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北宋词人柳永怎么死的 柳永简介

柳永怎么死的

柳永是中国宋词词坛上一颗闪耀的明星,作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柳永婉约词清新亮丽,细腻婉转,充满着真挚的感情。柳永约生于公元984年,原名柳三变,因为在中排行老七,所以又称柳七。

柳永一身仕途之路相当坎坷,暮年及第,之后便一直被调来调去,约于公元1053年去世,因为在正史《史记》中没有柳永的个人传记,所以关于柳永的死因,没有详细且确切的记载。现在关于柳永去世原因及埋葬地点的说法都来自宋朝和清朝的文人笔记,而且都是零零散散的记录,加上世人各种言传,要具体且正确地说出柳永的死因和埋葬地难上加难。

关于柳永去世的说法大概有四种,第一种是在《方舆胜览》中记载的,柳永卒于襄阳,死的时候中没有别的财产,是一群歌妓将柳永埋葬在南门外。每年春日的时候就去给柳永,世人称之为“吊柳七”。后来被形成一种风俗,一直延绵到宋室南渡。

第二种是在《独醒杂志》中记载的柳永晚年到过枣阳,与那里的乐工歌妓相伴,整日填词写词,最后死在兴隆附近,也是歌妓凑钱埋葬了他。

第三种是《避暑录话》中记载的柳永死在途中,王和甫埋葬的柳永,传说北固山下有已经被湮没的柳永的墓。在清代的《桥西杂志》中记载柳永被葬于镇江。

第四种说法是《分甘余话》和《真州绝句》中出现过柳永的墓在征仪仙人掌,但是这个地点无考,而在《隆庆仪真县志·免谈考》和《嘉庆扬州府志·冢墓》中都写下郭柳永埋葬在仪征胥浦,所以这是比较可信的说法。

柳永简介

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更名为柳永。创见出身于官宦世,年少时学习诗词,立志要考取功名,入朝为官。

十八岁,柳永上京参加礼部的考试,路经杭州之时,为杭州的湖光山色、繁华迤逦所吸引,遂留滞杭州,终日沉迷于莺声笑语之间。十九岁,孙何出任杭州知府,柳永作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反柳永婉约轻软的风格,以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的繁华美丽。柳永也因这首词而声名大噪。二十四岁,柳永进入汴京。当时的北宋都城十分繁华,商业发达,天子与民同乐,整个京都呈现的是一片安定祥和的景象,柳永为此深深地赞叹,做出了一篇又一篇的凌云辞赋,将汴京长久的太平景象用词曲描绘地淋漓尽致。二十五岁,柳永参加当时的春闱,本是自信满满,认为自己必登榜首,奈何宋真宗因为他诗词太过浮糜为由而使他名落孙山。此时的柳永仍有入朝之心,六年后再次参加闱试,仍失败了。又三年,他第三次落榜。

仕途的坎坷深深地打击了他,少年他一腔热血,志气高昂地进入京都想要有一番作为,然而将至中年,四次落第令他黯然退出京都是,流浪于西北。半百之时,仁宗特开恩科,他才终于进士及第。任职余杭县令之时,他劳心尽力,深得百姓爱戴,被百姓称为“名宦”。

柳永

?柳永是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其本名柳三变,原本字景庄,后来自己改名为柳永,字耆卿。祖上是官宦之,但是柳永本人仕途比较坎坷,郁郁寡欢,但是他的词却是中国词坛上熠熠生辉的佳作,对后世词的发展影响深远。

柳永自己称自己为白衣卿相,经常出入秦楼楚馆,和很多歌女打成一片,是妓女之友。但是我们不能把柳永作为酒色之徒来看,柳永曾几次参加科举,屡试不第,愤怒之下便孤芳自赏,游艺于酒楼妓馆,以填诗作词为快乐,他的词中有些对深闺怨妇的描写,完全道出了妇女的心声,而且柳永一改之前文人对歌妓的歧视,所以柳永深得女子喜爱。因其年过半百才及第,还老是被上面调来调去,最后因为一首《醉蓬莱》惹怒龙颜,从此不再被任用,一生仕途坎坷。柳永晚景十分凄凉,没有子嗣,最终流落襄阳而死,死后还没有钱买棺材,最终是他那些交好歌妓中的几人凑钱将柳永葬于南门外,每年春天都去上,人们称之为“吊柳七”。

柳永的大量作品描写了市民阶级男女之间细腻的感情,词中的女子大多为沦入青楼的经历坎坷的女子,词中没有之前文人对青楼女子的蔑视,而是表现出真诚的同情和怜惜,为这些女子向世界发出呐喊,深深走入大众心中。因为柳永自身坎坷的仕途经历,所以柳永一生走南闯北,又有长期生活在城市的经历,所以对京都的繁华生活的描写在柳永的词中也有很多体现。

