行”提供训练有素的兵员、装备,并传播恐怖、原教旨思想,乍得湖流域的痼疾,同样危及世界其他角落的安全,帮人就是帮己,等到如“9.11”般焦头烂额,可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