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二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二
一达名道路
长远二字。是彼注文。
歧旁
歧道旁出。
剧旁
今南阳冠军乐乡。数道交错。俗呼为五剧乡。
衢
交道四出。
康
史记谓之康庄之衢。
庄
左传云。得庆氏之木百车於庄。
剧骖
三道交复有一歧出者。今北海剧县有此道。
崇期
四道交出。
逵
四道交出。复有旁通。
鸱
充之反。鸢之类。
失义而后礼
老子之文只止於礼。后礼之下云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今文失礼而后智与信者。记主加之而释五常耳。非老子语。
信不可忘等者
非老子意。老本纯灭仁义与礼信而尊道也。今云不可忘者。以道为本。五常为末。本虽丧而末不可忘。故云存五德。
弭从
上绵里反。止也。弭恐应作靡。靡。披靡也。顺貌也。
前虽内外。但譬内心
依境发心。内是也。十种发心。外非也。
后云内外心境相对
九非一脱。属二边外境也。中道之心为外境所动。故云外相对。
论骚扰
骚应搔。乃搔动也。以手取曰搔。
有为无漏
有字应作无。乃无为无漏。
亲生为因
生应作正。谓正助。
四三昧别。念佛通
义例中引他人云。四三昧是别。念佛是通。荆溪云。此师自误。今言通修者。以四三昧摄一切行故曰通。反以为别。念佛通收一切诸行不徧。乃是通中之一。故名为别。
多生异端
虽用一止观结而通三止观。通别文殊。义乃一耳。他人云。谓一止观出於三外。缪谓顿顿止观。
不具不杂亦复如是
具对不具。谓具是顿。不具是渐。杂是不定。不杂是余。二并是相对来耳。
论。四悉成五缘
世界成发心。为人成四三昧。对治成裂刚。获果第一义成旨归。四五相对。自微之着。为渐五因。缘成四悉。反此可知。
或四悉成一因缘
或谈四悉成发心一事。或谈一发心只得一悉益。亦须云。谈一悉成一因缘。谈一因缘成四悉。或多或少。缘悉相成乃不定义。
何得即以修行释之
以四悉会同三种止观。且是消通文相。人不见之。谓是修行之相。
善不善爱
经云。爱有二种。一者善爱。二者不善爱。不善爱者。凡夫之求善法爱。诸菩萨之求善法爱者。复有二种。求二乘者名不善求。大乘者名为善求。
及以九喻谓责主有余
经无主字。经云。深观此爱凡有九种。一如责有余。二如罗剎女妇。三如妙华茎有毒蛇。四如恶食。性所不便而强食之。五如淫女。六如摩楼伽子。七如疮中息肉。八如暴风。九如彗星。云何名为责有余。如穷人负他钱财。虽偿欲毕犹系在狱而不得脱。声闻缘觉亦复如是。以有爱习之余气。罗剎女妇者。如人得罗剎女。纳以为妇。是罗剎女随所生子。生已便食。后食其夫爱罗剎女亦复如是。初食善根子。后食众生。令堕三涂。疏云。初为二乘作譬。二乘断习。如还财未尽。下八为凡夫作譬。责音债。
见灭烦恼断故乃至净
经云。菩萨求大涅盘见。灭见灭谛。所谓断一切烦恼。若烦恼断则名为常。灭烦恼火则名寂灭。烦恼灭故则得受乐。诸佛菩萨求因缘故。故名为净。
论。佛藏十喻
一萎华佛身。二岩蜂淳蜜。三糠[禾*会]中米。四粪秽真金。五贫女宝藏。六庵罗内实。七弊衣金像。八贫女贵胎。九焦模内像。荆溪云。文虽有十。义但似九。以初二文同一义故。
音场
场应作场。
居色究竟等
卢舍那佛初寂灭道场中坐金刚华光王座。乃至第十居摩酰首罗宫。即色究竟天也。凡历十住处。
利用出入谓之神
易曰。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定吉凶於始。以前民用。出入者。阴阳往来不穷谓之也。
化事
化身为伴。
默不俱
答一时能说法。不比毗昙也。搜要云。何一时能说法耶。答不同小乘。故能一时语默。
阿含无诤经。如水如火如巾
水将恶用。火将沃死。巾用拭不净。皆无嫌。更捡经。
略述纲要
今取净名疏注释。彼文约土。
一质一见
罗汉辟支佛。三种意生身。界内结尽。同生无余。所见无异。今文约谛佛。谓推理中四谛之质。见相中释迦之身。四果支佛见谛是无。佛是生身更无有异。
异质一见
彼云。如娑婆极乐。垢净质异。菩萨用天眼见。但一有余。今文如四谛。四谛既异。四教主殊。圆人以佛眼观之。四佛尽是法身。四谛皆名法界。
异质异见
彼云。如娑婆极乐。此土见秽。彼土见净。今文推理中四四谛异。见相中胜劣形殊。四教根机。见谛见佛。各各有异。
一质异见
彼云。如身子螺髻於一有余见净秽异。今文只一四谛。众生随类各得解。
普贤道场
或劝发品。或行法经。或华严中。
上二下三
净土徒众之二。法灭起过等三。若华严顿中。净土则重重庄严。徒众则别圆无数。菩萨见十方法灭。前后异时。受苦起过亦复无量。此乳味中五多也。若阿含渐初。秽土则山川堆阜。徒众则三藏小乘。法是无常。终归灰灭。受苦则三界阴果。起过则爱见集因。此酪味中五少也。余三味多少准此。
一质异见。比说可知
法只是一。四见不同。谓常无常等。
儴佉
上人章反。下去牙反。翻为具。
六群
难陀.跋难陀二人。善星算阴阳说法。迦留陀夷.阐陀二人。深游财。善解毗尼。马师.满宿二人。善闲音乐戏笑。六常为群故名六群。
