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一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二(入第五十一经下半)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十徧降种种喻。喻普徧声。非唯普徧四洲。亦徧出多雷音。文三。初喻亦三。初总。
复次佛子譬如娑竭罗龙王(至)饶益众生咸令欢喜。
△二别有五。初云。
从四天下乃至他化自在天(至)如是云网周匝弥布。
△二电。
既弥布已出种种色电光(至)一色云出种种色电光。
△三雷。
复於彼云中出种种雷声(至)及余无量种种音声。
△四风。
既震雷已复起凉风令诸众生心生悦乐。
△五雨。
然后乃降种种诸雨(至)各随其处所雨不同。
此与贤首品。文有影略。
△三结。
虽彼龙王其心平等(至)善根异故雨有差别。
△三合文亦有三。初总。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欲以正法教化众生。
△二别亦五。初以身合。云有覆阴等故。
先布身云弥覆法界(至)或为众生现法界身云。
即菩提等十身之中。有是四身。名异义同。一即愿身。愿生兜率故。四即意生身。随意所生。同世色故。八即菩提身。具佛十力。成菩提故。九即威势。具四无畏。能伏外故。亦可十力降魔为威势。无畏为正觉。有正觉义故。余之六身。名义俱同。
△二合电光。不出通明无畏。
佛子如来以如是等无量身(至)满一切愿皆令欢喜。
△三以三昧合雷声。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不坏解脱力三昧雷声。
略有三义。一若秋之雷。蛰虫藏匿。若入三昧。诸恶不行。二若春之雷。则发蛰发萠。犹彼三昧。发生功德。三雷是雨之先相。三昧是说之先兆。有十种名。思而释之。
△四以大智合风。
佛子如来身云中出如是等(至)生不思议欢喜适悦。
以后得智。观机警觉。加被令成法器故。
△五以说法合雨二。初结前标后。
此相现已一切菩萨(至)令一切众生身心清净。
△二别有十法。
所谓为坐菩提场菩萨雨大法雨名法界无差别。
一将成正觉。念相欲尽。闻斯法雨。便细念都亡。得见心性。等虚空界。法界一相始本无二。契同诸佛平等法身。故云法界无差别。
为最后身菩萨雨大法雨名菩萨游戏如来秘密教。
二出胎已后。坐道场前。后更无身。故云最后。法雨名游戏等者。此有三义。一开为二。谓游戏是神通大用。秘教即心智所契。二合为一。令於秘教出没自在。故云游戏。言秘教者。即诠如来三德涅盘故。涅盘经名秘密藏。安住於此。能建大事。神通作用。故名游戏。在法华经。以体从用。名如来知见。深固幽远。名为秘密。虽初心同禀。而穷究在斯。故亦为说。
为一生所系菩萨雨大法雨名清净普光明。
三一生所系者。谓如弥勒。更一下生故。所以更一生者。由微细无明能障所知故。今为说令净彼细惑。成种智普照。上三皆等觉位。
为灌顶菩萨雨大法雨名如来庄严具所所庄严。
三灌顶菩萨。即十地受职位。十方诸佛。法水灌顶。墯在佛数。能受如来大法云雨。令具佛功德智慧。广作佛事。为庄严故。
为得忍菩萨雨大法雨(至)不断菩萨大悲行。
五得忍菩萨若取忍净。八地已上。将止此忍。劝满福智。不断悲故。若取初得。有说初地即得。为说信等功德。后后圆净。十地地智一一开发。不断二利故。
为住向行菩萨雨大法雨(至)无休息无疲厌。
六住向行三。即三贤位。令其入证。真如现前。依此变化。为甚深门。而胜进不息。
为初发心菩萨雨大法雨(至)大慈悲行救护众生。
七初发心者。通信初发心及信满发心。既发上求下化之心。令依愿行故。上皆已得本位。故并为说胜进上位之法。此下二门。通有二意。
为求独觉乘众生雨大法雨(至)得不坏解脱果。
八一约初求显说。说其自乘。二约已住密说。密授大乘。如缘觉中。约自乘说。则因谢非常。果续非断。逆观非有。顺观非无。为离二边。虽离二边。而不坏自乘之果。约密十二因缘。即是中道。中道者名为佛性。故曰甚深缘起。是为上上智观。故得不坏佛解脱果故。
为求声闻众生(至)名以大智慧剑断一切烦恼怨。
九一约显说。由彼厌患苦集。故说人空智剑断之。二约密说。应以法空断一切惑。故名大剑。
为积集善根(至)名能令成就种种法门生大欢喜。
十为二聚众生。故云集善根者。其邪定聚未堪法雨。未定令得。名为成熟。已定令增种种法门。
△三合上结。文二。初合结数。
佛子诸佛如来随众生心(至)充满一切无边世界。
△二合心等以释外疑。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至)所雨法雨示有差别。
△三结。
是为如来音声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以法结通。
