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野合而生孔子
作为世界文明的的圣人--孔子,关于他的身世也只是一个不解之谜。自千百年来,对于这个问题的正真原因,引来不少人的关心。虽然历史资料中有些记载,但大部分都是被神化或者是大概的描述,总之也给我们可留下了破解孔子身世之谜的依据。
对孔子身世的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在《孔子家语》一书中,在这本书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的家世,还对他如何向颜氏求婚,如何与颜徵在结合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但在司马迁指书中就有一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至于其中的“野合”究竟是什么意思,引来多数人的猜测。第一种说法就是,所谓“野合”,是指这位少女(颜征在)在野外被老奴隶主叔梁纥强奸,迫使她怀孕而生下孔子”,这种说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还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广为流传。第二种说法就是所谓的“野合”是指不合礼仪的交合。在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就是这么认为的,又比如在《论语》中说:“野者,由也”,“先进于礼乐,野人也”,都说明了“野”是不合礼的。第三种说法是从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来说,“野合”就是在室外、野外交合,由于叔梁纥和颜氏女在尼山之上交合而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仲”是老二的意思,因为孔子还有一个哥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野合”指孔子是有他的母亲生在尼山野外的,那时颜氏女把他生在一个山洞里,老虎把他衔出山洞,这个山洞就叫“夫子洞”或“坤灵洞”,现在还有遗迹。那里还有一口“扳倒井”,传说颜氏女在生了孔子之后,曾扳倒此井饮水解渴,而且井水流出以后形成了所谓的“智源溪”。这些说法都有模有样的,但至于哪种是真的就不得而知了。
孔子拜师
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站在马车旁的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孔子觉得这样的老人大概就是他所想要找的老师了,就上前行礼并询问老人是否是老子先生。老子对于自己一眼就被人认出来很纳闷,在听到孔子说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学问时,更为纳闷,就问孔子的学问不比自己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听后再次行了一次礼,回答老子学无止境,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拜先生为师,自己肯定会有所进步。从此,孔子每天都跟老子在一起,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他的疑问,而作为老师的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全部教授给了孔子。
不论是孔子拜学问不比他差的老子为师,还是在传闻中他拜一个七岁孩童为师,在孔子的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及他对学问的热衷追求。
《论语》是一部春期时期的散文集,虽与孔子相关,但并不是孔子所著,是由他的弟子和他的再传弟子编辑纂写而成的。《论语》采用语录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举止。
《论语》堪称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里面有不少反映孔子思想的内容。它与其他三本著作《孟子》、《大学》及《中庸》合称为四书。现今留存下来的《论语》总共有20篇,492章,因为是语录体,所以书中大多是孔子他们的语言记录,虽然用的词句较少,但是表达出来的意思却很丰富。
《论语》的描述核心是孔子,书中有不少描写他的行为仪态的词句,还将他的精神气质刻画地极为形象生动。与此同时,除了描写孔子外,还以孔子为中心,描写了不少他的弟子的形象,其中有能言会道的子贡、温文尔雅的颜回、直爽鲁莽的子路等等,将每个性格特点不同的弟子刻画得非常传神,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论语》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既有涉及到道德方面的内容,也有涉及到政治方面的内容,更有涉及到人格方面的内容。从中也能看出,孔子的成就之大,不论在道德方面还是在政治方面,亦或是人格方面都有着他自身的理解和想法。
《论语》对于那些研究孔子的学者或历史学家而言是一大利器,非常有利于他们研究孔子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思想成就。
孔子成语
做为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孔子,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他去世后,他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把他的言行和思想记录下来。其中关于出自于他的成语也是非常的多。
1、尽善尽美:就是形容好到极致,毫无缺陷。这个成语主要来自于孔子在齐国时期,那时的他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比较美妙的音乐,于是发出感慨“尽善矣,又尽美也!”,一连好几天总是想着它,无时不忘。后来这个成语可就用来形容孔子对音乐的痴迷。后来就被后人形容贫穷。
2、侃侃而谈:表示不慌不忙的谈论着事情。在朝堂上的孔子是一个一举一动都立求符合周礼的人。在家乡,他说话温和恭顺,就像是不会说话一样,而不是向朝堂上一样有些谨慎罢了。在君王不在的情况下,与同级官员说话总是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君王在的时候就是和颜悦色的神情,有恭敬又有些不安生的情绪。
3、不舍昼夜:表示时间的不停的转动以及流逝之意。从这个成语就看的出孔子是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他还曾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话来感叹时间的流逝。
4、道不拾遗:用来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当时的孔子在鲁国担任了几任官职,那时鲁国的政治有很大的改良,像卖东西的都不会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也不会惊惶。老百姓都有自己的人格。
对于任何一个读到先秦文字的读者来说,孔子和《诗经》是这一时代文学的重要符号.《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赋予了我国文化的源头的美誉。换一种说法说《诗经》甚至可以与西方人的《圣经》相媲美。
《诗经》不但在先秦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也享有很高地位,可以说是中国诗歌的发轫,也是当时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
孔子与诗经的关系是密切相连的,据历史记载,原来的诗经就有三千多首,后来经过孔子的修订,就剩了305首了。孔子最是重视诗的作用,他说诗歌能够启发人的心智,礼制制度能够使人的言行规范,当然学习诗,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启发想象,还可以观察事物,会合群体,表达哀怨。也正是应为他对诗有如此的评价,使他成为最早的文艺批判家。后来,孔子大力推荐及倡导阅读《诗经》,他曾还问自己的儿子孔鲤有没有学习诗经,孔鲤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可以看见,孔子是多么的重视《诗经》。
关于对它的评价,孔子曾说过:“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他认为像诗经、书经和如何执守礼制,都是雅言。反过来说,诗经的语言,是孔子非常欣赏的,认为很典雅,很文明。对于诗经中的关雎这首诗,孔子认为它的风格,比较平和,恰到好处。孔子向来主张中庸,能够对关雎有如此评价,应该是很高了。
批判孔子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和改革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被视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哲学上,在教育上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更是其提倡的道德观念在中国历史上传承了千年,孔子也被人们称为孔圣人。他的思想被人们所代代相传,他的言论被人们所传承,但是后世却出现一大波人批判孔子,其中包括毛泽东,巴金、郭沫若等文人。他们为何批判孔子呢?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是孔子宣扬的礼教,认为做君主的要有做君主的样子,当大臣要有当大臣的样子,做父亲的呢就要有父亲的样子,当儿子就要有当儿子的样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总体意思就是要无条件的服从上面的人,做儿子就不能忤逆父亲,妻子要绝对服从自己的丈夫。但是毛泽东却反对这种盲目的跟从,下属如果发现领导的决断有错误,那么一定要站出来反对,老师有错误学生也可以反对,这里没有阶层之分,只要有错提出来,那么领导就必须虚心接受有错改之无错加勉。同时还提出子女也有决定权与自由权,废除父母之命,提倡自由恋爱,婚姻自由。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里提到的小人就是底层劳动者,孔子认为劳动者与女人都是靠着贤人养活的,而且还不好养。但是毛泽东却不这么认为,劳动人民才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与生产力,也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群众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而且毛泽东提出男女平等的概念。毛泽东批判孔子多条理论,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反孔子,以上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孔子千年之前提出的道德观念毕竟在封建时期,但是其主流思想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