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贾大夫谇范叔-元-高文秀

典籍屋 > 古典诗词 > 剧曲 > 须贾大夫谇范叔-元-高文秀 > 须贾大夫谇范叔-元-高文秀

{艹并}秀。
{艹并}也者,马帚也。
汉案户。
汉也者,河也。案户也者,直户也,言正南北也。
寒蝉鸣。
寒蝉也者,是乐也。
初昏织女正东乡。
时有霖雨。
灌荼。
灌,聚也。荼,苇之秀,为蒋褚之也。未秀为,苇未秀为芦。斗柄县在下则旦。
○八月:剥瓜。
畜瓜之时也。
玄校。
玄也者,黑也。校也者,若绿色然,妇人未嫁者衣之。
剥枣。
剥也者,取也。
粟零。
零也者,降也。零而後取之,故不言剥也。
丹鸟羞白鸟。
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谓闽蚋也。其谓之鸟,何也?重其养者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
辰则伏。
辰也者,谓星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鹿人从。
鹿人从者:从,群也。鹿之养也离,群而善之。离而生,非所知时也,故记从、不记离。君子之居幽也,不言。或曰:人从也者,大者於外,小者於内率之也。
β为鼠。
参中则旦。
○九月:内火。
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鸿雁。
,往也。
主夫出火。
主以时纵火也。
陟玄鸟蛰。
陟,升也。玄鸟也者,燕也。先言“陟”而後言“蛰”,何也?陟而後蛰也。
熊、罴、貊、貉、鼠生、鼬则穴,若蛰而。
荣鞠树麦。
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
王始裘。
王始裘者,何也?衣裘之时也。
辰系於日。
雀入于海为蛤。
盖有矣,非常入也。
○十月:豺祭兽。
善其祭而後食之也。
初昏南门见。
南门者,星名也,及此再见矣。
黑鸟浴。
黑鸟者,何也?乌也。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
时有养夜。
养者,长也;若日之长也。
玄雉入于淮,为蜃。
蜃者,蒲卢也。
织女正北乡,则旦。
织女,星名也。
○十一月:王狩。
狩者,言王之时田也,冬猎为狩。
陈筋革。
陈筋革者,省兵甲也。
啬人不从。
不从者,弗行。
于时月也,万物不通。
陨麋角。
陨,坠也。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故麋角陨,记时焉尔。
○十二月:鸣弋。
弋也者,禽也。先言“鸣”而後言“弋”者,何也?鸣而後知其弋也。
元驹贲。
元驹也者,岂也。贲者,何也?走於地中也。
纳卵蒜。
卵蒜也者,本如卵者也。纳者,何也?纳之君也。
虞人入梁。
虞人,官也。梁者,主设罔罟者也。
陨麋角。
盖阳气旦睹也,故记之也。
●保傅第四十八
殷为天子,三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子,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惟非甚相远也,何殷周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
古之王者,太子乃生,固举之礼,使士负之。有司参夙兴端冕,见之南郊,见之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时,教固以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於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於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乃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後皆正人。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於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当之;择其所乐,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及太子少长,知妃色,则入於小学,小者所学之宫也。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疏有序,如恩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有差,如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而下不逾矣。帝入太学,承师问道,退习而端於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达其不及,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此五义者既成於上,则百姓黎民化辑於下矣。学成治就,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
及太子既冠成人,免於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太子有过,史必书之。史之义,不得不书过,不书过则死。过书,而宰彻去膳。夫膳宰之义,不得不彻膳,不彻膳则死。於是有进膳之ユ,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鼓史诵诗,工诵正谏,士传民语;习与智长,故切而不攘;化与心成,故中道若性;是殷、周所以长有道也。
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别也。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行中鸾和,步中采茨,趋中肆夏,所以明有度也。於禽兽,见其生不食其死,闻其声不尝其肉,故远庖厨,所以长恩,且明有仁也。食以礼,彻以乐,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之,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非也。
明堂之位曰:笃仁而好学,多闻而道慎,天子疑则问,应而不穷者,谓之道;道者,导天子以道者也;常立於前,是周公也。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也;常立於左,是太公也。廉而切直,匡过而谏邪者,谓之弼;弼者,拂天子之过者也;常立於右,是召公也。博闻强记,接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於後,是史佚也。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而举无过事;殷周之前以长久者,其辅翼天子有此具也。
及秦不然,其俗固非贵辞让也,所尚者告得也;固非贵礼义也,所尚者刑罚也;故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三族也;故今日即位,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为计者谓之讠夭诬;其视杀人若芟草菅然。岂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习导非其治故也。
鄙语曰:‘不习为吏,如视已事。’又曰:‘前车覆,後车诫。’夫殷周所以长久者,其已事可知也,然如不能从,是不法圣知也。秦世所以亟绝者,其辙迹可见也,然而不辞者,是前车覆,而後车必覆也。夫存亡之败,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
天下之命悬於天子,天子之善在於早谕教与选左右;心未疑而先教谕,则化易成也。夫开於道术,知义理之指则教之功也。若夫服习积贯,则左右已;胡越之人,生而同声,嗜欲不异,及其长而成俗也,参数译而不能相通,行虽有死不能相为者,教习然也。故曰选左右早谕教最急。夫教得而左右正,左右正则天子正矣,天子正而天下定矣。书曰:‘一人有庆,万民赖之。’此时务也。
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国君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礼,不博古之典传,不闲於威仪之数,诗书礼乐无经,学业不法,凡是其属,太师之任也。天子无思於父母,不惠於庶民,无礼於大臣,不中於制狱,无经於百官,不哀於丧;不敬於祭,不信於诸侯,不诫於戎事,不诚於赏罚,不厚於德,不强於行,赐与侈於近臣,邻爱於疏远卑贱,不能惩忿窒欲,不从太师之言,凡是之属,太傅之任也。天子处位不端,受业不敬,言语不序,声音不中律,进退节度无礼,升降揖让无容,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色不比顺,隐琴瑟,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
天子宴瞻其学,左右之习反其师,答远方诸侯,不知文雅之辞,应群臣左右,不知已诺之正,简闻小诵,不传不习,凡此其属,少师之任也。天子居处出入不以礼,冠带在服不以制,御器在侧不以度,纵上下杂采不以章,忿怒说喜不以义,赋与集让不以节,凡此其属,少傅之任也。天子宴私安如易,乐而湛,饮酒而醉,食肉而,饱而强,饥而忄林,暑而,寒而嗽,寝而莫宥,坐而莫侍,行而莫先莫後。天子自为开门户,取玩好,自执器皿,亟顾环面,御器之不举不藏,凡此其属,少保之任也。号呼歌谣,声音不中律。宴乐雅诵,送乐序;不知日月之时节,不知先王之讳与大国之忌,不知风雨雷电之眚,凡此其属,太史之任也。
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毫,差之千里。’故君子慎始也。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婚,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素诚繁成,谨为子孙,娶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者,如是,则其子孙慈孝,不敢淫暴,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凤凰生而有仁义之意,虎狼生而有贪戾之心,两者不等,名以其母,呜呼!戒之哉!无养乳虎,将伤天下。故曰素成。
胎教之道,书之玉板,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後世戒。青史氏之记曰:“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斗而御户右。比及三月者,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其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上无取於天,下无取於,中无取於名山通谷,无拂於乡俗,是故君子名难知而易讳也;此所以养恩之道。