复次佛子应知如来音声(至)入佛法界故。
通结十喻。皆无分量。
△三结。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音声(至)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二偈颂。颂上十喻。喻各二颂。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三千世界将坏时(至)而於一切无分别。
△四出现意业。文中分三。先身。次语。后意。义次第故。长行中二。初征起。
佛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云何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二正释三。初约法总辨。
佛子如来心意识俱不可得。
约体遮诠。
但应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
奇用表诠。然此一文古有多说。一云。识等有二。一染。二净。佛地无彼有漏染心心所。而有净分心及心所。果位之中。智强识劣。故於王上。以显染无。约彼智所。以明无量。若必无王。所依何立。故成唯识第二。引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则有王明矣。
言转识者。智依识转。非转识体。一云。以无积集思量等义。故说心等叵得。就无分别智。以显无量。非无心体。故摄论第八云。无分别智所依。非心非思义故。亦非非心为所依止。心种类故。以心为因。数习势力。引得此位。名心种类。上之二解。俱明心意识有。一云。佛果实无心意意识及余心法。云不可得。唯有大智。故言智无量故知如来心。故金光明经及梁摄论皆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佛性论中。五法摄大觉性。唯一真法界及四智菩提。不言更有余法。上之二宗。徧取皆妨。若依前有。未免增益。亦不能通不可得言。又此净分。此何不说。彼无垢识而得说耶。经何不言染不可得。若依后义。未免损减。亦不能通知佛心言。既云以智无量故知如来心。不言无心。可知明非无心矣。又心既是无。智何独立。非唯违上二论。亦违涅盘灭无常识获常识义。若二义双取。未免相违。若互泯双非。宁逃戏论。若尔何以指南。今释此义。文中分二。先会前二宗。后消经意。今初文也。若后宗言唯如智者。以心即同真性。故曰唯如。照用不失。故曰如智。岂离心外。而智别有。如是则唯如不乖於有。前宗以纯如之体。故有净心。心既是如。有之何失。是知即真之有。与即有之真。二义相成。有无无碍。
后消经意。言不可得者。以心义深玄。言不及故。寄遮显深。言但以智知如来心者。托以心所。寄表显深。故晋经云。但知如来智无量故。知心无量。
云何深玄。欲言其有。同如绝相。欲言其无。幽灵不竭欲言其染。万累斯亡。欲言其净。不断性恶。欲言其一。包含无外。欲言其异。一味难分。欲谓有情。无殊色性。欲谓无情。无幽不彻。口欲谈而辞丧。心将缘而虑亡。亦犹果分不可说故。是知佛心即有即无。即事即理。即王即数。即一即多。心中非有意。亦非不有意。意中非有心。亦非不有心。王中非有数。亦非不有数。数非依於王。亦非不依王。一一皆尔。圆融无碍。则令上诸义。各随一理。不爽玄宗。言寄表显深者。既心不可以智知。且托智以称叹。智是心所。尚以十喻明玄。则所依之心。玄又玄矣。故十喻之末皆结为心之相。然佛尚不说。凡何敢思。有因缘故。辄凭教理。以示玄宗。望无咎其繁而不要也。
△二寄喻别显。举十大喻。以喻如来十种大智。即为十段。十智体用非一非异。文各有三。谓喻合结。今初虚空无依为依喻。喻佛无依成事之智三。初喻。
譬如虚空为一切物所依而虚空无所依。
△二合。
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而如来智无所依。
谓诸乘之智。依佛智生。如十地云。此十地智。皆因佛智而有差别。离佛智外。无所依学。而佛果满。更不依他。岂不依心。反依理耶。岂不向言王所无二耶。良以佛智照极。无有智外如为智所依。故智体全如。若有所依。不名如智。亦犹净名云。法随於如。无所随故。文殊般若云。若无境界。则无所依。况佛智外无法可得。以一切法即佛智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一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二法界湛然喻。喻佛体无增减智。即转释前依。依者依此出生故。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法界常出一切(至)而法界无增减。
