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洞珠囊
经名:三洞珠囊。唐王题河编。十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太平部。
三洞珠囊卷之一
救导品
《道学传第四》云:任敦,字尚能,博昌人。永嘉中投云阳山。云阳山者,即茅山也。服赤石脂,时复出入人间,皆手执经科,教示愚民。於是远近穆然从化。敦窃叹曰:众人虽云慕善,皆外好耳,未见真心可与断金者。
又云:杜炅,字子恭,及壮识信精勤,宗事正一,少参天师治箓,以之化导,接济周普,行已精洁,虚心拯物,不求信施,遂立治静,广宣救护,莫不立验也。
又云:陆纳为尚书令时,年四十,患疮告炅云:弈世短寿,临终皆患此疮。炅为奏章,又与灵飞散。谓曰:君厄命已过,可至七十。果如其言也。
第五卷云:严君平者,名遵,蜀都人也。修道自保,与人子言依於孝,与人臣言依於忠,与人弟言依於顺,各因其发,导之以善。蜀中化之,从其言者过半也。
又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居衡山之阳,采药服食,受天师化民之道,夫妻并共佩带,救物灾危,亟有神验也。
第六卷云:诸慧开,字智远,吴兴乌程人也。每以戒行自修拯济为务。齐大明八年,天下饥馑,慧开薄有谷实,乃悉分恤穷匮,乡邑赖之。有三人积饥食饱而致死,其家诉县,称慧开饲杀饥人,苦相诬谤。县令笑曰:乞食饱死,反怨主人,法无此科,而遣不问也。
第七卷云:陆先生,宋文帝召之於内,讲理说法,不舍晨夜,孜孜诱劝,无倦於时也。
第八卷云:陶弘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自号华阳隐居,好行阴德,拯济困穷,恒合诸验。药给施疾者,远近赖之也。
第九卷云:潘洪,字文盛,会稽山阴人也。为性好赈施,一冬数过作寒服,为施贫乏,随舍更营也。
第十卷云:东乡宗超,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亟经凶年,常大施食,远近投集,日中甚众。每至冬天辄多作襦袄,随缘寄人,使为布施也。
又云:严寄之,字静处,丹阳句容人也。轻财好施,拯济困穷,知识道义,有县官疾恼,辄潜为礼耄事效私办,酬赛至时也。
又云:方谦之,字道冲,冀州赵郡柏县人也。入於潜天目山,化被乡村,改恶行善,请业依仁,迥向大法。
又云:掩骼音格埋枯,周穷济急也。邵陵王屡遣延请,谦之不与相见。行人至馆,尝或相值而厚加赂遗也。
又云:张玄彻,字文举,司州义阳郡人也。梁末大乱,相随入东缘糊口,略存性命,而恒与诸饥人共器煮食。彻性仁让,不处他先,常推铛火使人前用,虽有升合熟食,每居后,日日如此,转就困弊,因之赢痿,一旦而终,由其后已先物故,遂再其生也。
又云:褚雅,字玄通,吴郡钱塘人也。梁末时隐句曲山,重施轻财,拯物无厌,营田若熟,以乞贫者,与人共居,常早起洒扫,取水遍以周给,觅樵薪乞人。或夏月种瓜,恣人来取也。
又云:章旻,字高明,宣城人也。手植松槚,他有遗助,一无所留,特好赈施,不畜财产,法赴所收,随得随散,每出险难之所,或他有禁物,或同行有碍公私事缘,不能自扶者,旻辄方便负荷,必使过度也。又升坛之夜,祁寒酷烈,旻露左手执烛,至晓不懈。每赴人法事,躬亲下役,扫除秽浊,尽其力用。暑必让帷帐,寒则推衣被也。
第十三卷云:孟道养,字孝元,外名援,平昌人也。立性慈仁,全以赈施为务,饥年多饿死,常作食饷之,每恨贫乏,施与不得称心也。
第十四卷云:孙游岳,字玄达,东阳永康人也。殷勤诱接,服膺.受业者,常数百人也。
又云:双子辩者,梁时人也。断谷休粮,长斋苦行,出广州布化,南海称为主人也。
又云:许明业,扶风赤冈人,梁太清时人。少年出家,长斋蔬食,周行山水,拯济为务。是时饥荒人民困乏,明业恒行赈救,来者必给饮食,身率门人作田播种,稻粟微熟,自往远近,要呼贫者任力收获。行见寒冻,即解衣以施。隆冬之月,自服单布。每进城中功德,所获□物即於主人处散,未曾将出城门。若有病者,诸营功德,方便不赴,命必不全。若至人家,忽匆匆去,此处必有殃祸也。
第十五卷云:陆逸冲,字敬游,海盥阳渎人也。少笃道法,接物则贵贱均意,善於抚众,为远近所依也。
又云:邹荣,字文绘,临海章安人也。少而出家,为人干事,接物不偏也。
第十六卷云:殷仲堪者,陈郡人也。为太子中庶子,少奉天师道,受治及正一,精心事法,不吝财贿。家有疾病,躬为章符,往往有应乡人及左右或请,为之时行周救,弘益不少也。
第十八卷云:邓郁之,字玄达,南阳新野人也。尝梦一乌吐印以与之,自是民间有疾辄以印治救,不为章符,病者自愈也。
又云:诸葛琳,字茂伦,琅琊人也。奉道清洁,每绝谷救他人疾,及与自治,皆不服药饵,唯饮勑水,莫不蒙差。太元中,綝眼脸上忽生瘤赘,便就道门请水澡濯,少日稍差也。
又云:濮阳,不知何许人也,事道专心,祈请即验。郑□音啼女脚患跛躄,就阳请水濯足,余以灌庭中枯枣树,枣树即生,脚亦随差。晋简文既废世子,而后无息,阳时在第,密为祈请,三更中有黄气,起自西南。径堕室尔,夜李太后即怀孝武,冥道之力。
第二十卷云:暨慧琰,昊兴余杭人也。幼出家,为比丘尼,后舍尼为女道士,遂入居天目山,断谷服食。人有疾急施一符,莫不立愈也。
《列仙传上》云:太山下,石父卖药都市,父自言三百岁。后有疫气,民死者万计,长史至父所请救,拥朱旛系黄散以行民间,饮散者即愈,所估亦万计也。
《列仙传下》云:昌容者,常山上道士也。自称殷王女,食蓬蔂根,往往人见之者,二百余年而颜色如年二十人。能致紫草,卖与染家,得钱以遗孤寡,历世而然,奉祠者万家云云。
《神仙传第三》云:沈羲者,吴郡人也。学道於蜀中,但能消灾治病,救济百姓也。
第四云:黄庐子者,姓葛,名越。其治病,千里寄名,与之皆愈,不必见病人身也。
第五卷云:沈建者,丹阳人也。善能治病,病无轻重,见建者皆愈也。
第八云:王遥,字伯辽,鄱阳人也。颇行治病,病无不愈。亦不祭祀,不用符水、针药。其行治病,但以一八尺布帕敷地坐,不饮不食,须夹病愈便去。其有邪魅作祸者,遥但昼地作狱囚,口召呼之,皆见其形在狱中,或狐狸鼉蛇,乃斩而焚烧之,病者寻愈也。
第九云:李常在者,蜀郡人也。护病困者三日愈,微者一日愈。其不可愈者,则不往护之。
又云:干君者,北海人也。病癞数十年,百药不能愈,见市中一卖药公,姓帛,名和,往问之。公言:卿病可护。卿审欲得愈者;明日鸡鸣时来会大桥北木兰树下,当教卿。明日鸡鸣干君往到期处,而帛公已先在焉,怒曰:不欲愈病耶?而后至何也?更期明日夜半时。於是干君日入时便到期处,须臾公来。干君曰:不当如此耶?乃以素书二卷授干君,诫之曰:卿得此书,不但愈病而已,当得长生。干君再拜受书。公又曰:卿归更写此书,使成百五十卷。干君思得其意,内以治身养性,外以消灾救病,无不差愈,在民间三百余年,道成仙去也。
《登真隐诀》云: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公太虚上真君,姓赤,讳中英。初,学道在金华山,忽得疾病困笃,经一十六年,青童授《智慧消魔经》,扶疾讽诵三千遍,都愈也。
《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也。宋大始七年四月,明帝不豫,先生率众建三元露斋,为国祈请,至二十日云阴风急,轻雨洒尘,二更再唱,堂前忽有黄气状如宝盖,从下而升,高十丈许,弥覆阶墀数刻之顷,备成五色,映暧檐榥,徘徊良久,忽复迥转至经台上,散漫乃歇,预观斋者百有余人,莫不皆见,事奏天子疾廖,以为嘉祥。
又云:孟景翼,字辅明,平昌安丘人也。梁竟陵王遇《灵宝经》一部,看便以掷地,少日便手发疽疮,痛楚特甚,遂遣冯先生首谢,先生为作悔辞,备加慊疑,虽蒙少差,终为此疾而亡也。
第十八卷云:娄安乐,谯国人也。妻傅氏,患风疮十余年,治之百方不差,唯专道门,愿得济兔。宋元嘉七年六月,天暴风雨,安乐兄屋崩倒,傅惧己室方坏,将致颓压,忽走出中庭,忘己脚疾,於是复常,由其信法故也,岂医药之足赖哉!
《玄母八门经》云:仙人赵成子,服五石,石发死幽州上谷玄之山。六年间,忽有一人山行,见此死尸腹烂石出,探而吞之,别去四五年,此石飞出,还入前日死尸之口,尸起成人,面生玉光,此盗石人被五老仙公切齿诃之。此盗五藏宝石之人也。此癞面人也,即面上生癞,比至一门大小遭癞,俱死灭族之也。
《神祝经第一》云:青气者卒死,赤气者肿病,黄气者下痢,白气者霍乱,黑气者官事。赤头鬼持此气,布行天下,杀其恶人也。
《登真隐诀》云:崔文字,《列仙传》云太山人,在太山下以药救病人者,赤君在金华山病十六年,后风消得道也。
《真诰第五》云:风消得道。
《真诰第五》云:风病之所生,生於丘坟阴湿三泉壅滞。是故地官以水气相激,多作风痹。风痹之重者,举体不授,轻者半身,或失手足也。若常梦在东北及西北,经接故居,或见灵林处所者,正欲与冢气相接也。墓之东北微绝命,西北为九危,此皆冢讼之凶地。若见亡者,於其间,盖其验也。若每遇此梦者,卧觉当正向上三啄齿而祝之曰:
太元上玄,九都紫天,理魂护命,高素真人,我受上法,受教泰玄,长生久视,身飞体仙,冢墓永安,鬼讼塞奸,魂魄和悦,恶气不烟,游魅罔象,敢干我神,北帝打制,收气入渊,得录上皇,谨奏玉晨。如此者再祝,祝又三叩齿,则不复梦冢墓及家死鬼。若经常得恶梦不祥者,皆可按此法。於是鬼气灭也,邪魅散形也。
又云:手臂不授者,沈风毒气在脉中,结附痹骨,使人然也。宜针灸,针灸则愈。又宜接北帝,曲折之祝。若行之百过,疾亦消除也。先以一手徐徐按摩疾臂,良久毕,乃临目内视,咽唾三过,叩齿三通,正心微祝曰:
太上四玄,五华六庭,三魂七魄,天关地精,神府营卫,天胎上明,四肢百神,九节万灵,受箓玉晨,刊书玉城,玉女侍身,玉童护命,永齐二景,飞仙上清,长与日月年俱,后倾超腾升仙,得整太平,流风结痾,注鬼五飞,魍魉冢气,阴气相徊,凌我四肢,干我盛衰。太上天丁,龙虎曜威,斩鬼不祥,风邪即摧。考注匿讼,百毒隐非,使我复常,日月同晖,考注见犯,北辰收摧,如有于试,干明上威。
昔唐览者,居林虑山中,为鬼所击,举身不授,似如绵囊,有道人教按此法,皆即除也。此北帝曲折之法,诸疾有曲折者,用此法皆佳,不但风痹不授而已也。唐览今在华山,得虹丹法,合服得不死。
郑子真则,康成之孙也。今在阳翟山,昔初学时,正患两脚不授,积年,其晚用针灸,兼行曲折祝法,百日都除。夫风考之行也,皆因衰气之间隙也。体有亏缩,故病来侵之也。若今差愈,诚能省周旋之役者,必风痾除也。今当为摄制冢注之气,亦可上冢讼章,我当为关奏之也,於是注气绝矣。
昔邓云山停当得道,顿两手不授。吾使人语之,令灸风徊、曲津两处也,六七日间便得作五禽按摩也。若针力讫,当语所灸处,又心存行道,亦与身行之,无异也。
昔赵公成两脚曳,不能起,旦夕常心存拜太上,如此三十年,太上真人赐公成流明檀桓散一剂,即能起行,后遂得道。今在鹤鸣山下。
又云:夜卧觉存日象在疾手中握之,使日光赤芒从臂中逆至肘腋间,良久日芒忽变成火,以烧臂使内外通币洞彻,良久毕,乃阴祝曰:
四明上元,日月气分,流光焕曜,灌液凝魂,神火散景,荡秽炼烟,洞彻风气,百邪烧燔,使得长生,四肢完全,注害考鬼,收付北辰。夫学生之道,当先治病,不使体有虚邪,及血少脑减,津液秽滞也。不先治病,虽服食行气,无益於身。
昔有道士王仲甫者,少乃有意好事神仙,恒吸引二景餐霞法四十余年,都不觉益。其子亦服之,足一十八年,白日升天。后南岳真人忽降,仲甫而教之云:子所以不得升度者,以子身有大病,脑宫亏减,筋液不注,灵津未溢,虽复接真景以餐霞,故未为身益。仲甫遂因药治病,兼修其事,又一十八年,亦白日升天。今在玄洲,受书为中岳真人,领九玄之司,于今在也。
《凤纲口诀》云:道士有疾,闭目内视心,使生火以烧身,身尽存之,使精如仿髴,疾病即愈。是痛存其火也,甚秘验矣。
《真诰第七》云:李整,昔未入山时,亦得风痹病,久久乃愈也。
又云:范伯慈者,桂阳人也。家本事俗,而忽得狂邪劳病,卧床席经年,迎师解事费用,家资渐尽,病故不愈。闻大道清约,无所用,於是意变,闻沈敬作道士精进,治病多验,乃弃家俗事之得,五十日病都愈,后入天目山,服食胡麻,得为玄一真人也。
《真诰第八》云:昔鲍助者,济北人也。忽得回风,口目不正,风气入口,而两齿上下恒相切拍,甚有声响,如此昼夜不止,得寿百二十七岁。
《真诰第九》云:杨羲第三女昨来委瘵,近来小可,犹未出外也。
又云:许玉斧言杨舍人弟病委顿也。
《真诰第十》云:许确,字羲玄,为晋都乡侯,后患风不能言,隆安二年亡,年七十。
《道学传第四》云:属大疫疠,竞造吴猛乞水。猛患其烦,乃纂江水方百步,随意取之,病者得水皆愈也。
又云:道士舒道云病疟三年,治不差,吴猛授以三皇诗,使讽之,上口,所疾顿愈也。
第三云:戴甘露有恶疾,流诸海裔。云名正见曰:可治也。为治数日便愈。
又云:治中抗侯大富,女病经年,千医百道,靡不毕祈,增而不损,云名正诣门云:能使女差。抗侯傲然,未之接也。凡诸言术而不验者既多,又见正之弊衣徒跣,意以为狂而弗信。正状谓能治固疾,请女出。侯大怒,且女病积久,无能出理。女忽问家人谁欲见我,便着衣履整饰而出,侯大惊。正曰:女郎已差,便可还内,於是举家始服,其神验也。
第四卷云:任敦,字尚,能治病。人有极恶之病,人理所弃者,得敦救治,莫不蒙济,如此有数。少语言,或时说将来吉凶,咸如所言。人有病问之者,答云无所苦,必不危亡,默而不言,则皆不救。
又云:杜炅,字子恭,为人善治病,人间善恶皆能预睹。上虞龙稚,钱唐斯神,并为巫觋,嫉炅道王,常相诱毁。人以告炅,炅曰:非毁正法,寻招冥考。俄而稚妻暴卒,神抱隐疾,并思过归诚,艮为解谢,应时皆愈。神晚更病,员语曰:汝藏鬼物,故气祟耳。神即首谢,曰:实藏好衣一箱。登取於治烧之,豁然都差。
又云:王羲之有疾,请杜炅。炅谓弟子曰:王右军病不差,何用吾为?十余日而卒。
又云:陆纳为尚书令时,年四十,患疮,告炅云,奕世短寿,临终皆患此疮。炅为奏章,又与灵飞散。谓曰:君厄命已过,可至七十,果如其言也。
第五卷云:安丘□之,字仲都,成帝时,京兆长陵人也。病笃,弟子云沙都舆安丘於庭树下,安丘晓然有痊,时冬月鼻闻李香,开目则见双赤李着枯枝,都仰手承李,李自堕掌中,安丘食李,所苦尽除,身轻目明,遂随都去,莫知何在也。
又云:郭文,字文举,河内人也。得疫病厄困,不服药,云命不在於药也,不食二十余日,亦不消瘦。后卒,殡于余杭临安县。
又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少抱尪病,风眩迷谬,累载弥增也。
第七卷云:陆修静,字元德,宋时吴兴东迁人也。隐云梦山修道,暂下寻药,进过故乡,停家数日,女忽暴病,命在晷刻,家人固请救治。先生叹曰:我本委绝妻子,托身玄极,今之过家,事同逆旅,岂复有爱着之心?於是拂衣而出,直逝不顾,去后一日,女病即愈也。
又云:修静素有气疾,赍药入山,别处一室,俄而为火所燔,弟子欲扑灭之,先生曰:不须救,此是冥道不许吾持药耳。吾病行当自差,少日而廖也。
第八卷云:顾欢,字玄平,一字景怡,吴郡吴人也。白山村多邪病,村人告诉求哀,欢往村中为讲老子,纂地狱,有顷,见狐狸鼋鼍自入狱中者甚众,疾者皆愈也。
第十卷云:方谦之,字道冲,冀州赵郡栢县人也。弱龄断酒,终老手不执杯,虽有疾病,不服汤药,未尝针灸,任命安危,外身济物也。
又云:张玄彻,字文举,义阳郡人也。与乡人张贵孙讲说,贵孙忽感风病,不能起居,屏弃学事,躬自料理,出入秽器,瞻视饮食,涉於三年,不以为累,时人服其义烈也。
第十二卷云:贾棱,字玄邈,蜀郡成都人也。少为沙门,值寇还俗,晚来服道,与诸道士丞相是非,暮年抱疾,唇齿不敛,言语謇,妨於妙门,法座叹曰:我今此病,必由触道所招,所撰诸义多有遗亡也。
第十五卷云:桓闿,字彦舒,东海丹徒人也。梁初,昆仑山渚平沙中有三古漆笋,内有黄素写干君所出《太平经》三部。村人惊异,广於经所起静供养,闿因就村人求分一部,还都供养,先呈陶君,陶君云:此真干君古本。闻将经至都,便苦劳疟,诸治不愈。陶贞白闻云:此病非余恐取经为咎,何不送经还本处,即依旨送,病乃得差耳。
第十六卷云:孔灵产,字灵产,会稽山阴人也。遭母忧居丧,以孝闻,燕酌珍羞自此而绝,饘蔬布素,志毕终身。父在京师,未之知也。后出都定省,见有毁瘠,父恻然,命厨精馔、赐与同味,即奉慈训,勉强进口而咽,遂以成疾。父以仁也,天性不可移,不复逼也。
第十九卷云:齐明帝有疾,每引法众於内殿行道,闻晋陵道士严智明字慧识在众中咏经,甚怀赏悦,云疾为之愈,及法席既解,智明还外,帝夜中每处不得安寝,勑呼智明对御转诵,即觉欢怡,降长勑给传诏车牛,出则施□,道俗荣之也。
第二十卷云:梁元帝世子方等疾笃,徐妃摄心洁己,遣人到女官李令称华林馆作功德,妃夜梦见二青衣童子,容服异凡,称华林侍童,被使相告疾者,为取观坛石,宜送乃痊,觉即问世子。世子云:近造山池取用遣送还,并遣侍读王孝祀入山,更建斋忏谢,世子即愈之也。
《神仙传第四》云:人有疾病者,就河东人孙博自治,博亦无所云为,直指之言愈即愈也。
第七云:董奉,字君异,候官人也。吴先主时,还豫章庐山下居,有一人少便病癞,垂死自载诣奉,叩头求乞哀怜,奉使此人坐一户中,以五重布幕病者目,使莫动,乃勑家人莫近之,病人自说闻有一物往舐之,痛不可堪,无处不雨,度此物舌当大一尺许,其气息当大如牛许,竟不知是何等物,良久物去,奉乃往解病人巾,以水与浴之,遣去告曰:如是愈矣,且勿当风。十数日间也,病者身体通赤无复皮,甚痛,得水浴即不复痛,二十日皮生疮尽,愈肤如凝脂也。
又云:奉居山间,了不佃作,为人治病亦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为我栽杳五株,轻病愈者为我栽一株,如此数年之中,杏有十数万株,郁然成林云云。
第九云:桂君者,徐州刺史也。病癞十年,医所不能治,闻干君有道,乃往见之。道从数百人,威仪赫奕,至门干君不迎,入室干君不起,桂君拜而自陈。干君问子来何为?桂君曰:无状抱此笃疾,从神人乞愈耳。干君曰:子侍从乃众,吾谓子欲求劫道。子若信治病者,皆遣侍从,身留养马,可得愈也。桂君即去从官,方留养马,三年亦不见治病,不知病愈也。
又云:茅君学道於齐,后成道,治於茅山,人有疾病往请,愿当煮鸡子十枚,内帐中,须臾茅君一一掷子,还之归,破之皆无中黄者,病人当愈,若中有土者,病即不愈,以为常候,鸡子如故无开处也。
第十云:封君达者,陇西人也。闻有疾病待死者,识与不识便遇之,以药治之,应手皆愈也。
又云:赵瞿,字子荣,上党人也。得癞病疮垂死,人或告其家云:当及生弃之,若使死於家则世世子孙当以此病相注,於是家人为作一年根,送着深山石室中,又恐虎狼食之,从外以木柴柴之。瞿悲伤自怨,昼夜涕泣,如此百余日,夜忽见石室前有三人,问瞿何人。瞿应曰:是穷人也。瞿知深山穷林之中非人所行,必是神灵,乃自陈说,叩头求哀。神人入行诸木柴中,有如云气,了不挂碍,问瞿必欲愈病者,当服药能不?瞿曰:无状多恶,瞿此恶疾已见疏弃,死在旦夕,若刖足割鼻而可得活者,犹所甘心,况於服药岂有不能也!惟乞神人丐其生活。神人乃以松子、松脂各五斗赐之。语曰:服此不但愈病而已,当得度世。汝服此尽,此病当得愈,愈而废之。瞿服之未尽,癞病了愈,身体强健,乃归家。家人谓之鬼,具说之,家乃喜,遂服之二年,颜色转少,肌肤光泽,走及飞乌也。
又云:陈长者,在纻藇上已六百州岁,纻藇上人为架屋,每四时享祭之。长亦不饮食,无所修为。诸事奉者,疾病则已以器从长乞祭水服之,皆愈。其命当死者,长则不与水也。藇音欤
《太平经第三十三》云:真人问曰:凡人何故数有病乎?神人答曰:故肝神去,出游不时还,目无明也。心神去不在,其唇青白也。肺神去不在,其鼻不通也。肾神去不在,其耳聋也。脾神去不在,令人口不知甘也。头神去不在,令人眴冥也。腹神去不在,令人腹中央甚不调,无所能化也。四肢神去,令人不能自移也。夫神精其性常居空闲之处,不居污浊之处也。欲思还神,皆当斋戒,悬象香室中,百病消亡,不斋不戒,精神不肯还反人也,皆上天共诉人也。所以人病积多,死者不绝。
《太平经第四十五卷》又云:今天不恶人有庐室也,乃恶人穿凿地太深,皆为创伤,或得地骨,或得地血者。泉是地之血也,石为地之骨也。地是人之母,妄凿其母,母既病愁苦,所以人固多病不寿也。凡凿地动土,入地不过三尺。为法一尺者,阳所照气,属天也。二尺者,物所生气,属中和也。三尺者,及地身气,属阴。过此而下者,伤地形皆为凶也。古者,依山谷岩穴不兴梁柱,所以其人少病也。后世贼土过多,故多病也。
又云:有问者曰:今时有近流水而居,不凿井,何故多病不寿,何也?答曰:如此者,是明天地既怒及其北伍,更相承负,比如一家有过,及其兄弟也。是知穿地皆下得水,水乃地之血脉,宁不病乎?
又云:有问者曰:今人或有不动土,有所立便,旦时有就,故舍自若有凶,何也?答曰:如是者,行动不利,犯神凶也。问曰:犯何神也?答曰:神者非一,不可务名也。
又云:有问者曰:今有起土,反吉无病害者,何也?答曰:皆有害,但得良善地者不即病害人也,久久会且害人也。若得恶地,即病害人也。故大起土有大凶恶,小起土有小凶恶,是即地忿,使神灵以此之灾多病人也。
又云:有问者曰:今河海下田作室庐,或无柱梁,入地未三尺,辄得水,复当云何也?答曰:此同为害也。宜复浅之者,地之薄皮也,近地经脉也,若人有厚皮,难得血血出,亦为伤也。薄皮者易得血,血出亦为伤也。夫伤人者,不复道其皮厚与薄也。见血为罪也。人不欲见伤,伤之则怒地,何独欲乐见伤之哉!夫天地乃人之真本,阴阳之父母也,而子何从当得伤其父母乎?
又云:有问者曰:今子当得饮食於母,故人穿井而饮之,有何过乎?答曰:不尔,今人饮其母乃就其出泉之处也。故人乳者,人之泉也,若地有水泉也,可饮人也。今岂可无故穿凿母皮肤而饮其血汁耶?
