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莲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这首诗是苏轼之作。成为了千古名诗,具体的意思为“在城中看到了有人担着担子在集市上卖莲花,于是我们几个人打算去西湖上乘舟游玩,担莲花的农民随身的莲花中已经被剥了皮露出了莲子,上面还带着露水和淡淡的香味”。
苏轼是宋代的大文学家,可是由于他性格的原因,一直在官场上不如意,作这首诗的时候,苏轼刚巧被贬官到此地,看着莲藕他想起了以前。
他本身就是一名进士,刚开始一路顺利做到了朝廷的中枢,可是后来由于掺杂了改革,被贬官,贬官之后再次提升,提升之后紧接着又是贬官,于是苏轼的心也随着官运而起伏不平,最终他被贬官到了外地。
苏轼通过《莲》这首诗,流露出他自己对于莲的独特的爱!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莲一样,其实苏轼是通过莲来体现出自己此时的心情,因为被贬官的不得意,他对于官场上也产生了厌恶。
"旋折荷花剥莲子"既写出了卖莲子的农民动作的迅速敏捷,同时也写出了苏轼对莲子的喜爱,因为这句写出了苏轼急迫的心情,紧接着下一句诗词写出了苏轼对莲子独特的爱,因为他观察比较的细致,看到了也感受到了莲子的形态。全局用莲子作衬托写出了自己心里的不满和追求,表达了苏轼性格豪爽、对于人生的独特看法。
苏轼和秦观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苏轼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秦观是婉约派词人代表之一。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苏轼比秦观大12岁,俩人虽然是师徒关系,却也是生活中的挚友。苏轼名满天下时,秦观还是一位学子,他十分欣赏苏轼的才情和文风,便以弟子身份拜在了苏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后来,俩人一见如故,成为了良师益友。苏轼被贬谪至黄州时,苏轼经常给秦观写信,让秦观多写一些作品。苏轼鼓励秦观说,秦观之前所写的“练兵”和“治盗”两篇文章有很高的现实意义,对统治者来说也有很高的借鉴意义。随后,苏轼还劝告秦观,让他在学校之中少谈论政事,毕竟谈论政治立场是一件忌讳的事情。同时,苏轼劝告秦观,让他一面写文一面参加科举考试,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苏轼全集》中有有两篇是苏轼写给王安石的书信,其中有一篇就是苏轼给王安石的推荐信。这封信的内容比较长,他列举了秦观是位全方位的人才,希望王安石能提拔秦观,让他为北宋朝廷献出一份力量。当时,王安石在北宋朝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王安石能重用秦观,那么秦观也就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民间传说中,秦观是苏轼妹妹的丈夫。相传,苏轼有一个长相美丽且冰雪聪明的妹妹,名为苏小妹,而这位苏小妹长大后嫁给了秦观。民间广为流传的“苏小妹三难新郎”就讲述的是苏小妹和秦观的故事。
苏轼抄书
这个故事可以当作是一个名人轶事来读,也可以当作是教育孩子的励志故事。
话说那个时候苏东坡被贬到黄州并不认识当时的司农朱公,有一天苏轼家中来客人,吟诵了一首诗:“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苏轼当时就是眼前一亮连番称赞,赞其有境界,得知是朱司农所作,便生出了结交之心。其实朱司农对他也是神交已久。二人终于在一个适当的日子认识了,一来二去成为了至交好友。
一天,朱司农去苏轼那里串门,下人都通告过了,结果等了老半天也不见苏轼出来,他想接着等吧,可等这么长时间也不见人,在客厅里干坐着太无聊,这要是走吧,都已经通报主人家了,没见到主人就走也太不礼貌了。好在正在朱司农挣扎走还是留的时候苏轼出来了,连忙向朱司农道歉,解释说自己正在做日常的功课,没能及时出来接待,还让人等这么久太不好意思了。这朱司农也好奇啊,做功课能耽搁这么久啊还连客人都忙的没时间见。苏轼解释说了,他在抄书。朱司农就问了,抄的什么书啊,让您这样的人这么刻苦。苏轼很淡然的告诉他是《汉书》。《汉书》是很入门的书啊,这下朱司农更好奇了,这样的大学问家还用得着抄它吗?像苏轼这样的天才,看书那是过目不忘,哪里还用得着抄啊。看出了朱司农的疑问,苏轼便笑着解释说:他读《汉书》已经经过三次手抄了。最开始的时候一个纪事自己要抄三个字做标题以示提醒,后来要抄两个字做标题,到现在只需要一个字做标题就可以了。朱司农不由得肃然起敬,忙站起身来恳请苏轼将他抄过的书让自己参看,苏轼就让身边的老兵从桌上随意拿来一册自己抄好的书交给朱司农,朱司农反复翻阅就是看不懂苏轼抄的是什么。于是苏轼就让朱司农随意点出册子中的一个字,朱司农照着做了,结果苏轼应声就背诵了一段几百字的话,一字不差。朱司农来了兴致,有接连指了几个字,结果苏轼背的都是一字不差。朱司农震惊了,挑起大拇哥赞叹苏轼真乃是仙人下凡啊文曲星降世啊人才啊。
回去后,朱司农把今天的经历讲给自己的儿子朱新仲,告诫他,向苏轼这样的天才都勤奋学习,向我们这样智力中等且平庸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刻苦勤奋学习啊。朱新仲又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子朱辂听,于是这个故事就一辈一辈的流传了下来,成了朱家激励孩子勤奋读书的榜样。
