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

典籍屋 > 古典诗词 > 剧曲 >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 >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
。全书洋洋洒洒,凡三十万言。精神贯注,到底不懈,洵可称力破天荒之著作。是书一出,吾知涂术旣启,接踵继武,愈出愈奇,行见宏鸿譔文,与传记名家,分道而扬镳,并驾而争胜,安见译本中不有施耐庵、王凤洲、曹雪芹诸巨子挺起其间也?然则是书也。岂但一新时人之耳目,且将为新小说之先河矣。爰不辞谫陋,为之评点一过而归之。并志数言于简端,以谂将来之读者。时光绪戊申仲冬上浣之二日,岭南披发生。
  ○《一柬缘》叙
  光绪三十年(1904)
  江东老钝
  正者,社会之美质也;欺诈者,世界之变相也。世道日坏,人心日偷,欺诈之术百出,蝇营狗苟,惟富贵之是贪,遑计乎义不义?虽身败名裂,亦所不惜。攘往熙来,猎取富贵者,莫不肆其欺诈,以与正者战。于戏!小人道长,君子道消,遂酿成一欺诈之世界。于是乎舆论雷同,变其名曰权术,而目正者曰拙、曰钝、曰迂腐。然则世道人心,顚倒缪盩,至此极矣,尙可救乎?兰言主人然叹,瞿然起,欲提倡而改良焉。特注意于小说,大开帏幙,以欧美日本之可师、可法者尽献于同胞。或有憾其入人未深,导流未畅,乃以文言道俗,烛世态而牖乡愚,惜乎道德一门,犹阙如也。乃取英人所著之《伯爵之女》一书,口译而嘱老钝演其义。病其名晦,易之曰《一柬缘》,藉此警戒妇女贪憎妬嫉之心,则庶几乎讲求家庭敎育,母仪妇德,羣焉日臻。他日夺社会欺诈之机械,树以正之旗帜,骎骎乎一国道德之风,从小说发端,卽从《一柬缘》滥觞矣。嗟乎!或有讥今日之过渡时代,谓西方之公德未吸,东方之私德反漓,故导虎作伥,引狼入室者有之,惟外是媚,惟利是图者有之,狐假虎威者有之,甘为鹰犬者有之,猎取浮名,借为快捷方式者有之,不恤人言,纵客压主者有之。甚至杀同胞之身命,攘同胞之衣食,而后甘心者有之,得非世人所谓权术耶?而何以沈溺于富贵之中,顚倒缪盩,一至于斯耶?是书之出,其能唤醒此黑闇世界之欺诈社会否耶?我不禁蹙然悲,睪然望已。甲辰十二月二十四日,江东老钝序于海上。
  ○《云中燕》叙言
  光绪三十一年(1905)
  大陆少年
  冷雨敲窗,凄风排闼,挑灯兀坐,愁绪纷来。爰搜索书箧,而得稗官一帙,曰《少看护妇》。噫!斯何书?斯何书?是乃法国某著作大家所著之伟作也。是书述法国少女蝶英大冒险之事,情节离奇,叙事委婉。英、德各国,皆有译本,或有以之作学校中课本者,其书之艳传欧西,可想见矣。披阅一过,不禁掩卷叹曰:噫!泰西各国之人诚不可及哉!如美国南北之战,则有少年军,以弱龄童子,抗拒如虎如狼之强敌,是虽可羡,然犹不足奇也。乃法国竟有纤纤仅十三龄之弱女子,出入敌军之间,而安坦夷如,竟能成绝伟艳之业者,不尤可奇也哉?回首故国,荆棘铜驼,瓜分之危,为奴之惨,近在眉睫,社会腐败,已达极度,欲施针砭,着手无从,尙有一线之希望者,惟吾辈少年同胞之兴起耳。呜呼!我中国之少年军何时起乎?我中国之少看护妇何时起乎?二十世纪中大陆上少年听者:「尔辈负千钧之重任在身,其好自为之?」
  是书亦足为振起少年精神之一助,爰亟译为俗语,以饷我同胞诸昆仲姊妹,凡我同胞诸昆仲姊妹,其亦有覩是编而兴起者乎?黄帝纪元四千三百九十四年冬夜,大陆小少年志于东瀛旅次。
  ○《夜未央》叙言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失名译
  吾甚喜吾之《夜未央》新剧,已译为支那文,俾支那同胞,亦足以窥见吾之微旨。夫现今时世之黑暗,沉沉更漏,夜正未央,岂独俄罗斯为然?吾辈所肩之叉义,正皆在未易对付之时代。然总而言之,地球上必无无代价之自由。欲得之者,惟纳重价而已。自由之代价,言之可惨,不过为无量之腥血也。此之腥血,又为最贤者之腥血。我支那同胞,亦曾流连慷,雪涕念之否乎?吾属此草,虽仅为极短时代一历史,然俄罗斯同胞数十年之勇斗,精神皆在文字外矣。支那同志,其哀之乎?抑更有狐之悲耶?千九百八年夏波兰文学博士廖抗夫叙。
  ○《鸣不平》引言
  光绪三十四年(1908)
  失名
  《鸣不平》,乃法国有名之风俗改良戏曲家穆雷氏所著,原名《社会之阶级》。虽一简短之杂剧,而社会不平等之恶状,及世人对于不同职业者之卑鄙及骄傲,描写殆尽。千九百一年,此剧初演于巴黎之文化剧院,倾动全都。逮千九百六年,昂端剧院主人,以此剧为一般社会所欢迎,复取演之,适译者亦与其盛。此剧连演数周,每夜座客充塞,车马阗溢门外,不得入场券,怏怏而去者甚多。译者一夜偕数友同观,隔座一贵妇人,想其平日骄肆之状,流露颜色间,当不可向迩。是夜开演将半,稍停,共诣前廊,换取空气,忽一穷媪自下座来;见此贵妇,前致寒暄,颇形觳觫。而此贵妇人,乃与握手尽礼,倍极温婉。参立之长裾高冠者皆愕异。然稍一注目,各复会意,均若含有惭色。译者微窥之,知皆为剧台上挥发性之激刺力所摄制。卽此最微之端,可见世人不正当之阶级,而一经闲闲着笔,连属而形容之,无有不引起各人良心的内疚者。乌乎!此杂剧之所以有功社会,非徒娱乐都人士女之良宵而已。

  ●卷四
  ○小说丛话
  谈话体之文学尙矣。此体近二三百年来益发达,卽最干燥之考据学、金石学往往用此体出之,趣味转增焉。至如诗话、文话、词话等,更汗牛充栋矣。乃至四六话、制义话、楹联话亦有作者。人人知其无用,然犹有一过目之价値,不可诬也。惟小说尙阙如,虽由学士大夫鄙弃不道,抑亦此学幼稚之征证也。余今春航海时,箧中挟《桃花扇》一部,藉以消遣,偶有所触,缀笔记十余条。一昨平子、蜕庵、璱斋、彗广、均历、曼殊集余所,出示之,佥曰:「是小说丛话也,亦中国前此未有之作,盍多为数十条,成一帙焉。」谈次,因相与纵论小说,各述其所心得之微言大义,无一不足解颐者。余曰:「各笔之,便一帙。」众曰:「善。」遂命纸笔,一夕而得百数十条,畀新小说社次第刊之。此后有所发明,赓续当未已也。抑海内有同嗜者,东鳞西爪,时以相贻,亦谈兴之一助欤?编次不有体例,惟著者之名分注焉;无责任之责任,亦各负之也。癸卯初腊飮冰识。
  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卽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各国文学史之开展,靡不循此轨道。中国先秦之文,殆皆用俗语,观《公羊传》、《楚辞》、《墨子》、《庄子》,其间各国方言错出者不少,可为左证。故先秦文界之光明,数千年称最焉。寻常论者,多谓宋、元以降,为中国文学退化时代。余曰:不然。夫六朝之文,靡靡不足道矣。卽如唐代韩、柳诸贤,自谓起八代之衰,要其文能在文学史上有价値者几何?昌黎谓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余以为此卽其受病之源也。自宋以后,实为祖国文学之大进化。何以故?俗语文学大发达故。宋后俗语文学有两大派,其一则儒家、禅家之语录,其二则小说也。小说者,决非以古语之文体而能工者也。本朝以来,考据学盛,俗语文体,生一顿挫,第一派又中绝矣。苟欲思想之普及,则此体非徒小说家当采用而已,凡百文章,莫不有然。虽然,自语言文字相去愈远,今欲为此,诚非易易,吾曾试验,吾最知之。(飮冰)
