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

佛经大全 > 续藏经 > 中国撰述大小乘释经部华严部疏-华严经合论-唐-李通玄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
  音切

  (斯尔切)。

  (丁年切)。

  (消音)。

  (莫备切)。

  (古音)。

  (相余切)。

  (以主切)。

  (古代切)。

  (五加切)。

  (许恭切)。

  (莫困切)。

  (他礼切)。

  (先利切)。

  (色立切)。

  (如少切)。

  (莫闭即)咨(即斯切)。

  (子邪切)。

  (落胡切)。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九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得入空三昧自性空三昧第一义空三昧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合空三昧起空三昧如实不分别空三昧不舍离空三昧离不离空三昧此菩萨得如是十空三昧门为首百千空三昧皆悉现前如是十无相十无愿三昧门为首百千无相无愿三昧门皆悉现前。
  【论】第六佛子已下至皆悉现前有六行半经明此现前地得十空无相无愿三昧分自性空三昧者不由修作任理无功而自现故三者正也昧者定也此云正定何故以三为正凡为作法以三度为正昧者情识不现名之为昧正智现前名之为三又三者正也何以故以三为阳故正也如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为正月以寅为木为日日为火也以火生於寅又以日为智以十二月正月为艮分艮为山为止为门阙为小男为童蒙是故圣者取之为法表正月三阳已生以从艮止而生火也明从定为止发起无作正智慧明是入道启蒙之门阙故艮为童蒙以明童蒙心止能启大智慧日光明故云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以五蕴冥昧即正智便现又一止是正字以一心此其道正故故止之一处无事不办第一义空三昧者过一切有为无常法故第一空三昧者明创过上二界息想定亦过声闻缘觉净土三乘净秽之定又万象一性名一空三昧大空三昧者过世情所识空过三乘住无作空也得意生身故合空三昧者明与十方凡圣有情无情合故起空三昧者明寂用自在故如实不分别空三昧者明无情识故别空三昧者示现随根所见故不舍离空三昧者示现远离过恶故离不离空三昧者处世界如莲华居水故以此十三昧为首皆不离空无作无愿三三昧门为体百千三昧总从此起。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满足不可坏心决定心纯善心甚深心不退转心不休息心广大心无边心求智心方便慧相应心皆悉圆满佛子菩萨以此十心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诸智地离二乘道趣於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住於菩萨智慧光明於空无相无愿法中皆善修习方便智慧恒共相应菩提分法常行不舍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得第三明利顺忍以於诸法如实相随顺无违故。
  【论】第七佛子已下至随顺无违故有九行半经明住此现前地复更修习不可坏心入佛智地分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皆悉圆满有三行半经明修十种无限心分二佛子已下至常行不舍有四行经明随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佛智地分三佛子已下至随顺不违故有两行半经明住此位菩萨般若波罗蜜行得随顺忍分经云不惧异论者人天外道及三乘异论入佛智地者明从根本智入差别智地故离二乘地者二乘断烦恼而证空菩萨达烦恼而成智海故云趣於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者明烦恼魔是生死因也阴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缘也住於菩萨智者一切随世差别智也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者明此地菩萨於三界中一切诸缘生法逆顺观彻得世间中出世间智慧满故故名增上第三明利顺忍者准五忍中是第三顺忍若准十忍中是第二顺忍如三乘中五忍者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如三乘中地前三贤菩萨得伏忍五地得信忍六地顺忍八地无生忍十地寂灭忍十忍者经下文自具如此一乘教中以十波罗蜜以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通修皆位位中以十波罗蜜互为主伴五位之上有五百个行门分分微薄以六相总别之义言之时日岁月皆如是犹如帝网重重参映一多同异皆不转变。
  【经】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已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悉以广大心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於诸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得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忆持不舍又得诸佛甚深法藏经於百劫经於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明净譬如真金以毗琉璃宝数数磨莹转更明净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随逐观察转更明净转复寂灭无能映蔽譬如月光照众生身令得清凉四种风轮所不能坏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能灭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众生烦恼炽火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此菩萨十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六现前地菩萨住此地多作善化天王所作自在一切声闻所有问难无能退屈能令众生除灭我慢深入缘起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勤行精进於一念顷得百千亿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菩萨以为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论】第八佛子已下至而说颂曰有二十七行半经明入此位中见佛广狭分约分为六段一从初佛子已下至转更明净有九行经明以愿力见佛广多及供养佛法僧分二譬如真金已下至四种魔道所不能坏可六行半经明举喻显法分三此菩萨十波罗蜜已下至第六现前地可两行半经明此地菩萨所修法门分四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可六行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堪能教化一切众生分五此菩萨已下至说颂有四行经明此位菩萨以三昧力见佛广多分。
  【经】
  菩萨圆满五地已  观法无相亦无性  无生无灭本清净  无有戏论无取舍  体相寂灭如幻等  有无不二离分别  随顺法性如是观  此智得成入六地  明利顺忍智具足  观察世间生灭相  以痴暗力世间生  若灭痴暗世无有  观诸因缘实义空  不坏假名和合用  无作无受无思念  诸行如云徧兴起  不知真谛名无明  所作思业愚痴果  识起共生是名色  如是乃至众苦聚  了达三界依心有  十二因缘亦复然  生死皆由心所作  心若灭者生死尽  无明所作有二种  缘中不了为行因  如是乃至老终殁  从此苦生无有尽  无明为缘不可断  彼缘若尽悉皆灭  愚痴爱取烦恼支  行有是业余皆苦  痴至六处是行苦  触受增长是苦苦  所余有支是坏苦  若见无我三苦灭  无明与行为过去  识至於受现在转  爱取有生未来苦  观待若断边际尽  无明为缘是生缚  於缘得离缚乃尽  从因生果离则断  观察於此知性空  随顺无明起诸有  若不随顺诸有断  此有彼有无亦然  十种思惟心离着  有支相续一心摄  自业不离及三道  三际三苦因缘生  系缚起灭顺无尽  如是普观缘起行  无作无受无真实  如幻如梦如光影  亦如愚夫逐阳焰  如是观察入於空  知缘性离得无相  了其虚妄无所愿  唯除慈愍为众生  大士修行解脱门  转益大悲求佛法  知诸有为和合作  志乐决定勤行道  空三昧门具百千  无相无愿亦复然  般若顺忍皆增上  解脱智慧得成满  复以深心多供佛  於佛教中修习道  得佛法藏增善根  如金琉璃所磨莹  如月清凉被众物  四风来触无能坏  此地菩萨超魔道  亦息群生烦恼热  此地多作善化王  化导众生除我慢  所作皆求一切智  悉已超胜声闻道  此地菩萨勤精进  获诸三昧百千亿  亦有若干无量佛  譬如盛夏空中日  甚深微妙难见知  声闻独觉无能了  如是菩萨第六地  我为佛子已宣说
  【论】第九一段有四十四行颂明重颂前法分如文具明已上一段以释第六现前地此地是善达缘生成世间出世间智慧第七远行地以方便波罗蜜成就入世间中出世间智慈之慧。