春宵苏轼
说到“春宵”两个字,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春宵一刻值千金”这句话吧。这句诗是出自苏轼的《春宵》,知道这点的人应该又会少一点。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这首《春宵》到了现在,在不懂的人中,它带着一丝暧昧、带着一丝联想。
似乎一说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就是和房事有关。可是这首诗在苏轼写下的时候并不是要表达这个意思。他是在揭露上层社会那些糜烂的生活。有钱就随意挥霍,就在他们挥霍的时候,时间就悄悄地溜走了,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些糜烂之后的空虚,这样的空虚又需要那样看似热闹,实际空洞的一次次聚会来弥补。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循环,这样循环下去,时间浪费了,也无法得到任何东西。
这首《春宵》除了揭露了上层社会那种空洞而又浪费的生活之外,还在以这件事为例劝解大家要珍惜时间。毕竟“春宵”是可以“值千金”的。时间是宝贵的,那些达官贵人有多少的时间,平民百姓也是会有多少的时间。那些达官贵人在浪费他们的时间,那么平民百姓就更加应该珍惜自己的时间。这是一项财富。
从诗本身的文笔来说,这也是一篇上乘之作。诗句对仗工整,用词也是让人觉得美不胜收。短短的几句诗,就将整个画面栩栩如生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苏轼与张怀民
苏轼(公元1037年―公元1101年)字子瞻或和仲,号东坡居士,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进士及第的苏轼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在凤翔、杭州等地先后担任过职位,但是在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闹出的“乌台诗案”中,因为被政见不同的官员指责诬陷,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
张怀民字梦得,和苏轼是同时期的北宋官员,在宋神宗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被贬谪到黄州,比苏轼被贬的时间晚了三年,开始的时候居住在承天寺(现在湖北省黄冈县南部)之中。苏轼和张怀民本来就是至交好友,又因为先后被贬到黄州,感情更加真挚深厚起来。
苏轼曾经做过一首《记承天寺夜游》说的就是他和张怀民的事。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就是说苏轼在明月当空的夜晚里思绪万千,突然想起了同在黄州的张怀民,便直接奔承天寺而去。正好张怀民也没有睡着,两个人便一起在承天寺夜游,一边散步一边观察着夜晚里周边的景色,从诗词歌赋谈到最后的人生理想,苏轼感叹怅然之下作了这首诗,同时也是想表达自己在人生低谷抑郁之时,感叹知音难寻从而也间接的表达了自己心中对社会问题的忧虑、对国家统治者的不满。
而两人遭遇相似处境相同更让苏轼心中升起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变法革新中两人立场是一样的,因为政治原因而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心里的苦闷是可想而知的。
苏轼,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北宋时期著名的诗词作家。秦观,元丰八年进士,与苏轼同朝代的文学家,扬州高邮人。苏轼与秦观两人年龄上相差12岁,整整一轮,但关系却是非常好的,或许是属相相同的原因,又或许仅仅只是脾性相同,反正两人是十分投机的。
在史书中,秦观苏轼是师徒关系。秦观非常仰慕苏轼的大名,以学生名义拜入苏轼门下。其实,当时苏轼已经名满天下,秦观算是半路入门,作为学生。但或许是太投缘,从二人之后的书信来看,这种亲密的关系更可以说是挚友,胜似师徒。
在朝野之上,两人政治观点基本相同,属于同一立场,统一战线。在后来的党派之争中,被王安石所代表的新党打压,不受重用,反被排挤。而在秦观的仕途中,苏轼一直对他进行鼓励,毕竟年长,多些阅历与经验,更多地给予指导。而在苏轼那跌宕起伏的官宦仕途中,秦观始终对其不离不弃。就算被流放,被贬,也时常保持书信往来,就算不见面,但总能在书信中交流,共同进步。
从1078年,双方在徐州相识,再到1100年,秦观去世,一共22年,虽然二者直接接触时间并没有很长很久,但是回顾这些年,跌跌撞撞,无论环境怎么变化,秦观苏轼两人都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长达22年,有过对现实对朝廷的不满,有过对生活的满足,有过寄情山水的情怀,二人就这样共同进步,相互陪伴,一直亦师亦友的保持着对彼此的坦诚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