  各国文学史,皆以小说占一大部分,且其发达甚早。而吾国独不尔。此其故虽由俗语文体之不发达,然尙有一原因焉。吾国之思潮,本分南、北两大宗,而秦汉以后,北宗殆占全胜。北宗者,主严正实行者也。北宗胜而小说见蔑弃亦宜。试读先秦南方诸书,如《离骚》,如《南华》,皆饶有小说趣味者也,惜乎其遂中绝也。至元代所以勃兴之原因,则吾犹未能言之。(慧广)
  夏穗卿着《小说原理》,谓今日学界展宽,士夫正日不暇给之时,不必再以小说耗其目力;着小说之目的,惟在开导妇女与粗人而已。此其论甚正,然亦未尽然。今日之士夫,其能食学界展宽之利者,究十不得一,卽微小说,其目力亦耗于他途而已;能得佳小说以饷彼辈,其功力尙过于译书作报万万也。且美妙之小说,必非妇女粗人所喜读,观《水浒》之与《三国》,《红楼》之与《封神》,其孰受欢迎与否,可以见矣。故今日欲以佳小说饷士夫以外之社会,实难之又难者也。且小说之效力,必不仅及于妇女与粗人,若英之索士比亚,法之福禄特尔,以及俄罗斯虚无党诸前辈,其小说所收之结果,仍以上流社会为多。西人谓文学、美术两者,能导国民之品格、之理想,使日迁于高尙。穗卿所谓看画、看小说最乐,正含此理,此当指一般社会而言者也。夫欲导国民于高尙,则其小说不可以不高尙,必限于士夫以外之社会,则求高尙之小说亦难矣。(平子)
  小说之妙,在取寻常社会上习闻习见、人人能解之事理,淋漓摹写之,而挑逗默化之,故必读者入其境界愈深,然后其受感刺也愈剧。未到上海者而与之读《海上花》,未到北京者而与之读《品花宝鉴》,虽有趣味,其亦仅矣。故往往有甲国最著名之小说,译入乙国,殊不能觉其妙。如英国的士黎里、法国嚣俄、俄国托尔斯泰,其最精心结撰之作,自中国人视之,皆隔靴搔痒者也。日本之《雪中梅》、《花间莺》,当初出时,号称名作,噪动全国,及今已无过问,盖当时议院政治初行,此等书卽以匡其敞者也。今中国亦有译之者,则如嚼蜡焉尔。凡着译小说者,不可不审此理。(蜕庵)
  天津《国闻报》初出时有一雄文,曰《本馆附印小说缘起》,殆万余言,实成于几道与别士二人之手。余当时狂爱之,后竟不克裒集。惟记其中有两大段,谓人类之公性情,一曰英雄,二曰男女,故一切小说,不能脱离此二性,可谓批却道者矣。然吾以为人类于重英雄,爱男女之外,尙有一附属性焉,曰畏鬼神。以此三者,可以赅尽中国之小说矣。若以泰西说部文学之进化,几合一切理想而冶之,又非此三者所能限耳。《国闻报》论说栏登此文凡十余日,读者方日日引领以待其所附印者,而始终竟未附一回,亦可称文坛一逸话。(飮冰)
  英国大文豪佐治宾哈维云:「小说之程度愈高,则写内面之事情愈多,写外面之生活愈少,故观其书中两者分量之比例,而书之价値可得而定矣。」可谓知言。持此以料拣中国小说,则惟《红楼梦》得其一二耳,余皆不足语于是也。(瑟斋)
  余欲为《中国未来记》者有年,卒无属稿暇。庚子间,有某某者亦欲作之,南海赠以诗云:「我游上海考书肆,问书何者销流多?经史不及八股盛,八股无如小说何。郑声不倦雅乐睡,人情所好圣不呵。(中略)闻君董狐托小说,以敌八股功最深。衿缨市井皆快覩,上达下达眞妙音。方今大地此学盛,欲争六艺为七岑。去年卓如欲述作,荏苒不成失灵药。或托乐府或稗官,或述前事或后觉。拟出一治与一乱,普问人心果何乐?庶俾四万万国民,茶余睡醒用戏谑。以君妙笔为写生,海潮大声起木铎。乞放霞光照大千,五日为期连画诺。」吾《未来记》果能成,此亦一影事也。(飮冰)
  泰西诗家之诗,一诗动辄数万言。若前代之荷马、但丁,近世之摆伦、弥儿顿,其最著名之作,率皆累数百叶始成一章者也。中国之诗,最长者如《孔雀东南飞》、《北征》、《南山》之类,罕过二三千言外者。吾昔与黄公度论诗,谓卽此可见吾东方文家才力薄弱,视西哲有惭色矣。旣而思之,吾中国亦非无此等雄着可与彼颉颃者。吾辈仅求之于狭义之诗,而谓我诗仅如是,其谤点祖国文学,罪不浅矣。诗何以有狭义,有广义?彼西人之诗不一体,吾侪译其名词,则皆曰诗而已。若吾中国之骚、之乐、之词、之曲,皆诗属也,而寻常不名曰诗,于是乎诗之技乃有所限。吾以为若取最狭义,则惟三百篇可谓之诗;若取其最广义,则凡词曲之类,皆应谓之诗。数诗才而至词曲,则古代之屈、宋,岂让荷马、但丁?而近世大名鼎鼎之数家,若汤临川、孔东塘、蒋藏园其人者,何尝不一诗累数万言耶?其才力又岂在摆伦、弥儿顿下耶?(以下八则,癸卯正月飮冰太平洋舟中作。)
  斯宾塞尝言:「宇宙万事,皆循进化之理,惟文学独不然,有时若与进化为反比例」云云。(彼推原其故,谓文学必带一种野蛮之迷信,乃能写出天然之妙,文明愈开,则此种文学愈绝,故文学与科学之消息,适成反比例云云。其言颇含至理。)此论在中国,尤为文家所同认而无异议者矣。故昌黎言:「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三代文学优于两汉,两汉文学优于三唐,三唐文学优于近世,此几如铁案,不能移动矣。顾吾以为以风格论,诚当尔尔;以体裁论,则固有未尽然者。凡一切事物,其程度愈低级者则愈简单,愈高等者则愈复杂,此公例也。故我之诗界,滥觞于三百篇,限以四言,其体裁为最简单。渐进为五言,渐进为七言,稍复杂矣。渐进为长短句,愈复杂矣。长短句而有一定之腔,一定之谱,若宋人之词者,则愈复杂矣。由宋词而更进为元曲,其复杂乃达于极点。曲本之诗(以广义之名名之),所以优于他体之诗者,凡有四端:唱歌与科白相间,甲所不能尽者以乙补之,乙所不能传者以甲描之,可以淋漓尽致,其长一也。寻常之诗,只能写一人之意境,(若《孔雀东南飞》等篇,错落描画数人者,不能多觏,且非后人所能学步,强学之必成刍狗。)曲本内容主伴可多至十数人或数十人,各尽其情,其长二也。每诗自数折乃至数十折,每折自数调乃至数十调,一惟作者所欲,极自由之乐,其长三也。诗限以五、七言,其涂隘矣;词代以长短句,稍进,然为调所困,仍不能增减一字也;曲本则稍解音律者可任意缀合诸调,别为新调(词亦可尔尔,然究不如曲之自由。)。卽旧调之中,亦可以添加所谓花指者,往往视原调一句增加至七、八字乃至十数字而不为病,其长四也。故吾尝以为中国韵文,其后乎今日者,进化之运,未知何如;其前乎今日者,则吾必以曲本为巨擘矣。嘻!附庸蔚为大国,虽使屈、宋、苏、李生今日,亦应有前贤畏后生之感,吾又安能薄今人爱古人哉!
  论曲本当首音律,余不娴音律,但以结构之精严,文藻之壮丽,寄托之遥深论之。窃谓孔云亭之《桃花扇》,冠绝前古矣。其事迹本为数千年历史上最大关系之事迹,惟此时代乃能产此文章。虽然,同时代之文家亦多矣,而此蟠天际地之杰构独让云亭,云亭亦可谓时代之骄儿哉!