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居则习礼文,行则鸣佩玉,升车则闻和鸾之声,是以非僻之心无自入也。在衡为鸾,在轼为和,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声曰和,和则敬,此御之节也。上车以和鸾为节,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双璜、冲牙、比珠以纳其间,琚以杂之。行以采茨,趋以肆夏,步环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
古之为路车也,盖圆以象天,二十八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月。故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前视则睹鸾和之声,侧听则观四时之运,此巾车之道也。
周后妃任成王於身,立而不,坐而不差,独处而不倨,虽怒而不詈,胎教之谓也。
成王生,仁者养之,孝者襁之,四贤傍之。成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傅,此前有与计,而後有与虑也。是以封泰山而禅梁甫,朝诸侯而一天下。犹此观之,王左右不可不练也。昔者禹以夏王,桀以夏亡。汤以殷王,纣以殷亡。阖庐以吴战胜无敌,夫差以见禽於越。文公以晋国霸,而厉公以见杀於匠黎之宫。威王以齐强於天下,而简公以弑於檀台。穆公以显名尊号,二世以刺於望夷之宫。其所以君王同而功迹不等者,所任异也。
故成王处纟强抱之中朝诸侯,周公用事也。武灵王五十而弑沙丘,任李兑也。齐桓公得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再为义王;失管仲,任竖刁、狄牙,身死不葬,而为天下笑。一人之身,荣辱具施焉者,在所任也。故魏有公子无忌,而削地复得。赵得蔺相如,而秦不敢出。安陵任周瞻,而国人独立。楚有申包胥,而昭王反复。齐有田单,襄王得其国。由是观之,无贤佐俊仕而能成功立名安危继绝者,未之有也。
是以国不务大,而务得民心;佐不务多,而务得贤臣。得民心者民从之,有贤佐者士归之。文王请除炮烙之刑而殷民从,汤去张网者之三面而二垂至,越王不颓旧冢而吴人服,以其前为慎於人也。
故同声则异而相应,意合则未见而相亲,贤者立於本朝,而天下之豪相率而趋之也。何以知其然也?管仲者,桓公之雠也。鲍叔以为贤於己,而进之桓公,七十言说乃听,遂使桓公除仇雠之心,而委之国政焉,桓公垂拱无事而朝诸侯,鲍叔之力也。管仲之所以北走桓公,而无自危之心者,同声於鲍也。
卫灵公之时,蘧伯玉贤而不用,迷子瑕不肖而任事,史酋患之,数言蘧伯玉贤而不听。病且死,谓其子曰:‘我即死,治丧於北堂,吾生不能进蘧伯玉,而退迷子瑕,是不能正君者,死不当成礼,而置尸於北堂,於我足矣。’灵公往吊,问其故,其子以父言闻。灵公造然失容。曰:‘吾失矣!’立召蘧伯玉而贵之,召迷子瑕而退,徙丧於堂,成礼而後去。卫国以治,史酋之力也。夫生进贤而退不肖,死且未止,又以尸谏,可谓忠不衰矣。
纣杀王子比干,而箕子被阳狂,灵公杀泄冶,而邓元去陈以族从,自是之後,殷并於周,陈亡於楚,以其杀比干与泄冶,而失箕子与邓元也。燕昭王得郭隗,而邹衍乐毅,以齐至,於是举兵而攻齐,栖闵王於莒。燕支地计众,不与齐均也,然如所以能申意至於此者,由得士也。故无常安之国,无宜治之民,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今知恶古之危亡,不务袭迹於其所以安存,则未有异於走而求及於前人也。太公知之,故兴微子之後,而封比干之墓,夫圣人之於当世存者乎,其不失可知也。
●曾子立事第四十九
曾子曰:“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於义,可谓学矣。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争也。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无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贵其能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後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後人扬之;身行之,後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君子虑胜气,思而後动,论而後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々也,是故君子夙绝之。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於人也。
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
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知矣。
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
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
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
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亻,俭而好亻室者,君子不与也。
夸而无耻,︹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
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
巧言令色,能小行而笃,难於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
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
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
三十、四十之而无,即无矣;五十而不以善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
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
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食厚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於说其言;说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人言善而色葸焉,近於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於以身近之也;殆於以身近之,殆於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於中,则播於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
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
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忄昏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不逾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人也。
君子之於不善也,身勿为,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
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亦可谓弃民矣。
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复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覆社稷。是故君子出言以鄂鄂,行身以战战,亦殆勉於罪矣。
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
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由庆赏於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於万民也。
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後乐事;先乐事者,後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唯恐不能胜;诸侯日旦失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於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
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僖僖,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
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曾子本孝第五十
曾子曰:“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Φ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於口,烦言不及於己。
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涂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故孝之於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者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於孝子也。”
●曾子立孝第五十一
曾子曰:“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也。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
