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唐宋 > 《后汉书 李贤注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

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牂牁越巂益州永昌广汉属国蜀郡属国犍为属国右益州陇西汉阳武都金城安定北地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张掖属国张掖居延属国右凉州上党太原上郡西河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右并州涿郡广阳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玄菟乐浪辽东属国右幽州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右交州

汉中郡

秦置。雒阳西千九百九十里。九城,户五万七千三百四十四,口二十六万七千四百二。

南郑华阳国志》曰:“有池水,从旱山来。”

成固妫墟在西北。《前书》云在西城。《帝王世记》亦云姚墟在西北,有舜祠。

西城《巴汉志》云汉末以为西城郡。

褒中华阳国志》曰有唐公房祠。

沔阳有铁。华阳国志》曰有定军山。《博物记》曰县北有丙穴。《巴汉志》曰:“县有度水,水有二原,一曰清检,二曰浊检。”

安阳

锡有锡,春秋时曰锡穴。左传》文十一年,楚伐麋,至于锡穴。

上庸本庸国。

房陵《巴汉志》曰:“建安十三年别属新城郡。有维山,维水所出,东入泸。”

巴郡

秦置。雒阳西三千七百里。谯周《巴记》曰:“初平元年,赵颖分巴为二郡,欲得巴旧名,故郡以垫江为治,安汉以下为永宁郡。建安六年,刘璋分巴,以永宁为巴东郡,以垫江为巴西郡。”《蜀都赋》注云:“铜梁山在巴东。”干宝搜神记》曰:“有泽水,民谓神龙,不可鸣鼓其傍,即使大雨。”《蜀都赋》曰:“潜龙蟠于沮泽,应鸣鼓而兴雨。”十四城,户三十一万六百九十一,口百八万六千四十九。

江州杜预曰巴国也。有涂山,禹娶涂山。《华阳国志》曰:“帝禹之庙铭存焉。有清水穴,巴人以此为粉,则膏泽鲜芳,贡粉京师,因名粉水。”

宕渠有铁。

朐忍《巴汉志》曰:“山有大小石城。”

阆中案本传有俞水。《巴汉志》曰:“有彭池、大泽、名山、灵台,见《孔子内谶》。”

鱼复古庸国,《左传》文十六年鱼人逐楚师是也。捍水有捍关。史记》曰,楚肃王为捍关以拒蜀。

临江

史记》苏代曰:“楚得枳而国亡。”《华阳国志》有明月峡、广德屿者是也。

涪陵出丹《巴记》曰:“灵帝分涪陵置永宁县。”《巴汉志》曰:“涪陵,巴郡之南鄙,从枳南入折丹涪水,本与楚商于之地接。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

垫江

安汉

平都《巴记》曰:“和帝分枳置。”

充国永元二年分阆中置。《巴记》曰:“初平四年,复分为南充国县。”

宣汉《巴汉记》曰:“和帝分宕渠之东置。”

汉昌永元中置。《巴记》曰:“分宕渠之北而置之。”

广汉郡

高帝置。雒阳西三千里。十一城,户十三万九千八百六十五,口五十万九千四百三十八。

雒刺史治。

新都华阳国志》曰:“有金堂山,水通巴。”

绵竹《地道记》曰:“有紫岩山,绵水之所出焉。”

什邡

《巴汉志》曰:“孱水出孱山。”

梓潼《地道记》“五妇山,驰水出”。建安二十二年,刘备以为郡。

白水山海经》曰白水出蜀而东南入江,郭璞曰今在县。

葭萌华阳国志》:“有水通于汉川,有金银禑,民洗取之。”

广汉

有沉水。

德阳华阳国志》曰:“有剑阁道,三十里,至险。”

蜀郡

秦置。雒阳西三千一百里。十一城,户三十万四百五十二,口百三十五万四百七十六。

成都《蜀都赋注》曰:“武帝元鼎二年,立成都郭十八门。”

江原

广都任豫《益州记》曰:“县有望川源,凿石二十里,引取郫江水灌广都田,云后汉所穿凿者。”

临邛《博物记》曰:“有火井,深二三丈,在县南百里。以竹木投取火,后人以火烛投井中,火即灭绝,不复然。”《蜀都赋》注曰:“火井欲出其火,先以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烂然通天,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取井火还,煮井水,一斛水得四五斗盐,火煮之,不过二三斗盐耳。”有铁。

