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赫氏风格
赫鲁晓夫出身卑微,酗酒,讲话文法混乱,穿着过时而风度不雅,态度生硬而举止粗鲁,而且常常发表轻率失当的声明,讲起话来无所顾忌,言过其实,因此在许多西方观察家眼里,他连给斯大林擦靴子都不配。
在1960年10月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当菲律宾代表发言抨击苏联在东欧干的正是他们所反对的殖民主义时,赫鲁晓夫脱下皮鞋,敲打桌子,表示抗议。成为着名的外交事件。然而,后来经过对现场照片的分析,发现实际的情况是:赫鲁晓夫在手拿皮鞋敲打的同时,他的两只脚上其实都穿着皮鞋。也就是说,赫鲁晓夫提前就预备了一只额外的皮鞋。他并不是一时兴起脱下皮鞋抗议,这个举动是精心安排过的,典型的苏联恐吓式外交手段。(也有说法认为,他手中拿的鞋是身边一个人的。当时只是一时兴起,顺手抄起了那只鞋,敲打桌面。)
他关注农业,认为美国人大量种植玉米,苏联人也不该落后,继而在全国推广玉米运动。
赫鲁晓夫直至下野后登记户口时,警察才发现他与夫人尼娜·彼得罗夫娜没有做过正式的婚姻登记。
土豆政客
斯大林去世后,赫鲁晓夫在争夺苏联最高权力的斗争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可是在他获胜前,他的那些“同志们”或竞争对手们,对赫鲁晓夫这个矮胖的、秃顶的、粗俗的、有点滑稽的人都很轻视。
莫洛托夫和卡冈诺维奇都瞧不起他,马林科夫也不把他放在眼里,而那个骄横的、恐怖的、人见人怕的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则直接嘲笑赫鲁晓夫是“那个土豆政客……”
可是,他们都最后败在了这个矮胖、秃顶、粗俗的“土豆政客”手里。卡冈诺维奇被剥夺党籍赶出了政治局,到了一个普通的小岗位上去干活儿;斯大林去世后骄横一时的贝利亚,被赫鲁晓夫审判和枪决了;马林科夫也被赶走,被“发配”到荒凉的西伯利亚,去管理一个小小的发电站~~~~~而那个莫洛托夫,则被“流放”到了万里之外的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和蒙古人碰杯喝酒去了~~~~土豆政客开始大权独揽。
皮鞋妙用
1956年,匈牙利发生骚乱,苏军后来出兵布达佩斯,将骚乱坚决镇压了下去,时为轰动一时的“匈牙利事件”。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都决定开会讨论匈牙利事件,美国等北约国家希望以此为机会,狠狠的抨击一下苏联人。
于是,苏联代表团预先讨论决定,按照国际外交礼节行事,当联合国会议开始讨论“匈牙利问题”时,苏联代表团将集体退场,以示抗议。
赫鲁晓夫得知这个决定后大吃一惊,表示反对:“退场?我们干嘛要退场呢!”于是在赫鲁晓夫的安排下,苏联方面决定:不退场,而是要搅乱会场,让会议开不成!
会议开始的那一天,赫鲁晓夫带领苏联人按计划行动了……。当主持人宣布开始讨论“匈牙利问题”时,赫鲁晓夫大声的打断主持人发言,喝问主持人有什么资格说话,并大声宣称自己按照会议程序也有权发问~~~,其他的苏联代表们也立即大声的喧哗起来,吵成一团。为了增强气势,苏联人还用摆在桌子上的名牌来敲击桌面,噼噼啪啪的响个不停……
顿时,会场里吵闹声、斥责声和哄笑声响成一片,会议再也开不下去了。~~~
就在这个当口,赫鲁晓夫的手表掉在地上了,他于是弯下腰去捡手表……可是,他在桌子底下捣鼓了半天,竟然提了一只皮鞋上来!!他接着就用皮鞋使劲的敲起桌子来,咚咚咚,咚咚咚……
那天的会议于是彻底完蛋了。
第二天,会议决定讨论“阿尔及利亚问题”,阿尔及利亚当时还是法国的殖民地(也是齐达内的故乡……)。一听要讨论这个问题,法国人自然也不乐意了。但法国人没有那么强悍,没有俄国人那种敢于搞砸会场的气魄……于是,法国代表团就集体退场来抗议。
临走前,法国人狠狠的说道:“我们要去买双更结实的皮鞋来,滑雪皮鞋!”
退休老朽
后来,赫鲁晓夫被勃涅日涅夫和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发动的政变赶下了台,被强制“退休”,失去了一切权力,和家人住进了郊外一座景色还算不错的小别墅里。
下台之初的赫鲁晓夫很不适应,感觉很痛苦,感觉自己被欺骗了、被抛弃了。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椅子里发呆,常常老泪纵横。
赫鲁晓夫的孙子当时很小,正上小学呢。学校老师逗孩子玩,问“你爷爷在干什么啊?”孩子回答道:“爷爷正在家里哭呢!”
后来,赫鲁晓夫逐渐看的开了,心情也恢复了正常,也常常出去和外边的农民们聊聊天,有时候就在自家院里的小菜园忙活着。
有一天,有几个从梁赞州来的老农路过,听说退休后的赫鲁晓夫就住在这里。于是,几个老农就壮起胆子,决定去看看他。
老农们打听着来到赫鲁晓夫家的院子围墙外。他们把随身的皮箱垒在墙角,然后爬到皮箱上,扒着墙头,伸长脖子朝院子里张望着。
他们看见赫鲁晓夫正在院里的小菜园忙活着,颇有些自得其乐。
“喂,尼基塔!他们不会在这儿把你干掉吧!”一个老农大声问他。
赫鲁晓夫头也不抬,一边忙活一边答道:“不会的,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