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魏征跟随上司跳槽,一同加入瓦岗寨,成了李密的幕僚,在被王世充打败后,投靠李渊,但是瓦岗军中的李绩,依然掌握着,相当雄厚的实力,于是魏征自荐,说降李绩。李绩,原名叫徐世绩,山东贵族出身,喜欢军事,十七岁就跟着翟让出来闯天下,被魏征说服后,将所有土地兵力,以下属的名义,交给李密,自己则北上,援助李神通,此后被窦建德打败,随同魏征,成为俘虏。在李世民打败窦建德之后,魏征成为太子的老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却陷入宫廷争斗,玄武门之变爆发后,魏征凭借人望,获得幸免,并为李世民效力。
魏征成为唐朝最有名的直谏之臣,而皇帝李世民,对于进谏,也只有对魏征网开一面,甚至给了极高的评价,和最隆重的待遇,在其死后,位列第三位。
魏征是完美的,即使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记得这个说话直接的老头,但是,在史书上,魏征去世的几个月后,唐太宗就对他有了新的看法,甚至将亲自制作的墓碑,也给推倒了。
李世民的大儿子,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出生于公元619年,正是李渊率领突击队打入长安,逼迫杨侑禅让,建立唐朝的第二年,承乾这个名字,是老爷子李渊给取的,原因出乎意料的简单,因为他出生的地方,在太极宫的承乾殿。
李世民正在四处征战,是李渊的第一战将,既然要倚靠人家,给他儿子的赏赐肯定不会少,武德三年,封李承乾为恒山王;武德七年,为中山王。
李世民作为父亲,也很关心儿子的教育问题,到了五岁那年,给他请了俩重量级老教授:陆德明与孔颖达。
南朝名气很大的学者,涉及的领域很宽泛,流传下来的作品,以研究《周易》为主;
孔子的后代,儒学大师,作品中以《五经正义》最为有名,这是一本融合了《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和《左传》的伟大著作。
李世民成为李唐帝国新的主宰,同年,立李承乾为太子,年仅七岁。
李世民对儿子的培养,还是很上心的:
太子老师,李纲。
李纲,原来名字叫李瑗,河北人,能成为太子老师,肯定是个大学问家,书读的好,属于有点古板的老学究。
李纲传记,讲的是一个东汉的御史,敢于正面对抗宦官,被贬职后,还诱降了一支起义军,属于文武全才,李瑗非常羡慕,就改成了他的名字。
李纲的三个学生,分别是杨勇、李建成,还有李承乾,巧合的是,这仨,最后一个也没当成皇帝。除了学习,李承乾在老爹的安排下,看望尚书右仆射杜如晦;在李世民出巡地方时,坐镇东宫,成为临时CEO,主要就是感受下,作为领导的滋味。这些,刚开始都很和谐,后来怎么就出问题了呢?首先,李承乾身子板差,三天两头生病,不知道什么原因,李世民的几个儿子,都没有从军的经历,身体呢,都不够健康。李承乾的体质,特别严重,在年少的时候,生过两场大病,分别是贞观五年和贞观七年,甚至在贞观十三年,脚不行,成了瘸子。
记载中,只要男人长的好看,经常会加一句赞美的话,生的小孩,如果长的丑,连父母也不待见他,这次感染足疾的经历,对李承乾的打击,很大,自信心没了。
李世民也不懂儿子想法,心理健康这门学科,还早着呢,但是毕竟是太子,品行不能坏,于是找了十七八个大臣,什么于志宁、孔颖达、房玄龄、魏征等等,教太子做人。
李承乾,就跟教训孙子似的,你不能干这个,不能干那个:
想出去旅游?你疯了吧,太子应该以天下为己任;
贞观九年,李承乾十六岁,就结婚了,身为皇帝的儿子,结婚普遍要早,多给家族留几个儿子,还是很有必要的,太子妃是秘书丞苏亶的长女。
李承乾依旧很寂寞,因为自卑,太子变的内向,心事没人叙说啊,怎么办呢,找来找去,找到了身边,一个叫称心的皇宫乐队成员,史书记载“美姿容,善歌舞”。
李承乾的第一个知音,关系好的不行,史学家的描述是“男宠”,总之,对于精力旺盛的李世民来说,这种行为是不理解也是不允许的:他正在朝历史最佳,大踏步迈进,身为长子的太子,被爆出这种丑闻,不是给自己抹黑么?
李世民下令,把这个称心给杀了。
太子也是人,是人,就不可能完美,这些算是李承乾身上的小毛病,只要皇权加身,良臣辅助,都不是问题,真正让李世民担心的,是李承乾没了锐气。在很多史书典籍上记载,相比太子,李世民更宠爱李泰。李泰是长孙皇后生的次子,按照祖制,拥有第二顺位的继承权,在皇帝的所有儿子中,一般只有太子才可以留在京师,其他人赐爵后,给块地,都搬到外地去了,李世民的儿子也一样,除了李泰。李泰是魏王,不仅赏赐最多,特权也是最大,在洛阳,有俩个景点在当时很有名,叫魏王池和魏王提,占地几百亩,就是李世民赏给李泰的,白居易有首诗《魏王堤》,讲的就是那里:
信马闲行到日西。
柳条无力魏王堤。
李承乾也没什么好怕的,毕竟那只是个人的喜好,以唐太宗的英明,不会影响政治上的判断,关键是,这个李泰还特别有才华,拥有一座文学馆,主编了大型地理书《括地志》。
唐朝的358个州历史和神话传说。
皇帝宠爱,李承乾呢,自卑,皇帝更是放任自流,不管了。
太子,但是李承乾满满的全是危机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时间一长,就容易走极端。
李世民对这个大儿子,灌注了最多的心血。
魏征去世前,在床榻上,李世民就向魏征表示:太子虽然有缺点,但不会随便废立。
太子是不会知道老爹内心想法的。
李承乾,开始学习老爹的成功经验,准备政变,首先第一步,就是刺杀竞争对手;第二步,胁迫唐太宗李世民,承认自己的地位,禅让皇位。
李承乾的篡位行动,是需要同伙的,他也找了不少人,包括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这些人,在李世民手下,是没有升职加薪机会的,于是就把宝压在了太子身上。
魏征墓碑被推倒,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涉嫌参与太子谋反案的其中两名大臣侯君集和杜正伦,正是魏征极力向李世民推荐的。
太子用人上,确切的说,是太子府上的一个卫士身上。
李承乾之前,第一个动手的,是李世民的另一个儿子李祐。
李渊起义前,李建成和李元吉从山西逃了出来,李渊的小儿子李智云,却没能离开太原,被隋朝官军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