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

佛经大全 > 大藏经 > 论藏 > 经论部 > 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 > 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
大智度论
  龙树菩萨造 后秦 鸠摩罗什译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
    长安释僧睿述
  夫万有本于生生而生。生者无生。变化兆于物始而始。始者无始。然则无生无始物之性也。生始不动于性。而万有陈于外。悔吝生于内者。其唯邪思乎。正觉有以见邪思之自起故。阿含为之作。知滞有之由惑故。般若为之照。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表。趣绝思境。以言求之则乖其深。以智测之则失其旨。二乘所以颠沛于三藏。杂学所以曝鳞于龙门者。不其然乎。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余易弘。故直振其遗风莹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迹凡夫。示悟物以渐。又假照龙宫。以朗搜玄之慧。托闻幽秘。以穷微言之妙。尔乃宪章智典。作兹释论。其开夷路也。则令大乘之驾方轨而直入。其辩实相也。则使妄见之惑不远而自复。其为论也。初辞拟之。必标众异以尽美。卒成之终则举无执以尽善。释所不尽。则立论以明之。论其未辩。则寄折中以定之。使灵篇无难喻之章。千载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有鸠摩罗耆婆法师者。少播聪慧之闻。长集奇拔之誉。才举则亢标万里。言发则英辩荣枯。常杖兹论焉。渊镜凭高。致以明宗。以秦弘始三年岁次星纪。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长安。秦王虚襟既已蕴在。昔见之心岂徒则悦而已。晤言相对。则淹留终日。研微造尽。则穷年忘倦。又以晤言之功虽深。而恨独符之心不旷。造尽之要虽玄。而惜津梁之势未普。遂以莫逆之怀。相与弘兼忘之慧。乃集京师义业沙门。命公卿赏契之士。五百余人集于渭滨逍遥园堂。銮舆伫驾于洪涘。禁御息警于林间。躬览玄章。考正名于梵本。咨通津要。坦夷路于来践。经本既定。乃出此释论。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梵夏既乖。又有烦简之异。三分除二。得此百卷。于大智三十万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见归途直达。无复惑趣之疑。以文求之。无间然矣。故天竺传云。像正之末。微马鸣龙树。道学之门。其沦胥溺丧矣。其故何耶。寔由二未[契-大+廾]微。邪法用盛。虚言与实教并兴。险径与夷路争辙。始进者化之而流离。向道者惑之而播越。非二匠其孰与正之。是以天竺诸国。为之立庙。宗之若佛。又称而咏之曰。智慧日已颓。斯人令再曜。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觉。若然者真可谓功格十地。道侔补处者矣。传而称之。不亦宜乎。幸哉此中鄙之外。忽得全有此论。梵文委曲。皆如初品。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若备译其文。将近千有余卷。法师于秦语大格。唯译一往。方言殊好。犹隔而未通。苟言不相喻。则情无由比。不比之情。则不可以托悟怀于文表。不喻之言。亦何得委殊涂于一致。理固然矣。进欲停笔争是。则交竞终日。卒无所成。退欲简而便之。则负伤于穿凿之讥。以二三唯案译而书。都不备饰。幸冀明悟之贤。略其文而挹其玄也。
  大智度初序品中缘起义释论第一(卷第一)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智度大道佛从来  智度大海佛穷尽
  智度相义佛无碍  稽首智度无等佛
  有无二见灭无余  诸法实相佛所说
  常住不坏净烦恼  稽首佛所尊重法
  圣众大海行福田  学无学人以庄严
  后有爱种永已尽  我所既灭根亦除
  已舍世间诸事业  种种功德所住处
  一切众中最为上  稽首真净大德僧
  一心恭敬三宝已  及诸救世弥勒等
  智慧第一舍利弗  无诤空行须菩提
  我今如力欲演说  大智彼岸实相义
  愿诸大德圣智人  一心善顺听我说
  问曰。佛以何因缘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诸佛法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自发言。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小因缘而动。今有何等大因缘故。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答曰。佛于三藏中广引种种诸喻。为声闻说法不说菩萨道。唯中阿含本末经中。佛记弥勒菩萨。汝当来世当得作佛号字弥勒。亦不说种种菩萨行。佛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诸菩萨行。是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复次有菩萨修念佛三昧。佛为彼等欲令于此三昧。得增益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如般若波罗蜜初品中说。佛现神足放金色光明。遍照十方恒河沙等世界。示现大身清净光明种种妙色满虚空中。佛在众中端正殊妙无能及者。譬如须弥山王处于大海。诸菩萨见佛神变。于念佛三昧倍复增益。以是事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菩萨初生时。放大光明普遍十方。行至七步四顾观察。作师子吼。而说偈言。
  我生胎分尽  是最末后身
  我已得解脱  当复度众生
  作是誓已身渐长大。欲舍亲属出家修无上道。中夜起观见诸伎直后妃婇女状若臭尸。即命车匿令被白马。夜半逾城行十二由旬。到跋伽婆仙人所住林中。以刀剃发。以上妙宝衣贸粗布僧伽梨。于泥连禅河侧六年苦行。日食一麻或食一米等。而自念言。是处非道。尔时菩萨舍苦行处。到菩提树下坐金刚处。魔王将十八亿万众来坏菩萨。菩萨以智慧功德力故。降魔众已。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式弃。及色界诸天等。释提桓因。及欲界诸天等。并四天王。皆诣佛所劝请世尊初转法轮。亦是菩萨念本所愿及大慈大悲故。受请说法。诸法甚深者般若波罗蜜是。以是故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有人。疑佛不得一切智。所以者何。诸法无量无数。云何一人能知一切法。佛住般若波罗蜜。实相清净如虚空。无量无数法中。自发诚言。我是一切智人欲断一切众生疑。以是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有众生应得度者。以佛大功德智慧无量难知难解故。为恶师所惑。心没邪法不入正道。为是辈人起大慈心。以大悲手授之令入佛道。是故自现最妙功德。出大神力。如般若波罗蜜初品中说。佛入三昧王三昧。从三昧起。以天眼观十方世界。举身毛孔皆笑。从其足下千辐轮相。放六百千万亿种种色光明。从足指上至肉髻。处处各放六百千万亿种种色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无数如恒沙等诸佛世界。皆令大明。佛从三昧起欲宣示一切诸法实相断一切众生疑结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有恶邪人怀嫉妒意诽谤言。佛智慧不出于人。但以幻术惑世。断彼贡高邪慢意故。现无量神力无量智慧力。于般若波罗蜜中自说。我神德无量三界特尊。为一切覆护。若一发恶念获罪无量。一发净信受人天乐。必得涅槃果。复次欲令人信受法故。言我是大师。有十力四无所畏。安立圣主住处心得自在。能师子吼转妙法轮。于一切世界最尊最上。复次佛世尊欲令众生欢喜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言。汝等应生大喜。何以故。一切众生入邪见网。为异学恶师所惑。我于一切恶师邪网中得出。十力大师难可值见。汝今已遇。我随时开发三十七品等诸深法藏。恣汝采取。复次一切众生为结使病所烦恼。无始生死已来。无人能治此病者。常为外道恶师所误。我今出世为大医王集诸法药。汝等当服。是故佛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有人念言。佛与人同亦有生死。实受饥渴寒热老病苦。佛欲断彼意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示言。我身不可思议。梵天王等诸天祖父。于恒河沙等劫中。欲思量我身寻究我声不能测度。况我智慧三昧。如偈说。
