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古代人物

冼星海简介,冼星海的作品

冼星海(1905.6.13-1945.10.30),曾用名黄训、孔宇,祖籍广东番禺(现南沙区榄核镇),出生于澳门,中国近代着名作曲、钢琴,有“人民音乐”之称。

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师从着名提琴帕尼·奥别多菲尔和着名作曲保罗·杜卡斯。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后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

1945年10月因劳累和营养不良,他的肺病日益严重。无情的病魔让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

生平简介

1905年6月13日(农历5月11日)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庭,7岁时外祖父去世,母亲带着冼星海去了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养正小学最先接触音乐。

1918年入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附中学小提琴,1926年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上海国立音专学小提琴和钢琴,并发表了着名的音乐短论《普遍的音乐》。

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从师于着名小提琴帕尼·奥别多菲尔和着名作曲保罗·杜卡。

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留法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大雷雨》等谱写音乐。抗战开始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二队,后去武汉与张曙一起负责开展救亡歌咏运动。

1934年至1938年间,创作了《救国军歌》《只怕不抵抗》《游击军歌》《路是我们开》《茫茫的西伯利亚》《祖国的孩子们》《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

1938年任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在“女大”兼课。教学之余,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

1940年去苏联学习、工作,1945年10月30日卒于苏联首都莫斯科。

有趣故事

1934年,冼星海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习作曲兼学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的第一个中国考生,由于衣着不够华丽,险些被法国门警所阻而不得入考场。考试后,主考老师杜卡斯代表全体评委宣布:“我们决定给你荣誉奖,按照学院的传统规定,你可以自己提出物质方面的要求。”冼星海只说了“饭票”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了。

冼星海作品

《生产运动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

《九·一八大合唱》

《牺盟大合唱》

《民族解放》

《神圣之战》

《满江红》

《中国狂想曲》

《郭治尔·比戴》

《游击军》

《救国军歌》

《到敌人后方去》

《在太行山上》

《黄河之恋》

《夜半歌声》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