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故事
孟子这个名字在中国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具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他最突出的影响就是其仁义善的思想,孟子是一代伟大的圣人,一生在他的身上发生过很多不平凡的故事,当然最先令我们想到的,也是我们最熟悉的故事就是“孟母三迁”,这也是对孟子后来成就有深远意义的一个故事。
孟母三迁是关于对孩子教育的一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孟母对孟子的学业的重视,为了教育好孟子,孟母三次搬家为孟子提供适合学习的生活环境的事情,并对孟子严格的要求。
另外,还有一些故事,如孟子受教,它的中心思想主要讲的就是孟母教授孟子做人做事都要有最基本礼仪的故事,无论是对外人还是对自己家人都要讲基本的礼仪;还有断织喻学的故事典故,主要讲得内容就是对自己的学业一定要持之以恒,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的故事,这个断织喻学的故事对孟子以后成为儒学大师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于孟子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杀豚不欺子,孟子少时诵等都是非常经典的故事典故,还有大家朗朗上口的成语故事如“始作俑者”,“一曝十寒”,“五十步笑百步”,这些故事都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做人,做事的一些真理,是孟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孟子的切身言行,他都用一言一行来教育我们后人如何做人和做事才是正确的。
孟子字什么
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同乡,相传他原名孟轲,字子舆或子居。孟子祖上也是贵族后裔,可是家道中落,到他这一辈已经是家境贫寒的普通百姓,也就是社会平民阶层,所以孟子从小就生活在市井百姓中间,很早就体会到民间疾苦。
虽然孟子家已经是平民百姓,但是他家学渊源,重视教育读书,所以他拥有当时贵族才会有的正式的名和字,并且酷爱读书,他的母亲为了给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信几次搬家,由此有了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也让孟子意识到环境对人的巨大的影响,成为他后来思想学说的理论之一。
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从小接受儒家教育,长大后也效仿孔子周游历国,试图想孔子那样推销自己的学说,不过他没有认识到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中,儒家那一套仁义道德是根本没有市场的,当时凡是有所作为的国君都想着如何称霸诸侯,如何当天下霸主,谁会在乎如何与人为善,如何提高个人修养呢,所以孟子最终还是像孔子那样失败了,他的失败其实是注定的,孟子虽然慷慨激昂,善于辩论,但是这些都没用,谁也不会因为你把人驳倒了,就采用对自己根本没有好处的观点,而且孟子也不向孔子那样总是谦逊有礼,因而得罪了不少人,他为此闷闷不乐,不到四十岁就死了。后来人们把他的学说编成《孟子》一书,后来成为儒家的四书五经之一,成为儒家的经典。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派的“以德治国”的政治理念。孟子的政治核心理论是以王道治国,但究其本质,还是为封建地主阶级服务的。
孟子把君臣庶民的关系比作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他认为君王和士族,都应该像关心自己的子女一样,去关心他们的人民,而人民也应像子女对待父母一样去尊重他们的君王。但在这同时,孟子也模仿周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他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逐步完善发展而来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等许多方面。他认为统治者如果施行仁政,就会得到人民的用户,如果施行暴政,君王就会被人民推翻。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省刑罚,轻徭薄赋,不违农时”,只有在人民富裕的时候,国家才能征收到可观的税收,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日常收支等。
孟子要求统治者可以施行仁政,“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他认为统治者对他们的人民应该有同情仁爱之心,这和墨家的“兼爱”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孟子的这种思想,对于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是有其一定的先进性和肯定性的。他提出的“重农不抑商”的理论,也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他的“井田制”理论,对限制土地兼并和缓解阶级矛盾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上一页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