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楚漢春秋》,西漢陸賈撰。
陸賈,《史記》有傳,云:“陸賈者,楚人也。以客從高祖定天下,名為有口辯士,居左右,常使諸侯。”他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出使南越,說服南越王尉佗稱臣;二是吕后專權,協調丞相陳平和太尉周勃誅除諸吕;三是寫了《新語》和《楚漢春秋》兩部書。其傳最後云:“陸生以此游漢廷公卿間,名聲藉甚。”“陸生竟以壽終”。
陸賈《新語》是對漢朝取代秦氏天下的總結。《史記·陸賈傳》云:“(高帝)乃謂陸生曰:‘試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敗之國。’陸生乃粗述存亡之征,凡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嘗不稱善,左右呼萬歲,號其書曰《新語》。”《史記會注考證》引嚴可均曰:“漢代子書,《新語》最純最早,貴仁義,賤刑威,述《詩》、《書》、《春秋》、《論語》,紹孟、荀而開賈、董,卓然儒者之言。史遷目為辯,未足盡之。”
《楚漢春秋》記載的是秦末劉項争奪天下的歷史。陸賈以當代人寫當代事,一定真實可信。所以《漢書·司馬遷傳》云:“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于天漢。其言秦漢詳矣。”《四库全書總目》的《新語》提要云:“遷取《戰國策》、《楚漢春秋》、陸賈《新語》作《史記》。”可見此書的重要性。《漢書·藝文志》最早著錄此書,云:“《楚漢春秋》九篇。陸賈所記。”《隋書·經籍志》同,《舊唐書·經籍志》著錄為二十卷,《新唐書·藝文志》著錄為九卷,王應麟《困學紀聞》曾經徵引,但《宋史·藝文志》則未著錄,看來此書宋元之際亡佚了。《四庫全書總目》于《新語》下云:“《楚漢春秋》,張守節《正義》猶引之,今佚不可考。”
《楚漢春秋》雖佚,但亦有少量片段見于各書,如《太平御覽》、《北堂書鈔》、《史記》正義和索隱、《文選》李善注等。清代學者黄奭從諸書中辑得《楚漢春秋》四十七條,編為一卷。從輯錄的條目看,如“高祖向咸陽”、“董公遮說”、“上東圍項羽”、“美人和項羽歌”、“王疆”、“淮陰武王反”“黥布反”等條,皆《史記》所未及,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許多條都文字優美,語氣生動,文學價值也很高。只是書無完帙,實在可惜。
此次校點,以黄奭《漢學堂叢書》本為底本,并參稽所從輯之書,改正了其中的訛誤。分段一仍其舊,只是把書中的注語編號放在了段末。
校點者
1998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