  《桃花扇》卷首之《先声》一出,卷末之《余韵》一出,皆云亭创格,前此所未有,亦后人所不能学也。一部极凄惨、极哀艳、极忙乱之书,而以极太平起,以极闲静、极空旷结,眞有华严镜影之观。非有道之士,不能作此结构。
  《桃花扇》之老赞礼,云亭自谓也。处处点缀入场,寄无限感。卷首之试一出《先声》,卷中之加二十一出《孤吟》,卷末之续四十出《余韵》,皆以老赞礼作正脚色。盖此诸出者,全书之脉络也。其《先声》一出演白云:「更可喜,把老夫衰态也拉上了排场,做了一个副末脚色,惹的俺哭一回,笑一回,怒一回,骂一回。那满座宾客,怎晓得我老夫就是戏中之人!」此一语,所谓文家之画龙点睛也。全书得此,精神便活现数倍,且使读者加无限感动,可谓妙文。《孤吟》一出,结诗云:「当年眞是戏,今日戏如眞;两度旁观者,天留冷眼人。」《余韵》一出演白云:「江山江山,一忙一闲;谁赢谁输,两鬓皆斑。」凡此皆托老赞礼之口,皆作极达观之语。然其外愈达观者,实其内愈哀痛、愈辛酸之表征也。云亭人格,于斯可见。
  以一部哭声泪痕之书,其开场第一演白乃云:「日丽唐虞世,花开甲子年。山中无寇盗,地上总神仙。」以一个家破国亡之人,其自道履历,乃云「最喜无祸无灾,活了九十七岁。」此非打趣语,乃伤心语也,为当时腐败之人心写照也。
  《桃花扇》于种族之成,不敢十分明言,盖生于专制政体下,不得不尔也。然书中固往往不能自制,一读之使人生故国之感。余尤爱诵者,如「莫过乌衣巷,是别人家新画梁。」《听稗》「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雪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沈江》「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眞,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余韵》读此而不油然生民族主义之思想者,必其无人心者也。
  《桃花扇》沈痛之调,以《哭主》、《沈江》两出为最。《哭主》叙北朝之亡,《沈江》叙南朝之亡也。《哭主》中《胜如花》两腔云:「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其二云:「宫车出,庙社倾,破碎中原费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到今日山残水剩,对大江月明浪明,满楼头呼声哭声。这恨怎平?有皇天作证。从今后戮力奔命,报国仇早复神京。报国仇早复神京。」《沈江》之《普天乐》云:「撇下俺断蓬船,丢下俺无家犬,叫天呼地千百遍,归无路,进又难前。那滚滚雪浪拍天,流不尽湘累怨。胜黄土,一丈江鱼腹宽展,摘脱下袍靴冠冕。累死英雄,到此日看江山换主,无可留恋!」其《古轮台》云:「走江边,满腔愤恨向谁言?挥老泪寒风吹面。孤城一片,望救目穿。使尽残兵血战,跳出重围,故国苦恋。谁知歌罢剩空筵!长江一线,吴头楚尾路三千,尽归别姓,雨翻云变。寒涛东卷,万事付空烟。精魂显,《大招》声逐海天远。」此数折者,余每一读之,辄觉酸泪盈盈,承睫而欲下。文章之感人,一至此耶!
  中国文学,大率最富于厌世思想,《桃花扇》亦其一也。而所言,尤亲切有味,切实动人,盖时代精神使然耳。《修札》演白云:「那热闹局便是冷淡的根芽,爽快事便是牵缠的枝叶,倒不如把剩水残山,孤臣逆子,讲他几句,大家滴些眼泪罢。」(飮冰)
  小说与经传有互相补救之功用。故凡东西之圣人,东西之才子,怀悲悯,抱寃愤,于是着为经传,发为诗骚,或托之寓言,或寄之词曲,其用心不同,其能移易人心,改良社会则一也。然经传等书,能令人起敬心,人人非乐就之也。有师友之督率,父兄之诱掖,不能不循之。其入人也逆,国人之能得其益者十仅二三。至于听歌观剧,则无论老稚男女,人人乐就之。倘因此而利导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歌,使人哭,其中心也深,其刺脑也疾。举凡社会上下一切人等,无不乐于遵循,而甘受其利者也。其入人也顺,国人之得其益者十有八九。故一国之中,不可不生圣人,亦不可不生才子。(以下平子)
  《金甁梅》一书,作者抱无穷寃抑,无限深痛,而又处黑暗之时代,无可与言,无从发泄,不得已藉小说以鸣之。其描写当时之社会情状,略见一斑。然与《水浒传》不同:《水浒》多正笔,《金甁》多侧笔,《水浒》多明写,《金甁》多暗刺;《水浒》多快语,《金甁》多痛语;《水浒》明白畅快,《金甁》隐抑凄恻;《水浒》抱奇愤,《金甁》抱奇寃。处境不同,故下笔亦不同。且其中短简小曲,往往隽韵绝伦,有非宋词、元曲所能及者,又可征当时小人女子之情状,人心思想之程度,眞正一社会小说,不得以淫书目之。
  今日通行妇女社会之小说书籍,如《天雨花》、《笔生花》、《再生缘》、《安邦志》、《定国志》等,作者未必无迎合社会风俗之意,以求取悦于人。然人之读之者,目濡耳染,日累月积,酝酿组织而成今日妇女如此如此之思想者,皆此等书之力也,故实可谓之妇女敎科书。此种书或言忠,或言孝,或言节义,或言女子改装、女子从戎等之诸节,原无大谬,然因无国家思想一要点,则觉处处皆非也。至《天雨花》,每句七字,全书一韵到底,共约一百余万字;《笔生花》等稍为变动,且每段换韵,全书约一百二十余万字;其余同等之书,有数十种,要皆无甚出入。此等书百余万字一韵到底,眞中国之大诗也。谓非宏着,要亦不可。
  《聊斋》文笔,多摹仿古人,其体裁多取法《唐代丛书》中诸传记,诚为精品。然虽脍炙一时,究不得谓之才子书,以其非别开生面者也。余甚爱其《薄幸郞》一曲,近人却多爱诵其《惜春余词》一阕者,与余意不同。其中所写女子各各不同,虽各尽其妙,而惟写连琐幽情绝尘,殆无半点烟火气,眞如白石之词,云林之画。连琐所咏「元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二语,一字一转,令读者俨如闻得其娇声悠韵也。其所续二句云:「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不出寻常绝句科臼,以续元夜二语,殆有愧色。
  友人刘君北平,蒲留仙之同里人也。其先世与蒲姻亲。刘君为余言,近时所流传之《聊斋志异》与原本颇多不同处。其原本中言民族主义,及讥当时权贵之语甚多。当刊行时,其亲族畏祸,全行删改,其原本尙存其乡某君处云。余每读《聊斋》,輙怪其姸媸互见,且每多牵强处,闻刘君言,始恍然。余屡嘱刘君将此稿设法重刊,亦一大快事。犹忆昔年在湘时,遇衡阳李君,谓余云:「王船山先生未刊之文稿,尙有数十种,其裔孙密藏之,并不敢示人,得见者甚稀,其中云何,不知也。」又闻顾亭林先生未刊之密稿亦甚多。二百年来,高文遗着,或面目已全非,或湮没而不彰者,固不知凡几矣。
  金圣叹定才子书:一、《离骚经》,二、《南华经》,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传》,六、《西厢记》。所谓才子者,谓其自成一家言,别开生面,而不傍人门户,而又别于圣贤书者也。圣叹满腹不平之气,于《水浒》、《西厢》二书之批语中,可略见一斑。今人误以为《三国演义》为第一才子,又谬托圣叹所批,士大夫亦往往多信之,诚不解也。
  圣叹乃一热心愤世流血奇男子也。然余于圣叹有三恨焉:一恨圣叹不生于今日,俾得读西哲诸书,得见近时世界之现状,则不知圣叹又作何等感情。二恨圣叹未曾自着一小说,倘有之,必能与《水浒》、《西厢》相埓。三恨《红楼梦》、《茶花女》二书出现太迟,未能得圣叹之批评。
  《水浒》、《红楼》两书,其在我国小说界中,位置当在第一级,殆为世人所同认矣。然于二者之中评先后,吾固甲《水浒》而乙《红楼》也。凡小说之最忌者曰重复,而最难者曰不重复,两书皆无此病矣。唯《红楼》所叙之人物甚复杂,有男女老少贵贱媸姸之别,流品旣异,则其言语举动事业自有不同,故不重复也尙易。若《水浒》,则一百零八条好汉,有一百零五条乃男子也;其身份同是莽男儿,等也;其事业同是强盗,等也;其年纪同是壮年,等也;故不重复也最难。(以下曼殊)
  凡着小说者,于作回目时不宜草率。回目之工拙,于全书之价值与读者之感情最有关系。若《二勇少年》之目录,内容虽佳极,亦失色矣。吾见小说中,其回目之最佳者,莫如《金甁梅》。
  《金甁梅》之声价,当不下于《水浒》、《红楼》,此论小说者所评为淫书之祖宗者也。余昔读之,尽数卷,犹觉毫无趣味,心窃惑之。后乃改其法,认为一种社会之书以读之,始知盛名之下,必无虚也。凡读淫书者,莫不全副精神,贯注于写淫之处,此外则随手披阅,不大留意,此殆读者之普通性矣。至于《金甁梅》,吾固不能谓为非淫书,然其奥妙,绝非在写淫之笔。盖此书的是描写下等妇人社会之书也。试观书中之人物,一启口,则下等妇人之言论也;一举足,则下等妇人之行动也。虽装束模仿上流,其下等如故也;供给拟于贵族,其下等如故也。若作者之宗旨在于写淫,又何必取此粗贱之材料哉?论者谓《红楼梦》全脱胎于《金甁梅》,乃《金甁梅》之倒影云,当是的论。若其回目与题词,眞佳绝矣。
  中国小说,欲选其贯彻始终,绝无懈笔者,殆不可多得。然有时全部结构虽不甚佳,而书中之一部份,眞能迈前哲而法后世者,当亦不可诬也。吾见《儿女英雄传》,其下半部之腐败,读者多恨之,若前半部,其结构眞佳绝矣。其书中主人翁之名,至第八回乃出,已难极矣;然所出者犹是其假名也,其眞名至第二十回始发现焉。若此数回中,所叙之事不及主人之身份焉,则无论矣;或偶及之,然不过如昙花一现,转瞬复藏而不露焉,则无论矣;然《儿女英雄传》之前八回,乃书中主人之正传也,且以彼一人而贯彻八回者也。作了一番惊天动地之大事业,而姓名不露,非神笔其能若是乎?
