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译注 >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及注释

卷三·器用

【原文】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 但用则各适其用,而名则每异其名。 管城子、中书君,悉为笔号;石虚中、即墨侯,皆为砚称。 墨为松使者,纸号楮先生。 纸曰剡藤,又曰玉版;墨曰陈玄,又曰龙脐。 共笔砚,同窗之谓;付衣钵,传道之称。 笃志业儒,曰磨穿铁砚;弃文就武,曰安用毛锥。 剑有干将镆铘之名,扇有仁风便面之号。 何谓箑,亦扇之名;何谓籁,有声之谓。

【注释】 (01)备:准备。 (02)用则各适其用:器物的用途各不相同。 (03)管城子:唐代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后管城子成为毛笔的代称。 (04)中书君:古代笔的别称。秦始皇封蒙恬于管城,并累拜中书之故,后人遂别称笔曰“管城子”或“中书君”。 (05)石虚中、即墨侯:砚的别名。《文房四谱·砚谱》引文嵩《即墨侯石虚中传》云:“石虚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于是“石虚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砚的雅号。 (06)松使者:墨是用松树的墨烟熏成的,故称松使者。传说唐玄宗用的墨叫龙香剂,一天看见墨上有像苍蝇那么大的小道士行走,就呵叱一声,小道士连呼万岁说:“我是墨的精灵,松使者。” (07)楮先生:楮树皮是造纸的原料,故称纸为楮先生。 (08)剡藤:剡溪的藤,造出的纸极美。 (09)玉版:成都的浣花溪,造出的纸光滑,称为玉版。 (10)同窗:同学。 (11)付衣钵:衣钵是佛教僧尼的袈裟和乞食用的钵盂,以后泛指师传的学问、技能。 (12)磨穿铁砚:五代时,桑维翰考进士,考官因其姓与“丧”同音,弃置不取。人们劝他不要再考了,另求其他门路做官。桑维翰不肯,慨然著《日出扶桑赋》以明志,并特地用铁铸了块砚,说:“什么时候把这铁砚磨穿了再改变仕进的想法。”后来果然中了进士。 (13)毛锥:毛笔,以束毛为笔,形状如锥。 (14)干将莫邪:中国古代传说中造剑的名匠。干将,春秋时吴国人,曾为吴王造剑。后与其妻莫邪奉命为楚王铸成宝剑两把,一曰干将,一曰莫邪。 (15)仁风便面:仁风,仁德之风,本为古代赞美帝王或地方长官的阿谀之词,说其恩德如风之遍布,后来借指扇子。便面,用来遮面的扇状物,后来也称团 扇、折扇为便面。 (16)箑:传说古代有一种吉祥草叫做箑,叶子自动扇风,后以箑指扇。 (17)籁:指各种声音。

【译文】 凡是一个人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物品,需要具备各种技能的工匠才能制造出来。虽然每种物品都有其适用之处,名称则各不相同。 管城子、中书君都是毛笔的别号;石虚中、即墨侯都是砚台的不同称呼。 墨又称做松使者,纸称做楮先生,剡藤和玉版都是纸的别名;陈玄、龙剂都是墨的别号。朋友互取益叫做笔砚同事;师生传授道学称为衣钵相传。 立定志向去钻研儒学,哪怕磨穿铁砚。丢弃文学去学习 武艺,哪里还用得到毛笔呢? 干将、莫邪都是宝剑的名称;仁风、便面都是扇子的别号。 何谓箑?就是扇子;何谓籁?就是声音。

【原文】 小舟名舴艋,巨舰曰艨艟。 金根是皇后之车,菱花乃妇人之镜。 银凿落原是酒器,玉参差乃是箫名。 刻舟求剑,固而不通;胶柱鼓瑟,拘而不化。 斗筲言其器小,梁栋谓是大材。 铅刀无一割之利,强弓有六石之名。 杖以鸠名,因鸠喉之不噎;钥同鱼样,取鱼目之常醒。 兜鍪系是头盔,叵罗乃为酒器。 短剑名匕首。 毡毯曰氍毹。

【注释】 (18)艨艟:古代战船,船体用牛皮保护。 (19)金根:车名。 (20)菱花:古代镜子背面有菱花图案,故可代指镜。 (21)凿落:唐代称杯为凿落。 (22)玉参差:镶玉的排箫,后用玉参差代指箫。 (23)刻舟求剑:《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 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后以“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24)胶柱鼓瑟:瑟,一种古乐器。柱,瑟上转动琴弦以调节声音高低的短木。柱被黏住,音调就不能换,比喻拘泥不知变通。 (25)斗筲:斗和筲都是很小的容器。后来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器量狭小。 (26)梁栋:即栋梁,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重任的人。 (27)铅刀:用铅做成的刀,很软。 (28)石:古代重量单位,百二十斤为石。 (29)杖以鸠名:手杖称为鸠杖,据说是因为鸠吃东西不会噎食,以提醒老人吃饭慢一点。 (30)钥同鱼样:古代的锁或钥匙和鱼外形一样,据说是取自鱼常睁着眼,以提醒人们注意的意思。 (31)兜鍪:头盔。 (32)叵罗:酒卮。 (33)氍毹:毛织的地毯。