  诸法实相中  诸梵天王等
  一切天地主  迷惑不能了
  此法甚深妙  无能测量者
  佛出悉开解  其明如日照
  又如佛初转法轮时。应时菩萨从他方来欲量佛身。上过虚空无量佛刹。至华上佛世界。见佛身如故。菩萨说言。
  虚空无有边  佛功德亦尔
  设欲量其身  唐劳不能尽
  上过虚空界  无量诸佛土
  见释师子身  如故而不异
  佛身如金山  演出大光明
  相好自庄严  犹如春华敷
  如佛身无量。光明音响亦复无量。戒定慧等诸佛功德皆悉无量。如密迹经中三密。此中应广说。复次佛初生时堕地行七步。口自发言。言竟便默。如诸婴孩不行不语。乳餔三岁。诸母养育渐次长大。然佛身无数过诸世间。为众生故现如凡人。凡人生时身分诸根及其意识未成就故。身四威仪坐卧行住言谈语默。种种人法皆悉未了。日月岁过渐渐习学能具人法。今佛云何生。便能语能行。后更不能以此致怪。但为此故以方便力现行人法如人威仪。令诸众生信于深法。若菩萨生时便能行能语。世人当作是念。今见此人世未曾有。必是天龙鬼神。其所学法必非我等所及。何以故。我等生死肉身为结使业所牵不得自在。如此深法谁能及之。以此自绝不得成贤圣法器。为是人故。于岚毗尼园中生。虽即能至菩提树下成佛。以方便力故。而现作孩童幼小年少成人。于诸时中次第而受嬉戏术艺服御五欲。具足人法。后渐见老病死苦生厌患心。于夜中半逾城出家。到郁特伽阿罗洛仙人所。现作弟子而不行其法。虽常用神通自念宿命。迦叶佛时持戒行道。而今现修苦行六年求道。菩萨虽主三千大千世界而现破魔军成无上道。随顺世法故现是众变。今于般若波罗蜜中。现大神通智慧力故。诸人当知。佛身无数过诸世间。复次有人应可度者。或堕二边。或以无智故。但求身乐。或有为道故修著苦行。如是人等于第一义中失涅槃正道。佛欲拔此二边令入中道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分别生身法身供养果报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如舍利塔品中说。复次欲说阿鞞跋致阿鞞跋致相故说。又为魔幻魔事故说。复次为当来世人供养般若波罗蜜因缘故。又欲授三乘记别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如佛告阿难。我涅槃后。此般若波罗蜜。当至南方。从南方至西方。后五百岁中当至北方。是中多有信法善男子善女人。种种华香璎珞幢幡伎乐灯明珍宝以财物供养。若自书若教人书。若读诵听说。正忆念修行。以法供养。是人以是因缘故。受种种世间乐。末后得三乘入无余涅槃。如是等观诸品中因缘事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佛法中有。以世界悉檀故实有。以各各为人悉檀故实有。以对治悉檀故实有。以第一义悉檀故实有。世界者有法从因缘和合故有无别性。譬如车辕轴辐辋等和合故有无别车。人亦如是。五众和合故有无别人。若无世界悉檀者。佛是实语人。云何言我以清净天眼见诸众生随善恶业死此生彼受果报。善业者生天人中。恶业者堕三恶道。复次经言。一人出世多人蒙庆福乐饶益。佛世尊也如法句中说。神自能救神。他人安能救神。自行善智是最能自救。如瓶沙王迎经中佛说。凡人不闻法。凡人著于我。又佛二夜经中说。佛初得道夜至般涅槃夜。是二夜中间所说经教。一切皆实不颠倒。若实无人者。佛云何言我天眼见众生。是故当知有人者。世界悉檀故。非是第一义悉檀。问曰。第一悉檀是真实。实故名第一。余者不应实。答曰。不然。是四悉檀各各有实。如如法性实际世界悉檀故无。第一义悉檀故有。人等亦如是。世界悉檀故有。第一义悉檀故无。所以者何。人五众因缘有故有是人等譬如乳色香味触因缘有故有是乳若乳实无。乳因缘亦应无。今乳因缘实有故。乳亦应有。非如一人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而有假名。如是等相名为世界悉檀。云何各各为人悉檀者。观人心行而为说法。于一事中或听或不听。如经中所说。杂报业故。杂生世间得杂触杂受。更有破群那经中说。无人得触无人得受。问曰。此二经云何通。答曰。以有人疑后世不信罪福。作不善行堕断灭见。欲断彼疑舍彼恶行。欲拔彼断见。是故说杂生世间杂触杂受。是破群那计有我有神。堕计常中。破群那问佛言。大德谁受。若佛说某甲某甲受。便堕计常中。其人我见倍复牢固不可移转。以是故不说有受者触者。如是等相是名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者。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譬如重热腻酢醎药草饮食等。于风病中。名为药。于余病非药。若轻冷甘苦涩药草饮食等。于热病名为药。于余病非药。若轻辛苦涩热药草饮食等。于冷病中名为药。于余病非药。佛法中治心病亦如是。不净观思惟。于贪欲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嗔恚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观身过失名不净观。若嗔恚人观过失者。则增益嗔恚火故。思惟慈心于嗔恚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贪欲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慈心于众生中。求好事观功德。若贪欲人求好事观功德者。则增益贪欲故。因缘观法于愚痴病中名为善对治法。于贪欲嗔恚病中不名为善。非对治法。所以者何。先邪观故生邪见。邪见即是愚痴。问曰。如佛法中说十二因缘。甚深如说。佛告阿难。是因缘法甚深难见难解难觉难观。细心巧慧人乃能解。愚痴人于浅近法犹尚难解。何况甚深因缘。今云何言愚痴人应观因缘法。答曰。愚痴人者。非谓如牛羊等愚痴。是人欲求实道。邪心观故生种种邪见。如是愚痴人当观因缘。是名为善对治法。若行嗔恚淫欲人欲求乐欲恼他。于此人中非善非对治法。不净慈心思惟。是二人中是善是对治法。何以故。是二观能拔嗔恚贪欲毒刺故。复次著常颠倒众生。不知诸法相似相续。有如是人观无常。是对治悉檀。非第一义。何以故。一切诸法自性空故。如说偈言。
  无常见有常  是名为颠倒
  空中无无常  何处见有常
  问曰。一切有为法皆无常相。应是第一义。云何言无常非实。所以者何。一切有为法生住灭相。前生次住后灭故。云何言无常非实。答曰。有为法不应有三相。何以故。三相不实故。若诸法生住灭。是有为相者。今生中亦应有三相。生是有为相故。如是一一处亦应有三相。是则无穷。住灭亦如是。若诸生住灭。各更无有生住灭者。不应名有为法。何以故。有为法相无故。以是故。诸法无常非第一义。复次若一切实性无常则无行业报。何以故。无常名生灭。失故。譬如腐种子不生果。如是则无行业。无行业云何有果报。今一切贤圣法有果报。善智之人所可信受。不应言无。以是故。诸法非无常性。如是等无量因缘。说不得言诸法无常性。一切有为法无常。苦无我等亦如是。如是等相名为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者。一切法性一切论议语言。一切是法非法。一一可分别破散。诸佛辟支佛阿罗汉所行真实法。不可破不可散。上于三悉檀中所不通者。此中皆通。问曰。云何通。答曰。所谓通者。离一切过失。不可变易不可胜。何以故。除第一义悉檀。诸余论议诸余悉檀皆可破故。如众义经中所说偈。
  各各自依见  戏论起诤竞
  若能知彼非  是为知正见  不肯受他法  是名愚痴人
  作是论议者  真是愚痴人  若依自是见  而生诸戏论
  若此是净智  无非净智者
  此三偈中。佛说第一义悉檀相。所谓世间众生。自依见自依法自依论议。而生诤竞。戏论即诤竞本。戏论依诸见生。如说偈言。