《太真科上》云:笃病救命名为义斋,三日夜高德一人为斋主,五人为从官,精诚好乐,箓生亦可从斋,非好乐,进德不得,从斋也。
又云:救解父母师君同道大灾病厄斋官露坛大谢阑格散发泥额礼三十二天,斋中奏子午章,苦到必感,依旨教涂炭斋法也。斋悉门中,然七灯祖延,光明又五灯井灶门阁各一致,聪明福也。
又云:法师宣法,众官精苦行礼,得节仪序,不亏病人,受恩渐蒙差愈,三日斋心,克有效者,赐师算三十,从官小算二十斋日计,倍为率也。
三洞珠囊卷之一竟
2-三洞珠囊卷之二
三洞珠囊卷之二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贫俭品
《道学传第四》云:范豺者,巴西阆中人也,或作侪字。容止都雅,不言先见,不说机祥,闲恬无欲,终日默然,结络败布以绳为网,披苦才得蔽形,冬夏徒跣脚不皴裂,四时无寝,□音肌若处子,美姿颜,应接恒笑,众咸敬而安之。又以宋太元十四年到荆州,居于南郡枝江县之富城洲尾巴芒中,亦有屋宇,不障风霜,以桑柴为床,束稿插其间,有一空箪。一瓦瓶,装担枕倚以卧,或有十日荷担乞食,口绝粳梁醪醴滋味果实,唯粗粟饭菜羹,食一升许便过旬日也。行甚驶,语甚急,自非精意听受,略不可解。恒小坐恭敬,不以高卑易心,不与俗中荣贵人语,恒闭眼不听声乐,恒卧而独语。人问之,辄云王建武来。俄又作,余端应对,不可寻检也。
又云:生资一毫悉无,箪瓶悉空也。
又云:遥视其衣服杂色,败布帽,又数十年故物,殊觉不净,
既至甚香洁也。
第五卷又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王公赠遗,一无所受,家财事业,悉分与弟侄,出於蒿莱之中,而为环堵之室,非力作不取也。夫妻齐操,能以苦节自安,不拘小节,常与妻共取荚车入市门,随物贵贱而卖之,周食余便以乞人,虽复荒年绝粒,不革其操。妻梁州刺史郭诠女,遣送丰华,凝之悉分赡亲属,以尽为限,妇亦无吝心也。
又云:性好山水,乃携妻子跨崖越岭为小蓬室,妻子皆从不知所终也。
第十卷云:东乡宗超,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梁庐陵威王为起造房宇廊庑,莫不华壮,供养法具,咸悉精奇,唯先生所居茅茨不改,衣服床帷务存简率,常坐一圆枯蘖,移y遂有膝痕,卉冠莞席穿缺不换也。
又云:严寄之,字静处,丹阳句容人也。舍家入道,菜食布衣,体无寸帛也。
第十一卷云:张泽,字士和,吴郡吴人也。专心道法,沈浮世也,随时语默,居贫守约,处之无闷也。
第十三卷云:庾承仙,字祟光,颖川鄢陵人也。明老庄,至行清俭,布衣莞席,长斋蔬食四十余年,恒以讲说为务也。
又云:孟道养,字孝元,外名援,平昌人也。为性慈仁,布衣周身,蔬食充口,此外萧然,执行精勤,未尝殆倦,行道礼拜,不避寒暑也。
第十五卷云:戴胜,字世荣,晋陵曲阿人也。少而出家,贫尽尝为乡人刘表署作。表是将士,好田猎,胜乃弃之入茅山也。
第十六卷云:孔灵产,字灵产,会稽山阴人也。遭母忧,燕酌珍羞自此而绝,饘蔬布素,志毕终身也。
第十八卷云:邓郁之,字玄达,南阳新野人也。隐南岳,行则独往,居无常室,寒暑唯着弊衲,丧不结发,发长则剪之,齐永明时人也。
《列仙传上》云:幼伯子者,冬常着单衣,盛暑着檽桍,形貌岁岁异,后数十年更壮,时人莫知也。'
《神仙传第四》云:孔元者,许昌人也。常服茯苓、松实,恶衣蔬食也。
焦先,字孝然,河东太阳人也。年百七十岁,常食白石,结草为庵於山边。衣败卖薪於市,买故衣着。冬常单衣,颜色赫然,休息常如暑夏饮酒之状也。
韬光品
《大洞经下》云:太上大道君,形沈八玄,韬光万源,浩浩冥贯,条条霞标,神秀外觉,气弥炎洲,容与大化,寥寥本无,太空任奇,即色随消。
《道学传第五》云:东方朔,字曼蒨,平原厌次人也。洁其道而秽其迹,清其质而浊其文。若乃远心广度,宏才丽辩,惆傥博物,触类多能也。
又严君平者,名遵,蜀郡人也。非其服弗服,非其食弗食。常卖卜成都市,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肆门,下帘修道,沈深不作苟见,不治苟德,久幽而不改其操,未尝仕,年九十余终于家。
第六卷云:诸慧开,字智远,吴兴乌程人也。性处幽静,常习闲寂,精思内修,每绝游往,或问何能幽悒如此,答曰:论动则六合未旷,语静则环堵有余。
第八卷云:陶弘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明帝时,栖憩钟岭,隐居更造楼,深自潜匿也。
第十三卷云:庾承仙,字崇光,颖川人也。再征为本州主簿,不出。又遣就拜,乃闭门幽遁,使者不得前也。
勑追召道士品
《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也,隐庐山瀑布山修道。宋明帝思弘道教,广求名德,悦先生之风,遣招引。太始三年三月乃诏江州刺史王景宗以礼敦劝,发遣下都。先生辞之以疾,频奉诏。帝未能致,弥增钦伫,中使相望,其在必至。先生乃曰:主上聪明,远览至不肖,猥见采拾,仰惟洪春,俯深惭惕,老子尚委王官以辅周室,仙公替金锡佐吴朝,得道高真犹且屈己,余亦何人,宁可独善乎?即命弟子陈飘之出都也。初至九江,九江王问道佛得失同异,先生答在佛为留秦,在道为玉皇,斯亦殊途一致耳。王公称善,至都勑主书计林子宣旨,令住后堂,先生不乐,权住骠骑航扈客子精舍,劳问相望,朝野欣属。天子乃命司徒建安王尚书令袁粲设广咽之礼,置招贤座,盛延朝彦,广集时英,会于庄严佛寺。时玄言之士飞辩河注,硕学沙门抗论锋出,椅角李释,竞相诘难。先生标理约辞,解纷挫锐。王公嗟忭,遐迩悦服。坐毕,奏议於人主。旬日间,又请会於华林延贤之馆。帝亲临幸,王公毕集。先生鹿巾谒帝而升,天子肃然增敬,躬自问道,谘求宗极。先生标阐玄门,敷释流统,并诣希微,莫非妙范。帝心悦焉。王公又问,都不闻道家说二世?先生答经云: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既已有先,居然有后。既有先后,居然有中。庄子云:方生方死,此并明三世。但言约理玄,世未能悟耳!朝廷欲要之以荣,先生眇然不顾。宋帝乃於北郊筑崇虚馆以礼之,盛兴造构,广延胜侣。先生乃大敞法门,深弘典奥,朝野注意,道俗归心。道教之兴,於斯为盛也。
第八卷云:陶弘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笃好黄老,备参道法,自称华阳隐居。初憩句容县之句曲山,登岩告静。及齐明帝践祚,恐幽祇未协,固请隐居诣诸名岳,望袟展敬,遂周旋五郡,经历三年,事讫迎还,令憩钟岭,使人往来,月有数四,饷赐重迭,随意所求,朝野书疏交为烦黩也。
第九卷云:齐建武二年,陶受勑东祈名山,困寻经典也。
又云:蒋负刍,义兴人也。去来茅山,有志栖托。齐高帝於山造观,建元二年勑请於崇阳观行道也。
第十二卷云:孟智周,梁武帝时人也,多所该通。梁静惠王抚临神忮,请智周讲光宅寺,僧法云来,赴发讲法云渊解独步,甚相凌忽,及交往复盛其词辩,智周敷释焕然,僧众叹伏之也。
第十四卷云:孙游岳,字玄达,东阳永康人也。却粒,饵麻屑、松与木。齐永明三年,敕征为兴世观主也。
第十六卷云:孔灵产,会稽山阴人也。深研道要,遍览仙籍。宋明帝於禹穴之侧立怀仙观,诏使居焉。迁太中大夫,加给事高皇,赐以鹿巾猥裘竹素之器。手诏曰:君有古人之风,赐以林下之服,登凡之日可以相存之也。
第十九卷云:徐师子,字德威,东海人也。陈武帝立宗虚大观,引师子以为观主。后六七年卒于馆,文皇勑责秘器并无,常与凡厥丧事皆取给台焉。
投山水龙简品
《洞神经第十四》云:凡学长生存神明者,山仁水智,动静所依。依仁者,静而寿也;依智者,动而乐也。乐近水,寿如山。山居玩水,长生之方也。当投简送名,拜见山水之灵。灵皇帝君,佑护善人,使弘仁智,长生神仙也。八节日寅午时,朱书白槿简一枚,曰:曾孙某州郡县乡里位姓名,志求长生,移籍太清,改死录,着生符。计字满简,诣山向王烧香,发炉再拜,读简毕,再拜长跪,青纸裹,青丝缠,再拜岩石上,勿令人见,复炉还,勿反顾也。诣水泛舟中流,再拜讫,向王发炉心拜,读简毕又拜,裹缠如法,以净石系之,令沈。立春为始,三年二十四过,必能降真。若公私意外一节致阙者,更从初始。数满未感,功少行粗,更勤立功,精谨修之。久久神降,自知吉凶,幽显了然,道成乃止也。
《赤书玉诀上》云:元始灵宝告水帝,削除罪简。上法曰:灵宝黄帝先生,某甲年如干岁某月某日生,愿神愿仙,长生不死,三元同存。九府水帝、十二河源、江海淮济溟灵大神,乞削罪名,上闻九天,请诣水府,金龙驿传,某年月朔日,子於某国土地告文。
右朱书银木简上,以青纸裹简,青丝缠之,金龙负简以投三河之渊。初用金钮九只连简沉之,后投不须。三过都止,投简当於清泠之渊,北向叩齿三通,读简竟祝曰:
元始五老上帝高尊、十方至真、太华灵仙,赤文告命,无幽不开,上御九天,请下玉文,日月五星、北斗七元;中告五岳四方灵山,下告河海,十二水源、九府水帝、溟灵大神。今日上告,万愿开陈,请投玉简,乞削罪名,千曾万祖,九族种亲,罪相连染,及得我身,普蒙削除,绝灭种根,记名水府,言上帝前,七祖父母,去离八难,上登九天,衣饭自然,我罪释散,万神咸闻,请以金龙,关盟水官,请如所陈,金龙驿传。
又云:元始灵宝告五岳灵山,除罪求仙。上法曰:灵宝黄帝先生,某甲年如干岁某月生,命属黄帝,名系太山,愿神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清。五岳真人,至神至灵,乞削罪籍,上名九天。请诣灵山,金龙驿传。某年月朔日,子於某国某岳告文。
右朱书银木简,青纸裹之,青丝缠,金钮九只,金龙埋本命之岳,悉如上法。於本命之岳,东向叩齿九通,读简竟祝曰:
玄老开明,元始监真。上帝五老,赤书丹文。天地本始,总.领三元。摄气召会,催促举仙。高上符命,一道十天。日月星宿,五岳灵山。天下地上,溟灵太神,监生主录,南上三门。关领玉简,勒名舟编。削落罪书,上补帝臣。千曾万祖,九族种亲,皆蒙解脱五道八难,去离三恶,魂升九天,生死开度,万劫长存。今日上告,万神咸闻。请以金钮,关盟真官。请如所告,金龙驿传。
又云:元始灵宝,告九地土皇,灭罪言名求仙。上法曰:灵宝黄帝先生,某甲年若干岁某月生,命系九天,中斗领籍,愿神愿仙,长生度世,飞行上清。中皇九地,戊己黄神,土府五帝,乞削罪录,勒上太玄,请诣中宫,投简记名,今愿自信,金龙驿传。某年某月朔日,子於某郡国乡里中告文也。
右朱书银木简,青纸裹之,青丝缠,金钮九只,金龙一枚,埋所住中宫,悉如上法。於中庭向王叩齿十二通,读简竟祝曰:
天开地张,九气分灵。三光同符,十方朗清。五老上帝,开真领生。丹书玉文,尧始上精。普告天下,九土皇灵。今日上告,万仙定生。我愿我仙,请投玉名。土府太皇,勒除罪刑。奏简上宫、列簿华青。升得飞腾,天地同灵。九族种亲,腐骸更荣。魂升南宫,受化仙庭。吉日告命,万神咸听。请以金钮,表盟至情。请如所告,金龙驿传。
道言:欲度诸天人民,便离五道八难之中,得过三恶,世世与道相值。当以八节甲子之日投三元玉简,除宿罪簿,言名上天。事事三过诸天,三官九府,更相属寄,上天友别,万神敬护,五帝侍卫,三界司迎,门户整肃,天下地神日月来朝,千魔万精不敢妄干,志愿坚白,触向咸成。七祖父母即得解脱三涂五苦,上升天堂。生死福庆,影响相酬。三官九府,书人功过,其理甚明也。
三洞珠囊卷之二竟
3-三洞珠囊卷之三
三洞珠囊卷之三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服食品
《列仙传下》云:断食休根以除谷气,呼吸导引吐故纳新。
《内音玉字上》云:子欲为神仙不死,当去三虫,心下伏尸,常以夜半鸡呜祝曰:
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三咽止。南方朱丹,服食朱丹,饮以丹池,三咽止。中央之野,戊己昂昂,服食精气,饮以醴泉,三咽止。西方明石,服食明石,饮以灵液,三咽止。北方玄滋,服食玄滋,饮以玉饴,三咽止。如此三十日,三虫皆死,伏尸走去。正神正气自然定,伏尸不复还心中,兆自仙矣。此为五方五牙之法。此即是五厨也。故老子《五厨经》:修奉太和,不亏不盈。尝之无味,嗅之无馨,子得闻之,命合真星,一受不退,长乐自然是也。又《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亦有此食祝之文也。
《天文上经》云:玄古之人所以寿考者,造次之间不食谷也。
《大有经》曰:五谷是刳命之凿,腐臭五藏,致命促缩。此根入口,无希久寿,汝欲不死,肠中无滓也。
《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也。虽外混世务,内守贞朴,少已习断谷,别床独处也。
第十六卷云:陶炎,字爱静,庐江浔阳人也。年十五六,服食绝谷,初犹食面,后唯食枣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道士食五谷,断无所饵则饥。若服药物,正中服之,过中听饮清水,饮而绝食。平旦饮粥,日中菜食。
《大真科下》云:受外内治录学仙之人,皆当服食咽气,却恶治病。未能断谷者,食宜有常,旦粥也,中羹饭也,乾蔬盥豉,示止饥而已,不得适口贪香,美滋味,慎勿杀生,肥鲜狼藉。至於酱醋,亦不可多,多则损性。又不得过饱,恒令限少一两口乃为佳也。食已便行,逍遥调适。临食食讫,悉存先圣洪恩,垂逮衔荷无穷,普念一切成同饱满,当得甘露芝液,无饥不复食啖世间尘味。若受他施食,皆惭谢主人。心口愿念施主富乐,饱满长年,同得法味,永兔灾衰,无饥渴想。常有法食及世间食,施与一切,无有穷尽,济度舍气,不生悔吝,终无嫌恨长共欢乐。初食食讫,出饭布散山水之中、岩林之下、篱墙之边,勿掷屋上,虫乌发穿,致漏弊也。
《太上黄素四十方经》云:凡道士临食,当以左手持箸,琢盘三过,乃微祝曰:二玄上道,四极清冷。太一帝君,百神黄宁。受根三宫,溉灌脾灵。上飨太和,餐味五馨。魂胎之命,七液流停,百关通和,五藏华明。双皇合景,飞行上清。食毕,又琢盘三过,此名为魂胎受馨百神飨根之道,常能行之,令人神明气和,魂魄安宁,辟恶除试,常保利贞。
《神仙传第九》云:介象,字元则,会稽人也。入山见仙女象,叩头求乞长生。女曰:汝血食之气未尽,断谷三年,更来,吾上於此待汝。象归,断谷三年更来,乃复往也。此女故在前处,乃以《还丹经》一首以授象,合象曰:得此便得仙,勿复他为也。
《九华经》云:曰者,霞之实也,霞者,日之精也。服之体生玉光,霞映上清之法也。
《三皇斋仪》云:修道之人,日中一食,夜半生气时食,此日夜两食,皆取生气时,避死气时也。他时纤毫不得安尝,必犯死气也。若疾患采药,或服饵休粮,各随所宜,不拘制限。夫食以养身,身安神乐,不饥之者修学易成,饿困虚赢功业不就也。
又云:一食道时,皆烧香以存,供养先圣,临目思见前神降见,歆飨良久,愿念施及一切,咸同饱满。
《洞玄五符经》云:食月之精可以长生,食星之精上升太清也。
《登真隐诀第二》云:服云牙,可绝谷去尸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服云牙,可修真一之道,守元咽液。若似饥,当食面物,以渐遗谷却粒,不得一日顿弃,所谓损之又损之,以致於无为也。
《金简玉字经》云:服食断谷者,忌食酒肉及五辛之菜,皆当沐浴,洁衣烧香也。亦见《大有妙经》也。
《太一洞真玄经》云:子既不能服食去谷、清肠研真者,且当节诸臊秽血腥,杂食荤辛之菜一为禁绝者,可以度生命之长也。
又云:紫微真仙王夫人劝服木叙云:真人养生,太上所宝。七经五华,二淳内道。演出,服御众药,采释百草,禳疠固命,木为最好。流激百邪,消疾耐老。体生光润,充肌填脑。非夫勤慕可得,谓无天然,不为术方必也枯槁矣。
又云:养性驻年,玄发不变,此木家之所治也。
又云:夫木乃辟塞邪津,气遏鬼路矣。餐其九饵则灵心四数,荣卫轻盈。服其煎散,百疾廖除,可以长生久视也。合术之方为文多,故此不写出也。
又云:以两手摩拭面目,今小热,以为常,每欲数也。人之将老面皱者,先从两目下始也,人之体二气少者,先从两鼻间始也。谓此二处皱衰之户,人气力之关津,故起居常行此法,以辟皱衰,而气力常保康和也。
《太平经第一百一十四》云:青童君采飞根,吞日景,服开明灵符,服月华符,服除二符,拘三魂,制七魄,佩星象符,服华丹,服黄水,服回水,食镮刚,食凤脑,食松梨,食李枣,曰银紫金,服云腴,食竹笋,佩五神符,备此变化无穷,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
《登真隐诀第七》云:服五石者,亦能一日九食,百关流淳,亦能终岁不饥,还老反婴。遇食则食,不食亦平,真上仙之妙方,断谷之奇灵也。
陶隐居注云:虽一日九食而吸响,流变不变,不为津,终岁不饭而容色更鲜。
青君曰:干石□饭,东青朱英,一服立使人长算千祀,日服日延。
又清灵真人说:霍山中有学道者邓伯元、王玄甫,受服青精□饭、吞日景之法,用思房以来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藏,冥中夜书。
又云:三蒸青饭,非常来也。
又云:食面乃易减谷也,或补实易充耳。肠胃填满,不复虚疏。
服□饭,百害不能伤,疾疾不能干,去诸思念,绝三尸,耳目聪明,行步轻腾也。注云:丹青和神养气,能御却灾疠,故疾害不复犯,既精魂谐乐,无有忧悲杂念,肴谷既休,尸虫自然消绝,肝肾清润,耳目莹彻,筋强骨劲,行动如飞。
又云:凶年无谷,或穷不能得者,皆单服南烛,或和茯苓,或以蜜和南烛,或杂松栢叶也。
又云:夫断谷不必长生。必须断谷者,盖以遵修灵妙,息肴休根之累,服御药石,求易效之致。
又云:因谷以断谷化六府於毫渐。
又云:吸引之易感,无贵於七曜;修行之早成,不过於九道;保守之贞固,弗踰於镇生;卫用之急防,莫超於浑神;药石之速效,岂胜於青精;祈拜之至感,孰贤於朝谢也。服五石,镇五藏,若暂死,白骨如玉,七魄营侍,二魂守宅,三元欢息,大神内闭,外注皮肉,假来附身,故并应散朽,但使藏府不坏,色状如生,骨髓不枯,筋脑相注,魂魄镇守,三宫晏静,大神既不轮游九变,恒内闭於洞房,须当生之日乃复周流也。或四十年、二十年、十年、三年,随意而出。当生之时,即便收血育肉,生津成液,复质成形,乃胜於昔未死之容。真人炼身於大阴,易貌於三官,此之谓也。
天帝君云:太阴炼身形胜,服九转丹,形容端且严,面色似灵云,上登太极阙,爱书为真人也。
又引九华安妃曰:忧累靡干於玄宅,哀念莫扰於绛津,淡泊眇观,顾景共欢,俯仰四运,日得成真,视眇所涯,皆已合神。
正月四日、三月十五日、四月八日、六月四日、七月七日、八月八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十二日,并朝玉是也。正月九日、二月八日、三月七日、四月六日、五月五日、六月四日、七月二日、八月二日、九月一日、十月十日、十一月十一日、十二月十二日,并朝太素也。正月一日、二月二十日、三月二十七日、六月六日、八月二十日、十一月三日、十二月六日,并朝太极也。月七日、十一日、十五日,存玄丹。月一日、十一日、十六日、二十一日、二十六日,存宝镜。存宝镜者,存见两目变成两明镜,照我一体也。月一日、十五日、二十七日,服明堂符、皇象符。丁卯日,朝青童君。建、除日,存三一。寅时,存上景符三部,服玄真。卯日,服雾,服日象,仍服日芒,服七星符、解化符,朝太微,朝玉晨,服三气足龙。戌时,服月精,服玄真,服月芒。亥时,吸水,祝三云,祝五笋,祝六宫,存大君,卧祝剑环,仍存斗,存下景,存头五。辰丑时存双景,皆是修道之方也。
又云:升玄飞步回谢,拘魂制魄,亦是其方也。
《上清消魔经》云:琅牙郁华,七阳日婴,九琳之液,八琼之精,四蕊紫浆,五珠降生三华飞刚,双珠月明,兰液金,甘露玉瓶,神蕖丹散,云柯连营,琅圩朝结,西皇素盈,漱而变之,以入紫庭。
又云:东极织女之水,西尽长庚虞渊,南穷阳光之根,北测太阴液城。
又云:北采玄廓之绮柰,仰漱云山之朱蜜;东掇扶桑之丹椹,俯探长渊之文藻。上和九转之飞玉,下咽青玄之霞宝。太虚结镮,素婴怀抱,紫虬童子,九包凤脑,太极隐芝,绛树日道,太上虹李,天汉大草,南宫巨珠,西卿扶老,三梁龙华,灵妃所讨,有得食之,分神亿道。
又云;上清幽芝太和,斑龙黑胎,文虎白沫,出于西丘。七玄飞节,九孔琼珠,云浆琳液,玄圃琅腴,钟山白胶,金生青敷,阆风石脑,黑河珊瑚,蒙山白泄,玉肺灵丘,苍鸾金津,东英朱瓜,九节交结,太微紫麻。琼华玉实,流渊鲸波,赤河绛璧。北汲太极之井,中缀文朱之脉。云庭神桃,昆园玉液。夜精日草,青津碧荻。上招神光,下饮玄濑。仰握玄圃之琼精,俯摘园丘之紫柰。白水灵蛤,八天赤薤;万载一生,流光九裔。有得食之,太上之宝贵也。
又云:九石炼烟,丹液玉滋,荀首流珠,斑华石精,丹炉金液,紫华虹英,太清九转,五云之浆,玄霜绛雪,腾跃三黄,东瀛白香,沧浪青钱,高丘余粮,积石飞田,太虚还丹,太素玄坚,长光流草,云童飞千,亦能使人上飞轻举也。
又云:三十六芝,飞炉炼烟,阳水月华,五公之腴,镇生五藏,炼貌易躯,乃至瑰葩云屑,金粉玉柔,亦能延年至万岁也。
又云:玄水云华浆,五黄郁灵中,精干石□饭,众青朱英,白车飞节之实,流乌紫木之黄,一服立使人长算千纪也。
又云:松栢阴脂,山姜伏精,菖蒲,麦门冬,巨胜,黄精,菊花,苟杞,崖蜜,伏苓,桃皮,泽泻,萎蕤,黄连,升麻,地黄,赤箭,朱英,灵飞冰桂,服之小益也,无上升青天之期也。
《太一洞真玄经》云:太一,吸取紫烟也。太一者,人身中之神。《八素经》云:月华,日曜之气,映乎东井也。《二十四生图》云:朝列五星精,中翕日中津,夕食黄月华。《八素阳歌九章》云:仰翕琼珠华,俯乃觉明开。
《登真隐诀第七》云:岁月就远,精勤无亏,强体炼气,修药得宜,然后五腴改貌,玄水之液也。七阳变质,曲是精也。鹤炼冲虚,九转丹也。龙翻驾日,琅玕华也。锡书玉阶,诣太微也。受事琼室,诣玉晨也。吾道毕矣。
又云:飞琅玕之华,漱龙胎,饮琼精,服金丹,挹九转,服灵宝,行九真,白琅之霜,十转紫华,隐迁白翳,神散石精,金光灵丸,此是金剑经曲晨丹滓,九宫右真公郭少金甘草丸方,长桑公子服木方,扁鹊起死方,胡麻散,茯苓丸,九琳玉液,八琼飞精,太上制仙丸,是八琼丹也。太极真人青□饭,上仙灵方,太极真人采服云芽玉方,高丘先生四扇神仙散方,龟台王母四童灵方,太上八琼飞精丹服胎法,还神守魄黄赤内真保灵松烟流青紫丸,初神去本剬虫丸,赤丹金精石景水母,此紫文服日气法。黄气阳精,藏天隐月,此紫文服月精法。黄水月华,徊天玉精,镮刚水阳,青映赤树,白子绛树,青实琅玕,华丹太极隐芝,九真五公石腴、石精、金精藏景化形法。解炼之道,反行法,服玉液潮脑精心镜道具百神守玄中道遁变化景道遁变隐景道隐解法,九精炼气转皇存心术炼魂,法杖解法,水行不溺法,飞解脱纲道九灵明镜守玄白术,吞日景法,服丹霞道,守五藏含日法,服气法,食日精云气回行道,服日月气,服日月象,日在心,月在泥丸,行九息,服气服三气玄真法,玄真服雾气法,服五星气,服日月晨气,服
胎气,丹砂幽精,金碧紫浆,八琼绛液,龙胎凤脑,云琅玉华,九鼎云散,虹丹石脑,九华丹,北育火丹,流珠丹,炉火丹,岷山丹,虹丹之液,云华丹,鸣丹,金液,导仙八方,石中黄,云浆,太极真人遗带白散、青精石饭,流明散、制仙丸、剬虫丸、泽泻栢实丸,泽泻木散。
《登真第七》云:五石云腴,青童君曰:五公之腴,镇生五藏,炼貌易躯。已下出《五石云腴诀第四》,《登真隐诀》引而注之。
第三卷中有琅玕丹、曲晨丹、九转丹、五公石腴、青精石饭、四镇丸、四童散、四扇散、甘草丸、初神丸、茯苓丸、胡麻丸、流青丸、流炼腴、服木。
又云:朱黄塞耳消尸,是炼魄之要道。剬魄法:□绝灭三尸,云芽绝谷去尸,初神丸谷虫死、三尸枯,五行紫文以除三尸,服白芒消去三尸,数沐浴荡炼尸魄。
又云:服食断谷,休粮山林。断粒以清肠,清斋休粮,服□饭五年,谷断。咽云芽以断谷,欲断谷先服初神丸,太一四镇丸,亦以断谷。子不断谷,大洞未可得闻,断谷世自有方。此九条以断谷为善也。
又云:甘草丸,服少欲食,协谷而仙。次服□饭,兼谷勿违,益体除疾,肌肤充肥,然后登山咏洞讲微。
右此二条,以不断谷为善也。
会以七白灵蔬,合薤同消,故云会也。云草玄清者,黑巨胜之腴者,木之精云草者,以草润泽如云,亦谕云能含水草中有津也。玄者,色也。清者,资也。卉醴华英者,白蜜也。醴众卉之英华,酿之以为醴。蜜,土精也。五光七薤灵蔬者,薤菜也。薤音胡迈反五者,五月不动,掘之避盛火之害。七者,金数。白薤辛,金味也,薤金之精也。灵蔬者,谓神菜也。白素飞龙者,白石英也。白素衣,其形色,飞龙取其隐变。玄水玉液,玄清之腴水也。玉液,石英之液也。一名飞龙云腴。飞龙,石英名也。云腴,云腴草也。一名炼五石之华膏,华者,英也。膏者,玄腴也。扇南烛之东晖,招始芽之朱灵。南烛,阳物之精。东晖,伏灵之光。津始芽,荆叶之软也。朱灵,丹液之鲜洁者。五液夷泯,百关通盈,五藏之液平和调定而关节皆得宣溢,故无复淍枯之患。
又云:复励以晨漱华泉五方灵精,鸣鼓玉池,呼吸玄清,兼用云芽之法,漱濯清泉,以助充其润,则气质并康也。华腴童於□方胃满镇乎空青者,蜜能变老还少,使目青色洁。空青镇胤补液,故肠满□光。