虽出诸智。亦不减少。菩萨解脱成佛智时。亦不增足。以同体均故。如上海中板喻。水有高下。板无增减。
△二合。
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而如来智无增减。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二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大海潜益喻。喻佛体均益生智。即双释前依及出生义。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不作分别我出於水。
△二合。
佛智海水亦复如是流入一切众生心中。
谓与众生心体同故。义曰潜流。穿凿自心。得智慧时。即是见他佛智。是曰依之出生。又由体同。令外佛加持资其念力。亦是流入。
若诸众生观察境界(至)所得智慧各各不同。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三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四大宝出生喻。喻佛用兴体密智。释上能生。以何义故而能生耶。具四宝故。文三。初喻有三。初总明出处体用。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乃至一宝亦不可得。
△二征列宝名。
何等为四一名积集宝(至)四名具足庄严。
△三结其深胜。
佛子此四宝珠一切凡夫(至)置於宫中深密处故。
△二合三。初合出处体用。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至)诸菩萨智慧之宝。
△二合征列宝名。
何等为四。
衍英诸公皆云。初证道智断惑障。二助道智断智障。三不住道智舍於报障。上三自利。四利益众生智。即利他行。此释亦无大过。果地具此三道。能令学者入菩萨地故。今更一解。若直就文。文自明显。今以法相收之。即四智菩提。
所谓无染着巧方便大智慧宝。
一大圆镜智。以离诸分别。名无染着。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名巧方便。
善分别有为无为法大智慧宝。
二即平等性智。观一切法。若为无为。自他平等。名善分别。
分别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大智慧宝。
三即妙观察智。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说无量法。而不坏法性。无量法者。即摄观无量总持定门等。而言说者。雨大法雨。断一切疑故。
知时非时未曾误失大智慧宝。
四即成所作智。知机知时。作所应作故。
△三合前深胜二。初用胜体深。
若诸如来大智海中(至)置於如来深密藏故。
此中用胜。喻在总中。此中体深。同法华经髻中明珠。不妄与人。然约下智不及。故称密藏。不全同喻。故涅盘中。明有密语而无密藏。
△二体胜用深。
此四智宝平均正直。
平均正直。即平等性智。大慈悲等。常共相应。故曰平均。一味相续。名为正直。
端洁。
即大圆镜智。端者纯净圆德。现种依持故。洁者性相清净。离诸杂染。
妙好。
即妙观察智。
普能利益诸菩萨众。
即成所作智。此约别配。今以四智圆融故。四德亦该四宝。况四智乃十中之一。则永异余宗。
令其悉得智慧光明。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四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五珠消海水喻。喻佛灭惑成德之智。由有前智。无智不生。由有此智。无惑不断。又前则横具四智。此则竖具四智。皆是释前为依之义。文三。初喻二。初总明体用。
复次佛子譬如大海(至)其中所有悉被漂没。
△二别显用相。
佛子此日藏大宝光明(至)如火炽然悉尽无余。
此为极教了义之说。而起世婆沙等说。阿鼻地狱在下。火气上吞。销铄海水。盖是少分方便之说。而俗典云。以沃燋石销海水者。或测度而知。或见宝不辨。谓之石耳。又云。注於尾庐壑者。但见其销。以詺之耳。
△二合二。初合总明体用。
佛子如来应正等觉大智慧海(至)无功用大智慧宝。
△二合别显用相。
佛子诸菩萨。
然此四智。古德有配四种三昧。初是大乘光明三昧智。二是集福德王。三是贤护。四是首楞严。此释配定。理则可尔。案次乘理。以第三名智光普照故。若将初为三。以三为初。乃顺文理。今更一解。标其所成。即是四定。约能成智。应别立名。又若将此竖配诸位。尤异昔解。
修习一切助道法时(至)持心一境住於三昧。
谓一佛以即事而真智。治於地前。成初四地。令得贤守定。以此三昧。能守世间及出世间贤善法故。前之三地名为世间。四为出世。既了即事而真则即散而定。