  有受法故有诸论  若无有受何所论
  有受无受诸见等  是人于此悉已除
  行者能如实知此者。于一切法一切戏论。不受不著不见。是实不共诤竞。能知佛法甘露味。若不尔者则谤法。若不受他法不知不取。是无智人。若尔者应一切论议人皆无智。何以故。各各不相受法故。所谓有人自谓。法第一义净。余人妄语不净。譬如世间治法。故治法者刑罚杀戮种种不净。世间人信受行之。以为真净。于余出家善圣人中。是最为不净。外道出家人法。五热中一脚立拔发等。尼犍子辈以为妙慧。余人说此为痴法。如是等种种外道出家白衣婆罗门法。各各自以为好。余皆妄语。是佛法中亦有犊子比丘说。如四大和合有眼法。如是五众和合有人法。犊子阿毗昙中说。五众不离人。人不离五众。不可说五众是人离五众是人。人是第五不可说法藏中所摄。说一切有道人辈言。神人一切种一切时一切法门中。求不可得。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复次十八界十二入五众实有。而此中无人。更有佛法中方广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灭。空无所有。譬如兔角龟毛常无。如是等一切论议师辈。自守其法不受余法。此是实余者妄语。若自受其法自法供养自法修行他法不受不供养为作过失。若以是为清净。得第一义利者。则一切无非清净。何以故。彼一切皆自爱法故。问曰。若诸见皆有过失。第一义悉檀。何者是。答曰。过一切语言道心行处灭遍无所依不示诸法。诸法实相无初无中无后不尽不坏。是名第一义悉檀。如摩诃衍义偈中说。
  语言尽竟  心行亦讫  不生不灭
  法如涅槃  说诸行处  名世界法
  说不行处  名第一义
  一切实一切非实  及一切实亦非实
  一切非实非不实  是名诸法之实相
  如是等处处经中说。第一义悉檀。是义甚深难见难解。佛欲说是义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复次欲令长爪梵志等大论议师。于佛法中生信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有梵志号名长爪。更有名先尼婆蹉衢多罗。更有名萨遮迦摩揵提等。是等阎浮提大论议师辈言。一切论可破。一切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故无有实法可信可恭敬者。如舍利弗本末经中说。舍利弗舅摩诃俱絺罗。与姊舍利论议不如。俱絺罗思惟念言。非姊力也。必怀智人寄言母口。未生乃尔。及生长大当如之何。思惟已生憍慢心。为广论议故出家作梵志。入南天竺国始读经书。诸人问言。汝志何求。学习何经。长爪答言。十八种大经尽欲读之。诸人语言。尽汝寿命犹不能知一。何况能尽。长爪自念。昔作憍慢为姊所胜。今此诸人复见轻辱。为是二事故。自作誓言我不剪爪。要读十八种经书尽。人见爪长因号为长爪梵志。是人以种种经书智慧力。种种讥刺是法是非法是应是不应是实是不实是有是无。破他论议。譬如大力狂象搪揬蹴踏无能制者。如是长爪梵志以论议力。摧伏诸论师已。还至摩伽陀国王舍城那罗聚落。至本生处问人言。我姊生子今在何处。有人语言。汝姊子者适生八岁。读一切经书尽。至年十六论议胜一切人。有释种道人姓瞿昙。与作弟子。长爪闻之即起憍慢。生不信心而作是言。如我姊子聪明如是。彼以何术诱诳剃头作弟子。说是语已直向佛所。尔时舍利弗初受戒半月。佛边侍立以扇扇佛。长爪梵志见佛问讯讫。一面坐作是念。一切论可破一切语可坏。一切执可转。是中何者是诸法实相。何者是第一义。何者性。何者相。不颠倒。如是思惟。譬如大海水中欲尽其涯底。求之既久不得一法实可以入心者。彼以何论议道。而得我姊子。作是思惟已而语佛言。瞿昙。我一切法不受。佛问长爪。汝一切法不受。是见受不。佛所质义。汝已饮邪见毒。今出是毒气。言一切法不受。是见汝受不。尔时长爪梵志如好马见鞭影即觉便著正道。长爪梵志亦如是。得佛语鞭影入心。即弃捐贡高惭愧低头。如是思惟。佛置我著二处负门中。若我说是见我受。是负处门粗。故多人知。云何自言一切法不受。今受是见。此是现前妄语。是粗负处门多人所知。第二负处门细。我欲受之。以不多人知故。作是念已。答佛言。瞿昙。一切法不受。是见亦不受。佛语梵志。汝不受一切法。是见亦不受。则无所受。与众人无异。何用自高而生憍慢如是。长爪梵志不能得答。自知堕负处。即于佛一切智中起恭敬生信心。自思惟。我堕负处。世尊不彰我负。不言是非。不以为意。佛心柔濡。第一清净。一切语论处灭。得大甚深法。是可恭敬处。心净第一。佛说法断其邪见故。即于坐处得远尘离垢。诸法中得法眼净。时舍利弗闻是语得阿罗汉。是长爪梵志出家作沙门。得大力阿罗汉。若长爪梵志。不闻般若波罗蜜气分离四句第一义相应法。小信尚不得。何况得出家道果。佛欲导引如是等大论议师利根人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复次诸佛有二种说法。一者观人心随可度者。二者观诸法相。今佛欲说诸法实相故。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如说相不相品中。诸天子问佛。是般若波罗蜜甚深。云何作相。佛告诸天子。空则是相无相无作相无生灭相无行之相常不生如性相寂灭相等。复次有二种说法。一者诤处。二者不诤处。诤处如余经中说。今欲明无诤处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有相无相有物无物有依无依有对无对有上无上世界非世界亦如是。问曰。佛大慈悲心但应说无诤法。何以说诤法。答曰。无诤法。皆是无相常寂灭不可说。今说布施等及无常苦空等诸法。皆为寂灭无戏论故说。利根者知佛意不起诤。钝根者不知佛意。取相著心故起诤此般若波罗蜜。诸法毕竟空故无诤处。若毕竟空可得可诤者。不名毕竟空。是故般若波罗蜜经名无诤处。有无二事皆寂灭故。复次余经中多以三种门说诸法。所谓善门不善门无记门。今欲说非善门非不善门非无记门诸法相故。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学法无学法非学非无学法。见谛断法思惟断法无断法。可见有对不可见有对不可见无对。上中下法小大无量法。如是等三法门亦如是。复次余经中说四念处随声闻法门。于是比丘观内身三十六物。除欲贪病。如是观外身观内外身。今于四念处欲以异门说般若波罗蜜。如所说菩萨观内身。于身不生觉观不得身。以无所得故。如是观外身观内外身。于身不生觉观不得身。以无所得故。于身念处中。观身而不生身觉观是事甚难。三念处亦如是。四正勤四如意足四禅四谛等。种种四法门亦如是。复次余经中佛说五众无常苦空无我相。今于是五众欲说异法门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如佛告须菩提。菩萨若观色是常行不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是常行。不行般若波罗蜜。色无常行不行般若波罗蜜。受想行识无常行不行般若波罗蜜。五受众五道。如是等种种五法门亦如是。余六七八等。乃至无量法门亦如是。如摩诃般若波罗蜜无量无边。说般若波罗蜜因缘亦无量无边。是事广故。今略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因缘起法竟。
  摩诃般若波罗蜜初品如是我闻一时释论第二
  【经】如是我闻一时。
  【论】问曰。诸佛经何以故初称如是语。答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如是义者即是信。若人心中有信清净。是人能入佛法。若无信是人不能入佛法。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是不信相。信者言是事如是。譬如牛皮未柔不可屈折。无信人亦如是。譬如牛皮已柔随用可作。有信人亦如是。复次经中说信如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取宝。有信亦如是。入佛法无漏根力觉道禅定宝山中。自在所取。无信如无手。无手人入宝山中。则不能有所取。无信亦如是。入佛法宝山。都无所得。佛言。若人有信。是人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袈裟。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法海中。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以是故。如是义在佛法初。善信相故。复次佛法深远更有佛乃能知。人有信者虽未作佛。以信力故能入佛法。如梵天王请佛初转法轮以偈请佛。