  第七远行地将释此地五门如前第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远行地者以此地行方便波罗蜜以六地之中三空三昧现无量无作智慧门能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以无作智慧入一切世间等众生行普令徧周故名远行地为入世间行徧周广大故名远行地第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此地修方便波罗蜜以出生死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能入世间同众生之万行然不离世间不随生死长大慈悲故名方便波罗蜜第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於此所见知识於佛会中者明不离菩提体行众行故名开敷树华者表於无相妙慧之树开敷普贤行华亦是开敷一切众生无明行树华也令成普贤行华故为表第七地成世间行成慈悲门令圆满故其身在众宝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之座者表众宝树是众行明依报以宝树成楼阁形明随行之智也妙宝师子座者表妙用无畏行也善财得菩萨广大喜解脱者明此地菩萨成就大慈悲行普能方便教化众生欢喜无厌故不居染净故名为解脱第七地是所施之教此是七地中所行之行故名目住处以表之也四明三界中得何解脱者此地明处一切世间行方便利生不染世法解脱门亦以善财所得菩萨广大欢喜解脱门是如经云此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又云初地中缘一切佛法愿求满故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法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故又明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故第八地乃至十地成就无功用行故明第七地已前皆有功用八地已去得无功用第五随文释义二义如前第一长科经意者於此七地中长科为十段从是时天众心欢喜已下有二十四行颂分为两段。
  【经】
  是时天众心欢喜  散宝成云在空住  普发种种妙音声  告於最胜清净者  了达胜义智自在  成就功德百千亿  人中莲华无所着  为利群生演深行  自在天王在空中  放大光明照佛身  亦散最上妙香云  智供除忧烦恼者  尔时天众皆欢喜  悉发美音同赞述  我等闻斯地功德  则为已获大善利  天女是时心庆悦  竞奏乐音千万种  悉以如来神力故  音中共作如是言  威仪寂静最无比  能调难调世应供  已超一切诸世间  而行於世阐妙道  虽现种种无量身  知身一一无所有  巧以言辞说诸法  不取文字音声相  往诣百千诸国土  以诸上供供养佛  智慧自在无所着  不生於我佛国想  虽勤教化诸众生  而无彼已一切心  虽已修成广大善  而於善法不生着  以见一切诸世间  贪恚痴火常炽然  於诸想念悉皆离  发起大悲精进力  一切诸天及天女  种种供养称赞已  悉共同时默然住  瞻仰人尊愿闻法
  【论】第一是时天众心欢喜已下至瞻仰人尊愿闻法有二十二行颂明大众闻六地欢喜兴供分。
  【经】
  时解脱月复请言  此诸大众心清净  第七地中诸行相  唯愿佛子为宣说
  【论】第二时解脱月已下两行颂明更请后地法门分。
  【经】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具足第六地行已欲入第七远行地当修十种方便慧起殊胜道何等为十所谓虽善修空无相无愿三昧而慈悲不舍众生虽得诸佛平等法而乐常供养佛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焰如化如水中月如镜中像自性无二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虽知诸佛音声性空寂灭不可言说而能随一切众生出种种差别清净音声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入已此行常现在前名为住第七远行地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第七地已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诸佛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入无量诸佛清净国土入无量种种差别法入无量诸佛现觉智入无量劫数入无量诸佛觉了三世智入无量众生差别信解入无量诸佛示现种种名色身入无量众生欲乐诸根差别入无量诸佛语言音声令众生欢喜入无量众生种种心行入无量诸佛了知广大智入无量声闻乘信解入无量诸佛说智道令信解入无量辟支佛所成就入无量诸佛说甚深智慧门令趣入入无量诸菩萨方便行入无量诸佛所说大乘集成事令菩萨得入此菩萨作是念如是无量如来境界乃至於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得知我悉应以无功用无分别心成就圆满佛子此菩萨以深智慧如是观察常勤修习方便慧起殊胜道安住不动无有一念休息废舍行住坐卧乃至睡梦未曾暂与盖障相应常不舍於如是想念此菩萨於念念中常能具足十波罗蜜何以故念念皆以大悲为首修行佛法向佛智故所有善根为求佛智施与众生是名檀那波罗蜜能灭一切诸烦恼热是名尸罗波罗蜜慈悲为首不损众生是名羼提波罗蜜求胜善法无有厌足是名毗利耶波罗蜜一切智道常现在前未尝散乱是名禅那波罗蜜能忍诸法无生无灭是名般若波罗蜜能出生无量智是名方便波罗蜜能求上上胜智是名愿波罗蜜一切异论及诸魔众无能沮坏是名力波罗蜜如实了知一切法是名智波罗蜜佛子此十波罗蜜菩萨於念念中皆得具足如是四摄四持三十七品三解脱门略说乃至一切菩提分法於念念中皆悉圆满。
  【论】第三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一段有五十行半经明以十法修第七地向并初住第七地法分第二随文释义者於此段中约分为三段一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至住第七远行地有十八行经明修十法入第七地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下至以无功用心成就圆满有十五门经明菩萨住第七地有二十种入众生界及一切法门教化众生分三佛子菩萨以深智慧已下至皆悉圆满有十七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行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法分如初段中经云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慈悲不舍一切众生者明二乘修空自惑已灭无悲利生净土菩萨修三空法门自惑已灭随愿生於净土闻佛教化自力成已方还秽国方便利生然有净秽二障往来彼此如三乘经中余方菩萨来此娑婆闻法之已还归本土者是如此一乘教中菩萨明从迷入法名为他方佛剎而来集会悟已不云还归本土明身土无二性故此一段十八行经意不离三空体以为万行故意明六地已前三空成就出世圆满於七地中以三空成行满足世间慈悲行故经云虽得诸佛平等而乐常供养佛者明以法身无性平等而崇敬行徧周无限明寂用不碍也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者明以观空之智而行十波罗蜜门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者明无三界业而常生三界善行教化众生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者明十使烦恼也十使者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禁取十邪见三界十使烦恼迷四谛及修道上烦恼成一百三十种烦恼欲界四谛上各有十种烦恼四谛上有四十以通修道大烦恼有六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身见六边见以为根本欲界烦恼总有四十六自余见取戒取邪见疑此四从六上起非根本故上二界各除瞋余如欲界从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二无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二合有一百三十种乃至八万四千烦恼至随好品自明如三乘中断烦恼以身边邪见戒取见取以此五见为利使贪瞋痴慢疑五种为钝使五利使为见谛烦恼五钝使为修道烦恼利使障见道为有诸见不亡理不现前故五钝使障修行者随行事上数数习生虽入见道贪瞋痴等犹有习气为惯习未成故须陀洹人断见谛烦恼尽斯陀含阿那含断修道烦恼总未尽阿罗汉断三界见谛修道二种烦恼尽故不生三界三乘菩萨以空观折伏三界十使十缠烦恼以修六波罗蜜生於净土亦云色界上别有十地菩萨报生之天名摩酰首罗亦十地菩萨唯有无明住地未断尽故十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眠四悔五悭六嫉七掉举八昏沈九忿十覆此十缠随十使起亦与十使作生起因如一乘菩萨从十信信自分别心从如来智起十住初心上即同初地至第六住即同第六地得入寂灭定神通即如十住中第六海幢比丘是也大意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总同十地升进次第为体总一切如来不动智为体所有烦恼以禅定力起无作智力一时普印同智体过去未来三世一际无有短长延促之相下文更明大意於一念之际若见自心有成佛有未成佛作延促时分限量者当知此人不成正见如来智体未现前故已上明断烦恼竟经云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文自具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者明以无体之智幻作诸行应众生心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明业空境寂悲智报严悲智无依报相如影虽知诸佛法身本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者明法身无相以净妄业妄亡业谢智境依正福相如净光影不属有无之执如华藏界也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者明法身智体无时无劫无三世体为随一切众生业差别有一切时劫差别而为众生分别时劫差别而修行诸行即如说三祇劫及三生一生一念及六十劫等是菩萨以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明已前十法是入第七地向已下名为住第七地有二十种所入法门如文自具此菩萨作是念已依前科文义如经自具。
