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道藏 > 道史仙传 > 神仙高道传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
首页 > 道史仙传 > 神仙高道传 >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

经名: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宋沈庭端、黄弥坚等编。六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

华盖山三仙事实序

仙道自古尚矣,而世之纪录或不得其详焉。问因其微而病其着,一斥之以眇茫怪诞者有之。又孰知其灵踪异迹昭赫彰着信有不可擒焉.耳,其可均谓之诬哉。抚 之崇仁华盖山,又日宝盖山,浮丘、王、郭三真之祠也。浮丘者,与容成子、黄帝游,周末授灵王太子晋,汉授诗於申公,与楚元王友,度王褒以仙,即古浮丘公 也。或传王方平云,郭乃王氏族,因托邑尹姓,犹未之详。然以代稽之,至人神化,因时而显,固或然矣,而托姓之说亦鄙谚,不足取也。迨晋元康问王郭始师事 公,永平二年二月一日二仙上升,则是山由晋始着称矣。按紫清白真人云:公生於商,仕於周,隐於汉,化於晋,至隋开皇问,尚留巴陵华盖山也,宋元累旌以封 镒。若山之日华林山、衡州小庐山、潭州浮丘山、江陵之宝盖山,歙县宣州、太平州、金华俱有黄山,皆三仙遗迹也。当是时名卿巨夫,若颜鲁公一李宗夸、李冲 元、昊文正、虞文靖辈之记审矣。而广录所载凡旱汾、疾疢祷祠,荣桧之应在在有之,故所奉祠宇亦不下百余,是岂非至神无方而能然乎?余少慕灵迹,洪武己巳获 谒祠焉。壬申奉旨降香于山,皆有异征。暨配孔氏,累疾,叩辄应。永乐甲申秋,复谒,夜梦白衣仙坐卧内,翌日登峰顶,初雨昼息,天灯夜现山麓。九月朔日,竣 事毕,紫玄洞现圆光,大如室,芒彩灿煜,若仙居其中。予再拜,遂辞。殆还,感至德之神,亟欲叔其异焉。噫,是非目毡耳濡,其能尽信之哉。且夫真仙神化盖不 世出,其灵质仙风皆天真法慧所至,故其神麻灵既,垂泽万世而不泯,其亦宜矣。而兹山穹秀卓绝,迥出游氛浮埃之表,孰无云饼霞躅往来陆降於其问也,其可失所 纪欤。惜先后所述多庸鄙弗典,愿饰而未遑。今年夏蒙旨纂修道典,谨以是录正而附之,因叔其实於首,使千万载之下知慕夫仙者,庶不以眇茫怪诞视也乎。而生民 蒙惠之大,昭之国杞,与兹山齐久,不其伟欤。时永乐五年端阳节,正一嗣教道合无为阐祖光范真人、领道教事、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斋沐谨序。

死而有灵之谓神,长生不死之谓仙,道不同也。神往往能御灾患、茁生民,仙志在修炼飞升而已,鲜有推德以及人者。惟华盖三仙则不然,梼雨雨应,祷疾疾 廖,求鼠而得嗣,求药而得药,四方之人蒙福者众,此所以覃然倾心而起敬也欤。观颜鲁公碑,载本末甚详,但称晋元康三年二月一日二仙上升。玫之晋史,无所谓 元康,有永康而已,岂公笔误邪?因识其疑以埃知者。景定辛酉九月朔,崇禧散吏约山朱涣敬书。禀造化而生者,人也;妙造化而运者,神也;峙然为造化之重镇 者,山也。山以神而灵,人以神而安,神居其山,人崇其神而能敬其山?此理势之然也。抚州华山,三峰耸云,为江右绝岭,乃浮丘、王、郭三真君飞升得道之所。 国有旱泌则祷之,民有疾疫则求之,危可转而安,祸可转而福,叩心一萌,其应如响。终岁朝谒不绝,於秋尤甚。景定庚子九月朔旦,祥偕里人王克明、羽衣郭守 成,诣山朝拜,忽睹殿宇输奂一新,装严壮丽,乃夜醮于坛。事毕,睹当山住持延茶语话,议论清洒,爽气逼人,待人接物,礼貌温如,且无嗜利之心,真神仙地位 中人。从而询之,乃陈其姓,元应其名,显者其字,荆山其号也。且言往来江湖已二百四十甲子矣,蒋山金坛、黄鹄开元、玉笋承天、南岳寿宁、华林寿圣、平江乾 元,皆尝为之领袖。祥笑而请之日:舍彼瑶宫琼宇,而居此参天之山顶,去清华而然寂寞,得无慕道若王、郭之慕浮丘者乎?刻山肃容,仪之过矣,予岂敢当。姑舍 是,但吊於仙真有请於予焉。三真之栋宇单飞矣,三仙之像貌装严矣,但缺实录。昔亦有之,岁在戊午,炎帝炳灵,竟为灰烬,今不复存。子能为山问馒梓乎?祥等 夙蒙仙惠,闻言而悦,遂诺其请。翌日与王兄再灶瓣香,敬对三真,誓刊此录。洎归,褊求其本,始得道士黄弥坚所纂者,纪载颇略。备述三真受累朝之封命,历代 名公之序,记修炼升举之颠末,灵显感应之实迹,视黄本差详,而互有得失。祥等不愧愚庸,集二本所长,列为一十四卷,未敢校正其是非,姑存本以埃知者。虽 然,华山乃江南重镇,三真乃华山灵神,福泽於人多矣,必有民中之秀出,校正其是非,傥改而正诸,不亦宜乎。时景定辛酉贞元节,庐陵佩录弟子刘祥、王克明百 拜斋沐谨言。

浮丘公事迹,多见於传记诸书,故学者类能言之。惟王、郭二真之仙道,非颜鲁公及李冲元采摭其行实,记载其本末,则知之不能悉也。观其服膺师训,跋履山 川,不惮险远,积功累行,愈显愈微,此老子所谓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之谓欤。吁,神仙之学岂易至哉。夫何吾党之士学夫子之学而鲜克臻其域者,果 能以二真之学移以学吾夫子之学,有不至其至者哉?是足以为吾儒之劝也。惜乎刊板毁於壬辰兵乱,人鲜克闻。主兹山之祠者江碧澄氏营构殿亭寮宇,既毕,复慨念 兹山灵响若此而事实将遂湮微,是不可不急也。乃购求全集,较其残缺,劝率好道之士合力绣梓以广其传。有德容孔氏者,玄妙观之管辖也,为督其事,又得在城沙 氏友和者捐资以足其美。於是不数月而功毕,仙之德泽济人之多而感人之探如此也。俾余为序。余四世祖绿峰兄弟,起废玉庭观而新三真及众圣之像,复架屋临紫玄 之崖,以为隐息之所,虽经劫火,而至今名旧张家寮焉。其忠厚不没,人善有自来矣。今得联名仙籍,斯幸矣,又何辞?夫碧澄资质温纯,待众以宽,不汲汲於利, 惟以营造矿茸为务。每日:此吾辈分内事也。使居是山者人人能如碧澄之用心,勤力以奉祠祀,则兹山之兴复也不难矣。碧澄字源远,今四十三代天师至山,嘉其年 少而克守清规,抚景赋诗若干首,俾收之,赐以职割,为改今名云。此亦兹山之盛事也,故并及之。

青龙在辛未岁夏五月,南村乡友张颜序。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一

玉笋山道士沈庭瑞述

按《太平御览》云:歙县西北有黄山,高一千一百八十仞,丰洛水出焉。天宝六年,劫改北伙音伊山。其山有摩天戛日之高,霞城洞室,岩窦瀑泉,无峰不有。 山中峰乃浮丘公仙坛,彩霞灵禽栖止其上。世传黄帝尝命驾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游会于此。昔有人到坛所,忽见楼台焕然,楼前有莲池,左右有积盐、积米,遂归引 人取之,了不知处。山下时闻山上仙乐之声。又按《九域志》云:宣州亦有黄山,乃黄帝与浮丘仙人炼丹於此。浮丘仙坛正在天都峰。太平州亦有黄山,一名浮丘 山,乃浮丘养仙鹦之所。

浮丘公度周灵王太子王子晋

王君,名晋,字子乔,亦名乔,字子晋,周灵王太子也。生而神异,幼而好道。虽燕居宫中,往往不食,端默之际,累有神仙降.之,虽左右之人弗知也。常好 吹笙,作鸾凤之音,声贯行云,响满宫掖,白鸾延颈鼓翼,集而听之,奇禽异乌,率舞庭砌,以为常也。一旦,天台山神仙浮丘公降授道要,使修石精金光藏景炼形 之法,是时灵王二十二年。谷洛团将毁王宫,王欲壅之。太子晋谏之,王弗听,卒壅之,不从子晋之谏。

浮丘公授丹与王子晋

子晋谏,王不从,以作旨退居别宫斋戒,思浮丘公。公密降其室,赐以灵药,接以登嵩山。后数年,友人桓良遇子晋於维山之上,谓良曰:七月七日我当升天, 可与故人会别也,至是。故人与桓良旱官登山,见子晋弃所乘马於涧下饮龄。如期,子晋乘白鹤挥手谢时人,升天而去。是时覃官拜别,回拜所乘马,马亦飞空.而 去,今惟拜马涧存焉。子晋今为右弼,司侍帝宸,主领五岳真人。年少,身长八尺,项负圆光,并载《蕾买岌王氏传》。

浮丘公授诗学与申公

《汉书》言浮丘伯,吕后时犹在长安,楚元王交,及申公从之,授诗学,盖齐人也。浮丘,汉时隐於儒生,犹老子之隐于柱下也。

浮丘公度王褒

王褒,字子登,汉安国侯陵七世孙,黄门侍郎揩之子,以元帝十三年乙酉生。少勤坟典,大将军王凤辟为从事,高蹈不屈。年四十三,跪辞二亲,求学长生之 道。入华阴山,寝息空林,乌兽为倡,轴轲辛勤,亦云至矣。如是九年,大雪摧林,空岩无倡,殆将陨毙而精诚不回,至真玄感。夜半闻箫鼓之声,须臾渐近,千乘 万骑浮空而来,神.人各乘三云之辈,手把虎符,停驾而言曰:吾太极真人西梁子文也.o一真人曰:吾华盖上公浮丘伯也,闻子好道,劬劳山林,诚可愍也。褒叩 头千万,愿授长生之道。太极真人日.。.吾等主神仙之司,悯子有志,故来相过。乃以太极青精饭上仙灵方授之。浮丘伯授以五灵夜观之道,云琅冰霜之珍。再拜 而服之。於是身有金映,项生圆光,能飞行万里,受神策拜为太素清虚真人,领小有天王,主三·元四司,给玉童玉女各三伯人,得乘八景飞舆,出入上清。今麻姑 小有天仙王峰,亦真人所理。载《王氏传·吁江志》。

浮丘公遗迹

《豫章职方乘》云:昔浮丘公隐於华林山,故山之南一峰号日浮丘。其山三峰,皆卓拔高险危秀,周回百里,不生恶草及猛兽。有三观日浮丘,今在豫章奉新县 西南五十里。及有华林泉,亦是浮丘遗迹。又《太平御览》云:衡州有小庐山,一名浮丘山,在县西一百八里,高六里三千步,束西二十里,南北.四十里,言其山 似九江庐山,故曰小庐山。又古老传说,浮丘公上升之所,兼有道观存焉。又《九域志》云:潭州亦有浮丘山,江陵府有华盖峰,皆浮丘遗迹。

唐神武皇帝遣使诣华盖山华林山

投简

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李隆基,命是乙酉八月降诞,夙好道真,愿蒙神仙长生之法。位忝君临,不获朝拜,谨令高士孙智良宝信简投刺浮丘石室,以为金龙驿传。以青瑶刻之

山图杂载

宋朝翰林学士李宗夸所修《图经》云:宝盖山,在县南二百里,高二十二里,山形如宝盖,因以为名,绝顶有王、郭二真君坛。

唐鲁机公颜真卿所纪王、郭二真君碑云:按地图,得属邑崇仁县华盖山,王郭二真君坛存焉。

宋朝锡命加封词诰,与夫实录铭文皆日华盖山,今二名并书之,以诏来世。

唐抚州崇仁县桥仙观王郭二真君

碑铭

金紫光禄大夫行抚州刺史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

粤以江南之地,佳丽垂名,山岳之间,宛有仙洞。予祇膺圣泽,廉察临川。一日,按地图,得属邑崇仁县华盖山有主、郭二真君坛存焉,欣睹异事,·未原其 始。他日公余,因令军将往山下访求碑铭,果得一石记,乃隋开皇五年焚修道士李子真於坏碑上再录出其文,则知王、郭二真者,仙不显名,王则方平之再从,郭乃 王之族弟也。始於金华山修道,以图轻举,寻游洞府,自玉笋将之麻姑洞,中道经一山,问故老曰:此为何山?对曰:巴陵华盖山也。二真君相与言曰:此山福地, 名亦异焉。因求卜止,再炼神丹。山下父老诣而再拜日,敢问真人之名字?曰:吾等修志於虚无,不欲述焉。后有一道士来谒,敢问真人之师。曰:吾师浮丘先生, 先生则上界大仙也,顷於金华山遇焉。二真君能走石飞符,兴云致雨,或有人苦疾暴亡,往而告一之,即飞符以救之。岁将大旱,即致霖雨以济之。至晋元康三年二 月一日,彩云连昼,仙乐喧风,二真君乃縿鸾驾鹤,冉冉上升。今上升之坛及浮丘先生之坛存焉。其后立观焚修,境邑将旱,若诣坛梼之,则云雨立应。美乎,故事 昭然,仙踪俨若,虽遗史籍,安泯声华?鸾鹤对飞,共作壶中之客;林峦迭秀,别含象外之春。因与府官议崇观宇,永列焚修。寻差军将以公用钱诣山换殿宇门廊, 不日而回,云工毕矣。子德惭好道,任忝分一符,原始要终,罕测冲天之日,擒文染翰,用贻千古之芳。铭曰:

玄牝之.门,存心养神。学则彼众,得者几人。冉冉千古,堂堂二真。丹成岩谷,道应穹昱。彩云色焕,仙乐声匀。迟日初丽,桃华正新。縿鸾拔俗,驾鹤超云。言归紫府,笑别芳晨。山存华盖,长含异春。恩流丰泽,用济需民。俘云势速,好月生频。俨若圣址,永播清芬。

三真记

江南西路转运司李冲元撰

临川山秀水灵,颇多前代神仙遗迹,丹井仙坛往往杂出?於图记文字问,可以考信,而崇仁华盖山王、郭二真君祠,灵迹尤着。唐颜鲁公取隋开皇五年旧碑所载 事为记,不着名字州里,而世系复舛谬,惟曰於金华山遇浮丘公授教,后居此山,能飞符走石,兴云致雨,使死者苏,病者起,以晋元康三年上升。当时人有问真君 名字者,皆秘而不言。其后州县岁时水旱,祷之立应。而郡人男女疾疫祈禳,无不之焉。至走旁郡数千里,人皆恭敬斋洁,然后敢登。山不尔,风雷雨雹、虎豹她阮 蜂姜之变立至。祠中并立浮丘公像,山上犹有仙坛存焉。熙宁中,州以王郭异事上之朝廷,神宗皇帝诏封王为冲应真君,郭为诚应真君,而偶遗浮丘公事,故旌号不 及。元符二年,洪州夏不雨,民有忧色,右正言王公桓以漕使权领州事,闻三真人感应如此,乃蔬食斋居,遣崇仁县主簿叶祖文诣祠下,迎请真像至府城,率僚属近 於城门之外,馆於天庆观中。阴云随至,焚香恳祷,雨即大霍,三日始霁,稼穑勃兴。郡人欢呼,叹未曾有,莫不德公之.赐。公日:浮丘为二真人师而褒礼未加, 甚非所以严奉高真之意。乃符临川主者具浮丘公始末,请命於朝廷,而属门吏李冲元考窍其事而记之。冲元谨按刘向《列仙传》,称王子晋遇浮丘公,接以上嵩山, 而《汉书》言浮丘伯吕后时犹在长安,楚元王交从之,授诗学,盖齐人也。唐林宝《元和姓纂》亦载浮丘伯云,子晋师之。而子晋乃周太子,然则浮丘盖又出於子晋 之先,莫知其来之远近。意其汉时隐於儒生,犹老子之隐於柱下也。呜呼,神仙之学,古无有也,自秦皇汉武好方士长生不死之术,世始知有神仙,而刘向因之为 《列仙传》,独载王子晋师浮丘公,而浮丘公反无传,然则当向时已莫得而考矣。王、郭当晋元康时遇浮丘,则疑若常在人问,岂有意接引於后来耶。夫神仙之学, 大抵宗本黄帝老子,以清挣无为、虚心寡欲为本,而佐以阴功密行及炼丹服气之术。要之,非超迈洒落者不能为也。方其混迹人间,未必有显称,大抵以名为深戒, 迨其仙去,始着异迹,使人知所向而已。此其用意,岂浅识狭虑者所能髻鬃。而秦汉之君,富有天下,穷兵黩式,心侈意盈,神荒气蠹,乃欲长生不死,是果足以出 造化越古今乎?然近世为此学者,反以钓名贾利,仆仆公卿之门,求献其说,且偃然居之不疑,自谓已当经昆仑,涉太虚,游乎恍惚之庭矣。闻其风者至,或危坐敬 听,不敢窃议,会不察其人真超然世表者乎。历观前代诸仙,皆卓绝不草,摆落尘累,率有造微参寥之致,虽未御风乘云,伍迹人间,而己不与世俗并轨方驾矣。推 是心以往,庶或近之。王公高明,厚德君子也,颇以鄙言为然,故叔浮丘公事而并记之。元符二年七月二十七日记。

华盖山浮止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一竟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二

二真君实录

玉笋山道士沈庭瑞述

夫学神仙者,皆累世修行,积功盈德,内修其心,外洁其行,如是,则世世即有神仙降而为师,以传至道。道之成也,功及於人,功之备也,升而仙矣,故经云:积学为真人。此之谓也。华盖山王、郭二真君,本汴州陈留人,王则方平之远孙,郭乃王之族弟。

注..一本云,王郭二真君本汴州陈留县太原坊人,远祖方平也。汉举孝康,除郎中,加至太中大夫黄门侍郎。祖延嗣,父死晋元帝时,尝进《春秋义》。家素 长厚,累积善功。母氏许夫人,年三十,偶一夕梦月华满室,神光射人,觉而有妊,乃双育二子,精神竞爽,迥出俦品,一名道想,一名道意,道想随府尹之姓,道 意随县令之姓,尹姓王,令姓郭。及长,不喜尘事,惟慕出家。父母不能移其金石之志,遂置疏与二子投师。二真执父手疏,诣大梁天节山玄元观,礼浮丘公为师, 师讳良,本北海人也。侍下元有二高弟子,一姓黄名语,一姓吴名质,师承道学,多涉岁华,备受宝录,昼夜不辍,既而二真同志事师,希求出离。

二真素秉仁孝,节操高洁,才智之优,人莫能及,而性乐神仙之道,始於本郡玄元观出家,师事浮丘公。后因随往金华山采药,浮丘遂委付黄昊二真人日:宜精 思勤修,不日道成,吾当付度。仍授二真以导养之卫,二真年几三七,日一暮行持,终始如一,师嘉善之。一日,浮丘与二真云:吾有所往,后会未期。言讫,忽失 师所在。二真朝夕倾慕,泣祷于天,誓欲再见本师,以终道业。忽一夕,梦神人告曰:但向江南绝顶三峰即可见也。二真既获祥应,不辞迂远,乃操瓢负笠,直抵江 南,编历洞府。

注..一本云,寻至江南,将入抚州,道道笔架山,今属临川县,西北五十里有观日永兴。道过灵谷山,其山危峡。去临川县东二十三里,高四里一百步。世传 二真炼丹於山中。今立观曰隐真。入抚州谒州牧,牧姓阮名程。迎敬礼焉,特送入郡束精合安息。今立观日天庆,旧名天宝。一日,二真出抚州城,到玉筒山,褊观 三十六峰洞天福地,次上九仙峰,正见华盖由阜然特出,二真作礼。次到小峰、二取乌久之。今玉笋山葆光观前第二重案山有华盖亭柯,属临江新淦县。复道过合阜 山媒今山前,J ’峰有王郭坛犹存,属清江县。道进丰城县之富城,少憩。次日,同造罗山之下,初有观日同仙,后易名丹霞,故地日同造一俗讹同早云。次升罗山之上,遥见'华 盖三峰。其名日望仙峰。将之麻姑,便道至一山,见其独秀,韦峰环之,下有小涧,二真登山少憩。今名中华山,属建昌军广昌县东二十里。再经过一岩,栖息久 之。今属南城县东五十里,地者石岩,内有二仙祠。复至麻姑洞止,遂睹昔日远祖方平会麻姑之地。乃登一山,眺望四顾,忽见向南三峰耸空。今二真所登之山日仙 主峰,及三仙之祠,山下观日大中祥符。

自玉笋山将之麻姑,道见一山三峰耸空,乃询诸乡老日:此为何山?□对日:巴陵华盖山也。二真相与言曰:此山福地,名亦异焉。我师遗言江南绝顶三峰处所,想师必在其处。遥拜敬礼。

注..一本云,二真别麻姑,望山西五七里一峰登览,今名仙山,南城县西五里,上有二真君之祠。次别山。王君先行至一桥,款伫候郭君之来。今南丰有会郭 桥。复见一山如笔,峭技耸空,登而息焉。今有二真之祠存焉,在南丰县西北四十里,其山苍翠插天,见于数百里之外。.若岁大早,祈梼必雨。又西汉昊王莆尝於 此山祭祀万军,因名日军山。又登一山,卓望华盖,遗下一桃,今有桃木犹存。属宜黄县,地名刺桑,亦浮丘公遗迹也。复入抚州,告别州牧,出之西津,望一山耸 峻。二真相顾日:此山定佳。遂登山四望,则水秀山奇,左拱右揖,略少栖息,因.遗金一秉埋於山顶日:此山异日因是得名。今西津之金石台,乃二真遗金之所, 故今有观曰仙隐。次至铜山,今名峨峰山,有观日龙泉。次至地名左桥,望一山云气蒙覆,有若黄龙升天之状。二真登山顾笑日:此山亦可为居民植福之场。下山度 桥,次观山形势,有山自汉左发足,迭迭未易,悉数行至地名七里山,其势独雄。乃相顾日:此山佳胜,真神仙修炼之地。於是前进五里,则其山娣然,左拱右揖, 前引后遮,秀水前朝,若百里宗派,千山环拱,似虎踞龙蟠。二真登山,遂相与栖息於此。时天色已晚,清风徐来,明月当空,二真依松阴之下谈笑忘寐。黎明,南 望山顶,拜寻华盖三峰。拜讫,云雾豁然。面前一直三峰如削,远出天表。二真喜日:此即麻姑所见之山也,我师重睹应在即矣。於是就山凿青石,刻云:超然踪 迹,清若壶冰,兴隆万世,栖息千真。刻讫,乃埋於所止於松阴之下,日:他日时复一游於此,成道之日,当福泽此邦之民。迨今香火茂盛,他所莫及。乡人初置茆 舍三问,号日仙游亭。今立观,初日紫府,后次曰昭清观。名仙游山。建殿,尝锄获丹鼎。详载相山志,有颜鲁公碑铭。二真日夕游憩于松阴之下,炼五神丹,日: 吾欲补五脏之真气,益三田之精华。丹就而服之。入巴陵县,蒙令迎见焉,令姓夏字子婴。送二真入县西道院安下,今立观曰玉清,旧名景云。次日备斋讲礼。斋 毕,二真少息於寓居,二真遂同出市,访问乡老,顾北巴陵,想多胜处,况此县山水秀异,风俗淳厚,谓有人物应时而出,有继吾道行者焉。遂遍历管下,今皆为奉 香火道场然后寻师,行至县之西南百步之问,有一地稍平坦,前横小汉,遂化居民可就此置一道场,建立尊像,傥有灾咎,宜於此崇善修福。其后居民立,名日善修 道院。今有观曰善修,旧名永崇。又至数十步之问,度桥,则日:桥似一去处。於是临眺观览,顾曰:此地之胜,亦为植福之场。今立观日无为,旧名义兴。度江望 束南行步,憩于一坪上。其后乡人亦创亭日仙亭。今立观移额曰再兴,亭左旧有松一株,其大数围,亦某手植云,观有孙尚书观记,载于志。又束南十五里之问,望 一地似可游历而无路可入,遂绕遍山径,忽得路,方登临其地。乡人名其地日这山。今主观亦日远山。自速山便道数里,问驻乌九日,看阅经教。升举之后,乡人因 立观日九真望。三真之像则日首经华盖。二真尝望县治西北有山可眺,因登焉。戏取石作塔,以语乡人,有灾难宜於此禳度。乡人如其言,皆获应焉。今立观日凌 云,旧名北塔青华山。次度水,南二十里间登一坡,谓日:此地亦佳。今立观曰招华。次至束南四十里问,游览至夜。遂在张逸人家求宿,张氏迎待甚礼。诘其姓 氏,则日:吾等本姓王、郭,自金华至此,往华盖访吾师浮丘焉。余外则不答。后逸人因以其宅奉香火,故立观曰招真。次望西南至一坪,日:此地宜种玉,否则植 芝草於田内可也。栖息一日,然后方往焉。今立观日玉田。世传盖王真君手植,故呼日玉田。至梁时有真人箫子云始於此地种玉,又‘更名玉田。二真自金华来,有 从者姓华名大,参逐二真遍历江南,因至巴陵,到地名斤村,失二真所在,遂隐居小山。今其山上有华盖仙祠,名华公山,盖华大隐仙之地也。

於是寻到华盖山,果见其师。师日:子等修真之志,诚难沮抑。再授以修真炼质之道。二真习炼行持,寒暑勿息。偶一日,师谓二真日:子等之道今将成矣,然 无以泽民,则功不能备。一云,非能为官泽民,何以立功。宜外习三五飞步之术、一云法。九一上清之法,一云文,今邓有功所进饶洞气於华盖山,得石函法书者即 此是也.以济于时,以全功行。吾即为子奏名金阙,方升帝所,11石功行满足。则为神仙矣。二真依其言传而习之。元康元年十一月二十· 二日,一云景元元年七月七日。浮丘公调,琴於山北玉亭绾之西。俄彩云瑞霭弥谷连空,仙乐喧轰,仪仗伟集云中。有朱衣捧语言日:上帝韶浮丘先□ 生,上升之次尽以微言妙旨付度二真。浮丘先生即驾龙辇凌霄而上,二真攀拜而别。二真修炼於其庵所,常吐云为桥,度至山之绝顶,礼斗朝天,其处立二仙坛。故 观名桥仙,今勃改日崇仙.自后所习仙道愈加精确,能走石飞符,兴云一致雨。远近庶俗,苦病急难诣而告者,则飞符以救之。岁或旱叹,请梼则谢泽以济之。其救 灾拔难之功,不可婵述。又因修炼大丹,丹成,神彩灵光彻于象纬之问。时掌天象者怪之、奏予时君1 石:江南有瑞气腾天,此天予气也。君命臣以下议之朝论,罔知所谓?於是命将遣师渡江搜访。时主将李元晏也。元晏被命,统兵收伐,既至华盖山下,但见山之周 回紫云瑞气缭绕。令军士瞰之,.二真闻而笑日:吾侪修志虚无,岂冀有上。乃化仙兵布满云中,与凡兵戏战。虽交锋屡尔,竟无所伤。士卒射之以箭,但见箭头落 地皆变为瓦砾。兵将疑惧。今地名战坪,与马迹石犹存。田家子今尚有收获瓦头箭。俄又黑云四集,一方为之晦冥,将士战栗,进退莫能。元晏等方悟神仙。叩首谢 过,愿获光明,誓不敢干性真圣。须臾,云气顿卷,祥光赫然,寻有桂枝宝弓自空而降,光彩奇异,非世间有。元晏得弓,差人持进于朝,具陈所以。帝见而骇,乃 命百官.辩之。惟宰相李仲甫奏曰,.此是上天神仙游.戏之弓,斯盖陛下圣德感召。国有至人,且获异宝。百僚称贺,劝命元晏班师,乃遣中使诏迎二真。二真辞 日:吾等居山,当福泽民庶。竟辞召命。

