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柳公权兰亭序作品欣赏 柳公权的故事

柳公权兰亭序

柳公权书法作品十分丰富,《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除此之外,楷书作品《兰亭序》也是柳公权代表作品之一。

《兰亭序》是柳公权的中字体楷书作品,在山西发现了宋拓本。拓本长二十四厘米,宽一厘米,厚一厘米,共有十八页。上面的字体清晰可见,写于公元842年。

《兰亭序》体现了柳公权的楷书特点,此时柳公权的“柳体”基本已经形成。早年间,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

后来柳公权的字体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和颜真卿的颜体相比,柳公权的柳体均匀瘦硬,后人称俩人的作品特点为“颜筋柳骨”。在《兰亭序》中,在颜真卿颜体基础之上,柳公权加以改革和创新,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写法,极富动感之态,尽展骨劲之美。

柳公权的故事

写诗助人就是柳公权的轶事之一。唐武宗时期,有一位女官惹怒了唐武宗,唐武宗十分生气,想要处罚这位女官。于是,唐武宗把这位女官召来,并对柳公权说,如果能得到你的一篇作品,我就不处置这位女官了。

如果,柳公权没有写到一部令唐武宗满意的作品,那么这位女官就会有生命危险。柳公权权衡了一下利弊,便拿起唐武宗给他的纸张,作了一首诗歌。唐武宗看了柳公权的绝句作品,非常满意,不但饶了这位女官,而且还赏赐了柳公权两百匹锦缎。直到今日,柳公权的这首诗歌依然被流传于世,这首诗歌内容就是:“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都知道曹操曹丕兄弟七步成诗的故事,而柳公权也有一个三步成诗的故事。

话说,有一次唐文宗和柳公权在未央宫游玩,俩人看见如此美景自然心旷神怡。唐文宗突然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最近有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给边境驻扎士兵们分发衣服的事。以前将衣服给士兵们发放下去需要很长的时日才能到达,现在缩短了时间。二月里,士兵们都能领到春天的衣物了。柳公权听后,对唐文宗庆贺了一番。文宗让柳公权作首诗歌以示表达祝贺之意。柳公权思忖了一会,便脱口而出:“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唐文宗感慨柳公权的诗情才气,称赞他为三步之才。

柳公权发奋练字

柳公权小时候就对书法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写下“会写飞凤,敢在人前夸”。

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伯挑着豆腐从前面路过,看见了柳公权的作品。他认为柳公权小小年纪,就如此心高气傲,便皱了皱眉头。他沉吟片刻说,柳公权的字写得一点都不好,就像自己卖的豆腐一样,软软塌塌,没有一点美感和骨筋,还不如别人用脚写的作品,就这样一幅作品还敢在人前卖弄。柳公权听完老伯的话,十分生气,便呛声老伯让他写一幅作品试试。

老伯听后笑着说,自己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但是在华京城有很多书法很厉害的人。柳公权听后,想去华京城一探究竟。第二天,柳公权五更起床,前往华京城,一进城门,他看见一棵槐树下围了很多人。柳公权十分好奇,他挤进人群中一探究竟,只见一位没有双臂的老头用脚写字。这位老头坐在地上,右脚夹着笔,左脚压着纸张,正在挥洒自如地书写对联。老头的字体肆意飞扬,赢得阵阵喝彩,柳公权佩服不已。柳公权跪在地上,希望这位老伯能收他为师,老伯自嘲自己出身卑微,没办法为人师表。在柳公权的苦苦哀求之下,老伯拿出一张纸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恍然大悟,回之后日夜练习书法,手上被磨起了厚厚的茧,但是柳公权依然不放弃,最终成为了一代书法大

柳公权的代表作

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和文学,是“楷书四大”之一,《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等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在书法上,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

金刚经》是柳公权于公元前824年所刻立,当时柳公权四十七岁。《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体现佛法精神和内涵的一部作品。《金刚经》是著名书法柳公权的早期作品,从他的字体中可以看出借鉴的成分。在《金刚经》中,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字体和颜体有几分相似,但是,柳公权加以改革和创新,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在碑文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在他六十四岁时候书写的,笔法苍劲而有力度。在颜体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柳体和创新,字体紧密而富有力度,整个画面干净利落,富有美感。《玄秘塔碑》被认为是书法大柳公权的鼎峰代表作,字体美观,字体形式体现了柳体书法特点。这部作品虽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

柳公权简介

柳公权是唐代人,著名的书法和文学,是“楷书四大”之一,在书法界享有很高的声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等是柳公权的经典代表作。

柳公权出生于公元778年,卒于公元865年,共享年88岁,是陕西铜川人。柳公权出生在一个官宦之,父亲柳子温曾经担任刺史一职,哥哥柳公绰是唐代朝廷有名的官员。官宦之出生的柳公权受到庭的熏陶,在文学方面很有天分,十二岁的时候柳公权就能作诗写赋。柳公权二十九岁的时候,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以此入朝为官成为校书郎。

在政治上,柳公权曾经在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三朝担任侍书以职。柳公权在朝期间,敢于大胆谏言,以此受到唐文宗的赏识。一次,唐文宗说起了汉文宗在生活习惯上非常节俭,便以自己的衣袖为例,声称自己这件衣服已经洗过三次了。在场的大臣们都赞颂文宗节俭的品德,只有柳公权不言不语。文宗问他为何不说话?柳公权说,君主的大节在于任用贤能,听正直大臣的谏言,洗衣服方面只是小节,君主不应该看中。唐文宗很欣赏柳公权谏言能力,便任用他为谏议大夫。唐文宗去世后,唐武宗即位,柳公权得到唐武宗的赏识和重用,官至太子太保一职。柳公权去世后,皇帝追封为太子太师。

在书法上,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

柳公权九嶷山赋考略

《九嶷山赋》是柳公权的小楷作品,由柳公权书写于公元844年。

后人认为《九嶷山赋》和《神策军碑》相比,无论从字形还是结构来看,更为严谨秀美。《九嶷山赋》一共有601个字,每个字都体现了柳公权书法美妙之处。在《九嶷山赋》中,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字体和颜体有几分相似,但是,柳公权加以改革和创新,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在碑文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柳公权小楷作品《九嶷山赋》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非常可惜的是,《九嶷山赋》原碑文已经无从考证了,《九嶷山赋》帖文字体清晰,镌刻的精美细致,体现出小楷方正的特点。《九嶷山赋》是柳公权的小楷作品,和其它楷书作品不一样的是,小楷作品更为细致雅观。甚小细微之处都要注意书法技巧,这幅《九嶷山赋》一丝不苟,字的每一个笔画都要适宜转换,十分精到准确。后人称《九嶷山赋》作品潇洒俊逸,如果小字可以排名的话,这幅《九嶷山赋》首推第一名。后人评价如此之高,足以见之柳公权的《九嶷山赋》有很高的鉴赏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除此之外,有人曾作诗以赞柳公权《九嶷山赋》,诗曰“端庄秀雅像枝花,刚健婀娜尤可夸。清朗洒脱间架妙,古今小字第一。”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