  【经】尔时解脱月菩萨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於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於十地中皆能满足菩提分法然第七地最为殊胜何以故此第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故佛子菩萨於初地中缘一切诸法愿求故满足菩提分法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何以故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以此力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无功用行皆悉成就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佛子菩萨诸地亦复如是有杂染行有清净行是二中间难可得过唯除菩萨有大愿力方便智慧乃能得过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以回向无上菩提故分得平等道故然未名为超烦恼行佛子譬如转轮圣王乘天象宝游四天下知有贫穷困苦之人而不为彼众患所染然未名为超过人位若舍王身生於梵世乘天宫殿见千世界游千世界示现梵天光明威德尔乃名为超过人位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於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佛子此第七地菩萨尽超过多贪等诸烦恼众住此地不名有烦恼者不名无烦恼者何以故一切烦恼不现行故不名有者求如来智心未满故不名无者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以深净心成就身业成就语业成就意业所有一切不善业道如来所诃皆已舍离一切善业如来所赞常善修行世间所有经书技术如五地中说皆自然而行不假功用此菩萨於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明师唯除如来及八地已上其余菩萨深心妙行无与等者诸禅三昧三摩钵底神通解脱皆得现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报得成就此地菩萨於念念中具足修习方便智力及一切菩提分法转胜圆满。
  【论】第四尔时已下一段有四十四行半经明十种地中升进同异分释义中分为七段一尔时解脱月已下至亦能满足有两行半经明解脱月所问诸地满足一切菩提分法分二金刚藏菩萨言已下至第十无功用行可有十行经明答前所问十地已来诸地解行差别分三佛子譬如有二世界已下至乃能得过有四行半经明此地菩萨以愿力故入染净二行不住其中分四解脱月菩萨言已下至超过人位有八行半经明举喻况说此地所行染净二行非净非染分五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已下至得一切尽超过故可有六行经明七地有功用行八地无功用行分六佛子此第七地已下至不名无者有三行半经明此地不名有烦恼不名无烦恼分七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已下至转胜圆满有九行半经明世技悉达为大明师分於此四十四行半经中从初尔时解脱月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於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者若以同相门中总是一个如来根本普光明大智寂用无碍自体菩提若望修行进胜即异相门中总有五十种菩提随行差别大体总相但约此十地差别菩提以为升进之大体从此十种地中菩提总以五种菩提以为大体五种菩提者一空无相菩提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三大愿能起大智大悲广利众生菩提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净菩提五智悲万行圆满无作菩提夫菩提者此云觉也觉者普通众法无过也云无上者但一乘非三乘也一空无相菩提者三乘及一乘共得但以有大悲愿行无大悲愿行及广狭寂用不同大体同归无相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唯一乘非三乘也一乘菩萨十住之心初住此智名住佛所住生如来智慧家故以此智地进修诸行随差别智随差别行惯习浅深安立十波罗蜜五十重升进阶级不离初心所得普光明无依住之智地以智无体时亦无迁依本如是故非情横有故此明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发心先心难者得此智地难故如此经云已践如来普光明地此经法门以此智为发心修行之地体故一切种种智海及万行海生在其中三大愿能起大智发生大悲广利众生菩提者明诸法不自生即藉大愿而起智成悲亦不从他生者明智之及愿无自性故不共生者法无和合故不无因者要因愿起智行慈悲故故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以是三乘或滞寂或但生净土为无广大愿起智成满法界虚空界等众生大悲故或云以愿留惑住於娑婆者但得法空无相菩提非得普光明智故如三乘菩萨虽有愿行皆忻多劫成佛不同此教剎那无时又此八地菩萨无功之智现前犹恐滞寂以第八愿波罗蜜防之又令忆念本愿故又十方诸佛以三加七劝发令智不滞寂故又十回向中有十种起智大愿门故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不净菩提者明前六地行六波罗蜜得出世间及世间并出世间菩提至此第七地以出世间及世间并出世间菩提用入世间同一切凡夫事业成大慈悲行使普贤行得圆满故虽同俗染以智无染性处世无着故如莲华处水恒生水中不湿故又以本愿处世利生以於智体无自贪世乐故不乐爱慢憍世所荣奢故又明智体无依无性能随大愿处於俗流不属染净而自在故此之第七地法门非二乘所及亦非行六波罗蜜忻厌烦恼菩萨所知如下文六通菩萨所不能知为证漏尽通故不能随於生死具普贤行满大悲故为於生死有忻厌有疲劳乐生净土故五智悲万行得圆满无作菩提者若以总相同相门中智体不异时亦不异即十住初心即总具若以别相门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得一分如来同体大智得一分如来同体之行得一切如来回向大愿和融悲智圆满之门从初地至第六地依前三贤位中之法长养成就令得出缠虽有慈悲是愿令一切众生出世之悲如第七地之悲恒处世间如莲华处水不湿即明生死恒寂即从初发心已来依教而生信顺非自分法法尔行然故今至此第七地将前出世解脱之心方始处缠不污为以创居同俗随悲愿力受生从三空无作之门始入世间同缠方便之行犹有无作有作二种习气仍在有行有开发是故善财表法善知识号开敷树华为开敷智树万行之华令如普贤行海故从兹入缠行华开发至第八地第十地悲智圆满任物利生无作方终至第十一地所利众生等同法界随根随时对现色身无生不利不为而用不作而应以普光明智不属方所同众生心任物现形无往来故为普光明智与一切众生虚妄心是一性体故故能知一切众生所作业行随而应现故是故经云初地中一切佛法愿求故者明初地是缘地前三贤位中所安立佛果样式愿成彼故非自行满故是愿求菩提如因满故三乘佛果样式在十地之后此经佛果行样在十地之前乃至初会神天等众总是第二地离心垢故者明以上上十善法身性戒以净诸妄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者明修上二界四禅八定得称理智净明故得过三界心障碍故入第九定故第四地入道故者明以修三十七品助菩提观令智眼明净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者明以法界自体无作定门能顺达世间技艺悉能了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者明入智慧方便世间出世间法无不明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明第七地能入世间学普贤行故已前诸地虽以普光明智为体皆有学有解有行有忻上位法门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皆悉成就第八地初得智慧无功用第九地明无功用智说教自在第十地明无功用中智悲总圆满故同佛位故第七地最为殊胜者下文云功用行满故明从六地无功用之智慧成有功之万行故成普贤之行圆满至十地是此位中之果故明因行难发果行易成故如水入流任运至海何况此行不出海中此第七地行同十住中第七住休舍优婆夷行八万四千那由他众生之行我皆同之亦如十行中第七行满足王以自化身示行杀害亦如十回向中第七回向金刚山西见观世音菩萨此第七地中行门一一仿地前之解行样式地前三位解行已周十地之中蕴功成德一如地前之果法也地前是果地上行因仿地前之果故不同三乘立佛果在三祇之后也若修行者善知教意勿妄解佛心如正修十住之因时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时总践为於智境智不异时不移以一法界智印印之古今绝矣还依六相之义即但了因圆果无不备若望起智达缠即以始初发心住功高若以大悲先首即第七住第七行第七回向第七地为胜余皆任运满故如经云佛子譬如有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得过者明六地纯净七地纯染於此二位滞於染净难可得过下文云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已下如文自明意明以大悲大智不离此二行教化一切众生而令究竟成大菩提具一切智智以加行智显发根本智以根本智观照力成差别智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第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分得平等未名超烦恼行如轮王喻不离人位非有贫穷困苦所患举喻如文具明大意为得第六地中三空妙慧及根本智又加大愿力故智自在故不离人位不染世法能同世事不垢不净故以智无依不受恒垢以垢无依不能染净但为大悲缘起方便利生八地会融功终无功之行一分自在十地方终若灭七地有行有功无尽大悲普贤大智不可成办是故净名经对三乘出缠之种说尘劳之畴是如来种故亦说火中生莲华实可为希有此意已得第六地已前出缠者说若也具缚之徒未可全登此迹余文如经自具诸禅者定也三昧者无沈掉也三摩钵底者正受诸法智相应故神通解脱者以正受诸法智相应即得神通自在名为解脱。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一
  音切

