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周公辅政是在什么时期 周公辅政的故事

周公辅政是在什么时期

周公辅政是在什么时期?周公辅政,是在我国的西周初年。

周公

周公姬旦,被尊为“元圣”,是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我国古代卓越的政治、和军事。他曾经两次跟随自己的哥哥武王,伐纣灭商。武王去世之后,又辅佐年幼的成王姬诵,直到姬诵二十岁还政于他。这段历史,后世称之为“周公辅政”。当时武王灭商刚刚两年,殷商遗老遗少的势力仍不容小觑。而当时的首都却在偏西的镐京,对这些“殷商顽民”的控制力十分有限。除了政局不稳之外,经历多年战乱,国也急需恢复经济生产,让百姓安居乐业。为此,周公夙兴夜寐、殚心竭力。可既便如此,嫉妒他的弟弟管叔和蔡叔,还有纣王的儿子武庚,还是四处散播他的流言。甚至沆瀣一气,闹起叛乱来。针对西周初年内忧外患的状况,周公主要做了以下的努力:和召公“分陕而治”,一个防范殷商顽民,一个专心农业生产,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经济后方;二次东征,平定了武庚、管叔等人的“三监之乱”。从此,诸侯归顺,西周的版图得以极大扩张;搬离镐京,迁都洛邑,加强了王室对殷商旧部的控制力;制作礼乐,颁布各项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为后来的礼乐治国、道德教化打下基础。

周公辅政是在什么时期?周公辅政七年,正值我国的西周初年,百废待兴、内忧外患。而他不畏流言,解内忧、排外患,功勋卓著。不仅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更为此后的“成康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历史上有名的贤臣。

周公辅政期间

周公姬旦,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被尊为“元圣”,是我古代卓越的政治、思想和军事。他曾经两次辅佐哥哥武王伐纣,功勋卓著。武王灭商之后,不到两年就去世了,成王姬诵才十三岁。为了大局着想,周公不避嫌疑,毅然担起了辅政的重任。直至姬诵二十岁,还政于成王。这段历史,后世称之为“周公辅政”。那么,周公辅政期间,主要做了哪些事呢?

周公

1.分陕而治:辅政之初,为了西周的稳定,他和召公相议“分陕而治”,一个防范殷商的遗老遗少反叛,一个专心于农业生产,建立了相对稳固的经济后方;

2.安定内部:周公二次东征,平定了武庚、管叔等人的“三监之乱”。从此,殷商顽民终于得到有效控制,诸侯归顺,西周的版图得以极大扩张;

3.搬离了偏西的镐京,迁都洛邑,加强了王室对殷商旧部的控制力;

4.制作礼乐,颁布各项周王朝的典章制度,为后来的礼乐治国、道德教化打下文化基础;

5.执行“封邦建国”的方针,以便有效地控制愈加广阔的周朝版图。

周公辅政期间,不畏流言,解内忧、排外患,忠心不二。不仅有力地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更为此后的“成康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年后,周公又践行诺言,还政于成王姬诵,退而为臣。周公辅政的功绩和他个人的出色品格,使得他成为我国历朝历代治世贤臣的典范。

周公辅政的故事

周公姬旦,是周武王姬发的亲弟弟。我古代卓越的政治和军事。他曾随兄长伐纣灭商。武王去世后,又尽心辅佐年幼的成王姬诵。直到七年后,周公还政于二十岁的姬诵,退而为臣。关于周公辅政的故事有很多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则,叫作“周公吐哺”。

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的时候,成王姬诵还很小。西周也刚建立不久,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周公从大局着想,害怕别人听说武王去世的消息而反叛。不避嫌疑,不理流言,毅然担起辅政的重任。为了更好地治理国,他殚精竭虑,求贤若渴,想尽一切办法网罗各路人才。据说,周公为了接待贤能之士,常常忙得不可开交。有时候,洗个头发也要中断多次,手中常常握着湿漉漉的、来不及梳理的头发;为了表示对人才的重视,吃个饭也要多次放下筷子,吐出嘴里的食物,急忙站起来去接待。周公不仅孝敬父亲,尊敬兄长,对年幼的成王也十分关怀。有一次,成王生病了,病得很重,他还曾剪断自己的指甲,投入水中,祈祷河神把灾祸降临到自己身上,放过年幼的姬诵。

“周公吐哺”,只是周公辅政故事中的一则,关于他的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周公辅政七年,殚精竭虑、功勋卓著。为了感谢他,成王将鲁国的土地封给他的儿子伯禽,临行前,周公还曾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到了封地也不要忘记善待人才,多做对国有利的事情。作为古代贤臣的楷模,周公早已超越他所处的时代,成为后人心中不朽的存在。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