  阎浮提先出  多诸不净法
  愿开甘露门  当说清净道
  佛以偈答。
  我法甚难得  能断诸结使
  三有爱著心  是人不能解
  梵天王白佛。大德。世界中智有上中下。善濡直心者。易可得度。是人若不闻法者。退堕诸恶难中。譬如水中莲华。有生有熟。有水中未出者若不得日光则不能开。佛亦如是。佛以大慈悲怜愍众生故为说法。佛念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法。皆度众生为说法。我亦应尔。如是思惟竟。受梵天王等诸天请说法。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我今开甘露味门  若有信者得欢喜
  于诸人中说妙法  非恼他故而为说
  佛此偈中不说布施人得欢喜。亦不说多闻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人得欢喜。独说信人。佛意如是。我第一甚深法微妙无量无数不可思议不动不猗不著无所得法。非一切智人则不能解。是故佛法中信力为初。信力能入。非布施持戒禅定智慧等能初入佛法。如说偈言。
  世间人心动  爱好福果报
  而不好福因  求有不求灭
  先闻邪见法  心著而深入
  我此甚深法  无信云何解
  如提婆达大弟子俱迦梨等。无信法故堕恶道中。是人无信于佛法。自以智慧求不能得。何以故。佛法甚深故。如梵天王教俱迦梨说偈。
  欲量无量法  智者所不量
  无量法欲量  此人自覆没
  复次如是义者。若人心善直信。是人可听法。若无是相则不解如所说偈。
  听者端视如渴饮  一心入于语议中
  踊跃闻法心悲喜  如是之人应为说
  复次如是义在佛法初。现世利后世利涅槃利。诸利根本信为大力。复次一切诸外道出家心念。我法微妙第一清净。如是人自叹所行法毁他人法。是故现世相打斗诤。后世堕地狱。受种种无量苦。如说偈。
  自法爱染故  呰毁他人法
  虽持戒行人  不脱地狱苦
  是佛法中。弃舍一切爱一切见。一切吾我憍慢。悉断不著。如筏喻经言。汝曹若解我筏喻法。是时善法应弃舍。何况不善法。佛自于般若波罗蜜不念不猗。何况余法有猗著者。以是故佛法初头称如是。佛意如是。我弟子无爱法无染法无朋党。但求离苦解脱不戏论诸法相。如说阿他婆耆经。摩犍提难偈言。
  决定诸法中  横生种种想
  悉舍内外故  云何当得道
  佛答言。
  非见闻知觉  亦非持戒得
  非不见闻等  非不持戒得
  如是论悉舍  亦舍我我所
  不取诸法相  如是可得道
  摩犍提问曰。
  若不见闻等  亦非持戒得
  非不见闻等  非不持戒得
  如我心观察  持哑法得道
  佛答言。
  汝依邪见门  我知汝痴道
  汝不见妄想  尔时自当哑
  复次我法真实余法妄语。我法第一余法不实。是为斗诤本。今如是义示人无诤法。闻他所说说人无咎。以是故诸佛经初称如是。略说如是义竟。
  我者今当说。问曰。若佛法中言一切法空一切无有吾我。云何佛经初头言如是我闻。答曰。佛弟子辈虽知无我。随俗法说。我非实我也。譬如以金钱买铜钱人无笑者。何以故。卖买法应尔。言我者亦如是。于无我法中而说我。随世俗故不应难。如天问经中偈说。
  有罗汉比丘  诸漏已永尽
  于最后边身  能言吾我不
  佛答言。
  有罗汉比丘  诸漏已永尽
  于最后边身  能言有吾我
  世界法中说我非第一实义中说。以是故诸法空无我。世界法故虽说我无咎。复次世界语言有三根本一者邪见。二者慢。三者名字。是中二种不净一种净。一切凡人三种语邪慢名字。见道学人二种语。慢名字。诸圣人一种语名字。内心虽不违实法。而随世界人故共传是语。除世界邪见。故随俗无诤。以是故除二种不净语本。随世故用一种语。佛弟子随俗故说我无有咎。复次若人著无吾我相。言是实余妄语。是人应难。汝一切法实相无我。云何言如是我闻。今诸佛弟子一切法空无所有。是中心不著。亦不言著诸法实相。何况无我法中心著。以是故不应难言何以说我。如中论中偈说。
  若有所不空  应当有所空
  不空尚不得  何况得于空
  凡人见不空  亦复见于空
  不见见无见  是实名涅槃
  非二安隐门  能破诸邪见
  诸佛所行处  是名无我法
  略说我义竟。
  闻者今当说。问曰。闻者云何。闻用耳根闻耶。用耳识闻。用意识闻耶。若耳根闻。耳根无觉知故不应闻。若耳识闻。耳识一念故不能分别。不应闻。若意识闻。意识亦不能闻。何以故。先五识识五尘。然后意识识。意识不能识现在五尘。唯识过去未来五尘。若意识能识现在五尘者。盲聋人亦应识声色。何以故。意识不破故。答曰。非耳根能闻声。亦非耳识亦非意识能闻声事从多因缘和合故得闻声。不得言一法能闻声。何以故。耳根无觉故不应闻声。识无色无对无处故。亦不应闻声。声无觉亦无根故不能知声。尔时耳根不破。声至可闻处。意欲闻情尘意和合故耳识生。随耳识即生意识。能分别种种因缘得闻声。以是故不应作是难。谁闻声。佛法中亦无有一法能作能见能知。如说偈。
  有业亦有果  无作业果者
  此第一甚深  是法佛能见
  虽空亦不断  相续亦不常
  罪福亦不失  如是法佛说
  略说闻竟。
  一者今当说。问曰。佛法中数时等法实无。阴入持所不摄故。何以言一时。答曰。随世俗故有一时无有咎。若画泥木等作天像。念天故礼拜无咎。说一时亦如是。虽实无一时随俗说一时无咎。问曰不应无一时。佛自说言。一人出世间多人得乐。是者何人。佛世尊也。亦如说偈。
  我行无师保  志一无等侣
  积一行得佛  自然通圣道
  如是等佛处处说一。应当有一。复次一法和合故物名为一。若实无一法。何以故。一物中一心生非二非三。二物中二心生非一非三。三物中三心生非二非一。若实无诸数。一物中应二心生。二物中应一心生。如是等三四五六皆尔。以是故。定知一物中有一法。是法和合故。一物中一心生。答曰。若一与物一。若一与物异。二俱有过。问曰。若一有何过。答曰。若一瓶是一义。如因提梨释迦。亦是一义。若尔者在在有一者应皆是瓶。譬如在在有因提梨。亦处处有释迦。今衣等诸物皆应是瓶一。瓶一故如是处处一皆应是瓶。如瓶衣等。悉是一物无有分别。复次一是数法。瓶亦应是数法。瓶体有五法。一亦应有五法。瓶有色有对。一亦应有色有对。若在在一不名为瓶。今不应瓶一。一若说一不摄瓶。若说瓶亦不摄一。瓶一不异故。又复欲说一应说瓶。欲说瓶应说一。如是则错乱。问曰。一中过如是。异中有何咎。答曰。若一与瓶异。瓶则非一。若瓶与一异。一则非瓶。若瓶与一合。瓶名一者。今一与瓶合。何以不名一为瓶。是故不得言瓶异一。问虽一数合故瓶为一。然一不作瓶。答曰。诸数初一。一与瓶异。以是故瓶不作一。一无故多亦无。何以故。先一后多故。如是异中一亦不可得。以是故二门中求一法不可得。不可得故。云何阴持入摄。但佛弟子随俗语言名为一心。实不著知数法名字有。以是故。佛法中言一人一师一时不堕邪见咎。略说一竟。
  时者今当说。问曰。天竺说时名有二种。一名迦罗二名三摩耶。佛何以不言迦罗而言三摩耶。答曰。若言迦罗俱亦有疑。
  问曰。轻易说故应言迦罗。迦罗二字三摩耶三字。重语难故。答曰。除邪见故。说三摩耶。不言迦罗。复次有人言。一切天地好丑皆以时为因。如时经中偈说。
  时来众生熟  时至则催促
  时能觉悟人  是故时为因
  世界如车轮  时变如转轮
  人亦如车轮  或上而或下
  更有人言。虽天地好丑一切物非时所作。然时是不变。因是实有。时法细故。不可见不可知。以华果等果故。可知有时。往年今年久近迟疾见此相。虽不见时可知有时。何以故见果知有因故。以是故有时法。时法不坏故常。答曰。如泥丸是现在时。土尘是过去时。瓶是未来时。时相常故。过去时不作未来时。汝经书法。时是一物。以是故过去世。不作未来世。亦不作现在世。杂过故。过去世中亦无未来世。以是故无未来世。现在世亦如是。
  问曰。汝受过去土尘时。若有过去时。必应有未来时。以是故实有时法。答曰。汝不闻我先说。未来世瓶。过去世土尘。未来世不作过去世。堕未来世相中。是未来世相时。云何名过去时。以是故过去时亦无。
  问曰。何以无时。必应有时。现在有现在相。过去有过去相。未来有未来相。答曰。若令一切三世时有自相。应尽是现在世。无过去未来时。若今有未来不名未来应当名现在。以是故是语不然。
  问曰。过去时未来时。非现在相中行。过去时过去世中行。未来世未来时中行。以是故各各法相有时。答曰。若过去复过去。则破过去相。若过去不过去。则无过去相。何以故自相舍故。未来世亦如是。以是故时法无实。云何能生天地好丑及华果等诸物。如是等种种除邪见故。不说迦罗时。说三摩耶。见阴界入生灭。假名为时无别时。所谓方时离合一异长短等名字出。凡人心著。谓是实有法。以是故。除弃世界名字语言法。