  (初拣切)。

  (才吕切)。

  (於敬切)。

  (必袂切)。

  (暗音)。

  (昌善切)。

  (照帘切)。

  (於避切)。

  (直由切)。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
  【经】佛子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善择义三昧最胜慧三昧分别义藏三昧如实分别义三昧善住坚固根三昧智慧神通门三昧法界业三昧如来胜利三昧种种义藏生死涅盘门三昧入如是等具足大智神通门百千三昧净治此地是菩萨得此三昧善治净方便慧故大悲力故超过二乘地得观察智慧地。
  【论】第五佛子已下一段有七行半经明十种善择三昧分释义中分为两段一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净治此地有五行半经明得十种三昧分二是菩萨得此三昧已下至智慧地有一行半经明得十大三昧超过二乘地分此应云超过三乘地为此是学三乘人等共译此经不善知教意但云超过二乘不云超过三乘若也但超二乘者如此经颂云一切世间群生类鲜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为甚难若此地但超过二乘者此四乘义若为安置何得一部经义前后义意不相贯通只为三乘之种智迷误题圣旨后有善达君子无依此言应云超过三乘不可云二乘也经云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者明此位菩萨入观择诸三昧次第是色界定是无色界定是声闻是缘觉是三乘定一乘定善择义三昧者明善简择世间义出世间义是正义是邪义最胜慧三昧者是一乘佛慧故分别义藏三昧者是小乘藏是大乘藏是一乘藏如实分别义三昧者如实知诸法不妄解故善住坚固根三昧者无退转故智慧神通门三昧者以此智慧能起种种神通法门故法界业三昧者心境动止无不真故如来胜利三昧者无心无思智随三世教化众生而无往来之相故种种义藏三昧者都含万法无不达也生死涅盘三昧者明以涅盘常寂灭法而有生死常以生死以为涅盘二俱无体性故寂用一真故无我无人智能随俗利群生故已下总结如文自具。
  【经】佛子菩萨住此地善净无量身业无相行善净无量语业无相行善净无量意业无相行故得无生法忍光明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初地来所有无量身语意业岂不超过二乘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彼悉超过然但以愿求诸佛法故非是自智观察之力今第七地自智力故一切二乘所不能及譬如王子生在王家王后所生具足王相生已即胜一切臣众但以王力非是自力若身长大艺业悉成乃以自力超过一切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初发心时以志求大法故超过一切声闻独觉今住此地以自所行智慧力故出过一切二乘之上。
  【论】第六佛子菩萨已下一段有十二行半经明从初地来所有三业胜二乘分释义中分为五段一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法忍光明有两行半经明此地菩萨无量身语意业皆无相行分二解脱月已下至超过三乘耶可两行经是解脱月起问分三金刚藏已下至一切三乘所不能及有两行半经是金刚藏菩萨答所问分四譬如已下至自力超过有两行半经明举喻况说分五一切菩萨已下至出过一切三乘之上可三行经明此地菩萨是自力超过三乘非是初地已来志求大法超过故已上十二行半经意明此地菩萨无量身语意业自力超过三乘智外修空但行六度菩萨及声闻缘觉折伏烦恼现行不生得变易生死於他方或云上方别有十地菩萨净土如是三乘皆是如来权时且免粗苦方便安立非如此教依智发心即此娑婆便为净国华藏世界等徧虚空净秽含容一尘多剎无有彼此往来等见翻经之众未详佛意误题圣旨云超二乘后有学徒勿从此失又明从初地已来至第六地是志求大法及愿力超过非是自力过也此第七地明自力超三乘故如文自明。
  【经】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得甚深远离无行常行身语意业勤求上道而不舍离是故菩萨虽行实际而不作证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从何地来能入灭定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从第六地来能入灭定今住此地能念念入亦念念起而不作证故此菩萨名为成就不可思议身语意业行於实际而不作证譬如有人乘船入海以善巧力不遭水难此地菩萨亦复如是乘波罗蜜船行实际海以愿力故而不证灭。
  【论】第七段有九行半经明此地远离有无行常行身语意业常入灭定而不作证分释义中分为五段一佛子菩萨已下至虽行实际而不作证有两行半经明不住无行常行三业不证涅盘分二解脱月已下至能入灭定有一行经是解脱月起问分三金刚藏菩萨言已下至而不作证故可两行经明此位及第六地菩萨能入灭定而不作证分四此菩萨已下至行於实际而不作证有一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三业不思议不取证寂灭分五譬如有人已下至而不证灭有两行半经明举乘船入海不遭水难喻分自第六地已来及七地菩萨入灭定者非如上界四禅四空息想证灭亦非如罗汉厌苦修空随空性灭悲智不生如太虚空更无所作乃至经劫不觉头上击鼓不复闻声亦有化火自焚入变易生死亦非如缘觉观十二缘空顺空想灭悲智不生亦非如权教菩萨析法明空随空任理性自无生以本愿力并修六度粗识已无细识犹在随愿力故生於净土或云报土在於色界已上出过三界之身为心有依止净业为缘所有生处还有依止如此一乘中十住第六住心如海幢比丘於经行道侧结跏趺坐离出入息随其身分对现色身起化如云徧周剎海此约根本普光明智自体寂用无限法界之门不同三乘皆有业果报生依止处所设为化事皆有分限如此十地第六地即以守护一切城增长威力明已能守护心城非定乱所摄所行世事是同事所须非自业有故七地是有用有开发如前三空而起行故是故善财此位中知识号开敷树华明三空恒开发行华也是故从第六地已来能入灭定即十住第六住以海幢比丘为样自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每第六心总例然设不入定者即但明十住海幢为体余后是海幢中大用余意如经自明已上一段明不证涅盘门。
  【经】佛子此菩萨得如是三昧智力以大方便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盘虽眷属围绕而常乐远离虽以愿力三界受生而不为世法所染虽常寂灭以方便力而还炽然虽然不烧虽随顺佛智而示入声闻辟支佛地虽得佛境界藏而示住魔境界虽超魔道而现行魔法虽示同外道行而不舍佛法虽示随顺一切世间而常行一切出世间法所有一切庄严之事出过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及非人帝释梵王四天王等之所有者而不舍离乐法之心。
  【论】第八段有十一行经明以方便示入生死一切诸道而住佛法分释义云以灭定方便起十种示现出过於世不舍乐法之心如经云虽然随顺佛智而示现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明二乘人得果之后厌患其所受父母分段胎生之身自化其火自焚其身入变易生死身余如文自明下云天者已上欲界色界无色界天龙者是世间诸龙夜叉者此云苦活或曰伺察或云捷疾乾闼婆者此曰食香或曰寻香此香神设乐求食阿修罗者此是天趣所摄此云无天妙乐迦楼罗者此云悲苦声以食龙在嗉中犹活有悲苦声亦为宝翅鸟紧那罗此曰疑神头上有角人见生疑为人耶为非人耶摩睺罗伽者此云胸腹行此是诸畜是同龙辈古云大蟒神人及非人非人是鬼类帝释此云能主梵天王是初禅王梵者净也以过欲界名为净王明此位菩萨能徧同其类引之修学菩提福智而无乐着故云不舍乐法之心余如文自具又明自忻后地未满须当勤心乐法也。
