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此外,中国五千年历史,在公谊私情与民族观念的关系方面,也非常讲究。尤其在唐宋以后,如宋之于元,明之于清,这两个朝代,对于民族的气节非常重视。
我们知道,宋末文天祥被元朝俘虏以后,陆秀夫抱着赵匡胤最后一代的孙子,在广东跳下崖门(又称为崖山)投海,宋朝的三百年天下才算是真正完全结束,陆秀夫也是宋朝一位以身殉国的忠臣。
因为当时元朝的一个将领张弘范追击陆秀夫到崖门,他也是俘虏文天祥的人,陆秀夫抱了宋朝最后一代皇帝在此跳海,于是元朝就在崖门立了一块石碑,上面铸了七个大字:「张弘范灭宋于此」。八十年后,明朝建立起来了,就有人在这方碑上加了一个「宋」字,而成为「宋张弘范灭宋于此」,因为张弘范不是蒙古人,而是汉人,所以加上了这样一个字。这就是《春秋》笔法,只用一个字,就论断了他千古的罪过,说明他只是一个大汉奸、一名汉贼。更有诗骂他:「铸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
假定推开狭隘的种族观念来看历史背景,张弘范的祖先两三百年都在北方。宋朝赵匡胤统一天下,事实上只统一了一半,他的政权仅仅行于从中原以南。假如研究历史,很严格地以政治地理、版图疆域而论,似乎宋朝还不够成为一个完整的朝代。北宋赵匡胤当了皇帝以后,黄河以北的燕云十六州已经画出版图以外了。北方金、辽、元与宋朝南北并立,北方的老百姓,这三百年来,在政治的管辖上,已经不是宋朝的子民了。张弘范的父亲本来就是元朝的武将,威震河朔。
对于南方的云南,宋朝也没有统一过来。云南自唐朝末年,就有一个大理国,国王姓段。有宋一代,这个国家始终存在的,本来是边陲少数民族哀军夷族,唐时称「南诏」;后归唐,因击吐蕃有功,又封为南诏王,改国号为「大理」。五代石晋时为段氏所据,称大理国,直到元朝时才被消灭。
清代《一统志》的记载说,迦叶尊者入寂于云南的鸡足山,就是大理国境内,一般人却不大相信。如果详细研究就可发现,在释迦牟尼佛的时代,云南西部一带地方是在印度的范围中。只是那个时代,还没有划分严格的界线而已。而且大理国以前的南诏国,在几百年中曾经换过好几个国王,阿育王的后代也曾经做过国王。
又如满族入关时最有名的军师范文程,他是宋朝范仲淹的十七代世孙。满族入关以后,文武制度的建立与范文程的建议大有关系。但是仔细一查他的历史,他的祖先在明朝的中叶已经出关了。所以,谈到历史上臣道的公谊私情问题的处理时,如果以姓氏种族的角度为准绳,有时未免太过苛刻了。这里特别研究这个问题,是与后面《万章篇》的内容有关,因为在公谊私情的问题上孟子已经被人批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