  问曰。若无时。云何听时食遮非时食是戒。答曰。我先已说世界名字法。有时非实法。汝不应难。亦是毗尼中结戒法。是世界中实。非第一实法相。吾我法相实不可得故。亦为众人嗔呵故。亦欲护佛法使久存定弟子礼法故。诸三界世尊结诸戒。是中不应求有何实。有何名字等。何者相应。何者不相应。何者是法如是相。何者是法不如是相。以是故是事不应难。
  问曰。若非时食时药时衣皆是柯逻。何以不说三摩耶。答曰。此毗尼中说白衣不得闻。外道何由得闻。而生邪见。余经通皆得闻是故。说三摩耶令其不生邪见。三摩耶诡名。时亦是假名称。又佛法中多说三摩耶。少说柯逻。少故不应难。如是我闻一时五语各各义略说竟。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初品总说如是我闻释论第三(卷第二)
    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 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今当总说。问曰。若诸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不随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道不从他闻而说法。何以言如是我闻。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不应从他闻法而说。佛法非但佛口说者。是一切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佛法中。如佛毗尼中说。何者是佛法。佛法有五种人说。一者佛自口说。二者佛弟子说。三者仙人说。四者诸天说。五者化人说。复次如释提桓因得道经。佛告憍尸迦。世间真实善语微妙好语皆出我法中。如赞佛偈中说。
  诸世善语  皆出佛法  善说无失
  无过佛语  余处虽有  善无过语
  一切皆是  佛法之余  诸外道中
  设有好语  如虫食木  偶得成字
  初中下法  自共相破  如铁出金
  谁当信者  如伊兰中  牛头栴檀
  如苦种中  甘善美果  设能信者
  是人则信  外经书中  自出好语
  诸好实语  皆从佛出  如栴檀香
  出摩梨山  除摩梨山  无出栴檀
  如是除佛  无出实语
  复次如是我闻。是阿难等佛大弟子辈说。入佛法相故名为佛法。如佛般涅槃时。于俱夷那竭国萨罗双树间。北首卧将入涅槃。尔时阿难亲属爱未除未离欲故。心没忧海不能自出。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语阿难。汝守佛法藏人。不应如凡人自没忧海。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相。汝莫愁忧。又佛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汝当问佛。佛般涅槃后我曹云何行道。谁当作师。恶口车匿云何共住。佛经初作何等语。如是种种未来事应问佛。阿难闻是事。闷心小醒得念道力。助于佛末后卧床边。以此事问佛。佛告阿难。若今现前。若我过去后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云何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于是比丘内观身。常当一心智慧勤修精进。除世间贪忧。外身内外身观亦如是。受心法念处亦复如是。是名比丘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从今日解脱戒经即是大师。如解脱戒经说。身业口业应如是行。车匿比丘我涅槃后。如梵法治。若心濡伏者。应教删陀迦旃延经。即可得道。复次我三阿僧祇劫所集法宝藏。是藏初应作是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方某国土某处树林中。何以故。过去诸佛经初。皆称是语。未来诸佛经初。亦称是语。现在诸佛末后般涅槃时。亦教称是语。今我般涅槃后。经初亦应称如是我闻一时。是故当知是佛所教非佛自言如是我闻。佛一切智人自然无师故。不应言我闻。若佛自说如是我闻。有所不知者。可有此难。阿难问佛。佛教是语。是弟子所言。如是我闻。无有咎。复次欲令佛法久住世间故。长老摩诃迦叶等诸阿罗汉问阿难。佛初何处说法。说何等法。阿难答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捺国仙人鹿林中。为五比丘说是苦圣谛。我本不从他闻。法中正忆念得眼智明觉。是经是中应广说。如集法经中广说。佛入涅槃时。地六种动诸河反流。疾风暴发黑云四起。恶雷掣电雹雨骤堕处处星流师子恶兽哮吼唤呼。诸天世人皆大号啕。诸天人等皆发是言。佛取涅槃一何疾哉。世间眼灭。当是时间。一切草木药树华叶一时剖裂。诸须弥山王尽皆倾摇。海水波扬地大震动山崖崩落。诸树摧折四面烟起。甚大可畏。陂池江河尽皆娆浊。彗星昼出。诸人啼哭诸天忧愁。诸天女等郁伊哽咽涕泪交流。诸学人等默然不乐。诸无学人。念有为诸法一切无常。如是天人夜叉罗刹犍闼婆甄陀罗摩睺罗伽及诸龙等。皆大忧愁。诸阿罗汉度老病死海。心念言。
  已渡凡夫恩爱河  老病死券已裂破
  见身箧中四大蛇  今入无余灭涅槃
  诸大阿罗汉。各各随意于诸山林流泉溪谷处处舍身而般涅槃。更有诸阿罗汉。于虚空中飞腾而去。譬如雁王。现种种神力。令众人心信清净。然后般涅槃。六欲天乃至遍净天等。见诸阿罗汉皆取灭度。各心念言。佛日既没种种禅定解脱智慧弟子光亦灭。是诸众生有种种淫怒痴病。是法药师辈今疾灭度谁当治者。无量智慧大海中生。弟子莲华今已干枯。法树摧折法云散灭。大智象王既逝象子亦随去。法商人过去。从谁求法宝。如偈说。
  佛已永寂入涅槃  诸灭结众亦过去
  世界如是空无智  痴冥遂增智灯灭
  尔时诸天礼摩诃迦叶足。说偈言。
  耆年欲恚慢已除  其形譬如紫金柱
  上下端严妙无比  目明清净如莲华
  如是赞已。白大迦叶言。大德迦叶。仁者知不。法船欲破法城欲颓。法海欲竭法幢欲倒。法灯欲灭说法人欲去。行道人渐少。恶人力转盛。当以大慈建立佛法。
  尔时大迦叶心如大海澄静不动。良久而答。汝等善说实如所言。世间不久无智盲冥。于是大迦叶默然受请。尔时诸天礼大迦叶足。忽然不现各自还去。是时大迦叶思惟。我今云何使是三阿僧祇劫难得佛法而得久住。如是思惟竟。我知是法可使久住。应当结集修妒路阿毗昙毗尼作三法藏。如是佛法可得久住。未来世人可得受行。所以者何。佛世世勤苦慈愍众生故。学得是法为人演说。我曹亦应承用佛教宣扬开化。是时大迦叶作是语竟。住须弥山顶。挝铜揵稚。说此偈言。
  佛诸弟子  若念于佛  当报佛恩
  莫入涅槃
  是揵稚音大迦叶语声。遍至三千大千世界。皆悉闻知。诸有弟子得神力者。皆来集会大迦叶所。尔时大迦叶告诸会者。佛法欲灭。佛从三阿僧祇劫。种种勤苦慈愍众生学得是法。佛般涅槃已。诸弟子知法持法诵法者皆亦随佛灭度。法今欲灭。未来众生甚可怜愍。失智慧眼愚痴盲冥。佛大慈悲愍伤众生。我曹应当承用佛教。须待结集经藏竟。随意灭度。诸来众会皆受教住。尔时大迦叶选得千人。除善阿难。尽皆阿罗汉得六神通。得共解脱无碍解脱。悉得三明禅定自在。能逆顺行诸三昧皆悉无碍。诵读三藏知内外经书。诸外道家十八种大经尽亦读知。皆能论议降伏异学。问曰。是时有如是等无数阿罗汉。何以故正选取千人不多取耶。答曰。频婆娑罗王得道。八万四千官属亦各得道。是时王教敕宫中。常设饭食供养千人。阿阇贳王不断是法。尔时大迦叶思惟言。若我等常乞食者。当有外道强来难问废阙法事。今王舍城。常设饭食供给千人。是中可住结集经藏。以是故选取千人。不得多取。是时大迦叶与千人俱到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告语阿阇世王。给我等食日日送来。今我曹等结集经藏不得他行。是中夏安居三月初十五日说戒时。集和合僧。大迦叶入禅定。以天眼观今是众中谁有烦恼未尽。应逐出者。唯有阿难一人不尽。余九百九十九人。诸漏已尽清净无垢。大迦叶从禅定起。众中手牵阿难出言。今清净众中结集经藏。汝结未尽不应住此。是时阿难惭耻悲泣而自念言。我二十五年。随侍世尊供给左右。未曾得如是苦恼。佛实大德慈悲含忍。念已白大迦叶言。我能有力久可得道。但诸佛法阿罗汉者。不得供给左右使令。以是故我留残结不尽断耳。大迦叶言。汝更有罪。佛意不欲听女人出家。