湔氐道蜀王本纪》曰:“县前有两石对如阙,号曰彭门。”岷山在西徼外。山海经》曰:“岷江,江水出焉,东北注于海。中多良龟,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兽多犀、象、夔。”郭璞曰:“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数千斤,曰夔。”《蜀都赋》注曰:“岷山特多药,其椒特多好者,绝异于天下之好者。”

汶江道华阳国志》曰:“濊水、駹水出焉,多冰寒,盛夏凝冻不释。孝安延光三年复立之以为郡。”

八陵

广柔《帝王世记》曰禹生石纽。县有石纽邑。《华阳国志》曰:“夷人营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有过,逃其野中不敢追,云畏禹神;能藏三年,为人所得,则共原之,云禹神灵佑之。”

绵虒道华阳国志》曰:“有玉垒山,出璧玉,湔水所出。”

犍为郡

武帝置。雒阳西三千二百七十里。刘璋分立江阳郡。九城,户十三万七千七百一十三,口四十一万一千三百七十八。

武阳有彭亡聚。岑彭死处。《南中志》曰:“县南二十里彭望山。”《益州记》曰:“县有王乔仙处。王乔祠今在县,下有彭祖冢,上有彭祖祠。”

资中

牛鞞

南安《蜀都赋》注曰:“县之南有五屼山,一山而五里,在越嶲界。”有鱼涪津。《蜀都赋》注曰:“鱼符津数百步,在县北三十里。县临大江,岸便山岭相连,经益州郡,有道广四五尺,深或百丈,斩凿之迹今存,昔唐蒙所造。”《博物记》:“县西百里有牙门山。”《华阳国志》曰:“县西有熊耳峡,南有峨眉山,去县八十余里。”

僰道华阳国志》曰:“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旧本有僰人。有荔枝、姜蒟。有蜀王兵兰。李冰烧之崖有五色,赤白映水玄黄。鱼从楚来,至此而止,畏崖映其水故也。”

江阳华阳国志》曰:“江、雒会,有方山兰祀,江中有大阙小阙。”蜀都赋注云:“沱、潜既道,从县南流至汉嘉县入大穴,中通刚山下,因南潜出,今名复出水是也。”

符节

南广

汉安

牂牁郡

武帝置。雒阳西五千七百里。十六城,户三万一千五百二十三,口二十六万七千二百五十三。

故且兰《地道记》曰:“有沅水。”

平夷

《地道记》曰:“不狼山,鄨水所出。”

毋敛

谈指出丹。《南中志》曰:“有不津江,江有瘴气。”

夜郎出雄黄、雌黄。案本传有竹王三郎祠。

同并

谈槁

漏江

毋单

宛温《南中志》曰:“县北三百里有盘江,广数百步,深十余丈。此江有毒气。”

镡封华阳国志》曰:“有温水。”

漏卧

句町案本传有桄榔木。《地道记》有文众水。

进乘

西随《地道记》曰:“麋水,西受徼外,东至麋泠,入尚龙溪。”

越巂郡

武帝置。雒阳西四千八百里。十四城,户十三万一百二十,口六十二万三千四百一十八。

邛都南山出铜。《南中志》曰:“县东南数里有水名邛广都河,从广二十里,深百余丈,有鱼长一二丈,头特大,遥视如戴铁釜状。”《华阳国志》曰:“河有唪隽山,又有温水穴,冬夏常热。”

遂久华阳国志》曰:“有绳水。”《广志》曰:“有缥碧石,有绿碧。”

灵关道华阳国志》曰:“有铜山,又有利慈。”

台登出铁。华阳国志》曰:“有孙水,一曰白沙江。山有砮,火烧成铁。”

青蛉有禺同山,俗谓有金马碧鸡。华阳国志》曰:“有盐官。濮水出。”

卑水华阳国志》曰:“水通马湖。”

三缝华阳国志》曰:“通道宁州,度泸得蜻蛉县。有长谷石时坪,中有石猪,子母数千头,长老传言夷昔牧猪于此,一朝猪化为石,迄今夷不敢往牧。”

会无出铁。郭璞曰,《山海经》称县东山出碧,亦玉类。《华阳国志》曰:“故濮人邑也。今有濮人冢,冢不闭户,其中多珠,人不可取,取之不祥。有天马河。天马日行千里。县有天马祠。民居马牧山下,或产骏驹,云天马子也。今有天马迳,厥迹存焉。河中有铜船,今在,祠以羊可取也。河中见存。土地特产好犀牛。东山出青碧。”

定莋华阳国志》:“县在郡西。度泸水,宾冈徼白摩沙夷有盐坑,积薪,以齐水灌而后焚之,成白盐,汉末夷等皆锢之。”