注:一本云,诏使既还,奏对讫,上遂再下劲,命差使臣李仲德、同抚州刺史刘平晖、临川令黄思护、巴陵令夏子婴,同诣华盖山朝谢。至晋惠帝时上升。

晋元康三年二月一日,王郭二真亦在山北玉亭绾奉玉皇诏命上升,乃留言乡人日:吾-去后,若遇虫灾、旱潦、疾苦、急难、艰於嗣续,於此梼祈,吾当以福泽 应之。汝等但能忠孝君亲,持心平直,济贫拔难,随力为之,此大功德也。其或不忠不孝,不义不仁,嫉拓谄曲之徒,虽婵财竭产为杞,断发然身而至,若不能首 改,吾终不应之矣。言讫,王驾青鸾,郭乘白鹤,仙乐仪仗前迎,霓旌灵官后拥,冉冉上升。从辰至巳,祥云彩霞,移时望之,方没所属。具事以闻,有旨:应二真 经行之地,并

崇观宇。山束建仙林观,山南建南真观,山北玉亭馆建上仙观,山西二真修行道院,常吐气为桥,步至绝顶朝天礼斗之处,建桥仙观。熙宁八年,奉劫赐为崇仙 观。观前有一山,若飞龙登天之势,乃浮丘先生常居之地,谓之浮丘坛。仙弓降处,谓之弓山。仙凡兵交战处,号日战坪。二真上升时,有仙女奏乐处,谓之仙女 峰。二真朝天礼斗处,号曰仙坛:并为古迹。升举之后,二真所治处,玉帝遣三十六员仙官、一十八纯土地卫护之,无令秽触。泊后,如紫玄洞、五岳坛、下马台、 鹅公珀、鹿头山、血木凹、煎茶凹、牛头凹、着暮峰、净水池、投龙潭、香炉峰,并为圣迹,与夫所立观宇是也。自是郡邑岁遇荒歉、虫灾,人罹厄难、凶祸,诣坛 梼之,无不昭应。遂使四方之民不惮其远而至焉。庭瑞久闻;胜事未详本末。因访求古迹遗铭,得此实录。昭然仙踪,俨若故备,书以告来者。

劫封王郭二真诏书

中书门下 牒

准 诏中书门下:神灵所在,民实赖於庇麻;利泽有闻,朕岂忘於褒显,抚州上仙观王真人、郭真人,仙风高邈,德施昭彰,藐居华盖之名山,深得浮丘之妙 道,一方走望,无远弗臻,千里祈禳,有诚斯答,盖荐升天之美号,以旌及物之阴功。王真人宜加号冲应真君,郭真人宜加号诚应真君。庶期遐远之人,永被康禳之 福。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牒奉 诏书如前牒至准 诏书故牒

熙宁八年七月日牒。

给事中参知政事吕、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王、吏部侍郎平章事韩、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神宗皇帝改桥仙观为崇仙观牒

中书门下 牒崇仙观

抚州奏据崇仁县令郭峻状,准州帖差人宝到劝牒二道,加号华盖山王真人为冲应真君、郭真人为诚应真君。差往祭告,置造牌额於上仙观安置,遂躬亲资领,前 去祭告。为无上仙观宇,所有劝牒权暂令桥仙观看管。寻检会本山脚下元有仙林、南真、桥仙、上仙四观,内仙林、南真、上仙三观并无观宇,只有桥仙一观存焉。 所蒙朝廷降到劝牒二道,见权令桥仙观看管。其上件古观,元未有正额,系帐供,申乞申奏,赐劲额存,养道众住持,许令焚修,专切看管。赐到劫牒,祇应祈梼。 州司所据本官申述,昭一会朝廷降到华盖山王真人为冲应真君,郭真人为诚应真君,置造牌额於上仙观安置。比来勘会得本山脚下元有上仙观· 等,各是倒废,其地尽没入官,不敢专行盖造,只有相近桥仙一观,祖来观宇,尊像系存留,名目并无,动额。元有水田六百余把,亦系收屯入官。为无人承嗣,自 来祈求,本山只有本县道士一名在彼祇应,伏绿。今来已准朝廷降到冻应真君、诚应真君劝牒,只在本处收掌。州司欲乞就令所存一观为上仙观,特降劫命,赐一名 额,依旧存留。元有尊像水田六百余把,选差名行道士焚修,祇应,逐时祈梼看管。降到劫牒,候劫旨牒、奉劫、并依奏,宜特赐祟仙观为额,牒至准劫,故牒。

熙宁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牒

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元、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王、在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王。

哲宗皇帝封浮丘先生为超应真君江西转运司元符二年奏乞赐浮丘先生封号。准元符三年八月八日瓢:道本无心,妙斯有应。精神之感,发自窈冥。美矣三仙,泽乎一国。活枯流个,屡报丰年。既崇华盖之封,宜显浮丘之学。超升真号,式慰舆情。可特封超应真人。

元符三年九月十六日。

朝奉大夫权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借紫王桓。

徽宗皇帝劫封俘丘真君为号宝诂准:政和七年八月九日劲:恢太始希夷之旨,嘉惠万方,既博延山林遗逸之士,以倡后学,又尚论邃古有道者而褒显之所,以昭 钦崇之实意。益天下之福也。抚州崇仁县崇仙观超应真人,研精观妙,知化穷神,翱翔太虚,后世所仰。朕志加尚,增贲强名,爰锡赞书,姑示至意。可特封,浮丘 真君。

政和七年八月初九日奉劫如右,牒到奉行。告浮丘真君,奉劫如右,符到奉行。

政和七年八月十五日下

中书侍郎臣侯蒙、中书舍人臣贾安宅、太师鲁国公臣宣、太师鲁国公臣京、少保兼门下侍郎詹中、门下侍郎探、左司郎中陈仲宣、吏部太宰居中、右弼缺、左辅缺、少宰尚书左丞勖、吏部尚书克公、吏部侍郎焕、员外郎子询。

理宗皇帝加封孚佑、正佑、显佑真君词命

嘉熙丁酉十月二十七日准:劫宝盖为江南绝顶,有唐颜真卿记载存焉。抚州崇仁县华盖山崇仙观,浮丘真君等比年以来,灵既弥者,卫民抒寇,众远举兮云中, 啜水镯病,厉遗驱於山左。庸增美号,式报洪休。抑闻耕凿之民,尤畏旱乾之虐,其稽里谚,毋作神羞。可依前件,特封孚佑浮丘真君,正佑冲应真君,显佑诚应真 君。

嘉熙元年十月二十七日

华盖山浮止王部三真君事实卷之二竟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三

道士章元枢编华盖山事实

按,华盖山峙於临川、庐陵二境之问,其在图则属抚州崇仁。山之高,三十有五里,周回四百余里,中有紫玄之洞,即浮丘公与王郭二真修炼升举之所,《华夷 图》所载宝盖山是也。又按,温州永嘉县亦有华盖山,其洞周回四百里,名容成太玉之天,冲妙先生李思聪有诗云:山如华盖势穹崇,霞识冰崖黛泼浓。危耸层霄数 百里,狂奔四海一千峰。玲光突兀三生石,老翠磷晌五粒松。玉帝祠宫朱殿外,远坛花蘸水溶溶。又按,杭州余杭县亦有紫盖山,其山有紫玄洞,其得道之仙未详载 记。惟崇仁之华盖自晋以来灵响浸着,州县祈祷,无不获应。有颜鲁公碑、沈仙翁实录,该载甚详。宋熙宁中本州守令以碑铭奏于朝,特加宝号,若三真显化之地, 不知几焉。吾邑山岩犹可究竟,异乡踪迹难尽搜寻。元枢自冠褐之后,因访问尊宿,闻知详细,今逾一纪矣。念念三真之迹而未原事实,今者天与之幸,得遇全文, 又得李君公谚所笺注在前,皆有依据。岁月廷长,香火愈盛。或加创建在沈君尸解之后,不载记传,使后来无由讨论,元枢辄不揆庸愚,广加搜访,凡所目击,或得 之传闻,无不悉书而备志之,将以阐扬真风,皈崇圣化,使四方之士修禳祈祷,各随其方而加敬焉。将见福遂愿,心无感不应,所谓道在迩而不必求诸远也。傥能依 二真遗盲,平直忠孝,济贫拔难,随力为之,依此行持,旋即昭应。今有华盖景迹并三真随方显应之地,凡是洞天福地、观宇峰岩、以至创立坛场,悉皆谱录于后。

紫玄洞,乃浮丘先生、王、郭三真君燕处之地。检校《神仙图》录功过之庭,在第一峰之下,万丈峭壁之中q洞之门,面三阳之地,象八卦之形,上下县绝,束 西壁立而洞旁有石发、石耳。奇花异草,怪石巨块,不可名状,惟三真上升坛前可遥望。崔鬼苍石问,隐然有石门二片。青芝绿竹,丛生洞岩;白云紫雾,簇乎境 阜。怀蕴金碧,蓄泄风雷。盖上灵校籍于中,神仙栖息之府也。历代方士,或忘命攀绿而上,扪萝践草,有若猿揉,傍观,心胆为碎。由朝至暮,将及洞门,才离数 丈,必有非常之风透体彻骨,玲如冰雪,不容前·进,仍洞府之限正如昆仑,又若蓬岛,上阔下敛,无阶而升,不过引手叩头而返。嗟乎仙圣异境,非身能轻举者, 岂造次到哉。

雷洞,在第一峰之阴,嵌空悬绝,四山瞻望,无路可通。天将雨雾,则雷洞之问云升一缕,有若飞烟,须臾,蓊冥弥漫,八表风雨立至,雷电交驰,神化奖焉, 莫测其妙。谨按《太玄仙品明科经》略云:浮丘、王、郭三仙真君,主隶掌昊楚分野人民生死罪福、五谷丰歉,水旱等籍,故有仙官三十六员、雷神诸司、千将万兵 各领其职也。昔有塑工李某者,自山上而下,至中途,忽见黑云奔涌,中隐隐如雷。渐近,霹雳】'声,云气中问见雷神褊身皆青,握斧驾车,如是者三,魂飘扬, 惊怖倒地。及抵山下,乃知一.雨滂沱,时山上日出,纤云亦无。今麻溪溪上有雷公岭,亦二真驱雷之地。

煎荼凹,乃浮丘、王、郭三真於此烹茶,殆今名存。

血木凹,乃王、郭二真遣将吏收缚诛斩精魅之处,血射其木,所以名之,距正坛七里。

下马台,乃浮丘真君升坛下马之所。

着棋台,乃二真弈棋之所。

翻经台,乃二真看经之所。

退心岭,初登华盖半山之腰,一岭横踞,愈高愈睑,朝拜之士至此,非笃志坚高,未兔退心,所以名之。

剑脊岭,在三峰之问。两旁下视,万丈悬崖,仅有一径,游人莫不惊怖,以谓如履剑脊也。若志心称三真之号,愿赐佑助,则履如平地,心安神定,不以为难。

打鼓岭,李元晏於此置更筹,谓之打鼓岭。又云击鼓助战之所,距崇仙观二里。

华大岭,乃王、郭二真随从之仆名华大成道,於此岭朝参,因以名之,后讹为画树岭,距崇仙观三十里。

净水坑,朝真之士於此盥漱净秽之所。

止马坑,浮丘公升坛於此止马。

晋坑,仙瓢也,王郭二真洗瓢之所。

止晚坑,李元晏统兵至此值夜之所。

纳坑,元晏公兵过,州县应副粮料,於此纳粮食。

浮丘坛,乃浮丘燕处之所,今丹井犹存。

王乔坛,乃王子晋朝师浮丘之坛。

着衣坛,乃二真着衣见师之处。

五岳坛,乃.五岳圣帝会议人问罪福之所。

王郭坛,乃王、郭二真遥望合皂之地,今载《崇真宫图》。

上升坛,属建昌麻姑山丹霞洞,仙王峰石殿后。古老相传,乃浮丘公弟子清虚真人王褒上升之地。每岁春夏,摄虫形如蝇身入座砌壁,使不害稼,秋,虫脱壳化去。灵验非常,迄今如是。