又云:所以千算一启,寿随年荣,岁与药进,飞步仙庭,服尽一剂,命不复倾。五云生身,体神气精者,青童云:长算千祀,谓一剂而已。故言千算一启,服十剂则寿万年。五方之老来降青精之人,神附体则成真人也。
太极真人青精干石□饭,上仙灵方也。注云:此草有青精之神,而又杂朱青,以为干饭,故谓青干石□饭也。□音迅。此则诸宫上仙之灵方,非下法也。豫章西山青米,吴越青龙稻米是也。青米理虚而受药气。南烛草木捣取汁,以淹青龙之米,作药服之。其树是木,而似草,故号曰南烛草木也。一名猴药,一名男续,一名后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名山皆有,非但数处而已。江左吴越至多。其土人名之曰猴叔,或曰染叔,似栀子。其子如菜英,《清虚真人王君内传》说其方法大具也。
《上元宝经》曰:子食草木之王气,与神通子食青烛之津,命不复陨也。青精南烛,故兼云青烛也,服之仙矣。
又云:常漱玄池之华,以益六液也。注云:勤修云芽之道,以充六府之气也。空青者,虚曜而童面,上仙品石药及草木也。荆木者,《六甲阴符》云一名羊栌,一名空疏,一名壮荆。《上清六甲内经》有上清琼宫五帝内思上法,上清灵飞六甲内思通灵上法,清虚真人醮灵飞上法。
《八素经》云:日精赤以金精,石景水母之英,炼於日魂,曜精八芒,服之精元幽关,体生奇光,与日月同年。月光黄华,常以月二十五日经於东井之上,沐浴灵晖,莹饰精芒,鲜明黄华也。夫欲求仙,当以其日采黄华於东井,服阳精於月魂,润流九孔之内,神镇五府之宫,修行其道,上升月庭。月魂在东井之内,则日月通晖之户。
《三元真一经》云:苏林服保灵松烟流青紫丸,令人长生,出阴入阳,颜色曰与玉同光。
又曰:真人涓子云:必欲服食者,当先去三尸。三尸不去,虽断谷绝五味,虫犹不死,人体重滞,所梦非真,颠倒翻错。邪欲不除,由於虫在其内,摇动五神故也。
又云:制仙丸者,太上八宜飞精之丹也。又有制虫神丸也,又云琴高先生受镇气益命之道,又行补精反丹之法。
《宝剑上经》云:太极曲晨八景飞精,名之曰太极藏景录形灵丸,服之能浮景云霄,飞行太虚。
《三元玉检》云:九天真王乘九色之凤也。
《三道顺行经》云:南极上元君受高上顺行三道之要,黄气阳精之道,翕御灵晖,口歠皇华,仰餐飞根,存七曜於紫晨,三景垂映,七精翼轩,五灵交带,四司结篇,西龟定录,名题高晨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太极真人服四极云芽也。
《宝剑上经》云:胡仙芝草,飞天之华。又有反生之香,玉蜜之山也。
《金根经》云:餐霞咽气,咀嚼玄根。
《大有上经》云:泥丸天帝三一者,乃一身之灵宗,百神之命根,津液之山源,魂精之玉室。是以胃池体方以受物,脑宫圆虚而适真,万毛植立,千孔生烟,德备天地,混洞太玄,故名之曰泥丸。泥丸者,体形之上神也。
又云:两眉间却入,左有明童真君,右有明女真官,中有明镜神君。此三君,共治明堂宫,腰带四玉铃,口衔玉镜,铃并赤玉也。若道士恐畏,存三神使鸣玉铃,使声闻太极,使吐镜,光令万丈,存见此三君,口吐赤气,使灌兆口,则千妖伏息,万鬼灭形。若道士饥渴,吸而咽之,须臾吐赤气,使灌兆口,因吸而咽之,须臾自饱也。又旦起皆咽液三十过,以手拭面摩目以为常,存唾变作津液也。
《太一帝君洞真玄经》云:欲存服日月之气者,当知日月景象,日圆形而方景,月方精而圆象,景藏形内,精隐象中,景赤象黄,是为日月之魂。若知其道,乃可以吐纳流霞也。服日气之法,以平旦采月华,以夜半存之,令光景,照我泥丸,下及五藏,洞彻一形,常得长生。
又云:存日入我口,如味也。存月入我脐中,当命门下照阴室之间也。
又云:闭目啄齿五过,以左手第三指捻鼻下人中七过,以右手第二指捻两眉九过。此为却辔三五七九封制百神门户之法也。
《玄母八门经》云:太素真人所服之药者,云草玄清者,黑苣藤腴也。一名玄清也。卉醴华英者,白蜜也。五光七白灵蔬者,薤菜也。白素飞龙者,白石英也。黑苣藤腴,白蜜凝雪者。
又云:云腴者,味香甘美,强而补精,镇生五藏,守气凝液,长养魂魄,真上药。
又云:腴蜜,名曰玄水玉液,一名飞龙云腴,一名炼五石之华膏也。至十五年,身有玉光,内外洞彻,长生天地,役使鬼神。三年之后,眼见夜书也。此药逾於八石之饵也。又复五石入喉,宝炼五藏,五藏上皆生五色华也。
又云:常服日月之精华者,欲得常食竹笋。竹笋者,日华之胎也。一名太明。又欲食松叶也。松者,木之秀也。欲服日月,当食此物气以感运也。太虚真人曰:松者,木之秀也。其松栢,皆曰秀木也。
《大洞经》云:道君散教养形,吐故受新,摄精逐秽,漱晨华以招日皇,挹夜明以抱月珠,结璘吸霄,双景合游,飞芝葩玄,灵若被岫。
又云:道君吐纳七冥,六度挥惠,八解寄成,略略远畅,飘飘绝冥,心泊节淡,以回孩婴也。
又云:道君仰簪日华,拾落月珠,摘绛林之琅实,饵玄河之紫蕖,偃赛灵轩,领理虎书。
又云:暧沫三黄,绛液易精,九琳吐芒,琅圩百变,碧映水阳,八琼飞景,萎蕤绿浆,曲晨乘霄,流金月明,玄津玉液,灵腴五公,光叶散音,一唱八张,波若火精,伊离玉姜,金鉴百会,舍利炼香,郁郁灵宝,化易文章。刀圭既陈,寿不可量,皇真元之珍药,上帝之所秘也。或炼五云玉华灵金饵,朱魄绿蕖,华腴碧精,南烛翠□,沉沙空青,朝采五晨,玉渊素浆,亦能反故还新,变老得婴也。
又云:悬囄邋而水柔,九琳洞合而玉成。火琅遂珠,流金采琼,有齐上契,命胡可倾。
《登真隐诀第四》云:太极真人服四极云芽神仙上方,揖五方元晨之晖,食九霞之精也。注云:谓清晨之元气,始晖之霞精。日阳数九,是曰九霞。本文云:所以神光内曜,朱华外陈,体生玉瑛。注云:形与明挹晨晖以止渴,食霞精以充根。藏府与神光合曜,色貌随朱华共鲜。玉润映体,和气明形,皆五晨之灵锋,六澧之渊液,所能致也。
又云:得九琳玉液、八琼飞精者,则合终二景,天地同符也。
又云:虚淡内充,守元咽液,所谓真一也。
又云:致神以六液五气。
又云:常咽赤液,以哺养三宫也。
又云:云芽者,五老之精气,太极之霞烟,故采晖景之锋,以充於六液之和,洞微冥感,万神来降,幽映相求,不唱而应。是以龙吟方渊,故景云落霄,虎啸灵丘。故冲风四振,阳燧招明,而朱火郁起,方诸罕阴,而玄流湛溢,自然不觉所测。况学者方栖心注玄,精研道根,秽累豁於中胸,真正存乎三宫,采五晨之散晖,服六体之霞浆,税九天之奇宝,吐玄妙之秘言,龙曜发跃,明光七焕,味三华於皓齿,取饱液於唇锋,内炼六府,开聪彻明,呼吸天元,魂魄炼形也。
《真诰第五》云:黄山君诀曰:养性,服食药物,不欲食蒜及石榴子。道士自不可食,又禁房中。既令药力不行,又计食一斤损算百日也。沈羲口诀:服神药,勿向北方,大忌。亥子日,不可唾,亡精失气,减损年命,药势如土。
《真诰第七》云:汉昭帝时,张庆之女名微子,常服雾气。自云雾气是山泽水火之华精,金石之盈气也。久服之,则能散形入空,云气合体。微子云:受此法於东海束华玉妃渟文期也。
又云:女真传礼和服五星气得道也。
又云:仙女范丘林行挹日月之景,服九灵明镜之华。
又云:陈世京,服术及泽泻寒华也。
又云:玄一真人初入天台山,服食胡麻也。
又云:司马季生服明丹之华,挹扶晨之晖,令颜色如二十女子,须长三尺,黑如墨也。
《真诰第九》云:左采日华,右机月根也。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修奔日月祝曰:食青精日,饮云碧之腴,宴八极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林之殿,咏玉晨之词也。
又曰:日魂精神,珠景赤童,使我西到六领之门,入协晨玉宫人弦素丘八景上房,得带千明之符,佩流星夜光之章,坐太和之殿,登七灵之台,饮月华云膏,食黄琬紫津,咏高上之篇,吟玉晨之词也。
又云: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方,此丹有八名,或名曰四蕊华,或名曰太微紫玉腴,或名曰五珠华丹,或名曰绛生晨华,或名曰三华上丹,或名日太上飞刚,或名曰九晨上丹也。
《后圣道君·列纪》云:黄水月华丹、徊水玉精丹,水阳青映液也。故太上真人宴观七觉,游翔万方,寔由四液之飞津,五珠之丹皇也。
又云:服之唾地,则为日月之光也。
又云:北都琅玕华,则绛生之丹粒也。‘
《七星移度经》云:渴翕良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绛树赤子。
《紫度炎光经》云:九皇太精北极真君,益我精胎,强我三魂,左引日华,右拘月津。
《道基吐纳经》云:道士修身吐纳,休粮一旬,精气微热,颜色萎黄,二旬之时,动作眩冒,支节怅恨,大便微难,小便赤黄,或时一利,前溏后刚前。至三旬,身体消瘦,重难以行。四旬之时,颜色转悦,心志安康。五旬之时,五藏和调,精气内养。六旬之时,体复如故,机关调良。七旬之时,心恶哗谊,志愿高翔。人旬之时,恬惔寂寞,信明术方。九旬之时,荣华滑泽,音声涣章。十旬之时,精气皆至,其效日昌。修之不止,年命自,长。三年之后灸瘢除减,颜色有光。修至六年,髓填一脑实,豫知存亡。经历九年,役使鬼神,号曰真人,上佐上皇,与天同寿,与日合光。传非其人,身受其殃。
《天文上经》有龙胎金液九转之丹,守形绝粒,辟除万邪,五号先生仪有紫庭金夜也。
《玉诀经下》云:元始五炁常以鸡鸣上会灵宝玉山玄都上宫,阳光初明散元始之晖,流观诸天。其气郁郁,其晖熏熏,精如月珠,光如紫云。气运转如车之轮,上御九天之关,中固五帝灵山。下注云:学士五牙之根,上宫众圣大智真人皆以其时餐食其晖,仰咽其精,与天相承,致得无穷也。后圣道士休粮,长斋五岳,绝尘人间,远思清真者,得日日服日根之霞,吞太阳之精,则立觉体生玉泽,面有流光,位为玉皇。
《道引三光经》云:三光者,一名流精,二名泽婴,三名法气,四名阳王,五名云华,六名导仙,七名九变,八名定光,谓三光仙道炼胎之术也。
《道学传第二》云:许迈,字叔玄,小时名映,后自改名。远游入新成道山,服苣藤谷,常服气,一气千余息。晋永和二年,移入临安西山也。
又云:高平阎玄之,琅琊彭初,皆就远游受业。远游曰:阎君可服气以断谷。彭君宜须药以益气,遂教彭以饵朮,并委质。伏事三年,远游曰:君以解此,但当勤修之耳。专修矣,心如死灰,形如委骸,可各索清静处以自精妙。於是玄之往於潜饵朮为务也。
第三卷又云:王嘉,字子年,陇西人,在东阳谷口凿岸为穴而自居,不食五谷,不衣华丽,清虚服气,不与世交,姚长慕容,迎之不应也。
《真诰第五》云:范幼仲,辽西人,华阳中监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三气。三气之法,存青白赤三气,各如弦从东方日下来,直入口中,挹之九十过,自饱便止。为之十年,身中自生三色气,遂得神仙。此高元君太素内景法,旦旦为之,临目施行,视日益佳也。
东海东华玉妃渟文期授含真台女真张微子服雾之法,常以平旦於寝静之中坐卧任已,先闭目内视,发髴使如见五藏。毕,因口呼出气二十四过,临自为之,使目见五色之气相绕缠在面上,郁然久行之,常乘云雾而游也。
又云:守玄白之道,常旦旦坐卧,任意存泥丸中有黑气,存心中有白气,存脐中有黄气。三气俱生如云以覆身,因变成火,火又烧身,身通洞彻,内外如一,旦行至向中乃止。於是服气一百二十,都毕。道止如此,使人长生不死,辟灾却害,尤禁酒肉五辛之味,当别寝处静思,尤忌房室,房室即死。
又云:夫学道唯欲默气养神,闭气使极,吐气使微。又不得言语大呼唤,令神劳损。如此以学,皆非养生也。
《真诰.甄命第四》云:体摽高运,味玄咀真。吸引景曜,凝静六神。焕领八明,委顺灵根。忧累靡干於玄宅,哀念莫扰於绛津也。
《真诰第七》云:范幼冲,辽西人也。受胎化易形,今来在此,恒服青赤白三气之法,遂得神仙也。
又云:徐宗度,晋陵人,受风谷先生气禁道也。
又云,龙述,字伯高,后汉时人。从仙人刁道林受服胎气之法,托形解亡,隐处方台,师定录君也。
又有刘阿平者,居方山洞室中,常服日月晨气,颜色如玉,似年三十许人也。
《本行经》云:昔禅黎世界队王有女字曰絓音,年至十四不言,王弃之空山。女之无粮食,常仰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体不损常也。
《空洞灵章》云:朝餐五云气,夕嗡三晨光。
又云:食气长阜穴,咽津黄水华。闭夜拔朽骸,还童及素牙。身入不死劫,名系玉灵都。
《八素阳歌九章》云:七宝玉粒金丹,紫芒隐芝,左掇右拾,夜光凤脑,虎沫云琅,琼霜奇味,一御则身拂太空。
《奔日月二景隐文》云:饮月华云膏,食黄琬紫真之精也。
《道学传第二》云:无石饴饼,以钟乳代之。此二物,皆石上之津所生。在许迈传中。
《真诰》云:周穆王北造昆仑,饮绛山石髓,食玉树之实也。
《道学传第三》云:燕济,字仲微,汉明帝末时人也。少好道德,亦
不仕於世矣。初入华阴山,服木及大黄精、种云母、雄黄、丹沙、芝草也。
第十四卷云:双袭祖,字仲远,梁时人也。初断谷赢瘦,有富人范欣请为辩名药,并给仆使,采之,俄更复常。范氏所给水牛,在山耕积年也。
第二十卷云:女官萧贞,东海丹徒人也。少离家入遗山学道,唯饵柏叶也。
《列仙传上》云:赤将子舆者,黄帝时人。不食五谷,而食百草华。
又偓佺者,槐山采药人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而目更方,能飞行逮走马也。
师甪里先生,受山隐灵宝方:一曰伊洛飞龟袟,二曰白禹正机,三曰平衡按合。服之日以还少,一日行五百里,能举千斤,一岁十易皮,乃仙去。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主仙道君以云碧阳水晨飞丹腴二升赐王君,
君即拜而服之,积九年之中,视见万里之外,能日步行三千里,坐在立亡,
役使群神也。
甘草丸方出南岳魏夫人传
第一者,甘草六两。第二者,丹砂三两,好者。第三者,大黄五两。第四者,乾地黄七两。第五者,白木十两。第六者,五味五两。第七者,人参五两。第八者,茯苓四两。第九者,当归三两。第十者,天门冬四两。第十一者,木防己二两,第十二者,猪苓三两。第十三者细辛二两。第十四者,次明子二两。
右十四物,并令得精新上药,不用陈久者。先各细捣,不筛乃秤散,取两数足,乃入臼,以次内甘草,捣一千杵,次内丹砂,又捣一千杵,自从次第一种以次内臼,辄捣一千杵。凡十四种药,合药一万六千杵,都合三万杵。药成以蜜丸,食后服,如梧桐子大十丸。宁从少起,亦可服三十丸。此药内灭病,无毒,无所禁忌。食一年乃大得其益,无责旦夕之急效也。俗中女服之,令人多子,无伤病也。久服神仙不死矣。合药当在别室洁处,不得令杂人多目见之,亦当沐浴斋戒三四,可捣治之。百患千病治之皆愈,不能一一纪所善之名也。其服食吐纳事,诸经大有,此不更录也。
4-三洞珠囊卷之四
三洞珠囊卷之三
三洞珠囊卷之四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绝粒品
《道学传第六》云:褚伯玉,字元璩,吴郡钱塘人也。隐霍山炼液餐霞,积年绝粒也。
《吐纳经》云:绝谷不食,元神之道也。初服气一日二日之时,谷气未定,颜色郁黄。三日之时,谷气去,精气来。四日五日之时,精气阴阳和调。六日之时,精神安定,耳目聪明,行步便利,日已坚强。七日之时,常欲轻举,至道之故,梦寤仿髴,上通神明。八日之时,神行八极,能默然每为,口中自甘,志骨自强。九日之时,精神备,形弱者强,神气日坚固,不行自远,不来自近,颜色日悦。十日之时,诸神来至,门皆关,玉女侍从,左右轻举,若鸶云中微翔,道以得矣。
又云:道以精为宝,施与则生人,人留则生身,生身则永度,世仙位也。生人即功遂而身退隐也。俗以为剧,何况忘施而废弃,损不学多,故废老而命坠也。
老君曰:精者,血脉之川流也。精去则枯老,是以宝之也。人以身为国,神为君,精为臣,气为民,常行爱精,此要道也。
老君曰:道者,气也。宝气则得道,得道则长久。神者,精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也。
又云:长生道精为宝精者,人之所由生也。精为宝,故曰道也。一曰之道,朝饱暮饥。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岁之道,夏瘦冬肥。百岁之道,节谷食枣。千岁之道,孤男无女。是谓长生久视,莫有能数也。今谓此已上之文,并出道基。
《吐纳经》又云:盖闻八公有言:食草者力,食肉者勇,食谷者智,食气者神。圣人,不食者,不死也。又《黄庭经》云:仙人道士服气,非有神也。积精所致和气专也。人皆食谷与五味,我独食太和阴阳气,故能不死也。则休根食气为生道,阴阳还精为重宝,幸可修身至寿考,空但慕远谓无有,更反於愚自使老,千金送葬无益兆,悲悼哭泣自懊恼,不如长生最为好。故记道几言约少,笔堕有真不妄修,造之不释升太吴。
《太平经第一百二十》云:是故食者命有期,不食者与神谋。食气者神明达,不饮不食与天地相卒也。
第一百四十五云:问曰:上中下得道度世者,何食之乎?答曰:上第一者食风气,第二者食药味,第三者少食裁通其肠胃。
又云:天之远而无方,不食风气,安能疾行,周流天之道哉?又当与神吏通功,共为朋,故食风气也。其次当与地精并力,和五土,高下山川,缘山入水,与地更相通,共食功,不可食谷,故饮水而行也。次节食为道,未成固象,凡人栽小别耳。故少食以通肠,亦其成道之人。次《道基经》云:服药食麦为善!昔有甘始道士,御气食麦而度世也。
又云:合道不言得无之真昼夜不卧,日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息也。
又云:食谷名之谷仙,行之不休,则可延久长也。不食谷者,可以升云度世,不死之矣。又《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太极真人曰:夫受生气於五谷者,结胎育物必抱谷气之流精也,合真万化亦陶五谷之玄润也。若子寄形於父母,将因所生而摄其生矣。不缘所生之始本,而顿废其所因者,未曾不枯竭於偏见,断年命以凋伤乎?皆宜因其所由,顺其津源,凝涤而和,微而散根,使营卫易炼於日用,六府化谷於毫渐矣。故因谷者,乃用生之良术,缘本以去本者,乃摄明之妙迹耶。於是扇南烛之东晖,招始牙之朱灵,五液夷泯,百关通盈,神乐三宫,魂柔魄宁,复励以晨漱华泉,五方虚精,鸣鼓玉池,呼吸玄精,华腴童於□方,胃满镇乎空青,所以千算一启,寿随年荣,岁与药进,飞步仙庭也。服尽一剂者,命不复倾,五云生身,体神气精,亦能一日九食,百关流渟,亦能终岁不饥。还老反婴,遇食则食,不食则平,真上仙之妙方,断谷之奇灵也。向云南烛者,仙草也。其树是木而似草,故号南烛草木也。一名猴药,一名男续,一名后卓,一名惟那木,一名草木之王,生嵩高少室、抱犊鸡头山,已录服食品讫。此方亦出《登真隐诀》第十也。前服食亦说与此大同小异也。
《道基道士吐纳经》云:绝谷断稻米及饵清物者,不得饮酒,令人迷惑,气脉烦结,百脉不通,又生热不如不饮,可为清洁也。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道士纳和气存神,服霞修求,长生之事,慎不可食五荤之菜,及为酒色之病败也。是故古之神人云:五荤为伐藏之斧斤,酒色为丧身之棺椁。夫能断斧斤之所伤,塞棺椁之死宅,然后可以陟长生之涂径,渐神仙之蹊路也。
《旡量变生经》:食肉及五辛,神不居人身中也。
《金书真记》云:食五辛,败仙相也。五辛者,葱蒜韭薤兴渠,今俗间不详之。
神丹仙药名品
又第九卷服食品第二十九隐山品并有仙药名
《太上八景四蕊紫浆五珠绛生神丹玉经》云:第一绛陵朱儿,《口诀》云是丹砂,巴越之精上者。第二丹山日魂,《口诀》云是雄黄,取洞明者。第三玄台丹华,《口诀》云是雌黄。第四青要玉女,《口诀》云是空青。第五灵华液腴,《口诀》云是熏陆香。第六北帝玄珠,《口诀》云是消石。第七紫陵文侯,《口诀》云是紫石英。第八东华童子,《口诀》云是青木香。第九白素飞龙,《口诀》云是白石英。第十明玉神朱,《口诀》云是真瑰拾芥者。第十一五精金羊,《口诀》云是阳起石。第十二云华飞英,《口诀》云是云母,光明白者。第十三流丹日膏,《口诀》云是胡粉。第十四亭艮独生,《口诀》一万是鸡舌香,味辛者。第十五碧陵文侯,《口诀》云是石黛。第十六倒行神骨,《口诀》云是戎盐。第十七白虎脱齿,《口诀》云是金牙石。第十八九灵黄童,《口诀》一百是石硫黄。第十九陆虚遗生,《口诀》云是龙骨,舐之附舌者佳也。第二十威文中王,《口诀》云是虎脑。第二十一沈明合景,《口诀》云是蚌中珠子。第二十二章阳羽玄,《口诀》云是白附子。第二十三绿伏石母,《口诀》云是磁石。第二十四中山盈脂,《口诀》云是太一余根,取中央黄者。二十四种,合为八景四蕊五珠绛生神丹也。此丹服一两即头生九晨之光,面有玉华,飞映宝曜,洞观天下,造诣紫虚,出入玉清,寝宴晨房也。
《太一饵瑰葩云屑神仙上方》云:夫茂实者,翘春之明珠也。巨胜者,朗秋之沈灵也。丹枣者,盛阳之云芝也。茯苓者,绛晨之伏胎也。五华合烟,三气陶精,调安六气,养魂护神,能得其方,位为天仙,老素反玄,婴胎童颜,千害不伤,延寿万年。
又云:玄水云华浆法亦曰:云茂朱浆,日服五合,使人体香而面有童华,神仙方也。
又云:太一四镇丸者,神生五藏,镇六骨,养七窍,和九关,炼三魂,明二童,保一身,长生万岁也。
又云:三神龙骨,益六液,养穷肠,黑发止白。
太一菖蒲丸散方者,守中炼神,长生久视,填凝骨髓,补满脑血,久服紫色如少女之形。一名九转始精。菖蒲,一名昌阳芝草。
已上并出《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以为主也。
《大洞真经》有九转霜雪,琅牙华丹,还白玉玄水,金液流精,玉林结华,日月之水,皆白日飞仙登天之道也。
又云:仙母金丹,一名西王母停年止老飞丹,服之不死,面有少容,如女子。
《紫度炎光经》云:飞丹紫华流精,有百变之色。
又云:玉胎琼液之膏。
《飞行羽经》上云:金精冶炼之膏,食之一口,得寿七万年。
《洞真太极帝君镇生五藏上经》云:云草玄清者,黑巨胜腴也。一名玄清。卉醴英者,白蜜也。五光七白灵蔬者,薤菜也。白素飞龙者,白石英也。亦见《九真中经》。
《后圣道君列纪》云:琅讦华丹,药种物。
绛陵朱儿十斤《口诀》云:是丹沙。丹山日魂五斤《口诀》是雄黄。白素飞龙一斤《口诀》是白石英。青要玉女五两《口诀》是空青。紫陵文侯五两《口诀》是紫石英。碧城飞华五两《口鴂》是石黛。北帝玄朱一斤《口诀》是消石。九灵黄童五两《口诀》是硫黄。五精金羊五两《口诀》是阳起石。云华飞英五两《口诀》是云母。白虎脱齿五两《口诀》是金牙石。流丹白膏一斤《口诀》是胡粉。倒行神骨五两《口诀》是戎盐。玄台月华五两《口诀》是雌黄。
都合十四种华丹,若成一两为一仙。
白华者一名章拒,一名章明,一名章生,名章草,一名章陆,一名通神,一名通精,一名通灵,一名王女,一名家仙,一名家宝,一名家芝,一名延命,一名长生草,一名守宫,一名守宅。
十二部一名夜呼,一名夜呜,一名致精,一名阳明,一名阴明,一名赤葛,一名当陆。
凡二十四名,上应天地二十四气,服之方寸七,令人通神致福。
《文始内传》云:老子与关令东游,登日窟常阳之山,掇扶桑之丹椹,散若林之朱华。
《道学传第四》云:交址出葛洪之采者。
第十四卷云:双袭祖,字仲远,梁天监十四年自往武陵寻丹砂,杂药公私,施与数十金,皆以赈救穷乏也。
丹灶香炉品
《洞神经第十四》云:饵丹砂,焚香,用香炉□五具也。大洞真字芝丹青玉炉炼云根柔金刚之经也,亦出《上清三天君列纪经》。
《登真隐诀》云:其烧香之炉,无言其形范者。古人多用博山及三足也。《八威召龙经》有博山香炉也。
《太真科上卷》云:崇玄台有大香炉,高五尺,恒焚香,烟不绝也。
《升玄经第六》云:玉童扬奇华,玉女奉香炉。
第三云:七宝之台,有七宝香炉,烧众妙香,馨熏无量也。
《海空经第三》云:尔时海空智藏即起,于席整衣帔,执香炉,正对天尊,恭敬而立,赡视目无他顾,心无他想也。
《天文上经》云:日月垂光,金炉隆崇,或在离门,或在命宫。
《八素真经》云:仙人唯知飞丹召霜,煎炼云朱,水玉解金,九炉炎霄也。
《道学传第十》云:东乡宗超,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尝露坛行道,□音廉中香尽,自然满溢。又炉中无火而烟气自生,氛氲周遍,久之不歇也。
第十四卷云:双袭祖,字仲远,梁时人也。好读经,手不释卷,临汝侯任郢州经涂要清使,左右以香炉□一具置袭祖前,更无所言而去。
第十五卷云:陶贞白以三真宝经封以锡函,投诸岩穴。又以真金鹊尾香炉随经供养之。
第二十卷云:女冠宋玉贤,会稽山阴人也。既禀女质,厥志不自专,年及将笄,父母将归,许氏密具法服,登车既至夫门时,及六礼,更着黄布裙褐,手执鹊尾香炉,不亲妇礼,宾主骇愕,夫家力不能曲,弃放还本家,遂成出家也。
《大劫上经》云:天人玉女持罗天香案,擎治玉之炉,烧九和之香也。
三洞珠囊卷之四竟
5-三洞珠囊卷之五
三洞珠囊卷之五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坐忘精思品
《南华·齐物论第二》云:南郭子景隐几而坐,仰天而嘘嗒焉,似丧其偶也。
第六篇云: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此谓坐忘也。
第四篇云:支离其形,役则不预,又况更支离其德者乎?