  【经】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住远行地以愿力故得见多佛所谓见多百佛乃至见多百千亿那由他佛於彼佛所以广大心增胜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一切资生悉以奉施亦以供养一切众僧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於佛所恭敬听法闻已受持获如实三昧智慧光明随顺修行於诸佛所护持正法常为如来之所赞喜一切二乘所有问难无能退屈利益众生法忍清净如是经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更增胜譬如真金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转更增胜倍益光明余庄严具所不能及菩萨住此第七地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以方便慧力转更明净非是二乘之所能及佛子譬如日光星月等光无能及者阎浮提地所有泥潦悉能乾竭此远行地菩萨亦复如是一切二乘无有能及悉能乾竭一切众生识惑泥潦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方便波罗蜜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佛子是名略说菩萨摩诃萨第七远行地菩萨住此地多作自在天王善为众生说证智法令其证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具足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发勤精进於一念顷得百千亿那由他三昧乃至示现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此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论】第九段有二十九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愿力见佛广多及受职分释义中分为五段一佛子菩萨已下至余庄严具所不能及有十二行半经明此远行地得见多佛及供养闻法转增胜分二菩萨住此第七地已下至一切众生识惑泥潦有五行半经明三乘之所不过分三此菩萨已下至七远行地有两行半经明此地所修行门分四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有五行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堪为众生依止求智分五此菩萨若发勤精进已下有四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自精进力及愿所得法门三昧眷属之量分如炼真金转明净喻第六地已前但明炼治磨蓥转令明净者为加戒定慧四念观十二缘观等净治智地令此地善入世间方便示现种种众生行皆能同事教化众生故明以种种众妙宝间错庄严明以净妙之智严种种众行以种种众行而庄严智地互相显发更增明净意明此地以普光明智用严万行以世间利益众生之行起智用自在彰智更明故智不对万行而明者智无大师即三乘是也万行不得智而行者即有限碍即人天外道善行故余文如经自具。
  【经】
  第一义智三昧道  六地修行心满足  即时成就方便慧  菩萨以此入七地  虽明三脱起慈悲  虽等如来勤供佛  虽观於空集福德  菩萨以此升七地  远离三界而庄严  灭除惑火而起焰  知法无二勤作业  了剎皆空乐严土  解身不动具诸相  达声性离善开演  入於一念事各别  智者以此升七地  观察此法得明了  广为群迷兴利益  入众生界无有边  佛教化业亦无量  国土诸法与劫数  解欲心行悉能入  说三乘法亦无限  如是教化诸群生  菩萨勤求最胜道  动息不舍方便慧  一一回向佛菩提  念念成就波罗蜜  发心回向是布施  灭惑为戒不害忍  求善无厌斯进策  於道不动即修禅  忍受无生名般若  回向方便希求愿  无能摧力善了智  如是一切皆成满  初地攀缘功德满  二地离垢三诤息  四地入道五顺行  第六无生智光照  七住菩提功德满  种种大愿皆具足  以是能令八地中  一切所作咸清净  此地难过智乃起  譬如世界二中间  亦如圣王无染着  然未名为总超度  若住第八智地中  尔乃踰於心境界  如梵观世超人位  如莲处水无染着  此地虽超诸惑众  不名有惑非无惑  以无烦恼於中行  而求佛智心未足  世间所有众技艺  经书词论普明了  禅定三昧及神通  如是修行悉成就  菩萨修成七住道  超过一切二乘行  初地愿成此由智  譬如王子力具足  成就甚深仍进道  心心寂灭不取证  譬如乘船入海中  在水不为水所溺  方便慧行功德具  一切世间无能了  供养多佛心益明  如以妙宝庄严光  此地菩萨智最明  如日舒光竭爱水  又作自在天中主  化导群生修正智  若以勇猛精进力  获多三昧见多佛  百千亿数那由他  愿力自在复过是  此是菩萨远行地  方便智慧清净道  一切世间天及人  声闻独觉无能知
  【论】第六段中有四十二行颂重颂前法分如文自具。
  第八不动地将释此地五门如前一释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不动地明此位菩萨於处世间智不须功用神智思量不思不为而智随万有通化无方名为不动地二明此地行何行门者此地行愿波罗蜜为此地智增以智体本净以愿兴行转更自在若不以愿起智恐还同二乘以愿防之不令滞净至此地已法合得诸佛三加七种劝令念本愿起生智用任运能起广大慈悲便能成无作智悲任用圆满前第七成入世间中有行有开发此地成有行有开发中无行无开发任智用满大悲故仍於后善慧未自在故又以任运智慧增明非待作意故三善财表法者善财於此行中所见善知识在此道场中者明八地称理入真智称无作契会中义故云在此道场中明智契中道名之为中理无彼此我人自他名之为道场此善知识号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者明此位中方能赴其本愿救生无限为表第七地随悲修智者难成故此位随智行悲济物广大易成故为智体徧周十方对现随众生广狭故如响应声无心而与一切众音合故其智无思与等虚空界法界一切众生所乐心合而以利之而无我所而无作者是故以夜天号大愿精进力救护一切众生坐普现一切宫殿摩尼王藏师子之座者明大慈悲普覆一切众生为宫以智对现利生为殿智无染净为摩尼随居染净而无功而广救众生名之为王故普现法界国土摩尼宝网弥覆其上者表智境普含随根设教名之为网以智无体能现众法而无作者名曰摩尼此明约智用利生所报依果观因知果举果劝因故乃至广如经说明此八地教门是所修行之法夜天名大愿精进力是行行之人四明於三界中此地得何解脱者明得智用利物徧周恒无功而解脱明从初地已来至於七地有为无为皆有修学此八地二行已终如菩萨行中此地功毕诸佛十力十八不共自在十地方终五随文释义者二义如前一长科经意者於此八地约分十二段长科。
  【经】
  是时天王及天众  闻此胜行皆欢喜  为欲供养於如来  及以无央大菩萨  雨妙华幡及幢盖  香鬘缨络与宝衣  无量无边千万种  悉以摩尼作严饰  天女同时奏天乐  普发种种妙音声  供养於佛并佛子  共作是言而赞叹  一切见者两足尊  哀愍众生现神力  令此种种诸天乐  普发妙音咸得闻  於一毛端百千亿  那由他国微尘数  如是无量诸如来  於中安住说妙法  一毛孔内无量剎  各有四洲及大海  须弥铁围亦复然  悉见在中无迫隘  一毛端处有六趣  三种恶道及人天  诸龙神众阿修罗  各随自业受果报  於彼一切剎土中  悉有如来演妙音  随顺一切众生心  为转最上净法轮  剎中种种众生身  身中复有种种剎  人天诸趣各各异  佛悉知已为说法  大剎随念变为小  小剎随念亦变大  如是神通无有量  世间共说不能尽  普发此等妙音声  称赞如来功德已  众会欢喜默然住  一心瞻仰欲听说
  【论】第一是时天王及天众已下至一心瞻仰欲听法有二十二行颂明诸天闻法兴供叹佛神德分。
  【经】
  时解脱月复请言  今此众会皆寂静  愿说随次之所入  第八地中诸行相
  【论】第二时解脱月已下两行颂明请说八地分。
  【经】尔时金刚藏菩萨告解脱月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於七地中善修习方便慧善清净诸道善集助道法大愿力所摄如来力所加自善力所持常念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善清净深心思觉能成就福德智慧大慈大悲不舍众生入无量智道入一切法本来无生无起无相无成无坏无尽无转无性为性初中后际皆悉平等无分别如如智之所入处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着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
  【论】第三尔时已下一段有十行经明修第八地向入无生法忍分第二随文释义者经云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者明初地已来至七地是顺无生忍八地方得无生忍八地已前有为无为皆有觉观修学至此八地二行方终自余文义如文自明。
  【经】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即时得入第八不动地为深行菩萨难可知无差别离一切相一切想一切执着无量无边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离诸喧诤寂灭现前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次第乃至入灭尽定一切动心忆想分别悉皆止息此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不动地即舍一切功用行得无功用法身口意业念务皆息住於报行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施方便故即便觉寤既觉寤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身在四流中为救渡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此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二行相行悉不现前佛子如生梵世欲界烦恼皆不现前住不动地亦复如是一切心意识行皆不现前此菩萨摩诃萨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盘心尚不现起况复起於世间之心。