隐仙岩,在第一峰之阳,绝娇,人踪罕到。或攀援陆之者,毛发皆耸。及至,则洞室空蒙,层崖晃朗。世言昔有仙人隐居其中,而岁久莫得传焉。

金鹦岩,乃浮丘养仙鸡之所。羽毛为金色,每岁大稔,则金鹦必现,否则隐之。近有樵者时於岩口拾得金鸡屎,其坚如石。

龟凤岩,属崇仁,地名户石麻陂,上距县正南长安乡二十四都。其岩广阔开朗,中安华盖三仙之像,兼有石门。丐福之士,四序纷然。凡所祈叩,响苔昭彰。

礼石岩,石峰圆耸,势欲倾倒,如高檐下覆,有若朝天礼斗之像。横径三十余丈,中可容人正向朝瞰。最高有华盖仙亭,向北处亦有窝泉,清不涸,俗名裹石。

华仙岩,属宜黄县北三里仙桂乡二都,岩悬拱似桥,又名桥仙岩,下有观曰元宝。盖王郭二真经游寻师之地。高约二十余丈,深约四五丈,横阔十余丈。

仙人岩,在建昌南城县五十里,有王郭二真祠,乃经行之地,亦有隐仙蜕骨於岩者,至今显应。

伏虎岩,属建昌,距南城县五十里,王郭二真跨虎过此,迨今名存。乡人创庵崇奉仙祠,又名虎岩山。

丹井

浮丘丹井,在山西玉庭观仙殿前,冬不涸,夏不溢,盖仙真之遗泽在焉。玉庭观旧为玉庭馆,浮丘公调琴之所也,王、郭二真君相继於此修炼冲升。仙桥山横陈 乎其前,仙女峰屹立于左,真神仙宅也。至今丹井宛然,时有光瑞。宋末观宇颓圯,奉香火者视为传舍。至咸淳乙丑,有观近进士张希逸号绿峰,张炎发号清壶,张 普生号云岫,礼请葛溪冲虚观道士无隐昊好生远来起废於内,给水济人,求之者无不应效。张公着号天牖兄弟等,又念灵迹不可湮晦,遂出力鼎创法堂一所,及劝率 众信重新修建仙殿门廊,自此香火复兴。金精萧冰崖酌此水,有诗云:仙家旧馆玉为庭,白日山头笙鹤呜。我来酌此丹井水,洗我读书双眼,明。·

景致

玉庭绾,浮丘调琴,王郭敬听之所。自后浮丘冲举,王郭二真亦於此地上

升,今名玉庭观。

鹦呜山,李元晏统兵起早,至此鹦呜,故名。

马军营,元晏屯马军之所,近有战坪。

百鹿源,浮丘真君燕居於此,百鹿驯之,因以名焉,距玉庭馆相近。

弓山,王郭二真遣仙兵与李元晏凡兵战罢,云中坠下桂枝弓一张於此山,迨今名存。其地多生弓弦藤,盖当时遗迹也。

鹅公珀,仙鹅展翼之所,今仙鹅池祈真观,例系显迹。

掣伞洞,朝仙之人到此多有被疾风掣去伞者。

炼墨鳌,距崇仙观稍远,与乌龟峰相近,乃真仙制墨之所。

炼丹井,在第二峰之侧,香洁而味甘,居山者藉此而饮。每岁冲升之月,傍有仙鹤花产焉。

煎茶泉,在第三峰之下,二真尝取水烹茶。

奇异

瓦箭,王、郭二真化李元晏凡兵所射之箭,落地皆变化为瓦。至今彼地有之,犹有人得之者。

瑞炉,三峰之上自产之物,仰覆三层,其形甚古,可辟瘟灾,故名日瑞炉。人能至诚叩梼,随意掘地即获,否则终日求之不得。自晋迄今,不知几年,而瑞炉之感应,愈掘愈有,未尝告尽。圆齐坚润,俨如陶冶之为,圣化如此。

横兜,王、郭过江,以木横江而渡,今谓之横兜,其树尤存,又名横搓,属崇仁乡。

丹砂,王、郭二真君在圣宝山撒丹砂於山顶,悉化为石,其圆丽宛若丹砂,一名药圆子。

石甲,王、郭二真君化凡兵甲冑器械,悉皆变化为瓦,使无所施为其勇。山下亦有老宿收得者。

石发,多生紫玄洞上洞下,精细如发,可为蔬茹,又闻亦可系缚物色·。一名王郭线,或有人得之,将与荤味同煮,即化为水。

马迹,正在战滩,乃当时李元晏所战之地,迨今马迹、骡迹,石上犹存。

虎迹石,距上仙观近,乃常日王郭二真跨虎於此少憩,遗迹尚存,又名虎迹石,在崇仁河亭上路傍。

祥瑞

金灯,生于清夜,必天气朗清,山寒风寂乃见。初生三五十点,散为一二百后,合而复散,少则复多,须臾之问,百千万点,上下相接,星灯渺蒙相映。

金船,有如星之移踱、霞之晓夕,亦若飞烟一抹,过电骏奔,其状靡常,隐显莫测。

圆光,圆若车输,或大或小,现於紫玄洞,上五色辉华,光芒夺目。岁当冲升之时,及良辰吉日,真仙降现於其间,或一位,或三位,见者皆获祯祥。

仙鹤,问或翔现。乡老传云,往古鹤现多,是三只最巨白,余小者不可数,记多在一二百只。宋之国初尤甚,近岁虽现,祇三只而已。灵芝,世传三峰之内产紫芝、玉芝、金英草、太清草、仙木、英芝,皆山中得道遇焉。

仙药,三峰之上草木,世有疾者祷而采服,无不愈者。

朝元相,宋绍兴中八月晦日,道民曾彦通诣山朝拜,至第二峰,日方午,忽祥光属天,只见朱砂大拥一轮圆光直上顶门,出五色金光,圆光中有圣像,衣上清服,秉简朝天。是时,同行谢有成亦见之。乡老谓之朝元相,轮旷岁或一现。

投龙潭,正在紫玄洞之下。昔朝廷尝遣使投奠金龙玉简。潭探无底,乡人每於此祭赛求雨,谓之打龙潭。

藏书源,正在紫玄洞之下万丈峭壁。有樵夫曾误入其中,获金经数卷持归。夜梦道士三人来取,次日奉还,尚留下一卷。他日再游,不得其路。迨今其书犹存,字不可认。岁旱,坊团迎书叩雨,旋获昭应,距玉庭观近。

大雨鼎,俗名黄水桶。其初出之际,本自山问。每乡坊迎请祷雨,立获感通。乃二真所为之鼎,或传云今为天官所取,不复有也。

流珠坑,正在此山之北,乃当日二真遗珠使龙戏逐之地,迨今有珠潭及珠坑,距本山近。

石崖灵篆,在紫玄洞上。尝有志人游隐仙岩,过一巨石,复有可行之地,见峭壁之上有篆文,光彩焕然,笔势道劲,因以小石记于片石持归。同志者卜日再往,时晴日方午大雷震动,疾风甚雨,走石扬砂,摧折巨石,不复再见,而灵篆得传於世矣。

灵篆

此篆本山道士散施四方,可辟万邪,治疗百病,凡妖惑疫疾用此制之,无不珍灭。在在处处,神物护持。

收食苗,虫岁岁至,栽插之后,应诸伤苗害物之虫,尽皆收摄在山周回岩穴之间,殿应道院等处如球堆积,不可胜数。居山者指日:香虫不示则飞袭扰人,挥之莫去,及乎稼穑登场,方令散去。

毛公庵,在第二峰之阳,故有基址,药臼存焉。

十二峰

浮丘峰,江南福地华盖名山绝顶之所,号日正坛,位应浮丘真君。

王仙峰,位应王仙真君。

郭仙峰,位应郭仙真君。仙女峰,三仙上升,仙女奏乐之处。香炉峰,变现瑞炉之所,朝拜士庶多有求得者。五真峰,浮丘王郭三真君及黄仙吴仙五人燕寓之所。

绿竹峰,王郭二真君手植绿竹之所。

驻仙峰,地名斜田,上有三仙殿宇。

集仙峰,地名苦竹,其上皆箭簇石,光莹可爱。山之下灵泉出焉,冬夏不竭。

白银峰,地名乌龟坪。

道岭峰,在崇仁乡三十八都,上有三仙祠。

石榴峰,在崇仁乡五十一都,当日二仙曾遗石榴於其地,距咸口观之北。

三十六福地

天节山玄元观、婆州金华山、笔架山永兴观、玉笋山华盖亭、抚州天庆观今玄妙观、灵谷山隐真观、阅早山王郭坛、同造山丹霞观、罗山望仙观、广昌中华山、 建昌军麻姑洞、仙王峰祥符观、南丰县会郭桥、南丰县军山、仙岩山元宝观、金石台仙隐观、峨峰山龙泉观、仙游山昭清观、景云玉清观、永崇善修观、义兴无为 观、石步远仙观、看经九真观、北塔凌云观、缪坊招华观、逸人居招真观、芝草山玉田观、响石宝台观、玉亭上仙观、云桥崇仙观。

已上灵迹,并详载沈仙翁述二真实录注,更不重书。

吉阳徊仙观,王真君修真之暇,经游吉州,登吉阳山,憩于山下,徘徊良久。坛前樟木,其大数围,乃王仙手植,树下有丹鳌,至今存焉。今徊仙观属庐陵县,距城四十里。

太和迎仙观,郭真君经行到吉州太和县距县六十里。观曰迎仙,乃郭真君游憩之所,王真君来会郭真君,迎之於此云。

驻舄佑仙观,王郭二真离迎仙十里之问,驻舄,利佑民庶,今立观日佑仙,距太和六十余里。

洞口王仙观,吉州太和县,距县百里,地名九州洞口,上有王仙山,观傍炼丹鳌犹存,并手植紫荆花树,其大数围,至今花时不臧晋时,观亦名王仙云。

值夏太霄观,吉州庐陵县,地名值夏,有观日太霄,乃王郭二真经过之地,正值盛夏,因以名焉。至今乡老呼其地日值夏。

大篙渡永兴观,王郭二真之吉州,近城十五里,阻大江,舟人见难,二真取篙掷水,乘之而过,两岸观者瞻敬,今名大篙渡。登岸处有观日永兴。检法曾大鼎云:二真到日,盛暑蚊子如市,二真以扇驱之,誓日蚊纳远去,至今永兴独无蚊蛄。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三竟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四

宫观

浮云观,属本邑,地号明村,距县三十五里,实崇仁乡二十一都,乃华盖祠。至唐,邓、叶二仙亦尝栖止其地。

云元观,在县正南,地名龙源。山顶有华盖灵踪。以遗文考之,其山起於晋泰始间,实浮丘真君济众之所。

延寿观,在县西南十五里。兴观之由,本乡民迎华盖梼雨获应,因立祠宇。宋元丰问,重修堂殿。

洞云观,距县南二十里,本华盖柯宇。是观起於唐代,联数百祀,迄宋庆历丙戌重建。峰峦环拥,亦佳地也。

祈真观,在本县青云乡四十二都,本华盖道场。宋太和中有仙鹅七只向望自华盖而来,下门外池中。乾德问,二百余只聚于观之松篁,开宝中亦现。侍郎乐史为 之记。去观三里有汤泉,病疥者浴之必愈。丞相无尽居士作漕江西,经游其地,有诗曰:谁知马上腰金客,洗尽尘埃换玉颜。邑中孙公懋,亦有诗赋汤泉。

灵兴观,在县南三十里。本祠华盖香火,至崇宁丙戌之问,观宇落成,兼主太浮山。淳熙乙巳章元枢作记。

洞仙观,距县东南五十里,属礼贤乡二十七都,地名西源田心,山额束华仙,奉华盖,邻都有太华山。

邓林观,距邑溪南,奉三仙香火,近有助道五通之祠。

白鹤观,距县束北三十里,地名谭坊,又名三清山。

清溪观,距县东北二十里,地名罗视,上有仙坛。

宝真观,属崇仁乡三十八都,地名寨陂,又三十七都有会仙峰,地名横兜。

游仙观,属崇仁乡三十六都,地名大坑,同都有馒头堆。

吾章观,属崇仁乡三十八都,地名苦竹,三十七都有龙山。

建兴观,属崇仁乡三十二都,地名观坑,同都有龙石岭。

函口观,属崇仁乡五十一都,地名函口。

龙停观,距观东二十里,地名沙陂,奉华盖香火,旧有水田四百余把。礼贤乡有若#1干名山。

延昌观,本华盖道场,有田为民所占,尊像并移在观近。山间名日筋竹凹。今灵官尚能呵护,凡佃延昌观田者,必须收成之日以竹为斗诣山交谷,往往亦有斗数,否则必有虫蝗水旱雀鼠之患。