华阳国志》:“故邛人邑,治邛都城。”

苏示

大莋

莋秦

姑复《地道记》:盐池泽在南。

益州郡

武帝置。故滇王国。雒阳西五千六百里。诸葛亮表有耽文山、泽山、司弥瘗山、娄山、辟龙山,此等并皆未详所在县。十七城,户二万九千三十六,口十一万八百二。

滇池出铁。有池泽。泽在县西,见《前书》。《南中志》曰;“池周二百五十里。”北有黑水祠。华阳国志》曰水是温泉。又有白猬山,惟有猬。

胜休《南中志》曰:“有大河,从广百四十里,深数十丈。”《地道记》曰“水东至毋棳,入桥水。”

俞元装山出铜。华阳国志》在河中洲上。

律高石室山出锡。盢町山出银、铅。

贲古采山出铜、锡。《前书》曰在县北。羊山出银、铅。在县西。《地道记》曰:“南乌山,出锡。”

毋棳《地道记》曰:“有桥水,出桥山。”

建伶

谷昌

牧靡李奇曰:“靡音麻。”出升麻。

昆泽

同濑《地道记》曰:“铜虏山,米水所出。”

同劳

双柏出银。

连然

梇栋《地道记》:“连山,无血水所出。”

秦臧

永昌郡

明帝永平十二年分益州置。雒阳西七千二百六十里。《广志》曰:“永昌一郡,见龙之耀,日月相属。”八城,户二十三万一千八百九十七,口百八十九万七千三百四十四。

不韦出铁。华阳国志》曰:“孝武置不韦县,徙南越相吕嘉子孙宗族居之,因名不韦,以章其先人之恶。”

巂唐本西南夷,《史记》曰古为巂、昆明。《古今注》曰:“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都尉,治巂唐,镇尉哀牢人楪榆蛮夷。”《华阳国志》曰;“有周水从徼外来。”

比苏

楪榆有河。《广志》曰:“有吊鸟山,县西北八十里,在阜山,众鸟千百群共会,鸣呼啁哳,每岁七月、八月晦望至,集六日则止,岁凡六至。雉雀来吊,特悲。其方人夜然火伺取,无嗉不食者以为义鸟,则不取也。俗言凤皇死于此山,故众鸟来吊。”《地道记》有泽,在县东。

邪龙

云南《南中志》曰:“县西高山相连,有大泉水,周旋万步,名冯河。县西北百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状如扶风太一,郁然高峻,与云气相连结,因视之不见。其山固阴冱寒,虽五月盛暑不热。”《广志》曰:“五月霜雪皓然。”

哀牢永平中置,故牢王国。

博南永平中置。南界出金。华阳国志》曰:“西山高三十里,越山得兰沧水,有金沙,洗取融为金。有光珠穴。”《广志》曰:“有虎魄生地中,其上及旁不生草,深者四五八九尺,大者如斛,削去外皮,中成虎魄如升,初如桃胶凝坚成也。”

广汉属国

故北部都尉,属广汉郡,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三城。户三万七千一百一十,口二十万五千六百五十二。

阴平道

甸氐道华阳国志》曰:“有白水,出徼外,入汉。”

刚氐道华阳国志》曰:“涪水所出,有金银矿。”

蜀郡属国

故属西部都尉,延光元年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四城。户十一万一千五百六十八,口四十七万五千六百二十九。

汉嘉故青衣,阳嘉二年改。有蒙山。华阳国志》曰:“有洙水,从邛来出岷江,又从岷山西来入江,合郡下青衣江入大江,土地多山。”《蜀都赋》曰“廓灵关而为门”,注曰山名也。地在县南。

严道有邛僰九折膎者,邛邮置。山海经》曰“崃山,江水出焉”,郭璞曰“中江所出也。”《华阳国志》曰:“道至险,有长岭若栋,八渡之难,杨母阁之峻,昔杨氏倡造作阁,故名焉。邛崃山本名邛莋,故邛人、莋人界也。岩阻峻,回曲九折,乃至山上,凝冰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退。”

华阳国志》曰:“出丹砂、雄雌黄、空青、青碧。”

旄牛华阳国志》曰:“旄,地也,在邛崃山表。邛人自蜀入,度此山甚险难,南人毒之,故名邛崃。有鲜水、若水,一名洲江。”