汝殷勤劝请佛听为道。以是故佛之正法五百岁而衰微。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我怜愍瞿昙弥。又三世诸佛法皆有四部众。我释迦文佛云何独无。大迦叶复言。佛欲涅槃时。近俱夷那竭城脊痛。四叠沤多罗僧敷卧。语汝言。我须水。汝不供给。是汝突吉罗罪。阿难答言。是时五百乘车截流而渡令水浑浊。以是故不取。大迦叶复言。正使水浊佛有大神力能令大海浊水清净。汝何以不与。是汝之罪。汝去作突吉罗忏悔。大迦叶复言。佛问汝。若有人四神足好修。可住寿一劫若减一劫。佛四神足好修。欲住寿一劫若减一劫。汝默然不答。问汝至三。汝故默然。汝若答佛佛四神足好修。应住一劫若减一劫。由汝故。令佛世尊早入涅槃。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魔蔽我心。是故无言。我非恶心而不答佛。大迦叶复言。汝与佛叠僧伽梨衣以足蹈上。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尔时有大风起无人助。我捉衣时风吹来堕我脚下。非不恭敬故蹈佛衣。大迦叶复言。佛阴藏相般涅槃后以示女人。是何可耻。是汝突吉罗罪。阿难言。尔时我思惟。若诸女人见佛阴藏相者。便自羞耻女人形。欲得男子身修行佛相种福德根。以是故我示女人。不为无耻而故破戒。大迦叶言。汝有六种突吉罗罪。尽应僧中悔过。阿难言诺。随长老大迦叶及僧所教。是时阿难长跪合手。偏袒右肩脱革屣。六种突吉罗罪忏悔。大迦叶于僧中手牵阿难出。语阿难言。断汝漏尽然后来入。残结未尽汝勿来也。如是语竟便自闭门。尔时。诸阿罗汉议言。谁能结集毗尼法藏者。长老阿泥卢豆言。舍利弗是第二佛有好弟子。字憍梵波提(秦言牛呞)柔软和雅常处闲居。住心寂燕能知毗尼法藏。今在天上尸利沙树园中住。遣使请来。大迦叶语下坐比丘。汝次应僧使。下坐比丘言。僧有何使。大迦叶言。僧使汝至天上尸利沙树园中憍梵波提阿罗汉住处。是比丘欢喜踊跃受僧敕命。白大迦叶言。我到憍梵波提阿罗汉所陈说何事。大迦叶言。到已语憍梵钵提。大迦叶等漏尽阿罗汉。皆会阎浮提。僧有大法事。汝可疾来是。下坐比丘头面礼僧右绕三匝。如金翅鸟飞腾虚空。往到憍梵波提所。头面作礼。语憍梵波提言。软善大德少欲知足常在禅定。大迦叶问讯有语。今僧有大法事。可疾下来观众宝聚。是时憍梵波提心觉生疑。语是比丘言。僧将无斗诤事唤我来耶。无有破僧者不。佛日灭度耶。是比丘言。实如所言。大师佛已灭度。憍梵波提言。佛灭度大疾。世间眼灭。能逐佛转法轮将我和上舍利弗今在何所。答曰。先入涅槃。憍梵波提言。大师法将各自别离。当可奈何。摩诃目伽连今在何所。是比丘言。是亦灭度。憍梵波提言。佛法欲散大人过去众生可愍。问长老阿难今何所作。是比丘言。长老阿难佛灭度后。忧愁啼哭迷闷不能自喻。憍梵波提言。阿难懊恼由有爱结别离生苦。罗睺罗复云何。答言。罗睺罗得阿罗汉故无忧无愁。但观诸法无常相。憍梵波提言。难断爱已断无忧愁。憍梵波提言。我失离欲大师。于是尸利沙树园中住。亦何所为。我和上大师皆已灭度。我今不能复下阎浮提。住此般涅槃。说是言已入禅定中。踊在虚空。身放光明。又出水火。手摩日月现种种神变。自心出火烧身。身中出水四道流下。至大迦叶所。水中有声。说此偈言。
  憍梵钵提稽首礼  妙众第一大德僧
  闻佛灭度我随去  如大象去象子随
  尔时下坐比丘。持衣钵还僧。是时中间阿难思惟诸法求尽残漏。其夜坐禅经行殷勤求道。是阿难智慧多定力少。是故不即得道。定智等者乃可速得。后夜欲过疲极偃息。却卧就枕头未至枕。廓然得悟。如电光出闇者见道。阿难如是入金刚定。破一切诸烦恼山。得三明六神通共解脱。作大力阿罗汉。即夜到僧堂门敲门而唤。大迦叶问言。敲门者谁。答言。我是阿难。大迦叶言。汝何以来。阿难言。我今夜得尽诸漏。大迦叶言。不与汝开门。汝从门钥孔中来。阿难答言。可尔。即以神力从门钥孔中入。礼拜僧足忏悔。大迦叶莫复见责。大迦叶手摩阿难头言。我故为汝使汝得道。汝无嫌恨。我亦如是以汝自证。譬如手画虚空无所染著。阿罗汉心亦如是。一切法中得无所著。复汝本坐。是时僧复议言。憍梵波提已取灭度。更有谁能结集法藏。长老阿泥卢豆言。是长老阿难。于佛弟子常侍近佛。闻经能持佛常叹誉。是阿难能结集经藏。是时长老大迦叶摩阿难头言。佛嘱累汝令持法藏。汝应报佛恩。佛在何处最初说法。佛诸大弟子能守护法藏者皆以灭度。唯汝一人在。汝今应随佛心怜愍众生。故集佛法藏。是时阿难礼僧已坐师子床。时大迦叶说此偈言。
  佛圣师子王  阿难是佛子
  师子座处坐  观众无有佛
  如是大德众  无佛失威神
  如空无月时  有宿而不严
  汝大智人说  汝佛子当演
  何处佛初说  今汝当布现
  是时长老阿难一心合手。向佛涅槃方。如是说言。
  佛初说法时  尔时我不见
  如是展转闻  佛在波罗柰
  佛为五比丘  初开甘露门
  说四真谛法  苦集灭道谛
  阿若憍陈如  最初得见道
  八万诸天众  皆亦入道迹
  是千阿罗汉闻是语已。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皆言咄无常力大。如我等眼见佛说法。今乃言我闻。便说偈言。
  我见佛身相  犹如紫金山
  妙相众德灭  唯有名独存
  是故当方便  求出于三界
  勤集诸善根  涅槃最为乐
  尔时长老阿泥卢豆。说偈言。
  咄世间无常  如水月芭蕉
  功德满三界  无常风所坏
  尔时大迦叶。复说此偈。
  无常力甚大  愚智贫富贵
  得道及未得  一切无能免
  非巧言妙宝  非欺诳力诤
  如火烧万物  无常相法尔
  大迦叶语阿难。从转法轮经至大般涅槃。集作四阿含。增一阿含中阿含长阿含相应阿含。是名修妒路法藏。诸阿罗汉更问。谁能明了集毗尼法藏。皆言。长老忧婆离于五百阿罗汉中持律第一。我等今请。即请言。起就师子座处坐说。佛在何处初说毗尼结戒。忧婆离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尔时须提那迦兰陀长者子初作淫欲。以是因缘故结初大罪。二百五十戒义作三部七法八法比丘尼毗尼增一。忧婆利问杂部善部。如是等八十部作毗尼藏。诸阿罗汉复更思惟。谁能明了集阿毗昙藏。念言。长老阿难于五百阿罗汉中。解修妒路义第一。我等今请。即请言。起就师子座处坐。佛在何处初说阿毗昙。阿难受僧教师子座处坐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尔时佛告诸比丘。诸有五怖五罪五怨不除不灭。是因缘故此生中身心受无量苦。复后世堕恶道中。诸有无此五怖五罪五怨。是因缘故于今生种种身心受乐。后世生天上乐处。何等五怖应远。一者杀二者盗三者邪淫四者妄语五者饮酒。如是等名阿毗昙藏。三法藏集竟。诸天鬼神诸龙天女种种供养。雨天华香幡盖天衣。供养法故。于是说偈。
  怜愍世界故  集结三藏法
  十力一切智  说智无明灯
  问曰。八犍度阿毗昙六分阿毗昙等。从何处出。答曰。佛在世时法无违错。佛灭度后初集法时亦如佛在。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语故。作发智经八犍度。初品是世间第一法。后诸弟子等。为后人不能尽解八犍度故。作鞞婆娑。有人言。六分阿毗昙中。第三分八品之名分别世处分。(此是楼炭经作六分中第三分)是目犍连作。六分中初分八品四品。是婆须蜜菩萨作。四品是罽宾阿罗汉作。余五分诸论议师所作。有人言。佛在时舍利弗解佛语故。作阿毗昙。后犊子道人等读诵。乃至今名为舍利弗阿毗昙。摩诃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蜫勒。(蜫勒秦言箧藏)乃至今行于南天竺。皆是广解佛语故。如说五戒。几有色几无色。几可见几不可见。几有对几无对。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几有报几无报。几有善几不善。几有记几无记。如是等是名阿毗昙。复次七使。欲染使嗔恚使。有爱使憍慢使。无明使见使疑使。是七使。几欲界系几色界系几无色界系。几见谛断几思惟断。几见苦断几见集断。几见尽断几见道断。几遍使几不遍使。十智法智比智世智他心智。苦智集智灭智道智。尽智无生智。是十智。几有漏几无漏。几有为几无为。几有漏缘几无漏缘。几有为缘几无为缘。几欲界缘几色界缘几无色界缘。几不系缘。几无碍道中修。几解脱道中修。四果得时几得几失。如是等分别一切法。亦名阿毗昙。为阿毗昙三种。一者阿毗昙身及义。略说三十二万言。二者六分。略说三十六万言。三者蜫勒。略说三十二万言。蜫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毗昙。略说如是我闻一时总义竟。