  【论】第四佛子菩萨成就此忍已下有十七行经明此位菩萨入无功用分释义中分为四段一佛子菩萨已下至皆悉止息有五行半经明入第八不动地离一切想寂灭现前二乘灭定所不及分二菩萨摩诃萨已下至二行相行悉不现前可八行经明自初地已来方便功终无功二行不现前分三佛子已下至皆不现前可两行经明举生梵世欲界烦恼不现前喻分四此菩萨摩诃萨已下一行半经明菩萨心佛心菩提心涅盘心尚不现前分经云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者为二乘是厌有证无不同有无二行满任无作功离诸喧诤寂灭现前有无二诤功已满故无有诤故五地世技达六地三空智慧终七地大悲诸行满八地任运无功智自在大化利生故无作者故经云譬如比丘具足神通得心自在者约小况大如比丘得出三界定无三界心但随净定力以出三界妙净意化现神通其通有六一身通二天耳通三天眼通四宿命通五他心通六漏尽通如是二乘六通与净土菩萨名数相似但通用广狭不同二乘神通变化不得徧他方佛土净土菩萨神通得往他方净土一乘菩萨神通十方佛剎众生剎总纳於毛孔三乘以漏尽通为证一乘菩萨虽离诸欲不以漏尽通为证三乘六通皆有限量一乘十通无限如下十通品自明如净名经云虽行六通而不尽漏以智自在不同小果三乘通皆有往来如三乘经云我欲还归本土等是一乘菩萨所有神通依理智印性自徧周等虚空界应物施为无有去来中边之性所以一乘菩萨不证漏尽通者为以明处智境界不见漏性及以无漏有取有舍万法性自法界故以智自在故摄生行徧故不同三乘有忻厌取舍故是故今此以小况大喻如下以梦况法喻者明初地至七地有学有修如梦所作未寤八地如梦已觉故万事总无任用从智以智自在号智为王自余如文自明。
  【经】佛子此地菩萨本愿力故诸佛世尊亲现其前与如来智令其得入法流门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应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进勿复放舍於此忍门又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然诸凡夫未能证得种种烦恼皆悉现前种种觉观常相侵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又善男子汝当忆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议智慧之门又善男子此诸法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又善男子汝观我等身相无量智慧无量国土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音声亦无有量汝今宜应成就此事又善男子汝今适得此一法明所谓一切法无生无分别善男子如来法明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应修行成就此法又善男子汝观十方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种种差别悉应如实通达其事佛子诸佛世尊与此菩萨如是等无量起智门令其能起无量无边差别智业佛子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彼时即入究竟涅盘弃舍一切利众生业以诸佛与如是等无量无边起智门故於一念顷所生智业从初发心乃至七地所修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亦不及一如是阿僧祇分歌罗分算数分譬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无量身无量音声无量智慧无量受生无量净国教化无量众生供养无量诸佛入无量法门具无量神通有无量众会道场差别住无量身语意业集一切菩萨行以不动法故佛子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於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於未至其未至时设经百岁亦不能及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积集广大善根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於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经於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及。
  【论】第五佛子此地菩萨已下一段有四十行半经明此位入无功用已诸佛以十种劝发加持分释义中约分十二段一佛子此菩萨已下至於此忍门有五行半经是十方诸佛现加劝修诸如来十八不共法分二又善男子已下至汝当愍如是众生有两行半经是诸佛劝叹得无生忍念度烦恼恶觉众生分三又善男子汝当忆念已下至智慧之门有两行经是诸佛劝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分四又善男子已下至得此无分别法有两行半经明诸佛劝不住法性分五又善男子汝观我等身相已下至成就此事有两行半经是诸佛加劝令修福德智慧说法音声分六又善男子已下至成就此法有三行半经明诸佛劝修无量法明分七又善男子已下至通达其事有两行经是诸佛劝修种种差别如实通达其事分如上二十行半经总有三加七劝三加者一诸佛现身二与智三言赞善哉善哉及与摩顶七劝者如上科文作七段是也八佛子诸佛世尊已下至差别智业有两行经明诸佛以七劝三加令起差别业分九佛子已下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有七行经明已得起智门超前初发心不可比对分十何以故已下至以不动法故有五行经明得无量身语意业分十一佛子已下至设经百岁亦不能及有三行经明举喻况乘船至海速疾超过百岁分十二佛子已下至不能及有四行经明乘一乘船至此无功行海分如是劝加从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一一位初首皆诸佛劝叹加持说法者令说法故至此八地三加七劝明自修行者明自行无功所得及故於此地中法尔智现诸佛加持法相应故堪领受一切诸佛广大法故如世帝王德备即凤翔麟应是德所感也明此八地无功智现即十方诸佛感应是法尔合然故经云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者明此地得无生忍非如第六七地已前顺忍故此忍第一顺诸佛法者明此无生忍是诸佛本体智性故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无畏者即处非处力等及四无畏是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汝今未得者明劝升进如来自在不令住在无功用中十八不共者一无有悞失二无卒暴音三无忘失念四无不定心五无种种想六无不择舍七志欲无退八精进无退九念无退十定无退十一慧无退十二解脱无退十三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四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五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十六知过去世无着十七知未来世无着十八知现在世无着四无畏者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尽苦道无畏十力如先已明如汝虽得是寂灭解脱已下劝令念未得众生令念本愿普大饶益已下通有三加七劝如文自明以此七劝令起无量差别智业如歌罗分者此云竖析人身上一毛为百分中一分或曰为十六分之一分以西域十六升为一斗所谓此地起智升进不可以前地法能比对少分故优波尼沙陀分者优波此云近也沙陀云对明此地起智利物之广大前地设经百千亿不可数劫所作利益亦不比并此之少许微毫之益故为明前地以益劣故以此地起无限化身之益故余如文自具已上一段以明三加七劝安立法则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第八位中大势共同总明十住初心一念入道生如来智慧家时一切法总具防之然法须安立次第升进不滞诸行故令诸始发心者知轨度故从初发心兴大愿故令大悲智而与法身齐升进故设教前却学者一时智有迷悟浅深自露以智境界非有前后。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二
  音切