唐兴观,正在罗山望仙峰下,距县五十里青云乡七都丹桂里,地名唐坪,有田二千把系华盖道场,今观基犹存。

云台观,在本县长安乡五都,地名河川,华盖道场。

上崇观,属崇仁乡三十四都,距寨下相近。

龙塘观,属颖秀乡,场,祈梼有应。今名彭山,华盖道场,祈祷有应。

飞茅观,在罗山下,隔岭有太虚观。

巴山观,在巴山崇仁乡四十二都,邻都有甘竹坛下渡山。

翁诚观,属礼贤乡二十六都,地名黄根堆,去郭墟相近。

兴乐观,距县东四十里,祠三仙香火,属颖秀乡十九都,地名航步湖西,於太和二年建。邻都有龙兴山真驻亭。

上云观,距县南二十五里,属长安乡二十都,地名岩石章坊,华盖仙兴云致雨救旱之地,宋朝始立观。

上方观,距县北二十五里,属青云乡十九都,地名马旗岭,下有王郭二真之坛,宋宣和中建。

宝台观,距县南七十里,隶崇仁乡二十二都,地名白竹培,本王郭扣石之地。其石方广四尺二,石之枝,扣之清越。

倡仙观,距县西五十里,大唐建,奉三仙香火,属青云乡四十三都。

保安观,距县南六十里,有隋开皇五年古锺,奉华盖仙,属崇仁乡十都,地名斤村。又同都招华观,亦是二真遗迹。

凌霄观,距县南二十五里,有王郭二仙一坛存焉,属长安乡十一都,地名河川,山名大冈,香火甚盛。

聂坊观,距县束四十五里,乃居民崇奉王郭二仙梼祈之地,旧名梓陂道院,在秋下颖秀乡。

章仙观,距临川县南四十五里,属长安乡,地名荷岭。上有接云山,乃王郭二仙显灵之地,本南郡王子章震真人道场。新丰乡百二都有北华山,香火甚盛,岁无虚日。

灵泉观,距临川县西南五十里,隶长安乡,山名雷公,盖当日华盖驱雷之地,今梼雨响应,山有雷池。

白鹤观,去临川县南六十里,隶长安乡,地名神岭禅寻山,盖当日华盖道,场。香火甚盛,峨岭有长兴观。

洞林观,距临川县西南四十里,山名潭.头,地名博陂乌石,隶新丰乡,正华盖仙祠。请求,无不如愿。

集仙观,距临川县南十里,有王郭坛殿,碑刻犹存,诚二仙显应之地。迨今愈盛,春季士女多游访,其地名仙.临山。

临溪观,距临川县南七十里,隶新丰乡,本名炉峰山,亦浮丘王郭坛,四方向慕。

崇兴观,属临川县十五里,系灵台乡,地名众湖,实华盖三仙祈祷显应之地,碑刻登载稍详。

新兴观,距临川县南五十里,隶积善乡,名聚云山,盖三仙给雨之地,一方所赖,无祷不应。

席湖观,距临川县束南五十里,隶崇德乡会原保,名左鹅峰,旧传二仙经行‘之地,今朝亦盛。

妙音观,属金溪县,其观有石锺,乃当日王郭二仙遗迹,亦倾邑士夫朝拜之地。望仙招真,翠微瑞云,皆华盖遗迹,四方依赖。

灵仙观,在金溪县束,名真游峰,盖当日华盖经游之地,迨今香火岁无虚日。

灵昌观,距宜黄县南五里,乃三仙香火之地,祈求应感。今玉清龙岩仍奉三仙祠宇。

束林观,距宜黄县南四十里,名九峰山,盖王郭道场。

招仙观,距乐安县南数百步,华盖曾游,香火茂着。

仙游观,距乐安县,有王郭二仙亭,盖当日曾游。

南华观,距乐安县束北,乃三真香火之地。

横源观,距乐安县南云盖卿,奉三仙香火,以至常清、元真、南真、西隐、清溪诸处灵迹,时奉华仙。

延禧观,属建昌军南城县,西乃王郭道场。

无为观,距南城县西南二十五里,名景华山,隶雅俗乡,实王郭栖息之地,士庶朝谒,应感昭然。

何仙观,隶瑞州高安县,王郭二仙旧至此地,问此为何山,因名焉。刘仙师洞处其中,丁王二仙坛在其上。

逍遥观,属豫章郡束南六十里,旧名龙泉云,王郭游历之地,宋治平中赐今额。

崇仙观,隶富州,距城二十里梅仙乡,云王郭自合早山经过,於此憩焉。

紫极观,隶富州长乐乡,距升举山十五里,实二真憩息之乡。麻山有王郭坛,香火甚盛,距进贤县十五里。

太极观,隶富州茂才乡,乃黄初平送浮丘至此,以其形似金华山,故名之。香火极盛,岁无虚日,题咏甚多。

游仙观,属吉州永丰县,地名腾田,本王郭经游之地,后易名龙仙,仍县治有宁仙观,亦二真道场。

庆龙观,属永丰县,距县束二十里龙洲突起,乡民崇奉王郭二真,祷祈悉应,及有定真观,亦仙踪也。

洪都观,今名白鹤,隶永丰,距县三里,乃王郭二真炼丹之处,尚存古碑。

嵩山观,隶永丰,距县西南五里。古迹,王郭二仙感应之地。每岁春月,倾邑士庶祷祈如市,先名灵兴山,宋绍兴十四年,请今额,邑人谢峰为之记。

华盖院,隶衡州衡山县,西北三十里问正处南岳之下,乃浮丘王郭修炼游息之地。

名山

大浮山,距崇仁县南三十里,隶长安乡十一都。其灵应起於宋元丰巳未之问,实华盖显应之地,故号日浮山崇邑。士庶有疾苦则亲叩其上。以其地近,朝往而暮可还,凡所祈祷必获感格。又乡民有心愿至重者,多许三山朝拜,以华盖为大,已峰为中,大浮为小,迨今昭应不臧昔日。

灵兴山,有四处:本县西门外系第一处;又县南二十里,地名陈墟亡石,系第二处;又左坊距县二十五里,地名唐陂,系第三处;颖秀乡二十都劝农里,系第四处。各有仙洞所奉之真,特尊华盖。

大冈山,属十一都,地名河川。上有王郭祠,远迩依赖,祈祷昭着。环山修竹,引众壑之清风;瞰殿平池,浸高空之皓月。真胜地也,有神护之。

新华山,今有四处:其一则邑之束南三十五里,地名长冈,与黄仙姑栖真岩声迹相闻,上有庵室殿宇,创建在高咱之前,显化之初,亦甚昭着。其二则目今香火 之盛,高管新华是也,山水奇特,祈梼昭苔,士夫崇奉,日无虚时。其三则属长安乡十一都,地名朝坑,距县西南四十里,亦有三仙之祠。其四则乐安县属地,名塔 上,距县七里,上有仙亭,於乾道戊子年始兴。

朝华山,属长安乡,地名根村,上有华盖三仙之祠,虫旱祈,雨旸如祷,田家依向,一方愿焉。

宝盖山,属长安乡五都开元里,距县三十五里,地名郭家石,小罗下,山上殿宇像貌尊严,亦华盖香火。

盘龙山,属邑南,地名张山,距县十五里,系长安乡五都,上有王郭仙坛。

南岭山,属长安乡五都开元里,地名龙源水,束距县十五里,上有华盖祠。

天宝山,峭拔森耸,远迩奇观,在县束南三十里,属礼贤乡二十七都,上有华盖祠。本朝开宝问创建,下有仙岩。

金石山,在县正南,属长安乡二十三都,地名长山里石,距县十五里,祠奉华仙。

鹦笼山,在县正南三十里,属长安乡二十四都,地名王陂,上有华盖仙祠。

寨帽山,在县正南玉田观十里,距县三十里,离大冈二里,本是华盖仙坛,休废今久,淳熙庚子陈监税重兴。迨今隆盛,何亚曩日。又更名曰逍遥,属长安乡十一都。时岁在辛丑七月七日,圆光大现,瑜时方没,创亭於殿侧,日圆光。

灵宝山,今有三处:其一在礼贤乡二十六都红旗岭相近,去厚山岩可十里,因野豕伤稼,乃立华盖坛宇。今有道士焚修,祈丐响苔。其二则属邑,地名怀仁,亦华盖道场,祈禳多应。第三处在宜黄五都黄土际。

通灵山,距县三十五里,地名周舍,本华盖仙祠,隶颖秀乡二十三都,与临川井山相近。

朝真山,在本邑,地名十字路口,上有华盖仙祠。

南华山,距县七里,地名后凿,上有华盖仙祠。又一处在南源驴陂,一处在宜黄县南五十里,地名孤山。

南岩山,距县十五里,地名玲水姜坊,上有华盖仙祠。

油榨山,在地名二源,上有华盖仙祠。

悬锺山,在地名巴宫,上有华盖仙祠。

门楼山,在邑南地名鲁步净居院前,上有华盖仙祠。

厚杵山,本邑西南三十六都,地名廖桑,华盖仙祠。

石磕山,本邑西南,地名陈源,系华盖道场。

仙石山,距县西南十里,地名陈源,系华盖道场。

束华山,距县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又斤村圾白竹峰等处悉有。又一处在宜黄县上疏溪。

一吾山,本邑西北,地名柴棚,俗号第一峰,本浮丘之坛,久废今兴,初日一华,近名金华。

二吾山,距第二峰甚近,俗号第二峰,本冲应真君之峰,虽无祠殿,其下有庙依焉,地名石臼。

三吾山,俗号第三峰,盖诚应真君之峰也,地名上城。距县十五里,隶青云乡十七都。山脚衡石峭拔耸空,至绝顶则有土,其色滋润,环殿修竹清阴可喜。远近祈禳,无不获应。

朝元山,属青云乡十七都,地名高塘,距县西北三十里,乌罗山相近,系华盖道场。

圣宝山,本有两处:其一则在免府,其二在楮源,距县正西二十五里,系华盖道场。

中华山,本有四处。其一属崇仁乡三十四都,地名黄冈墟,又曰际头,距县西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第二处在临川县新丰乡,地名孤山,耸峻峭拔,不可建殿 宇,但有坛存焉,乡人有恳,但诣坛所,祈之则应,亦号中华山。三处属广昌县束二十里。四处在宜黄县待贤乡,地名清溪源,有松皆合抱。又抚州之乐安、吉安之 永丰,亦皆有之。

雷公山,属崇仁乡二十一都,地名牢源,上有掌仙之祠,距县正西三十五里,临川有雷公山,观名龙泉,皆是王郭起雷救旱之所。

太灵山,地名沙源管坊,距县正束三十五里,上有三应殿宇。

老松长桧,青贯四时;丹桂黄花,香传午夜。三仙灵应,一境尊崇。正隶颖秀乡二十都。

仙华山,地名志源,本华盖道场,士庶丐福,春秋颇盛,真灵之感,昭苔无遗。

郭诚山,在邑束,地名山头,俗传乃郭仙显应之所,因以名焉,上有仙祠。

发水山,在邑束,地名江湖岭传坊,距县五十里,俗传华盖寓此发水救旱,因以得名,至今有祠,绵绵不绝。

仙住山,在邑束,地名谭坊。创建之由政,因岁旱迎华盖三仙驻于此山,以祈甘泽。仙到之后,大雨雾需,焦枯并起,不复送仙,因留住此山,故名。

砾山,在十五都,有华盖祠,今废。每旱月,云兴即雨,乡民以此为信。

禅盂山,隶礼贤乡二十八都,有华盖祠,系农家祷雨之所。

姚岭峰,在长安乡三都,地名长坑,上有华盖仙亭,去县十五里,下即姚坊。

檀峰山,隶青云乡,连山里六都,地名黄墟檀田,亦华盖道场,距县三十里。

遇仙亭,距县五十里,有长寻高峰。岁旱,村民欲立仙坛迎华盖仙祷雨,平其地,得一石,如升上有金堆,长不及寸,沦而视之,有眉目如人像,光彩灿烂,因 名浮丘金仙。好事宠而祀之,因见小精石,疾病、雨旸、虫螟,祈之,无不立应。有利其金窃去者,僵仆其侧,或合门狂病。邻人梦羽衣持剑至其家,令首谢之即 安。远近敬畏,又以银制王郭二像侍其侧

乌冈仙亭,在六都,系华盖道场昊台观,地名郭墟。

观前山,属崇仁乡三十七都,地名罕抚,去县七十里。

茶华山及朝前山、凤凰山、游仙山,灵观并在华山下。

旗峰乡;距县三十里,属青云乡、长安二乡之界。峰之表有仙岩,高二丈,深五尺,阔三尺,远观岩面,有若莲花将开之形,乃王、郭经游远迩向慕。岩下出石乳,香与真乳相类。峰之前有香炉峰,上有王郭石,光彩有如释氏,所谓菩萨石之类。

聚仙山,起於淳熙壬寅,上元前期进龙庙,神附魂报云:华盖旱仙取元日来铜冈,给水救民疾苦,至日有雷雨即是其时。及期,果如前说,有香炉婶子之类,斤村诸游,寻於其地建祠,立像,以聚仙名之,朝拜纷集。

彭山,隶颖秀乡四十四都,系华盖祈禳感应之所,修茸严肃。

招仙山,隶礼贤乡二十七都,地名桃源上,系华盖感应道场。

卢岭山,同乡二十八都,地名庐山,系华盖道场。

金华山,隶临川县西南六十五里新丰乡,地名黄铜墟,系华盖浮丘道场。又一处在富州长乐乡,地名蒋坊。

厚灵山,距临川县南七里,系华盖道场。

万岁峰,隶临川招贤乡,去县三十里,地名战坪,亦华盖山道场。

岩岭山,隶临川县积善乡,地名界山,距县南六十五里,亦华盖道场。

浮游山,隶临川县长乐乡,距县束北七十里,地名清湖,乃浮丘经过之地,显灵不臧曩日,与笔架山相近。

大明山,隶临川县,地名凄源,系华盖道场。

佛岭山,距抚州城河束八十里,地名她王寨,乃王郭二仙显灵之地。上山五里有桃花院,又上二里方登坛。香火乃高僧所主,又名佛岭。

崇峰山,隶金溪县归政乡,距县北四十里,乃华盖道场,香火日兴,远近加敬。

梅州岭,隶金溪县归德乡,距县南五十里,亦华盖道场。

华盖堂,隶宜黄县待贤乡上疏源,距县束南六十里,乃王郭道场,旧额名南华山,因江西宪陶公游其地,易以今名,亲书额牌。

刺桑重山,距宜黄县南四十里,上有浮丘仙坛,盖当日王郭寻师之地,近立观曰招仙,香火甚盛,俗讹为次庄一万。

石笑山,隶宜黄县西待贤乡,地名白土,有院在其下?盖三仙道场。

覆龙山,隶宜黄县待贤乡,距县东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

西华山,隶宜黄县待贤乡,地名水口观坑,系华盖道场,又一处在富州。

寨华山,隶宜黄县仙桂乡,有观曰栖灵,系华盖道场。

感应山,在宜黄县,郭系华盖显灵之地,傍有器械庙。

重华山,隶崇贤乡,地名余溪,亦华盖道场。

灵应山,在乐安县西北五里,实华盖三仙之别殿。每大旱,祷之必应,邑人以灵应名之。又一处在崇仁唐陂。

饭盖山,在乐安县忠义乡四都,距县五里,亦三仙行宫,远迩祈梼,无不感应。

兴国山,隶乐安县忠义乡,地名黄源岭,上有华盖祠宇。

中华山,隶乐安县西二十里乐安乡十四都。仙殿虽废,灵迹犹存。内产瑞炉,乡民祈梼,无不感应。傍有鹦笼山,昔悟真谭五雷、名一明,俗名渭,字济卿,祈梼于上,风雷大应。如再兴山,在乐安县忠义乡四都,西华山在忠义乡三都,见有仙坛,俱系三仙香火,虫蝗雨旱,官民朝仰。