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忄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尽力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著心於此,济其志也。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
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之谓也。
故曰: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弟,可谓知终矣。”
●曾子大孝第五十二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於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
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宣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者,︹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
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於天地,衡之而衡於四海,施诸後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
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及於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子事父母第五十三
单居离问於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辨;争辨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
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己望也;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於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於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
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时也。弟之行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趋翔周旋,亻免仰从命,不见於颜色,未成於弟也。
●曾子制言上第五十四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
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赢骄也。夫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
弟子!无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妇相会於广啬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杀六畜不当,及亲,吾信之矣;使民不时,失国,吾信之矣。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
君子之为弟也,行则为人负,无席则寝其趾,使之为夫人则否。近世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
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雠,不与同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弟子问於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曾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ウ,惑ウ,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也。”
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後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
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夫唯进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进退,有二观焉。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无自知也。
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故君子不假贵而取宠,不比誉而取食。直行而取礼,比说而取友;有说我则愿也;莫我说,苟吾自说也。
故君子无悒悒於贫,无勿勿於贱,无惮惮於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不知我,吾无悒悒。
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仁之见逐,智之见杀,固不难;诎身而为不仁,宛言而为不智,则君子弗为也。君子虽言不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天下无道,循道而行,衡涂而偾,手足不扌,四支不被,此则非士之罪也,有士者之羞也。
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仁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於仁也。昔者,伯夷、叔齐,仁者也,死於沟氵会之间,其仁成名於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於天下。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曾子制言下第五十六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讠阎矣。
故君子不讠阎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乡尔寇盗,则吾与虑。国有道,则突若入焉;国无道,则突若出焉,如此之谓义。
夫有世,义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愤者不见使,正直者则迩於刑,弗违则殆於罪;是故君子错在高山之上,深泽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德之士存焉。”
●曾子疾病第五十七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尽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隼以山为卑,而曾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蹶穴其中,卒其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
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老年耆艾,虽欲弟,谁为弟?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於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与君子游,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
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者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
●曾子天圆第五十八
单居离问於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扌也”
“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由兴作也。
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毛虫毛而後生,羽虫羽而後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後生,鳞虫鳞而後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倮匈而後生也,阴阳之精也。
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龙非风不举,龟非火不兆,此皆阴阳之际也。兹四者,所以圣人役之也;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
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索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
圣人立五礼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以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之名,序五牲之先後贵贱。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牲特豕,曰馈食;无禄者稷馈,稷馈者无尸,无尸者厌也;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割列禳瘗,是有五牲。
此之谓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善恶治乱之所由兴作也。’”
●武王践阼第五十九
武王践阼三日,召士大夫而问焉,曰:“恶有藏之约、行之行,万世可以为子孙常者乎?”诸大夫对曰:“未得闻也!”然後召师尚父而问焉,曰:“昔黄帝颛顼之道存乎?意亦忽不可得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王欲闻之,则齐矣!”