【译文】 小船别名舴艋,战舰叫做艨艟。皇后乘坐的车子叫做金根车。女子梳妆所用的镜子叫做菱花镜。凿落是酒杯的名字,参差就是洞箫的别名。 用刀在舟旁刻下记号,而照着记号去寻他的剑,这种人一味固执愚笨,全然不知变通;用胶粘住了弦柱,去弹那个瑟,这种人固执拘泥不化。 斗筲是说人的才识短浅气量狭小,好比斗和筲容不下较多的米和麦。人的才干伟大,好比房屋的梁柱,担当得起重大的责任。不会做事,好比用铅来做刀,拿来切东西都不够锋利。强硬的弓有六石之称。 拐杖取名为鸠杖,是因鸠鸟吃食不噎,用以祝福老人饮食不噎;锁钥做成鱼的形状,是因为鱼昼夜都不闭眼,取它能常醒守护之意。 兜鍪俗名称做头盔,叵罗是饮酒的杯子。短剑叫做匕首,毛织的地毯称为氍毹。

【原文】 琴名绿绮、焦桐,弓号乌号、繁弱。 香炉曰宝鸭,烛台曰烛奴。 龙涎、鸡舌,悉是香茗;鷁首、鸭头,别为船号。 寿光客,是妆台无尘之镜;长明公,是梵堂不灭之灯。 桔槔是田之水车,袯襫是农夫之雨具。 乌金,炭之美誉;忘归,矢之别名。 夜可击,朝可炊,军中刁斗;云汉热,北风寒,刘褒画图。

【注释】 (34)绿绮:古琴名。 (35)焦桐:东汉时,有吴人烧桐来做饭,蔡邕听到火烈的声音知道所烧的是良木,就拿来做了琴,果然声音很美妙,因为琴尾是烧焦了的,当时人称之为焦尾琴。 (36)乌号、繁弱:都是古时良弓。 (37)宝鸭:鸭形的香炉。 (38)烛奴:烛台的别称。 (39)龙涎:一种珍贵的香料。 (40)鸡舌:香名,可治口气。 (41)鹢首:古代船头上画着鹢鸟,故称船首为鹢首,亦指船。 (42)鸭头:指船首作鸭头状的大船。 (43)寿光客:指镜。 (44)长明公:燃灯供佛前,昼夜不灭,所以叫长明,指佛堂里的灯。 (45)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也泛指吊物的简单机械。 (46)袯襫:古时指农夫穿的蓑衣之类防雨的衣服。 (47)乌金:煤炭对于普通百姓很贵重,所以称乌金。 (48)忘归:箭名。 (49)刁斗:用铜制作的古代军队用具,夜间用来打更,白天做饭。刘褒画图:汉代刘褒画《云汉图》,观看的人都感到热,又画《北风图》,看到的人都感到凉快。

【译文】 绿绮、焦桐都是琴的别名,乌号、繁弱都是弓的代称。鸭形的香炉叫做宝鸭,人形的炉台称炉奴。龙涎、鸡舌都是香料的名称;鹢首、鸭头都是船的名号。 寿光客是梳妆台上不染尘埃的宝镜,长明公是佛堂里永不熄灭的油灯。桔槔是种田人提水用的工具。 袯襫是农夫遮雨的雨具。乌金是炭的美名,忘归是箭名。军队中用的刁斗,夜里巡更可以用来敲击,白天可以用来煮饭。东汉刘褒画图真神妙,画《云汉图》,看的人都会觉得热;画《北风图》,看的人都会觉得寒冷,这些都是室内挂的图画。

