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
经名:高上玉皇本行经集注。简称《皇经集注》。明全真道士周玄贞撰。汇集宋金元明诸家《玉皇经》注,并附《玉皇心印经注》。十卷。底本出处:《万历续道藏》。
皇经注解卷之一
皇经集注启赞序
天猷副元帅和应善天尊制
原夫大道无刑,妙万物而资始;至真罔象,摄群心而自归。机若洪锺,扣之立应。邈哉上圣,至诚遂通。恭惟《本行经》者,玄皇之秘言,穹昊之枢要。浮黎真境,纪谈授道之初;紫微上宫,显露缄藏之迹。实诸天之隐韵,乃大梵之仙章。八角垂亡,本由於宸翰;千真列卫,普度於人灵。年劫孰究,世数莫知。盖大地众生迷谬,丧失真谅,自坏刑体,耽惑情欲,不能洗涤,圣文遂隐。今日昆山玉显,巨海珠分,获睹琼文,伏增惊叹。所谓幽囚重系,慕妙义以荐原;痼疾沉痾,仰德音而顿愈。昏衢惠炬,溟渤舟航,保国宁家,济生度死。金编玉轴,浩渺难量。非慕真风,曷契斯理?聊叙大要,以化未萌云耳。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前序
道本无言,诸经皆真圣唾迹,但因言显道,文亦圣贤之所不废。自三才分,名教立,理本一致,谬妄者或歧之,歧之非是也。元始坐照於诸劫之先,当时至运会,诸真问玉帝行因,遂说是经。乃法品最尊、灵文第一,自来经书无有及此者。真文隐奥,不事奇丽,梵对而旨自难穷,诸圣所不能言,思议所不能到,此经括尽明若掌。臣张仲事文中古,供职於周,柢承上帝,即闻此经,愿终宝持。帝偶较人间功过,录臣仲在忠孝之途,命掌化九天,编辑此经。经中玄蕴,益得饱味。惜世观经者,不能体圣意,契玄旨,谬刊讹传,言韵或误,遂分洞玄、高上二名,各执私见以传习,大悖说经之意,甚至胶柱。狂诞之徒,或不信此经,或以为因袭他典,或无知强解,皆不知是经之尊,而罪福报应不可逃也?其过何可言。臣仲不忍盛典之失传,惜尘俗之愚谬,误犯无知不闻大道。奏承帝命,使仙真解经说义,流传凡世,作穷经之关钥,为人道之梯阶。庶圣经法航,可济久溺之流;玄宗妙药,易医积沉之病。闻经悟道,永无妄议;应机识真,终免轮沉。三千大千,界界悉太和之域;从劫至劫,代代为乐利之场。求道必得,无愿不成。是经功德,斯无负矣。谨序。九天开化文昌梓橦帝君臣张仲顿首百拜。
原道
南极遐龄老人臞仙撰
臞仙曰:稽夫道教之源,昔在混茫始判,人道未备。天命我道祖轩辕黄帝,承九皇之运,秉六龙以御天,代天立极,以定三才。当是时也,天地尚未昭晰,无有文字,结绳以代政;无有房屋,巢居以穴处;无有衣裳,结草以蔽体;无有器用,汗尊而杯饮。我道祖轩辕黄帝,始创制文字,制衣服,作宫室,制器用,而人事始备。今九流之中,三教之内,所用之文字,所服之衣裳,所居之房屋,所用之器皿,皆黄帝之始制,是皆出於吾道家黄帝之教焉。且夫老子谓,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必有所生者,曰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强字之曰大,故曰大道,其教曰道教,世方有道字之名。以是论之,凡言修道、学道者,是皆窃老子之言,以道为名也。岂非老氏之徒乎?又若老子所谓玄之又玄,为众妙门。玄二字,又皆窃之为名,用之於经者,是皆用老子之言也。又若《庄子》书曰:有大觉而后知圣人。此大觉二字,乃庄子所立之名,徽宗取之而封金仙。其经皆用之,是皆出於吾道家之书,黄帝、老庄之教也。
皇经注绪前序
道之一字,三教同尊称之。乃妄诞狂流,目道为二乘,是不知道也。玉帝,三同尊事之。盲徒或称为天主,议其不尊,是不玫玉帝本行根由也。帝修德无量,功成不毁,位至尊,名最胜,统万天,包三教。御三千大千,历劫自如。儒家称为上帝,佛家号曰燃灯,道号玄主,尊贵无伦。睹是经,则知帝妙行,可破千古之疑,万种之惑。惜不知者,未契经文,犹有妄议,不能了悟,增罪愈深。岂识人生本於道,宰於上帝,明心於圣训。若轻帝慢天,毁谤经文,皆不明大道,是背本忘亲,不达生成之自也。臣嵓慨此已久,故序於经注之首以示戒。纯阳警化孚佑帝君臣吕嵓顿首百拜序。
皇经集注再绪前序
道之有经,如天之有日月,国之有典章。睹日月而面墙之弊可免,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则崇信真经,岂非入道之准的乎。况此经元始亲传,玉帝诸神承宣,三教最上品,大圣秘密言,在在宜尊,劫劫当重。但无言之道,此经已作文具,又何用注解哉?然经以文言,自得道者观之耳。未得入门,正深借於此矣。不然渡河无筏,焉得到岸?嗟嗟,舍经求道,非也;执经为道,亦非也。以心观经,以经验心,心融神会,此天宝灵章,固在我性分中。真明,不至泥文矣,奚有二病哉。长春辅化明应真君臣丘处机顿首百拜。
皇经集注前四序
道之大,玉帝之尊,《皇经》圣玄奥,臣震知之已久。世多昧而兴妄议,将以道可离,天可亵,圣经可轻耶?岂知道有经,即性有此身;天有帝,即身有天君耳。无幻身,则性无所附,而妙不彰;非天君,则身无主,而形为虚。身心不可无,则帝恩可不报,经功可不信哉?但信经非徒以文,惟神会以心耳,真得不忘,则妙果成矣。雷霆大元帅臣邓天君顿首百拜恪序。
三赞
臣邓天君稽首言:
赞大哉至道,无宗上真。
道卓尔三教,惟此独尊。
赞皇矣玉帝,三教无伦。
帝沙界浩劫,永皈至尊。
赞皇经盛典,微妙甚深。
经三教括尽,法品最尊。
皇经集注初纂前序
宣圣不言神,而袛事上帝;儒者讳谈玄,而敦尚心学。上帝固儒家之不敢慢矣,卒无观道经,会玄旨,融三为一者。岂意专立门耶?抑行道而不暇耶?吁,亦隘矣。事不在於徇名,道惟贵於实益。玄经非矣,何以言道;是矣,又何殊於儒,而可拘拘哉?臣洪先幼习孔训,尝及玄典,恍若有得,未敢辄是。迨长捷龙头,居金鸾坡,得备览三教书,益知莫尊於道,莫深於玄。三教语莫胜於《皇经》,如菽粟布帛之不可少。奥意难规,诸仙注不可不传。因寄迹方外。虔辑成卷。惜弱躯日赢,未及刊布。后遇山东济南隐客,周云清氏,讲玄经,修《道藏》,遂托友人天拙子记愚言以付之。明万历十三年冬,前状元方忆臣江西罗洪先叩序。
皇经集注纂序
道之难言久矣。臣玄贞。蒙尔蠢质,草莽下士,何足知道,而修玄藏,集《皇经编注》耶?以蚊负山,徒见其不胜任已。但大道不遗於卑陋,下学亦可以知言。玉经虽玄,诸仙明懈。适罗太史付愚,不汇入藏,是秘天宝;参入,又於见未安。惧劣质管见,不能联仙旨,融注意,嚼饭旁付,令人呕哕,使道味至趣,为某调乱,则罪益甚矣。呜呼,述者之明,世亦希靓。臣愚陋而潜述者之事,宜无功而取罪也。然志在行道,罪我之议,孔子不辞。愚何人,斯敢避罪而不述已成之论耶?若重道英流,观某管见而怜之,继为发明,以宣此经之义,是编为不徒矣。谨序。明万历十五年,讲修道经臣山东周玄贞百拜。
皇经集注誊录序
行道扬名,以光先人。世所谓忠以成孝,古今相袭之道也。臣静粹,幼业儒,虽知天帝之尊,行道不在功名,寔知所未逮矣。后从玄师周云清修《道藏》,供书务,观《皇经注》,乃知三教一理,性道无二。此经直指玄要,悟此则道尽。遂僭序卷首以自勉。明万历十六年夏京都奉道臣王静粹叩书。
诸义考目
道源考
道本无象无名,孰究其源,奚从而考。自元始分化,太虚孕妙有,道之秘彰,名因以立。真一含三,三教峙焉。有无终始,不外五行。劫劫相生,圣圣相承,皆道也。纵有跳出三界,不在五行,亦不免为成道之人耳。固道之所由显,道家之名,所自来矣。故寻经源先考此。
经源考
经以载道,度世慈航,诸经皆圣真法言,无非至理。但此经演自元始,化本玉帝。元始为三教之首,玉帝为万法之宗。此经至玄极妙,独冠三教;又为诸经之王,浩劫常存。演从无始,秘之玄天,韫在玉岌。字非凡品,广长一丈,光彻无量。天真皇人,应时按笔,书传世间。此经之所由宣布。故续道源以继考。
玉帝万法教主圣祖玄师出处世系考
师以度世,破迷拔苦,传道授经,开来继往。大道玄师,统三教,包万法,居天中之天,为圣中之圣,无始无终,本莫穷其自,在万象之先。但道妙分真,现生光严妙乐国中,乃往昔劫中化显也。世人观天道阳明,阳主施,其机常张,尊帝曰张大帝。迷徒不达此理,妄以今北直隶真定府行唐张氏族,为玉帝之后。岂知行唐张族,乃张果之支裔,张仙之后也。奚可混作一论哉?此姓氏世族之考耳。若论世系,玉帝为大道之首分,浩劫之古祖,焉有死生姓名耶?若玉帝圣后、圣子、眷属,皆化光严太子时宫眷。帝复登升,宫眷悉证道耳。要之,帝后宫眷非实女身,皆天至真。为度群生,显化女身,经已言之。即佛成道,妻子证圣也。目玉帝为道祖,累劫众生万类,皆天地之生意,道脉之支分。孰非玉帝之眷属统系?若大罗宫眷证道后,皆天真圣身。如文殊掌无垢世界,龙女成道而化男身,义同。今之僧道世人,不观此理,妄以为玉帝有宫眷,有轮回,为二乘果。岂知诸天可尽,三清境大罗天无尽;诸天帝轮回,玉帝不轮回。盖玉帝乃道身,道无穷,玉帝岂有穷乎?信乎,玉帝最上一乘诸佛之师,万天之王,宫眷皆道化之妙矣。玄系之略若此。学者勿妄论,请详是考。