犍为属国

故郡南部都尉,永初元年以为属国都尉,别领二城。户七千九百三十八,口三万七千一百八十七。

朱提《南中志》曰:“县有大渊池水,名千顷池。西南二里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蜀都赋》注曰:“有灵池在县南数十里,周四十七里。”山出银、铜。案《前书》,朱提银重以八两为一流,直一千五百八十,他银一流直一千。《南中志》曰:“旧有银窟数处。”诸葛亮书云:“汉嘉金,朱提银,采之不足以自食。”

汉阳

右益州刺史部,郡、国十二,县、道一百一十八。本梁州。《袁山松书》曰:“建安二十年复置汉宁郡,汉中之安阳、西城郡,分锡、上庸为上庸郡,置都尉。”

陇西郡

秦置。雒阳西二千二百二十里。十一城,户五千六百二十八,口二万九千六百三十七。

狄道

安故

氐道养水出此。《巴汉志》曰:“汉水二源,东源出县之养山,名养。”《南都赋》注曰:“汉水源出陇西,经武都至武关山,历南阳界,出沔口入江。”《巴汉志》曰:“西汉,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

首阳有鸟鼠同穴山,尔雅》曰:“其鸟为?。其鼠为鼵,如人鼠而短尾。?似鵽而小,黄黑色。穴地入三四尺,鼠在内,鸟在外。”孔安国《尚书传》曰:“共为雌雄。”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山海经》曰:“山多白虎、白玉。”渭水出。《地道记》曰:“有三危,三苗所处。”

大夏

襄武有五鸡聚。

临洮有西顷山。《前志》曰在县西。本传马防筑索西城。

枹罕故属金城。

白石故属金城。

河关故属金城。积石山在西南,河水出。

汉阳郡

武帝置,为天水,永平十七年更名。在雒阳西二千里。《秦州记》曰:“中平五年,分置南安郡。”《献帝起居注》曰:“初平四年十二月,已分汉阳、上郡为永阳,以乡亭为属县。”十三城,户二万七千四百二十三,口十三万一百三十八。

史记》曰:“秦武公伐冀戎,县。”有朱圄山。《前志》曰在县南。有缇群山。有雒门聚。来歙破隗嚣处。

望恒

阿阳

略阳有街泉亭。街泉故县,省。

勇士

成纪《帝王世记》曰:“庖牺氏生于成纪。”

陇刺史治。《汉官》云:“去雒阳二千一百里。”有大坂名陇坻。《三秦记》:“其坂九回,不知高几许,欲上者七日乃越。高处可容百余,清水四注下。”郭仲产《秦州记》曰:“陇山东西百八十里。登山岭,东望秦川四五百里,极目泯然。山东人行役升此而顾瞻者,莫不悲思。故歌曰:‘陇头流水,分离四下。念我行役,飘然旷野。登高远望,涕零双堕。’度汧、陇,无蚕桑,八月乃麦,五月乃冻解。”豲坻聚有秦亭。秦之先封起于此。

豲道史记》秦孝公西斩戎王。

兰干

平襄

显亲

上邽故属陇西。《秦州记》曰:“县北有利山,川中平地有土堆,高五丈,生细竹,翠茂殊常。二杨树大数十围,百姓祀之。”

西故属陇西。有嶓冢山,西汉水。史记》曰:“申命和仲居西土。”徐广曰:“今之西县。”郑玄曰:“西在陇西之西,今谓之八充山。”

武都郡

武帝置。雒阳西一千九百六十里。七城,户二万一百二,口八万一千七百二十八。

下辨有赤亭。

武都道华阳国志》曰:“有天池泽。”

上禄

故道干宝搜神记》曰:“有怒特祠,秦置旄头骑起此。”

河池《地道记》曰:“有泉街水。”

沮沔水出东狼谷。

羌道

金城郡

昭帝置。雒阳西二千八百里。十城,户三千八百五十八,口万八千九百四十七。

允吾《西羌传》有唐谷。秦州有牢北山,傍有三窟。

浩亹有雒都谷,马武破羌处。

令居

枝阳

金城

榆中

临羌有昆仑山。

破羌

安夷

允街

安定郡

武帝置。雒阳西千七百里。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

临泾《谢承书》曰“宣仲为长史,民扳留,改曰宜民”,见《李固传》,而志无此改,岂承之妄乎?