  窃尝谓小说之功亦伟矣。夫人有过,庄言以责之,不如微言以刺之;微言以刺之,不如婉言以讽之;婉言以讽之,不如妙譬以喩之;而小说者,皆具此能力者也。故用小说以规人过,是上上乘也。(按昔已有用之者,如《琵琶记》是也。)(以下浴血生)
  小说能导人游于他境界,固也。然我以为能导人游于他境界者,必著者之先自游于他境界者也。昔赵松雪画马,常闭户不令人见。一日,其夫人窃窥之,则松雪两手距地,昂头四顾,俨然一马矣,故能以画马名于世。作小说者亦犹是。有人焉,悄思冥索,设身处地,想象其身段,描摹其口吻,淋漓尽致,务使毕肖,则吾敢断言曰:「若而人者,亦必以小说名于世。」
  中国韵文小说,当以《西厢》为巨擘,吾读之,眞无一句一字是浪费笔墨者也。梁任公最崇拜《桃花扇》,其实《桃花扇》之所长,寄托遥深,为当日腐败之人心写照,二语已足尽之。塡词演白,颇有一二草草处,盖云亭意本不在此也。
  《红楼梦》一书,系愤淸人之作,作者眞有心人也。着如此之大书一部,而专论淸人之事,可知其意矣。其第七回便写一焦大醉骂,语语痛快。焦大必是写一汉人,为开国元勋者也,但不知所指何人耳。按第七回:「尤氏道:『因他从小儿跟着太爷出过三、四回兵,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自己挨着饿,却偷了东西给主子吃;两日没水,得了半碗水给主子喝,他自己喝马溺。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以上等句,作者决非无因而出。倘非有所愤,尤氏何必追叙许多大功,曰:「把太爷背了出来,得了命。」可知无焦大则不但无此富贵,则亦无此人家。旣叙其如此之大功,而又加以「不过仗着」四字,何其牵强?又观焦大所云:「欺软怕硬,有好差使派了别人(必是督抚海关等缺)。二十年头里的焦大爷眼里有谁?别说你们这一把子的杂种们。你们作官儿,享荣华,受富贵。你祖宗九死一生,挣下这个家业,到如今不报我的恩,反和我充起主子来了!」字字是血,语语是泪,故屡次禁售此书,盖淸人有见于此也。今人无不读此书,而均毫无感触,而专以情书目之,不亦误乎?(以下平子)
  《红楼梦》之佳处,在处处描摹,恰肖其人。作者又最工诗词,然其中如柳絮、白海棠、菊花等作,皆恰如小儿女之口吻,将笔墨放平?不肯作过高之语,正是其最佳处。其中丫鬟作诗,如描写香菱咏月,刻划入神,毫无痕迹,不似《野叟曝言》羣姸联吟,便令读者皮肤起粟。怡红在园中与姊妹联咏诸章,往往平庸,盖实存不欲压倒诸姊妹之意;其在外间之作,有绝佳者,如《滴不尽相思血泪》一曲,诚绝唱也。曲云:「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波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靑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今日欲改良社会,必先改良歌曲,改良歌曲,必先改良小说,诚不易之论,盖小说(传奇等皆在内)与歌曲相辅而行者也。夫社会之风俗人情、语言好恶,一切皆时时递变。而歌曲者,乃人情之自然流露,以表其思慕痛楚,悲欢爱憎。然闻悲歌则哀,闻欢歌则喜,是又最能更改人之性情,移易世之风俗。故必得因地因时,准社会之风俗人情、语言好恶,而亦悉更变之,则社会之受益者自不少。上古之小说歌曲无论矣,然自周以来,其与小说歌曲最相近者,则莫如三百之诗,由诗而递变为汉之歌谣,为唐之乐府,为宋词,为元曲,为明代之昆腔(昆腔为魏良辅所更定,魏为昆山人也,故有此名)。自明末至今三百年来,朝野雅俗,莫不爱之,莫不能之。至今三十年间,此调暂绝。盖社会每经数百年之久,其言语必已有许多不同之处,其不经常用之语,便觉其非太高尙,则过雅典,俗人不能解,自觉嚼然无味。故自上古至今数千年来之音乐,未有至五百年而不更变者,职此故也。然昆曲废而京调、二簧、山陕梆子出而代之,风靡一世,其言辞鄙陋,其事迹荒谬,其所本之小说、传记亦毫无意义,徒以声音取悦于人,而无益于世道人心,是则世无有心人出而更变之之过也。故孔子当日之删《诗》,卽是改良小说,卽是改良歌曲,卽是改良社会。然则以《诗》为小说之祖可也,以孔子为小说家之祖可也。
  《红楼梦》为底是专说淸人之凭据,其不必深求而可知者,则尽在于叙次妇女装束形体,举无一语涉及裙下故也。举世风俗,自南唐来,小人下达久矣。凡小说写佳人者,无一不以双缠为贵。甚至崔莺莺为唐时人,杨妃为女道士,《西厢》、《长生》两传奇尽力附会其缠足。才子笔墨,尙且尔尔,何况庸俗之里巷评话,有不以王昭君为小脚,赵飞燕为行缠者耶?其意谓殆非缠足而不贵,因不惜重诬古人,以快己唇舌而媚里巷耳目也。又谁知天演推嬗,新理日明,至年来有天然足之徽号。词章家如袁子才,生在雍、干时,可谓颇具自由哲学思想,不为俗拘者矣。飮食则鄙翅参,动作则拒筮;笑道箓之长生,讥佛徒之小乘;不堪舆而兴作,不斋醮而祈禳;星命无权,旁删枝叶,文章无派,专主性灵。汉、宋门户之俱非,八比小楷之不屑。而其愼取妇容也,端在肤如凝脂,自然素足,吾辈以今日之眼光观他,可称先识。独至撷其所为诗歌,犹未敢显然以素足入咏,提倡天然之美者何也?毋亦识有余而胆仍未足,究为一辈之盲论所禁压耶?调查其诗话,有载江南某女子口号云:「三寸金莲自古无,观音大士赤双趺。不知作俑从何始,始自人间贱丈夫。」又其小说,有纪某生梦入冥中,见缠足妇呼寃讼控李后主,阎摩罚使制履,又安知诗非袁子所自作,梦非袁子所自托,以写其胸中不平之意?此亦良心发现,言本由衷之一证也。然有几多素足好典故,可引不引,偏引一外夷无諬之观音大士,梦中迷离之阎摩老子,亦适成其为女子见识,小说文章,而不足为袁子自己理论之据。此无他,皆由袁子理不胜欲,壁垒不坚之弊耳。故其尺牍,讪友取妾必取小脚为小人下达,而彼屛风粲粲,闺门粥粥,有所谓方姬、金姬、陶姬、锺姬等等者,屡见诸寄怀诗,其大脚者乎?其小脚者乎?都无眀文,暧暧昧昧,想均不脱小人下达之范围而已。其至粤也,杂诗中有「靑唇吹火拖鞋出,难近都如鬼手馨」之语,诗话复重引之,是明讥素足以谐俗矣。余谓其壁垒不坚,良非太过。以袁子先识之人物,尙不俗,余子可知,公等碌碌更可知。曹雪芹虽非碌碌者,以着如许之大部书,专写旗人,不但正钗无一语及足,连副钗及又副钗,亦无一语及之。是亦胆识不足,等于余子之讥,无可为解谤者也。次《红楼梦》而作者,尙有俞仲华《荡寇志》、某闽人《花月痕》二书。脂光粉艳,剑舞钗飞,号称一时之隽。《荡寇志》书中,上上人物为陈丽卿,《花月痕》书中上上人物为薛瑶华。而丽卿对伊姻党女眷语,自承己足与男子无异,百数十回内并未误用到三寸金莲之套谈以犯及丽卿者。而丽卿之婉变娇憨,俏俊神情,曾不少损。薛瑶华驰马试剑,好为男子妆,著者特加六寸肤圆之誉以表扬之。数十回内着一瑶华,只觉巾帼神飞而须眉反形文弱。观于丽卿、瑶华出色当行,为《荡寇志》、《花月痕》增重,益叹曹雪芹嗫嚅其辞,终属刘郞不敢题糕,长留后人话柄也。友人潘兰史与余同情,曾有句云:「解识肤圆光致致,怜香吾独爱冬郞。」此仅搬字遇纸,作冬郞之诗评耳。必如作丽卿、瑶华传者,始称正面文字,为天然足生色。庚子、辛丑,听雨楼主人在上海《消闲报》诗钟当社,特出「天然足」请人属句,斗角钩心,必多可观,惜余未见。若以诗而论,则吾友邱菽园《明妃曲》长古中有一联云:「鸾文大脚双珠靿,雉尾峨冠五彩翚。」题某姬象近体中有一联云:「不着鸦头肤细致,闲拖金齿跗丰姸。」眞能写得其佳处出也。缠身与素足,看似猥琐之事,然于进种改良转移习俗问题,煞有关系。是以维新士夫都不等闲置之。近且上烦诏诰,着官吏之奉行。他如日本博览会坊,几成国际谈判,固吾国女界一重要之硏究的也。故当提倡素足,诱之使劝,其道尤于词章、小说、评话、传奇为宜。苟《红楼梦》著者二百年前早知此义,极力表章,踵而尤者,当变国俗,又岂止如袁子之烛照,陈、薛之凤麟也哉!(昭琴)