刊经功德考
太古经无纸笔,方策记之。蒙恬、蔡伦造纸笔。载经书后,高士刊板印记,功德又加倍。世之迷徒旁门,不知恬、伦受福於兜率天,以兹二人有地狱之报。二人之游冥府,从太乙救苦天尊、冥主地藏菩萨,执经入地府,化度邪说罪人耳。二人岂有地狱之苦哉?功德甚大,刊经演教之品也。
持诵施经讲注实益考
持诵讲解,心要至诚,一无染眷贪妄,功德如经中语。印经施舍,功德又大,以其广布法品。若轻经、谤经,污损经典,罪亦深重。勉之、戒之,勿负圣贤之教。
玉帝圣号同异考
玉帝圣号,崇自浩劫前,中古复尊上,重称赞耳。世主好道,感玄.恩,各就所见闻、所皈重。事与时会,功以世显,随其彰着,人人共睹听者,敬上诸神之号,以定称谓。玉帝有四:一太微玉帝,汉武帝上太薇垣星主号也;二梵天玉帝,汉宣帝上天市垣帝主号也;三焰华少微玉帝,汉哀帝上先天定位号也;四紫极玉帝,汉光武上后天乾号也。皆非此玉帝。此玉帝号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曰玄穹高上玉皇大帝。是帝宰诸天,永不毁沦,世不详考,谬谓帝即帝释,不知玉帝名号,各有不同。其四玉帝,俱属高上玉帝统御。今言四帝天皇同列者,亦非是玉帝。达天者详之。
玉帝御莅推极考
葛仙翕曰:世界之天,所见皆同。儒家言一天地,一上帝。道教言三十亿万大法界,界有三十六天,天各有帝,俱属高上玉帝统摄。释教言三千大千世界,界有三十二天,界各一玉帝。三教之论若殊。然言一天者,天外言太虚,称其不可穷,言三十亿万。自是之外,亦言不可思议。言三千大千者,自此之外,亦言无尽量。故儒言顺帝之则。又曰圣希天。天体无穷,至元会运世,此理亦在。是以上帝为不变迁也。道言高上虚无,真帝不毁;佛言真如自在,永不退转。是俱言玉帝无毁沦也。故言一天者,非遗大也,举总名而言之,与玄、释不二矣。言三十亿万,三千大千,非谬说也。析分数而言,与儒者相同矣。至於释言各一玉帝,一界各一极也。道言共此玉帝,众界同一无极也。曰太虚,曰不思议,曰无尽量,皆知道不变,玉帝常在耳。苟以世界分而谓玉帝殊,岂以无极之理有二乎?或以元会迁而上帝段,岂无极之理有坏乎?知道不坏,则玉帝常在。信矣,毋持魔说以谤圣。
玉帝清微天界考
王重阳曰:清微,天之最上玄微处,即道家所谓种民天,儒家所谓冲漠之表,苍苍不毁,释教所谓不退转之地。今禅之杂文内,误言玉帝在须弥山顶,乃日月天四王天,或有毁坏,惟弥勒内院为不退处。又言弥罗垣,又言弥来园,此三个异名,是道经无上元君分出,即弥罗玄真境玉帝所居清微天也。其日月四王天,盖太微玉帝之居,非此大天尊高上玉帝也。故道经言:玄谷山顶有帝君,上礼玉皇大天尊。玄谷山,即禅家须弥山,日月天主,管理此天之神。即今帝都京兆尹也。是以释经言如来说法,帝释张盖,即此时状元及第。金殿传胪,礼部举觞,京兆尹张盖,以示朝廷旌贤之意。邪流遂以张盖之帝释为高上玉皇,是以张盖京兆尹为皇帝也。其谬甚矣,惟讹谬若此。斯杂文中,言昆仑山有八处。不知方向虽有八极,八极总有一西北,西北乾首昆仑,儒家所谓天柱地维,即道之玄谷山、释之须弥山,岂有八个之理?世人讹言己久,故因考清微天界,并言而戒误论者。
玉帝尊次考
刘海蟾云: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道家先三清者,先虚无而后妙有,所谓无极、太极,非有尊卑之殊。在释教即燃灯古佛,显化释迦佛身。禅家先佛而后玉帝,即外国尊其主而后中国皇帝之义也。若考道之尊处,《金轮经》云:玉斗玄命驾,神游上极,前行五星为使者,后以释梵作威仪。释梵,仙佛菩萨也。帝信三清与佛者,显身度众生使皈道也。世流妄分乘位,不考源流,以玉帝为次尊,是世人有大於帝王者矣。甚至以三清、佛尊比太上皇,又悖玉帝先后显化之意。而以异姓异号拟父子,其罪尤甚。噫,世不能无玉帝,犹生必有宗祖、父母也。谤上帝而别立门户,是舍宗祖、父母而自尊也。奚可哉?
玉帝号称利益考
蓝采和云:人知尊上帝,不称玉帝宝号。儒者或言诵之非是,不知大孝终身慕父母,非孟子之言乎?慕父母而心诚,则为孝子;称帝号而心诚,永无过行,岂不为乾坤肖子哉?践形惟肖,则天地皆归,利益岂不大乎?
皇经利益考
张紫阳云:有帝王之兴,必有帝王之制,守王制而过者,未之有也。况《皇经》心印,乃道要心宗,体之则为至圣,岂止免过哉?今人不信利益,惟体会诵持未诚耳。智者思之。
帝经校录功过考
锺离子曰:人物之生本於道,皆自天帝而分真。故善则德动天,福自至,即贫贱,而安乐胜於他人,是真福堂。恶则自作孽,天降殃,即富贵而凶咎,是活地狱。祸福有定,随人善恶;天人交应,捷於影响。迷徒不信,故功格言:真诵《皇经》一部,为千种功德,即升天堂。真诵者,内外总一,言行合道,不在口上念经,惟在心心实善。善乎。王灵官曰:何劳妙手图吾像,但愿君心合我心。能心合上帝,则德福并懋,乃真诵善功。其余持诵经文,戒口制心。尊信论岁月,虽有福德,因其善之大小而应,是又次矣。过格言:不信此经,堕入邪道,以心不合道,遂作邪人也。又言:毁谤真文,身堕地狱。不信者惟闻经中功德,信之不及,尚为小过;毁谤则废天章。心作大业,凶咎无边,沦於阴恶,罪不可活,故堕地狱途。又言:诋帝毁圣,废神居,裂真经,顽恶无忌,永受业禁,祸及七祖。毁谤则口讪灵章,言冒天威,故罪在自己。诋帝裂经,纵恶不悛,身为不善,遗臭无穷,亏体辱亲,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己身罪业,岂有出期;祖亲之咎,又何能赦?不然,国家设法,禁罪人可矣,有夷三族、灭九族者,何也?以罪犯过重,故延及亲族。惟若此,则为法网虽延,其余或邪视经典,或诵置不虔,或持念讹慢,或妄意裁度,或是此非彼,或优彼劣此,随其过之大小,又有一定之报在矣。呜呼,帝之经当今之法也。不信王法,律有明章;不遵盛典,岂无天条。惜人身难得,至道难闻,父母生我,其劳苦同。有德者福祖亲,即今世登甲科,封赠显亲也。有过者祸祖亲,即今世子弟犯事,罪坐家长也。人身同而善恶异,亲恩同而福业殊,人何不为善而甘作恶,徒遗累亲宗哉?经功过格言此,见真经在人心上,纯善则经功自有。上智行自合经,不在口诵。中智者因经见道,下愚则语之弗信。上智不常有,下愚亦不多,中人既广,则教化之功,信不可缺。观是经者,岂可不体玉帝慈悲度世之意,而视为泛常耶?
皇经集注义略考
石杏林云:《皇经》言道之真,吾性分固有之,宜不须解。世人多虑,资有高下,偏见者广,诸仙解是,非能尽说玄旨。姑备后人之折衷耳。
皇经同异考
张子房云:此经本无二名、高上灵宝之分,后人穿鉴,随意增减字句,牵合文,殊失本旨。今考高上灵宝,出自各仙真称扬语,后人误执为二。兹据玄都定论,录传世间。后学鉴此,定志默体,或遇刊写传讲差处,从公考校。其外添文句字画,皆讹误也。达者勿泥执焉。
皇经集注刊传疏文
大明讲道经修玄箴嗣全真弟子山东小兆臣周玄贞,诚惶诚恐,稽首顿首,斋沐百拜,奏:
伏以道妙无为,每因时而着见;人心有觉,宜随地以积功。臣玄贞一介微质,三才末品,慕妙法以皈玄,本儒行而会道。一睹帝经,胜获珍异,即逐字以精研,冀因文而了悟。但圣典无注,体认惟难。臣贞用发衷虔,博方解义。绪纂仙圣格言,汇入道藏函部。缘三卷之真文,用集序次;敷五品之秘论,以列篇名。卷编为十,幅计六百,总列一百八章,大略十余万言。千圣心法,睹册昭然,浩劫玄宗,举目如在。虽未能独窥上圣之蕴奥,亦庶使众观最盛之真文。寸劳既效,良缘若存。涓吉朝而虔刻,资善信以协成。预奏疏词,上干玄鉴,增君民清浄之
福,赦小兆僭妄之罪。使诸界多方,尽为十七光明之照彻;绝今倾古,悉被三十大愿之陶镕。人物俱登重玄,冥阳永沾法利。庶臣玄贞之诚,少伸万一矣。谨奏。
经注名义序次考
经本文有作一卷者,从本传,象太极也。分三卷者,象三才耳。今注作十卷,象十极之义,道数成於十也。分五品以象五行,合五行、四象、八卦,则得十七。皆太极之分。故帝於十七光明,天以生,地以成。玉帝此经,即地之曲成万物。地数三十,故帝示三十种功德。帝德超出十极,故具十号。修亿万劫,故周万德。今注六百幅,象火记六百篇。一百八章,从帝千八百戒。十万余言,象帝十万妙行玄光也。至於所谓《皇经纂》,恐下愚不能全契圣文,举大要以诏入耳。知此义,又何有不同之旨?