  (郎到切)。

  (渠列切)。

  (普班切)。

  (五故切)。

  (莫闭切)。

  (七各切)。

  (於良切)。

  (许元切)。

  (息浅切)。

  (苏即切)。

  (疾叶切)。

  (相使切)。

  (素音)。

  (升志切)。

  (莫朗切)。

  (於芥切)。

  (尺革切)。

  (古孝切)。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三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十一
  【经】佛子菩萨住此第八地以大方便善巧智所起无功用觉慧观一切智智所行境所谓观世间成观世间坏由此业集故成由此业尽故坏几时成几时坏几时成住几时坏住皆如实知又知地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知水火风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知微尘细相差别相无量差别相随何世界中所有微尘聚及微尘差别相皆如实知随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风界各若干微尘所有宝物若干微尘众生身若干微尘国土身若干微尘皆如实知知众生大身小身各若干微尘成知地狱身畜生身饿鬼身阿修罗身天身人身各若干微尘成得如是知微尘差别智又知欲界色界无色界成知欲界色界无色界坏知欲界色界无色界小相大相无量相差别相得如是观三界差别智佛子此菩萨复起智明教化众生所谓善知众生身差别善分别众生身善观察所生处随其所应而为现身教化成熟此菩萨於一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身信解差别以智光明普现受生如是若二若三乃至百千乃至不可说三千大千世界随众生身信解差别普於其中示现受生此菩萨成就如是智慧故於一佛剎其身不动乃至不可说佛剎众会之中悉现其身佛子此菩萨随诸众生身心信解种种差别於彼佛国众会之中而现其身所谓於沙门众中示沙门形婆罗门众中示婆罗门形剎利众中示剎利形如是毗舍众首陀众居士众四天王众三十三天众夜摩天众兜率陀天众化乐天众他化自在天众魔众梵众乃至阿迦尼咤天众中各随其类而为现形又应以声闻身得度者现声闻形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现辟支佛形应以菩萨身得度者现菩萨形应以如来身得度者现如来形佛子菩萨如是於一切不可说佛国土中随诸众生信乐差别如是如是而为现身佛子此菩萨远离一切身想分别住於平等此菩萨知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此菩萨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众生身作自身亦作国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国土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业报身乃至虚空身又知诸众生心之所乐能以业报身作自身亦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又知众生心之所乐能以自身作众生身国土身乃至虚空身随诸众生所乐不同则於此身现如是形此菩萨知众生集业身报身烦恼身色身无色身又知国土身小相大相无量相染相净相广相倒住相正住相普入相方网差别相知业报身假名差别知声闻身独觉身菩萨身假名差别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愿身化身力持身相好庄严身威势身意生身福德身法身智身知智身善思量相如实决择相果行所摄相世间出世间差别相三乘差别相共相不共相出离相非出离相学相无学相知法身平等相不坏相随时随俗假名差别相众生非众生法差别相佛法圣僧法差别相知虚空身无量相周徧相无形相无异相无边相显现色身相。
  【论】第六佛子已下一段有五十九行经明此位菩萨以自智德善知众法差别成坏同事摄生广大自在分释义中约分为八段一佛子菩萨住此第八地已下至皆如实知有四行经明以善巧智观世间成坏由何业因分二又知地界小相大相已下至差别相有两行经明地水火风大小差别相分三知微尘细相已下至知微尘差别智有七行经明知微尘差别相分四又知欲界色界已下至观三界差别智有两行半经明知三界成坏相分五佛子此菩萨已下至悉现其身有八行半经明观众生身差别随应现身分六佛子已下至而为现身有十二行经明现身同事分七佛子已下至於此身现如是形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住於无心想中现身同别自在分八此菩萨知众生集已下至显现色身相有十二行半经明业报身及相差别分经云观一切智智者是根本智所行境者差别智也从根本智所行分别故观世间成相者如世界初成及四时人天地狱畜生饿鬼等成相及以坏相皆由业成皆由业坏皆同类相应非常总尔於不迁不变无时之中见长寿见短寿生延促万类不同自成他坏或复同时皆随业然非真有故如是成坏劫住延促时分增减此八地菩萨悉知知地界小相大相者明知小相一尘是也大相一尘无体即广狭悉等及如一毛孔中安立广大世界及小世界净秽差别咸住其中微细无限重重无碍如因陀罗网十方互参如是悉见如水火风界大小之相者且如此世界约俱舍论云安立器世界风轮最居下其量广无数厚十六亿由旬次上水轮深厚十一亿二万三千四百半由旬下八由旬水余结凝成金如是金刚际已上积尘成世界如楞伽经云津润妄想能生内外水界堪能妄想能生内外火界断截妄想能生内外地界飘动妄想能生内外风界所谓爱生水界我所堪能生於火界能所二执能生地界思想彼此能生风界爱心亡水灾不及我能我所亡火灾不及思想亡风灾不及二禅水灾不及三禅火灾不及四禅风灾不及为思想绝故内无出入息外无风灾内无能所外无火灾内无欲爱外无水灾一如色界四禅次第又以增上欲爱故能生火界即如莲华宝女地狱以爱心取故欲爱增上便成热铜柱等苦以热烧煿闷绝便死而复更生如是一日千生万死苦无穷极皆由爱变如增上业火成融铜猛火业风等一如说地狱等经如是业坏此位菩萨悉能如实知见经云随何世界中所有地水火风界各若干微尘者如以积小成其大者即以邻虚尘透金透铜透铁隙中兔毫羊毛虮虱草子穬麦皆七七比之以成分寸尺肘弓等量知之者是凡情所知如俱舍论所说及此阎浮提洲地南北东西广狭之量亦如彼说如人畜身以身长短以积尘之法七七比之而知人畜身之尘数者此是凡情之量见也此位菩萨世界国土人畜等身皆智眼见之知三界成坏智者三界所成时乃至大相小相此位菩萨皆智力知见婆罗门众者净种也剎利众者王种毗舍众者商估种首陀众者农夫种也经云此菩萨知众生身者是业报身也国土身者或以众生身为国土如人身於中有八万四千户虫等居是已下十身悉能同别自在此菩萨知众生集业身集何业果增上而报得身悉知之烦恼身者通三界身色身者色界身也无色身者无色界也如是等身大小相以智能知知如来身有菩提身有愿身者以菩提心起愿成身故化身者随众生所现故力持身者十力所持故相好身者福智万行所庄严故威势身者示现摧伏诸我慢故意生身者逐众生情所欲故福德身者具庄严故法身者如虚空故智身者知无边法故知智身者觉自智及他智故善思量相者任智所知无情识故如实决择相者以根本智起差别智善决择义相故果行所摄相者即一乘从根本智果起普贤愿行故世间出世间差别相者真俗二智悉现前故三乘差别相者二乘趣寂菩萨生於净土或云留惑润生等事共相者三乘一乘共一无生相不其相者具慈悲无慈悲名不共相又共相者凡圣一体具如来智不共相有迷悟不同故出离相者三乘是也非出离相者一切凡夫具烦恼者是一乘非此二事有学相者七地已前菩萨是无学相者八地已后菩萨是知法身平等相者万法无性故不坏相者如智所报得境界故随时随假名差别相者即化身随乐欲心故众生非众生差别相者有情无情差别相故佛法圣僧法差别相者声闻僧缘觉僧净土菩萨僧一乘菩萨僧差别相佛亦随类如之知虚空身无量相以法身起智随行所感无量色别故周徧相为法身智身周徧行亦周徧故其色相亦徧无形相无异相者悉同体故无边相者以法身智境非情限故显现色身相者明色身无体无依智自在显现故已上如前科文中有八段经文深隐处解之文自具处如文自明大意明此八地菩萨无功之智所及之用故。
  【经】佛子菩萨成就如是身智已得命自在心自在财自在业自在生自在愿自在解自在如意自在智自在法自在得此十自在故则为不思议智者无量智者广大智者无能坏智者此菩萨如是入已如是成就已得毕竟无过失身业无过失语业无过失意业身语意业随智慧行般若波罗蜜增上大悲为首方便善巧善能分别善起大愿佛力所护常勤修习利众生智普住无边差别世界佛子举要言之菩萨住此不动地身语意业诸有所作皆能积集一切佛法。
  【论】第七佛子已下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於身命财十自在无过失分释义中约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法自在有两行半经明此位已成就如上身智已得十自在分二得此十自在故已下至无能坏智者有一行半经明得四种智自在分三此菩萨已下至积集一切佛法有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无过失身口意业随般若波罗蜜能集一切诸法分经云命自在者於不生不灭大智体上同一切众生受生死自在故心自在者随无念智所作能办故余如文自具。