又云:无听之以耳,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气者,虚而待物也。虚室生白,吉祥止矣。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
第五卷引《集仙记》云: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奉道精进,元嘉十四年於精思所忽觉额上惨痛,搔之得宝珠九枚,即泛以清水,辉耀竟室。于时临川王镇江陵,求看宝珠,即分三枚付信也。
《道迹经》云:青童君曰:夫精思者,当先烧香於左右也。
《上清八景经》云;精思百日,真人降形,仙人诣房,与子共言,赐子神仙之药,授子神真之道也。
《葛仙公五千文经序》云:精思远感上彻,太上道君遣真人下授文帝五千文经,希微之旨也。
又云:静思期真,则众妙感会;内观形影,则神气长存;体洽道德,则万神震伏,祸灭九阴,福生十方,安国宁家,孰能知乎?
《庄子·大宗师篇》云:夫坐忘者,堕支体,黜聪明,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此亦是精思之义也。又《南华论·齐物篇》云:南郭子綦隐几而坐,嗒焉似丧其偶,故行若曳槁木,坐若聚死灰。此亦是精思之义也。
《登真隐诀》云:五灵道人支子元乃於静室精思,存五星在头上,岁星在左,太白在右,荧惑在膝中,使镇星在心中,各见光芒气色也,久久行之,出入远行,常思不忘,无所不却也。此五神因共人身,则白日升天也。《裴君内传》云:佛图道人支子元,裴君授以长生内术。
又云:寻药之与存思,虽致道同津、而关源异绪。服药所以保形,形康则神安;存思所以安神,神通则形保。二理乃成相资,而有优劣之品。今虑神漏而形弃,是存思之为优,未见形去而神留,服药所以为劣。其有偏用能通者,亦同臻道岸,而未若兼善,使药与思交用,形与神相入,则指薪日续,游刃无阻,生涯自然而立,死地何从而来也。
《真诰第五》云:凡人常存思识已之形,极使仿髴,对在我前,使面上恒有日月之光,照洞一形,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前九寸,令存毕,乃啄齿三通,微祝曰:
元胎上真,双景三玄,右制七魄,左拘三魂,令我神明与形常存。毕,又叩齿三七通,咽液三七过。此名为帝君录形拘魂之道,使人精明神仙,长生不死。若不得祝者,亦可单存之也。
《真诰第七》云:仙人张微子,是汉昭帝时张庆之女也。曾精思於寝静,诚心感处,故得东海东华玉妃渟文期降之,授以服雾之道也。服雾之法,始起於此。
又云:括苍山学道者平仲节,河东人也。受师宋君,存心镜之道,如此积四十五年,中精思身形更少,体有真气,中央黄老遣迎,乘云驾龙,白日升天,今在沧浪云台也。
又云:范伯慈者,桂阳人也。入天目山服食,饵胡麻,精思十七年,太上真仙司命君下降,授三十六卷经,后服还丹,白日升天,今为玄一真人也。
《太一金真记》云:昔有裴君,止於崆峒山,修行精思。一年之中,仿髴形象。二年之中,五帝乘日,形见在君左右。三年之中,终日语笑戏乐。五年之中,五帝日君遂与裴君骖乘飞龙之车,东到日窟之天,东蒙长丘扶桑之宫,八极之城,登明真之台,坐希林之殿,授挥神之章九有之符,食青精日,饮空碧玄神,於是与五帝日君日日而游。此所谓奔日之道也。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若能精思於静室,弃累风尘,诚注太霞之观,目罗上清之宫,定气明於审止,安神洞於太空,则不旬日而睹神,不移年而飞腾,积感发乎一寸,变璘郁乎霄峰,周览极乎百圆,化七十四方奇变之道,福不可量,皆神经之贵行,宝诀之上仙也。
又云:若能夷心於床室,思神颜於自然,财气达清霄,泽流九津,招灵景之幽华,荣朽老以长存,福庆衔於玄业,元吉散於种亲,可谓生死享其祚,祖考更生於胎仙,大象之妙化,巍巍乎灵文也。
《自然经诀》云:闭目存至真,精思降十老。升仙永无为,灵颜恒妙好。渴饮玉池浆,饥食金光草。故陈先生修道会真必以精思为本,存神入观克以静念为先也。
长斋品
《太玄经第八·老子传授经戒注诀》云:夫斋供丰俭,随时施设,大法清虚,简素为上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季伟昔长斋三年,诚竭单思,乃能服日月光芒之液,於是神光映身也。
《真诰第五》云:凡甲寅庚申之日,是尸鬼竞乱精神躁秽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席,及言语面会,清斋入室,东向心拜,存神念炁,期感神明,亦适意所陈也。如此者,玉女降侍也。
夫学道之士,当先检制魂魄,消灭尸鬼,常以月晦朔之日,庚申甲寅之日,当清斋入室,沐浴尘埃,正席而坐,得不眠者益善,以真朱笔点左目訾下,以雄黄笔点右鼻下,令小半入谷裹也。点毕,先叩齿三通,微祝曰:
上景飞缠,朱黄散烟,气摄灵邪,尸秽沈泯,和魂炼魄,合形大神,令我不死,万岁永全,聪明彻视,永亨利津。祝毕,又啄齿三通,咽液三过,并右手第二指蹑左目下各七遍。当尽阴按之,勿举手也。於是都按此二处,是七魄游尸之门户,钺精贼邪之津梁矣。故受朱黄之精,塞尸鬼之路,二景之熏淫乱之气也。此太极上法,常能行则魂魄和柔,尸秽散绝,长生神仙,通气彻视。行之三年,色念都泯也。
《无量经》云:正月长斋,诵咏是经,为上世亡魂断地逮役,度上南宫。七月长斋,诵咏是经,身得神仙,诸天书名黄箓,白简削死上生。八节之日,诵咏是经,为九宫真人。本命之日,诵咏是经,魂神澄正,万气长存,不经苦恼,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万神朝礼,名书上天,功满德就,飞升上清也。
《真诰第八》云:辛玄子,字延期,陇西定谷人也,汉明帝时人也。少好有道,遵奉法戒,至心苦行,日中菜食,炼形守精,不遘外物,或游山林,屏弃风尘,志愿凭子晋於缑岑,侣陵阳以步玄,故改名为玄子,而自字为延期矣。亦见《道学传第四》。
《小劫经》云:凡烧香朝礼,日中一食。
《道学传第四》又云:范豺,巴西阆中人也。白哲而美发,秀眉明目,容止都雅,不言先见,不说机祥,闲恬无欲,终日默然,结络败布以绳为网,披苫才得蔽形,冬夏徒跣,脚不皴裂,四时无寝。太元十四年到荆州,居于南郡枝江县之富城洲尾巴芒中,亦有屋宇,不障风霜,以桑柴为床,东稿插其间,有一空箪,一瓦瓶,装檐枕倚以卧,或有十日,荷檐乞食,口绝粳梁嘐醴滋味果实,唯粗粟饭菜羹食一升许,便过旬日也。
第十卷云:东乡超宗,字逸伦,高密黔陬人也。幼而离俗,不涉婚宦,立行精恳,人所不堪。日中而餐,餐止麻麦。门人眷属皆慕蔬肴,所处精庐鲑味不进也。住希玄馆,梁武帝三教兼弘,制皆菜食。虽有诏勑,罕能遵用。逸伦奉行,於是馆中法众莫不菜蔬,私有犯触即加斥遣,乃至厨醮不血味,远近嗟称,独为清素也。
又云:方谦之,字道冲,冀州赵郡栢县人也。外身济物,斋则六时。六时必十方忏,世中罕能随者,乃多独而行道。临当寿终,废斋七日而亡也。
又云:章旻,字高明,宣城人也,乃斥遣妻拏,出家受道,蔬食长斋,常以七尺虚幻,无劳爱惜,隐安吴山静处,绝根二十余日,凶人猛兽依其所止,气命赢微,亲宾固请进食,乃暂许之,粗已平复。陈大建元年,更绝饮食,云将护此身,会非长达,无益群生,不营久住,修道立行,何必在此?欲有更劝请者,拒而不纳也。
第十八卷云:沈法羲,字世贞,吴兴武康人也,住岝崿山。大弘道士每以正月十五日招集道俗,建邑斋,绕山续明也。
《上清大洞戒九十二条科》云:修雌一之道,平旦可小食,勿令饱。日中大食,过此以后,听甘木果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道士长斋,过中听饮清水,饮而绝食。平旦饮粥,日中菜食。
《抱朴子》曰:洪意谓大斋日数多者,或是贵人,或是道士,体素羸劣,不堪旦夕六时礼拜。愚欲昼三时烧香礼
拜,夜可阙也。若欲一日一夜斋、此可
六时行道也。
《太真科上卷》云:学道乐生,好法修术,长斋菜食,得道乃休,此第一业也。次斋千日、百日、月日,节食粗食,服气服药,饴食随堪,密行其间,他事公私之急,皆听暂解,事竟续之,心形无怠,克成真仙,空名苟修,息慢增考。
科曰:凡一年正月、三月、五月、七月、九月、十一月,此六月应斋。又一月之中,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此十日名曰十直斋,皆天神下降,精修得福也。
《太真科下》曰:长斋六时,随力所堪,大法常修习经讲吉日集斋皆可三时行道,拔度先亡,救济危疾,解罪度厄,悉六时行道。三时上经讲者,两时夜可覆讲,亦可诵经也。
又云:凡身为教主,习道率人,居宇有常,衣服有法,动静可观,所作可.则,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行化守一,天下同归。归乎清虚,守静唯笃,未能无待,常学少私,稍遣世务,三业可修。修三业,守一以斋为本。斋者,齐也,洁也,静也,不必六时行道,三时讲经,昼夜存神,忏悔请枫,干噪玄灵,更失其一。能得一者,必由摄三;能摄身者,端拱不扰;能摄口者,默识密明;能摄心者,神与道合。如斯为主成圣真仙。未全此者,摄身朝礼,离杀盗淫也。摄口诵经,兔妄言、绮语、两舌、骂詈;摄心存神,脱贪恚痴,十恶既去,十善自来,与道合真。不能尔者,勿妄为师,强立治化利养是□也。
《赤书玉诀下》云:太玄上宫,北帝常以庚申日制天民,三尸魂神条人罪状,上奏帝君。当以是日能修斋奉戒,昼夜思神,则三尸不得上天言人之罪,地司奏人善功,列言帝君,太一欢喜,即记名左契,长为种民也。
太上上宫至真尊神,常以甲子日遣太一中台大使者下周行诸天诸地,检校神祇,支散杂俗鬼精。若其日能摄斋烧香,中台大使者皆条善功,奏上三天上帝。上帝即为除监天领地上鬼神主,书名玉历,长为真人。
《法轮经》云:长斋幽阜,不倦昼冥,切栢中餐,潭水霐澄,息影岩穴,独宿孤征,与鹿为群,倚林栖形,穷兽对蹲,飞乌哀呜,风云凄切,万古沈零,凝水填磵,素雪翳庭,寒厉切肌,志励殊精,契阔林岫,艰苦备婴,劳不敢倦,极不敢宁,展转求道,遂感皇情。
《道学传第二》云:张天师弃家学道,负经而行,入嵩高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诸经中长斋事大有,此不具也。
三洞珠囊卷之五竟
6-三洞珠囊卷之六
三洞珠囊卷之六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斋会品
《太玄经第八·老子传授经戒注诀》云:夫欲传授道德而对斋者,法限三十八人,少不可减六人。六人为通斋官,备足一人为师,五人为保。保者,宝也,荷也,明也,证也,度也,成也。相重如宝,任荷可教,明其丹诚,证其业善,度其试难,成其至真。斋法:九日、七日、五日、三日,勿减一日。若减一日者,此是会而非斋。散财饭贤,谓之为会。文书启告,请监会宫也。故《玄都三会律》云:四月八日会天徒,皆设谪食也。注云:出天徒皆风毁小赎徒人之罪也。
前三十八人者,一曰三师,其一人为正师,二人为护师。即法师是也;二日五保,五人。即都讲是也;三曰六明,六人。即监斋是也;四曰七证,七人。即侍经是也;五曰八度,八人。即侍香是也;六曰九成,九人。即侍灯是也。
右六品三十八人,不能备者,多少随缘,皆为神足弟子晱┯⒉胖人,作五保七证之师,同为署受法之辞以修斋,然后授其戒录也。《三元经》中卷云:正月十五日天官,七月十五日地官,十月十五日水官,此三官上会玉京山,校定生死罪福簿录也。此日皆须斋会也。
舍失戒品
《太真科下》云:凡受道经科律戒箓,因缘应舍,许得舍之,不可委叛。叛不告而去,后难以还。舍而去后,后必易归。归乎至道无复去。今应去者,输诚告师,师设譬谏,为立方宜。方宜不立,谏必不从。为之烧香,启告三宝,教之三礼,心口发言,经戒科律与某身俱空,三界六趣与大道俱空,诸法空,一切空。三言之讫,三礼而去,后适意随愿而行,犹不得诽谤正法,弊露秘言。犯之,长堕地狱,无复入善之期。严加宣明,去后反悔,重求受科,先立功德,效力输财,然后依法受之如初也。
《太真科下卷》云:凡是受戒箓忽然失去,失去输一半,不须重受之也。
《正一法文下卷》云:失箓者,更令罚薪五束,朱三两,饭贤三人。失一,将军罚薪半束,朱四两,饭贤五人。失十,将军罚薪一束,朱五两,饭贤十人。失七十五,将军罚薪十束,朱七两,饭贤五十人。失百五十,将军罚薪三十束,朱九两,饭贤百人。凡输罚毕,得重受也。
又云:非意失去,某年月日时於家或在某处,遭公私逼迫,水火盗贼,依实言之,不知所佩之箓,何在,寻检不得,依自谪输薪厨以赎罪,更令得受,不胜元元也。
清戒品
《太玄部卷第八·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云:凡受戒及经毕后,月晦、月半不可不斋。斋则清戒、温戒,竟夜诵之百遍千遍,限外无数,永堪如此者,不可臧九遍,他日斋静,行来出入得诵便诵,不必斋时,谘师访友,思而行之,不须高声,心口相知。在人众中勿发於口,审能在心,然感通上圣也。
《正一法文下卷》云:凡为道民,便受护身符及三戒,进受五戒、八戒,然后受箓。受箓之前未受戒者,受箓之后依次受之,诵习通利,恒存思行,谙忆不谬,忘则犯科。未受箓时无所呼召,受箓之后动静呼神。不行戒者呼之不至,破戒之人吏兵远身,还上天曹,考官便逮致诸厄疾,公私灾横,輱轲衰否,所作不成。成功立德,舍暗入明,施善禳恶,以吉除凶,要在行戒,神即佑之。戒有别文,精详修习。或有不解,或有遗亡,或有谬误,或冒禁故,一或尊上逼迫,或畏死犯之,皆是愆招,悉名破戒,即应忏悔,首谢自新也。
凡违戒者,背负鞫言,协道信邪,杂事佛俗,此为不专,中心怀二,愚迷犹豫,或障缠深师,三诲之必能改革。守一不回,召神有效,三诲不悛,是为叛道。乖逆师尊,法应夺录,入佛奉俗,及无所事师慈,改之不追咎责。怨惹事他,弃本逐末,虽名奉道,实犯正科,诸官不得容受。积久知悔,更立功,乞还听许,依德升迁矣。亦别有《清戒箓醮仪》一卷,以行世用之。
立功禁忌品
《太玄都中宫女青律》云:凡修上清之法,不得北向及本命之上二处便回,触忤玉晨,秽慢本真。五犯不得入仙也,十犯被考左官,死入地狱三涂之中,万劫还生不人之道也。
又云:凡上学之士,受三天正法、四明之科,佩带真文,出入三光,及冥卧息不得露头,不着巾帽及脱衣露形,毁慢身神,耻辱真文、令真灵远逝,空尸独在,三犯不得入仙也,五犯死入地狱,万劫还生不人之道也。
又云:凡上学之士,受三天正法,四极明科,不得妄入淹秽,哭泣悲泪,吊问死丧,五犯伐功断,事不得入仙也,十犯死入地狱,万劫还生不人之道也。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道士存思上法及修学太一事,皆禁见死尸
血秽之物。当以真朱一铢散内水中,因以洗目漱口,并洗手足,微祝曰:
三光上道,太一护形。司命公子,五神黄宁。血尸散灭,凶秽沈零。七掖缠注,五藏华生。令我仙度,长享利贞。
凡道士受学生法,不得称死。称死事者则生气变动,不居常宅,故死气运入,魂神离弃,是以恶气游尸陈其间孔矣,将病将死之渐也。
《真一条检经》云:夫立功德者,不得触禁犯忌,当与身神相和,不可更相克贼。更相克贼,生灾起祸也。夫消灾散祸不得用本命行年,本命行年贼害汝身。
本命日,可行周天大度,炼气生身,不可妄失。行年日,可行生布气,养神育精,不可妄失。绝命日,不可用,用之致灾绝灭。岁星日,不可用,用之致县官刑狱。六害日,不可用,用之致疾病衰厄。月晦日,不可用,用之致灾,身枯气丧。岁破日,不可用,用之致灾,家门凶祸。
戊辰戊戊日,不可用。戌为天门,辰为地户,戌将是狗,辰将是龙。戌是中王神也,其日太上丈人诣太上老君,对校天下男女应生者,注玉历。九老丈人诣九老君,对校天下男女应死者,注死籍。道德丈人诣道德君,对校天下男女为功德者,记名左契。天帝丈人诣天帝君,对校天下男女为罪过者,着名右契。仙都丈人诣仙都君,对校天下男女应得仙者,上名仙箓。
天师还天曹,校梀初角反簿录,分别善恶,此日闭天门,塞地户,龙游五岳,狗行河梁。中黄犬神备守天门,中黄丈人备守地户,外事一断。其日不得烧香行道,关启章奏。汝曹妄有触耗此日者,中黄大神收摄汝曹魂魄,付候狱栲掠,六十日关启章奏,不得通闻,六十日考竟,遣魂魄还汝曹身中,令汝曹轗轲,衰耗亡失,疾病口舌皆由於此。若戊戌日卒有疾病县官者,当正心端坐,思过悔请,吾自悬知汝心,自为汝曹宽停考罚,明日汝曹有文书陈乞,即下赦恕之书汝曹也。
又云:受太一法在身者,遭父母丧,经三月日,期丧满月,大功丧经月,可得奉行道法,章书启乞也。
受天真三一真一赤界法在身者,遭父母丧,经百日也,期丧三十日,大功丧经月。月限未满,不得奉行道法,章书启乞也。
受黄书契令在身者,遭父母丧一年也,期丧百日,大功丧四十日,小功丧满月,缌麻经月。月限未满,不得奉行道法,章书启告也。若违犯落平阴狱。狱中恒有泥涂,滑不可走,被考使走行涂中,不得一步便自倒地。如此三百年,考竟更生,为人短悴,众人所轻也。
《真诰第九》云:正月庚申,二月辛酉、三月庚戌、四月癸亥、五月壬子、六月癸丑、七月甲寅、八月乙卯、九月甲辰、十月丁巳、十一月丙午、十二月丁未。
右上帝杀日不可请乞,百事无宜。
《金书仙志》云:夫学仙之人;勿北向便回,仰视三光;勿北向理发,解脱衣裳;勿北向唾骂,犯破毁王破谓岁下辰也。王谓王气之所在也。勿怒日月星辰,勿以八节日行威刑,勿以月朔日怒恚,勿以三月三日食百草心,勿以四月八日杀草伐树,勿以五月五日见血,勿以六月六日起土,勿以七月七日思存恶事,勿以八月四日市履屐附足之物,勿以九月九日起床席,勿以十月五日罚责人也,勿以十一月十一日不沐浴,勿以十二月三日不斋,烧香念仙也。诸如此忌,天人大禁,三官告察,以是为重罪矣。或令人三魂七魄流竞,或胎神所憎,三官受恶之时也。是以恶梦交於丹心,妖魅乘其朱阙,精夜触犯神真,烦恼流变,多禁莫识奇术,子能奉修,则为仙才,不奉天禁,则为伤败。
《黄顺请问上经》云:受老子经,不奉混俗祠祀。
又云:受法之身,常出入行来,经履新生及新死之家,及行逢死尸与棺木者,还所住处,香汤沐浴,方得烧香也。
又云:受法之身,不入产妇之户,及不得见尸者,谓异处断隔於来往,则乃朝礼无废,不拘日数之限。若家无隔异者,四十五日方得朝礼也。
《正一法文下卷》云:协道信邪,此为不专,中心怀二,愚迷犹豫,是为叛道,乖逆师尊,法应夺算。
《太上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凡修太一之事,及行上法存神之道,慎不可见尸及血秽之物,见一死尸则一年不得行事,又却倾一年之功。然此帝一之科,常却罚於既往,又进塞於将来。若一年三见尸者,则罚功断事各三年也。若过见二十四尸者,皆不得复修行太一以求仙也。
又云:凡修受上法及雌一太一之事者,兆身中三魂五神之气常熏於巾服之中,七魄九灵之精常栖於履屐之下。是以道士学生不杂席而寝,故衣褐之服不借非己之器,履屐之物常恶土秽之粪,亦不得使杂人犯触,以惊三魂也。又云:凡存修太一之事,欲有所礼愿,慎不可叩头。叩头者,则倾九天,动干真,神官回覆,泥丸倒悬,天帝号於土府,太一泣於中田,数如此者,则存念无益,三真弃宫,七神埋散,玄宅纳凶,是为太一五神之至忌也。故有真之人,但心存叩头运精,感而行事,不因类以祈灵也。
又云:凡修行太一之事真人之道,不得有所礼拜。礼拜亦帝君五神之所忌也。若有所精思,行礼愿之时,但心拜而已,不形屈也。
《上清大洞戒九十二条科》云:修雌一之法,不得哀哭。一辰哭感则五神号於上府,太一泣於中田,神丧精亡,灵真去身,空尸独立,复何仙冀哉?