高平有第一城。高峻所据。

朝那有湫渊,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郭璞注《山海经》曰:“泾水出县西{于干}头山,入渭。”

乌枝有瓦亭,牛邯军处。出薄落谷。本传有龙池山,《地道记》曰乌水出。

三水有左谷,卢芳所居。

阴盘旧有阴密县,未详所并。杜预曰:“定安阴密县,古密须国。”《史记》曰,秦迁白起于阴密。《山海经》曰:“温水出崆峒山,在临汾南入河,华阳北。”郭璞曰:“水常暖。”

彭阳

鹑觚故属北地。

北地郡

秦置。雒阳西千一百里。六城,户三千一百二十二,口万八千六百三十七。

富平

泥阳有五柞亭。《地道记》曰:“泥水出郁郅北蛮中。”

弋居有铁。

《前志》卑移山在西北。

参□故属安定。有青山。《谢沈书》:“属国降羌胡数千人,居山田畜。”

灵州

武威郡

故匈奴休屠王地,武帝置。雒阳西三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万四十二,口三万四千二百二十六。

姑臧《地道记》:“南山,谷水所出。”

张掖

武威

休屠

揟次

鸾鸟

朴{亠/睘刂}

媪围

宣威

仓松《地道记》曰:“南山,松陕水所出。”

鹯阴故属安定。

租厉故属安定。

显美故属张掖。

左骑千人官。

张掖郡

故匈奴昆邪王地,武帝置。雒阳西四千二百里。献帝分置西郡。八城,户六千五百五十二,口二万六千四十。

觻得

昭武

删丹弱水出。

氐池

屋兰

日勒

骊靬

番和

酒泉郡

武帝置。雒阳西四千七百里。九城,户万二千七百六。

福禄

表氏

乐涫

玉门

会水

沙头

安弥故曰绥弥。

干齐

延寿《博物记》曰:“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竹/豦},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

敦煌郡

武帝置。雒阳西五千里。《耆旧记》曰:“国当乾位,地列艮墟,水有县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蛇虺,泽无兕虎,华戎所交,一都会也。”六城,户七百四十八,口二万九千一百七十。

敦煌古瓜州,出美瓜。

冥安

效谷

拼泉

广至

龙勒有玉门关。

掖属国

武帝置属国都尉,以主蛮夷降者。安帝时,别领五城。户四千六百五十六,口万六千九百五十二。

候官

左骑

千人

司马官

千人官。

张掖居延属国

故郡都尉,安帝别领一城。户一千五百六十,口四千七百三十三。

居延有居延泽,古流沙。献帝建安末,立为西海郡。

右凉州刺史部,郡十二,县、道、候官九十八。《袁山松书》曰:“兴平元年,分安定鹑觚、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

上党郡

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十三城,户二万六千二百二十二,口十二万七千四百三。

长子山海经》曰:“有发鸠之山,漳水出焉。”《上党记》曰:“关城,都尉所治。令狐征君隐城东山中,去郡六十里,即壶关三老令狐茂上书讼戾太子者也,茂即葬其山。”

屯留绛水出。《上党记》曰:“有鹿谷山,浊漳所出。有余吾城,在县西北三十里。”

铜鞮《上党记》曰:“晋别宫墟关犹存,有北城,去晋宫二十里,羊舌所邑。”《左传》成九年晋执郑伯于此。

山海经》曰:“有少山,其上有金玉,其下有铜。”郭璞云在沾。

涅有阏与聚。史记》曰,赵奢破秦兵阏与。《山海经》云:“谒戾之山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郭璞曰在涅。

《上党记》曰:“邑带山林,茂松生焉。”

壶关有黎亭,故黎国。文王戡黎即此也。《上党记》曰:“东山在城东南,晋申生所伐,今名平睾。”

泫氏有长平亭史记》曰,白起破赵长平。《上党记》曰:“城在郡南山中百二十里。”

高都《前志》曰有天井关。《战国策》曰桀居天井,即天门也。《博物记》曰:“县南地名即垂。”

潞本国。左传》哀四年齐伐晋壶口,杜预曰:“潞县东有壶口关。”《上党记》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晋荀林父伐曲梁,在城西十里,今名石梁。又东北八十里有黎城,临壶口关,至建安十一年,从汹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梁,以通于海。”

猗氏汉书音义》县出鹖。

阳阿侯国。

谷远《上党记》曰:“有羊头山,沁水所出。”

太原郡

秦置。十六城,户三万九百二,口二十万一百二十四。

晋阳本唐国。毛诗谱》曰尧始都于此,后迁河东平阳。有龙山,晋水所出。山海经》曰:“有悬瓮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其兽多闾麋,晋水出焉,东南注汾。”郭璞曰在县。《左传》曰:“迁实沉于大夏。”贾逵曰:“陶唐之胤刘累也。”杜元凯曰:“今晋阳县。”刺史治。《汉官》曰:“南有梗阳城,中行献子见巫皋。”