  蒋藏园着《临川梦》设言有俞二姑者,读《牡丹亭》而生感致病,此不过为自己写照,极表景仰临川之热诚而已。然亦可见小说之道,感人深矣。乃近有实事与此相类,而其痴想尤甚者。顷伦敦《泰晤士报》载有《读小说而自杀》一条,其文曰:「英国著名小说家玛利女史所著《米的亚端》一书,极言有推理思想之人容易自杀,今者竟有读此书而眞自杀之人,卽同国一牧师之子名噶士者,一夜饱读此书,愀然语其母曰:『此儿(指书中之人物)乃竟死耶?』若不胜感动者然。翌晨检其寝室,则见其着乃父之法服缢死焉。搜其襟底,见有小字一行曰:『衣法服以赴天国,吾望之久矣,非自杀也』」云云。噫!小说之神力不可思议,乃如此耶?(以下飮冰)
  查每年地球各国小说出版之数,约八千种乃至一万种。内美国约二千种,英国一千五百余种,俄国约一千种,法国约六百种,伊大利、西班牙各五百余种,日本四百五十余种,印度、叙利亚约四百种云。
  泰西之小说,书中之人物常少;中国之小说,书中之人物常多。泰西之小说,所叙者多为一二人之历史;中国之小说,所叙者多为一种社会之历史(此就佳本而论,非普通论也)。昔尝思之,以为社会愈文明,则个人之事业愈繁赜,愈野蛮,则愈简单。如叙野蛮人之历史,吾知其必无接电报、发电话、寄像片之事也。故能以一二人之历史敷衍成书者,其必为文明无疑矣。初欲持此论以薄祖国之小说,由今思之,乃大谬不然。吾祖国之政治法律,虽多不如人,至于文学与理想,吾雅不欲以彼族加吾华冑也。盖吾国之小说,多叙述往事,泰西之小说,多描写今人。其文野之分,乃书中材料之范围,非文学之范围也。若夫以书中之内容论,则《西厢》等书,最与泰西近。(曼殊)
  新秋病起,人意殊慵,偶拈笔作小说杂谈数则,一下笔,游思积绪相引而至,累累不能休,积数千言。稿成自视,不欲弃掷,姑寄交新小说社刊之。(以下侠人)
  吾国之小说,莫奇于《红楼梦》,可谓之政治小说,可谓之伦理小说,可谓之社会小说,可谓之哲学小说、道德小说。何谓之政治小说?于其叙元妃归省也,则曰:「当初旣把我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于其叙元妃之疾也,则曰:「反不如寻常贫贱人家,娘儿兄妹可常在一块儿。」(原书读后,词句已忘,一时案头又无此书可以对证,故皆约举其词,非原文也,读者谅之,下同此。)而其归省一回,题曰「天伦乐」,使人读之,萧然飒然,若凄风苦雨,起于纸上,适与其标名三字反对。(《红楼梦》标题最不苟,有正反二种,如《苦绛珠魂归离恨天》,其正标名也;《贤袭人娇嗔箴宝玉》、《贤宝钗小惠全大体》,其反标名也。此类甚多,不遑枚举,余可类推。)绝不及皇家一语,而隐然有一专制君主之威,在其言外,使人读之而自喩。而其曲曰:「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此向爹娘梦里相寻吿: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大观园全局之盛衰,实与元妃相终始。读此曲,则咨嗟累欷于人事之不常,其意已隐然言外矣。此其关系于政治上者也。曰:「宝玉祗好与姐姐妹妹在一处。」曰:「于父亲伯叔都不过为圣贤敎训,不得已而敬之。」曰:「我又没个亲姊妹,虽有几个,你难道不晓得我是隔母的?」(宝玉对黛玉语。)而书中两陈纲常大义,一出于宝钗之口,一出于探春之口,言外皆有老大不然在。中国数千年来家族之制,与宗敎密切相附,而一种不完全之伦理,乃为鬼为蜮于靑天白日之间,日受其酷毒而莫敢道。凡此所陈,皆吾国士大夫所日受其神秘的刺冲,虽终身引而置之他一社会之中,远离吾国社会种种名誉生命之禁网,而万万不敢道,且万万无此思想者也。而著者独毅然而道之,此其关于伦理学上者也。《红楼梦》一书,贾宝玉其代表人也。而其言曰:「贾宝玉视世间一切男子,皆恶浊之物,以为天下灵气悉锺于女子。」言之不足,至于再三,则何也?曰:「此眞著者疾末世之不仁,而为此言以寓其生平种种之隐痛者也。」凡一社会,不进则退,中国社会数千年来,退化之迹昭然;故一社会中种种恶业无不毕具。而为男子者,日与社会相接触,同化其恶风自易;女子则幸以数千年来权利之衰落,闭置不出,无由与男子之恶业相熏染。虽别造成一卑鄙龌龊、绝无高尙洁纯的思想之女子社会,而其犹有良心,以视男子之胥戕胥贼,日演杀机,天理亡而人欲肆者,其相去尤千万也。此眞著者疾末世之不仁,而为此以寓其种种隐痛之第一伤心泣血语也。而读者不知,乃羣然以淫书目之,呜呼!岂眞嗜腐鼠者之不可以翔靑云邪!何沉溺之深,加之以当头棒喝而不悟也?然吾辈虽解此义,试设身处地,置我于《红楼梦》未着,此语未出现以前,欲造一简单捷之语以写社会之恶态,而警笑训诫之,欲如是语之奇而赅,眞穷我脑筋不知所措矣。且中国之社会,无一人而不苦者也。置身其间,日受其惨,往往躬受之而躬不能道之。今读《红楼梦》十二曲中,凡写一人,必具一人之苦处,梦寐者以为褒某人,贬某人,不知自著者大智、大慧、大慈、大悲之眼观之,无一人而不可怜,无一事而不可叹,悲天悯人而已,何褒贬之有焉?此其关于社会上者也。而其尤难者,则在以哲学排旧道德。孟子曰性善,荀子曰性恶,此争辩二千年不能明。吾以为性决非恶者,特今日而言性善,则又不可。何则?未至于太平之世,率性而行,动生抵触,于是别设一道德学以范围之。故违性之物也,而在文明未达极点之时,则不可不谓之善。然人性又自然之物也,终不能屈柳为杯桊,于是有触卽发,往往与道德相冲突。而世之谈道德学者,诵其成文,昧其原理。且所谓道德学者,不能离社会而孤行也,往往与其羣之旧俗相比附。于是,因此,而社会之惨苦壁垒反因之而益坚。而自然之性又惯趋权利,而与其为害之物相抵触。于是纷乱之迹,终不可绝,而道德之势力,入人已深,几以为天然不可踰之制,乃相率而加其轶于外者以「大逆不道」之名。凡开辟以来,合尘寰之纷扰,殆皆可以是名之,固非特中国为然也。吾无以名之,名之曰:「人性与世界之抵触。」此义在中国罔或知之,唯老、庄实宣其蕴,而拘墟之俗士,反羣起而之。不知谓其说之不可行则可,谓其理之不可存则不能也。今观《红楼梦》开宗明义第一折曲,曰:「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其后又曰:「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曰「情种」,曰「败家的根本」,凡道德学一切所禁,事之代表也。曰「风月情浓」,曰「擅风情,秉月貌」,人性之代表也。谁为情种?只以风月情浓故。败家根本,祗以擅风情,秉月貌故。然则谁为败道德之事?曰人性故。欲除情种,除非去风月之浓情而后可;欲毋败家,除非去风情月貌而后可。然则欲毋败道德,亦除非去人性而后可。夫无人性,复何道德之与有?且道德者,所以利民也。今乃至戕贼人性以为之,为是乎,为非乎,不待辨而明矣。此等精锐严格之论理,实举道德学最后之奥援,最坚之壁垒,一拳搥碎之,一脚踢翻之,使上穷碧落下黄泉,而更无余地以自处者也。非有甚深微妙之哲学,未有能道其只字者也。然是固可以为道德学咎乎?曰:不可。彼在彼时,固不得不尔也。且世变亦繁矣,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红楼梦》者,不能预烛将来之世变,犹创道德学者不能预烛《红楼梦》时之世变也。特数千年无一人修改之,则大滞社会之进化耳。而奈何中国二千年,竟无一人焉敢昌言修改之哉!而曹雪芹独毅然言之而不疑,此眞使我五体投地,更无言思拟议之可云者也。此实其以大哲学家之眼识,摧陷廓淸旧道德之功之尤伟者也。而世之人,顾羣然曰:「淫书、淫书。」呜呼!戴绿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绿,戴黄眼镜者,所见物一切皆黄;一切物果绿乎哉?果黄乎哉?《红楼梦》非淫书,读者适自成其为淫人而已。
  评《红楼梦》者十余家,支离灭裂,无一能见其眞相,而尤谬者,乃至羣焉以甄宝玉为一佳人。夫此书固明明言之曰:「都说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全书言金玉、木石者尤屡见,不一见,此书固言木石,非演金玉也。甄宝玉者何?眞宝玉也,玉也;贾宝玉者何?假宝玉也,石也,著者之意明白如此,而评者昧昧焉,纵全无脑筋,亦何至若是!