  大智度初品中婆伽婆释论第四
  【经】婆伽婆。
  【论】今当说。释曰。云何名婆伽婆。婆伽婆者。婆伽言德。婆言有。是名有德。复次婆伽名分别。婆名巧。巧分别诸法总相别相故。名婆伽婆。复次婆伽名名声。婆名有。是名有名声。无有得名声如佛者。转轮圣王释梵护世者。无有及佛。何况诸余凡庶。所以者何。转轮圣王与结相应。佛已离结。转轮圣王没在生老病死泥中。佛已得渡。转轮圣王为恩爱奴仆。佛已永离。转轮圣王处在世间旷野灾患。佛已得离。转轮圣王处在无明闇中。佛处第一明中。转轮圣王若极多领四天下。佛领无量诸世界。转轮圣王财自在。佛心自在。转轮圣王贪求天乐。佛乃至有顶乐亦不贪著。转轮圣王从他求乐。佛内心自乐。以是因缘佛胜转轮圣王。诸余释梵护世者亦复如是。但于转轮圣王小胜。复次婆伽名破。婆名能。是人能破淫怒痴故。称为婆伽婆。问曰。如阿罗汉辟支佛。亦破淫怒痴与佛何异。答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出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烧烟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嗔恚气残。难陀淫欲气残。必陵伽婆磋慢气残。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时佛从禅起经行。罗睺罗从佛经行。佛问罗睺罗。何以羸瘦。罗睺罗说偈答佛。
  若人食油则得力  若食酥者得好色
  食麻滓菜无色力  大德世尊自当知
  佛问罗睺罗。是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誓言。从今日不复受人请。是时波斯匿王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语舍利弗。佛不以无事而受人请。大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白衣云何当得大信清净。舍利弗言。我大师佛言。舍利弗食不净食。今不得受人请。于是波斯匿等至佛所白佛言。佛不常受人请。舍利弗复不受请。我等云何心得大信。愿佛敕舍利弗还受人请。佛言。此人心坚不可移转。佛尔时引本生因缘。昔有一国王。为毒蛇所啮。王时欲死呼诸良医令治蛇毒。时诸医言。还令蛇嗽毒气乃尽。是时诸医各设咒术。所啮王蛇即来王所。诸医积薪燃火敕蛇。还嗽汝毒。若不尔者当入此火。毒蛇思惟。我既吐毒云何还嗽。此事剧死。思惟心定即时入火。尔时毒蛇舍利弗是。世世心坚不可动也。复次长老必陵伽婆蹉常患眼痛。是人乞食常渡恒水。到恒水边弹指言。小婢住莫流水。即两断得过乞食。是恒神到佛所白佛。佛弟子必陵伽婆蹉。常骂我言小婢住莫流水。佛告必陵伽婆蹉。忏谢恒神。必陵伽婆蹉即时合手语恒神言。小婢莫嗔今忏谢汝。是时大众笑之。云何忏谢而复骂耶。佛语恒神。汝见必陵伽婆蹉合手忏谢不。忏谢无慢而有此言。当知非恶。此人五百世来常生婆罗门家。常自憍贵轻贱余人。本来所习口言而已。心无憍也。如是诸阿罗汉。虽断结使犹有残气。如诸佛世尊。若人以刀割一臂。若人以栴檀香泥一臂。如左右眼心无憎爱。是以永无残气。栴阇婆罗门女。木杅谤佛于大众中言。汝使我有娠。何以不忧与我衣食。为尔无羞诳惑余人。是时五百婆罗门师等。皆举手唱言是是。我曹知此事。是时佛无异色亦无惭色。此事即时彰露地为大动。诸天供养散众名华。赞叹佛德佛无喜色。复次佛食马麦亦无忧戚。天王献食百味具足。不以为悦。一心无二。如是等种种饮食衣被卧具。赞呵轻敬等种种事中心无异也。譬如真金烧锻打磨都无增损。以是故阿罗汉虽断结得道。犹有残气不得称婆伽婆。问曰。婆伽婆正有此一名更有余名。答曰。佛功德无量。名号亦无量。此名取其大者。以人多识故。复有异名。名多陀阿伽陀等。云何名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说。如诸佛安隐道来。佛亦如是来更不去后有中。是故名多陀阿伽陀。复名阿罗呵。云何名阿罗呵。阿罗名贼。呵名杀。是名杀贼。如偈说。
  佛以忍为铠  精进为刚甲
  持戒为大马  禅定为良弓
  智慧为好箭  外破魔王军
  内灭烦恼贼  是名阿罗呵
  复次阿名不。罗呵名生。是名不生。佛心种子后世田中不生。无明糠脱故。复次阿罗呵名应受供养。佛诸结使除尽得一切智慧故。应受一切天地众生供养。以是故佛名阿罗呵。复名三藐三佛陀。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问曰。云何正遍知。答曰。
  知苦如苦相  知集如集相
  知灭如灭相  知道如道相
  是名三藐三佛陀。复次知一切诸法实不坏相不增不减。云何名不坏相。心行处灭言语道断。过诸法如涅槃相不动。以是故名三藐三佛陀。复次一切十方诸世界名号。六道所摄众生名号。众生先世因缘未来世生处。一切十方众生心相。诸结使诸善根诸出要。如是等一切诸法悉知。是名三藐三佛陀。复名鞞侈遮罗那三般那。秦言明行具足。云何名明行具足。宿命天眼漏尽。名为三明。问曰。神通明有何等异。答曰。直知过去宿命事。是名通。知过去因缘行业。是名明。直知死此生彼。是名通。知行因缘际会不失。是名明。直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是名明。是三明大阿罗汉大辟支佛所得。问曰。若尔者与佛有何等异。答曰。彼虽得三明明不满足。佛悉满足。是为异。问曰。云何不满。云何满。答曰。诸阿罗汉辟支佛宿命智。知自身及他人亦不能遍。有阿罗汉知一世或二世三世十百千万劫乃至八万劫。过是以往不能复知。是故不满天眼明。未来世亦如是。佛一念中生住灭时。诸结使分生时。如是住时。如是灭时。如是苦法忍苦法智中所断结使悉觉了。知如是结使解脱。得尔所有为法解脱。得尔所无为法解脱。乃至道比忍。见谛道十五心中。诸声闻辟支佛所不觉知。时少疾故。如是知过去众生因缘漏尽。未来现在亦如是。是故名佛明行具足。行名身口业。唯佛身口业具足。余皆有失。是名明行具足。复名修伽陀。修秦言好。伽陀或言去。或言说。是名好去好说。好去者。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诸大智慧中去。如偈说。
  佛一切智为大车  八正道行入涅槃
  是名好去。好说者。如诸法实相说。不著法爱说。观弟子智慧力。是人正使一切方便神通智力化之。亦无如之何。是人可度是疾是迟。是人应是处度。是人应说布施。或说戒或说涅槃。是人应说五众十二因缘四谛等诸法能入道。如是等种种。知弟子智力。而为说法。是名好说。复名路迦惫。路迦秦言世。惫名知。是名知世间。问曰。云何知世间。答曰。知二种世间。一众生二非众生及如实相。知世间世间因知世间灭出世间道。复次知世间。非如世俗知。亦非外道知。知世间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复次知世间相非有常非无常。非有边非无边。非去非不去。如是相亦不著。清净常不坏相如虚空。是名知世间。复名阿耨多罗。秦言无上。云何无上。涅槃法无上。佛自知是涅槃不从他闻。亦将导众生令至涅槃。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复次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无有与等者。何况能过。故言无上。复次阿名无。耨多罗名答。一切外道法可答可破。非实非清净故。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一切语言道。亦实清净故。以是故名无答。复名富楼沙昙藐婆罗提。富楼沙。秦言丈夫。昙藐言可化。婆罗提言调御师。是名可化丈夫调御师。佛以大慈大悲大智故。有时软美语。有时苦切语。有时杂语。以此调御令不失道。如偈说。
  佛法为车弟子马  实法宝主佛调御
  若马出道失正辙  如是当治令调伏
  若小不调轻法治  好善成立为上道
  若不可治便弃舍  以是调御为无上