观诵讲授经典戒义
凡观诵诸经,或讲明授受,先斋明整衣,肃容请经置净几上。端坐定志,善恶两忘,一乘不立,冲妙虚明。然后从容展卷,或默观,或持诵,或发明,或教习,与帝终对越,至诚无息,方为守戒。
抄写经戒
凡抄写诸经,规仪与观诵同,心正笔正,非欲字好,即此是道。
经名同异辨
谨按抱朴子云:高上者,种民之上,尽天之极,其高无对,即佛家所谓不退转之地也。玉皇者,圣中最尊,神中最贵,诸佛圣师,万天帝主,故尊称曰玉皇。吕纯阳云:道高无伦曰皇。上帝仁孚浩劫,功超列圣,尽善尽美,称赞难穷。位乎玉清,宣元始之化,乃号玉皇。韩湘云:本行者,述玉帝成圣根本,历修妙行。集经,集元始五品之妙言合为一经,示后人修行之正路耳。管见云:惟天盖高,玉帝所居之天,位接玉清,又超诸天,故曰高上。人见玉帝之尊,以为绝德,人终不能及,不知圣道无二,我与至圣齐肩。帝之尊,帝之妙,行成之也。故天枢张上相传集是经,欲人希圣成真。故明旨云:《玉皇本行集经》欲人观经了悟,历考良因,追踪至圣,以成上真也。其后又称曰:《太上洞玄灵宝经》盖言大不可量,高不可极,故曰太上。阐先天道德之秘,为万世文字之宗,洞明三景,显露玄机,故曰洞玄。玄灵之蕴,为天人亿代法宝,故曰灵宝。要之,经以明道,道属我身。人能尽性至命,了悟此道,探本躬行,可以入圣矣。
信经论升沉德业辨
人自太极生化,天堂地狱,经详言之,世固未信,岂虚语耶?死虽归空,趣不尽者,魂有执业。伯有为厉,子产信之,夫子不以为非。地狱岂无?清浄还造化旧物,天堂亦有。但福不可徼得,业不可幸免。天堂地狱,惟人心造。若信二说之名而不修德,是自求祸也,虽日言果报,亦何益之有?
凡诵经者,有净心等诸咒,今不录。因前已教人心同於道,是诵真咒矣,故不载其文。
《皇经》原本首载三十六圣号,从天上三十六之义。今经止载十诰,何也?十号十极,从帝称用之耳,寔不以繁简而为去取也。观者详之。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注解
此义乃洞玄灵宝对注者,后人勿疑。
长跪礼奉
此经系元始阐玉帝妙行之义,故诵经者长跪,虔诚礼奉。
仰启三清境,无上三境尊。
知大道之高,三清之尊,按诚企慕,皈身、皈神、皈命,上达真心。仰瞻
启告於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界,至尊无上。玉清圣境元始,上清真境灵宝,太清仙境道德,三境道祖大天尊。
仰启大罗天,无上玄穹生。
吕纯阳曰:玉帝所居,为三千大千世界天宗,永无退转。至高无比,故云大罗。玄穹主,穹窿苍穆,诸天都教主。
仰启三清界,侍宸诸真众。
张紫阳曰:侍,旁列也。宸,高玄不可窥见听闻之界。诸,众也。诸真众,先天九宸、后天仙圣,一切神佛、菩萨、阿罗汉、金刚,皆在焉。
妙道难思议,
至妙大道,最上一乘,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难以思议而得。
造入资玄门。
张子房云:造入,由真知力行进入也。资玄门,道义之门。众妙玄玄难入,渐进悟入资玄。即孟子所谓居之安则资之深,释经所谓徒闻思修,流入亡所也。
妙经抉音诀玄蕴,
抉,决也,挑出之意。玄蕴,玄奥难测。此妙经自真界中挑出神机,是抉玄蕴。
导引尘迷趣。
元始说妙经,抉玄蕴,导引尘俗迷人,使出苦海,脱其业趣。
臣今浄三业,
臣,看诵经者自称也。三业,身业、口业,心业也。浄,虔诚,永绝此业也。
口诵及心持。
诵经者自言诵此经真诚。口中咏诵,真心持受也。
惟愿大慈悲,开受臣所请。
悲,一本作尊字。悲字为是。诵持此经,惟愿元始玉帝诸真垂大慈悲,开慈颜,受臣所祈请。若作尊字,不能承前三启意。
慈光烛卑贱,聪听聆音声。
诸圣大慈光,烛照臣卑贱诚心。神聪听聆祀诵音声,
愿臣讽诵时,响彻十方界。
愿臣讽诵经时,法音响彻十方界,十方听信大法,即响彻也。
成就一切愿,如经所称述。
愿臣悟经修真,成就一切善愿。如此经中所称述玉帝历劫妙行。
从此渐进修,成道事诸圣。
从此渐次进修,成大道,事诸仙圣人。
至心皈命礼
诚有未至,不为至心,少有追悔,不为皈命。讽此经,永诚不改而参持,故云至心皈命礼。
玉清圣境,
元始尊大无比,天中法王,位冠仙佛,其居永不毁坏,云玉清圣境。
清微天宫。
解见后。
郁罗萧台之中,
景上之极,天中之天,神光芳郁,萧然真清。故言郁罗萧台之中。
森罗净泓音弘,玄深不可穷也之上。
天有万象罗列,深奥难穷,玉清在诸天上。故言森罗净泓之上。
现有为之梵相,
元始天尊为三教宗,显化教人,其妙难穷,是现有为亿梵妙相。
具无极之神通。
具无极量大神通。一云,元始乃无极大道,故云然。前说为是。
敷演真玄,破无有色空之碍;
敷宣广布,演说发明至真玄宗。破世间无有色空等阵碍。无者,以无为宗;有者徇生;色者执有;空者,不脱无趣。元始说此经,明示真玄,不属三观,不落两际。明言直指,如如见成。故破无有色空之滞碍,使皈道妙。
拯提趣类,绝智愚高下之分。
拯救提拔一切情识业趣诸类出尘,不拘古今圣愚,皆可修道。是绝无智愚高下一切分别,真一不二妙法。
妙用难窥,灵机罔测。
至圣妙用无方,难以窥视,玄灵道机,不可测度。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元始天尊。
大悲,怜世心切;大愿,愿化无穷;大圣,圣中至圣;大慈,济度无尽。无量度人,无限量也。元始句,解见后。
至心皈命礼
此是言诵看经者,真心顶礼至尊,今人口念此句者,非也。
上清真境,
景上玄清,至真妙境。
禹余天宫。
自始青而太白,玄光神化妙界,永不毁,高大无比,神运无疆。经言元白禹余天宫。
紫微琼台之中,
妙境难测,永不动毁,故言紫微。非北辰紫微垣。琼台上清宫光,万宝庄严,云琼台中。
玄都玉京之上。
上清,在太玄都白玉京之上。一言在高天玉京山之上,亦通。
接元始虚皇之统系,
系,下记切。系也,继也。灵宝体元行化,故上接元始虚皇道统世系。
超西那玉国之根苗。
经考西那玉国在陕西,西方白帝生处,灵宝在诸圣生化之先,故言超出西那玉国根苗。不可以元白作白帝也。一云,超当作绍,言天尊为西那玉国根苗,非也。
入黍米珠,尽挹真玄之精粹;
天尊入黍米玄珠中。即儒家所谓九弄太极、佛悟正法眼藏也。挹,独彻此道,如世人握奇珍。饱至味也,故云。尽挹真玄精切华粹。
在香林苑,屡谈秘要之筌蹄。
天尊在上清妙香宝林玄苑中,屡次谈说玄秘真要之筌蹄。道本无说,经为修行径路。即取鱼之筌、捕兔之蹄,不可终执,故说经为筌蹄。
妙德难思,神通莫拟。
天尊妙德难以思政,神通莫可比拟。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
解见前。
灵宝天尊。
始青至太白,元始再彰妙化。居上清,灵运无方,大道法宝,传之不穷。为灵宝天尊。
至心皈命礼
太清仙境,大赤天宫。
三清境天宫本一,以玄光大着,妙无穷尽,故言太清仙境。元白散霞,赤祥遍覆,永无毁沦,故曰大赤天宫。非专言色之赤红也。
巍巍金阙之高,渺渺重霄之上。
太上所居巍巍不动,最上至大。无比伦,金光不毁。玄阙之高,渺渺难穷。永居九宸九重九霄上。一云,冠三十六天重霄上。
降生於无量数劫,
太上历劫行化,无有量数,不可穷探,大道玄宗,是降生於无量数劫。
说法於万二千天。
太上历来化遍三千大千。此言说法万二千天,太上说法官有万二千天界也。
五千秘言,融三才之妙道;
道有五千余秘言,融贯天地人三才妙道。
八十余度,接六趣之众生。
八十一化,接引天人魔鬼狱畜六等趣众生。或云,接六欲中滞眼、耳、鼻、舌、身、意六趣众生。又云接有、无、色、空、能、所六趣。或从拯字,拯救悟道成真,意亦是。六趣难脱,太上垂慈教化,技济神人鬼物出尘,故亦作拯。
圣德崇高,玄功广博。
太上圣德,尊崇隆高,玄功普广博大,深厚莫穷。故言玄功。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无量度人,
解见前。
降生天尊。
太上显化无量,慈恩莫穷,生生不已,故云降生天尊。
至心皈命礼
妙有真境,弥罗上宫。
上宫,玉帝圣父宫名。
曩音向示现国王之身,
曩,昔时往劫也。昔显示化现光严妙乐国王身。
即根本帝尊之质。
即根本万天圣帝慈尊之体质。
始相湛寂,
圣父,道化宗始,妙相湛然常清,寂然不动。
实至玄至妙以难言
湛寂始相,实至玄远,至神妙,而难以言议。
嗣位继传,妙无等无伦而相踵。
嗣光严国君位,继国王宗传,其德无与同等而相伦类者。踵继先业,德福弥昌,故云妙无等无伦而相踵。
圣父之慈悲父,至尊之最上尊。
玉帝号众生慈父,位至尊。圣父尊,指玉帝言。光严国王生玉帝言圣父之慈悲父,至尊之最上尊。
称赞难穷,皈依莫尽。
王生玉帝,功德永着,故称赞难穷,皈依无尽耳。
大悲大愿父天尊。大圣大慈,光严妙乐国王圣父天尊。