  甄宝玉乃一极通世故之人,贾寳玉乃一极不通世故之人,著者愤世之心,于此可见;亦足见《红楼梦》为社会小说之一端也。
  吾国近百年来有大思想家二人,一曰龚定庵,一曰曹雪芹,皆能于旧时学术社会中别树一帜。然二人皆老学派也。(定盦名为学佛,实则老学甚深,其书中亦屡言老聃。)吾国社会中,凡上等思想人,其终未有不入老派者,实非社会之福也,其故可思矣。
  余不通西文,未能读西人所著小说,仅据一二译出之本读之。窃谓西人所著小说若更有佳者,为吾译界所未传播,则吾不敢言;若其所谓最佳者亦不过类此,则吾国小说之价値眞过于西洋万万也。试比较其短长如左:
  一、西洋小说分类甚精,中国则不然,仅可约举为英雄、儿女、鬼神三大派,然一书中仍相混杂,此中国之所短一。
  一、中国小说,每一书中所列之人,所叙之事,其种类必甚多,而能合为一炉而冶之。除一、二主人翁外,其余诸人,仍各有特色。其实所谓主人翁者,不过自章法上云之而已。西洋则不然,一书仅叙一事,一线到底,凡一种小说,仅叙一种人物,写情则叙痴儿女,军事则叙大军人,冒险则叙探险家,其余虽有陪衬,几无颜色矣。此中国小说之所长一。
  一、中国小说,卷帙必繁重,读之使人愈味愈厚,愈入愈深。西洋小说则不然,名著如《鲁敏孙漂流记》、《茶花女遗事》等,亦仅一小册子,视中国小说不及十分之一。故读惯中国小说者,使之读西洋小说,无论如何奇妙,终觉其索然易尽。吾谓小说具有一最大神力,曰迷。读之使人化身入其中,悲愉喜乐,则书中人之悲愉喜乐也,云为动作,则书中人之云为动作也,而此力之大小,于卷帙之繁简,实重有关系焉。此中国小说之所长二。
  一、中国小说起局必平正,而其后则愈出愈奇。西洋小说起局必奇突,而以后则渐行渐弛。大抵中国小说,不徒以局势疑阵见长,其深味在事之始末,人之风釆,文笔之生动也。西洋小说,专取中国之所弃,亦未始非文学中一特别境界,而已低一着矣。此中国小说之所长者三。
  唯侦探一门,为西洋小说家专长。中国叙此等事,往往凿空不近人情,且亦无此层出不穷境界,眞瞠乎其后矣。
  或曰:「西洋小说尙有一特色,则科学小说是也。中国向无此种,安得谓其胜于西洋乎?」应之曰:「此乃中国科学不兴之咎,不当在小说界中论胜负。若以中国大小说家之笔叙科学,吾知其佳必远过于西洋。且小说者,一种之文学也。文学之性,宜于凌虚,不宜于征实,故科学小说终不得在小说界中占第一席。且中国如《镜花缘》、《荡寇志》之备载异闻,《西游记》之暗证医理,亦不可谓非科学小说也。特惜《镜花缘》、《荡寇志》去实用太远,而《西游记》又太蒙头盖面而已。然谓我先民之无此思想,固重诬也。」
  准是以谈,而西洋之所长一,中国之所长三。然中国之所以有三长,正以其有此一短。故合观之,而西洋之所长,终不足以赎其所短;中国之所短,终不足以病其所长。吾祖国之文学,在五洲万国中,眞可以自豪也。
  孔子曰:「我欲托之于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着明也。」吾谓此言实为小说道破其特别优胜之处者也。孟子曰:「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鄙夫宽,薄夫敦。」凡人之性质,无所观感,则兴起也难;苟有一人焉,一事焉,立其前而树之鹄,则望风而趋之。小说者,实具有此种神力以操纵人类者也。夫人之稍有所思想者,莫不欲以其道移易天下,顾谈理则能明者少,而指事则能解者多。今明着一事焉以为之型,明立一人焉以为之式,则吾之思想可瞬息而普及于最下等之人,实改良社会之一最妙法门也。且孔子之所谓见诸行事者,不过就鲁史之成局,加之以褒贬而已。材料之如何,固系于历史上之人物,非吾之所得自由者也。小说则不然,吾有如何之理想,则造如何之人物以发明之,彻底自由,表里无碍,无一人能稍掣我之肘者也。若是乎由古经以至《春秋》,不可不谓之文体一进化;由《春秋》以至小说,又不可谓之非文体一进化。使孔子生于今日,吾知其必不作《春秋》,必作一最良之小说,以鞭辟人类也。不宁惟是,使周、秦诸子而悉生于今日,吾知其必不垂空言以诏后之人,而咸当本其学术,作一小说以播其思想,殖其势力于社会,断可知也。若是乎语孔子与施耐庵、曹雪芹之学术行谊,则二人固万不敢几;若语《春秋》与《红楼梦》、《水浒》之体裁,则文界进化,其阶级固历历不可诬也。
  小说之所以有势力于社会者,又有一焉,曰:坚人之自信力。凡人立于一社会,未有不有其自信力以与社会相对抗者也。然众寡之势不敌,故苟非鸿哲殊勇,往往有其力而守之不坚,久之且消磨焉,沦胥焉,以至于同尽。夫此力之所以日澌灭者,以舍我之外,皆无如是之人也。苟环顾同羣而有一人焉与吾同此心,同此理,则欣然把臂入林矣,其道且终身守之而不易矣。子曰:「德不孤,必有邻。」盖谓此也。古人所以独抗其志,逖然不与俗偶者,虽无并世之俦,而终必有一人焉先我而立于简册之上,职是故也。小说作,而为撰一现社会所亟需而未有之人物以示之,于是向之怀此思想而不敢自坚者,乃一旦以之自信矣。苟不知历史之人,将认其人为眞有;苟知有历史之人,亦认其书之著者为并世旷世,心同理同,相感之人也。于是此种人之自信力,遂因之益坚,始焉而蓄之于心,继焉而见之于事。苟有流于豪暴者,人訾其强横无理,彼固以鲁智深、武二哥自居也。苟有溺于床笫者,人訾其缠绵无志,彼固以林黛玉、贾寳玉自居也。旣引一书中之人为同情之友矣,则世人虽如何非毁之,忠吿之,其言终不能入,其心终不可动。有时以父母师长之力强禁之,禁其身不能禁其心也。舍其近而昵其远,弃其实而丽于虚,虽曰为常人之所駴乎,然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物各从其类也。此固心理问题,而非算术问题也。故为小说者,以理想始,以实事终;以我之理想始,以人之实事终。
  不宁惟是,小说者,固应于社会之热毒,而施以淸凉散者也。凡人在社会中所日受惨毒而觉其最苦者二:一曰无知我之人,一曰无怜我之人。苟有一人焉,于我躬所被之惨毒悉知悉见,而其于评论也,又确能为我辩护,而明着加惨毒于我者之非,则望之如慈父母良师友不啻矣,以为穷途所归,命矣。且又不必其侃侃而陈之,明目张胆以为我之强援也,但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虽昌言之不敢,而悱恻沈挚,往往于言外之意表我同情,则或因彼之知我而怜我也,而因曲谅其不敢言之心;因彼之知我者以知彼,且因知彼者以怜彼,而相结之情乃益固。故有暴君酷吏之专制,而《水浒》现焉;有男女婚姻之不自由,而《红楼梦》出焉。虽峨冠博带之硕儒,号为生今之世,反古之道,守经而不敢易者,往往口非梁山而心固右之,笔排宝、黛而躬或蹈之,此无他,人心之所同,受其惨毒者,往往思求怜我知我之人,著者之哀哀长号,以求社会之同情,固犹读者欲迎著者之心也。故一良小说之出世也,其势力殆如水银泻地,无孔不入,日月有明,容光必照。使人无论何时何地,而留有一小说焉以监督之,而慰藉之,此其力眞慈父母、良师友之所不能有,而大小说家之所独擅者也。此无他,圣经贤传之所不能诏而小说诏之,稗官史籍之所不能载而小说家载之,诗歌词曲之所不能达而小说达之,则其受人之欢迎,安得不如泥犂狱中之一光明线也。其有一种之特别势力也,以其为一种之特别文学也。