王齐三日,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王下堂,南面而立,师尚父曰:“先王之道不北面!”王行西,折而南,东面而立,师尚父西面道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凡事,不强则枉,弗敬则不正,枉者灭废,敬者万世。藏之约、行之行、可以为子孙常者,此言之谓也!且臣闻之,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王闻书之言,惕若恐惧,退而为戒书,於席之四端为铭焉,於机为铭焉,於鉴为铭焉,於盥盘为铭焉,於楹为铭焉,於杖为铭焉,於带为铭焉,於履屦为铭焉,於觞豆为铭焉,於户为铭焉,於牖为铭焉,於剑为铭焉,於弓为铭焉,於矛为铭焉。
席前左端之铭曰:“安乐必敬”;前右端之铭曰:“无行可悔”;後左端之铭曰:“一反一侧,亦不可以忘”;後右端之铭曰:“所监不远,视迩所代”。
机之铭曰:“皇皇惟敬,口生后,口戕口。”鉴之铭曰:“见尔前,虑尔後。”盥盘之铭曰:“与其溺於人也,宁溺於渊,溺於渊犹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楹之铭曰:“毋曰胡残,其祸将然,毋曰胡害,其祸将大。毋曰胡伤,其祸将长。”杖之铭曰:“恶乎危?於忿。恶乎失道?於嗜欲。恶乎相忘?於富贵。”
带之铭曰:“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履屦之铭曰:“慎之劳,劳则富”;觞豆之铭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则逃。”
户之铭曰:“夫名,难得而易失:无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无勤弗及,而曰我杖之乎?扰阻以泥之,若风将至,必先摇摇,虽有圣人,不能为谋也。”牖之铭曰:“随天之时,以地之财,敬祀皇天,敬以先时。”
剑之铭曰:“带之以为服,动必行德,行德则兴,倍德则崩。”弓之铭曰:“屈伸之义,废兴之行,无忘自过。”矛之铭曰:“造矛造矛!少弗忍,终身之羞。”“予一人所闻,以戒後世子孙。”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
卫将军文子问於子贡曰:“吾闻夫子之施教也,先以诗世;道者孝悌,说之以义,而观诸体,成之以文德;盖受教者七十有馀人。闻之;孰为贤也?”子贡对,辞以不知。
文子曰:“吾子学焉,何谓不知也。”子贡对曰:“贤人无妄,知贤则难,故君子曰:‘知莫难於知人’,此以难也。”文子曰:“若夫知贤,人莫不难;吾子亲游焉,是敢问也。”子贡对曰:“夫子之门人,盖三就焉;赐有逮及焉,有未及焉,不得辩知也。”文子曰:“吾子之所及,请问其行也。”
子贡对曰:“夙兴夜寐,讽诵崇礼;行不贰过,称言不苟,是颜渊之行也。孔子说之以诗,诗云:‘媚兹一人,应侯顺德。永言孝思,孝思惟则。’故国一逢有德之君,世受显命,不失厥名,以御于天子以申之。
在贫如客,使其臣如藉;不迁怒,不探怨,不录旧罪,是冉雍之行也。孔子曰:‘有土君子,有众使也,有刑用也,然後怒;匹夫之怒,惟以亡其身。’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以告之。
不畏强御,不侮矜寡;其言曰性,都其富哉,任其戎,是仲由之行也。夫子未知以文也,诗云:‘受小共大共,为下国恂蒙。何天之宠,傅奏其勇。’夫强乎武哉,文不胜其质。
恭老恤孤,不忘宾旅,好学省物而不勤,是冉求之行也。孔子因而语之曰:‘好学则智,恤孤则惠,恭老则近礼,克笃恭以天下,其称之也,宜为国老。’
志通而好礼,摈相两君之事,笃雅其有礼节也,是公西赤之行也。孔子曰:‘礼仪三百,可勉能也;威仪三千,则难也。’公西赤问曰:‘何谓也?’孔子曰:‘貌以摈礼,礼以摈辞,是之谓也。’主人闻之以成。孔子之语人也,曰:‘当宾客之事则通矣。’谓门人曰:‘二三子欲学宾客之事者,於赤也。’
满而不满,实如虚,通之如不及,先生难之;不学其貌,竟其德,敦其言;於人也,无所不信,其桥大人也?常以皓皓,是以眉寿,是曾参之行也。孔子曰:‘孝,德之始也;弟,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参也,中夫四德者矣哉。’以此称之也。
业功不伐,贵位不善,不侮可侮,不佚可佚,不敖无告,是颛孙之行也。孔子言之曰:‘其不伐则犹可能也,其不弊百姓者则仁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夫子以其仁为大也。
学以深,厉以断,送迎必敬,上友下交,银手如断,是卜商之行也。孔子曰:‘诗云“式夷式已,无小人殆。”而商也其可谓不险也。’
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於民利矣,廉於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灭明之行也。孔子曰:‘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
先成其虑,及事而用之,是故不忘,是言偃之行也。孔子曰:‘欲能则学,欲知则问,欲善则讯,欲给则豫,当是如偃也得之矣。’
独居思仁,公言言义;其闻之诗也,一日三复白圭之玷,是南宫纟舀之行也。夫子信其仁,以为异姓。
自见孔子,入户未尝越屦,往来过人不履影;开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未尝见齿,是高柴之行也。孔子曰:‘高柴执亲之丧则难能也,开蛰不杀则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则仁也;汤恭以恕,是以日跻也。’
此赐之所亲睹也,吾子有命而讯,赐则不足以知贤。”文子曰:“吾闻之也,国有道则贤人兴焉,中人用焉,百姓归焉。若吾子之语审茂,则一诸侯之相也,亦未逢明君也。”
子贡既与卫将军文子言,鲁,见孔子曰:“卫将军问二三子之行於赐也,不一而三,赐也辞不获命,以所见者对矣;未知中否,请尝以告。”孔子曰:“言之。”子贡以其质告。孔子既闻之,笑曰:“赐,汝伟为知人,赐!”子贡对曰:“赐也焉能知人,此赐之所亲睹也。”孔子曰:“是女所亲也:吾语女耳之所未闻,目之所未见,思之所未至,智之所未及者乎?”子贡曰:“赐得则愿闻之也。”
孔子曰:“不克不忌,不念旧恶,盖伯夷、叔齐之行也。
晋平公问於祁曰:‘羊舌大夫,晋国之良大夫也,其行如何?’祁对,辞曰:‘不知也。’公曰:‘吾闻女少长乎其所,女其阉知之。’祁对曰:‘其幼也恭而逊,耻而不使其过宿也;其为侯大夫也悉善而谦,其端也;其为公车尉也信而好直,其功也;至於其为和容也,温良而好礼,博闻而时出,其志也。’公曰:‘乡者问女,女何曰弗知也?’祁对曰:‘每位改变,未知所止,是以不知。’盖羊舌大夫之行也。
畏天而敬人,服义而行信,孝乎父而恭於兄,好从善而往,盖赵文子之行也。
其事君也不敢爱其死,然亦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君陈则进,不陈则行而退,盖随武子之行也。
其为人之渊泉也,多闻而难诞也,不内辞足以没世;国家有道,其言足以生;国家无道,其默足以容,盖桐提伯华之行也。
外宽而内直,自设於隐栝之中,直己而不直於人,以善存,亡汲汲,盖蘧伯玉之行也。
孝子慈幼,允德禀义,约货去怨,盖柳下惠之行也。
其言曰:君虽不量於臣,臣不可以不量於君,是故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君,无道横命;晏平仲之行也。
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
易行以俟天命,君下位而不援其上;观於四方也,不忘其亲;苟思其亲,不尽其乐;以不能学为己终身之忧,盖介山子推之行也。”
●五帝德第六十二
宰我问於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ウ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
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於版泉之野,三战然後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宰我请问帝颛顼。孔子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女欲一日辨闻古昔之说,躁哉予也。”宰我曰:“昔者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无有宿问。’”
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济於流沙,东至於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励。