芙蓉山,属崇仁乡,地名函溪,上山一十五里,似芙蓉之未敷,以形得名,顶上有仙岩,岩之下乃浮丘王郭葛吉诸仙道场。山顶有自然灵泉,不溢不竭,冬夏如一,在县南一百里,下有芙蓉院。

灵峰山,属建昌南城之南六十里,系华盖道场。

佛容山,隶南城宜黄二县之界,南北二庵皆奉华山香火,距麻姑山五十里。雾应山,距佛容山二三里,亦华仙坛所。

标旗山,隶南城太平乡,距县北四十里,系华盖道场。

应祈山,隶南城雅俗乡,距县南三十里,系华盖道场。

云台山,隶新城县北十五里,系华盖道场,香火茂着。

蝉峰山,隶新城县蓝田乡二十五都,系华盖道场焚修。

鹊仙山,隶富州,盖王郭二仙道成以后侍师浮丘,跨黄鹄驻乌于此,因以名焉。自后楼观落成,黛修益盛。建殿,锄获丹鼎铜炉,今立观日广福。

升华山,隶富州长乐乡,地名蒋山,上有华盖殿宇,下乃苏山龙潭。·

龙门山,隶富州,距角陂稍近,王郭经游之地。

青铜山,隶南丰,距城西五里恭上耆,地名乐坊,上-系三仙道场,祈梼有应,傍亦有杨梅山相连。

圣华山,隶宜黄县待贤乡,地名岩背俟坊,系华盖道场,顶有合抱古木。

浮丘山,属潭州益阳,距县百里,有观日凌虚,州府迎仙祈梼之地,盖浮丘炼养之所。

锦诱谷,属潭州宁乡县,西四十里有浮丘市,市前有山谓之小庐山,其下有炼丹坛;傍有观日清修观,后乃浮丘修真之所,地多花木,故日锦绣谷名。

紫盖峰,属衡州南岳,高五千四百余丈,有紫霞华笼之状,其形如盖,本谓之华盖峰。又云小紫盖者,亦谓点之华盖峰也。诸峰并朝祝融,如拱揖之状,独此峰 面南。唐杜甫有诗云:祝融五峰尊,峰峰迭低昂。紫盖独不朝,争长势相望是也。天气澄明,有双鹤徊翔其上,有鹤呜台顶。有仙人池,西有紫盖院。

洞织山,属士p州吉水城东三十里,观日宋陵。有王郭洞、三仙岩,其岩横阔十余丈,高约三十余丈,岩内有洞,乃王郭炼丹之地,役使鬼神建石输,一藏石鼓、石锺、石绕钹、石盐钙。石龙随状能吐清泉,四季长流,不缢不竭.石出瀑布。绝顶有三峰,庐陵呼为小华盖。

王仙师坛,隶吉水州,上有三跪膝痕,董当日王真君朝天之地,属修德乡。

中华山,乃三真香火福地吉水州,地名渔梁,距城十五一里;与东山王仙坛邻,峰。其山峻峭拔,上有殿宇、楼阁、寮舍,士庶朝仰纷然,及春秋尤盛。斗天灯无夕不见,至於圆光亦时出现。灵响极着,祈梼无不感通。或早捞虫蝗,民有疾疫,州一县必祈禳于此山,随梼随应。

芳华山,隶吉水州,地一名虎溪,亦三仙香火。山上有石洞,中有雷神,主司雨泽,士庶祈福,感应如响。昔有人夜醮坛上,假宿其山,梦中为神抛掷山下,而无所伤,自后朝山者竟不敢宿焉。

南华山,属吉县庐陵县,山名芗城,距县五十里,其山三峰高耸,二坛对峙,皆三仙香火。朝山设醮,灵感非一,夜亦现天灯焉。

佑华山,属庐陆,距县三十里,地名横溪。因乡人请香火*建祠於其山,遂为巫者数辈据其坛所,一夕雷电交作,击巫死於山下,旋即雨霁。今系天庆观道士甘务敏在此山创殿立观,请额曰延真。至今香火日盛一日。

万华山昭福观,距赣城之西三十五里,乃华盖三仙福地,朝仰辐辏,殿阁道藏伟如也,皆彭伯药所立。

兕山,隶富州,相距八十里,系范晓山名玉成开山鼎建正殿法堂。两廓门麻、开云堂接待过往高士,蒙教所赐名修真道院为额。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四竟

#1『若』原作『白』,据文义改。

#2『乡』字要衍。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五

沈道者传

沈庭瑞,五代南唐时人,住筠州高安县,故吏部郎中彬之仲子也。沈彬亦得仙,事载稽神录。天性孤介形貌秀彻,初名有邻,南唐保大中弃妻入于玉笋山梅恤观 精思院,今名承天宫。易名庭瑞。性坦率,尝不由刺字直造县宇前,斯吉州刺史到山戏之曰:沈道者何日道成?庭瑞应声'成诗曰:何须问我道成时?武帝坛前自有 期。手握药苗人不识,体含仙骨俗争知?书符解遣龙蛇走,动印还教山岳移。时看玉皇飞诏下,参天鸾鹤自相随。每遇深山古洞,或数日不返。严寒风雪,常单衣危 坐,或绝食经月,或纵酒行歌。绿峭壁升乔木,若猿揉之状。骨肉相寻,便却走避。忘情混俗,人莫之测。尝寄食合早山中作异俗辈,盛夏向火。同道者往往问其 故,终不答。宋雍熙二年正月内於玉笋山先不食七日,至上元日早晨辞道倡归所居院集仙亭,读人生几何赋毕,无病而终。命其徒以《度人经》一卷,土星画像一轴 为殉。如其言而葬之。后二年二月二十日,有合皂山道士曾昭莹来自合皂,遇沈于葛仙坛,曾问所往,云:吾暂到庐山寻知己。乃以前所藏经画赠之,别诗云:南北 束西事,人间会也无。昔曾游玉笋,今又返元都。云片随天阔,泉声落石孤。丹霞人有约,邀共煮莒蒲。昭莹拥至玉笋,话及,方知沈已亡,具述途中相遇,出所留 经画及诗示人,众皆骇异,即其垄而观之,见其土交横坼裂,傍有穴尺余,得片纸遗诗云:虚劳营殡玉山前,殡后那知已蜕蝉。应是元神归洞府,更无遗魄在黄泉。 灵台已得修真诀,尘世空留悟道篇。堪叹浮生今古事,北郁山下草芋芋。开冢而视,惟有空棺耳。

詹太初

詹太初,字元祚,本武夷山冲佑观道士,宋熙宁中来洒扫华盖山。ㄧ日县宰郭公峻请祷於山,才出邑,太初即以诗迎谒,云:鹤报星郎入洞游,匆匆拥杖别浮 丘。崎岖走出白云路,踊跃来迎清政侯。瑞气远浮山凤喜,朱衣高照野花羞。敢邀朝筛归茆结,紫笑黄精愿少留。遂相友善,且以丹砂疗其疯疾。宰归,语同寮,有 张县尉欲观圣境,因往访之,行未数里,太初亦先知之,以诗谒于道周云:梅仙队仗访蓬莱,野叟寅绿欲款陪。旗脚界开青蟑色,马蹄踏破白云堆。山川发秀森林 杪,猿鹤闻风出洞限。应有真人相笑语,仙翁果老裔孙来。坐未交谈,有田妇过,尉注目而意不在太初,太初曰:楚人沐猴而冠耳。尉怒,已失太初。及登山,问太 初何在,其徒对曰:前日昼寝寤,忽呜鼓退去矣。暨归,县宰谓尉曰:君行未久,太初诣县退职。尉方悔悟,然其退山、退职及遇尉於涂中,始信其非常流也。

毛道人

毛道人,失其名字,不知何许人。建炎间居华盖,山人为结庵於三峰之侧。冬夏单衣,自种植以为粮。多历年所,时人但呼毛公,莫知敬重,惟以痴癫待之。口 不谈时事,逢人辄笑。一日至山巅语人曰:明日去矣。但往视其庵,亦既焚热,莫知其所,惟药臼存焉。绍兴甲寅元日,至承天宫遇道士姚彦章,授以铜印,姚不 受,笑而持去。泊于官厅,夜每肩户,常不寐。朝而出外,未尝启关。凡三教文书,无不成诵。每遇神祠,多所毁弃。居民聚众以辱之,虽伤甚流血,用水洗涤即无 痕损。好登高木以两足倒悬枝梢。尝道过安城,不度桥而入水,见.者虑其溺死,俄而登岸,衣不濡。后尝题诗於南阳养素庵云:仁者从来好乐山,乐山宜隐向探 湾。包藏迟世慕高洁,院濯灵台养素闲。杜老每思千广厦,卢全惟爱数茅问。卷舒遂作忘机客,荣辱穷通事莫关。爰隐於此,自是不复见矣。

饶处士

饶洞天二抚州临川人。初为县吏,后梦神人曰:汝用心公平,执法严正,名已动天矣。梦觉而悟,遂以洞天华盖山夜见上升坛前五色宝光上冲霄汉,寻光掘地, 遂获金函一枚。开视,有玉篆仙经,题曰《天心经正法》。处士遂获灵文,莫知其妙,居常隐形,精思感彻。一羽人谓曰:子宜见谭先生名紫霄,可以师焉。自兹数 年寻历,获遇先生於南丰。既蒙教导,顿悟玄理,仍拥处士谒见束岳帝君。帝曰:奉三仙道旨令,授子宝印阴兵。处士受已,再历诸涂,制命阴魔,诚灭凶妖,祈禳 水旱,啸命风雷,役神使灵,救人利物,於是四方慕道者凡数百人从游。一日,率诸弟子登华盖之巅,授以至道而誓曰:护气希言,绝利声色,立功为上,谢过次 之。救人疾病、灾荒、水旱为上功。忠孝和顺,仁信为本行。行此者,道合阴随,虽未拜太上,亦居仙矣。又曰:今名绿竹峰真仙之会,子被召,不可留也。挥手别 诸弟子,鼓风扬尘,行及奔马,奖示不知所之。自兹正法流传矣。

感应朝山求药

丞相张无尽作《青城山丈人观记》云:洞府之探,则神可修而凡可度,草木之灵,.则寿可延而疾可愈。今华盖之山,左右前后,一草一木,烹而饮之,可以疗 病。考验古今,信有之矣。每日三峰朝拜纷集,未必全是赛愿。其问多有苦於疾痛叩仙求药者,无不应焉。凡欲求之J必先章醮或诵经号,建大胜绿,其或无力者, 柢许朝拜,亦可卜之杯笑。或就西北之境,或许束南之隅,随地采之,悉是妙药,煮则香气喷馥,饮则疾痛顿除。长剪深锄,连根和叶,不问其名,一发收取。药草 入手,又须卜恳,或以酒煮,或以水煎,疾安之时,当伸谢捆。凡求药归家,置于净堂大仙案上,以香供之,始觅净器煮焉。要须过熟,至诚遥望绝顶叩齿服之,亦 宜斋洁,无不效验。前后显应,奚啻千万。今环山别有天然妙药,所恨不尽识其名。今书所闻,无虑数件,敬录于后:

半夏 草乌 桔梗 山茵陈 黄精 龙须草 细辛 牛膝 鬼臼

邑有罗抚干彬,无嗣,日夕默梼华盖,朔望就昭清醮奏种种,祈叩希赐梦应。至绍兴辛未,忽梦紫衣道士一人以李子三枚相惠其问,一枚稍坏。次日诣华盖谢。 梦此,想是三子也。次年果生一子,至甲戌年又生一子,后再生一子名灿者,虽长入学,然不免夭亡。果应一李朽坏之梦。仙之梦应,灵感如此。

化将官斋以遗兵士触秽

绍兴末,国朝招军。一日,有将统领新招万弩营兵二百余人入昭清华盖坛上宿,秽污粪狼藉,不可具道。至夜,将领忽梦道士三人自云中现求斋,将领遂拜礼 云:某在此,目今未备,可少候。再拜,已而忽失道士。次日早,具以所梦白闻师长,知观元道行同入殿烧香,则睹塑像俨然,似梦中所见者。将领深自思省:此大 仙非求斋也,想军兵触秽多矣,上真欲其洁,斋亦洁之义也妒再拜,旋即起军,不得住此。将官亦可请有敬,信者矣。

樵者获紫玄洞下仙书

华盖紫玄洞下,一日有樵者姓卢,因至其处采席草,愈觅愈有,不觉行至一洞,见有石兀、状榻、几案备足,案上香炉一所,余香喷馥,傍有经书数卷,其正中 一卷方看及半,樵者瞻敬,已而收书归家。莫辩其旨,乃与邻居姓黄之家出示其书,不可识,因藏留,迨今犹存。其本元取六卷,归后卢樵夜梦道士来取,遂还五 卷,仍留一卷。今在黄僎家收掌,每遇祈梼叩之,随应。去玉一早观八九里之问,福此一坊,民感赖焉。