界休有界山,有绵上聚。左传》曰晋文公以绵上为介之推田。界山,推焚死之山,故太原俗有寒食。有千亩聚。左传》曰“晋为千亩之战”,在县南。

榆次左传》谓涂水。有凿壶。史记》曰,韩魏杀智伯,埋于凿壶之下。

中都左传》昭二年执陈无宇于中都,杜预曰界休县南中都城是也。

于离

兹氏

狼孟

史记》韩信破夏说于邬东,徐广曰音于庶反。

晋大夫盂丙邑。

平陶

京陵春秋时九京。礼记》曰赵武从先大夫于九京,郑玄曰“晋卿大夫之墓地。‘京’,字之误,当为‘九原’”。

阳曲

大陵有铁。史记》曰赵肃侯游大陆,出于鹿门。即大陵。

虑虒

阳邑有箕城。左传》僖三十三年晋败狄于箕。

上郡

秦置。十城,户五千一百六十九,口二万八千五百九十九。

肤施

白土

漆垣

奢延

雕阴

桢林

定阳

高奴

龟兹属国

候官

西河郡

武帝置。雒阳北千二百里也。十三城,户五千六百九十八,口二万八百三十八。

离石

平定

美稷

乐街

中阳

皋狼

平周

平陆

益兰

圜阴

圜阳

广衍

五原郡

秦置为九原,武帝更名。十城,户四千六百六十七,口二万二千九百五十七。

九原

五原

临沃

文国

河阴

武都

宜梁

曼柏

成宜

西安阳北有阴山。徐广曰:“阴山在河南,阳山在河北。”《史记》曰,蒙恬筑长城临洮,延袤万里余,度河据阳山。

云中郡

秦置。十一城,户五千三百五十一,口二万六千四百三十。

云中

咸阳

箕陵

沙陵

沙南案:乌桓有兰池城,乌桓之围耿晔处。

北舆

武泉

原阳

定襄故属定襄。

成乐故属定襄。

武进故属定襄。

定襄郡

高帝置。五城,户三千一百五十三,口万三千五百七十一。

善无故属雁门。

桐过

武成

中陵故属雁门。

雁门郡

秦置。雒阳北千五百里。十四城,户三万一千八百六十二,口二十四万九千。

阴馆史记》曰汉苏意军句注,应劭曰山险名也,在县。《尔雅》八陵西隃雁门是也。郭瘰曰即雁门山。《山海经》曰,雁门山者,雁飞出于其闲。

繁畤

楼烦

武州《前书》武帝诱匈奴入武州塞。

汪陶

剧阳

平城《前书》高帝被围白登,服虔曰去县七里。

马邑干宝搜神记》曰:“昔秦人筑城于武州塞内以备胡,城成而崩者数矣。有马驰走一地,周旋反覆,父老异之,因依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之为马邑。”

卤城故属代郡。山海经》曰:“泰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呼沱之水出焉。”郭璞曰,今呼沱河出县武夫山。《周礼》:“并州,其川呼沱。”《魏志》曰:“建安十年凿渠自呼沱入汾,名平虏渠。”

广武故属太原。有夏屋山。史记》曰,赵襄子北登夏屋山,以铜斗杀代王。郭璞曰,《尔雅》山中有兽,形如菟,相负共行,土俗名之蹶。

原平故属太原。《古史考》曰:“赵衰居原,今原平县。”

强阴

朔方郡

武帝置。六城,户千九百八十七,口七千八百四十三。

临戎

三封

朔方

沃野

广牧

大城故属西河。

右并州刺史部,郡九,县、邑、侯国九十八。《古今注》曰:“建武十一年十月,西河上郡属。”《魏志》曰:“建安二十年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

涿郡

高帝置。雒阳东北千八百里。七城,户十万二千二百一十八,口六十三万三千七百五十四。

涿

乃侯国。史记》汉武帝至鸣泽,服虔曰在县北界。

故安易水出,雹水出。案本纪,永元十五年复置县铁官。

范阳侯国。

良乡

新城有汾水门。史记》曰,赵与燕汾门。

方城故属广阳。有临乡。故县,后省。惠文王与燕临乐。有督亢亭。刘向《别录》曰:“督亢,膏腴之地。”《史记》荆轲奉督亢图入秦。

广阳郡

高帝置,为燕国,昭帝更名为郡。世祖省并上谷,永元八年复。五城,户四万四千五百五十,口二十八万六百。

蓟本燕国。刺史治。《汉官》曰:“雒阳东北二千里。”