此圣父指光严国王,以其生至圣也。
至心皈命礼
妙有真境,弥罗内宫。
内宫,玉帝宫深邃处,圣母居之。故曰内宫。
慈颜烜春日之和,
圣母慈善容颜,烜着光明,如春天日色之太和。
懿范凛秋霜之肃。
懿淑恭美,身范凛烈,似秋日严霜之威肃。
纯全梵炁,先天地以素存;
全备虚无梵气,妙体预存於天地先。
化现妙身,历后妃而示应。
化现圣母妙身,历光严国君后妃,应生帝。
具一炁胚胎之始,
具真一梵气。显化胚胎之始,胚,形气初立;胎,形气稍着也。
寓帝身生化之殊。
寓寄玉帝道身,生化祥瑞殊异。
万化祖根,众生慈母。
圣母诞玉帝,分万化,统众生,诚万化祖根,众生慈母。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宝月光皇后,圣母元君。
至心皈命礼
紫金金阙,白玉玉京。
紫金阙与黄金,非二说。玉帝京阙,神光妙宝无二,常御者净土。色尊为黄金,宴息之所。紫金阙也。金玉重文者,赞文自当若此说。
住妙有之境中,〔处玄真之天上〕。
常住妙有无迹真境中,永处太玄至真上天之上。
功成道备,故妙相卓冠於诸天;
普度功成,至真道备,故妙好光相,卓然冠出於三千大界一切诸天。加冠於首曰冠。玉皇万天教主,故冠诸天。
心广体胖,故慈光徧烛於三界。
性天广大,妙体如如,心本广、体本胖也。人不能,故无光明。玉帝成道,心如太虚之广,道身自然,斯慈光照诸三界。
位尊而上极无上,
位尊无比,故云上极无上。
道妙而玄之又玄。
玉帝之道,高妙难穷,是玄之又玄。
真圣宗师,天人依仗。大悲大愿,大圣大慈,
解见别章。
穹苍圣王,玉皇大天尊。
穹苍圣主,诸天宗王也。此号赞玉帝之尊。
至心皈命礼
光严国内,妙乐土中。
解见后注。
圣母凝神梦於虚无,
圣母梦道君抱婴儿付已,遂生玉帝。是凝会神异之梦於虚无中。梦本幻中之幻,故云虚无。然祥异特着,故云神梦。
道君授玉质於恍惚。
道君降授玉帝宝玉质付圣母於恍惚渺冥中。
慈爱和逊,
仁感惠爱,温和谦逊。
弗贪万乘之尊荣;
万乘,大国出车万乘者也。玉帝舍王位,是不贪万乘君位之尊重荣华。
忍辱仁柔,不惮亿劫之修累。
大忍耻辱,仁爱柔弱,不惮亿劫之修德累行。惮,畏难也。十万曰亿。
劫解见后。
功高无比,德重难踰。
功行超伦,故高无比;恩德迈种,故重大难踰过。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现无量功德之身,玉皇大天尊。
此号赞玉帝功德之大。
至心皈命礼
尊居帝位,高处天宫。
尊居玉帝位,高处清微大天宫。
徧游於一切白玉京中,
徧游周历一切世界大天宫白玉京也。
普现於十方黄金阙内。
普徧广现於十方一切大天宫黄金阙也。
定而能应,去来自在以无拘;
大定而能顺应。或去或来,妙用自然,得大自在,未尝拘拘。去来伸屈,翕散始终皆然。
合而可分,变化圆通而莫测。
翕合而可殊分,神变妙化,圆活大通,活泼泼地,莫可测度,变化圆通。即佛云信手拈来,无不是道,儒家云左右逢源也。
演清净解脱之道,
演说真清真浄,大解悟超脱之道。
济沉迷忧苦之徒。
济度沉沦迷惑忧悲业苦之徒。
自然而然,非识可识。
帝妙化自然,非人间识性可测识者。或以可识识字作志字看,非是。或作解识看,亦不是。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现清净自然之身,玉皇大天尊。
此号赞玉帝圣德之纯。
至心皈命礼
昔为王嗣,苦见音现玄功。
昔劫初为光严二嗣,苦见无量玄深功化。
三千余劫之修行,有如一日;
三千二百劫修真行道如一日。
亿万生灵之拯度,广及十方。
拯拔济度亿万生灵,广及十方一切世界。
虽法身由胎脏之胚腪,谅圣体由道原之变化。
玉帝显化,生自圣母,法身圣体,虽由胎胞脏神之胚基腪生。腪音运,形化之意。谅此圣体,寔大道宗原之变化生成也。
不坏不灭,杳亡杳存。
终不坏,永不灭。杳若亡,寔妙有;杳若存,却虚无。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现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玉皇大天尊。
此号赞玉帝圣果至真常住也。
长跪忏悔
长跪,俯伏地上,按诚尽恭。或云屈膝时久为长跪,非也。忏,自陈己过,愿永灭此恶;悔,懊恨前非,愿自改图,即罪人自首也。
臣等自从无始劫,
臣等,看诵经者,率同善人而言。自从无始劫数以来,无始劫,世数无穷,不可知其本始也。
无明烦恼覆真心,
人性本明,因事物动心,自己遮蔽,不能反观内照,起了妄念,故曰无明烦恼。因无明心起,烦乱恨恼,倾丧善心,故曰覆真心。真心常在,虽无丧失,因无明烦恼,遂昏暗蔽锢,如物被覆蒙不见也。去了,自露本真。
常行杀盗与邪淫,
常行,不但专行杀生偷盗邪淫的事。凡有杀心、盗念、淫乱之思,不能断尽意识,是常行恶事了。此身三恶业也。
两舌妄言并绮音倚语,
或常搬说是非,两头弄舌;或无根造端,而妄说言辞;或萎菲售奸,文饰说词,巧言乱听,而为绮语,不据实论。
诽谤大乘真正教,
或不闻大道,谬言毁论,诽诵儒、道、释大乘正教。
斗乱亲朋离间人。
斗不是相殴,或妄言鼓人争心,乱亲朋情分,离间阻隔人家和气。此上三句皆口四恶业也。
贪嗔痴暗纵三心,
或欲得无厌,贪求不已,忿怨懊恼,嗔恨不休。或迷惑泥执,痴滞不改。贪、嗔、痴暗纵三心,有以暗字作一病,过去、见在、未来言三心,皆非是。
喜怒爱恶增七慢。
刘朗然云:遂意生欢喜,感触生忿怒,投中生溺爱,违意而僧恶,连上三心共增为七慢。一慕浮华,不求大道,为狂慢;二恣肆恶念,不信罪福,为悖慢;三沉迷幻妄,不皈正法,为亵慢;四乐纵凡情,不亲正人,为傲慢;五匿怨妬横,不畏法典,为怠慢;六纵情恣欲,不保身体,为惰慢;七厌恶不辍,不登善地,不敬神明,为侮慢。或以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为七慢,皆由喜怒爱恶而增贪嗔痴三心,不可入七慢中。此说不可从,依刘朗然说为是,观者详之。
历劫罪根难记忆,
历来劫数所造恶业罪根,难以考记忆想。
多生业垢莫能量。
多生世世愆业,历垢污染,莫能称量,不知多少。
皈依上圣大慈悲,
皈至诚,永久归向也。依因依仰、赖仗上圣大慈悲心力,默佑永灭罪过。悲或作尊字,太拘了。
发露真心伸忏悔。
发露真实善心,仰伸忏罪悔过诚意。
万劫千生诸罪垢,
万劫千生,略举数而言历来诸罪业垢污之孽。
愿从忏悔悉消除。
愿从忏悔之后,永不造业,夙愆尽消散除去净。
将此身心奉上真,
将此见具身心永皈奉祇承上圣至真。
惟愿罪根悉原宥。
惟愿历来罪根,悉蒙圣真原无知情由,尽为赦宥。
至心发愿
以至诚心发大誓愿。
愿眼常睹玉毫相,
愿眼中常睹见圣真白玉毫光妙相,俨然如在。
愿耳常闻说法声,
愿耳中常闻圣真说法妙声,一诚之动有真闻。
愿鼻常嗅众妙香,
愿鼻中常嗅闻圣真法身众妙真香,得洽梵气。
愿舌常赞无上道,
愿舌常赞无上妙道,非圣真之法言不敢言。
愿身不染邪淫秽,
愿生生身清,不染邪淫秽恶,非圣真之法行不敢行。
愿意常存正信心。
愿我心意常存至正诚信之念,永无邪妄欺觊之私。
发愿上报四重恩,
天地盖载,日月照临,皇王水土,父母生身,为四重恩。
发愿下济三涂苦,
愿济色累天涂,爱累地涂,贪累水涂,心、神、形,三重苦。
广运慈悲怜一切,
愿广运我本等慈悲,怜恤一切。一云,愿帝运慈悲。
广行方便度众生。
愿作如是功德,广行大方便,化度世间一切众生。
仰惟玉帝大慈悲,
解见前。
加护愿心悉成就。
玉帝加护,使我愿心、一切皆得如意,悉能成就。
发愿已竟,
完也。
皈依三宝。
道经师。
玄蕴咒
重玄秘蕴,大梵仙咒。
大哉元始,
大哉,大不可量。元始,解见后。
无量度人。
解见前。
演清净教,
解见后。
登引天真。
登进接引天真。一云升座接引,太拘。
玄座说法,
道身常住,光彻十方,座非凡座,凌虚御极。空浮转法,是玄座说法。
寂然无声。
玄玄漠漠,寂然无声。
玉帝放光,
解见后。
喜庆难言。
喜庆难以言语形容。
是为心传,
是此真经,乃教主至圣传心要典。
亦曰天根。
此经为天道之玄根,非言地雷复也。
大圆满咒,
解见后。
瑶章洞文,
碧瑶天章,大洞灵文。
集以成书,
集元始之秘言,诸真之请明,以成玉帝之经书。
敷落神真。
敷布落普神真,以流圣教,语落典章即此意。
臣今东向诵,
东向坐诵此经。
愿与天齐并,
愿齐天永远真诵此经。
存亡俱证果,
存亡悉证道果。
永度爱河津。
永出爱河。众生恩爱最难割,真苦恼之津,诵经令一切永度爱河。
注想尊容,
想玉帝尊容。
称扬宝号,
称玉帝宝号。
至心皈命礼太上
注见前。
弥罗无上天,
太虚最上玄冲,弥罗无极,至上之天。
妙有玄真境,
玉帝天宫,有玄象瑞光,非凡象幻假。永不坏,微难穷,云妙有玄真境。
渺渺紫金阙,