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元嚣之孙,乔极之子也,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博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黼黻衣,执中而获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顺。”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之子也,曰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富而不骄,贵而不豫;黄黼黻衣,丹车白马。伯夷主礼,龙、夔教舞,举舜、彭祖而任之,四时先民治之。流共工於幽州,以变北狄;放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杀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其言不贰,其行不回,四海之内,舟舆所至,莫不说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承受大命,依于倪皇;明通知,为天下工。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於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以作饮食;羲、和掌历,敬授民时;使益行火,以辟山莱;伯夷主礼,以节天下;夔作乐,以歌舞,和以钟鼓;皋陶作士,忠信疏通,知民之情;契作司徒,教民孝友,敬政率经。其言不惑,其德不慝,举贤而天下平。南抚交、大、教,鲜支、渠、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羽民。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於苍梧之野。”
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也,曰文命。敏给克济,其德不回,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上士;穆穆为纲为纪。巡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为神主,为民父母;左准绳,右规矩;履四时,据四海;平九州,戴九天,明耳目,治天下。举皋陶与益,以赞其身,举干戈以征不享、不庭、无道之民;四海之内,舟车所至,莫不宾服。”
孔子曰:“予!大者如说,民说至矣;予也,非其人也。”宰我曰:“予也不足,诚也,敬承命矣。”他日,宰我以语人,有为道诸夫子之所。孔子曰:“吾欲以颜色取人,於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於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於师邪改之。”宰我闻之,惧,不敢见。
●帝系第六十三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
黄帝产元嚣,元嚣产乔极,乔极产高辛,是为帝喾。
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
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
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乔牛,乔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
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氵氐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
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纟呙,氏产重黎及吴回。
吴回氏产陆终。
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ㄨ,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饯},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
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无康,为句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戚章王。
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郐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陬訾氏,产帝挚。
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氏。
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氏。
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
禹娶于涂山氏之子,谓之女╂氏,产启。
●劝学第六十四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水则为冰,而寒於水;木直而中绳,柔而为轮,其曲中规,枯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
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
是故木从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故知明则行无过。诗云:“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咎。
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见也;升高而招,非臂之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非声加疾也,而闻者著;假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君子之性非异也,而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名曰妄鸠,以羽为巢,编之以,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子死卵破,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渐之氵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是故君子靖居恭学,身致志,处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而道中正也。
物类之从,必有所由;荣辱之来,各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殆教亡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折,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布薪若一火就燥,平地若一水就湿,草木畴生,禽兽群居,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正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行有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川,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传,圣心备矣。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跞,不能千里;驽马无极,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
夫寅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土,下饮黄泉者,用心一也。蟹二螯八足,非蛇夔之穴,而无所寄者,用心躁也。是故无愤愤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涂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腾蛇无足而腾,鼠石鼠五伎而穷。诗云:“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若结兮。”君子其结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夫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行;玉居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为善而不积乎?岂有不至哉?