  【经】佛子菩萨住此地得善住深心力一切烦恼不行故得善住胜心力不离於道故得善住大悲力不舍利益众生故得善住大慈力救护一切世间故得善住陀罗尼力不忘於法故得善住辩才力善观察分别一切法故得善住神通力普往无边世界故得善住大愿力不舍一切菩萨所作故得善住波罗蜜力成就一切佛法故得如来护念力一切种一切智智现前故此菩萨得如是智力能现一切诸所作事於诸事中无有过咎。
  【论】第八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於诸事中无有过咎有九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得住十种力分如经自具云一切种一切智智者一切种者明加行具修多种智故一切智者是根本智或云一切智智者明从根本智起差别智意明以根本无功用智作种种多功用智无二故智现前故者明如上自在智现前故此菩萨已下明得无功之智力故能现一切诸所作事中无有过咎以智无能所故。
  【经】佛子此菩萨智地名为不动地无能沮坏故名为不退转地智慧无退故名为难得地一切世间无能测故名为童真地离一切过失故名为生地随乐自在故名为成地更无所作故名为究竟地智慧决定故名为变化地随愿成就故名为力持地他不能动故名为无功用地先已成就故。
  【论】第九佛子已下一段有六行半经明不动地随德用具十种名分其地名义如经自明如一切世间无能测故名童真地明七地已前有行有开发是世间智此八地无功之智现前故是初童蒙入真智故号曰童真地无过失故名为生地者明有觉有观已绝无觉观刺之所伤故故云生地以生在无功用智中故余如文自具。
  【经】佛子菩萨成就如是智慧入佛境界佛功德照顺佛威仪佛境现前常为如来之所护念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随侍卫恒不舍离诸大三昧能现无量诸身差别於一一身有大势力报得神通三昧自在随有可化众生之处示成正觉佛子菩萨如是入大乘会获大神通放大光明入无碍法界知世界差别示现一切诸大功德随意自在善能通达前际后际普伏一切魔邪之道深入如来所行境界於无量国土修菩萨行以能获得不退转法是故说名住不动地。
  【论】第十佛子菩萨已下一段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入佛境界得佛护念梵释四王力士随侍普伏魔道住不动地分於此段中分为两段一佛子菩萨已下至示成正觉有五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入佛境界自力所持感招梵释四王等常随侍奉分二佛子菩萨如是入大乘会已下有五行经明入一乘无功用会获神通随意自在分常为如来之护念者明诸佛非不护念一切众生及摄善根之辈其护念有三义一护念苦道众生未发心者二护念已发心者有学有开发者三护念入无功用菩萨令得佛自在故梵释四王金刚力士常侍卫亦有三义一侍卫一切众生二侍卫已发心之者三侍卫已至无功用智及一切诸佛故如侍卫有二义一大悲覆育侍卫二入位菩萨以尊敬彼法侍卫如一一身大势力报得神通者七地已前是修生报业神通未得自在此地无功之智报业神通广大自在七地已前报业神通依禅定愿力生此地报业神通无作智生无修作故放大光明者所作障亡故放光明自应入无碍法界者诸作已亡故任智用故智无有碍余如文自具。
  【经】佛子菩萨住此不动地已以三昧力常得现见无量诸佛恒不舍离承事供养此菩萨於一一劫一一世界见无量百佛无量千佛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佛恭敬尊重承事供养一切资生悉以奉施於诸佛所得於如来甚深法藏受世界差别等无量法明若有问难世界差别如是等事无能屈者如是经於无量百劫无量千劫乃至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有善根转增明净譬如真金治作宝冠置阎浮提主圣王顶上一切臣民诸庄严具无与等者此地菩萨所有善根亦复如是一切二乘乃至第七地菩萨所有善根无能及者以住此地大智光明普灭众生烦恼黑暗善能开阐智慧门故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能普运慈心普放光明满千世界此地菩萨亦复如是能放光明照百万佛剎微尘数世界令诸众生灭烦恼火而得清凉此菩萨十波罗蜜中愿波罗蜜增上余波罗蜜非不修行但随力随分是名略说诸菩萨摩诃萨第八不动地若广说者经无量劫不可穷尽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地多作大梵天王主千世界最胜自在善说诸义能与声闻辟支佛诸菩萨波罗蜜道若有问难世界差别无能退屈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一切诸所作业皆不离念佛乃至不离念一切种一切智智复作是念我当於一切众生中为首为胜乃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此菩萨若以发起大精进力於一念顷得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昧乃至示现百万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菩萨以为眷属若以菩萨殊胜愿力自在示现过於是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论】第十一佛子已下一段有三十二行半经明此位菩萨知见广多及受职分约分为四段一佛子已下至善能开阐智慧门故有十三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见佛广多及举真金治作宝庄严喻分二佛子已下至不可穷尽有六行半经明此位菩萨普放光明及所行之行愿波罗蜜增上分三佛子已下至一切智智依止者可有七行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及行诸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不离三宝分四此菩萨已下至而说颂曰有五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无功用智起精进力所得三昧及愿力所示现菩萨眷属广多分。
  【经】
  七地修治方便慧  善集助道大愿力  复得人尊所摄持  为求胜智登八地  功德成就恒慈愍  智慧广大等虚空  闻法能生决定力  是则寂灭无生忍  知法无生无起相  无成无坏无尽转  离有平等绝分别  超诸心行如空住  成就是忍超戏论  甚深不动恒寂灭  一切世间无能知  心相取着悉皆离  住於此地不分别  譬如比丘入灭定  如梦渡河觉则无  如生梵天绝下欲  以本愿力蒙劝导  叹其忍胜与灌顶  语言我等众佛法  汝今未获当勤进  汝虽已灭烦恼火  世间惑焰犹炽然  当念本愿度众生  悉使修因趣解脱  法性真常离心念  二乘於此亦能得  不以此故为世尊  但以甚深无碍智  如是人天所应供  与此智慧令观察  无边佛法悉得成  一念超过曩众行  菩萨住兹妙智地  则获广大神通力  一念分身徧十方  如船入海因风济  心无功用任智力  悉知国土成坏住  诸界种种各殊异  小大无量皆能了  三千世界四大种  六趣众生身各别  及以众宝微尘数  以智观察悉无余  菩萨能知一切身  为化众生同彼形  国土无量种种别  悉为现形无不徧  譬如日月住虚空  一切水中皆现影  住於法界无所动  随心现影亦复然  随其心乐各不同  一切众中皆现身  声闻独觉与菩萨  及以佛身靡不现  众生国土业报身  种种圣人智法身  虚空身相皆平等  普为众生而示作  十种圣智普观察  复顺慈悲作众业  所有佛法皆成就  持戒不动如须弥  十力成就不动摇  一切魔众无能转  诸佛护念天王礼  密迹金刚恒侍卫  此地功德无边际  千万亿劫说不尽  复以供佛善益明  如王顶上庄严具  菩萨住此第八地  多作梵王千界主  演说三乘无有穷  慈光普照除众惑  一念所获诸三昧  百万世界微尘等  诸所作事悉亦然  愿力示现复过是  菩萨第八不动地  我为汝等已略说  若欲次第广分别  经於亿劫不能尽
  【论】第十二七地修治方便慧已下至经於亿劫不能尽有四十四行颂明重颂前法如文自具。
  第九善慧地将释此地五门如前一释地名目者此地何故名为善慧为此第九地行同十住中第九法王子住每与五位中第九位并同法师位善知众法故名善慧地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此修力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於阎浮提有一园林名岚毗尼见有神名妙德圆满此阎净提者是此洲林名此洲因林而得名故以明此位智慧设教如林广多覆荫故又言其中有园林者明智慧重重无尽故名岚毗尼或曰流弥尼尼者女音流弥者乐胜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六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