渺渺紫金瑞光玄相之金阙。
太微玉清宫。
太微,非日月天太微垣,乃太上玄微玉清宫,玉帝所居之宫。玄瑞紫炁,金光四十亿万里,巍巍如如,永不毁沦,绝无尘染,诸天不能及,故云太微玉清宫。
无极无上圣,
道高无极,位尊无上,至德大圣。
廓落发光明。
恢廓无际,碧落重玄,发最大无量光明。
寂寂浩无宗,
虽着大光明,冲漠难穷,默默无声,寂寂不可识,浩浩然无有根宗。
玄范总十方。
道体法身,巍巍荡荡,为神明之宗,万天之主,浩劫圣祖,是玄范总统十方。
湛寂真常道,
湛然寂然,常清常定,真常不易之大道。
恢漠大神通。
恢恢无量,漠漠无朕,最大神通。
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玉皇非一天之尊,万天之主,三教之宗,最上无极大天尊,玄虚苍穹高上帝。念此十句圣语,当一句一拜。如不能逐句拜,先一拜,将语全念。后九拜,只念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亦可。礼完,端坐诵经。
大元帅马灵官云:此经法中王,神人鬼物,无往不利。世间或男或女,不拘贫贱富贵、不识字者,但能敬此经,闻此经,女转成男,人得福寿。或印造施舍,或劝人持诵,功德无量。但要至诚,不可希望疑怠。此经所在,诸神护之。人听吾言,神亦永佑。勉之,勿负良缘。
皇经集注卷之一竟
皇经注解卷之二
文昌开化帝君张校
纯阳警化帝君吕阅
长春辅化真君丘编
雷霆大元帅邓天君订证
皇经集注目录
本经三卷一万二千三十六字。
上卷中卷下卷
五品
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系上卷。
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第二
玉皇功德品第三俱中卷。
天真护持品第四
报应神验品第五俱下卷。
本经集注十卷十万余言。
首卷诸真序、前序;附考义、管见序。
二卷三卷四卷俱上卷注。
五卷六卷七卷俱中卷注。
八卷九卷十卷俱下卷注。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上
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
祖天师云:清微天宫,超绝三界,尘染悉净,虚玄明妙,微不可穷。居三清境,是大天宫,玉帝居也。元始演经,御此妙界,至圣妙用,运化无方,不可测识。经演此义,为最上品,非神智妙慧不能明了,故曰神通品第一。愚按古义云:妙化不测之谓神,周贯无遗之谓通。乃五品之冠,三巷之宗。丹台契此,全经可晓。
神通品一章
尔时,元始天尊
尔时,者,无极分景之初,太玄开化之始,万圣良缘妙际,此经将演之时也。元,大也,首也。始,初也。万圣阐化,肇端於元始。故曰元始天尊。
在清微天中
清微天,解见前。
玉京金阙
紫清白真人云:玉帝所居,白玉为京,黄金为阙,非世金玉,神通妙化,碧天琼琅,庄严官城。故曰玉京金阙。
七宝玄苑
白真人云:七宝者,碧玉、瑶阶、琉璃宫、虬文壁、白玉城、丹阙、金色彻照光,乃号七宝。一云玻璃、水晶、珍珠、玛瑙、珊瑚、琥珀、碑磲。玄苑,重玄秘苑也。
玉皇宫殿,升光明座,
张子房云:元始时临御玉皇殿,升大光明玄圣之宝座。
与无鞅数众,宣说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
子房云:元始登座,无量真圣来集,故曰与无鞅数众,宣明玄灵妙宝,清净无染,至真玄一秘妙,无间无杂,不二之法门。十方集说云:人之元神,性命之宗。是大天尊,清微天界,身固有之。玉京金阙,七宝庄严,人人本具,而性命阴阳神气精又身之七宝。则琅庭玄苑,天人一致。天君泰然,则玉皇光明之座可升,百体从令,凝神会道,即天尊御座,与无鞅真宣灵宝清净真一不二之法门也。然道无形迹,了悟明彻,秘臻妙境,若大路然,入之有自矣。故曰法门。
神通品二章
是时
是元始升座之时。
玉皇尊帝
尊帝,其崇无比,故云然。
与诸天真、飞天大圣、无极神王、灵童玉女九千万人清斋建节,侍在侧焉。
子房云:与,同也。诸,众也。玉帝同众天仙真人妙运助化,升度神通,飞天之大圣、三千大界、无量之外诸天地无极方之神王,少阳梵气、应感侍启之灵童,少阴梵气、宣化传奏之玉女,大计九千万之神人。不露神光,归真元始,清斋持建宝节,侍列於元始光明座之傍。天猷副元帅云:人身有真主元神,灵通不拘。亦有飞天大圣,神气扶卫一身。无间隙处,亦有无极神王,少阳之玄光,少阴之灵运,亦有灵童玉女。心同於道,则阳刚大数,亦云九千万,身神朝元。清斋,无贰尔心;建节,身无惰仪。管见云:人与天地一般,当清明不杂。元神御极之时,果如颜子之心斋,如法家之持幢,唱恭无二,则从令天君而道得矣。
神通品三章
于是
于是,就此际会也。
玉帝知时欲至,即於会前,举六通力,放大光明,遍照诸天无极梵剎,一切境界皆大震动,十方无极一切世界,俱同瑠璃玻璃,无有隔碍。
梓童云:玉帝知道开玄光,文明将启,演法传经之时欲至,即於盛会前,彰举六通之法力,放普照最大之光明,遍照无量天,无穷极诸天帝神真所居之玄梵官剎、一切神御之境界,皆大震惊而竦动。尽十方无极量一切仙佛之世界,俱同瑠璃玻璃之宝,光明莹彻,尽照毕见,无有间隔滞碍不见之处。张紫阳云:六通,视通、听通、神触通、神会通、夙神通、预照通,即佛家所谓天眼等六通也。梵剎,仙帝神居,妙丽天上,不依阶尘,未尝毁坏,巍然不拔,凡目难见,故曰梵剎。一切境界,各神所居之境。其境之界,一切世界,不止人间诸界,天境亦谓之世。瑠璃虽有形光,而乘物毕见;玻璃之宝,无有漏脱,而物无不见。玉帝光明,射尽诸界,幽合悉辉,岂有隔碍。以如字言者,恐人不省,故比喻而论耳。管见云:人性光明,本无不通,以元神失主,故有隔碍。或闻不见,或见不闻,或知不言,或言不知,或蔽人己,或惑先后,兹不能六通也。若了彻性命,元神时御,则普照天人,表里洞触。紫府丹台,黄庭玄界,身神故址,本有天垣,皆光耀见辉,无有遮滞,尽被光明,岂非玻璃瑠璃之载物无隐障耶?虽然,道固本明,明之非易,未知不可强,已知不可惑。不先不后,了悟实难。人能如玉帝,观时至而显光,复日新而常泰,则大光明终不晦,道其永彰矣。
神通品四章
十方圣众,并乘五色琼轮、琅舆碧辇九色玄龙、十绝羽盖。
雷祖云:十方,四正四隅及上下也。圣众,十方真圣神众也。睹玉帝所放光明,并皆乘驾五采文色琼玉之轮,琅秀华舆,苍碧宝笔,九色华光玄龙,十绝无伦之羽盖。白玉蟾云:五色,青黄赤白黑也。轮,车之两轮。舆,车也。笔,帝王车驾之总名。九色,青色、赤色、黄色、白色、黑色、紫色、碧色、太玄色、金光明色。玄龙,有龙光象,不见形骸。十绝,十极所无,神奇绝伦,灵凤祥鸾之羽盖。道经云:羽盖,即高柄羽扇。一云神仙帝真辇行时,有瑞羽法节以为之盖。后说尤妙。管见云:人秉五行金木水火土之元灵,各有法宝,仙真道成,诸宝拥随法驾。人能默朝上帝,效法於天,身中神集,正气呈秀。琼玉轮、琅玗真、碧宝笔、九气灵色玄化之神龙、十绝无俦之羽盖,昔在一身中矣,岂独天地神圣有哉?噫,惟真得者知之。
神通品五章
麟舞凤唱,肃歌当当,灵妃散花,金童扬烟,赞咏洞章,浮空而来。
虚静天师云:圣众驾行,有麒麟导舞,鸣凤和唱,啸声和雅,其歌嗈嗈。天灵妃御,散布琼花;随侍金童,辉扬祥烟,赞唱歌咏玄洞宝章,同护神驾,浮凌虚空,而来帝京。十方人云:神帝行驾,有灵童、采女歌随,麟舞凤唱,侍卫童女舞唱,效麟法凤也。故曰:啸歌嗈嗈。此说太凿。神驾行有麟凤,即今帝乘御看马之类。况道经有云:天帝行时,龙翔凤舞。盖天上太和仙景,自有此意。又云,龙豹长啸於山林,则嗈嗈啸歌。为真麟凤无疑。不然,舜帝作乐於岐山,何为凤凰仪而百兽舞耶?观经味此,当从前说。管见云:人能修道,默顺帝则,礼元皇,身中太和,天籁鸣唱,玄脉安适,雅如麒麟之舞,鸾凤之鸣,嗈嗈可乐。阳精焕彩,阴华呈露,恍见灵妃散花,金童扬烟,秘乐玄韵,即天人赞咏洞章,对越元神。如凭虚御风,是亦圣众浮空来帝阙也。此人人之同具,惟有志者验焉。
神通品六章
是时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萨、四众八部,承斯光照,皆乘金碧飞云玉舆,九霞流景,庆霄四会,三辰吐芳,飞香八凑,旋绕道前。雨众妙花,如云而下,遍覆会前。
