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初,清宫廷饮食大多保留满族传统,饮食原料、物料仍然以东北特产的粮肉蛋菜为主。曾经有人写诗描述当时年尾时候的情景:"关东货始到京城,各路全开狍鹿棚。鹿尾鲤鱼风味别,发祥水土想陪京。"
顺治、康熙两朝,在以故乡"关东货"为主要饮食的同时,也效法明代宫廷以"尝鲜"为由,按季节征收天下贡品:江南的鲜鱼虾蟹,两广的瓜果蜜饯,山东的苹果,山西的核桃,直隶的蜜桃……尤其是江南特产——鲥鱼。每年春天,鲥鱼一上市,第一网捕捞的就快马加鞭送到宫廷,而宫廷的御厨早已经做好准备,备齐了配料,等鱼一到,皇帝立刻举行"鲥鱼盛会",赐文武百官一同品尝。各地的官员为了巴结逢迎圣上,也经常向皇上进献各地应节的新鲜食品。春季的新笋,初夏的枇杷、佛手,秋季的山杏,入冬后的冬笋、茭白等等。还有饮料:桂花露、玫瑰露、蔷薇露、泉酒……不一而足。
乾隆在位期间,清王朝经过了近百年的统治之后,粮食富足,享乐之风也日盛一日。宫廷饮食在饮食结构、烹饪技术上都得到改变。乾隆帝对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并整理成条文、制度,如《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国朝宫室》等等。皇帝、皇太后、皇后所享受的最高标准的饮食,包括菜肴、小菜、饽饽、粥、汤及干鲜果品等四十八品,盘肉十六斤、汤肉十斤、猪肉十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蔬菜十九斤、各种萝卜六十个、葱六斤、玉泉酒四两、青酱三斤、醋二斤以及米、面、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枣等。
清统治者御膳的主食也是五谷杂粮,只不过非常讲究。如东北的粘高粱米粉,山西的飞罗白面,陕西的紫麦,宝鸡的玉麦,兰州、西安的挂面,山东的恩面,广西的葛仙米,河南的玉麦面,直隶的福寿字饽饽等。在北京一地仅选用玉泉山、丰泽园、汤泉三处交的黄、白、紫三色老米。此外,还依不同的传统节日习俗吃一些应节食品:冬至的馄饨、正月十五的元宵、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重阳节的糕点……都以宫廷特有的原材料制作,色、香、味、形俱全,一派皇家富豪的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