【原文】 勉人发愤,曰猛著祖鞭;求人宥罪,曰幸开汤网。 拔帜立帜,韩信之计甚奇;楚弓楚得,楚王所见未大。 董安于性缓,常佩弦以自急,西门豹性急,常佩韦以自宽。 汉孟敏尝堕甑不顾,知其无益;宋太祖谓犯法有剑,正欲立威。 王衍清谈,常持麈尾;横渠讲易,每拥皋比。 尾生抱桥而死,固执不通;楚妃守符而亡,贞信可录。 温 峤昔燃犀,照见水族之鬼怪;秦政有方镜,照见世人之邪心。 车载斗量之人,不可胜数;南金东箭之品,实是堪奇。 传檄可定,极言敌之易破;迎刃而解,甚言事之易为。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注释】 (50)猛著祖鞭:晋代刘琨与祖逖要好,曾给好友写信说:“我立志驱除南犯的敌人只恐祖逖的马鞭打到我的前面。”后用来勉励人努力进取。 (51)宥:宽待。 (52)汤网:商汤看见有猎人捕鸟,四面用网围住,就说:“这是夏桀的作法。”于是去掉三面,只留一面,诸侯听说了,赞叹说:“商汤的仁慈兼及禽兽 ,真是德行高尚啊。” (53)拔帜立帜:韩信打仗时,曾要求部下将敌人阵地的旗帜都换成自己的旗帜,结果敌人大败。 (54)楚弓楚得:楚王的弓丢失了,手下人要去找,楚王说:“楚人丢失了弓,还不是楚人拾到了,何必去找呢?”后孔子讥笑楚王心胸不够大肚:“不曰人遗弓,人得之乎?何必楚乎?” (55)董安于:战国人,性情迂缓,所以常佩着弓弦以提醒自己保持紧张。 (56)西门豹:战国时人,性情急躁,常佩着牛皮以提醒自己不要性急。因弓弦是紧绷的,而牛皮比较柔韧。 (57)堕甑不顾:汉代孟敏曾把甑掉到地上,头也不回就走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已经摔破了,看有何益?”比喻事情已经过去,虽有遗憾,但不做无益的惋惜。 (58)王衍:晋代人,终日清谈,常拿着拂尘。 (59)横渠:宋代张载,世称横渠先生。 (60)每拥皋比:皋比,虎皮坐垫。指常常坐在虎皮坐椅中。 (61)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尾生一生特别信守诺言,只要说过的话就一定要做到。一天他与一个心爱的女子相约在桥下相见,该女子没有按期来。突然天降暴雨,水漫到他的腰间,他还是痴心等待,信守他的诺言,结果水把他淹死了。 (62)楚妃守符:楚昭王出游时,将夫人留在渐台,和她约定说,一定派人拿着信符来接她,当楚王派人来接时,使者忘记带信符,夫人不敢随往,结果涨水被淹死。 (63)温 峤昔燃犀:传说晋代人温 峤任都督江 州军事时,过牛渚桥,相传桥下有怪物,温 峤点燃犀角照桥下,怪物一会儿就覆灭了。 (64)秦政有方镜:传说秦始皇有一面方镜,能照见人的肝胆。 (65)车载斗量:形容数量众多,而质量一般。 (66)南金东箭:古代东南地区竹箭很好,西南地区的金矿很好,称为南金东箭。晋代顾荣、纪瞻等人品行很好,被誉为南金、东箭。 (67)传檄可定:不用兵,只传檄文就可平定。韩信曾说,三秦地区传一道檄文就可以平定了。 (68)迎刃而解:碰到刀刃就分解开来。晋代杜预进攻吴国时说:“现在的形势就像是劈竹子,破开数节后,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译文】 晋朝刘琨见祖逖奋发有为,说:“祖先生着我鞭。”后人便把勉励他人发愤进取,说成猛著祖鞭。商汤见猎人网张四面,便解开三面使一部分禽兽 逃生,因此请求别人宽恕,就说幸开汤网。 拔去赵国的白帜,树起汉朝的赤帜,韩信所用的计谋甚为奇特;楚王失了弓,便说道楚人失了楚人得了,楚王的见识还是不够远大。 董安于慢性子,经常佩带弓弦以督促自己迅速一些;西门豹急性子,经常佩戴熟牛皮,以提醒自己缓和一些。 汉代孟敏失手把甑掉在地上,并不再看它一眼,因为再看也无用;宋太祖说犯法有剑,是想树立自己的威信。王衍清谈时常拿着拂尘,横渠先生讲《易》,常常坐在虎皮椅中。尾生信守诺言等候女子,结果遇到洪水被淹死,真是不知变通;楚妃在渐台上等符,水淹台塌而亡,其坚贞值得记载。温 峤曾经燃犀,照见了水族中的奇异怪兽;秦始皇有一方镜,能洞察世人的邪恶之心。 用车载不完,用斗量不尽,那些平庸的人,数也数不清楚。西南的金石,东南的竹箭,是形容杰出人物才干品格的奇特。 传了檄文就能把地方安定下来,能够轻易战胜敌人,谓之传檄可定。事情容易解决称为迎刃而解。 唐太宗曾说用铜做镜子,可以对镜整理衣冠;以历史作为镜子,能够知道王朝兴衰得失的缘由。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