满江红柳永

《满江红》词牌名,来源于唐人小说的《冥音录》。柳永是第一个填这个词牌的,它的格调有仄韵、平韵两体,柳永的这首《满江红·暮雨初收》,是仄韵,正体。双调总共九十三个字,上片是八句四仄韵,下片是十句五仄韵。

这首词作于柳永赶赴睦州任职时期,柳永年少成名,意气风发,然而在仕途上却屡遭挫折,直到半百之年才进士及第,但是此时的他对于官位已不如当年那般执著,并还心生归隐之思。

这首词抒发的就是柳永对官途的厌倦,想要归隐山林的思想感情。

词的开篇给人描写了一个雨歇川静,日暮舟泊的凄清之景。蓼草和芦苇是在秋天开花的,所以此情此景写的应是雨后的深秋。秋,给人的感觉便是萧索寂寥的,而雨后黄昏的秋季更是令人觉得萧寂清冷。词的前两句写的是舟泊岸上的静景,后两句定江上渔人飞艇,尽载灯火归的动景。静景的描写使人深觉寂静凄清,孤独落寞,而动景的描写却让读者看到了归的温暖,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了词人的归思之情。

词的下面承接上面的情感基调,仍以景起头,上片写的是夜泊,而下片则是早行。清晨的桐江,干净洗练,处处跳跃着生机,与昨夜的死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柳永游宦生涯长达数十年,人到中年,仍无大的建树,对于官场和名利都已心生倦怠。他在字里行间表现了自身不想在浮世生活,而是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田园之乐。

柳永爱情诗词

柳永是我国北宋史上著名的词人,对词在后世的发展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坎坷的仕途经历和长期在汴京的生活使得他常常留恋在秦楼楚馆内,期间柳永也做了大量的爱情诗词,这些浓词艳曲历代来都被赋予“格调低俗”的评论,但是其中富含了很多柳永自身对爱情的思索和感悟。

柳永爱情词主要有两个特征,第一便是情欲合理,其次便是男女平等。

很多后世学者指责柳永的爱情词因为其中充满着很多对男欢女爱的描写,所以让人觉得柳永的爱情词缺乏含蓄美,如《凤栖梧》中“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等,但是柳永的爱情词不仅仅是描写男欢女爱,还有他对人生、对爱情的深刻感悟,如在《浪淘沙》中“有万般千种,相怜相惜”,暗示柳永和歌女的感情日渐加深,已经上升为亲人一般的感情,包含着柳永对人生的感悟。

而男女平等是柳永爱情词中另一个很大的特色。自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起,歌妓就很普遍地存在着,而诗人和歌妓之间的交际更是当时一种很普遍的现象。但是双方不是建立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歌妓历来都是地位卑贱,受人轻视的。而柳永却一改前人之风,他对歌妓是抱着平等的态度和身份与歌妓进行交流、生活、欣赏。这在当时是一个很立异的行为,并且柳永和歌妓都是情投意合,没有强迫、压迫,让歌妓们身心愉快,歌妓们欣赏柳永,而柳永怜惜歌妓,这是一种和平的状态。

柳永的爱情词对后世爱情观念的转变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其对于爱情的态度也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柳永的词风

柳永作为我国北宋时期婉约派词人的代表,柳永的词被称为“豪苏腻柳”,其词风清新婉约,细腻非凡,虽然儿女情长,时而也基调凄婉,但是并没有让人觉得靡靡不振。柳永长期的市井生活,让柳永的词充满着生活的情调,通俗易懂,充满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

柳永的词在当时可谓风靡一时,其高超的音律手法和细腻的感情深得人心,但是也不乏有人将将柳永的词归为卑俗,因为柳永的词中确实有“俗气”的特征,如《凤栖梧》中描写男女交欢“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还有描写女子的风情万种“百态千娇,再三偎着”等等,虽然不是奔放但是确实是难逃“俗气”之名。再者因为柳永仕途的坎坷,曾经一度沉迷于纸醉金迷的美酒香艳之中,所以后人有的称柳永的词风大俗。

但是柳永的词中也有大雅的风格特色,首先是情致高雅,如“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等无不让人肃然起敬,柳永词中体现着他内心渴望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热切之情,加上柳永受到儒学背景的熏陶,所以依然持有儒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有其本身出身宦官世庭观念的影响,柳永大半生都在追求报效朝廷的机会,所以才会五次参加科举考试,虽然暮年才及第,但是他仍然是欣喜非常,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如《送征衣》、《永遇乐》等词中都体现着柳永的这些想法。

其次就是虽然柳永写了很多浓词艳曲,但是也写了不少羁旅行役的词曲,这也是奠定柳永在词坛上地位的词,因为柳永仕途之路途的坎坷,让他常年奔赴在各个地区,这些经历都在他的这些作品中体现出来,词中抒发了他怀念、送别、哀叹等情感,令人动容。最后便是柳永的词语义高雅,得到广泛大众的一致好评。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