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行书
中国的汉字是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变化,才演变形成了后来的字体形态。在秦汉之前主要是以篆书系统的象形字体,彼时的书法较为单一,基本上就是正书。而在两汉之际,篆书被隶书取代,之后又从隶书衍生出楷书,再从楷书的基础上衍生出草书和行书。
在行书中,用笔要比楷书和草书复杂的多,它即有点画,也有转折,在藏露之间灵活多变。所以能够写好行书,是极具功底的。王羲之行书的用笔变化就十分丰富,运笔之事潇洒飘逸。在书法著作《书议》中是这么评价王羲之行书的,“笔迹遒润,独善一家之美”,还夸赞其“风神盖代”。极为喜爱推崇王羲之的唐太宗李世民,称其“烟菲雾结,状若断而还连”,气势就像那栖居雄树上的凤凰,盘踞深潭中的游龙雄奇而又不失典雅。
在王羲之的行书中,仅以横画来讲,就有顺锋、逆锋、上折、下折之分。他的捺撇有长有短,有直有斜,可谓是尽显变化。最能展现,可以说是王羲之行书功力淋漓尽致被发挥出来的就属“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了。该序是王羲之趁着酒性之余,随性而发顺势写出来的旷世奇书。即便是王羲之本人,日后也无法刻意写出这样的佳作出来饿了。《兰亭序》真迹被王家后人当作传家宝传承了近两百年之后,几度流失在外。知道李世民花重金将其从智果处购回,被其视作珍宝。现今的《兰亭序》临摹本就是从唐太宗那里传下来的。至于真迹本身,据说是随李世民一起被葬在了昭陵内。’
王羲之 柳公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历代书法家敬仰,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还擅长隶书、草书、楷书、行书各种字体,他拜托了汉魏的笔风,自成一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王羲之小时候就喜欢书法,受到父亲王旷的启蒙,七岁的时候就擅长写书法,早年王羲之拜卫夫人为师她对王羲之的引导,在王羲之早年的书法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她通过结合自然的方式耳濡目染的影响着小王羲之,让他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王羲之志存高远,善于创造,善于学习,他妙用秦汉的小篆、隶书,集万家所长,并且将他们与自己的草书相结合,逐渐形成了那个时代只属于自己的一派风格。开辟了书法的新天地。
柳公权是楷体的总结者和创新者,他在研究王羲之的基础上学习颜真卿自己独创了“柳体”楷书,被后人当作楷书的模板,成为唐代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字匀衡瘦硬,笔画爽劲挺秀,骨力遒劲,和颜体相必,清瘦的字体更容易被后人接受。唐代元和年间后,柳公权的名声越来越大,唐宣宗更是公开表示自己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曾经召见柳公权,让他在大殿面前为自己写书法。
唐宣宗赏赐个他锦彩及瓶盘等银器,当时有外来的人像唐朝进贡的时候,都会买一些柳公权的书法回去看。
现在的人学习书法,首先会参考唐朝的颜真卿和柳公权,柳公权在书法艺术的改革和发展中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整个楷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王羲之洛神赋
在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有两幅作品备受争议,一幅是最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一幅就是这《洛神赋》。但是和《兰亭序》的备受瞩目相比,洛神赋就显得有点无人问津。
王羲之的《洛神赋》多次被斥责成“伪书”,古人也有将它认定为“集字本”。在现在有很多鉴赏家,因为对《洛神赋》的流传过程存在争议,加上缺少古代鉴赏家的引导,很多人还认为这只是王羲之的“疑似”作品。
历史资料显示,对于王羲之《洛神赋》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很少有人对它有研究,网络上也没有什么学术论文是研究这块的,只有在一些民间书法家的博客中,能偶尔看到人们对《洛神赋》的只言片语。
如果要在王羲之的书法体系中找到《洛神赋》的影子,就应该只有从《十七帖》中能看出个大概,这本字帖隶书的感觉十足,没有唐朝楷书的那种抑扬顿挫,而历史上楷书名家,在行楷上想要达到这样的水平,没有人可以比的过《洛神赋》。
另外从从脱文残损来看,这个碑刻的祖石,很可能是唐刻,乃至南朝遗物,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还有一种说法,这本字帖是唐代贺知章刻的,贺知章的《孝经》中说他的草书和孙过庭相差很多,这《十七帖》是不是贺知章的摹本还有待考究,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我们找不到任何相关这个拓本的遗留物,所以也就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但是我们不管《洛神赋》是不是王羲之的作品,它的高水准是值得被认可的。
上一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