孔子曰:“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如ㄜ邪,水潦氵属焉,莞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泉也。
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故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马,百姓藏布帛。不然,则强者能守之,知者能秉之,贱其所贵,而贵其所贱;不然,矜寡孤独不得焉。
子贡曰:“君子见大川必观,何也?”孔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偏与之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所不及者死,似仁;其流行庳下,倨句皆循其理,似义;其赴百仞之不疑,似勇;浅者流行,深渊不测,似智;弱约危通,似察;受恶不让,似贞;苞裹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必出,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厉;折必以东西,似意,是以见大川必观焉。”
●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子张问入官於孔子,孔子曰:“安身取誉为难也。”子张曰:“安身取誉如何?”孔子曰:“有善勿专,教不能勿,已过勿发,失言勿,不善辞勿遂,行事勿留。君子入官,自行此六路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且夫忿数者狱之所由生也,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慢易者礼之所以失也,堕怠者时之所以後也,奢侈者财之所以不足也,专者事之所以不成也,历者狱之所由生也。君子入官,除七路者,则身安誉至,而政从矣。
故君子南面临官,大城而公治之,精知而略行之,合是忠信,考是大伦,存是美恶,而进是利,而除是害,而无求其报焉,而民情可得也。故临之无抗民之志,胜之无犯民之言,量之无狡民之辞,养之无扰於时,爱之勿宽於刑;言则身安誉至,而民自得也。
故君子南面临官,所见迩,故明不可弊也;所求迩,故不劳而得也;所以治者约,故不用众而誉至也;法象在内,故不远;源泉不竭,故天下积也;而木不寡短长,人得其量,故治而不乱。故六者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若此则身安而誉至,而民自得也。
故君子南面临官;不治则乱至,乱至则争,争之至又反於乱;是故宽裕以容其民,慈爱以优柔之,而民自得也已。故躬行者政之始也,调悦者情之道也。善政行易则民不怨,言调悦则民不辨法,仁在身取民显以佚之也。财利之生徵矣,贪以不得;善政必简矣,苟以乱之;善言必听矣,详以失之;规谏日至,烦以不听矣。言之善者在所日闻,行之善者在所能为。故上者民之仪也,有司执政民之表也,迩臣便辟者群臣仆之伦也。故仪不正则民失誓,表弊则百姓乱,迩臣便辟不正廉而群臣服矣,故不可不慎乎三伦矣。故君子身返道察说,而迩道之服存焉;是故夫工女必自择丝麻、良工必自择赍材、贤君良上必自择左右始。故佚诸取人,劳於治事;劳於取人,佚於治事。故君子欲誉则谨其所便,欲名则谨於左右。故上者辟如缘木者务高,而畏下者滋甚,六马之离必於四面之衢,民之离道必於上之佚政也。故上者尊严而绝,百姓者卑贱而神;民而爱之则存,恶之则亡也。
故君子南面临官:贵而不骄,富恭有本能图,业居久而谭;情迩畅而及乎远,察一而关於多。一物治而万物不乱者,以身为本也。故君子莅民,不可以不知民之性,达诸民之情;既知其以生有习,然後民特从命也。故世举则民亲之,政均则民无怨。故君子莅民,不临以高,不道以远,不责民之所不能。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者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纟光塞耳,所以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故枉而直之,使自得之;优而柔之,使自求之;揆而度之,使自索之;民有小罪,必以其善以赦其过,如死使之生,其善也,是以上下亲而不离。故惠者政之始也,政不正则不可教也,不习则民不可使也。故君子欲言之见信也者,莫若先虚其内也,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故不先以身,虽行必邻矣;不以道御之,虽服必强矣。故非忠信,则无可以取亲於百姓矣;外内不相应,则无可以取信者矣。四者治民之统也。”
●盛德第六十六
圣王之盛德;人民不疾,六畜不疫,五不灾,诸侯无兵而正,小民无刑而治,蛮夷怀服。古者天子常以季冬考德,以观治乱得失。凡德盛者治也,德不盛者乱也;德盛者得之也,德不盛者失之也。是故君子考德,而天下之治乱得失,可坐庙堂之上而知也。德盛则法,德不盛则饰政,法政而德不衰,故曰王也。凡人民疾、六畜疫、五灾者,生於天;天道不顺,生於明堂不饰;故有天灾,即饰明堂也。
凡民之为奸邪、窃盗、历法、妄行者,生於不足;不足,生於无度量也;无度量,则小者偷堕,大者侈靡而不知足;故有度量则民足,民足则无为奸邪、窃盗,历法、妄行者。故有奸邪、窃盗、历法、妄行之狱,则饰度量也。