又以除一切法爱大智慧宝光明(至)起广大神通。
二以即体之用智。治於四地未能起用。令得五地入俗。成集福德王定。
又以慧光普照大智慧宝光明(至)住大明功用行。
三以平等无相智。治五地中虽能随俗未得平等。令得六七二地般若大光功用后边成光明定。
又以与如来平等无边(至)息一切功用令无有余。
四以平等无功用智。治七地功用。令入八地乃至佛果得首楞严定。所作究竟。果既具四。因亦通修。且约相显。为此竖配。不可偏局。
佛子若无如来此四智宝(至)得如来地无有是处。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五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六虚空合受喻。喻佛依持无碍之智。亦释前依义。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如从水际(至)普容三界而无。
△二合。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无量智慧而无分别。
上但云依。犹尚通於外依他力。今明体徧普能容受。是则五乘等智。皆是如来大智中物。肇公亦云。夫圣人虚心冥照。理无不统。怀六合於胸中。而灵鉴有余。镜万有於方寸。而其神常虚。即斯义也。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六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七药王生长喻。喻佛穷劫利乐智。文三。初喻四。初总明体用。
复次佛子如雪山顶(至)尽金刚地水轮际生。
△二别显用相。
彼药王树若生根时(至)枝叶华果悉皆如是。
△三得名所由。
此药王树根能生茎茎能生根根无有尽名无尽根。
△四拣其非处。
佛子彼药王树於一切处(至)地狱深坑及水轮中。
上拣下收。
然亦於彼初无厌舍。
收者亦不厌故。故晋经云。不舍生性。
△二合。亦有四段。而文不次。初合总显体用有六。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广大悲愿而为其根。
一以悲愿菩提合根。此为诸佛之本。深难拔故。文有四弘。
於一切如来真实智慧(至)善巧方便以为其茎。
二依实智所生方便为茎。能干事故。菩提体故。
徧法界智诸波罗蜜以为其枝。
三依前二智。分为诸度。旁阴为枝。
禅定解脱诸大三昧以为其叶。
四戒定息热。别受叶名。
总持辩才菩提分法以为其华。
五辩才道品等。亲生菩提。开发为华。
究竟无变诸佛解脱以为其果。
六果可知。上六亦可竖配地位。而其下文别显用相。既云一切菩萨。故但从通。
△二越次合后得名所由。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以究竟无休息故。
穷未来际。
不断菩萨行故。
得果不舍其因。
菩萨行即如来性(至)是故得名为无尽根。
由不舍因。故得因果交彻展转相生。
△三却合前段别显用相。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增长坚固精进深心茎。
深心乐修善行。即前方便。
其枝生时令一切菩萨(至)头陀功德少欲知足叶。
净戒亦能息热。
其华生时令一切菩萨具诸善根相好庄严华。
相好如华为严。
其果生时令一切菩萨(至)乃至一切佛灌顶忍果。
文多影略者。为分能所成故。
△四合拣非器。
佛子如来智慧大药王树(至)墯於无为广大深坑。
先拣非器。无为正位一墯难出。故喻深坑。又无悲水。取灰断故。如彼地狱。
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
邪见拨无。贪爱浸烂。皆喻於水。不容善根。又阙土缘。非生处故。
然亦於彼曾无厌舍。
后收。上据现恶阙缘。令生厌怖直进一乘。故除二处。而同有佛性。久久当成。故不厌舍。是知现恶明无。则知无恶必有。故涅盘云。一阐提人虽复断善。犹有佛性。若能发心。非阐提也。法华亦云。决了声闻法。余诸声闻众。亦当复如是。
佛子如来智慧无有增减以根善安住生无休息故。
结云。根善安住者。常住大悲故。有引向来所拣。证无佛性及定性义。不观次后不舍之言。况第十喻平等共有。减损佛性。恐毁谤一乘。愿诸后学。当诫慎之。莫滞权说。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七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八劫火烧尽喻。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三千大千(至)得不烧不答言不也。
