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孔子的伦理思想及其与当时各家伦理思想的异同和论争

孔子伦理思想的主旨

孔子是一位封建社会的开明思想,他既希望贵族统治阶级的统治能够长治久安,又希望被统治的广大劳动人民也能够安居乐业,这就是他的所谓小康世界(西周社会)的理想。他认为,这个社会能否安定富裕,关键在于操纵命运的贵族统治阶级是否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是否能够“敬德保 民“,因此他对于当时贵族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修养寄于殷切希望。他认为,春秋时代的社会政治动乱,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级贵族缺乏伦理道德的高尚修养,因而在处理国事务时就背离了伦理道德的准则,于是纲纪不正逐步泛滥成为天下大乱。要挽救这种局面,首先就需要贵族统治者临危而惧、醒悟 过来,自觉地提高道德修养,端正品格,身体力行,只有这样才能用道德规范指导国事务,教民化俗,实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良好政治。孔子认为,作为贵族统治阶级的治人者,都应该成为德高望重的仁人君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自觉修己,以德治身,丰富自己的道德学问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凭丰富的内在道德学问修养之力,立光辉灿烂的富国安民之功。孔子 的殷切希望,面对着的却是当时贵族实际生活的腐败和堕落,因此,他深为 忧虑地发出感叹道: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对当时许多诸侯、卿、大夫单靠严刑峻法、阴谋欺骗等手法治理国的情况甚为不满。他主张把政治和伦理道德密切结合,这样才能真正管好 国。因为用严刑峻法、阴谋欺骗办法管理国,最多只能使老百姓畏祸惧法,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守法遵礼。而只有把政治、教育和伦理道德融为 一体来治理人民才能使他们心悦诚服地守法遵礼,知耻从善。 孔子认为,仁和礼不仅适用于贵族的内部,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适用于 广大劳动群众,他明确提出“泛爱众而亲仁”的要求,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当时等级森严的条件下,能提出“泛爱众”的要求是很有胆略的。因为只 有“泛爱众”,才能推己及人,才能作到“恕”,也只有“恕”才能把所有 人都当人看,而孔子正认为“恕”是“可以终身行之”的美德。周初的统治 者提出“敬德保民”的口号,这比殷代奴隶主把奴隶当做牲畜看,自然有了 进步,但还没有把庶民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没有推己及人的观念。恕的观 念把孔子和他们区分开来,这个差别反映了历史的巨大进步。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把不同等级的人包括农奴以至奴隶在内都当 人看,这已是仁在实践上发挥了很大的进步作用了。但是仁与礼是相互制约 的,礼既然是封建宗法等级制的典则,因此,必须与礼相适应的仁就不可能 是无差别的人类之爱,而只能是以各级贵族为重点的有差等之爱。于是,作 为“为仁之方”推己及人的恕道,也只能按照人们在宗法等级制的不同地位 去推行,这个矛盾充分显示了孔子伦理思想中内在的“二重性”。就是说, 承认爱人,但强调爱有差等,主张在突出君父地位的前提下给人以一定的照 顾,但是决不允许有脱离或超越君父统治的权利。总而言之,孔子伦理思想 的主旨便是通过规定庭、邻里、社会、国中各种成员之间一定的以仁为 核心的不同道德规范,在礼的按等级制的约束即“正名”的约束下,用“中 庸”的方法实现全社会以领主制贵族统治阶级天子为代表的,各个等级、各 行各业部可以达到的和谐,即实现所谓国泰民安的小康世界 (西周社会)。

孔子和墨、老二伦理思想的异同和论争

春秋战国是百争鸣时期,各阶级地位不同,政治立场不同,伦理观念也不相同。墨子是城市手工业行会师傅的代表。手工业者反对旧的宗法制 度,反对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战争与争夺,要求建立一个能代表 普天下所有人利益的集权政府。墨子适应这种政治倾向,在伦理学中提出“兼 爱”的主张。他认为,天下大乱的根源在于不相爱,诸侯只爱己国不爱别人之国,主只爱自不爱别人之,个人只爱己身不爱别人之身,因而出现 了诸侯之间的战争、族之间的掠夺、个人之间的残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实行“兼相爱交相利”,使所有的人都能够在思想上消除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实现博爱。他们心目中的大禹,就是一位为天下人的利益长年辛勤治水的人。

墨子自己也为抵御侵略战争,实行自己政治主张, 解救天下百姓而奔走一生。他教导他的学生们“以裘褐为衣,以为服,日夜 不休,以自苦为极” 。这些都表现了墨者的自我牺牲精神。 道是隐者,是从旧贵族转化而来的小生产者的思想代表。他们仇恨使 自己遭到没落命运的宗法、等级制度,对反映这个制度的道德观念展开激烈的攻击。老子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他认为 大道流行的时代,不存在什么仁、义、忠、孝、礼、乐等等,所有儒心爱 的这些东西全是大道既隐、世风浇漓时代的产物,是天下大乱的根源。他希 望回到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时代去。道的另外两位代表人物庄子和杨朱,由于反对宗法等级制度,在伦理观上走向利己主义。庄子认为, 学道的目的在于全生保真、长生久视;杨朱则“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 不为也”。庄子宁愿挨饿也不肯做官为君主效劳。他理想的圣人是古代隐者许由,传说这位许由为了自由自在地生活,拒绝接受天子职位。

孔子的观点看,墨的兼爱把爱人发展到无差等的地步,违反了亲亲;道把自爱发展到无尊无贵的地步,违反了尊尊。两者各取或过或不及的立场,远离了中庸。而孔子中庸在某种意义说正是取“兼爱”与“为 我”之“中”,更确切些说,是既不兼爱又不为我的“中”。孟子坚持孔子 的思想,猛烈反击杨朱、墨子的主张,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 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种说法符合孔子思想,代表了 儒对这两个学派的批评和论争。孔子胜利了,这是历史条件的必然结果。 其实三之说,各有长短。我们应从社会主义的要求出发,评三之得失而 吸取其长,用以丰富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内容,使之臻于完美。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