  复次调御师有五种。初父母兄姊亲里中官法下师法。今世三种法治。后世阎罗王治。佛以今世乐后世乐及涅槃乐利益故。名师上。四种法治人不久毕坏。不能常实成就。佛成人以三种道。常随道不失。如火自相不舍乃至灭。佛令人得善法亦如是。至死不舍。以是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问曰。女人佛亦化令得道。何以独言丈夫。答曰。男尊女卑故。女从男故。男为事业主故。复次女人有五碍。不得作转轮王释天王魔天王梵天王。佛以是故不说。复次若言佛为女人调御师。为不尊重。若说丈夫一切都摄。譬如王来不应独来。必有侍从。如是说丈夫。二根无根及女尽摄。以是故说丈夫。用是因缘故。佛名可化丈夫调御师。复名舍多提婆魔[少/(兔-、)]舍喃。舍多秦言教师。提婆言天。魔[少/(兔-、)]舍喃言人。是名天人教师。云何名天人教师。佛示导是应作是不应作。是善是不善。是人随教行不舍道法。得烦恼解脱报。是名天人师。问曰。佛能度龙鬼神等堕余道中生者。何以独言天人师。答曰。度余道中生者少。度天人中生者多。如白色人虽有黑黡子不名黑人。黑少故。复次人中结使薄厌心易得。天中智慧利。以是故。二处易得道。余道中不尔。复次言天则摄一切天。言人则摄一切地上生者。何以故。天上则天大。地上则人大。是故说天则天上尽摄。说人则地上尽摄。复次人中得受戒律仪见谛道思惟道及诸道果。或有人言。余道中不得。或有人言。多少得。天人中易得多得。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次人中行乐因多。天中乐报多。善法是乐因。乐是善法报。余道中善因报少。以是故佛为天人师。复名佛陀。(秦言知者)知何等法。知过去未来现在众生数非众生数有常无常等一切诸法。菩提树下了了觉知故。名为佛陀。问曰。余人亦知一切诸法。如摩醯首罗天。(秦言大自在)八臂三眼骑白牛。如韦纽天(秦言遍闷)四臂捉贝持轮骑金翅鸟。如鸠摩罗天。(秦言童子)是天擎鸡持铃。捉赤幡骑孔雀。皆是诸天大将。如是等诸天各各言大。皆称一切智。有人作弟子学其经书。亦受其法。言是一切智。答曰。此不应一切智。何以故。嗔恚憍慢心著故。如偈说。
  若彩画像及泥像  闻经中天及赞天
  如是四种诸天等  各各手执诸兵杖
  若力不如畏怖他  若心不善恐怖他
  此天定必若怖他  若少力故畏怖他
  是天一切常怖畏  不能除却诸衰苦
  有人奉事恭敬者  现世不免没忧海
  有人不敬不供养  现世不妨受富乐
  当知虚诳无实事  是故智人不属天
  若世间中诸众生  业因缘故如循环
  福德缘故生天上  杂业因缘故人中
  世间行业属因缘  是故智者不依天
  复次是三天爱之则欲令得一切愿。恶之则欲令七世灭。佛不尔。菩萨时若怨家贼来欲杀。尚自以身肉头目髓脑而供养之。何况得佛。不惜身时。以是故独佛应当受佛名号。应当归命佛。以佛为师不应事天。复次佛有二事。一者大功德神通力。二者第一净心诸结使灭。诸天虽有福德神力。诸结使不灭故心不清净。心不清净故神力亦少。声闻辟支佛虽结使灭心清净。福德薄故力势少。佛二法满足故称胜一切人。余人不胜一切人。婆伽婆名有德。先已说。复名阿婆磨。(秦言无等)复名阿婆摩婆摩(秦言无等等)复名路迦那他(秦言世尊)复名波罗伽(秦言度彼岸)复名婆檀陀(秦言大德)复名尸梨伽那(秦言厚德)如是等无量名号。父母名字悉达陀(秦言成利)得道时知一切诸法故。是名为佛。应受诸天世人供养。如是等得名大德厚德。如是种种随德立名。问曰。汝爱刹利种。净饭王子字悉达多。以是故而大称赞言一切智。一切智人无也。答曰。不尔。汝恶邪故妒嗔佛作妄语。实有一切智人。何以故。佛一切众生中身色颜貌端正无比。相德明具胜一切人。小人见佛身相。亦知是一切智人。何况大人。如放牛譬喻经中说。摩伽陀国王频婆娑罗请佛三月。及五百弟子。王须新乳酪酥供养佛及比丘僧。语诸放牛人来近处住。日日送新乳酪酥。竟三月。王怜愍此放牛人语言。汝往见佛还出放牛。诸放牛人往诣佛所。于道中自共论言。我等闻人说。佛是一切智人。我等是下劣小人。何能别知实有一切智人。诸婆罗门喜好酥酪故。常来往诸放牛人所作亲厚。放牛人由是闻婆罗门种种经书名字故。言四违陀经中治病法斗战法星宿法祠天法歌舞论议难问法。如是等六十四种世间伎艺。净饭王子广学多闻。若知此事不足为难。其从生已来不放牛。我等以放牛秘法问之。若能解者实是一切智人。作是论已前入竹园。见佛光明照于林间。进前觅佛见坐树下状似金山如酥投火其炎大明。有似融金散竹林间上紫金光色。视之无厌。心大欢喜。自相谓言。
  今此释师子  一切智有无
  见之无不喜  此事亦已足
  光明第一照  颜貌甚贵重
  身相威德备  与佛名相称
  相相皆分明  威神亦满足
  福德自缠络  见者无不爱
  圆光身处中  观者无厌足
  若有一切智  必有是功德
  一切诸彩画  宝饰庄严像
  欲比此妙身  不可以为喻
  能满诸观者  令得第一乐
  见之发净信  必是一切智
  如是思惟已礼佛而坐。问佛言。放牛人有几法成就。能令牛群番息。有几法不成就。令牛群不增不得安隐。佛答言。有十一法。放牛人能令牛群番息。何等十一。知色知相知刮刷知覆疮知作烟知好道知牛所宜处知好度济知安隐处知留乳知养牛主。若放牛人知此十一法。能令牛群番息。比丘亦如是。知十一法能增长善法。云何知色。知黑白杂色。比丘亦如是。知一切色皆是四大四大造。云何知相。知牛吉不吉相。与他群合因相则识。比丘亦如是。见善业相知是智人。见恶业相知是愚人。云何刮刷。为诸虫饮血则增长诸疮。刮刷则除害。比丘亦如是。恶邪觉观虫饮善根血增长心疮。除则安隐。云何覆疮。若衣若草叶以防蚊虻恶刺。比丘亦如是。念正观法覆六情疮。不令烦恼贪欲嗔恚恶虫刺蕀所伤。云何知作烟除诸蚊虻。牛遥见烟则来趣向屋舍。比丘亦如是。如所闻而说除诸结使蚊虻。以说法烟引众生。入于无我实相空舍中。云何知道。知牛所行来去好恶道。比丘亦如是。知八圣道能至涅槃。离断常恶道。云何知牛所宜处。能令牛番息少病。比丘亦如是。说佛法时得清净法喜。诸善根增盛。云何知济。知易入易度无波浪恶虫处。比丘亦如是。能至多闻比丘所问法。说法者知前人心利钝烦恼轻重。令入好济安隐得度。云何知安隐处。知所住处无虎狼师子恶虫毒兽。比丘亦如是。知四念处安隐无烦恼恶魔毒兽。比丘入此则安隐无患。云何留乳。犊母爱念犊子故与乳。以留残乳故。犊母欢喜则犊子不竭。牛主及放牛人。日日有益。比丘亦如是。居士白衣给施衣食。当知节量不令罄竭。则檀越欢喜信心不绝。受者无乏。云何知养。牛主诸大特牛能守牛群。故应养护不令羸瘦。饮以麻油。饰以璎珞。标以铁角摩刷赞誉称等。比丘亦如是。众僧中有威德大人。护益佛法摧伏外道。能令八众得种诸善根。随其所宜恭敬供养等。放牛人闻此语已如是思惟。我等所知不过三四事。放牛师辈远不过五六事。今闻此说叹未曾有。若知此事余亦皆尔。实是一切智人。无复疑也。是经此中应广说。以是故知有一切智人。问曰。世间不应有一切智人。何以故。无见一切智人者。答曰。不尔。不见有二种。不可以不见故便言无。一者事实有。以因缘覆故不见。譬如人姓族初及雪山斤两恒河边沙数。有而不可知。二者实无无故不见。譬如第二头第三手。无因缘覆而不见。如是一切智人因缘覆故汝不见。非无一切智人。何等是覆因缘。未得四信心著恶邪。汝以是因缘覆故。不见一切智人。问曰。所知处无量故。无一切智人。诸法无量无边。多人和合尚不能知。何况一人。以是故无一切智人。答曰。如诸法无量。智慧亦无量无数无边。如函大盖亦大。函小盖亦小。问曰。佛自说佛法不说余经若药方星宿算经世典。如是等法若是一切智人。何以不说。以是故知非一切智人。答曰。虽知一切法。用故说。不用故不说。有人问故说。不问故不说。复次一切法略说有三种。一者有为法。二者无为法。三者不可说法。此已摄一切法。问曰。十四难不答。故知非一切智人。何等十四难。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无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无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无常。世界及我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亦非有边亦非无边。死后有神去后世。无神去后世。亦有神去亦无神去。死后亦非有神去。亦非无神去后世。是身是神。身异神异。若佛一切智人。此十四难何以不答。答曰。此事无实故不答。诸法有常无此理。诸法断亦无此理。以是故佛不答。譬如人问构牛角得几升乳。是为非问。不应答。复次世界无穷如车轮。无初无后。复次答此。无利有失堕恶邪中。佛知十四难常覆四谛诸法实相。如渡处有恶虫水不应将人渡。安隐无患处。可示人令渡。复次有人言。是事非一切智人不能解。以人不能知故佛不答。
  复次若人无言有。有言无。是名非一切智人。一切智人。有言有。无言无。佛有不言无。无不言有。但说诸法?/div>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大智度论-后秦-鸠摩罗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