子房云:此时诸梵天,一切大觉金仙、了悟大乘正道之大士、天神魔鬼之四众、天龙八部,承此光明之照,皆乘金光碧色飞云宝玉辇舆,所被九霞之服,流散妙景,以庆吉之霄。四众集会,日月星三辰为之吐芳秀,散飞异香,八埏环奏,众圣呈此秘妙,旋绕周折於大道之前,雨降奇妙天花,如众云之垂下,遍覆盖盛会之前。麻姑云:梵天,最上宝林琼宫,凡世未见,隐妙莫穷。故曰梵天。金仙,金刚不坏之仙。大乘菩萨,若观音大士等。四众,仙众、将众、男神、女神也。或亦分天神魔鬼,俱通。若云道俗僧尼,非也。盖天上凡身难至,故不言此四众。八部,神部、将部、天人天丁部、金刚部、龙王部、夜光女使部、修罗部、夜叉部也。九霞,碧霞、彩霞、紫霞、丹霞、云霞、烟霞、瑞光霞、景辉霞、普运宝霞。九色玄光,流此异景,盖衣之光。亦云神之随形妙好,不专在衣被也。庆霄,云佳辰,亦云庆觐神霄也。四会,天良会、神吉会、时际会、缘凑会也。不专言四众之会也。旋绕道前,飞香八凑之旋绕,亦云圣众旋绕也。如云而下,遍覆会前,妙花如云之下,尽覆会前。或专言圣众如云而下,太凿。管见云:人身之神甚多,元神弗御则众神不呈灵。惟修真之士,默朝真主,万神恭谒,灵府玄光,诸奇百妙,一一凑显。元神会前,诸祯列瑞,如祥云遍覆,我与天上不二矣。
神通品七章
是时帝光遍照诸天,下烛十方无极世界,同玄都境。凡彼人间,上近九天,通接交连,至亲至迩。凡彼下方无极世界,山陵坡坂,沟涧溪谷,缅平如掌。六合至迩,三境非辽。天宝台殿,星罗人间。琼瑰罗列,朗耀云衢。七宝栏循,以界道路。玉树仙花,蒨灿珠宝,景秀丹田,芝草绵覆。
天真皇人云:是时玉帝之光,自此世界三十六天遍照及三千大界之诸天,下照烛尽十方无极量之世界,俱皆光明,同於玉帝所居玄都境界。凡彼各法界人世间,承此光照,无有隔碍,上近於九阳妙化之天。天地人间,通明相接,交互合连,极其亲近。凡彼各下方无极世界,高大山陵,崎岖坡坂,污下之沟涧溪谷,缅然平正,如人手掌。尽上下四方之六合,联属至近,三清境界,亦非辽远。天上珍宝之台阁殿宇,如星辰明密,罗布於人间,琼瑶瑰玉,张罗陈列,朗然光耀於云空衢路。七宝妙成之栏循,以分界道路。玉枝宝树,仙瑞奇花,蒨灿珠珍之宝,妙景秀辉。丹田瑞芝灵草,绵结覆荫。石杏林考义云:人王之居曰京都,玉帝之居,妙冠诸天,世所难见,故曰玄都。平时天清地浊,神灵人愚,若不连接,非亲迩也。帝光照彻,神机妙联,故上下连,神人亲近也。九天,九上界三十六天,非止九也。山举高大者而言。陵,丘大阜也。坡,地之失平者。坂,山岭之崎岖者也。深长曰沟。山夹水曰涧。水之流注处曰溪。山之大虚曰谷。缅,坦平也。地有山水谷涧,本不平也。帝光覆照,妙意融溢,故尽各世界之地皆平。琼,美石。瑰,玉类也。纷然并陈曰罗列。云衢,天端之路。横曰栏,竖曰楯,即世之排拦也。蒨,华光之显辉者。珠宝,珠宝之实。丹田,玄都丹陛之田耳。管见云:人身有天地,阴阳之元秘不交,则上下间隔辽异。若元神御光,天辉焕发,则地天泰、上下融,高下曲转,并亲迩妙合矣。身中本有之宝,妙显神映,与天上何殊?丹田御神之地,奇景秀见,灵孕神芝,绵覆呈瑞已,栏楯仙花,何待远求。
神通品八章
时彼下方,皆见诸天钧天妙乐,随光旋转,自然振响。又复皆见鸾啸凤唱,飞呜应节,龙戏麟盘,翔舞天端,诸天宝花,零乱散落,徧满道路。是时凡圣骇异,幽暗开光,天人悦庆,踊跃欢忻。凡夫学士,尽得飞升,仰观劫仞宝台,俯眄紫云弥罗。是诸世界,一切人民,成臻道炁;白首面皱,皆得化度;绀发朱颜,少壮幼稚,转增形容,光泽美好,苦恼痊平,普蒙解脱,安乐快然。天下歌谣,欣国太平。
长生大帝云:当彼帝光遍照之时,各世界下方人民,皆见各天钧天上秘之妙乐,随帝光旋转绕动,自然声振而音响。又复尽见瑞鸾歌啸,灵凤和唱,飞动声呜,悉应节奏,玄龙舞戏,祥麟旋盘,翱翔舞动於天端。诸天上珍宝之花,纷零飘乱,布散降落,周遍充满於诸界道路。此时凡夫圣人,皆震骇惊异,幽隐黑暗,尽开光明。天神民人,并皆豫悦喜庆,踊跃鼓舞,欢畅忻乐。无知凡夫、学道士人,皆得神游玉京,飞升天上,仰观劫仞高隆诸宝之台,俯眄紫云覆映弥罗之界。是诸世界,一切诸人兆民,咸皆臻於道炁妙化之域。白头皱面之老,尽得化度为绀黑之发,红朱之颜。少年壮夫,幼小童稚,转增加华丽,形容光辉,润泽粹美奇好。众苦诸恼,痊泰安平。普三千大界老幼,尽蒙悟解超脱,安逸喜乐,心意快然。各天下皆讴歌诵谣,欣乐国运之太平。雷门使者云:钧天妙乐,金为八音之首。上梵玄韵,不毁之金元。诸韵谐和,无乱无毁,声律之宗。一云,不调自匀,世所希闻,故曰钧天。又云,大造为洪钧,道化妙运,自然太和,天乐之妙,是大造之化,故曰钧天。踊跃欢忻,手舞足蹈而喜也。八尺曰仞。天之宝台,历众劫难毁,非可磨消者,故曰劫仞。仰观,举目观。俯眄,低首顾视也。紫云弥罗,黄老宝境,非俯视者对宝台言,若有俯仰之义。绀,深青扬赤色。绀发,即今言绿鬓。管见云:人有阴阳,身分上下,上炁常清,下气常浊。惟气问而不和,则上、妙不见不闻,而衰损弱虚,遂乘以息。人既符大道,会元秘,辉妙景,则真闻秘音,真见玄化,钧天雅奏、麟凤龙鸾,悉显奇矣。琼花飘瑞,周彻美观,阴阳气承佳郁,神若惊骇。一切幽合光明,上下和畅,即天人之踊跃欢忻矣。阴消复,妙意升玄,是凡夫学士尽升也。上瞻碧宝之台,俯顾通玄之境,国富民安,气和神泰,衰者壮,平者泰,不足者有余,易筋换髓,终保太和,周身顺熙,快此妙化。非老者返少,少壮增好,天下歌谣,欣国太平之义哉。吁,此实理也。达者味焉。
神通品九章
当尔之时,神风遐着,万炁扬津,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飞魄,皆得复形。酆都铁围,长夜九幽,即时破坏,地狱苦魂,化生诸天,三恶道苦,一时解脱。时诸罪众,以斯光力,得生十方诸大天宫。
魏伯阳云:当天下歌欣太平时,帝德神风,遐远鼓着,妙有万炁,扬太和津。乾发生机,阳刚行健,天震玄舆;坤开成运,阴柔效顺,地裂灵幽。已枯之骨,更复回生,沉滞之尸,涣飞之魄,皆得复形,无拘无散。冥府酆都,大铁围山,大铁围城,冥冥长覆,九幽黑狱,即时破坏,无复暗蔽狱禁。诸地狱中,受苦幽魂,俱化生诸天。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苦,一时解脱,业冤永除。时诸亡狱,受苦罪众,以斯玉帝玄瑞,道光烛照之力,得生十方世界,玄霄之上,冲漠之表,诸大天官。愚按:鼓万物者,莫疾乎风。帝化玄通,神神无尽,遍彻法界。蒙受者,不识不知,故曰神风。一气有景色,无实形,奚云扬津?炁之所通,帝德默运,太和洋溢,浃洽津濡,故曰扬津。一天震,非言雷,阳德亨也。出乎震以施生。一地裂,非崩裂,地道卑而上行,阴定阳复,露成育之妙,不闭塞,而地藏发泄,故云裂。一桔骨更生,非杇骨再起,心死形稿者。悟道知真,回阳换骨,人中之仙,枯骨再生也。一魄在人身,乐人死,享祭祀,生不明道,尘识染累,神离形死,魂消魄散。或自执,或堕罪狱,涣飞魄精,幻变漂沦,恶孽飞魄。复形,魂灵魄聚,不致漂沉,惊禁罪苦、一切冥业。一酆都铁围,严固难开,悉由罪魂自障蔽。帝光玄照,一烛罪灭。不见天日,长夜九幽之狱,悉开光明;酆都铁围,即时摧坏破尽,狱苦罪众,得生天上。三恶道苦,亦即解脱。彼时承光罪众,仗此道力,生十方大天官。夫人之生,神具形全,肖形天地;阴阳五行,性无不备。本太和贯彻,清浄无染,至知诱物化,认假为真,尘劳染着,攀援妄想,一有执恃,牢不可破,欺蔽日久,无复开明,喜怒忧思悲恐惊情,倏临骤惧,心无定见,忙忙不止,私欲苦心累身,语之不省,即沉尸飞魄,酆都铁围,黑狱幽闭也。若绝欲忘私,使天君泰然,冲和澄彻,鼓巽风,周太和,全浩然,洽道脉,即神风遐着,万炁扬津,阳施阴受,交泰回阳,消无量之苦,除不尽之尘,破历劫之迷执,脱暗昧之业趣。即天震地裂,枯骨更生,沉尸飞魄复形,酆都铁围九幽即时破坏也。阴消阳长,欲尽理还,易浊为清,精气化神。脱五苦而融五气,默朝元官;浄三业而证三元,上登紫府。即地狱苦魂,化生诸天,三恶道苦,一时解脱,罪众时承光力,得生诸天宫也。生世间者,思之宝之。
神通品十章
尔时,玉帝即分其身,徧於诸大天宫,令诸天宫自然化现,白玉为京,黄金为阙,七宝玄苑大光明殿具光明座,幢节旛盖,异宝奇花,徧布是处。尔时,玉帝即以所分之身,徧於是处,白玉京中、黄金阙内,七宝玄苑大光明殿光明座上,普为十方演说清净解脱之道。
钟离帝君云:彼放大光明时,玉帝即分化法身,遍及於众大天宫,令各天宫自然化现。白玉京城,黄金阙庭,七宝庄严玄苑,皆如玉帝所居。大光明玄殿,备具大光明宝座,玄挥法幢,节旛华盖,珍异妙宝,奇丽天花,遍布满各大天宫之处。尔时,玉帝即以妙分之身遍在各大天宫,神化玉京金阙玄苑之中,御大光明殿,升光明座上,诸神座俱有光。元始玉帝演法宝座,其光尤妙,至大莫量,最神难言,妙胜佛家法王座。故帝化身升此座上,遍为十方世界演说其真清真净、悟解超脱之道。演,演明、陈其义也。管见云:人之元神,灵通不拘,无所不到,本同玉帝之妙化;紫府丹台,本同天上之神宫;瑞芝灵药,本同天上之宝花。人惟牵於世利,元神失主,遂不能周流彻贯,触处呈灵,丧我清静之真,不得解脱之道。若保真合道,默礼神王,则灵运普通,周身遍满,即玉帝分身遍诸天宫。凡身达妙,至宝呈奇,珠楼、宝殿、琼宫、瑶台,即天上金玉京阙七宝玄苑也。神宫丹台,即光明殿光明座也。气和脉畅,光动霞扬,即幢节旛盖。神芝之秀,又同天上奇花也。元神御,宰丹台,敷灵显秘,即玉帝以分身遍各天宫,同时登座说法也。吾之真性,历劫不坏,无二无杂,无拘无间,本清静不染,脱落自然,大明不昧也。能神御敷灵,则遍一身皆玄化。周三千无拘我,明了因缘,不昧实际,表里莹彻,穷神达化,即玉帝演解讲明清静解脱之道,教化各世界也。达者味之,自识此义。