凡不孝生於不仁爱也,不仁爱生於丧祭之礼不明,丧祭之礼所以教仁爱也。致爱故能致丧祭,春秋祭祀之不绝,致思慕之心也。夫祭祀致馈养之道也,死且思慕馈养,况於生而存乎?故曰丧祭之礼明,则民孝矣。故有不孝之狱,则饰丧祭之礼。
凡弑上生於义不明,义者所以等贵贱、明尊卑;贵贱有序,民尊上敬长矣。民尊上敬长,而弑者,寡有之也。朝聘之礼,所以明义也。故有弑狱,则饰朝聘之礼也。
凡斗辨生於相侵陵也,相侵陵生於长幼无序,而教以敬让也;故有斗辨之狱,则饰乡饮酒之礼也。
凡淫乱生於男女无别、夫妇无义;昏礼享聘者,所以别男女、明夫妇之义也。故有淫乱之狱,则饰昏礼享聘也。
故曰:刑罚之所从生有源,不务塞其源而务刑杀之,是为民设陷以贼之也。刑罚之源,生於嗜欲好恶不节。故明堂,天法也;礼度,德法也;所以御民之嗜欲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刑法者,所以威不行德法者也。
故季冬听狱论刑者,所以正法也,法正论吏公行之。是故古者天子孟春论吏德、行,能理功、能德法者为有德,能行德法者为有行,能理德法者为有能,能成德法者为有功。故论吏而法行,事治而成功;季冬正法,孟春论吏,治国之要也。
德法者御民之衔也,史者辔也,刑者也;天子御者,内史、太史左右手也。古者以法为衔勒,以官为辔,以刑为,以人为手,故御天下数百年而不懈堕。善御马者,正衔勒,齐辔,均马力,和马心,故口无声,手不摇,不用,而马为行也。善御民者:正其德法、饬其官、而均民力,和民心,敬听言不出於口,刑不用而民治,是以民德美之。
夫民善其德,必称其人;故今之人称五帝三王者,依然若犹存者,其法诚德,其德诚厚。夫民思其德,心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於皇天,上帝歆焉,故永其世而丰其年。不能御民者,弃其德法。譬犹御马,弃衔勒,而专以御马,马必伤,车必败;无德法而专以刑法御民,民心走,国必亡。亡德法,民心无所法循,迷惑失道,上必以为乱无道;苟以为乱无道,刑罚必不克,成其无道,上下俱无道。故今之称恶者,必比之於夏桀殷纣,何也?曰法诚不德,其德诚薄。夫民恶之,必朝夕祝之,升闻於皇天,上帝不歆焉;故水旱并兴,灾害生焉。故曰:德法者,御民之本也。
古之御政以治天下者,冢宰之官以成道,司徒之官以成德,宗伯之官以成仁,司马之官以成圣,司寇之官以成义,司空之官以成礼。故六官以为辔,司会均入以为内,故御四马,执六辔,御天地与人与事者,亦有六政。是故善御者,正身同辔,均马力,齐马心,惟其所引而之,以取长道;远行可以之,急疾可以御。天、地与人、事,此四者圣人之所乘也。是故天子御者,太史、内史左右手也,六官亦六辔也;天子三公合以执六官,均五政,齐五法,以御四者,故亦惟其所引而之,以之道则国治,以之德则国安,以之仁则国和,以之圣则国平,以之义则国成,以之礼则国定,此御政之体也。
过,失也。人情莫不有过,过而改之,是不过也。是故官属不理,分职不明,法政不一,百事失纪,曰“乱”也;乱则饬冢宰。地宜不殖,财物不蕃,万民饥寒;教训失道,风俗淫僻,百姓流亡,人民散败,曰“危”也;危则饬司徒。父子不亲,长幼无序,君臣上下相乘,曰“不和”也;不和则饬宗伯。贤能失官爵,功劳失赏禄,爵禄失则士卒疾怨,兵弱不用,曰“不平”也;不平则饬司马。刑罚不中,暴乱奸邪不胜,曰“不成”也;不成则饬司寇。百度不审,立事失礼,财务失量曰“贫”也;贫则饬司空。故曰:御者同是车马,或以取千里,或数百里者,所进退缓急异也;治者同是法,或以治、或以乱者,亦所进退缓急异也。
●明堂第六十七
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室而有四户、八牖,三十六户、七十二牖。以茅盖屋,上圆下方。
明堂者,所以明诸侯尊卑。外水曰辟雍,南蛮、东夷、北狄、西戎。明堂月令,赤缀户也,白缀牖也。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堂高三尺,东西九筵,南北七筵,上圆下方。九室十二堂,室四户,户二牖,其宫方三百步。在近郊,近郊三十里。
或以为明堂者,文王之庙也,朱草日生一叶,至十五日生十五叶;十六日一叶落,终而复始也。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蒿宫也。此天子之路寝也,不齐不居其屋。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门。
●千乘第六十八
公曰:“千乘之国,受命於天子,通其四疆,教其书社,循其灌庙,建其宗主,设其四佐,列其五官,处其朝市,为仁如何?”子曰:“不仁,国不化。”
公曰:“何如之谓仁?”子曰:“不淫於色。”子曰:“立妃设如太庙然,乃中治;中治,不相陵;不相陵,斯庶嫔辶章;辶章,则事上静;静,斯洁信在中。朝大夫必慎以恭;出会谋事,必敬以慎言;长幼小大,必中度,此国家之所以崇也。
立子设如宗社,宗社先示威,威明显见;辨爵集德,是以母弟官子咸有臣志,莫敢援於外,大夫中妇私谒不行,此所以使五官治,执事政也。夫政以教百姓,百姓齐以嘉善,故蛊佞不生,此之谓良民。国有道则民昌,此国家之所以大遂也。
卿设如大门,大门显美,小大尊卑中度。开明闭幽,内禄出灾,以顺天道,近者闲焉,远者稽焉。君发禁宰而行之,以时通于地,散布於小。理天之灾祥,地宝丰省,及民共飨其禄,共任其灾,此国家之所以和也。
国有四辅;辅,卿也。卿设如四体,毋易事,毋假名,毋重食。凡事尚贤进能,使知事爵不世,能之不愆。凡民戴名以能,食力以时成,以事立,此所以使民让也。民咸孝弟而安让,此以怨省而乱不作也,此国之所以长也。
下无用,则国家富;上有义,则国家治;长有礼,则民不争;立有神,则国家敬;兼而爱之,则民无怨心;以为无命,则民不偷。昔者先王本此六者,而树之德,此国家之所以茂也。
