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芈月传》的热播在网上掀起了一股“考据热”,大家发现,在女主角芈月身边的一众“配角”,其实都是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在这里,小编就带你“扒一扒”这些剧中人物在历史上的真实一面。
今天,就让我们从芈月的“蓝颜知己”,“一口倾国”的战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说起。
学前班:什么是“合纵连横”?
看《芈月传》,先要搞懂战国时代的流行词:“连横”与“合纵”。
“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一起对抗秦国,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合纵连横的实质是战国时期各国所进行的外交、军事斗争。一批对当时的国家间的政治形势非常娴熟,善于辞令和权术,从中获取功名利禄的说客应时而生,史书上称他们为“纵横家”。
看过《芈月传》中智商爆表、舌战群儒的张仪,小编要跟你讲讲历史上的张仪,其实更厉害。
真相:历史上张仪究竟有多牛?
学历:师从鬼谷子
官职:分别两次拜相秦国、魏国
业绩: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变六国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基础。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可谓“一口倾国”,这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连横”的张仪。据司马迁《张仪列传》记载,他曾师从于春秋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纵横家的鼻祖鬼谷子。
据记载,张仪年纪轻轻便掌握了纵横家的看家本领,几经辗转后,他来到秦国,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后来张仪出使各国,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首先破除了秦国和齐国两个大国的联盟,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最后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
后来,秦惠文王因为张仪功劳卓着,就封他做了“武信君”,并赐封给他五座城邑。张仪的连横之术成为后来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基本战略。
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一年后去世。
典故:你不知道张仪到底有多努力
张仪折竹
典出《拾遗记》。张仪年轻时替人家抄书,遇到没有见过的好句子就写在掌中或腿上,晚上回到家中,就折竹刻写,久而久之,就集成册子。后人遂以“折竹”或“张仪折竹”形容勤奋刻苦学习。
看剧讲史:《芈月传》中被“移花接木”或杜撰的剧情
在《芈月传》中,张仪的出现几乎与芈月密不可分,但据史书记载,两人之间并无交集。究竟电视剧中有哪些故情节是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有哪些故事被编剧巧妙地“移花接木”?有哪些剧情是编剧杜撰?下面为你一一解密。
故事2:写《玉女论》令人“大跌眼镜”
历史:
在历史上,张仪曾出尔反尔,戏弄惹恼楚怀王。
楚怀王十六年,天下形成了齐、楚、秦三大势力,而齐、楚间形成了联盟。秦国想要攻打楚国,为了分裂齐楚“两座大山”,张仪来到楚国实施计谋。张仪欺骗楚怀王,只要楚国断绝与齐国之交,秦国将割让六百里商于之地,怀王中计,在与齐国断交后,张仪出尔发尔,称秦国只答应给六里地。怀王恼怒不已,发兵进攻秦国,被魏章大破于丹阳,怀王再召集全国的部队,发动进攻,再惨败于蓝田,其后秦国攻取召陵,楚国三战皆败,于是走向没落。
杜撰:
在《芈月传》中,上述历史也有精彩演绎,但楚怀王初次见张仪的情节却是杜撰。尤其是剧中的《玉女论》,令人“大跌眼镜”,绝非真实的张仪所写。
剧中《玉女论》写的是:
君子於玉比德焉,帝王於玉女比美人焉,天下美女,风情各异,有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者,有腰入束素,齿如含贝者……
这篇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的《玉女论》深得楚怀王的欢心,在加上张仪本人舌灿莲花的一番讲解,楚怀王对其封赏无数。
故事3:被郑袖“搭救”变“搭救”郑袖
历史:
《战国策》记载了“楚怀王拘张仪”的故事。张仪利用楚怀王宠妃郑袖善妒的心理,让她主动“搭救”自己逃脱。
楚怀王拘留张仪,准备杀了他。佞臣靳尚一面对楚怀王进谗言,一面欺骗郑袖,说,秦王为了搭救张仪,将给楚王送上美女来作为交换。郑袖害怕会失宠,便想方设法说服怀王放了张仪。
杜撰:
在《芈月传》中,张仪与郑袖的故事与历史不符。剧中讲述了张仪为了达成破坏秦魏两国的关系,利用郑袖争宠的心理,为其出谋划策,其计阴险狠毒。
其实在历史上,郑袖暗算魏美人确有其事,但并非是张仪献计。
在《战国策》中就有“魏王遗楚王美人”的故事。楚怀王宠幸魏国送来的魏美人,令郑袖心生嫉妒,她假意与魏美人亲近,在博得对方信任后,骗她说楚怀王讨厌她的鼻子,并“提点”她常掩鼻以“遮瑕”。此举引得楚怀王不解,郑袖故意挑拨,告诉楚怀王,魏美人掩鼻是因为怀王身上的异味。怀王大怒,命人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致其香消玉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