神通品十一章
时化玉帝,各以无量天真大圣、妙行真人、灵妃玉女侍列左右。是诸玉女,颜容妹妙,端丽奇特。天珍异宝,庄严身相,言音清彻,众所乐闻。是诸玉女,其身复出微妙解脱自然之香,是香芬馥,周徧诸天极妙乐土及诸大地一切福处。
王母云:尔时,遍诸天宫化身玉帝,各以无尽量天上诸真神通大圣、灵运变化、妙行庄严之真人、灵通仙妃、护圣玉女,侍立分列於左右。此众玉女,颜面形容,姝美奇妙,端正华丽,神奇特迈,天珍神异之宝,庄严身之形相,言语音声,清明通彻,大众所乐听闻。是众玉女,其身边复发出玄微神妙、大解脱自然之馨香,此香芬芳郁馥,周遍充满於众天宫、极神妙快乐之净土,并遍及众大地世界一切福会之处。考义云:妙行者,人有诸善,不假强为,功德不穷,本於自然而成真人,则神通莫量,故曰妙行。灵妃玉女,阴梵妙气变化之神,拱卫帝真,凡天上神女皆如是称。无欲无累,与魔女不同。德功俱备,贵美尊灵,纯洁永无间杂,故曰灵妃玉女。非专言帝后。是诸玉女,是此也。颜容姝妙,姝,美也。端,庄正也。丽,华泽也。奇,神妙罕见。特,超绝众美,世无比伦也。天宝庄严身相,天上妃女,玄光神化,妙宝庄严,其体其容,世所未见。言音清彻,言,言语。音,音声。清,声语分明。彻,通遍周闻也。微妙解脱自然之香:妃女了悟,得大解脱,玄机难穷,神妙莫量,不待造作,自然馨香。且不知其香从何而生,故曰微妙。是香芬馥,芬,香美气布扬也。馥,郁然馨香盛着也。周遍诸天极妙乐土,周,悉及也。遍,广被也。极,甚也。各大天宫,侍卫玉帝化身之玉女,香不止及一处,皆遍及各世界诸天,甚妙无苦乐土。大地,尽山河世界而言。福处,有世界则有生成,故曰福处。或云恭敬精信,然后得闻异香,各世界承玉帝光,皆生信心,得遇灵妃玉女妙香,故曰福处。此亦通。
六道一切众生,闻是香者,普蒙开度。所谓天道、人道、魔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若诸天道,ㄧ切天人,或有能闻是此香者,五衰四相,永得消除,转增天福。若诸人道,王臣、兆庶,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人天长寿之乐,身或灭度,乃得脱壳尸解之道。若诸魔道,一切诸魔,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安处天宫,斗战之苦,各得休息。若诸地狱道,一切罪魂,或有能闻是此香者,离地狱苦,得净土乐。若诸饿鬼道,一切饿鬼,或有能闻是此香者,即得饱满,无饥渴恼。若诸畜生道,一切畜生,或有能闻是此香者,脱畜生苦,得智慧乐。
救苦天尊云:六道中一切众生,闻是灵妃玉女自然之香者,普皆蒙受开化拔度之惠。六道众生,所谓各天上人道、世界人天道、诸魔道、冥府地狱道、穷魂饿鬼道、业报畜生道,四种民天下一切诸天界之天人,或有能闻是灵妃玉女自然之香者,五衰四相之苦永得消灭除去,转增益天福之乐。若大地一切世界诸人道中,帝王臣宰、兆民众庶,或有能闻是此自然之香者,即得留形住世,享人天长寿之乐。身或入灭超度,即得脱壳无拘、尸解仙化之道。若诸世界各天、诸魔道中,一切魔王、魔民、魔女、诸魔精类,或有得闻是此自然香者,安然附处天界别宫,争斗战伐之苦,各得止休宁息。若诸世界冥途、地狱道中,一切有罪之魂,或有能闻是此自然香者,即能脱离地狱之苦,得生净土乐地。若诸穷魂饿鬼道中一切饿鬼,或有能闻是此自然香者,即得饱味满腹,无有饥渴恼恨。若诸畜生道中一切业报畜生,或有能闻是此自然香者,即能脱离畜生之苦,得生智慧聪明之乐。萨真人云:六道,道犹路也,在六般途路中受轮转,故曰六道。首言天道者,天有三十六称,最上四天,号曰种民,七宝九宸诸天仙所居,佛家云不退转之地。种民之下,有四崇秘天,佛家云四梵天也。崇秘天下,有四忘象天,佛家云四禅天,即无色界也。忘象天下,有色界十八天。色界十八天下,有欲界六天。一世界有三十六天,各世界俱同。四种民天,虚无妙有,妙化玄神,永无毁沦,止有上圣真仙御居,并无天人,不在天人道数。四崇秘天,尘染方净,略化未神,未臻大乘。虽冠人道,大劫亦不能免。无色界、色界、欲界。诸天人,天身高大,形如白银,不依日月之照,自有光明。日月天天人身高五里,其上渐加,至於百数,由旬之高,由旬四十里。道经云:踰舍也,衣六铢二钱五分重之天衣,头有自然珠冠,目不舜,头不俯,立不倚,眼无泪,身无困惫。若不悟大乘,天福受尽之日,珠冠碎,目瞬雨泪,身屈形惫,五般衰弱,四不美相见矣。若承自然之香,精信恭敬,悟其妙香之由,顿契大道,不从外闻此香,遂得了悟,是曰能闻。五衰四相,永得消除。永,终也。终免衰相之苦,转增天福。转转进益,天福无穷,不退尽也。人道不同,有阴阳老少,有贵贱贫富,有圣贤智愚。不得大道,寿算不长,死之甚难,尸不能化。若各世界,帝王宰臣、大小臣僚及兆庶诸民。千万曰兆。庶,众也。兆庶尽人民而言,极语其多也。若能承自然香,了悟大道,亦能善闻馨妙,即得人天道无拘碍长寿之乐,纵或灭度,亦秘妙脱躯壳,尸解仙化矣。脱壳,或坐脱立亡,或投胎夺舍。尸解,或此已死、又显身於世间,尸魂并去;或假死而上升。若诸魔道,魔类不同。若唂嘶啰与天帝争衡,斗乱天官。修罗宄逆等。一切魔途,或好战争,或作幻厉,居处不安,常无休息。此魔等若闻自然妙香,能悟道真,则改邪从正,居处安然,守其素位,在天别官,不乐纷争,斗乱战伐之苦,各得罢休止息。斗战苦者,斗乱必伤,战伐必杀,互胜互败,交为寇雠,所以云苦。各得休息,神虽不侵魔,为魔所乱,亦必应变伏魔。今魔闻香悟妙,安处不争,神亦无事,神魔悉安,故言各得休息。诸世界地狱,不止一名,曰酆都,曰血湖,曰血峡,曰寒冰,曰火车,曰刀山,曰剑树,曰爱河,曰制心,曰铁床,曰风刀,曰铁狗,曰铜蛇,曰镬汤,曰锯解,曰磨,曰剥剔,曰泥犁,曰拔舌,以及三十六狱。一切受罪之魂,本难离地狱囚刑之苦。若闻此自然之香,即能了悟,遂得超脱,出离地狱诸苦,得生清净乐土。诸饿鬼、历劫穷魂久系鬼籍,或细颈大腹,或首大腹獈,或咽喉蔽塞,或食炭吞烟,或餐镕铜,或啖铁丸,累世不闻浆水,不遇饮食,饿馁渴痛,虽常忧懊。若诸世界,如是饿鬼道中一切饿鬼。闻此自然之香,即能悟道,则道味充腹,即得饱满,消除饥渴,开明喉咽,永无饿恼。诸畜生道,卯化湿耎蠢动皆是,不专言禽兽也。畜生者,虽畜养於天地之问,无有智慧,业报多苦,虽苦难脱。各世界一切畜生,若闻自然妙香,即能悟道,则得此解脱,业报即尽,脱离畜生之苦,得聪明智慧之乐。畜生非无知,不能言道,不能体道,形异神殊。或豢养乘御,或渔猎杀食,投陷阱,充庖厨,茹毛饮血,皮骨悉尽,最苦难言。闻香即得智慧,皆帝光法力也。管见云:上两节俱一意。人身元神,总御阴阳,真圣妙行,灵妃王女,皆所有也。神气精血,太和之中,本有妙香,解脱自然,微妙难穷也。气之偏正,非狂愚自分,亦有六道,惟天君不泰,则为五行所拘;念头不断,纷纷扰扰,为阴阳所制。是亦受六道轮转者也。睹己身六丁玉女之美,闻太和解脱自然之香,明彻大道,使元神常焕,即睹帝光而仙化者也,永脱尘凡,不为身拘,是亦永脱六道之苦矣。达者味焉,自识两节之意。
神通品十二章
尔时,诸生天罪众,既得生是胜天宫已,缘承慈光摄受之故,便得觉悟,各各明了罪福因缘,与诸眷属,作天伎音计,其倚切。艺也。一本作伎字。之豉切、渠纪切,与也。伎字当从。乐,来诣帝前。是诸众等,各各含悲,俱发声言:臣等前后经千劫万劫,不见三光,常处黑暗,三恶道中,多受苦恼。伏蒙上帝方便放光,愍救我等,皆生天上。是诸恶业,悉皆灭尽,无诸系滞,皆得往生,仰朝上帝,各到道前。是诸生天一切罪众说是语已,稽首复位。
葛仙翁云:尔闻香脱化时侯,诸地狱饿鬼等途、一切生天罪众,既蒙自然妙香,得生是最胜天已,因承玉帝大慈光明摄受之故。摄,接引保持也。受,接引魂神,召之皈真也。帝放慈光,妙化真香,摄受诸罪众,即便得觉悟大道。觉,知其所以然也。悟,彻通也。罪众觉悟,脱其三恶道趣,各各明通了彻,深知罪福因缘。风根曰因。有因则有果。由来曰缘。有缘则有业。罪众既明罪(可能缺部分内容)。
皇经注解卷三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神通品十三章
尔时,玉帝出大妙音,普告十方诸天圣众:汝等谛听,此诸罪众,旷劫以来,纵无明性,造十恶业,六尘徧染,三业萦缠,肆意任心,曾无觉悟,阴罪阳过,日积月深。背道违真,顺邪弃正,举心运念,动结愆尤。遂使命过之后,身落三涂,不得解脱。若非今日,遇是法筵,何由出离?