  小说者,「今社会」之见本也。无论何种小说,其思想总不能出当时社会之范围,此殆如形之于模,影之于物矣。虽证诸他邦,亦罔不如是。卽如所谓某某未来记、某星想游记之类,在外国近时之小说界中,此等书殆不少,骤见之,莫不以为此中所言,乃世界外之世界也,脱离今时社会之范围者也。及细读之,只见其所持以别善恶决是非者,皆今人之思想也。岂今人之思想,遂可以为善恶是非之绳墨乎?遂可以为世界进步之极轨乎?毋亦以作者为今人已耳。如《聊斋》之,以丑者占全社会之上流,而美者下之。观其表面,似出乎今社会之范围矣。虽然,该作者亦未尝表同情于彼族也,其意只有代某生抱不平,且借此以讥小人在位之意而已,总不能出乎世俗之思想也。近来新学界中之小说家,每见其所以歌颂其前辈之功德者,輙曰「有导人游于他境界之能力」,然不知其先辈从未有一人能自游于他界者也。岂吾人之根性太棉薄,尝为今社会所囿而不能解脱乎?虽然,苟著者非如此,则其所著亦必不能得社会之欢迎也。今之痛祖国社会之腐败者,每归罪于吾国无佳小说,其果今之恶社会为劣小说之果乎,抑劣社会为恶小说之因乎?(以下曼殊)
  欲觇一国之风俗,及国民之程度,与夫社会风潮之所趋,莫雄于小说。盖小说者,乃民族最精确、最公平之调查录也。吾尝读吾国之小说,吾每见其写妇人眼里之美男儿,必曰:「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此殆小说家之万口同声者也。吾国民之以文弱闻,于此可见矣。吾尝读德国之小说,吾每见其写妇人眼里之美男儿,輙曰:「须发蒙茸,金钮闪烁。」盖金钮云者,乃军人之服式也。观于此,则其国民之尙武精神可见矣。此非徒德国为然也,凡欧洲各国,「金钮」两字,几成为美少年之代名词矣。盖彼族妇女之所最爱而以为最美观者,乃服金钮之男儿也。噫!民族之强弱岂无因欤!寄语同胞中之欲改良社会之有心人,苟能于妇人之爱憎处以转移之,其力量之大,较于每日下一明诏,且以富贵导其前,鼎镬随其后,殆尤过之。
  「天下无无妇人之小说」,此乃小说家之格言,然亦小说之公例也。故虽粗豪如《水浒》,作者犹不能不斜插潘金莲、潘巧云之两大段,以符此公例。卽一百零八人之团体中,亦不能无扈、顾、孙之三人。吾初不信此公例,吾以为此不过作者迎合时流,欲其书之广销而已,决非无妇人必不能得佳构也。其后闻侦探家之言曰:「凡奇案必与妇人有关涉。」乃始知小说之不能离妇人,实公例也。盖侦探所查之案情,实事也;才子所作之小说,理想也。实事者,天演也;理想者,人演也。理想常在实事之范围内,是则理想亦等于实事也。故案之奇者,卽小说之佳本也;不奇者,卽凡本也。以论理学演之,则天下之小说,有有妇人之凡本,然必无无妇人之佳本也。
  中国文学,大率最富于厌世思想,《桃花扇》亦其一也。所言犹亲切有味,切实动人,盖时代精神使然耳。《修札》演白云:「那热闹局便是冷淡的根芽,爽快事便是牵缠的枝叶。倒不如把剩水残山,孤臣孽子,讲他几句,大家滴些眼泪罢。」(飮冰)
  小说与戏曲有接之关系。小说者,虚拟者也;戏曲者,实行者也。中国小说之范围,大都不出语怪、诲淫、诲盗之三项外,故所演戏曲,亦不出此三项。欲改良戏曲,请先改良小说。(以下定一)
  吾喜读泰西小说,吾尤喜泰西之侦探小说。千变万化,骇人听闻,皆出人意外者。且侦探之资格,亦颇难造成。有作侦探之学问,有作侦探之性质,有作侦探之能力,三者具始完全,缺一不可也。故泰西人靡不重视之。俄国侦探最著名于世界,然吾甚惜中国罕有此种人、此种书。无已,则莫若以《包公案》为中国唯一之侦探小说也。除包公外,吾尙忆曾闻言,昔程明道先生将摄某县篆,时某县已有罪犯数人,是非莫辨。明道遂设宴飮众囚,飮毕,众皆去,惟一囚不去。明道曰:「汝必眞犯也。」囚曰:「何故知之?」明道曰:「杀人者皆以左手持刀,今汝执箸亦以左手,可见汝常杀人,习惯而成自然耳。」囚始认之,案遂破。卽此一端,可见作侦探心思之深微莫测,无孔不入矣。若程明道先生者,卽谓为中国之一侦探也,谁曰不宜?
  小说者,诚社会上之有力人也,读之改变人之性质。非独泰西有读小说而自杀之事,我中国亦然。吾前闻人言,有读《封神传》而仿其飞行空中之本领,竟作堕楼人。又有谈《西厢记》而恋莺莺之貌,欲步张生之举,寤寐求之,梦中遂大声疾呼莺莺不绝,后以病故。物必有偶,有泰西人读之自杀,必有泰东人读之堕楼病故。吾故曰:「社会上有力人也。」吾中国若有政治小说,插以高尙之思想,则以之转移风俗,改良社会,亦不难矣。
  往岁《新小说报》有附录《小说丛话》,余亦尝有所刊入。然诸家言杂陈,不出一人手笔,盖又诸家丛话之丛书也。余性有专嗜,每平居无事,则必检小说数种,批之读之,亦非此无以解郁闷。因复用其体裁录为兹编,仍付小说社刊之。(以下浴血生)
  传奇,小说之一种也。旣云小说,则自有小说体裁,转无取乎词藻之铺排,字面之堆垛。试览元人杂剧,纯用本色,盖诗家之所谓白描者也。李笠翁曰:「曲白有一字令人不解,便非能手。」此语不为无见。然其所著《十种曲》品格自卑。
  笠翁,殆亦愤世者也。观其书中借题发挥处,层见迭出。如「财神更比魁星验,乌纱可使黄金变」,「孔方一送便上靑霄」,「写头衔灯笼高照,刻封皮马前炫耀,吓乡民隐然虎豹,骗妻拏居然当道」等语,皆痛快绝伦。使持以示今之披翎挂珠,蹬靴戴顶者,定如当头棒击,脑眩欲崩。
  韩春湖吏部曾着曲述司曹状况,形容极致,为一时传诵。惜限于篇幅,不能全录。摘其尤警策者,如「文章收拾簿书劳,上衙门走遭。笑当年指望京官好,到如今低心下气空愁脑。」「再休题游翰苑三载淸标。只落得进司门一声短道。」「端只为一字宽严须计较,小司官费尽周旋敢挫挠,从今那复容高傲。」「百忙中错误眞难保,暗地里只眼先瞧,赶望着乞面去捱些脸臊。那知道吃雷回啼得魂销。」「无文貌,没相好,怪不得办事徒劳,升官尙早。」「一身顾影空堪笑,把平生壮气半向近年销。」(以上司嘲)「薄宦天涯,首善京华,公余随伴散私衙,仕逍遥似咱,便无多钱钞供挥洒;较似他风尘俗吏殊高雅。」「有多少宦海茫茫吁可怕,那风波陡起天来大。」「到头来空倾轧,霎时间升美缺,锦上添花,蓦地里被严参,山头落马。」「你我赴官衙,坐道从容尽潇洒。只照常办事,便不争差。」「特题的材能俊雅,推升的器识」淸华,只要颈上朝珠将就挂,到其间科道挨班分定咱。」「太平时节恩光大,或京堂几转帽顶变山查。」(以上司慰)细玩诸曲,作者殆有深。至司嘲结语云云,且复放笔书,以一吐其牢骚抑塞满腹不平之气。读者于此,亦以知资格磨人之弊,而深悟爵禄一物眞为困豪杰之樊笼,覊英雄之缰锁,入其中盖未有不销沈壮气于无形者也。抑吾忧夫今世之士,抵掌奋舌,言论激昂,其气要亦不可为不壮。虽然,彼固有樊笼在,有缰锁在,则且奈之何哉!