缋
胡对反。画也。
论。一念心起为迷解本
心妄识也。记引楞伽如来藏为本者。以如来藏在妄识中。若大论。池水亦喻妄也。彼云。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浊。若珠入水即清净。不得言水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善法入心令心清净。经以如来藏为善不善因。论云。清水浊水其意大同。
此约教证
搜要云。存教故地。存证故住。
身亦非是心。心亦非是身
新经云。心不住於身。身亦下住心。与前喻同。文云。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於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与前二乘藏通等共
或云别前藏通者。以前二不修别故。今云共者。十住修体柝八门。十行中又学前两。
由曲
由应作犹。
绮语中重
常途绮语者。大论四十九云。为自心他心解愁事。说王法贼事。大海山林药草宝物诸方国土。如是等事无益於道。并名绮语。今坏人诵经坐禅等故制。
心境理教
心谓能犯之心。境谓所犯之境。理谓体性是恶。教谓如来禁戒。杀盗淫妄十恶中之最重。大小俱制。
大乘俱重
菩萨戒中。自瞋自说罪过。自赞毁他。如是等恶亦以教人。相涉入者。口中四恶但除绮语。余三过者。恶口兼妄与两舌。又两舌兼恶口与妄。妄亦兼二。此等并是犯於夷愆故重。
小乘则轻
毁訾语。两舌语。异语恼僧。嫌骂知事者。俱犯单提故轻。
余意地二
贪痴。
心境理三莫不皆重。唯教名轻
於贪痴二境起贪痴二心。理性是恶。不待佛制方名恶也。菩萨十重不制贪痴。小乘亦尔。虽贪痴二恶於心境理。犯者罪重。以佛不制故教名轻。
伊兰旃檀
观佛三昧海经云。譬如伊兰与旃檀生末利山中。而伊兰生旃檀丛中。伊兰臭如胮尸。熏四十由旬。
圣者声也。以其闻声知情
乐者所以鼓诗。有移风易俗之义。诗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也。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思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曰闻声知情。以天子正天下者在声。
周易意
系辞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注云。君子体以为用也。仁知则滞於所见。百姓日用而不知。体斯道者不亦鲜矣。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始可语至而言极也。
不合不散
诸法从因缘生故合。从因缘灭故散。若深观诸法不生不灭。是不合不散之义也。大论八十二问云。菩萨云何应习六波罗蜜法。答若色等诸法不合不散。色等诸法颠倒烦恼和合故合。以正智慧观故散。菩萨以智深观则无法非合。颠倒烦恼皆虚诳故非散。
本业璎珞经六性
经云。六性者。是一切菩萨功德庄严。菩萨二种法身。菩萨着百万亿阿僧祇功德为璎珞。所谓习种性。性种性。道种性。圣种性。等觉性。妙觉性。复名六坚。亦名坚性。亦名坚法。亦名坚修。亦名坚德。亦名坚顶。亦名坚觉。复名六忍。谓信。法。修。正。无垢。一切智。复名六慧。谓闻。思。修。无相。照寂。寂照(记云六定)。复名六观。谓住。行。向。地。无相。一切种智。经以住行向地等妙对释五种六义。
妙音加佛
日本元记中无妙音二字。经中妙音观音两品皆有佛。但妙音加菩萨耳。非谓加佛。
大论十四。父母爱重。即以身饴金翅鸟
下二云。释迦文佛以福力故。死生忉利。又思惟言。在天无益。愿生娑伽陀龙宫为龙太子。父母爱重。欲自取死就金翅鸟。於是鸟取龙子於树吞之。父母号哭。龙子既死。生阎浮提。为国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能言。问诸左右。今此国中有何等物。尽皆持来以为布施。及至年长。至父王所索物布施。父与其分。又复施尽。我闻有如意宝珠随心所求。即白父母。从入大海求龙王头上如意宝珠。父母言。我唯有汝一儿耳。不须去也。我今藏中犹亦有物。当以给汝。儿言。藏物有限。我意无量。於是父母许之令去。然后问众人言。谁知水道。有一盲人名陀舍。曾七反入大海中。曾知海道。菩萨即命共行。答言。我两目失明。然后同往俱至大海等。
三修
有三种。邪三修。劣三修。胜三修。劣三者。观心无常。观受是苦。观法无我。
论怫
音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止观辅行传弘决助览卷第一
下一页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三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