郭真君化身湖北救人难病

乾道问,湖北有一土豪,家赀巨万,宅染时疾。一日,忽有道人登门教化,仆摇手指曰:道人你去,无所有,主人全家不安。道人日:是何疾苦?仆苔曰:时行 瘟疫。道人曰:我能呎水,使病即安。仆曰:果如此,主人看道人要什磨,如命供应,且候我归报覆。主人才闻,喜不自胜,遣仆传语留坐。随即汲水与道人呎劲, 道人得水,吸入口内盥漱数四,然后委仆急将入与主人公吃,自大至小,每人饮之,所病当愈。不俟终日,仆将水入,主人叩齿饮之周旋,合家所患清冻,顿觉强 健。旋即使仆重重传语道人,未审道人高姓。道人日:予姓郭。问所居何处,曰:子居抚州崇仁县。地名何处,日在华盖山下草庵。主人知其姓氏居止,急令安顿门 下,炊饭打缅以待,直欲款留。遽言:子适过此,知宅中有灾,故来拯救。病既安,予已约一道友前之名山,不克久驻。主人曰:可住寒家,虽一年二载,亦不为 多,何故便去?道人日:我一二日问便转来,不须见虑。挽留不住而去。主人候之,累日弥月,积年终不见返,於是遣人备信物厚币,资到山下,褊寻郭道人庵。经 日无有,樵夫乡老唤之日:此山下素无郭道人庵,岂非山上郭真君显化如此。汝当速资香纸,重作醮谢。其人如所言登山谢之,回至邑中胡家店安下,褊告知识。嗟 乎,真仙化身,灵感昭着如此。

华盖岩警戒刘厨裸露

乾道末五月中旬,宜黄县之附郭三四里有岩曰华仙,观名元宝,本王郭显应之地。岩窦奇怪,石梁横亘上下,远近弗有,是为美观。是月观修雷斋,有刘厨者平 日慢易,於仙佛略不信之,是夕寝于三仙阁。仙本在绝顶,因修殿,移在阁中。刘厨裸露,无所忌惮,便旋之类,就阁檐而下,殊无避忌。良久,忽觉有路自阁而 下,刘随路往焉,遽至竹山之问,前进不得,方知落在草莽,长声求救。众人启关视之,但见赤体在竹山之下。问之,但云急救。众人披榛践棘,揭刘上至平处,移 时神定,方语及云:初小遗之际,便见有路可行,因而乘便下去,但见竹山四围,目前黑暗,所以方觉,大声求救。始知得罪於王郭二仙,而仙真慈悲,使不致大 伤,但显其过而昭其灵。闻者莫不心怖知畏。

梦华盖真仙衣一表冕服

淳熙己亥二月一日,正王郭冲举之日,元枢奠香茶,焚贺疏。至夜,於二鼓后,忽梦在本观升殿之际,遽见华盖三应真君相貌端严,俨如平昔。及观首饰,则各 垂谎冕,以至衣裳帏帐,望之伟如也。傍观两隅,则星位草仙各衣凡衣,鲜艳殊异。方赞叹瞻礼,遽示梦觉。元枢细思此事,若以意想而成,则华盖不应有旎冕之 服,今切想三真仙奉上帝锡命,恐人世未知,故以梦示元枢,使喻及信敬者,如浮丘功行昭着,为列仙之冠,然王郭真君,恐又非江南主者之任,当别有爵封权柄。 今录于此,姑俟贤士,或济梦感而暗合,则此疑可释矣。

山南老人应王家求嗣

饶州有王省干,因朝华盖到邑,与元枢邂逅。语及华山景物,王遽云:吾师曾闻山南老人否?某应云:不知君何故言此?渠云:予前身是也。某遂问其故, 曰.、先君无嗣,褊祷弗应,访诸老宿,云君欲继承,不远千里求华盖方可。遂斋洁登程,累日始到绝顶,命黄冠建醮焚词,许每岁一朝,俟有子,则大作胜事以酬 仙既。迨至第三载,宿山之夜,忽梦道士三人相揖曰:谢汝远来,汝本无子,今遣山南老人与汝为嗣。言讫,梦觉,拥被而已详味其意,喜甚。不俟天晓,盥洁升 殿,百拜以谢。归日,妻遂怀喜,月满,果生一子。自后宝质信就山修造建醮谢恩,每岁不缺。至某长成,又携某同往朝拜。自后只某独来,某见今有子五人,荷仙 之赐,曷胜报称。予亲闻其说,故敬书矣。

草仙尊让浮丘坐次

绍兴问,邑之善友塑巴山四仙、华山三仙、玉隆十二仙像。工毕,择日诣巴山安奉。本意为巴仙,而设草仙附焉。】日登山列位,敬以梅、乐、邓、叶居正位, 傍分诸位,循次而座方定。灶香起立,礼文致醮之初,遽尔风雨交作,雷电震耀,众皆不安。灯烛明灭,不容致敬。咸谓怨有触犯。会之杯笑,皆不之苔,以至近忧 远虑,祈叩弗应。至於再四,内一尊宿越班而告仙曰:岂非梅、乐、邓、叶西山旱仙,而以教主华盖浮丘超应真君置于座末,为之不安莘仙,有尊让请居正中之位。 盍是此事,则显求吉卦。言讫,一掷获吉。众皆掷地惊叹,仙凡意向,旋即移浮丘居中,梅、乐、邓、叶左右分座其次,许、果、王、郭、班序罗列。已而再祝曰: 如是仙位已定,告乞风息雨止。庶几,众信安逸,无致畏惧。胜缘克就,皆仙之赐。须臾,霹雳一声,云收雾卷,星河耿耿,磬韵扬扬,异香袭人,诚意愈恪,遂获 既事。

檀香华盖金像记

檀香金像,象华盖三仙真君,故知郡熊公故事。公讳溥,字博文,政和中因处· 上庠,晨夕景仰。既第,司录容州。郡有火灾,风势狂急,公具冠裳再拜,像现空中,斯须顿息。宰建德,方寇抢攘,公斋冥梼,竟免於难。守海康,公素以家山仙 迹胜游,施之奉仙,昭清观基焉,遂像奉香火于本观。像饰严洁?备极精巧。尝有偷儿利其直,夜规取之,灵响震耀,惧而复还。时亦嗟异,元柜素闻其事。念欲才 石以传不朽,.一日会熊公诸孙言及,后得表兄礼州教授昊君综作记,复以圣像刻碑,传诸四方。诚奇事焉。

真仙降附童子

本邑将仕郎昊经昨传授上清秘法,於绍兴丁丑中秋,诣山朝拜,忽真仙附降童子,据案而坐,言语异常,须臾索纸笔,书云:三峰峭拔,万仞耸空,洞天岑寂, 吾处其中。仍跋云:中秋之夜,吾会正一真人、邓、叶二公下赴汝家。回眸少顷,跪领仙翰,嗟叹无已。是晚宿于仙坛,乃周回四顾,眺望圣境,因思巴山有圆光亭 居於坛侧,今兹胜地尚阙此亭,殊未满意。傥真仙报应,令经建造,即当遵从。是夜监山道士江若冲密梼真仙,欲求仙旨,令经建造符水亭,经初不知其端。翌日, 拜辞坛下,遽蒙真仙再附童子,劝作符水圆光亭。经当思圆光亭乃经所愿,今添符水亭,未审仙意。江若冲方言此意,乃若冲默梼并蒙感格也。经即领仙旨,於戊寅 中元建造,迨至落成,时方中秋。敬往表忏,又蒙童子报应,许现圆光。翌日午问,遽见紫玄洞中烈风飕然,云雾交集,暴雨随至。少顷,洞中拥出五色仙桥,远跨 桥仙观,瑜时乃收。经感仙意厚,遂再命工缕锺一口,以序本末,永镇灵坛。迄今见存可考。

诵华盖真君圣号免溺死

华盖山下,地名辟富,有陈四客,乡人呼为花四郎,其家祀仙甚谨。长子往高邮军作商,舟行溺水,其余皆死,独其子急呼大仙圣号,抱桅竿顺流一日一夜,不 知所在。近泊芦林,有二老人棹一小舟来救,扶摒上岸,以火燎苏,饲以糜粥,近二三日稍觉轻健。二老舟中略无所有,又以余粮相遗,嘱别云:此去犹有三五程未 有人家,望此前行,必达所在。渠依所言前进,果逢径而归。其家以为已死,备孝礼终七,斋僧方罢,但见羸形狼狈,及门,举家皆疑,以为鬼物。久之方信,始询 其故。乃云临危之际以念华盖浮丘三仙圣号求救之功,得以再活。

诵圣号免山崩压死

山近地名七富,有一乡民,偶忘姓氏,累世奉祀三仙。绍兴问,忽然山崩,俗谚谓之山啸。所居前后左右同时崩摧,一家同声诵大仙圣号求救。四檐之外尽为深坑,独一家如在高台之上,更无余地,因以全活。自后迁基,其地亦坏。

村仆吃肉登山获警戒

曹坪陈早伟明,乾道问春月治迭朝山,隔宿叮嘱佃宾二十余人准备肩舆行李等类。凡预在行者无不斋戒,内独有邹牙推儿,其日渠家买堵头烹煮欲熟,父云:儿 系陈都巡宅带汝上山,不可吃肉。其子云:上山自是本主,干我甚事。.咀嚼之后,却随例登山。醮奏罢归,至中途忽示不见当。陈早云:想此仆随后必来,夫何抵 夜未到。次早使人上山寻逻到血木凹下,忽见笠子一个,微有小径下至半岭,又见头巾一枚,久之又见行李在焉,更无损动,却以别仆拈归。褊寻其人,忽在山北, 地名至晚坑侧,猿悬三门前,虚空缚起立地,不记人事。迨晚摒归,以火炙醒,次日方能言语。问之,云:约到半山,忽见四人,着绊力士,扯揭而下,不知到此。 旋即再许愿,首雪乞赦原,方得苏醒,如此警戒。

华盖山浮丘王部三真君事实卷之五竟

#1『见」字原脱。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六

大仙遣雷治凶徒

淳熙初,庐陵僻远村落两家兄弟六人上山朝拜。至山顶,日方亭午,遂问山主:此中有头牲否?山主曰:此胜境也,去天咫尺,安得动荤?其人说:我起来途 中,未尝断此,如昨日住宿处亦杀犬一只,今此既无,且吃素饭。朝拜既毕,至晚又不肯就庵下宿外,必要居仙殿正坛下,约一更尽,庵下忽闻一人长声叫救,山主 秉烛登坛,照见五人尽雷火所伤,不省人事,内一人虽被火,稍省人事,发言求救,云是尽被雷火烧打。扛撰下庵中,仍结许愿醮求哀首悔。内四人顿活,两人为首 者身体俱冷,但心头微温而不能言。迨天明,顾夫扛下至二三程许,二首者俱死,四人无恙。自后凶徒皆知畏敬。凡上山者无不斋戒焉。

告仙免压死

大浮山下有彦先者,偶遗其姓,於宋淳熙己亥年五月五日,屋后忽然有声,急看,乃是山崩,其势必压倒,举家人口皆就死地。仓惶无措,遂合家望大浮山告华 盖三仙求救,许醮拜山,告诉哀切。忽然山裂止住,一家全活。迨今其圻犹在,此事显应尤着。彦先宅近半里有张邦昌者,其家同日遭山吠,压死者半。噫,彦先告 仙者获福如此,邦昌未告者获祸如此,世之人安得不严事於仙真乎。

昊一鸦梦授法书

淳熙壬寅岁九月二十六日甲子,天将欲明时,昊君一鸦梦在华盖山崇仙观,相似坐於三层靠背竹林之上,俄睹其山江道士着山谷褐衣来访,吾遂牵接上竹肺上, 相对作揖,叔话间,忽在一楼上,江师不见,别有二道士,内着紫一人,长髯道貌,紫色清瘦,其次一人不.肥不长,雍容济楚,各执得一卷纸,写文字,与吾相 揖。吾稽首叩头,问:手中何文?道士曰:是法书。吾为借看,既得二即入袖中,却坚为求觅。一人相允,内紫衣长髯者有怒意,坚来取索,吾遂与争。吾分明记是 梦中,然心下说只要入我袖中,虽梦觉亦得。其相允者遂劝得紫衣道士下楼去,吾傍有一人着皂,短小身材,数令吾急开笼收藏法书。不久,叫得一人似地客黄权来 开笼却收讫。梦觉,正在追思所梦,良久,又睡着。复梦前去楼上,二道士再上来,吾高声叫本师,适间谢法书,跪拜不记数目,紫衣方有笑容。吾跪前进言:所赐 法书其闲无诀节,切望教诲。紫衣云:待我取来看。就腰问小袋子取出数片,黑石相似,长才寸许,约大半寸。抛从卓子肱上过,变成小剑,十数次为之,其剑惭 长,约近四寸,吾心中自说,想是飞剑之法。道士将剑看了,再抛过,化成一活鱼,约长三寸,提在手中,青绿白色,纹络如绣,头尾鳞甲分明,隔鳞照见肠肚运 动。道士才看,地上忽涌出泉如池,阔一尺余,放鱼在内游戏。良久,化为一禽,其大如鹄,眉目分明,衣毛如锦,绿白相问,两头两身,前后相重,飞向吾顶上盘 旋。吾自思,此神仙相试,不要震惧。忽飞上左臂,稍久,紫衣云:来,不要惊他。鹄立地上,傍有小盆,内贮麻子。紫衣云;寻常多费粮食,此是天枢院讨来。吾 为求少许,紫衣云:不可。吾再三求觅,遂微笑曰:你也会得些子。将葫芦来,倾得一粒、如大麻子,安在吾手中。傍又一道士手托得有小青圆子,如针头大,将手 指拨数,和麻子共得十一粒。吾云:被地神收却些子。· 道士微笑,吾才转身,有一道士`在后亦吃小青圆,吾亦为乞,得二十余粒,并先所得将抛入口中,觉有二三粒稍大,用力咽下,约又有二三四粒落地。吾心中说, 此是仙药,我既吃了,必有仙分。不胜欢喜,便拜谢三道士。其二道士同下岩穴中去,吾两手扶捉石上,悬头窥观,却见二道士在睡豚说话。吾自思,不可去,恐被 失,或致触犯。尚有紫衣长髯道士在先拜处睡。吾忽自觉悟,此是华盖浮丘、王、郭三真君,侃头便拜,近前说:今日得遇真仙,愿求济世之术,寻常行法救人符水 无灵,愿求教诲。紫衣云:汝何苦要法灵?吾云:为见世人多被邪祟侵害,枉伤性命,誓愿救人。正再拜求教间,忽示梦觉,喉中丹药犹若哽然,其日甲子吉。邑之 善友借法院朝礼真圣,吾遂拜疏,略言得意,请三仙就法院崇奉,愿求护助,俾道法灵显。至二十七日书记其事,自后吾符水昭应,胜於前日,因诣华盖山请三仙像 归。及装修讫,其夜又梦紫衣长髯并二道士到其家堂前,吾瞻拜之际,遂忽梦觉。一日,元枢到吾家,偶序及予近传得《华盖九一上清法》一部,俟早晚奉传,吾历 历言及前事,元枢且惊。由此以思,则知三真显着,诲人不倦,接引方来,未见有如此者。