  良小说得良批评而价値益增,此其故宜人人知之。然良小说固不易得,乃若良批评,则尤为难能而可贵者也。金圣叹曰:「今人不会读书。」吾亦谓必如圣叹,方是眞会读书人。
  自圣叹批《水浒》、《西厢》后,人遂奉《水浒》、《西厢》为冠,以一槪抹煞其它之稗官传奇,谓舍此更无及得《水浒》、《西厢》者,此亦非也。彼不知天下原不乏《水浒》、《西厢》等书,顾安得如圣叹其人,取而一一读之,一一批之。
  种种文学,莫不有选,惟曲界无之。《缀白裘》近是,然其选为登场脚本,故不洽音律者輙加点窜。如《西厢》一书,原文几不留只字,而其点窜处又鄙俚之甚,令人对之气结。余素愿欲网罗古今传奇数十百种而汇刊之,他日果不负斯言,是亦艺林中一佳话、一快谈也。
  《虎囊弹》传奇,散见诸书。如《石头记》、《缀白裘》者,只《山门》一出,盖演《水浒》中鲁智深大闹五台事。《雨韭盦笔记》尝载其曾于某处观演全本,然曲文未覩也。数年来遍求之国中各书肆,竟不可得。岂其流落人间者,仅存此片鳞只爪欤?虽然,珍其鳞爪,亦终胜湮没不闻。出中之尤佳者,为《寄生草》一阕,今录之:「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入塡词家之手,莽和尙亦文秀乃尔。
  中国女子,卑弱至极,志士痛之。近顷著书以提倡女权为言者充栋,顾前数十年,谁敢先此发难?而《镜花缘》独能决突藩篱为女子一吐郁勃,滔滔狂澜,屹立孤柱,我不知作者当具何等魄力。惟其思想,则仍根于状元宰相之陈腐旧套,未憾事。然必执此以咎前数十年之作者,固苛论也。
  社会小说,愈含蓄愈有味。读《儒林外史》者,盖无不叹其用笔之妙,如神禹铸鼎,魑魅魍魉,莫遁其形。然而作者固未尝落一字褒贬也。今之社会小说伙矣,有同病焉,病在于尽。
  中国人之好鬼神,殆其天性,故语怪小说,势力每居优胜。如荒诞无稽之《封神榜》,语其文无足取也,征其义又无足取也,彼果以何价値,以何魔力,而能于此数百年之小说中占一位置耶?
  泰西各国,大学生徒每有编剧自演者,诚以此事握转移社会习俗之关键也。吾国人素贱蓄优伶,盖目为执业中之下下者;数年间风气骤开,亦稍知其非。上海徐家汇汇学,法敎士所建,肄业法文之良塾也。去岁编法剧《脱难记》,令生徒演之,余往观焉,声情激越,听者动容。按《脱难记》者,一千七百九十年法国大革命,市朝腾沸,当时诸大臣,被获就戮,不可数计。侯爵佛爵维哀(Marguis pe Veiers)谋避英国,尝艰越劫,卒以身。此卽述其顚连困苦,入危出险之历史也。全剧非单词只字所可毕译,惟其目录则仍撰中文,别纸刊布。计五出,揭之于左:
  第一出露忠胆力救无辜第二出谋逃难泄漏天机第三出害忠良天地不容第四出逃关口奋不顾身第五出劫监囚报施不爽
  工诗者谓作诗尤争起结,较颔腹两联为更难,旨哉言乎!塡曲亦然。盖起语须得总絜全文纲领,使非聚精会神以出之,则一篇文势,随以弛缓。洋洋十数阕之后,必有尾声、余文以为之结煞。使非聚精会神以出之,则一篇文气,随以涣散,强弩之末,几于不穿鲁缟。作者最易蹈此弊。如首尾果能落笔不苟矣,中间虽着一二懈语,弗为病也。偶读元剧,见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诸式,因论之如是。
  今之山歌,类古之童谣,有绝佳者。如吴歌「做天切莫做四月天,种菜的哥哥要下,采桑娘子要晴干」,「故老旧人尽说郞偷姐,如今是新翻世界姐偷郞」,为金圣叹所赏。以余所闻,则相思词亦天地之妙文也。词如下:「相思欲寄何从寄?画个〇(俱读如圏)儿替。画在〇儿外,心在〇儿里。我密密加〇,你须密密知侬意。单〇儿是我,双〇〇儿是你;整〇儿是团?,半〇儿是别离。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〇儿〇到底。」
  钱塘洪昉思着《长生殿传奇》,自序云:「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輙作数日恶。」而曲白中演用白氏语处极多,《雨梦》一折,并于《秋雨》剧有所采摭,何也?
  袁子才《随园诗话》云:「今人称伶人女妆者为花旦,误也。黄雪槎《靑楼集》曰:「凡妓以墨点面者号花旦,盖是女妓之名,非今之伶人也。汉《郊祀志》:乐人有饰为女妓者。此方是今之小旦。」按古人名称,往往有至今日仍其词而异其用者,非独梨园为然也。录此亦以供传奇家硏究之一助。
  蒋新畬尝携所撰曲本,强随园观之,曰:「先生只算小病一场,宠赐披览。」随园为览数阕,赏其中二句云:「任汝忒聪明,猜不出天情性。」新畬笑曰:「先生毕竟是诗人,非曲客也。商宝意闻雷诗:『造物岂凭翻覆手,窥天难用揣摹心。』此我十一个字之蓝本也。」语载《随园诗话》。按二句系《空谷香》曲,为蒋曲九种之一,其曲云:「人间一点名,簿上三分命,百岁匆匆,打合穷愁病。劳劳过一生,自担承,把苦乐闲忙取次经。绽敎身子随时挣,想起心儿异样疼,何堪听?霜钟月柝一声声,尽由他恁地聪明,也猜不透天情性。」与诗话所录小异。
  《西厢记》《惊艳》折:「顚不刺的见了万千,这般可喜娘罕曾见。」金圣叹批云:「言所见万千,亦皆绝艳,然非今日之谓也。」释义:「顚不刺:顚,张生自指;不刺,元时北方助语词。又或以为外方所贡美女名。」又徐文长以「顚不刺」解作不轻狂。至《牡丹亭》《圆驾》折:「见了俺前生的爹卽世嬷,顚不刺俏魂灵立化。」《长生殿》《弹词》折:「顚不刺、懵不刺撇不下心儿上」,俱作「顚倒」解。「遮莫」二字,初见晋干宝《搜神记》:「遮莫千思万虑,其能为患乎」?盖犹言尽敎也。唐人诗每多用之,如「遮莫枝根长百尺」,为李太白句。近人《劫灰梦传奇》:「遮莫是泥犂霎现的吉祥花,遮莫是国民偿负的文明价。」又《新罗马传奇》:「遮莫要危楼打碎奋空拳,遮莫要乱麻斩断起一度玄黄战。」又似作则怕解矣。
  尝读《桃花扇》曲云:「协力少良朋,同心无兄弟。」又云:「这时协力同雠还愁少,怎当的墙鼓噪,起了离间根苗。」眞痛切时弊,一字一泪之文。君子观于今之志士厘然省界,若划沟洫,然后叹木必自腐而后虫生。一代之末,何其似也!
  声音之道,入人最深,而每唱亡国感时之什,尤不禁怦然心动。其佳者,《牡丹亭》《折寇》《玉桂枝》云:「问天何意?有三光不辨华夷,把腥膻吹换人间,这望中原做了黄沙片地。」《桃花扇》《誓师》《二犯江儿水》云:「协力少良朋,同心无弟兄。都想逃生,漫不关情,让江山倒像设着筵席请。」《长生殿》《骂贼》《上马娇》云:「平日家张着口将忠义谈,到临危翻着脸把富贵贪。早一齐儿摇尾受新衔,把个君亲仇敌当作恩人感。咱(一字句)。只问你蒙面可羞惭?」《桃溪雪》《旅病》《绣带儿》云:「承平日看骏马高车驰骋,谁知无益苍生:遇烽烟未战先逃,贼来但有空城。」临川凄惋,云亭沈痛,洪曲热骂,黄曲冷嘲,而洪曲尤极痛快淋漓之致,使千古老奸一齐褫魄!
  余读《会眞记》,而深叹元稹之薄幸。其言曰:「昔殷之辛,周之幽,据万乘之国,其势甚厚,然而一女子败之,溃其众,屠其身,至今为天下僇笑。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复作《梦游春词》云:「结念心所期,反如禅顿悟。觉来八九年,不向花回顾。」盖不咎己之始乱之而终弃之,而反自以为能悔。因其一悔,故元曲有云:「人有过,必自责,勿惮改。」圣叹讥其正是胡思乱想之尽底头语,眞先得我心也。元稹又作《古决绝词》云:「矧桃李之当春,竞众人之攀折。我自顾悠悠而若云,又安能保君皑皑之如雪。」又云:「幸他人之旣不我先,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此则不特不自憾,而又从而疑之。袁简斋责之云:「疑他神女爱行云,苦把鸳鸯抵死分。秋雨临邛头雪白,相如终不弃文君。」又已先得我心也。
  书名往往好抄袭古人,亦是文人一习。小说家尤甚:有《红楼梦》,遂有《靑楼梦》;有《金甁梅》,遂有《银甁梅》;有《儿女英雄传》,遂有《英雄儿女》;有《三国志》,遂有《列国志》;传奇则《西厢记》之后,有《西楼记》,复有《东楼记》、《东阁记》。他如此者,尙不可枚举。
  中国无科学小说,惟《镜花缘》一书足以当之。其中所载医方,皆发人之所未发,屡试屡效,浙人沈氏所刊《经验方》一书,多采之。以吾度之,著者欲以之传于后世,不作俗医为秘方之举,故列入小说。小说有医方,自《镜花缘》始。以小说之医方施人而足见效,尤为亘古所未有也。虽然,著者岂仅精于医理而已耳,且能除诲盗诲淫之习惯性,则又不啻足为中国之科学小说,且实中国一切小说之铮铮者也。至其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周游列国,则多以《山海经》为本。中国人世界?/di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 下一页 晩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