喻佛知无不尽智。由此佛智更无所依。
△二合。
佛子彼所投草容可不烧(至)智慧平等悉明达故。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八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九劫风持坏喻。文三。初喻。
复次佛子譬如风灾(至)十方世界无不坏尽。
喻佛巧令留惑智。非但能断。亦复能留。
△二合。
如来应正等觉亦复如是(至)安住如来究竟之位。
谓佛有斯巧。授与根未熟未具万行菩萨。令留润生之惑。由此留惑。惑方至尽。得一切智。不同二乘不为菩提心期速出。广明留惑润生。具如别障。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九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十尘含经卷喻。文四。初法。
复次佛子如来智慧(至)而不具有如来智慧。
喻於佛性通平等智。所以得知佛智徧者。无一众生不有本觉。与一切佛体无殊故。上言潜流。则似佛智徧他众生。今显众生各各自有。故云徧耳。此有三意。一明无一众生不有佛性。则知无性者非众生数。谓草木等。此释已过五性之见。二者众生在缠之因。已具出缠之果。故云具有如来智慧。非但有性后方当成。亦非理先智后。是知涅盘对昔方便。且说有性。后学尚谓谈有藏无。况闻众生等有果智。谁当信者。三彼众生因中果智。即他佛。之果智。以圆教宗。自他因果无二体故。不尔。此说众。生有果。何名说佛智耶。斯则玄又玄矣。非华严宗。无有斯理。
△次释疑。谓有疑云。涅盘又云。佛性者名为智慧。有智慧时则无烦恼。今有佛智。那作众生。故释疑中。先顺答前义。
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
谓倒故不证。岂得言无。如壮士迷於额珠。岂是肤中无宝。
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后反以理成。谓若先无。离倒宁有。既离倒现。明本不无。如贫得珠。非今授与。是以涅盘恐不修行。故云若言定有。则为执着。恐不信有。故云若言定无。则为妄语。乍可执着。不可妄语。自然智者。自觉圣智也。无碍智者。始本无二。绝二碍也。
△二喻二。初明大经潜尘。以喻上文妄缠佛智。
佛子譬如有大经卷。
大经卷者。佛智无涯。性德圆满。
量等三千大千世界(至)一一书写其量悉等。
书写一一各称境者。智如理故。
此大经卷虽复量等大千世界而全住在一微尘中。
潜一尘者。略有三义。一妄覆真故。二小含大故。三一具多故。
如一微尘一切微尘皆亦如是。
一切尘者。无一众生不具佛智故。
△二明出经益物。喻上离妄佛智现前。
时有一人智慧明达(至)一切微尘应知悉然。
△三合二。初合大经潜尘。
佛子如来智慧亦复如是(至)普能利益一切众生。
合上书写多事。
具足在於众生身中(至)不知不觉不得利益。
众生身及妄想。俱合上尘。
△二合出经益物。
尔时如来以无障碍(至)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如来合上一人。智眼合上天眼。是知不信众生等有佛智。智眼未开。复何可怪。如来藏经说九种喻。喻如来藏。谓如青莲华在泥水中。未出泥水。人无贵者。又如贫女而怀圣胎。如大价宝垢衣所缠。如摩尼珠落在深厕。如真金像弊衣所覆。如庵罗树。华实未成亦如稻米在糠糩中。如金在矿。如像在模。皆是尘中有佛身义。与此大同。
△三结。
佛子是为如来心第十相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知。
△三总结劝知。
佛子菩萨摩诃萨应(至)知如来应正等觉心。
上十喻。初总明无依为依。二能出生。三能潜徧。四模具四智。五竖具四智。六体广包含。七用无终竟。八智无不尽。九巧能摄持。十处处具足。前九直语佛智。后一乃融自他。此十圆融。略显佛智之相。寄显如来之心。未尽佛心一毫。故应更以无量无碍。是故知也。
△二偈颂。二十二偈分二。初两句颂约法总显。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
欲知诸佛心当观佛智慧。
明托心所。以知心王。
△二余颂颂上喻。文三。初一颂半颂於初喻。
佛智无依处如空无所依(至)佛智无依止。
△次十六颂。颂次八喻。每喻二偈。
声闻与独觉及诸佛解脱(至)令住如来地。
△三有四偈。颂第十喻。
如有大经卷量等三千界(至)饶益诸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八十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