又云:不得见尸,一年不得行事,却倾一年之功。若一年见三尸者,则三年不得行事,亦却三年之功。满见二十四尸,子失道,前文太素亦与此大同小异矣。
又云:不得言称死事,恚怒愿己之死也,言满四十不得为真人,以为弃生之罪,三年身亡灭矣。
又云:不得五色衣裳,敷华好服则真灵去身,淫邪内发,驰心猖狂,三尸潜逸,赤子飞飙,长离玄室,破形解骸,身死名灭。若衣勿杂色兰布之服,可以终日咏诵洞章,奚求不得,乘云驾龙,逍遥太极也。
《灵宝戒三十六条仙内科》云:玄功之人,当布衣草履,不得荣华之服,犯者失道也。
又云:不得言及俗邪秽之事,三犯失道。
又云:祖父母、己父母,同法可拜,不同不得拜。伯叔以下同法,亦不得拜。犯者,身亡也。
又云:父母吉会不得预坐也。
又云:父母兄弟妻子同契,虽有骨血之功,皆不得同床而坐,同盘而食,其法不同,皆为尸秽,犯者失道。
又云:夫妻不得同室而寝,邪念在心,长失道矣。
又云:自非同盟,不得同室而寝,自非同契,不得同床而坐,同盘而食,同衣而服也。
《灵宝制服科》云:祖父母期年之丧,不得临尸,於别房制哀,五日不得
受吊。伯叔兄弟同如祖父母,九月服。
又云:制哀毕,沐浴复巾服,不得制世服。犯者失道,罪剧上科。若己父母听展哀百日,后复巾褐,心丧三年,无复哀丧,此灵宝闻科也。若隐身名山,无复哀哭也,一自都断矣。
《玄都立身行道律第十五》云:身荷仙官灵箓,不得妄拜哀,不得妄哭也。
又云:於父母国君官长二千石刺史三公,皆设敬不得即设礼拜也。又
《入治律第二十》云:临丧不踰月,不入治;哭不过三日,不入治;秽污不过晦朔,不入治;三年不满百日,不入治;皆谓哀戚犯秽罪,不敢触神明也。戊辰戊戌不入治,禁忌之日不得入治,请吏兵,丙寅、丁卯、丙申、丁酉、戊申、戊戌皆不入治。行道修真,犯禁忌皆夺算减年也。
破可以消灾,建可以立功,刑害之日不用。注云:不得用自刑杀害之日也。若上章不得用建、破、闭也。
上章律第十三云:寅刑巳,戌刑未,子刑卯,申刑寅,卯刑子,巳刑申,丑刑戌,未刑丑。
第二十律又云:不得斋持酒肉於治中,饮食浊乱太素,罚素四十五。注云:小秽三日,大秽七日,听得解之也。缘何今按《三洞科起靖观宫堂第十一》云:民家曰靖,师家曰治。又引律曰:按靖立在天德。天德,甲乙丙丁地也。长一丈八尺,广一丈六尺,凡佩仙符箓,皆须安靖治也。
第二十律又云:不得犯三师讳、三师四世讳,违律罚算七。入治时,亦不得犯。注云:天师系师也,户籍所属,师曾祖、祖、父、师身四世名讳也。
受持八戒斋品
具衔臣陆修靖上启:
元始天尊无极大道感应灵圣一切神明,今有善男子善女人等,求欲受持八戒,清斋一日一夜,用以检御身心,灭诸三业罪恼者故。
《洞神经第十二》云:夫斋以齐整为急,以齐整身心。身心齐整,保无乱败。败起多端,大略有八也:
一者,不杀生以自活;二者,不得淫欲以为悦;三者,不得盗他以自供;四者,不得妄语以为能;五者,不得醉酒以恣意;六者,不得杂卧高广大床;七者,不得竞习香油以华饰;八者,不得耽着歌舞以作倡。
今日善男子善女人等,若能不犯此之八事,则八败无从以起,则八戒自然而立。立久不失,则延年保命,神通洞达。是故斋者受持八戒,思真行道,通而无穷,显验必速,皆如所期也。今请受既毕,再拜再起,奉戒而退也。
三洞珠囊卷之六竟
7-三洞珠囊卷之七
三洞珠囊卷之七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二十四治品
按《玄都律第十六》云:治者,性命魂神之所属也。
《五岳名山图》云:
阳平治属金属角星。鹿堂治,金亢星。鹤呜治,木氏星。漓沅治,土房星。葛瑰治,火心星。庚除治,火尾星。秦中治,水箕星。真多治。金斗星。
右八治是上治。
昌利治,土牛星。隶上治,火女星。涌泉治,木虚星。稠粳治,火危星。北平治,金室星。本竹治,木壁星。蒙秦治,火奎星。平盖治。土娄星。
右八治是中治。
云台治,火胃星。浕口治,木昴星。后城治,土毕星。公慕治,金觜星。平冈治,水参星。主簿治,金井星。玉局治,水鬼星。北邙治。土柳星。
右八治是下治。
已上二十四治,并是后汉汉安元年太上老君所立。
冈互治,水星星。白石治,金张星。锺茂治,水翼星。具山治,土轸星。《地图》云:此四治在京师东北。
右此四治是张天师所加,充前二十四治,合成二十八治,上应二十八宿。
平公治,属水配涌泉治。公慕治,属土配稠粳治。天台治,属土配本竹治。赖乡治,属金配昌利治。撙领治,属金配云台治。代元治,属金配云台治。利里治,属火配隶上治。漓沅治。属金配昌利治。
右是天师更加此八治,以配八品,周布四海,镇国化人也。
第一别治有四者
第一具山治,第二锺茂治,第三白石治,第四冈互治。
右四品,在外名别治,於内名备治。备治足二十八也,别与三八别也。
第二游治有八者
第一吉阳治,第二平都治,第三河逢治,第四慈母治,第五黄金治,第六太华治,第七青城治,《玉符经》作青城山。第八峨眉治。
右八品是游治也。
第三配治有八者
第一代元治,第二撙领治,第三赖
乡治,第四天台治,第五公慕治,第六
平公治,第七利里治,第八漓沅治。
右八品是配治也。
第四正治二十有四者
第一北邙治,第二玉局治,第三主簿治,第四平冈治,第五公慕治,第六后城治,第七浕口治,第八云台治。
右是下品八治也。
第一平盖治,第二蒙秦治,第三本竹治,第四稠粳治,第五北平治,第六涌泉治,第七隶上治,第八昌利治。
右是中品八治也。
第一真多治,第二秦中治,第三庚除治,第四葛瑰治,第五漓沅治,第六鹤呜治,第七鹿堂治,第八阳平治。
右是上品八治也。
第五星宿治,二十有八名,上治一名内治,又名大治,又名正治,是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玄老太上大道君所立。上、中、下品二十八治要诀:
第一角宿,上治无极,虚无无形,下治阳平山。
第二亢宿,上治无极,虚无自然,下治鹿堂山。
第三氏宿,上治无极,玄无无为,下治鹄呜山。此三治主辰生。
第四房宿,上治虚白,下治漓沅山。
第五心宿,上治洞白,下治葛瑰山。些一治主卯生。
第六尾宿,上治三一。下治庚除山。
第七箕宿,上治三元,下治秦中山。些一治主寅生。
第八斗宿,上治三五,下治真多山。此一治主丑生。
右上八品无上治。
第九牛宿,上治九天,下治昌利山。
第十女宿,上治五城,下治隶上山。此合前三治主丑生。
第十一虚宿,上治元神,下治涌泉山。
第十二危宿,上治丹田,下治稠梗山。些一治主子生。
第十三室宿,上治常光,下治北平山。
第十四壁宿,上治金梁,下治本竹山。此二治主亥生。
第十五奎宿,上治六府,下治蒙秦山。
第十六娄宿,上治一君,下治平盖山。些一治主戌生。
右中八品玄老治之。
第十七胃宿,上治五龙,下治云台山。此合前三治主戌生。
第十八昴宿,上治随天,下治尽口山。
第十九毕宿,上治六丁,下治后城山。些一治主酉生。
第二十赀宿,上治十二,下治公慕山。
第二十一参宿,上治还身,下治平冈山。
些一治主申生。
第二十二井宿,上治拘神,下治主簿山。
第二十三鬼宿,上治无形,下治玉局山。此非山。
第二十四柳宿,上治聚元,下治北邙山。些二治主未生。
右下八品太上治之也。
太上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以应二十四气,付天师张道陵也。
第二十五星宿,上治别形,下治冈互山。
第二十六张宿,上治保气,下治白石山。些一治主午生。
第二十七翼宿,上治五王,下治钟茂山。
第二十八轸宿,上治金堂,下治具山。此二治主巳生。
天师以建安元年正月七日,出下四治,名备治,合前二十八治,备应二十八宿也。星宿治随天而立,历运设教,劫劫有受命为天师者,各各申明济世度人,以至太平。太平君出,更加有司,随其才德,进位大神也。
又《张天师二十四治图》云:太上以汉安二年正月七日中时下二十四治,上八、中八、下八,应天二十四气,合二十八宿,付天师张道陵,奉行布化。张天师,沛国丰县人也,讳道陵,字辅汉。禀性严直,经明行修,学道有方。永平二年,汉帝诏书,就拜巴郡江州令。以元和元年三月十日辛丑,诏书拜为司空。公封食冀县侯,以芝草图经历神仙,为国采延年长生药。以汉安元年丁丑,诏书拜应太上,方任遂解官,入益州部界。以其年於蜀郡临邛县渠亭山赤石城中,静思乐情。五月一日夜半时,有千乘万骑来下至赤石城前,金车羽盖,步从龙虎鬼兵,不可称数。有五人,一人自言,吾是周时柱下史也;一人自言,吾是新出太上老君也;一人云,吾是太上高皇帝中黄真君也;一人言,吾是汉师张良子房也;一人言,吾是佐汉子渊天师外祖也。子骨法合道,当承元老忠臣之后,今授子鬼号传世,子孙为国帅,无民无期。於是道陵方亲授太上步质勑,当步纲蹑纪,统承三天,佐国扶命,养育群生,整理鬼气,传为国师。依其度数,开立二十四治、十九静庐,授以正一盟威之道,诛伐邪伪,与天下万神分符为盟,悉承正一之道也。
上皇元年七月七日,无上大道老君所立上治八品要诀掌中,伏亏造天地五龙,布山岳,老君立位治,以用化流俗,愚者不贪,此真览竞所欲仙道,何足训传之於质朴也。
第一阳平治,在蜀郡繁县界,去成都一百八十里,道由罗江水两岐山口入,水道四十里。治道东有龙门,拒守神水,二栢生上。西南有大泉,决水归东。治应角宿,贵人发之,治王始终。嗣师天师子也,讳衡,字灵真。君为人广智,志节高亮,隐习仙业。汉孝灵帝征为郎中,不就。以光和二年正月十五日己巳於此山升仙。立一治碑,一双在门,名曰嗣师治也。
右阳平治山。山中有主簿治、嗣师治、系师治。
第二鹿堂山治,治在蜀郡繁县界北乡,去成都三百里。上有仙室、仙台,古人度世之处。昔永寿元年,太上老君将张天师於此治上,与四镇太岁大将军、川庙百鬼共折石为要,皆从正一盟威之道。山有松栢、五龙仙穴,能通船渡,持火入穴,三日不尽。治应亢宿,弓长发之,治王八十年。
第三鹤鸣神山太上治,治在其上,山与青城天国山相连,去成都二百里,在蜀郡临邛县界,径道三百,世人不知之。马底子、何丹阳得道处。治前三水共合成一带,神龙居之,有四金钉、二石金银、蚕三斛,亦言尹喜主之。治应氏宿,贱人发之,治王六十年。《神仙传第五》云:张天师遇中国纷乱,乃入蜀鹤鸣山学道也。
第四漓沅山治,治在蜀郡繁县界,与鹿堂山治相连,其间八十里,去成都二百五十里。上有果松、神草,服之升仙。四龙神起骑之门,范蠡主之。治应房宿,庶人发之,治王二十年。
第五葛瑰山治,在蜀都繁县界,与漓沅山相连,去成都县二百三十里,去阳平治水口四十八里。扬仙贤於此得道。上有松栗山,高六百丈。治应心宿,道人发之,治王九十年。
第六庚除治,山去平地三百九十丈,在广汉郡阳泉县西,去县五里,去成都二百八十里。上恒有仙人往来,可以度厄养性。昔张力得道之处。山有二石室、三龙头,淮水绕之。治应尾宿,当道士发之,治王始终。
第七秦中治,山在广汉郡绵竹县东去九里,去成都二百里。其山浮,昔韩众於上得仙。前有火水#1东有道径於汉洛,治西有大石铜为志。治应箕宿,癫人发之,治王始终。
第八真多治,山在广汉郡新都县,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山有芝草神药,得服之令人寿千岁。山高二百八十丈,前有池水,水中有神鱼着五头。昔王方平於此与太上老君相见。治应斗宿,女人发之,治王七十年。
无极元年十月五日,真正无极太上立中治八品气速诀掌中。
第一昌利山治,在广汉郡牵h东西#2十里,去成都一百五十里,昔蜀郡李八百初学道处八百,唐公房之师也。游行蜀中诸名山,常自出戏於成都市,暮宿於青城山上,故号为八百也。其山南有一石室,容八十人,前有三龙门为志。治应牛宿,狂惑人发之,治王五百年。
第二隶上治,山季子先生学道飞仙。治在广汉郡阳泉县东北百二十里。山有二石室,有一神井,白鹿、白鹤、白鸠时来饮之。有石在治前,与慈母治相连。西有赤石溪,上有三松为志。山去平地二千九百丈。昔中山卫叔卿於此得道。治应女宿,贫贱人发之,治王百年。
第三涌泉山神治。昔广汉马明生学道得仙,太上老君至此,化形住此。治在遂宁郡小汉县界,上有灵泉,治万民病,无不差愈,传世为祝水。治去成都二百里,有悬崖百丈,近绵水,猴猿百乌来在其间。治应虚宿,野人发之,治王三十年。其山小而高,四向有游道。
第四稠粳治,在犍为郡南安县,去成都一百一十里,汶山江水九里#3山高平地一千七百丈#4昔轩辕学道之处也。治左右有连冈相续,西北有味江水。山亦有芝草之药,可养性命。治应危宿,贵人发之,治王五十年。
第五北平治,在犍为郡南安县,去成都一百四十里。山上有池水,纵广二百步,中有神芝药草,食之与天相久,昔越人王子乔得仙。治应室宿,道师发之,治王四十年。一名□山治。
第六本竹治,山在犍为郡南安县,去成都一百二十五里。山高一千三百丈,上有一水,有香林在治陌,北有龙穴地道道通峨眉山。上有松栢,昔郭子声得道之处也。后有林竹,西去十五里,治凿通鹤鸣。前水尾常有神龙游戏其中。治应璧宿,龙门吏人发之,治王五百年。
第七蒙秦治,山在越巂郡邛都县西,去城二十里,去成都一千四百二十里。治与越巂郡隔河水,前有小山,后有太山,高一千丈。昔伊尹於北山学道。上有芝英金液草,服之得度世。后有汉中郡赵升#5。治应奎宿,凡人发之,治王九十年。
第八平盖治,山在犍为郡武阳县,去成都八十里。前山下有玉人,身长一丈三尺。昔吴郡崔孝通於此山学道得飞仙。山西有大江,南有长山,北有平川,中有龙门。治应娄宿,阴人发之,治王千年。
无上二年正月七日,旡为大道玄真立下治八品气要诀掌中。
第一云台山治,在巴西郡阆曰县西去六十里,上山十八里方得,山足去成都一千三百七十里。张天师将弟子三百七十人住治上教化,二年白日升天。其后一年,天师夫人复升天。后三十年,赵升、王长复得白日升天。治前有巴西大水,山有一树桃,三年一花,五年一实,悬七百丈,下无底之谷。唯赵升乃自掷取得桃子,余者无能取之。治应胃宿,有人形师人发之,治王五十年。又云台治山中有玉女乘白鹤,仙人乘白鹿,又有天神来迎天师白日升天,万民尽见也。此天柱山也。在云台治前,有立碑一双。
第二浕口治,山在汉中郡江阳县,去成都二千九百二十里。陈安世於此山上学道得仙。安世,京兆人也。汉中水过其前山,一名平元山。西有长山,东有流海,帝王所在青龙门。治应昴宿,俗人发之,治王五百年。
第三后城治,山在汉中郡南郑县。昔□子然於此山上学得仙道。左有大水,后有重山。山有神芝,服之寿千岁。一名黄陵山,南有长山。北有青龙,东有松相为志。治应毕宿,凡人发之,治王八十年。
第四公慕治,山在汉中郡南郑县,去治一百里。昔苏子於此山学道得仙。一名北逢仙山,南有石坎,北有悬流水。治应觜宿,病人发之,治王七十年。
第五平冈治,山在犍为郡南安县,去成都一百里。昔蜀郡人李阿於此山学道得仙,白日升仙也。治应参宿,道士发之,治王二十年。北有三重曹溪,南有持山为志。
第六主簿山治,在犍为□道县界,去成都一百五十里。蜀郡人王兴於此学道得仙。一名秋长山,南有石室玉堂,松栢生其前。治应苦宿,微人发之,治王八十年?
第七玉局治,在成都南门左二里。以永寿元年正月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张天师乘白鹤,来至此坐局脚玉床,即名玉局治也。治应鬼宿,千丈大人发之,治王三世。
第八北邙山治,在京兆郡长安县,梁水在治左,务成子於此得道。大黄山东有穴泉,南有东流。治应柳宿,仙圣发之,治王六十年。
天师以汉安元年七月七日立四治,付嗣师以备二十八宿。
第一冈互治,在兰武山,应星宿。
第二白石治,在玄极山,应张宿。第三具山治,在饭阳山,应翼宿。第四锺茂治,在元东山,应轸宿。
嗣师以建安三年十月五日,布立八口关配治:
漓沅治,在玄昌山。利里治,在高堂山。平公治,在牛头山。公慕治,在身雄山。天台治,在黄牛山。赖乡治,在小世山。撙领治,在单方山。代元治。在上堂山。
系师以太元二年正月七日,立八品游治:
峨眉治,在蜀郡界。青城治,在蜀郡界。太华治,在京兆郡界。黄金治,在蜀郡界。慈母治,在城布山界。河逢治,在上党郡界。平都治,在巴郡界。吉阳治。在蜀郡界。
系师者,嗣师子也,讳鲁,於阳平山得尸解仙道。人立一治,名系师治。但嗣师治并主簿是天师门下也,又立一治。今按《玄都职治律第九》云:代沅治、平都治,是外游治也。是知峨眉治等,亦是游治也。
二十四气品
按《玄都开辟律》云:二十四气为天使。一气十
五日,一岁十二月,月二气,终岁为二十四气,皆是自然之气也。
《洞玄经》云:三元以三气置立三天。三天者,始气为清微天,元气为禹余天,玄气为大赤天。《宋文明通门上》云:少阴、太阴、少阳、太阳,又与中和之气合以成五气,五气就前玄、元、始三气,成数为八,即《大洞经》云:三元各八,合为二十四气,众生品族,於是而生也。此气散之为云雾,合之为形影,出之为分化,入之为真一。又此气之本,谓元始大梵之气,分而为三,即成上三天也。
若《登真隐诀·时日诠次诀》云:二十四气者,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为二十四气也。
《真诰第五》云:东方九气青天,南方丹天三气流精,西方七气之天,北方玄天,五气徘徊,亦合为二十四气也。若是中央,乃云中央黄中理气,总统玄真。此不论气数也,以总统四方为二十四气之主也。
《上清三天君列纪经》云:夫气之所在,随神所生。神在则气在,神去则气去。气者,即二十四神之正气也。气散射为云雾,合则为形影,出之为仙化,入之为真一,上结三元,下结万物,静用为兆身,动用为兆神也。
三部八景二十四神品
出《上清九真中经内诀》,已具录出在前第八名数八景品中,此不再写也。
二十四地狱品
按《太真科中卷》云:宛利天下酆都之山,在北方癸地。
山上有八地狱,主上三官
第一监天狱,第二平天狱,第三虚无狱,第四自然狱,第五九平狱,第六清诏狱,第七天玄狱,第八元正狱。
中央有八地狱,主中三官
第一玄沙北狱,第二皇天狱,第三禁罚狱,第四玄沙狱,第五形正狱,第六律令狱,第七九天狱,第八清泠狱。
山下有八地狱,主下三官
第一无量狱,第二太真狱,第三玄都狱,第四四十九狱,第五天一北狱,第六河伯狱,第七累劫狱,第八女真狱。
右二十四狱,狱有十二掾史,金头铁面,巨天力士,各二千四百人,把金槌铁杖,玄科死魂,以治罪罚也。
二十四职品
按《玄都职治去声律第九》云:监天职,主监乱真戾正也。
督治职,主督察诸治,正一师性行、贪枉不依师法。
贡气职,主选择男女官,正一师考察身体疮瘢,形残跛躄,务得端严质素。
大都攻职,主天下屯聚符庙、秦胡氏羌、蛮夷戎狄、楚越攻击不正气,恶人逆鬼,尽当分明考录。
领功职,主天下五方四海、八极十二州、百二十郡国、一千二百县、万二千乡亭市邑,屯沙聚石,五岳四渎,山川神祇之功赏,直符伐杀,万鬼尽当了之。
都功职,主功劳,录吏散民,肓x钱谷,金银玉帛,六畜米物,受取出入,管钥仓库府,鬼神之物,礼信及治殿作舍,桥道、楼阁、神室,尽主之也。
领神职,主选择贤良,贬退伪恶,对会诸气,诸有犯违,尽主之也。
监神职,主考素所犯状,结文书,开视利害,缚束谬误,化谕戒勑。
领署职,主选署二十四职名籍功赏,诸职文书,次第校投命籍。
察气职,主察四方诸气,符瑞征应。
平气职,主质天下之气,平均四方八极气候主之也。
上气职,主收万鬼,分别正气邪精。
都气职,主三会吏民请乞治救,分别年纪、郡县乡邑,所受官号。
威仪职,主教勑礼制、衣服仪容、法则、起次位,弹邪正非,施行法礼。
领气职,主领五色之气,知其变异气候,并领知气职也。一本无领气职。
领决职,主鬼气,男女被气传语领决教,分别秦夷胡戎狄氏羌真伪。
四气职,主诸治投言文书对会,诸治户籍口数,出死入生。
行神职,主布气宣化,显明道教。
道气职,主劝化凶逆,化恶为善。
圣气职,主质对文书,岁终功限,谓状言上者。
承气职,主承治医疗着功之勋。
典气职,主典诸职高下次第。
廉平职,主监察廉邪,均平饮食。
行教职,主奉宣师教,劝化愚俗不知法者。
建义职,主表条功劳,助时伏勤对应退也。
按《上章律第十三》云:男职女职二十四职,即此是也。
地发二十四应品
按《众篇经》云:元始开图,地发二十四应,上庆神真。
一者,是时天元混沌,未有光明,晨鸡启旦,四景朗清,天玄地张,成生五行。
二者,三万六千日月,於是下土同明,光尚幽夜,昭曜无穷。
三者,青乌衔书,以告五帝,正天分度。
四者,白虎吐金,安镇玉灵。
五者,青龙奉符,以告水帝,制会促运,江海开张。
六者,琼凤衔玺,以献帝王,安国保祚,五镇长
存。
七者,惊凤同唱,飞鸣嗈嗈。
八者,群乌翔舞,飞欣天端。
九者,蛟龙踊跃,鼓洋渊泽。
十者,河水渟流,鱼鳞交会。
十一者,甘露自生,芝英霶。
十二者,冬不冰霜,枯木并荣。
十三者,林木禾稼,冬夏生华,结实繁茂,无有
凋伤。
十四者,四气调和,灾疫不行,天人悦庆,无有夭年。
十五者,毒螫闭齿,不生害心。
十六者,师子猛兽,依人为邻。
十七者,天下男女,盲聋疲痾,一时复形,无有
疾伤,皆得康强。
十八者,老年反少,少年不老,华容伟貌,精彩光明。
十九者,鸟兽六畜,怀胎含孕,已生未生,皆得生育,无有折伤。
二十者,妇女怀妊,普天生男。
二十一者,地藏发泄,金玉露形,散满道路,无有幽隐。
二十二者,天振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飞魂,普起成人,天下歌唱,欣国太平。
二十三者,地生莲华,天人称庆,莫不欣欣。
二十四者,五岳开洞,符经并出,教导其天人,是时,学者莫不飞仙也。
二十四真图品
按《五称符上经》云:欲求道法,先沐浴,去臭秽,当得东井图。
二十五性色者
按《左玄论中卷第九品》云:眼闻五色,耳闻五音,鼻闻五香,舌闻五味,身闻五触。
第十三品云:香谓膻焦腥朽芳也,触谓坚柔冷热平,诸者可知之也。
第十三品又云:具此五五二十五性色者,合成凡夫小命也。
二十七中法门名数品
仙真圣二十七品二十七大夫二十七天人身中二十七生气君
仙真圣二十七品者,按《宋文明通门下》云:上品曰圣,中品曰真,下品曰仙也。圣品以复有三也,真品复有三也,仙品复有三也,合为九品也。九品又各有三,合为二十七品也。
《宋文明道德义渊下》又引《八素经》云:上真给仙童玉女二千人,中真给玉童玉女千人,下真给玉童玉女五百人。《回元九道素经》亦有差品。
《大洞经》云:从生得道,从道得仙,从仙得真,从真得为上清。黄老君则上仙,但备上仙之道,未及上真也。佛四果之人,已称贤圣,成佛得道,而号大仙,道圆自始飞天而升太极,及成无上方、号高仙。邪法身云:转神入妙形,魂为一身神,并一则为真身而成道也。
《玄门论第十三》位业品云:界外三九二十七品,贤圣之名者。
《太真科》云:小乘仙有九品:一者上仙,二者高仙,三者大仙,四者神仙,五者玄仙,六者真仙,七者天仙,八者灵仙,九者至仙也。中乘真有九品:一者上真,二者高真,三者大真,四者神真,五者玄真,六者仙真,七者天真,八者灵真,九者至真也。大乘圣有九品:一者上圣,二者高圣,三者大
圣,四者神圣,五者玄圣,六者真圣,七者仙圣,八者灵圣,九者至圣也。虽有三九不同,而俱无欲并观。观体不复无优劣,故有仙圣之殊。但上圣、高圣、大圣、是圣之上品。神圣、玄圣、真圣、是圣之次品。仙圣、灵圣、至圣,是圣之下品。圣品既尔,仙真可知。此三九人,若望界内通,是大乘也。
二十七大夫者
按《太真科》云:二十七大夫者,圣真仙阶各有九品,三九二十七。应宿也,宿二十八日月桓舍其一,一为隐故
二十七天者
已具录在三名数、三气、三天部中讫。
人身中二十七生气君者
按《老子枕中开闱经》云:人身中自有二十七生气君者,发为青城君,头为三台君,两眉为八极君,左目为瞻明君,右目为玄明君,左耳为听明君,右耳为决明君,鼻为周天妙户君,口为牙门君,唇为玉户.君,齿为二十八元士君,舌为无极君,咽为校尉君,喉为九卿君,肝为绛宫君,肺为华盖君,胆为长命君,心为丹田君,脐为紫白君,胃为太仓君,脾为黄庭君,左肾为玄妙君,右肾为元正君,大肠为食母君,小肠为道引君,肠为卫道君,三焦为玄先君,左股为小车君,右股为徘徊君,左足为雷电君,右足为云气君,二十七生气常当世隐甲,身君勿得妄出也。今若细数,乃有三十一君,不详之。
二十八中法门各数品
二十八宿者,按《三皇三十二天斋仪》云:北方东壁营室危虚须女牵牛南斗也,东方箕尾心房氏亢角也,南方轸翼张星柳鬼井也,西方参觜毕昴胃娄奎也,四方各七,合成二十八。人修三皇斋,请二十八宿以释天罗地网,基谪增延年等也。
《谢五墓醮仪》云:东方七宿者,角亢氏房心尾箕;南方七宿者,井鬼柳星张翼轸;西方七宿者,奎娄胃昴毕觜参;北方七宿者,斗牛女虚危室璧。凡人家四十六世以来有咒诅盘结者,此二十八宿能为人解而散之。
《度星经》云:东方角宿,字君帝,亢宿字君明,氏宿,字君上,房宿字、君真,心宿字君贞,尾宿字君利,箕宿字君长。