朝山母病顿安

绍兴戊寅问,章元枢兄楫为老母昊氏染疾危荐,褊祷弗应,遂斋戒朝华盖,数日当还,夫何未至?一日偶问蓬仙,遂沐三真仙子下降,老母令灶香叩兄归期及所 患安否。仙运箕赐诗云:华峰高顶截云衢,曾骯真仙炼药炉,此境不应容易到,归来百病自镯除。栩日,兄至,母病顿安。自后老母获享眉寿,俾兄楫等以全南陕之 养,皆仙赐焉。

贾氏还魂言冥间事

淳熙甲辰四月二十八日,郎官侄昊填彦和妻贾氏午问无疾暴死,一时不醒人事,浑身尽玲。亲属环视无救,贾氏遽然眼微开,似有所言,遂问其故。云:有三妇 人邀去前港边看大水,忽见填母云冠子碎,教归家中,无人看顾母,与邻人程节级送归。良久,复见填父及填祖着早衫紫援子,祖叫贾氏云:小仔,我要归来奉你夫 妻老。贾氏问阿翁,你已老,如何养我夫妻老?祖但笑以苔之,又云:百五十郎家周保是我,后来不住他家,要归来你家。后屈指云:我今数日子要归来。贾氏却 问:阿翁,归在何日?云:只候天符牒下便归,但你是新妇,消我不得,尚有半月十日病。复云:我日逐在昭清仙亭上,我多时要归,只又为你家无饭与我吃,亦无 衣裳。又云:我有一宅屋、四井钱、三条街、一口塘归来。贾氏又见一判官执簿示言:你夫本分两平。莫愁,前头尚有快活处。又云:你夫舍钱百足在束岳,但得六 十功果,列在第七行簿上。贾氏问:如何只得六十?判官云:幽冥之情休问。贾氏言毕乃苏,再三问前所言,云皆不知。徐与水吃,方始脱然苏醒。至黄昏,贾氏复 云:我似有不好处,可急救我。言讫,如前死去。约一时久,方苏,言见有人在门首叫我去索送鞋钱,久而无人供应,却见三人入来在状前,一人着紫,一人着绿, 一人着白。紫衣者令贾氏问填:三八娘二十贯文如何不要。又问:刘家有许多钱、许多田,如何不要?填叩头苔云:畏天畏罪,福,他人之物不敢要。紫衣云:此二 事但是试你。却别指一室钱米与贾氏看云:是你夫底。良久,肩锁讫,将钥匙三个与贾氏收在其家卓子上。其紫衣二人复与贾氏说:我是束岳善恶二判官,你十座星 辰倒却八座,只得两座,及得一位傍照,更得你夫星辰救,及你阿翁归来,所以你未着去。不是如此,你多时去。少顷,紫衣持簿於家中卓子上,执笔抄录,簿上皆 黑小字,贾氏认不得,但认得朱书心好二大字,复示贾氏云:你夫心好,我明日去奏。言毕而去,其家如前与贾氏水吃,后复苏。再四问之,皆云不知。昊填乃於五 月一日早备香纸入东岳圣帝前谢过,及善恶司谢罪。出岳门,见兄城(次阳),问其故,填举实以告,兄云:汝祖奉华盖香火甚谨,扣之响苔。丑曰就经游之地建立 大殿,装塑三仙圣像,名昭清观,最为倾邑伟观,以至堂室门麻、常住田产,皆汝祖施。今汝祖言日逐在昭清观仙亭上者,此其所施功果报应显然。想冥数已足,再 来出世,汝可再往彼昭告。填领兄之言,次日径往昭清谓经追荐。至五月二十二日天明,贾氏生下一兄。二十三日夜,贾氏忽梦一紫衣长髯道士仗剑入家中来贴符呎 水。贾氏梦中问道士:朝日来此,何有闲钱与你?道士云:不是要钱,我昨日送一眷属来,你知得否?你不要骂他,更宜爱惜。至六月十五日,邻家买羊肉与贾氏 吃。贾氏其夜又梦昭清谢观主入来云:不要将羊肉汁污坏小儿口。言毕而去,至六月二十九日夜,贾氏梦中见三人道士入来,二人坐花瓶上,一紫衣!道士直入外内 云:我是华盖二仙,来看你小块,两夜夜啼,从今夜去不啼也。觉来,果然顿止。予切观此段,浮丘、王、郭真君经游显迹,化人昭着,此深为建殿立像、施田行善 长者之劝,故书之。

华盖辟邪灵符应验

辟邪灵符,子自纂集缕板散施后,往往感应十有八九。乃一日,有黄秀才名彬,请一本归供养,置于厅事门上。邂逅其妻招一邻妇同入后园下梅子,归家,忽然 头目眩晕,身体壮热,似染邪祟。至夜,遂梦两人来门外厅下丐饭吃,其妻不允。旁有人助云:何不入去讨?其人指门上符云:不敢入。妻当云:你出门外立,待我 讨些与你吃。言讫梦觉。次日,彬入园,方悟旧有古墓二所,因备饭祭之,旋即频愈。由此而思,符之有灵端不诬矣。

浮丘真君治龙源山顶水怪及灵迹

龙源山,属崇邑正南。初来山顶有水怪,春夏问尝为水患。浮丘初至江南,由军山道过斯境,见山奇水秀,因游览焉,且知怪之为患也,遂以锺覆之曰:是后永 不得为民害。即今之沸湖是也。湖自覆锺之后,其水常沸。岁久,愚民无知,利其锺之直,遂计而取之,然愈掘愈陷,卒不可得。顷有流民由此,而妇人於其地产 焉,往往污触,其沸遂止。若欲修湖,则必叩仙而往,否则有水灾及多蜂趸。山有钱仓,乃真君役地神归钱以济贫困者。昔有樵夫至其地,窥见石开,其内钱不可 较,仍有钱三百余散在地,其人计无以将之,又虑人知,乃以余者归而图夜以取焉,因以土石封记。及再来,则石已合矣。归,梦道士语之曰:此乃吾赈贫之物,不 可妄得,余金酬汝封仓示。山上有石室,祷祈则云物出焉,或现圆像,则雾自此出,雾既交则就中现光,其色有五,或跨桥如虹,直指华峰,其出无定。.西有龙 潭,岁旱则祷山投龙,甘雨如澎。其下悬崖壁立,蒲针茸茸,泉石相映,诚.为异观。坛侧有石井天成,呼日药井。汲之,虽浅,用之不竭。浮丘曾於此栖神,以法 济众。宋绍兴中,羽人尝於殿基获石法器,乃今之法水盂也。而瓦已化为土矣,中有沸湖二字。是已瑜千载,其问兴废亦屡矣。大抵神护威严,小有所触则风雷震 动,击搏随之。绍兴问,逸人罗公璋同道士邹从周立仙像焉。落成之夕,圆像有三桥光,灯炬烛天,如红如桥,异香四袭,自夜达旦。罗公感之,故谢疏中有云:瑞 相圆明,式显灵常之道;祥光炳惧,莫穷变化之,神。瞻敬有归,欢汴何极。千载之微风复振,三仙之故址重辉。后有以秽触之者,复有天灾,亦上圣除旧布新之意 也。绍熙辛亥,羽流黄宗一纠众新之。至七夕,当里士人罗公无逸,时同邑人黄衷、黄震及罗斗南方乘闲野步,忽见天灯三炬,自山焦而上,至夜半,登书楼观之, 则几百余矣。是后问出,然止於三五或十余而已。昨以祷祠不恭而两为雷惊,俗咸畏而莫之辑。至庚申,罗公与黄道士叩仙而修焉,尊像祠宇於是备矣。告成之际, 金灯时现,祥光盛出,人亦为常而不之异。至是岁六月,复修行道像,以为迎请之用。其像,实皇川道士邹林卿所舍也。至二十三日日中,圆象忽现,其光尤大於常 时。是山高与华山几齐,而复与对峰。绝顶仍有甘泉、茂林、修竹、桃李问错焉。其四小崖石有文,尽成冰波之状。有大小石门,因神仙冲举,以剑挥之辟路取道。 昔有军众过此,推倒一角,阴责而死者三百人。世谓唐杜甫师得道之地也。炼丹坛井及遗迹俱存。

朝山祷雨

华盖,居常朝拜,岁无虚日。隆冬盛夏,云雾蓊然,盖其常也。绝顶之上,寒燠不时。有虔祷者,旋扫阴霾,即腾曦驭。顷年诤,邮昊城为亲徽福,许朝仙峰, 已.而协愿,诣山谢焉。连日阻雨,就旅次灶香,遥望三真以祈晴霁。次日果如所祷,往返安逸。因哦诗纪其事云:浃旬冻雨路成泥,那更漫天雪霰飞。多谢真风荡 阴翳,万峰顶上涌晴辉。感应可见矣。凡登正坛,若纤云不起,千里可观。古今名贤,长篇秀句,题咏山问,使览者含英咀华,深有珍味。高峰异景,无所逃焉。

孙尚书朝山感应

孙尚书毡南迁,次临川辏庐陵道。闻盗掠高安、新淦之问,少留崇邑仙游山道祠。款久,偶有微恙,因奉香火升殿再拜,以丐灵响,且约俟安步登绝顶以苔真 肌。已而悉如祈祷,一日一斋洁,不惮险阻,敬陆云嗽,顿忘疲倦,若履平地。章疏才终,褊览胜筑。因留咏云:烟萝茂密可跻攀,不假篮舆已到山。送晓乌声青幛 外,乞灵人在白云问。亭前空想鸾縿迹,洞口犹存藓晕斑。异日丹砂如换骨,乘尚可访金关。

陈检法母虞宜人,病梦三真授铜筋即愈,建宝殿

华盖宝山於宝佑戊午春因野火延烧?殿宇道院尽为煨烬,片瓦不留,虽草创以蔽风雨,殊失旧观。景定庚申仲春,宝唐寓贵陈帅之子检法,讳同祖,闻边事警 急,挈家居于古岭庄。其母宜人虞氏宿有气疾,因忧时警,病势愈重。仓皇莫措时,检法恭诣仙坛,叩乞圣水救疗。服饵之余,病中恍见道士三人衣彩衣,乘彩云冉 冉降于庄舍,中有道士美髯丰颊,至于庭次,授虞氏铜筋一双。曰:宜人为疾所苦,今授此筋,当即平善无忧矣。言讫揖去,虞氏便觉身轻其疾患即愈,但闻异香芬 馥袭人,虞氏乃命合室具告前言,莫有晓者。越十有三日,虞氏与其子登山谢水,既升殿拈香,仰视三真曰:前者病中所见,即此仙也。於是大设醮筵,谢恩而退。 旋复命工建立宝殿名牌,圣案锺鼓为之一新,以苔圣既焉。

庐陵周显述三真灵异

庐陵周显,於宝佑戊午年间,家人有妊,怀惧而有事。显欲出,将行越起,发心敬祷三真。是夜,梦二羽衣在显家修醮,显对羽衣言:显有事不暇相陪,欲出外 干事,如何?其羽衣苔言:汝莫妨公干,但有事,吾二人自为理会。梦觉数日,收家信报生童男,生产甚艰。又於景定庚申,合家为疥疮所楚,未免一与祷三真,复 蒙柠鼓之应。又至咸淳乙丑春,仲男文庆文贵,在家相继患豆疹之疾,数日不食不起,全家有忧色。显焚香遥叩三真,祈男所患无诸难事。随即长男文庆梦道士三人 来家,令男将手诊视,视毕,言其病不妨。男乃梦觉。言罢未几,复梦前道士再来诊视,用药而去。不数日间,饮食无阻,收没净尽,两男遂获更生。谨刊板就于紫 玄洞上,以广其传,用兹口恩既。

县司迎华盖真仙祷雨

淳熙壬寅仲夏,越月焦个,民情骇悸,宰赵公宜中率僚佐士庶迎三真像,建斋于玉清殿,获甘雨连日,四野沾溉。於十九日,瑞光烛天者,再云雨晦冥,非虹非电,万目夺视。到七月一日,邑人共建大醮,初献焚词罢,雾霖大作,至四更乃止。是岁果获有年。

华盖山浮丘王郭三真君事实卷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