设其四佐而官之;司徒典春,以教民之不则时不若不令,成长幼老疾孤寡以时通于四疆。有阖而不通,有烦而不治,则民不乐生,不利衣食。
凡民之藏贮,以及山川之神明加于民者,发国功谋。斋戒必敬,会时必节。日历巫祝,执伎以守官,俟命以作。祈王年,祷民命,及畜蜚征庶虞草。
方春三月,缓施生育,动作百物,於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朝孤子八人,以成春事。
司马司夏,以教士车甲。凡士执伎论功,四卫。强股肱,质射御,才武聪慧,治众长卒,所以为仪缀於国。出可以为率,诱於军旅。四方诸侯之游士,国中贤馀秀兴阅焉。
方夏三月,养长秀蕃庶物。於时有事,享于皇祖皇考,爵士之有庆者七人,以成夏事。
司寇司秋,以听狱讼,治民之烦乱,执权变民中。凡民之不刑,崩本以要,作起不敬以欺惑憧愚。
作於财赂六畜五曰盗。诱居室家有君子曰义。子女专曰[A108]。饣芳五兵及木石曰贼。以中情出,小曰,大曰讲。利辞以乱属曰谗。以财投长曰贷。
凡犯天子之禁,陈刑制辟,以追国民之不率上教者。夫是故一家三夫道行,三人饮食,哀乐平,无狱。
方秋三月,收敛以时。於时有事,尝新于皇祖皇考,食农夫九人,以成秋事。司空司冬,以制度制地事,准揆山林,规表衍沃,畜水行,衰濯浸,以节四时之事。治地远近,以任民力,以节民食,太古食壮之食,攻老之事。”
公曰:“功事不少,而饣侯粮不多乎?”子曰:“太古之民,秀长以寿者,食也。在今之民,羸鬼以者,事也。
太古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各安其居,乐其宫室,服事信上,上下交信,地移民在。今之世,上治不平,民治不和,百姓不安其居,不乐其宫;老疾用财,壮狡用力,於兹民游;薄事贪食,於兹民忧。
古者殷书为成男成女名属升於公门,此以气食得节,作事得时,劝有功;夏服君事不及,冬服君事不及冻;是故年不成,天之饥馑,道无堇者。在今之世,男女属散,名不升于公门,此以气食不节,作事不成;天之饥馑,於时委民,不得以疾死。
是故立民之居,必于中国之休地,因寒暑之和,六畜育焉,五宜焉;辨轻重,制刚柔,和五味,以节食时事。
东辟之民曰夷,精於侥,至於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南辟之民曰蛮,信以朴,至於大远,有不火食者矣。西辟之民曰戎,劲以刚,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北辟之民曰狄,肥以戾,至于大远,有不火食者矣。及中国之民,曰五方之民,有安民和味,咸有实用利器,知通之,信令之。
及量地度居,邑有城郭,立朝市。地以度邑,以度民,以观安危。距封後利,先虑久固,依固可守,为奥可久,能节四时之事,霜露时降。
方冬三月,草木落。庶虞藏,五必入于仓。於时有事,蒸于皇祖皇考,息国老六人,以成冬事。
民咸知孤寡之必不末也,咸知有大功之必进等也,咸知用劳力之必以时息也。推而内之水火,入也弗之顾矣,而况有强在前,有君长正之者乎?”
公曰:“善。”
●四代第六十九
公曰:“四代之政刑,论其明者,可以为法乎?”子曰:“何哉?四代之政刑,皆可法也。”
公曰:“以我行之,其可乎?”子曰:“否,不可。臣愿君之立知而以观闻也,四代之政刑,君若用之,则缓急将有所不节;不节,君将约之;约之,卒将弃法;弃法,是无以为国家也。”
公曰:“巧匠辅绳而斫,胡为其弃法也。”子曰:“心未之度,习未之狎,此以数逾而弃法也。
夫规矩准绳钧衡,此昔者先王之所以为天下也。小以及大,近以知远,今日行之,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其此邪!
水火金木土,此谓六府,废一不可,进一不可,民并用之;今日行之,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其此邪!
昔夏、商之未兴也,伯夷谓此二帝之眇。”
公曰:“长国治民恒;论政之大体,以教民辨;历大道,以时地性;兴民之阳德以教民事;上服周德之典,以顺事天子;政勤礼,以交诸侯;大节无废,小眇後乎?”
子曰:“否,不可後也。诗云:‘东有开明,於时鸡三号,以兴庶虞,庶虞动,蜚征作。啬民执功,百草咸淳,地倾水流之。’是以天子盛服朝日于东堂,以教敬示威于天下也。是以祭祀,昭有神明;燕食,昭有慈爱;宗庙之事,昭有义;率礼朝廷,昭有五官;无废甲胄之戒,昭果毅以听;天子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昭哀。哀爱无失节,是以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此皆先王之所先施於民也,君而後此则为国家失本矣。”
公曰:“善哉,子察教我也。”子曰:“乡也,君之言善,执国之节也。君先眇而後善,中备以君子言,可以知古,可以察今。奂然而兴,民壹始。”
公曰:“是非吾言也,吾一闻於师也。”子吁焉其色曰:“嘻,吾行道矣。”公曰:“道邪?”子曰:“道也!”
公曰:“吾未能知人,未能取人。”子曰:“君何为不观器视才?”公曰:“视可明乎?”子曰:“可以表仪。”
公曰:“愿学之。”子曰:“平原大薮,瞻其草之高丰茂者,必有怪鸟兽居之,且草可财也,如艾而夷之,其地必宜五;高山多林,必有怪虎豹蕃孕焉;深渊大川,必有蛟龙焉;民亦如之,君察之,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须贾大夫谇范叔-元-高文秀 下一页 须贾大夫谇范叔-元-高文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