北方斗宿字君子,牛宿字君居,女宿字君陈,虚宿字君通,危宿字君参,室宿字君王,璧宿字君婴。
西方奎宿字君时,娄宿字君利,胃宿字君明,昴
宿字君玉,毕宿字君进,觜宿字君明,参宿字君成。
南方井宿字君节,鬼宿字君居,柳宿字君迁,星宿字君明,张宿字君府,翼宿字君信,轸宿字君乾。皆能传送亡人,不令复连后生之人也。前文二十四治山中,亦俱列此名字讫。
三十二中法门名数品
三十二天者,按依如《无量度人经》云,又《内音玉字下》云:一曰太黄皇曾天,去太明玉完天九亿九万炁,今释云一气有九万九千九百九十重。二曰太明玉完天,去何童天八亿万气。三曰清明何童天,去平育天七亿万气。四曰玄胎平育天,去文举天六亿万气。五曰元明文举天,去摩夷决五亿万气。六曰上明七曜摩夷天,去越衡天四亿万气。
《太真科中卷》云:为欲界天,阴阳有欲,交接胎生,积万岁也。
《义渊》上云:持十戒口业净者,登欲界;身业净,登色界;心业净,登无色界;入九品行者,登种民天也。此之次位,已录在前三中名数品之中,三业内文也。
《内音》云:七曰虚无越衡天,去蒙医天三亿万气。八曰太极蒙医天。去和阳天二亿万气。
右八天属东方始青之气。
九曰赤明和阳天,去恭华天九千万气。十曰玄明恭华天,去宗飘天八千万气。十一曰耀明宗飘天,去皇茄天七千万气。十二曰竺落皇茄天,去堂耀天六千万气。十三曰虚明堂耀天,去端靖天五千万气。十四曰观明端靖天,去恭庆天四千万气。十五曰玄明恭庆天,去极瑶天三千万气。十六曰太焕极瑶天。去孔升天二千万气。
右八天分度属南方赤天。
十七曰元载孔升天,去皇崖天九百万气。十八曰太安皇崖天,去极风天八百万气。十九曰显定极风天,去孝芒天七百万气。二十曰始皇孝芒天,去翁重天六百万气。二十一曰大皇访重天,去江由天五百万气。二十二曰无思江由天,去阮乐天四百万气。二十三曰上揲阮乐天,去昙誓天三百万气。二十四曰无极昙誓天。去霄度天二百万气。
右八天分度属西方素天。
二十五曰皓庭霄度天,去元洞天九万九千气。二十六曰渊通元洞天,去妙成天八万八千气。二十七曰翰宠妙成天。去禁上天七万七千气。
《太真科中卷》云:此十八天为色界,与欲界同。阴阳有形,不相交接,人皆化生,所啖香味,无复便旋,年积亿岁,不夭不伤也。二十八曰秀乐禁上天,去常融天六万六千气。二十九曰无上常融天,去玉际天五万五千气。三十曰玉隆腾胜天,去梵度天四万四千气。三十一曰龙变梵度天,去贾奕天三万三千气。三十二曰平育贾奕天。去梵行之气一万二千气。
右八天之气分度属北方玄天。
《太真科中卷》云:此为四种民天,学真堪为人种,王母迎之。登上四天者,名曰梵行,虽危不败,安诸种人,不堕三涂,方游三清也。《业报经》中真说之,已录在前四中名数例四种人天文内讫也,及在三界名例文内也。若作四方分者,方有八天,四八成三十二天。若三界分者,即如下文所云。宋文明《道德义渊上》所说者,此三十二天.则专主人福果,异乎九天及三十六天。福果由於业行,业行起六根,眼、耳、鼻、口、身、心也。於口业能伏身心等,则随功次第生欲界六天。六天者,从太黄天至上明天为六天也。於六根中有犹入前尘者,有缘尘而不入者,有渐不复缘入者,凡三种。三六为十八,则生色界十八天。十八天者,从虚无越衡天至无极昙誓天,为十八天也。六根都不复缘入者,则生无色界四天。四天者,从皓庭天至秀乐天,凡四天是也。所以止四天者,六根并净,但有仁义礼智,唯四天故也。若是信者,属於道境,故不生三界也。此都合二十八天为三界也。虽伏而未断,习气未除,未能忘想,故未得长存,犹在三界,寿尽则坏随行所之也。上从常融天至贾奕天,为四天,号东华、南极、西灵、北真四宫,洞入道境,为世种民天,下随劫坏,就前二十八天为三十二天也。
《义渊下》又疑曰:太上五德,同在一分,唯取一信,将非矛盾之耶?答曰:五德悉属太上,而云信属於道不生三界者,非言四德都不属於道,正言缘三界而升了,信所以不缘三界者,经云: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
隐注云:学道由丹信,信为行本,直登三清。仁义礼智,即道之德。缘次而至,无异大戒。备五德而犹独称智慧也。合通而言之,则五德皆道也。
《宝玄经》亦云:上德同天,还与道合。别而为语,则一信属道也,四行属德,无异。
《易》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而复言:天阳地阴,乾刚坤柔。
《玉诀》云:天无灵宝,无以得生;地无灵宝,无以得成。而复云:生天立地上谓之灵,施镇五岳下谓之宝。
又云:在天曰灵,在地曰宝。合离通别,多如此例,识沉心忘,或非矛盾也。
宋文明《灵宝杂问》云:三界三十二天,依如《灵宝内音》,分置在四方。《定志经图》正作三重。今义疏中解释云:如羊角而上。与二事并违,何邪?答曰:此乃所以二事两通也。羊角者,犹庄子之义也。
敷斋威仪太极真人云:庄子是南华仙人,故其可据羊角则如肠道周回而上。上者转高,此是重累,亦是遍四方也。
《玄门论第二十》云:三十六天,还是三清妙境,虽复位居界表,变化难思。小则存入三宫,大则远超六合,皆是圣应所分,开化接引,通论此气,非阴非阳,玄绝清梵也。次此已下,按《灵宝经》以三十二天往明三界,故《度人经》云:元纲流演三十二天。其三十二天并在空无之中,周回,十方,起自东北,扶摇台羊角而上。今依《本元经》,配方如左:
第一太黄皇曾天气,系西北方梵气。第二太明玉完天气,系璧宿。第三清明何童天气,系室宿。第四玄胎平育天气,系危宿。第五元明文举天气,系虚宿。第六上明七曜天气,系女宿。第七虚无越衡天气,系牛宿。第八太极蒙翳天气,系斗宿。
右八天位在东方木数,纳音九,故总为九气,青气系北方七宿。
第九赤明和阳天气,系东北方梵气。第十玄明恭华天,箕宿。第十一耀明宗飘天,尾宿。第十二竺落皇笳天,心宿。第十三虚明堂曜天,房宿。第十四观明端靖天,氏宿。第十五玄明恭庆天,亢宿。第十六太焕极瑶天,角宿。
右八天位在南方火数,纳音三,故总为三气丹天,系东方七宿也。
第十七元载孔升天,系东南梵气。第十八太安皇崖天,轸宿。第十九显定极风天,翼宿。第二十始皇孝芒天,张宿。第二十一太黄翁重浮容天,星宿。第二十二无思江由天,柳宿。第二十三上揲阮乐天,鬼宿。第二十四无极昙誓天,井宿。
右八天,位在西方金数,纳音七,故总为七气素天,系南方七宿。
第二十五皓庭霄度天气,系西南方梵气。第二十六渊通元洞天,参宿。第二十七太文翰宠妙成天,觜宿。第二十八太素秀乐禁上天,毕宿。第二十九太虚无上常融天,勖宿。第三十太释玉隆腾胜天,胃宿。第三十一龙变梵度天,娄宿。第三十二太极平育贾奕天,奎宿。
右八天位在北方水数,纳音五,故总为五气玄天。中央土数,纳音一,一以总四方,故不别置。又仰三清以为中止也。此三十二天运行不息气系者,阳动於阴,阴动於阳也。三十二天以次差驰,旋方而上,羊角道周,仍登梵行入三清也。
《隐注宝诀》云:玄阶兴扶摇台在东北方,玄天也,兴起也,言天阶起发於扶摇也。又《内音》及五炼生尸,皆罗三十二位,施置四方。今聊依此文,一途往说也。问人属天何不属太黄皇曾、赤明和阳、元载孔升、皓庭霄度等四维天耶?答曰:维中无宿故。
《老君圣纪第十卷》伪惑品云: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
又云:大至真尊圣纪云: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
又云:大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
又云:佛者,西胡得道,位在三十天延真宫主,此即罽宾王是也。
三十二帝者
按《无量度人经》云:一曰郁舰玉明,二曰须阿那田,三曰元育齐京,四曰刘度内鲜,五曰丑法轮,六曰恬懀延,七曰正定光,八日曲育九昌,九曰理禁上真,十曰空瑶丑音,十一曰重光明,十二曰摩夷妙辩,十三曰阿迦娄生,十四曰郁密罗千,十五曰龙罗菩提,十六曰宛黎无延,十七曰开真定光,十八曰婆娄阿贪,十九曰招真童,二十曰萨罗娄王,二十一曰闵巴狂,二十二曰明梵光,二十三曰勃勃监,二十四曰飘弩穹隆,二十五曰慧觉昏,二十六曰梵行观生,二十七曰那育丑瑛,二十八曰龙罗觉长,二十九曰总监鬼神,三十曰眇眇行元,三十一曰运上玄玄,三十二曰大择法门。通前三十二天,并是诸天隐讳、诸天隐名者也。四方
各配八天、八帝,四八所以为三十二天、三十二帝。
三十二牢狱者
按《赵文和传》云:三天曹门下狱,北极司录门下狱,北辰主命门下狱,将军太岁门下狱,太阴太阳门下狱,司空土府门下狱,五部土公门下狱,宅中真官门下狱,诸寒温灶君譬狱,东岳太山东门下狱,南岳衡山南门下狱,西岳华山西门下狱,北岳恒山北门下狱,中央嵩山中门下狱,二十八宿
三十五宫中门下狱,云中三十六魁门下狱,河伯九江水帝门下狱,十二河平候中帝门下狱,北帝咸河门下狱,北酆二十四狱门下狱,社稷府君门下狱,川神符庙门下狱,流殃刑祷三栗门下狱,十二飞祷门下狱,大耗小耗中官门下狱,三丘五墓十二冢讼刑杀门下狱,拘形破杀中官门下狱,正王简十二曹中门下狱,延命生算门下狱,十二月建中门下狱,十二禁忌门下狱,十耆中官法曹门下狱,寻按天师一千二百官章辞奏诣此狱,明用分别治病人身之难,莫令诸失,即无得横,自然安稳长寿,解脱至老之也。
三洞珠囊卷之七竟
#1火水:《云笈七签》引作『大水』。
#2西:《云笈七镶》引作『四』。
#3此句《云笈七钱》引作『汶山江水经焉』。
#4山高:此下《云笈七签》有『去』字。
#5后有汉中郡赵升:此下《云笈七签》有『门得道於此』四字。
8-三洞珠囊卷之八
三洞珠囊卷之八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相好品
《上真始生变化元录》曰:元始皇上丈人,头戴九色之云丹锦、百变之光丹紫二色之云,坐九色之龙也。
又云:皇老三天丈人,项负十二相轮,身有黄金之色也。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云:中央黄老君,日晖重曜,连光映虚,五云医盖,庆烟玄淳也。
《小劫经》云:通身黄金,体颈有七宝圆光,足蹑莲华行也。
《老子自然斋仪》云:老子曰:道无不在,玉姿金相,妙绝诸天,天人共仰,存想之也。
《三道顺行经》云:七宝之精化为七星,七童子有七曜紫晖之光也。
《大劫上经》云:素黄君入洞穴中,见一真人,光盖明耀,形长一丈六尺,项有圆光,通身七宝衣也。
又云:上皇上古真人,七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又云:手耀六度,渊含笑相,好归也。
《雌一五老经》云:黄素元君,讳圆华黄刃,字太张上,形有黄金之质也。
《三皇经》云:北方之人,绀青色发,皆长八尺也。
《八景经》云:服降生神丹者,即头生九晨之光,面有玉华,飞映宝曜也。
《二十四生图》云:飞天普金容也。
《大洞玉经三十九章》注云:金仙者,仙人色,体如金光之映也。
《老子十六变经》云:一变之时,生在东方,身青,慈父姓海,母姓江也。三变之时,三十六色绮罗文。四变之时,额上参午,偃月十二行,两手不开把文章。
《太真科下》云:太上虚皇金阙玉帝,最尊最贵,无生无死,湛然常存,玉貌金容,妙相特绝也。
《五千文十纬经第五》云:天尊放眉间之明珠,照曜天下也。
《太洞真经》云:玉清文始东王金晖仙公,号曰玉皇道君,项有圆光,体生宝曜,朗如日晨,手把流铃,足蹑七元,仰眺太元,俯指绝空。
《九章八难义》云:诸天相好者,长眉高耳,骨鼻方瞳,苍肾绫文,丹心锦胇也。丑人相好者,鹤背龟膺,铑^鹿面,鱼口鸟喙,羊鼻马颊,鹿颈雉筋,鸭趺猪脚也。
《九章仙相义》云:青肝紫络苍肾,绫文也。背志河魁者,背上有黑志如北斗形,谓之河魁也。眼有四□者,眼精有方瞳圆见也。齿牙三腭者,腭刃也,齿之与牙皆有三峰之刃也。眉角有上千双理者,两眉角有文双千,与上向头也。顺文成郭者,以眼为城郭也,各有横文顺随於眼也。耳后伏晨者,耳后有骨隐起,见於外,谓之伏晨也。
仙人刘京曰:目瞳正方,此千岁人也。
《无量经》云:玉眸诜诜也。
《本际经第三》云:太上道君叩齿含笑,九色宝光从面门出,照天师身,吐柔软音,以告天师也。
《珠韬玉札》及《西升》中胎与复命胞,并《金简内经》说老子相好者,身长八尺八寸,黄色,美眉,长耳,大目,广颡,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有双骨,耳有三门,足蹈二五,手把十文。
《玄妙内篇》云:玄妙玉女梦见流星入口,因而有娠,八十一年而生老子。
《上元经》云:李母昼卧,见五色珠形如弹丸自天而下,因乃吞之,即便有娠。
《老子十净供经》云:真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项负圆光,光皆五色,显照净明也。
《太玄部第八》云:转轮得神仙,缘我改心精。受报无穷量,志定入福庭。三十二相好,皆从身中明。项负七宝光,照曜诸天形。
《九章》云:天尊面放五明之色。释云:五种智慧之光,欲救五道众生。亦云五德之威光,亦云欲照五方国土也。
《神仙传第二》云:若土之相也,深目而玄准,准者鼻也。鸢肩而长颈,丰上而杀下也。彭祖之相者,面生异骨,体有奇毛。
《神仙传第三》云:王远,字方平,黄色,少须,长短中人也。又仙人麻姑,侍从女子可年十八九,於头中作髻,余发散垂之可至腰也。
《神仙传第四》云:太阳女者,色如桃花,口如含丹,肌理光泽,发肤有如十七八者。太阳子者,虽鬓发斑白而肌肤丰盛,面目光华也。太阴女者,饮神光之水,身登王子之魁,体有五行之宝芝也。又孙登者,止山穴间,被发自覆,发长一丈许。
《神仙传第六》云:八公化成十五童子,露髻青彩,色如桃华也。
《神仙传第七》云:刘根者,字君安,京兆长安人。深目多须发,须发皆黄,长二四寸也。身毛长一二尺。
《神仙传第十》云:李根,字子源,两目童子皆正方也。
按《仙经》云:八百岁童子方也。
东郭延年者,山阳人也,服灵飞散能夜书,在暝室中身生光,光照左右也。
《登真隐诀立功品》云:生而青骨,通神接真。
《上清六甲内经》云:六甲旬中,玉女并颓云三角之髻,余发散垂下至腰也。
《无量变生经》云:太上身体金色,面有紫光也。
《太洞玉诀》云:金华仙人饮流霞之水,则五藏明彻,面生紫云。
汉武帝《洞冥记》云:仙人边伯子,食海中菱芰,骨轻,身生毛羽也。边字或作凫字也。
《上清命魔经》云:太保真人,足排七度,手乘天机,颠盖玄辰,合逮二仪。
《八素经》云:服日月之精者,体映玉光,面发金真。
又云:面有玉泽,体生金光。
又云:面有金容,头生紫光。
又云:项生紫光,面发金容。
又云:三门启机,九户受灵。面发金容,五藏华荣。金真咸畅,豁落洞明。神灼潜照,宝光夜生。
《三九素语玉精真诀》云:面发金容,五内华生,玉藏保气,神仙道成。
《玉帝七圣玄纪》云:西华之女,金晨之童,曜云姿於琼侧,含金容於兰房。
又云:神奇异毛,紫胞玉络也。
又云:流精紫光,内映外缠,宝藏金容。
《三元玉检经》云:紫素元君,头建太真晨婴之冠,三角髻,余发散之垂腰也。
又云:金骨玉髓,玄名帝图也。
《三道顺行经》云:通身光明,面生青晖之精也。
《飞天纲步地纪经》云:西灵神童,面有玉华也。
又云:南真灵妃,紫灵娇女,面有金碧龙华也。
又云:关令尹喜,项生宝明之光,七十二相映照一形。
又云:尹喜心结紫络,面有圆明,项带承天,背负七元也。
《老子杂说》云:尹喜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堂堂有天人之貌。
又云:头负圆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顺地理,莫不备足也。
《金根经》云:青要帝君,面发金容,体生灵符,七十二色洞映玉形,三晨缠络,六气齐并。
又云:金骸玉骨,名书帝箓。
又云:面有玉精,体生紫光。
又云:太阳女,面生金光也。
又云:玉灵子、项上恒生紫光,洞照十里。中两目有流精,如星玄映,面发金容,夜灼虚明。
又云:九成公者,九天丈人,目圆口方,声如雷震,项有紫光,映照十天,洞彻太元。
《大有经下》云:玉清之母,姓廉,名衔。头戴七色珠玉之结。结音髻。
又云:上清女,姓厥,名四。头戴玉宝飞云之髻。
又云:太极帝妃,姓玄,名虎。头戴七宝玄云之髻。
又云:太上君后,姓迁,名含咳。头戴九玄玉精颓云之髻,并戴冠,冠名在衣冠品中也。
《大有经上》云:奇毛异质,金骨玉名。
又云:绛宫玉童,头作三角云髻。常阳玉女,头作飞霞髻。戮云仙童,头作三建云髻。赤圭玉女,头作颓云髻也。
又云:赤子欢悦,真灵下降,面发玉泽,体生奇光,洞彻幽微。
《玄母八门经》云:左紫素元君、右白素元君、中黄素元君,项上各有一宝,曜日气九色圆光,朗彻金华洞房,存此之光,名为三素雌一真华练景,或曰玉晨三素日灌形也。
《玄母八门经》云:仙人赵成子,面生玉光,玄发软泽也。
《大洞经下》云:骨有五帝之玉晖,面有流金之浩泉,如此皆天仙之相也。
《玉清隐书》云:太微帝君进拜於帝皇之几,凭琼颜而妙感,仰灵眸而陈词也。
又云:诵玉清隐书万遍既周,则身耀金晨也。
《大洞玉经注》云:上皇真人项负宝,耀圆光也。
《神州玉章》云:圆华耀太晖,黄老治中真也。
《大洞玉经注》云:仙人色,体如金光之映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司命目有流光,面生玉泽。
又云:太极真人神光内曜,朱华外陈,体生玉映也。
《真诰第二》云:服九转丹,面色似灵云也。
《真诰第七》云:仙人刘平阿,颜色如玉也。
又司马季主服明丹之华,挹扶晨之晕,得道在大有宫中,颜色如二十女子,须长三尺,黑如墨也。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云:服八景四蕊五珠绛生神丹者,头生九晨之光,面有玉华,飞映宝曜,洞观天下也。取八景丹滓捣,日服一丸如小豆,身生玉光,寿同九晨,体香闻三十里。
《大洞经中卷》云:帝一体生六色,曜金映流神形。
《太洞真经》云:人之一身,自无宝骨绿血,又五藏无金玉之神光者,则雌一帝一之道不可闻见也。
又云:兆体自无朱云之液、玉和之气,发玉华於泥丸之内,元郁太素之精於绛宫之内,森琼林之柯於命门,伏九舞之羽於太极之上者,则《大洞真经》不可闻见也。若兆无此相好者,上帝不令授子矣。
又云:九光映形,洞照一身,身体五藏,万关朗然也。
《化胡经》云:老子体有金刚七十二相,头发绀青色,面目紫辉金色,面有五色光也。
《七星移度经》云:愿我身生万怪七十二光,奇毛异骨,飞羽衣裳,乘虚驾空,出入帝宫,众庆来臻,万寿无量也。
又至道七十二相具足,则白日升天者,故《灵宝三部八景》云:二十四相在上分者:一者,两目有双光;二者,两眉如初生双月;三者,发如绀青色;四者,顶生云髻,如紫金印;五者,头顶四圆;六者,头部上圆下方,如紫金山;七者,天中光起;八者,金华分中,有七宝光;九者,玄丹分中,有双天柱;十者,太皇分中,方如玉玺;十一者,明堂分中,圆如车轮,自然白毫;十二者,洞房分中,有红晕紫络;十三者,泥丸分中,金精流液,混合万端;十四者,两耳如金城郭;十五者,面如红莲,圆如满月;十六者,睫如双皇太微;十七者,两目脸如双月,上弦跟瞳清彻,缓而不瞬;十八者,两耳后如北斗柄;十九者,鼻如金柱,具三窗;二十者,口如丹朱,咽内三处津掖流出,具足无量微妙声音;二十一者,通骨軿齿;二十二者,舌有金流,广长覆面;二十三者,颊如师子,颐如印科;二十四者,头如天柱,具足三要。
《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相在中分者:一者,心具九孔,孔有九毛;二者,胸前如重文贝,万辐相轮,字相分明;三者,正身平立,两手摩膝;四者,两腋下平满如枢星;五者,身相如璇玑;六者,心左如太光宫;七者,心右如太玄宫;八者,腹垂如悬盘;九者,脐如灵宝珠;十者,脐一具,足三要;十一者,龙颜凤姿;十二者,阴相如莲子;十三者,背平直如腾云;十四者,背左如东华阙;十五者,背右如西灵阙;十六者,坐如蹲龙;十七者,倚如牵牛;十八者,行如凤翔;十九者,髓化成骨,骨如盘龙;二十者,华颜玉质;二十一者,金晖紫貌;二十二者,两乳如□□;二十三者,两乳下如南辰;二十四者,通身紫色红晕曜日。
《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相在下分者:一者,两足平满如双轮阙;二者,两足下具,千辐辋轮相;三者,两足下策如天河;四者,两足指长合缦纲具足;五者,两足下有莲花相轮登;六者,两足跟具足满好分明;七者,两足趺高平好与跟相称;八者,两足踝垣然;九者,两胫如双柱;十者,两膊如覆金船;十一者,一孔一毛,首色柔软右旋;十二者,两膝珂如魒星;十三者,两膝内如骞实;十四者,两膝外如骞花;十五者,膝上如玉匣;十六者,股如双玉轴;十七者,两股内如玉衡;十八者,两股外如金粱;十九者,两股上有玉光;二十者,两股通有双骨如盘龙;二十一者,金骨玉髓,内外洞见;二十二者,通身广长,力如金刚;二十三者,色如紫金,不少不乏;二十四者,通身明净,洞照十方,多诸智慧,玄觉未然,三界九道,一切苍生,常愿闻见也。夫大乘万行圆满,具足七十二相,斩来人间,超然白日升天,成无上至道,万仙之宗,众圣之尊。故《观身智慧大戒经》云:晃晃金刚躯,超超太上仙。故曰:道中之道,仙中之仙。
《三元经》云:旡顶天巅,元极无穷,普察无量,洞明最上正真,冥寂玄通,大智慧源。若不具七十二相,皆悉灭度,更寄人间,更修功立德,从微至着,然同七十二相,超然白日成无上道理无二乘,故曰真一元始大道。故《三元玉检经》云:身洞紫虚,神映金颜。七十二相,朗曜太空也。
《法轮经》云:身得金刚七十二相,项负圆明,洞映大空,位登高仙。
又云:三十二相好,皆从身中明。项负七宝光,照曜诸天形。
老子七十二相八十一好者,老子有九变老:第一变,身长六尺六寸,冠鱼鹊冠,八缘凤衣;第二变,身长七尺七寸,重迭冠,白衣赤领赤袖;第三变,身长八尺八寸,通天冠,服五彩之衣;第四变,身长九尺九寸,辟邪冠,服罗桂衣;第五变,身长一丈三寸,龙蛇冠,着朱光之衣;第六变,身一丈七寸,虚无冠,着黑毛羽衣;第七变,身长一丈一尺,元气冠,着龙蛇衣;第八变,身长一丈一尺五寸,百变冠,服自然衣;其老子第九变之时,身有七十二相,应七十二气,八十一品也。七十二相者,头圆法天,顶象昆仑;伏晨盘郁,玉枕徐起;皓发如鹤,长余七尺;虎髭龙髯,素洁如丝;眉如北斗,色如翠绿;中有紫毛,长余五寸;耳无轮廓,中有三门,高平於顶,厚而且坚;两目镜彻,日精紫光,方童秀朗,规中绿筋;鼻有双柱,形如截筒;口方如海,唇如赤丹;气有紫色,其香若兰;齿如含贝,其坚若银,数有六八,上下均平;舌长且广,形如锦文,玉泉充溢,其味甘香,其声如金,其音如玉;颊似横陇,颐若阿丘,笼笼日角,隐隐月悬,犀文直理,龙颜神变,金容黄色,玉姿润颜,额有三理,参午上达,天庭平填,兑面寿征;腹有白痣、颐有玉
丸;项有三约,鹤素昂昂;垂手过膝,手把十文;指有玉甲,身有绿毛;背有河魁,胸有偃骨;心有九孔,外有锦文;脐深一寸,腹软如绵;脚方如矩,双蹑法轮;足蹈二五,指有乾坤;内滋白血,外示老容;身长丈二,遍体鲜香;行如虎步,动若龙趋。此是七十二相也。左扶青龙,右扶白虎;头生朱雀,足履玄武;身若金刚,貌若瑠璃;圆光五明,头上紫气;胸前真字。此九好兼前七十二相,合成八十一好也。
《金书仙志真记》及《后圣九玄道君列纪》并云:青童君曰:夫有骨箓则好仙。好仙之人,皆有其仙志。仙志之人,或疲或笃也。疲则先世善功不足也,笃则玄箓宿命将定也。大都天箓显於玄宫,则气候□於躯形;箓字彰於太极,则心神正於丹房。
若生有金阙玉名者,则其人眼有日光,青齿白血。其为人也,则仁慈而乐仙,明颖而秀挺。若上清有金书玉箓者,则其人背志如河魁,胸前有偃骨。其为人也,恭和而下人,德及昆虫。
若太极有丹间青文者,则其人手理,有累人倒大之字。其为人也,密慎而好真,清虚而容非。
若方诸有玄素紫名者,则其人眼四规中有紫光照鉴其躯。此为人也,修业渊妙,清今避秽。
若云房有玉纬内书者,则其人圆眼方观,龙口细舌。其为人也,豁心体真,监分明决。
若朱宫有丹字紫名者,则其人鸾行凤跃、脐宫光泽。其为人也,竦於问生,开心荡濯。
若太清有玉籍编名者,则其人声有玉音金响,口方目圆。其为人也,弘施博爱,亲人如母。
若太素有琼简金名者,则其人必白志见於腹,口中有紫气,其为人也,慈德而通神,潜仁而下众。
若南极有丹文紫箓者,则其人头生五气,上接重楼之云。其为人也,和仁而爱穷,赈厄而济难。