广阳

昌平故属上谷。

军都故属上谷。

安次故属勃海。

代郡

秦置。雒阳东北二千五百里。《古今注》曰:“建武二十七年七月属幽州。”十一城,户二万一百二十三,口十二万六千一百八十八。

高柳

桑干

道人

当城

马城

班氏

狋氏

北平邑永元八年复。

东安阳

平舒

干宝搜神记》曰:“代城始筑,立板干,一旦亡西南板,四五十里于泽中自立,结苇为外门,因就营筑焉,故其城周圆三十五丈,为九门,故城处呼之以为东城。”

上谷郡

秦置。雒阳东北三千二百里。八城,户万三百五十二,口五万一千二百四。

沮阳潘永元十一年复。

广宁

居庸

雊瞀

涿鹿《帝王世记》曰;“黄帝所都,有蚩尤城、阪泉地、黄帝祠。”《世本》云在彭城南,张晏曰在上谷。于瓒案《礼五帝位》云黄帝与赤帝战于阪泉之野,不在涿鹿,是伐蚩尤之地。

下落

渔阳郡

秦置。雒阳东北二千里。九城,户六万八千四百五十六,口四十三万五千七百四十。

渔阳有铁。

狐奴

雍奴

泉州有铁。

平谷

安乐

傂奚

犷平

右北平郡

秦置。雒阳东北二千三百里。四城,户九千一百七十,口五万三千四百七十五。

土垠

徐无

俊靡

无终

辽西郡

秦置。雒阳东北三千三百里。五城,户万四千一百五十,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阳乐

海阳

令支有孤竹城。伯夷、叔齐本国。

肥如

临渝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其上有玉,其下多青碧。”《水经》曰在县南。郭璞曰:“或曰在右北平骊成县海边山也。”

辽东郡

秦置。雒阳东北三千六百里。案本纪,和帝永元十六年郡复置西部都尉官。十一城,户六万四千一百五十八,口八万一千七百一十四。

襄平

新昌

无虑

望平

候城

安市

平郭有铁。

西安平《魏氏春秋》曰:“县北有小水,南流入海,句骊别种,因名之小水貊。”

番汗

沓氏

玄菟郡

武帝置。雒阳东北四千里。六城,户一千五百九十四,口四万三千一百六十三。

高句骊辽山,辽水出。山海经》曰:“辽水出白平东。”郭璞曰:“出塞外卫白平山。辽山,小辽水所出。”

西盖马

上殷台

高显故属辽东。

候城故属辽东。

辽阳故属辽东。《东观书》安帝即位之年,分三县来属。

乐浪郡

武帝置。贿阳东北五千里。十八城,户六万一千四百九十二,口二十五万七千五十。

朝鲜

{讠冉}邯

浿水

含资

占蝉

遂城

增地

带方

驷望

海冥

列口郭璞注《山海经》曰:“列,水名。列水在辽东。”

长岑

屯有

昭明

镂方

提奚

浑弥

乐都

辽东属国

故邯乡,西部都尉,安帝时以为属国都尉,别领六城。雒阳东北三千二百六十里。

昌辽故天辽,属辽西。何法盛《晋书》有青城山。

宾徒故属辽西。

徒河故属辽西。

无虑有医无虑山。

险渎史记曰,王险,卫满所都。

右幽州刺史部,郡、国十一,县、邑、侯国九十。

南海郡

武帝置。雒阳南七千一百里。七城,户七万一千四百七十七,口二十五万二百八十二。

番禺山海经》“桂林八树,在贲禺东”,郭璞云今番禺。

博罗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山,故置博罗县。

中宿

龙川

四会

揭阳

增城有劳领山。

苍梧郡

武帝置。雒阳南六千四百一十里。十一城,户十一万一千三百九十五,口四十六万六千九百七十五。

广信《汉官》曰:“刺史治,去雒阳九千里。”

谢沐

高要

封阳

临贺

端溪

冯乘

富川

荔浦

猛陵《地道记》曰:“龙山,合水所出。”

鄣平永平十四年置。

郁林郡

秦桂林郡,武帝更名。雒阳南六千五百里。十一城。

布山

安广

阿林

广郁

中溜

桂林

潭中

临尘

定周

增食

领方

合浦郡

武帝置。雒阳南九千一百九十一进而。五城,户二万三千一百二十一,口八万六千六百一十七。

合浦

徐闻《交州记》曰:“出大吴公,皮以冠鼓。”