若斗中有玄玉箓籍者,则其人心中有九孔,肺外有锦文,颐下有玉丸,目中有绿筋,眉角当上有干双理,顺文城郭,秃鬓露颡,明堂平白,干理为通真之津,广颡为受灵之宅。其为人也,慈爱穷贱,仁及乌兽。
若玄宫上元有青金赤书者,则其人丹心紫孔,黄华绕骨,口中气香,齿多玉液。其为人也,少好视月月之流霞,乐星辰之光景,质清骨坚,精诚深密。
若玄都丹台有白玉金字者,则其人青肝紫络,苍肾绫文,玄膺精溢,形争神洁,身体香软,血清气泽。其为人也,耽存玄远,味景灵质,好惠下已,救施厄苦。
若三元宫有琳札青书者,则其人紫脑锦舌,玄志鬓际,绿肠朱髓,方足圆额,阴有仗骨,软发紫泽,孔门三阙,起居似涩,眼有流光,青精凝液,掌文四菌,齿牙三腭。其为人也,灵心仁爱,慈感发神,好微敬信,乐林与春,爱水清流,怀感山川,愿投名阿,保魄养魂,志凌清泰,远慕天仙。
诸有如此上十三形,悉皆上相,必得上仙,亦可学而得,亦可不学而获。
其次鼻上有玄山。玄山者,鼻上有黑志是也。又当使腹上有玄丘,对玄山也。玄丘者,亦黑志也。若阙其一,皆不合仙相。若口臭而性耐秽者,都坏玄山玄丘之相矣。其次青骨。青骨者,其为人也,皆乐闻五香之气,好学神灵之事。其次鹤行龙趋,项生玉枕,耳后伏晨,胁下有青志,体生络文,及心真胆静,耳坚气宽,此皆次仙之相也。
《高上虚皇君道经第一》云:羽衣命仙,骨有玉映,血成琼泉,生乐天地,日月同年。
《内音玉字下》云:玉眸者,流火之膏也。既受赤明和阳天中流火,而炼体生玉光,绛府充盈,万神并归。
《紫度炎光经》云:太上大道君游宴之圆光,上激九天之威,下灭六天之凶,玄光虚映道君之顶,流照八极四十万里也。
《龙飞尺素隐诀》云:身生宝曜,项负圆光。
《大洞雌一篇目》云:金姿曜於东华,玉形蜕於帝门。神映五老,腾跃三元。灵羽披空,气浩庆云。又能身生水火,放光万仞。项负宝曜,浮游九晨。分形散景,位为上真。
又云:玉童玉女,面上皆有玉华金晨之光,映曜一形。
《四极明科》云:项生圆明,映照十天也。
又云:得此上清隐书,目有回精,面生紫容。
又云:归童日晖虚生之章,目有回精流光之瞳。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南极长生之君王易度,面发日精,目生电光也。
又云:三天玉童,项有圆光,体生玉精,手把景云,足践七元。
又云:骨化结玉,仙容华盈。
《神州七转七变经》云:紫晨君面发金容,体映玉光,五色紫章,七十二变,精耀玉颜也。
又云:能行神州七转舞天之道,则体发金光,面映金容,七星络躯,乘云升晨。
《金珰上经》云:目明彻视,洞睹幽穷。面有金容,体生玉津。
又云:面有玉泽,体生奇光,内外洞朗也。
《外国放品经》云:青童君顶生宝光,映曜十天也。
《裴君内传》云:清灵真人裴君,字玄仁,少为人清明,颜仪整素,善於言笑,目中有精光,垂臂下膝,声气高彻,呼如钟鸣也。
又云:目中有珠子,正似北斗魒星,自已下象如河魁,此神仙之志也。
《本行经》云:阿丘、曾众好备发三十二相洞映女形也。
《内音玉字上》云:凡修飞仙之道,体生玉光也。
《五符》云:皇人身长九尺,玄毛被体,皆长尺余,发才长数寸,居在峨眉北绝岩之下。
《大洞玉经三十九章注》云:上皇真人顶负宝曜,体映圆光,气合三素,灵洞五藏也。
《洞房内经序》云:仙十相者:第一生有金格玉名;第二大玄宫有素箓;第三左手有大字;第四背有青志,象如河魁;第五身有七星志;第六顶中有紫光,自照见其体;第七鹤行龙趋,身体络文;第八心中九孔,肺下青穴;第九头生五气,上接重云;第十玉声金响,口生紫气。若生有此者,不须学道,期必仙也。
《奔日月二景隐文》云:高皇玉帝承玉虚皇流之冑,琼骨金髓,凤脑龙胎也。
《上清真文玉经朝文》云:眼有玄光,口有玉浆,鼻有玉火,耳有镇神,心有九孔,上道九天,足有八史,上造天门,坐起眠息,玉童执言,北斗七星,常在胸前也。
《道学传第四》云:范材者,白哲而美发,秀眉明目也。
《三皇醮仪》云:令臣等得仙,身生紫络羽文也。
《道学传第七》云:陆修静,字元德,吴兴东迁人也。及生之日,跖音只有重轮,足有双踝,掌有大字,身有斗文也。
第八卷云:陶弘景,字通明,魏郡平阳人也。神仪端洁,形长七尺二寸,头耸耳高,两耳各有十余长毛,右股内有数十黑子,多作七星文,眼中见有奇异光象也。
第九卷云:薛彪之,晋陵人也。服御众蕊,年高色少,须发缁润也。
《列仙传》云:偓佺者,槐山采药人也。好食松实,形体生毛长数寸,而目更方,能飞行逮走马也。
又云:阳都女者,都市上沽酒家女也。生而眉连,耳细而长,众以为异,皆言此天人也。以妻邺人犊子,犊子与之俱去入山焉。
《列仙传下》云:宁先生毛身,广耳,被发也。
《老子道德经》云:头发茂盛,得道之根;手足汗津,精气充盈;昼夜不外,日月合光;不饥不渴,龟龙胎息也。
《本际经第四》云:太上道君以他心智及宿命通无碍道,眼遥观宿因,浅劣所悟未真也。
《四极明科》云:若有玄名帝图,紫简录字、玉藏金骨之人,千年之内得三传《大洞真经》也。
又云:《九真中经》秘於太上六合宫中,若有青书东华、玉字上清、藏生紫络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又云:《太丹隐书》藏於太上六合紫房之内,若有金名帝图绿字、紫骨合真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又云:《青要紫书》,若有金髓玉骨、名书帝箓,七百年内听得三传也。
《太玄都右宫女青四极明科文》云:上清宝藏,玉骨之人得传《四极明科》也。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云:王君,讳褒,字子登。服龙明珠绛和云芝草,即身有金映,项生圆光,七曜散华,流晖焕形也。
《南岳夫人内传》云:夫人之质,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体龙骨,脑色宝曜,五藏紫络,心有羽文也。
《太上八景经》云:服四药紫浆五珠绛生神丹者,即头生九晨之光,面有玉华,飞映宝曜,洞观天下,腾空上造紫虚,出入玉清,寝宴晨房也。
又云:飞步天纲秘於玉虚紫房之内,若有金名帝箓玉札上清骨相合真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
又云:三天正法秘於九天之上玉清金房紫户之内,若有金名玉字紫藏玉髓之人,七百年内听得三传。
《金箓简文经》云:闭眼存见体作金色,项有圆光,光如日象,昭明十方,身中了然,尽见内外也。
《消魔真符经》云:有金髓玉骨,五藏生华,体发奇光,名参青箱,得见洞经。
《紫虚元君内传》云:景林真人语华存曰:今视子之质,霄景高焕,圆精重照,凤体龙骨,脑色宝曜,五藏紫络,心有羽文,是以形栖晨霞,神交灵津也。方协德太.平,理仙佐治,挺应称用,才亦伟铄。夫人之任,谅不虚矣。
《太极隐秘宝诀经》云:太极真人曰:夫人有仙真相好者,其要在慈心。触物以辅相好,然后得仙矣。不能忍性容非,仙相败矣。
《无上真人内传》云:尹喜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过膝,项负圆耀,五藏有文,面有七星,上象天文,下顺地理,莫不备足,故寄惠炼质,逝生末劫,当为贵真之长也。
诸天年号月月品
《三九素语玉精真诀》云:九天丈人、三天玉童,以上始元年天甲吉辰时,加北维移度,停轩三元,齐景九帝,回真登高上玉馆紫虚之天。
《三九素语》:披解《灵关玉精真诀》,总御万仙也。
《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云:清虚元年元始天王於明霞之馆太霄云房,教三天玉童三元玉检之经也。
又云:清虚元年岁在庚寅九月九日上甲值辰,元始天王飞斋上清宫,告盟无上、无巅、无色、无影、无形、无名、无祖、无宗、无极、无穷,洞清九玄自然无数劫道,授三元玉检三天玉童,使付后学有玄名应为上清真人者。
《大洞经下》云:青龙元年太岁在辛亥九月一日夜,受此《大洞经三十九章》於紫微王夫人也。
《玉帝七圣玄纪回天九霄经》曰:中皇元年九月七日,七圣齐灵,奉回天九霄白简青箓之经,解其曲理也。
《上清八景飞度经》云:九天丈人以建始元年岁在东维天甲吉辰清斋,太空七宝琼台以金青盟天,请受灵篇,招灵摄魔,豁落七元玄章也。
《登真隐诀》云:混皇三年,太虚上霄飞晨中黄老道君,年七岁,知长生之要。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云:中央黄老以清灵上皇六年生也。
《七星移度经》云:帝君五愿求仙上法者,帝君常以九月九日、十月五日、三月三日、四月八日、七月七日,此五愿十会之时也。上登太极琼宫高上玉殿金室之内,存五愿於闲宫,希玄真以自降虚无,启以玉章金音,畅於太空,召五帝以卫灵,度万会於丹房,故有感而致真,真感发而降焉。是其日当沐浴清斋,入室烧香,心拜四方,正东向,平坐。东向者,是当阳始晖之方也。叩齿三十六通,以念愿云:
第一上愿我生自然之气,气中结成我身,与三光齐伦,长享无极之根。
二愿我身常处太空之上琼宫玉房之裹,朝与玉帝同宴,夕与玄母同几,渴翕浪井洪泉玉芝,饥纳龙胎琼腴绛树赤子。
三愿我身生万瑞七十二光,奇毛异骨,飞羽衣裳,乘虚驾空,出入帝宫,众庆来臻,万寿无量。
四愿与无俱生,与无俱死,死而又生,生为帝王,封掌十天,总领群仙。
五愿一切众生,已生未生,同保日月三光有道之人,七玄之祖,上升南宫,天下之福靡有不当,四方五愿并会玉堂。
次上愿九玄扶养我身,魂魄真神恒居我宫,上通天仙,下逮洞渊。愿天,愿地,愿风,愿云,愿神,五愿一合,定籍长生。天降紫烟,地卫五灵。乘云驾虚,飞辇绿軿,上造金阙,进登玉清,庆及七祖,更受胎生,上愿五合,长享利贞。
中愿亦五:愿得道本根,愿阴阳,愿太空,愿太无,愿太玄。上宴玉房,与帝因缘,游眄生门,披浪九天,元父定籍,玄母记年,桃康结精,保固丹田,身腾金阙,名书玉篇,七祖解脱,福庆来臻。
下愿亦五:愿太虚,愿太有,愿太上,愿太真,愿神仙。运身於五岳之岭,飘飘九霄之际,出入开关之裹,移脱死户之外,愿天地为我父母,三光卫我万神,守九源之孔灵,降自然之气。八方五愿,举响而会。
《龙飞尺素隐诀》云:上京元年三月三日,元始启旦,太真丈人忽感飞行羽经,焕赫玉虚之庭,亦出白羽黑翮之经。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上清总真玄箓南极长生司命君,姓王,讳改生,字易度,乃以太虚元年岁,洛西番孟商启运,朱明谢迁,诞于东林广昌之域长乐之乡也。
《神州七转七变经》云:元景元年撰《上清宝经》一通,以封西域山中也。
《玉佩金珰上经》云:上虚元年正月日,天元合庆,甲子值辰,元始天王与太帝君感得青乌来翔,口衔紫书,以授此二君也。至中皇元年三月一日庚寅天德值合之时,元始於寒灵丹殿琼台黄房之内,命五仙都披霜罗云锦之蕴、郁森之笈,出《玉佩金珰太霄隐书》,以传高上玉晨太上大道君也。
又云:昔上开元年九月一日,有青乌衔九天金书秘字,以付西王母也。
《隐元内文》云:中皇元年三月一日甲子天德值合之时,上相青童君清斋空山也。
《本行经》云:洪那台以朱灵元年岁在丙午,诞於丹童龙罗卫天洞明玉国朱霍之阿也。
《金房度命上经》云:南极总司定录上真禁君,以始皇元年岁在壬午七月七日中时,於上禅无量寿天王国七宝洞虚凤京紫台琼林之下,请问天尊度命回年之诀,至中皇元年以传南极上元君、万始先生、金阙帝君也。
《老子节解序》云:老子以无极灵道元年七月甲子,授关令尹喜五千文节解图,受以长生也。
《文始内传》云:老子以上皇元年岁在丁卯正月十二日丙午,下为周师。
又云:老子以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日中,授《道德经》上下二篇也。
又云:以周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冬十二月二十五日,老子之度关也。
今按《二教要录》云:上皇元年乃是人皇君之年号也,在周前一十七君年代,极悬也。或可周家象此以称,或可象天上年号也。会似地皇君称赤乌元年,吴孙权亦称赤乌元年也。似元皇君号开皇元年,随家亦象号开皇元年是也。《灵书经》云:至上皇元年,诸天男女形故纯朴,心渐殆坏,恐至凋零,正教不全,是故我身国国之造成就诸心也。据此,即是诸天年号又非人皇君之年号。看似人皇君象,此以立年号也。按《九天生神经》,上皇乃是劫名,在开皇劫前,赤明劫后也。
《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云:南极长生君,生于东林广昌之域,长乐之乡也。
又云:固神宫於幽府,定保箓於元图。阳离北朔之乡,阴会金云之州。交二气以变炼,合阴阳以相扶。则元始勒命於南极,三真书简於东华。宛转反香之烟,游观紫霄之崖。灭死结於元胞,补上真於幽都也。
又云:上元真高上玉虚之气,结玉清金相宫琼天府八明乡定真里,号为元始皇上丈人也。
又云:上元上真高清元太虚之气,结玉清金简宫太清府开明乡通真里,号曰高灵九天王也。
又云:上元上真高玄元紫虚之气,结玉清丹灵宫开清府三合乡元明里,号曰玉真九天丈人。
又云:上元上真高虚元洞虚之气,结玉清玉演宫金融府上开乡正元里,号曰皇老三天丈人。
又云:上登上元真高明元虚之气,结玉清琼上宫丹明府三素乡元正
里,号上三天玉童也。上元上真高皇元六虚之气,结玉清启金宫重宾府上合乡六会里,号曰玉宝九霄丈人。
又云:上元上真玄上元玉皇之气,结玉清七映宫凤生府上虚乡化仙里,号曰紫映九霄真王。
又云:上元上真玄虚元上皇之气,结玉清元宝宫金上府离合乡明光里,号曰高上虚皇君。
右此《上清变化七十四方经》乡里之名,大有文多,此不具录。
《神州七转七变经》云:紫晨南造朱陵太丹极炎流火之乡,南极上元君请太丹之琼章。
又云:北造羽阴九玄寒乡,太阴玉晨九元真妃来受流精飞景宝章。
《龟山元箓下》云:北玄高上空皇君在玉清紫瑶宫丹琼府金相乡三皇里中,回真下映,入兆两肾玉户之口。
又云:西华空皇君在玉清音元宫八坦府四明乡极微里中,回真下映,入兆肺之后门。
又云:东明虚皇君在玉清紫微宫朱雀府南阳乡洞生里中,回真下映,入兆肝内九重之户。
又云:中舍空皇君在玉清金灵宫凤啸府幽神乡合清里中,回真下映,入兆脾府也。
右此《元箓下经》大有诸乡名,此不具写也。《众真戒第三》云:汤谷有建木乡,去会稽东方诸山六万里也。
《八威召龙经》云:上造玉京基,下至渊洞乡。
《大洞玉经三十九章注》曰:东华者,仙真之州也。在始晖之间,高晨玉保之所治也。始晖者,日出之乡也。
又云:玄洲有弱水之津,非仙人而莫越焉。
《道学传》第二十云:张元妃,字净明,寓居曲阿蔡坡村,年十一便能长斋也。
《三天正法经》:有上皇先生也,今看似老子,以上皇元年下为周师者,定是天上后之上皇也。会似《通门论上卷》说云,有前三元、中三元、后三元,以相为例是也。似《玄门论第七》引《洞神经第六》云,有前三皇君、有次三皇君、有次后三皇君之相似也。似梁朝象道家太清境,亦称太清元年也。
分化国土品
第一卷应道降生品,亦有分化语。
《洞神经》第八云:耶泥天,下广长八十一万里,地形如却月。
《内音玉字经》下云:天尊与五老上帝、十方大圣,同於赤明世界栢陵舍中,说大梵隐语无量洞章天书八会之字。天尊有命,诸天敬从。於是四众同起,作礼,天尊举手指上,俛手指下,无上无下,无极无穷,无深无远,无幽无隐,无大无小,无数无终,一切普度,同更光明,弹指告众一切咸闻。是时四众同时抗手,仰天弹指,三十二天日月星宿一时俱明,地下九幽无极之底光影洞彻、无复暗冥,幽隐普见,地藏露形,山川溪涧一等缅平,冬华结实,枯树发荣,庆加一切,功戴众生,鱼龙踊跃,乌兽欣鸣,灵歌交会,路无悲声,天静地默,三官潜宁,简对休息,五道不生,人神欢泰,圣道太平。
《五千文十纬经》第五云:多罗真人,化行中国震旦之地。震旦之地,名日阎浮。阎浮人恶愚顽,众生多不信真经。又分形化乎三十六国,又化奈全国王。国王留之,委任国政,国王一一从五千文三洞之法也。
《升玄经第八》云:吾以五气周流八极,或号太上,或号老君,或为玄宗,或为世师。
《升玄经第三》云:中有见形为国师者,中有见形作儒林之宗者,中有见形执礼律者。一日之中周遍十方,不可以凡愚形质限量圣人也。
《紫青金根经》云:生,姓尧,字伯渊,栖心明霞之境,放浪玉国之墟,执持元皇之策,落景九域之丘。
又云:元皇玉帝登九老仙都之京,九曲之房,游览无涯宴乐九天。
又云:九成公者,九天丈人,乘飞凤玄龙,游於白水沙洲空山之上。
《金根经》云:玄丘玉国无涯之天,溟蒙九城之滨,青要帝君所诞生处也。
三洞珠囊卷之八竟
9-三洞珠囊卷之九
三洞珠囊卷之九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劫数品
《上清三天正法经》云:天圆十二纲,地方十二纪。天纲运关,三百六十轮为一周;地纪椎机、三百三十轮为一度。天运三千六百周为阳勃,地转三千三百度为阴蚀。天气极於太阴,地气穷於太阳。故阳激则勃,阴否则蚀。阴阳勃蚀,天地气反。天地气反,乃谓之小劫。小劫交,则万帝易位,九气改度,日月缩运,陆地涌於九泉,水母决於五河,大乌屯於龙门,五帝受会於玄都。当此之时,凶秽灭种,善民存焉。天运九千九百周为阳蚀,地转九千三百度为阴勃。阳蚀则气穷於太阴,地勃则气谋於太阳。故阳否则蚀,阴激则勃。阳阴蚀勃,则天地改易。天地改易,谓之大劫。大劫交,则天翻地覆,海涌河决,人沦山没,金玉化消,六合冥一,白尸飘於无涯,孤爽悲於洪波,大乌扫秽於灵岳,水母受事於九河,五龙吐气於北元,天马匡辔以徒魔,赤锁伏精於辰门,岁星灭王於金罗,日月昏翳於三豪之馆,五气停晕於九岭之上,龙王鼓华於东井之上,河侯受对於九海之下,圣君显驾於明霞,五帝科简於善恶。当此之时,万恶绝种,鬼魔灭迹,八荒四极,万不遗一。至於天地之会,自非高上三天所不能禳,自无青箓白简所不能脱也。
又云:天关在天西北之角,与斗星相御。北斗九星,则天关之纲柄,王晨之华盖,梵行九天十二辰之气,斗纲运关,则九天并转。天有四候之门,九天合三十六候。一昼一夜,则斗纲运关,经一候之门。昼夜三十六日,则经三十六候都竟。三十六候竟则是九天一轮,三百六十轮为九天一周。九天一周,则六天之气皆还上上三天。天改运促会以催其度,三千六百周则为小劫。小劫交,则九气改正,万帝易位,民亡鬼灭,善好清治,六合宁一。九千九百周为大劫终,大劫终则九天数尽,六天运穷。六天运穷则气激於三五,群妖凶横,因时而行,放毒灭民。此皆运穷数极,乘机而鼓,以至於此也。地机在东南之分,九泉之下,则九河之口吐翕之。灵机上通天源之陶注,傍吞九洞之渊澳,十二时纪推四会之水,东回一昼一夜则气盈,并凑九河之机。昼夜三十三日,机转西北回,东北张,西南翕。张则溢,翕则亏,周於四会,天源下流涌波,是为一转。三百三十转为一度。一度则水母促会於龙王,河侯受对於三天。三千三百度谓之阴否。阴否则蚀。阴蚀水涌,水涌河决,山沦地没。九千三百度为大劫之终,阴运之极。当此之时,九泉涌於洪波,水母鼓於龙门,山海冥一,六合坦然。此阴运之克,地气之激也。
又云:赤精开皇元年七月七日丙午中时,登琳琅之都月之上馆,受符於元始天王,开金阳玉匮玄和玉女口命,出皇民录谱。自开皇以前三象明曜以来至于开皇,经累亿之劫,天地成败非可称载。九天丈人於开皇算定天元,校推劫运,白简青箓得道人名,记皇民谱录,数极唐尧,是为小劫。一交其中,损益有二十四万人,应为得者,自承唐之后,数四十六,丁亥前后中间甲申之年,乃小劫之会,人名应定。在此之际,阳九百六,二气离合,吉凶交会,得过者将为免哉!然甲申之后,甲申之前,其中壬辰之初,数有九周,至庚子之年,吉凶候见,其道审明,当有赤星见於东方,白彗干於月门,妖子续党於虫口,乱群填尸於越川,人啖其种,万里绝烟,强臣称霸,弱主蒙尘。其后当有五灵炳瑞,义合本根,龙精之后,续族之君,平灭四虏,应符者隆。龙虎之世,三六乃请,民无横命,祚无危患自唐之后,四十六丁亥是三劫之周。又从数五十五丁亥至壬辰、癸巳是也,则是大劫之周。大劫之周,天翻地覆,金玉化消,人沦山没,六合冥一,天地之改运,真非所如何!惟高上三天白简青箓,乃得宴鸿翮而腾翔,飞霄而盻目耳!此玄和玉女口命,金阳玉匮论天地之成败,吉凶之是非也。
《上清八景飞经》云:大劫之周,三道亏盈,二气合离,理物有期,承唐之世,阳九放灾前除凶,勃搜采上真也。
《老君戒文》云:西向流沙中无量国,有巨石高三百丈,周旋一千五百里。巨石北则有芥子城,壁方四十里,四面石坛,
高二十丈,飞仙一岁送一芥子着此城中,以衣拂巨石,令消者与平地无别。芥子城令满中芥子,则时运周劫,世转一阶也。
《灵宝斋戒威仪经诀》下云:石如昆山芥子四十里中天人罗衣,百年一度,拂尽此石,取此芥子一枚,譬如一劫之终,若是之久谁当悟斯者也。
《灵宝天地运度经》云:灵宝自然运度,有大阳九、大伯六也,小阳九、小伯六也,三千三伯年为小阳九、小伯六也,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伯六也。夫天厄谓之阳九也,地亏谓之百六也。至金氏之后甲申之岁,是其天地运度否泰所终阳九会,至时道德方明,凶丑顿肆,圣君受任於壬辰之年也。
又云至于水龙时,仙君乃方起弓口十八子,彼经中有十条,此不具录也。
老子为帝师品
《太平部》卷第八《老子传》授《经戒仪注诀》云:老子者,得道之大圣,幽显所共师者也。应感则变化随方,功成则隐沦常住。住无所住,常无不在;不在之在,在乎无极;无极之极,极乎太玄。太玄者,太宗极主之所都也。老子都此,化应十方,敷有无之妙,应接无穷,不可称述。近出世化生乎周初,降迹和光,诞於庶类,示明胎育可以学真,虽居下贱,无累得道。周流六虚,教化三界。出世间法,在世间法,有为无为,莫不毕究。文王之时,仕为守藏史,或云处世二百余载,至平王四十三年太岁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为关令尹喜说五千文也。
《化胡经》云:老子伏羲后生,为帝之师,号曰究爽子,复称田野子,作《元阳经》。
神农时出为帝师,号曰大成子,复名郭成子,作《太一元精经》。
祝融时出为帝师,号曰传豫子,复名广寿子,作《按摩通精经》,三家共修,无为各治,万八千岁,致太平,人民纯朴,无有余治。唯无气自然,为法不役伐,道气归之,无不服也。此谓三皇之君矣。
黄帝时出为帝师,号曰广成子,作《道成经》。
帝誉时出为帝师,号曰绿图子,作《道理黄庭经》。
帝尧时出为帝师,称务成子,作《正事经》。
帝舜时出为帝师,称尹寿子,作《道德经》。
黄帝至圣,遂使帝业相承,寿命有长短,象之五行,更相克伐,强弱相凌,此谓五帝。
夏王时出为帝师,号曰李子胥,作《元阳经》,复作《德戒经》。
汤王时出为帝师,号曰锡则子,作《道元经》。
文王时出为帝师,号曰燮邑子,复称赤精子,亦为守藏史。
武王时出为帝师,号曰郭叔子,复称续成子,为柱下史。
幽王时出为帝师,号曰天老,复称老子,为柱下史,作《长生经》,
复与尹喜作《五千文》上下二经。复与尹喜至西国,作《佛化胡经》六十四万言,与胡王后还中国,作《太平经》。后世当在人间,欲令世人修善行义,尊奉德化,以佐道法,助国扶命,忧劳百姓,度脱凶年,令遇太清之中也。已上数悬河今谓道德,序诀云:老子代代为国师,即此是也。
孟智周法师《老子经通题目》云:千二百老子,此即其数千二百,老子自别有经也。
又云:后学所成,伯阳是也。故知伯阳尊号始乎隆周也,此号隐显,难可详究矣。
《玉帝七圣玄纪》云:亹亹神匠,灵德虚鲜。曜龙文於沧渊,焕采云於九天。濯高貌於兰玉,发金精於琼泉。列七纪於上录,明刻书於隐篇。括致沉豪,运转滞轮。采结五象,携集上真。寔高上之垂化,以敷教于群方也。
老子化西胡品
《太平经》云:老子往西越八十余年,生殷周之际也。
鬼谷先生撰《文始先生无上真人关令内传》云:周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冬十有二月二十五日,老子之度关也。关令尹喜勑门吏曰:若有老公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关。在后果见老公如是,求度关?关吏不许,以关吏之言白之。老公曰:吾家在关东而田在关西,欲往采樵,幸听度之。关吏再不许入,白关令。令即出迎,设弟子之礼。老公故辞欲去,关令殷勤北面事之。老子许之,住也。老子时有赁客,姓徐名甲,日雇钱一百。老子先与约语,当顿还卿直,然须吾行达西海大秦安息国,归以黄金顿备钱限。甲既见老子方欲远游,疑遂不还其直。尔时有美色女人闻甲应得多钱,蜜语甲曰:何不急讼,求其直,吾当为子妻。甲恶意因成,即举词诣关令,诉老子求钱。关令以甲词呈老子。老子曰:吾禄贫薄,无仆役,前借此人,先语至西海大秦安息国,归顿还黄金备直限,其何负约,见讼耶?甲随老子二百余岁,应还七百万。老子谓甲曰:吾昔语汝,至西海大秦安息国,归顿以黄金相还云,何不能忍辱,今便兴词讼我,汝随我已二百余岁,汝命早应死,赖我太玄长生符在尔身耳。言毕,见太玄长生符飞从甲口出,还在老子前,文字新明,甲已成一聚白骨。喜既见甲违心便死,意复欲观老子起死人。因曰:喜当代还此直,即具钱来,伏愿赦甲往罪,赐其更生。老子愍之,曰:善!此本非吾瞋甲,甲负先心,道自去之。老子复以向符投其枯骨,甲即还生如故。喜具为说之,甲方叩头谢罪。老子令还汝直,谢遣之也。老子以上皇元年岁在丁卯正月十二日丙午下为周师也。周道将衰,王不修德,弗能以口道德治民,此淫乱之俗不可复,师故微服而行,吾将远游矣!喜复作礼曰:愿大人为我着书,说大道之意,喜得奉而修焉。老子以无极元年岁在癸丑十二月二十八日日中作《道德经》上下二篇,以授喜。老子辞别欲行。喜曰:愿从大人远游,观化天地间可乎?老子曰:我行无常处,或上天,或入地,或登山,或入海,或在戎狄蛮貊非人之乡、鬼神之邦、崄难之中,观化十方,出入无间,坐在立亡,子以始受道诸秽未尽,焉得随吾远行耶!子且止诵此二卷经万遍,道成乃可从吾远游。子道欲成时,自当相迎,今未得去也。老子临去则告曰:子千日以后於成都市门青羊之肆,寻吾乃可得矣。喜奉教诵经万遍,千日之后身乃飞行,入水蹈火并不热溺,今道已成,乃往成都市门青羊之肆寻老子,经日不见,尽夜感念,到九日见一人来买青羊,由是乃悟,问使人曰:子何故日日买此青羊耶?人答曰:吾家有贵客,好畜青羊,故使我买之也。喜曰:吾昔与彼客有旧,因期於此,子能为我达之不?因以珍宝献之。使人曰:诺,君但体我去,当为具白此意。喜曰:若然,白客言关令尹喜在外。使人如其言白之。老子曰:令前。拂衣而起,登自然莲华之座,问喜曰:别后三年之中,子读经何得何失?喜拜而自陈曰:奉教诵经,令喜得常存不死也。老子曰:子昔愿从吾远游,道已成可以游观大地八纮之外也。喜曰:弟子宿愿始申矣,无复所恨。老子於是命驾远游天地之间,变化诸国也。后入严宾国阇崛之山精舍中行道。厨宾王出游,问曰:此何等人?侍者曰:道士耳。王曰:道士乃幽隐在此乎?后日复游见之,王曰:何修也?可以致福。老子曰:斋戒中食,读经行道,上可得至真,不死不生,教化出入在意也;下可安国隆家,亦可从转身得道,度世入无为。王曰:善哉!后日出游,复见之。王曰:道士道法最何为贵耶?道士曰:吾道贵自然,清静无为,及斋戒行中食,烧香可从生天可从生王侯家得可从道度世以此为上。王曰:善!寡人欲请道士中食行道,可乎?道士曰:为欲请几人耶?王曰:悉请也。道士曰:徒众多,难可悉供也。王笑曰:寡人大国,何求不得,而云不能供耶?道士曰:吾道士固曰贫道,依附国王,致有珍宝,尽是王物。今先欲请王国人中食,以为百姓祈福,可乎?王曰:善!但恐道士无以供之。道士曰:足有供之,愿王枉驾。王曰:刻日当到。道士遂先请及群臣国人也,皆使仙童玉女及四方飞天人请男女一十四日,都毕,王叹曰:贫道士尚能作大福如此,我大国王何所乏无而言不能供之耶?刻日请道士徒众,大会道士,到皆引诸天圣众九品仙人,四十余日,人来不尽,后方日日异类,或胡或伧,或吴或楚,或长或短,王仓库已半,人犹未止。王曰:如道士言,此人众何其多吾?诚耻中殆,令无供具,忽生恶念。曰:吾恐此老公是鬼魅,非贤人。道士可速收缚,积薪市中,烧杀之,以示百姓。於是遂缚老子徒众等。老子尔时任其所作,聚薪都市。老子语喜及诸从真人:卿但随我上此薪上,倾国人悉.来视之,终不能害我等也。如是国人视之,其善心者皆难咤我王。何故?强请道士而中道烧之,可怜可念!火起冲天,国人因见,老子亦放身光满天下,老子与喜及诸真人在炭烟之中,坐莲华之上,执《道德经》咏之。及火势盛,犹在炭上,坐不去。王问老公已死耶?使者曰:老公故在炭上诵经。王又令沉老公深渊。后随王入渊,入渊不溺。国人见老子放光,神龙负之,龙光亦照渊,方诵经并不能为害。王问:道士等已死乎?使者曰:投之深渊,龙王出负之,老公放光,照满国内,复不死不溺,当如之何?王曰:烧之不死,沉之不溺,吾末如之何?王顾谓群臣曰:恐彼老子将天师圣人乎?今欲事之,何如?群臣曰:善!恐老公徒嗔,将亡国也,愿王卑词谢之。王曰:正尔。自诣却说前事,谢罪云云。老公曰:前我语王,恐王不能供之云云,而反烧我师徒,何逆天无道耶?上天不许王之横杀无辜,此乃天见我无罪,故得度险难也。天将灭王国,不久当至也。王大谢.罪,愿举国事师,不敢中怠。老子曰:王前有恶心,今虽叩头千下,犹未可保信,恐后有悔,当何以为誓耶?王曰:今以举国男女一世不娶妻,髡剃须发以为盟誓,约不中悔,中悔当死为证,何如?老子曰:善!尔时推尹喜为师,令王及国人事之。王当以国事付太子伊梨,我当修道,舍家国,求道度世。老子曰:善!既欲弃国学道,吾留王之师,号为佛佛,事无上正真之道。道有大法,若王居国学道,但奉五戒十善,自足致福,去却不祥,常生人道,尊荣富贵,亦可因此得道度世,何必舍家也。王及群臣一时稽首师前,男女同日奉道焉。为作三法衣,守摄其心,锡杖以惊蛇虫,乞中食为节。老子复为造九万品经戒,今日就诵之。老子曰:授子道既备,吾欲速游八方,遂还东游,幽演大道自然之气,为三法:第一曰太上无极大道,第二曰无上正真之道,第三曰太平清约之道也。
《老子化胡经》云:吾以幽王时出为师,教化道法,观其虚实,为柱下史,姓李,名耳,字伯阳,知幽王不可复师,欲去之,此衰乱之俗不可久。周幽王将亡其国,乃假服乘青牛薄板车去之。於是,幽王果为大戎所杀。遂西诣罽宾王,至函谷关。关令尹喜好道术内学,仰知天文,下知地理,预知道当西行,夙夜观象,是时太岁在癸丑十二月二十五日腊除,道过来西度关。关令尹喜先勑门吏:今日当有老公乘青牛薄板车来度关,告之,勿令去!如其言,老子乘青牛薄板车度关,关吏留之,不听度。老子云:贫贱老公居在关东,田在关西,明日当腊,欲去取薪草,幸听度。吏下而跪启曰:明府有教,若有老公乘青牛薄板车,留之勿令去。愿少留神。吏便入白关令。关令带印绶执板而迎,为设礼。老子曰:吾是贫贱老公,居在关束,田在关西,明日当腊,欲往迎薪草耳。令留如何?尹喜执板跪而言曰:喜是蜀郡成都人,姓尹,名喜,自生以来至今以历三千甲子也,求先生当周旋劳苦暴露,天幸今日相遇,愿少留神。老子入舍,共语三日三夜,为作五千文。主人上馔甚厚,老子念无以报之,为作《五千文》上下二经与之,报其厚意,辞别欲去。尹喜曰:愿闻先生姓字。老子张口吐舌示之曰:口中齿皆落尽,唯有舌在耳。喜曰:老聃齿在口中三十六枚,俨然如霜,齿今落尽,唯有舌独在,故知柔者能制刚,弱者能胜强,欲令尹喜行柔弱之志,竟不语姓字而去。喜曰:思道德之美,愿从西行。老子曰:吾游越天地之表,散气於八嵎,或至小国,或上升天,下入渊,随世教化,无所不至,子安能随我去不?尹喜跪而言曰:入水入渊,入地上天,投身没命愿从先生。老子曰:子勤读《五千文》上下二经,却后三年会成都市青羊矣肆,索我则可得也。子今不得随吾去於是,太岁癸丑辞别而去。尹喜遂修经,夙夜不懈,元气归其身,日日加增得道之意,知其真焉。喜后以太岁丁巳诣成都市青羊肆,索老子,累日积月不见,夙夜叹息。后乃见一人数数来买青羊,於是心开意悟,乃问之曰:何以日日来买此青羊耶?使人答曰:我家有贵客,好畜青羊,故使我买之。喜曰:吾昔与彼客有旧,因期於此,子能为我达之不?以珍宝献之。使人曰:诺,君但随我,当为具白。喜曰:若然,白客言尹喜在外,使人如其言白之。老子曰:令前。拂衣而起,登自然莲华之座,手捉九节之杖,见尹喜言:何以晚耶?吾待子久矣。喜再拜曰:求先生累日积月,不知先生所向何许?道不夺愿,今得拜见,恩覆之广深也,远矣!於是,乃共说三年之中何有可忘?尹喜稽首言曰:与先生别后,所得经者晨夜读之,无有畏忘,精邪鬼贼见喜皆自然化服,万神为之走,知元气之广矣。老子曰:在此待子甚久,知子不移之志,当将子远游,观天地间元气,保子身形,岂不善哉!尔时,太岁丁巳,乃与喜至西国,我欲教诸国人莫知之者。至肘宾国,乃入山中岩居穴处,共修道法三年。太岁庚申,胡王出猎,数数见之,问左右曰:此何等人也?左右无能知者。老子答曰:我是老人,积在山中。王怪之,谓是魍魅,不知是圣人,固欲贼害老子。老子行柔弱之志,以下其意,乃设自然无极天厨,欲请王国中人。王闻之,掉手大笑曰:此老公依附吾国,得自生活,当何得请吾国中人耶?老公曰:依附王国以得生活,致有今日,今欲还东国,欲报王恩,刻日当会。王遣使者,视老公请客之具。老公设五行云气之帐缦,西谷中白缦,北谷中黑缦,东谷中青缦,南谷中赤缦,中央黄缦。延请国王,上及王身,下及国人。胡王即召三十六国数千万人,往会老子五色云缦之中,饮食七日七夜,厨馔俨然,不为劳倦。胡王归国,复欲请老公。老公答王曰:言不可请。王曰:吾大国之中,何所无有?何以不能请老公耶?刻日当会。到其日,老子与诸道士共行,就请有四辈弟子,四天王,百万众,今日一种人。明白复异种人,日日人各不同,如此四十余日,人来不绝,王厨己尽。王乃大惊,语左右曰:此为妖□,必非常人,奈何?杀之!左右曰:可!积薪都市中,烧之,若不死者取大石击头,着海水中,当不死之耶?胡王勑国中,户各取薪一束,积与市上烧之。老子与尹为胡王所击薪上。胡子於下放火,烧之四十余日,薪尽火灭,老子与尹喜在炭中读经如故。王复沉老子尹喜,以大石击头,着深渊之中,又复不没。胡王大惊,今当奈何?举国惶怖,欲来侍老子以为师也。老子语王曰:我非师也,前与我共上薪被烧者,是为师。师今到诸天中索兵马,当来以伐王国,以王前烧杀之故也。须臾间,诸天鬼神兵马来下,皆长一丈四尺,数百万众,手持铁杖,一满王国中,日日来之不绝,唯欲以杀静子并及王身,故胡王大惊三十六国各各失魂。王头面指地,不敢视老子。老子即变作刚五色大人,身长一丈六尺,七十二相面目,紫辉见於虚空,左入右出,乍下乍上,是谓士方空二虚身也。胡王惊怖,语左右,置向老公持此大入耶!老子知其欲化也,此不为大人也,比名太上真之人耳。此正真之人,好生恶杀,来至王国,过不犯王,王有何意积薪以烧之耶?而今奈何复欲之侍之,乃欲兔耶?胡王曰:赐我生命,济活我国,生死一心,奉属大人,从今以誓不犯之也。老子曰;王当以何作信?王曰;我国中大小男女终身不娶妻,当侍师至死,求兔我罪。於是,召三十六国胡子,向老子前皆当髡头剃须,自毁形容,横裙衣,露右臂,与天为信,引地为誓。叉手合掌,不敢移易。老子见胡受化,乃与作六十四万言经,无上正真之道,令王举国事法,不得探巢破卵,伤害万物,劫盗作贼,侵凌瓣弱,诅骂妬龋饮酒食肉,妄言两舌,不得载车乘马,不着履屦,为作锡杖,欲令惊,地生虫不得伤害之也。又恐其变悔,故为作三衣法服,左臂露,右臂常结着心前,令以右手捉之,不得放心也。不令种作为刻木作拔,音钵以受七升,令日月当行乞食,家乞一升,七家得七升,得之便食之,若至七家不得食,自谪。七日不食,饮水而己。以此为法。《化胡经》乃有二卷,不同。今会其异同,录此文出也。
时节品
太一帝君洞真玄云:白日登晨者,日之正中,为白日也,鸡之始鸣登晨也。
《明真经》云:人之得仙,白日登晨,即此义矣。皆取生气时。
《司命解化》云:白日去,谓之上尸解也。夜半去,谓之下尸解也。向晓向暮而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也。
《升玄第一经》云:朝、中、日没、人定、夜半、鸡鸣为六时,礼敬十方天尊,礼从东方为始也。
《玉清隐书》云:甲子之日、八节之日,此皆上元朝宴之时也。
《上清八景飞经》云:立春之日,三素元君上诣天皇太帝游宴之时,元景行道受仙之日也。春分之日,太微天帝君上诣高上玉皇游宴之时,始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夏之日,太极上真三元真人上诣紫微宫游宴之时,玄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夏至之日,扶桑公太帝君上诣太微宫游宴之时也,虚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秋之日,太素上真白帝君上诣玉天玄皇高真游宴之时,元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秋分之日,南极上真赤帝君上诣阆风台,诣九灵夫人游宴之时,明景行道受仙之日也。立冬之日,上清真人帝君皇祖上诣高上九天玉帝子游宴之时,洞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冬至之日,太霄玉妃、太虚上真人上诣太皇宫太微天帝君游宴之时,清景行道受仙之日也。先录出。在道例第九卷八节斋日品中,具说之也。
三洞珠囊卷之九竟
10-三洞珠囊卷之十
三洞珠囊卷之十
大唐陆海羽客王悬河修
叩齿咽掖品
《金书玉字上经》云:暮卧常密三七叩齿,三七咽液。阴祝曰:
九星太精,北极真君,益我精胎,强我三魂。左引日华,右拘月津。辰中黄景,元虚黄真,使我飞仙,上登紫烟。神虚玉符,常守生门,万邪伏法,受形斗君。
平旦欲起,常密二七叩齿,咽液二七。阴祝曰:天元上一,斗中七童,上清紫精,在兆身中。华辰紫盖,太素玄宫,后圣灵气,下入洞房,使我飞仙,得行太极金堂。
《五符》云:俯漱五华液,还复反童颜。仰挹三辰精,保身永长安。
夫叩齿以命神,咽气以和真。纳和咽六液以运入,制神须鸣鼓而行列也。此名呼神。
《真诰》第五云:夜行常当啄齿,啄亦无正限数也,杀鬼邪。鬼常畏啄齿声,是故不得犯人。若兼以漱液、祝语,益善也。
仙人刘京语皇甫隆曰:夫朝睡起未澡洗之前,平坐,漱口中唾曰玉泉,令满口咽之,即叩齿二七止。又更漱唾如前法,又更叩齿如前法。夫叩齿者,召身内神,令其安之,又令人齿不朽。夫咽液者,令人身体光泽津润,力壮有颜色,去三尸虫,名曰炼精,使人长生,若能终身行之得仙也。
《洞神太上隐书经》云: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夫为正观之道,欲使邪气不侵,必须集会群神,以自匡辅也。左相叩为天锺,右相叩为天磬,中央上下相对叩为天鼓。或三十六上应三十六天,中应三十六国,下应三十六地。或三十二通以应三十二天,或二十七通以应於九天三九之数,以成二十七也。或二十四通,以应於三八二十四神,或十二通以应十二辰,或九通以应於九元,或七通以应於七元,或三通以应於三元,随数所应,而叩召之也。若卒遇凶恶不祥,当打天锺三十过,若经山辟邪,威神大祝,当椎天磬。若存思念道,感致招灵,当鸣天鼓。
咽塞则为乱志之由,乱志之由,故须咽液以溉灌百神,然后恬心以守三一之神。其咽液之数所应者,亦具如鸣天鼓之数也。
《登真隐诀第四》云:服玉女津液,存日月在口中,日色赤,月色黄,日有紫光九芒,月有白光十芒也。芒直如弦,以入於口,咽服光芒之液,常密行之无数。前服食品通有此咽液语也。
《真诰第五》引《太素丹景经》曰: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令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币,令人面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先当摩擦两掌令热,然后拭面目,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两臂亦更互,以手摩之,使发不白,脉不浮外。
《大洞真经精景按摩篇》曰:卧起当平气正坐,先叉两手,乃复以揜、项后,因仰面视上,使项与两手争为之三四止,使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能久行之,不死不病。毕,又屈动身体,申手四极,反张,宣摇百关,为之各三。
卧起先以手巾若厚帛拭项中四面及耳后,使圆币,热温温然也。顺发摩项,若理栉之无在也。良久,摩两手以摩治面目。久行之,使人目明而邪气不干,体不垢腻以生秽也。都毕,乃咽液三十过,以导内液。
《消魔上灵经》曰: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漏咽液无数。须臾,不宁之痾自即除也,其时亦当觉体中宽软也。
《消魔经上篇》曰:耳欲得数按抑其左右,互令无数,令人听彻。所谓营治城郭,名书皇籍。
又曰:鼻亦得按其左右,唯令无数也,令人气平。所谓灌溉中岳,名书帝录。
《太上录渟发华经上》按摩法:常以生气时咽液二七过。毕,按体所痛处,向王而祝曰:左玄右玄,三神合真。左黄右黄,六华相当。风气恶疾,伏匿四方。玉液流泽,上下宣通,内遣水火,外辟不祥。长生飞仙,身当休强。毕,咽液二七过。常如此,则无疾。当急按所痛处三十一过。
《丹字紫书三五顺行经》曰:坐常欲闭目,内视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也。
《石景赤字经》曰:常能手揜口鼻,临目,微气,久许时,手中生液,遂以摩面目。常行之,使人体香。
《紫度炎光经.内视中方》曰:常欲闭目而卧,安身微气,使如卧状,令傍人不觉也。乃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自见万里之外事。精心为之,乃见百万里外。又耳中亦恒闻金玉之音、丝竹之声,此妙法也。
《太上天关三图经》曰:常欲以手按目近鼻之两訾,间气为之,气通辄止,吐而复始。恒行之,眼能洞观。
道曰:恒以手按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颜上,以手旋耳行三十过,摩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乃上行入发际中口傍,咽液多少无数也。如此常行,眼目清明,一年可夜书。亦可於人中密为之,勿语其状也。目下倾上是诀眼保室归婴至道。以手旋耳行者,探明映之术也。於是理开血散,皱兆不生,月华玄照,精和神盈矣。夫人之将老,鲜不先始於耳目也。又老形之兆,亦发始於目际之左右也。以手按额上,内存赤子,日月双明,上元欢喜,三九始眉。数毕乃止。此谓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两手乘之,顺发就髻,唯令多也。於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也。都毕,以手按目四訾二九,觉令见光分明,是检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百灵也。勤而行之,使手不离面乃佳。已成真人,犹不废也。
夜卧觉,常更叩齿九通,咽液九过。毕,以手按鼻边,左右上下数十过,微祝曰:
太上四明,九门发精。耳目玄彻,通真达灵。天中之台,流气调平。娇女云仪,眼童英明。华聪炅朗,百度眇精。保合上元,徘徊九城。五藏植根,耳目自生。天台郁素,柱梁不倾。七魄澡炼,三魂安宁。赤子携景,辄与我并。有敢揜我耳目,太上当摧以流铃。万凶消灭,所愿必成。日月守门,心藏五星,真皇所祝,群响敬听。
《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气散风湿也。数易栉,更番用之也。亦可不须解发也。
《太极绿经》曰:理发欲向王地,既栉发之始而微祝曰:
泥丸玄华,保精长存。左为隐月,右为日根。六合清炼,百神受恩。祝毕,咽液三过。能常行之,发不落而日生也。当数易栉,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取多也。於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夜卧先急闭目向上,以手大指后掌各左右按拭,使两掌俱交会於顶中,三九过,存目中当有紫青绛三色气出目前。此是内按三素云,以灌合童子也。阴祝曰:
眼童三云,两目真君。英明注精,开通清神。太玄灵仪,灵娇翩翩,保利双关,启彻九门,百节应响,朝液泥丸,身升玉宫,列为上真。
凡四十八字。祝毕,咽液五十过。毕,乃开目。以为常,坐起可行之,不必夜也,要当以生气时。一年许,耳目便精明。久为之,视彻千里,罗映神灵,听於绝响也。此亦真仙之高道,不但明目开耳而已。
夫欲学道者,皆当不欲令人知见所闻每事尽尔山世远受孟先生法。暮卧先读《黄庭内景经》一过乃眠,使人魂魄自制炼。恒行之,二十一年亦仙矣。是为合万过也,夕得三四过乃佳。北岳蒋夫人云:读此经亦使人无病。是不死之道也。注云:此二十一年夕一过,不得万遍。一,恐应为七或八字。不尔,夕则三四过也。
凡研味至道及读诵神经者,十言二十言中,辄当一二过舐唇咽液,百言五十言中辄两三过叩齿,以神会灵元,和血气,使虚津凝满,帝一欣宅,所谓冲气不劳启、血不泄也。
学生之法不可泣泪,及多唾泄,此皆为损液漏津,使喉脑火竭,是
以真人道士常吐纳咽味以和六液。
常以本命之日向其方面叩齿三通,心存再拜而微祝曰:
太一镇生,三气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摄我精神。
下灌玉液,上朝泥丸。夕炼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华,左啸金晨。令我神仙,役灵使神。常保利津,飞行十天。祝毕,又心拜四方,叩齿三过。此名为太上咒生隐朝胎元之道。常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长年神仙。
《真诰第八》云:昔鲍助者,济北人也,都不学道,亦不知法术,年四十余,忽得回风,口目不正,风气入口而两齿上下恒相切拍,甚有声响。如此昼夜不止,得寿年百二十七岁,后乃遇大水堕长寿河中死也。北帝中间亦比遣杀鬼及日游地殃使取之,而此数杀鬼终不敢近助。鬼官当问其故,天杀答云:此人乃多方以制於常,叩齿鸣打天鼓以警身中神,神不得散,鬼气不得入,是以无有缘趣得杀之也。以此论之,若助不行水度河,亦或可出千岁,寿不啻当是,偶大寒冻,步行水中,口噤不能复叩齿,是故遇因溺着河也。患风病而齿自叩动者,犹尚辟死却杀鬼也,何况道士真叩齿鸣天鼓具身神耶!仙方云常吞液叩齿,使人返少也。
《紫度炎光经》云:咽液还容保牙。求仙上法云:常以平旦二气未分之始玄晖以映形神,形神并降,上会泥丸,精液咸生。故是其时咽而服之,将来三年面生玉泽,返形变颜,项华固根,柯齿方生,必能长修,五老降房,神仙升玄,寿齐三光。不死之道,非真勿传。至其时,安心定意,令五神静宁,叩齿十二通,思东方青要玉女,赍少阳之气,青芝玉浆,灌漱我身,流溢紫微宫中。祝曰:
东方青牙,饮以朝华,玉浆醴泉,滋液滂沱。流润六府,玄注如河,身轻体升,上蹑太霞。毕,以舌舐上齿之外九过,咽之。
次思南方赤圭玉女,赍太阳之气,绛芝玉浆灌液我身,流溢绛宫之中。祝曰:
南方赤牙饮以醴泉、绛芝玉浆,流溢如川,布润绛府,骨化生神,服食太虚,举体皆仙,乘云驾霄,上造帝前。毕,便以舌舐下齿之外八过,咽之。
次思西方太素玉女,赍少阴之气、素芝玉浆,灌溉我身,流溢华盖宫中。祝曰:
西方白牙,饮以灵液。玉水洪流,玄芝奕奕,灌我六府,镇魂固魄,神安胃管,名言金格。毕,以舌舐上齿之内六过,咽之。
次思北方太玄玉女,赍太阴之气、玄芝玉水,灌溉我身,流溢太仓之宫。祝曰:
北方黑牙,服食玄滋,饮我飞泉,哺我玉饴。神府光逸,如丹如芝。寿倾天地,亿万同期。毕,以舌舐下齿之内五过,咽之止。
次思中央黄素王女,赍中和之气、黄水月华之丹,溉灌我身,流溢玉堂宫中。祝曰:
中央黄牙,白石峨峨。饥食玉饴之丹,渴饮黄水月华。五藏充盈,流润如河。寿同三晨,万无倾徂。形升九玄,控御飞霞。毕,便以舌舐上下内外四面,反舌刺玄膺,取芝液十二过,咽之也。
咽液保牙之道,中央黄老君、太极真人常所修学,色如童子,肤如玉泽,体充气盈,发白反黑,牙齿根固,无有朽落,遂致玄降,名书仙籍,位登清虚,与帝同席,子若修之,当於金阙寻名。玉阁无有仙缘,不得披绎也。
《内音玉字上》云:以舌撩口上下中央,令玉液满口,而三咽之,令人长生益寿也。
若服东方青牙,服食青牙,饮以朝华。毕,便以舌撩上齿之裹,舐唇三过,令玉泉满口而咽之。
三洞珠囊卷之十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