高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立高梁郡。

临元

朱崖

交趾郡

武帝置,即安阳王国。雒阳南万一千里。十二城。

龙编《交州记》曰:“县西带江,有仙山数百里,有三湖,有注、沆二水。”

羸娄《地道记》曰:“南越侯织在此。”

安定《交州记》曰:“越人铸铜为船,在江潮退时见。”

苟漏《交州记》曰:“有潜水牛上岸共斗,角软,还复出。”

麊泠

曲阳

北带

稽徐

西于

朱□

封溪建武十九年置。《交州记》曰:“有堤防龙门,水深百寻,大鱼登此门化成龙,不得过,曝鳃点额,血流此水,恒如丹池。有秦潜江,出呕山,分为九十九,流三百余里,共会于一口。”

望海建武十九年置。

九真郡

武帝置。雒阳南万一千五百八十里。五城,户四万六千五百一十三,口二十万九千八百九十四。

胥浦

居风《交州记》曰:“有山出金牛,往往夜见,光曜十里。山有风门,常有风。”

咸欢

无功

无编

日南郡

秦象郡,武帝更名。雒阳南万三千四百里。五城,户万八千二百六十三,口十万六百七十六。

西卷

朱吾《交州记》曰:“其民依海际居,不食米,止资鱼。”

卢容《交州记》曰:“有采金浦。”

象林今之林邑国。

比景《博物记》曰:“日南出野女,群行不见夫,其状皛且白,裸袒无衣襦。”

右交州刺史部,郡七,县五十六。王范《交广春秋》曰:“交州治羸{阝娄}县,元封五年移治苍梧广信县,建安十五年治番禺县。诏书以州边远,使持节,并七郡皆授鼓吹,以重威镇。”

汉书地理志》承秦三十六郡,县邑数百,后稍分析,至于孝平,凡郡、国百三,县、邑、道、侯国千五百八十七。世祖中兴,惟官多役烦,乃命并合,省郡、国十,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应劭《汉官》曰:“世祖中兴,海内人民可得而数,裁十二三。边陲萧条,靡有孑遗,鄣塞破坏,亭队绝灭。建武二十一年,始遣中郎将马援、谒者,分筑烽候,堡壁稍兴,立郡县十余万户,或空置太守、令、长,招还人民。上笑曰:‘今边无人而设长吏治之,难如春秋素王矣。’乃建立三营,屯田殖谷,弛刑谪徒以充实之。”至明帝置郡一,章帝置郡、国二,和帝置三,安帝又命属国别领比郡者六,又所省县渐复分置,至于孝顺,凡郡、国百五,县、邑、道、侯国千一百八十,《东观书》曰:“永兴元年,乡三千六百八十二,亭万二千四百四十二。”民户九百六十九万八千六百三十,口四千九百一十五万二百二十。应劭《汉官仪》曰:“永和中,户至千七十八万,口五千三百八十六万九千五百八十八。”又《帝王世记》,永嘉元年户则多九十七万八千七百七十一,口七百二十一万六千六百三十六。应载极盛之时,而所殊甚众,舍永嘉多,取永和少,良不可解。皇甫谧校核精审,复非谬记,未详孰是。岂此是顺朝时书,后史即为本乎?伏无忌所记,每帝崩,辄最户口及垦田大数,今列于后,以见滋减之差焉。光武中元二年,户四百二十七万九千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万七千八百二十。明帝永平十八年,户五百八十六万五百七十三,口三千四百一十二万五千二十一。章帝章和二年,户七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四,口四千三百三十五万六千三百六十七。和帝永兴元年,户九百二十三万七千一百一十二,口五千三百二十五万六千二百二十九,垦田七百三十二万一百七十顷八十亩百四十步。安帝延光四年,户九百六十四万七千八百三十八,口四千八百六十九万七百八十九,垦田六百九十四万二千八百九十二顷一十三亩八十五步。顺帝建康元年,户九百九十四万六千九百一十九,口四千九百七十三万五百五十,垦田六百八十九万六千二百七十一顷五十六亩一百九十四步。冲帝永嘉元年,户九百九十三万七千六百八十,口四千九百五十二万四千一百八十三,垦田六百九十五万七千六百七十六顷二十亩百八步。质帝本初元年,户九百三十四万八千二百二十七,口四千七百五十六万六千七百七十二,垦田六百九十三万一百二十三顷三十八亩。

赞曰:众安后载,政洽区分;侯罢守列,民无常君。称号迁隔,封割纠纷;略存减益,多证前闻。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