紫微大帝云:当光明摄受之时,玉帝发出大妙音声。大妙音者,清彻响明,遍及三千大界,一切皆闻,至妙绝伦。故曰妙音。普告谕十方各世界诸天帝、圣真神众云:汝等谛听。汝,尔也。谛,详审真听也。玉帝教诸圣众谛听己之训,遂言此诸三恶罪众旷劫以来。旷,广远也。罪众从历劫以至此时,纵放无明之性。性本灵明,纵情恣欲,狂惑悖乱,任意想为,不复本然灵觉妙体,故曰无明性。造十恶业障。十恶者,身三恶业,杀生、偷盗、邪淫;心三恶业,贪、嗔、痴;口四恶业,两舌、恶骂、绮语、妄言。十恶积愆,遂政业报,故曰恶业。六尘遍染。六尘者,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净,谓之六尘。或云,财、色、名、食、睡、自便私心,共为六尘,亦通。身之内外,皆受尘污,无些清浄,故言遍染。三业萦缠。三业者,身、口、心之三毒恶业。或云,往因夙业、见在愆业、未来充业,亦通。萦,旋也。缠,约缚之意。积业重累,若绳锁缚人,不得脱身者,故曰萦缠。肆放意思,不知收敛,任从心志,不知点检,纵情为恶,曾无知觉悔悟之期。人不见闻,自己独知,幽隐过恶之阴罪。众所闻见,不能掩饰,错误不改之阳过。日日渐积,月月益深,背了大道,违逆不从真理,顺从邪途,弃舍正道。举起心意,运发念头,无诚正之功。随妄动之机,结成僭愆过尤,遂使命终亡过之后,身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涂,不得解悟超脱。若非今日遇此妙法会筵,何因由得出离业苦哉?愚按:人身神气,分阴阳清浊。任阴趣,纵浊恶,顺邪念,弃真意,故酿成愆恶,难脱业苦。积恶之久,不知其业报由来,所以不觉悟也。元神定居,妙意震敷,周身承灵,默契重玄,阳长阴消,谢愆灭罪,与道合真,皆由妙觉大悟,识愆罪之缘因耳。古人以致知为入门,良有见矣。况人性无二说,善恶皆由心。无明性即法性也。故遮蔽为凡,了悟为圣;圣狂之分,间不容发。人能摄情归性,命定神灵,达理欲之几,知尘恶之自,顿脱业苦,默契重玄,即玉帝出妙音告十方纵性造恶之因,业类遇法筵而出离三恶道也。若以无明性为累,离此求真,是分二途,则不得会一达妙矣。学者玩之,自知超凡之要。
神通品十四章
尔时,诸天化身玉帝即以神通,不动其所,移接天人,皆令得至清微天宫玉清圣境元始会下。是诸众等,不觉不知。是时天尊及会众等,见是十方玉帝化身,普皆来集天尊会前,如无边明镜,照诸影像,互相容入。时诸大众,稽首瞻仰玉帝化身,圣中最尊,增长清信,益加志乐。心无退转,起大坚固。
天皇上帝云:尔大慈光明遍摄受之时,各大天宫化身之玉帝即以大神通,巍巍不动。其所摄受神光妙移接引诸天诸人,皆令其得至清微天宫、最上玉清之圣境、元始道祖会下。玉清者,尊贵无比,大清静虚秘之天。圣□境者,至真所御,虚无妙有,诸神未易至,不退转之地也。元始会下,非大神圣、际良缘者,不得觐承瞻仰。当演经时,诸天人俱至,乃玉帝神移慈接,使令得至耳。是诸天人大众等,不觉不知其因何自,而幸至元始会下也。是时天尊,乃元始天尊。或以为各天帝,非也。元始当此时,及会下大众等,见尽十方玉帝化身,普遍皆来集会,在元始盛会之前,显列不碍,如无边量众大明镜,照诸众等形影体像,互相含容无碍,摄入无遗。此时诸大众五体投地,顿颗稽首,瞻视快仰玉帝神化之身,圣真中最尊崇者。玉帝为诸佛圣师,万天帝主,故曰最尊。增长清洁诚信之心,更益加笃志慕乐,重道皈真,必志不改而后为诚,必真喜乐大道而后为皈奉也。大众快睹玉帝之妙化,心悦诚服,故曰益加志乐,倾心皈依。无退毁转移之意,起大坚固服膺之诚。心有退则不坚,心有移则不固,不坚固,非清信志乐矣。惟瞻仰玉帝,心无退转,则是发起最大坚固不改毁之真志,永皈大道者。愚按:人之神气,清浊同源,妙化无二。心不同道,虽导引搬转,终非正途。故神不凝,灵不见,不能秘化呈奇耳。若元神凝真,妙摄众有,俾默朝真帝,会神玄宫,真如自在,不假作为,即众化身玉帝神通不动,移接天人,至清微天元始会下也。气精玄会,默顺帝则,不识不知,元神运灵,照身众妙,不拘不漏,即大众不知觉,神升上界。元始及众见帝化身咸集,如大明镜,众光彰照,诸像互相容入也。气精投神,会秘皈真,无染无伪,快乐自如。一得永得,不毁不沦,即大众瞻玉帝化身,知其最尊,增清信,加志乐,无退转心,起大坚固也。学者密体之,自见其妙。
神通品十五章
时,诸天人迩得生天,忽睹天尊胜会道场,清净第一,无为功德之所庄严,踊跃欢喜,一时作礼,叹未曾有。尔时,十方诸化玉帝俱复一体,坐法座中,法筵清众俱愿欲闻玉帝本行修证,未敢议问。
张果云:玉帝化身普集之时,诸天天人近迩得帝慈光,神升太玄,得生清微天上。忽然睹见玉帝大天尊,最胜良会,大利益道场。胜会者,凡人之聚见曰会。会上有限的利益,则不可言胜会。元始演玉经,玉帝显慈光,各法界众等普集,神鬼人物永沾大利。开三教之泰运,扬万法之玄宗。乃法筵之最良极佳。历劫诸会,难与比对,功德最上,永无毁沦,故曰胜会。会上元始赞玉帝之德,传至真之法,最上一乘,普度世间了悟,故曰道场。此胜会道场,绝无尘染,虚洁妙明,是清净第一。玉帝之妙化,出於自然,普济永利之玄功,不假作为,沙界蒙恩,永劫被泽。玉帝未尝有心,元始未尝着意,万天让功,诸佛让德,良缘妙会,功化普彰,真无为功德之所庄严。天人睹此,快乐无极,真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踊跃欢喜。一时法会大众五体投地,作礼称欺,言自历劫来,未曾有此妙化胜会道场也。此时十方世界诸化身玉帝,俱还复作一体,坐在大光明法座中。法筵会上清净之大众。言清众者,此时乘帝光,上升夙尘顿消,绝无染着,故言清众。大众见玉帝之化身显於各大天宫,一切世界,悉被光明。今在元始会前,复为一体,分化不见其不足,一体不见其有余,倏分倏聚,神妙难穷,不知何因。有此神通,众等念是,俱愿欲闻玉帝根本行持、修真证圣之由,未敢擅议请问。愚按:人之一身,神气滋卫,脉胳贯串,表里相附,虚灵妙应,动静互根;本一分而万,万归一源也。人惟气拘物蔽,贪图妄想,则明者昏,灵者滞。间有学道济世,而小智私仁,矫假功德,恩惠有穷,岂足言道。若善始不善终,善作不善成,或勉以支分,强作把柄,或聚或散,虽若灵通,亦非道妙。果能真知了悟,公溥明通,寂感悉定,并无将迎之扰;灵运默会,不假推运之劳。道机妙存,人心退听,浊而返清,滞而返灵,独觉真得,怡然快乐,脱拘蔽,妙日新,即诸天人生天,睹天尊道场清净迥超,无为功德庄严,跃喜作礼,欺未曾有也。敛万归一,天君御极,即十方化身玉帝复一体坐法座中也。若清众愿闻帝行,未敢议问,则说经根因,固不可作己身言也。学道者秘会之,则妙理自见矣。
神通品十六章
於是,天尊普告四众言:往昔有国,名号光严妙乐。其国王者名曰净德。时王有后,名宝月光。其王无嗣,尝因一日,作是思惟:我或作帝字读,或作朕字读。此王自言。不可作帝字。过去前劫。亦未尝称朕字。还作我字读为是。今将老,而无太子。身或崩殁,音木,亡也。社稷九庙委付何人?作是念已,即便敕下,韶诸道众於诸宫殿,依诸科教,悬诸旛盖,清净严洁,广陈供养,六时行道,徧祷真圣。已经半载,不退初心。
星主大帝云:当清众欲闻玉帝修证妙因之时,於是元始天尊普遍告法会下四众言,往昔过去浩劫前,有国都,名号称作光严妙乐。其国君王名号净德,其王有皇后,名号宝月光。其王无继嗣储君。尝因一日间,想念此事,作是思虑图惟,自言我今将至老死,而无有太子。己身若或崩殁亡去,天子为天下主,不敢言死,称之曰崩,如山崩大变也。社稷九庙,委托付与何人?社,土神;稷,谷神。国以民为本,民以土谷养生为天。社稷之神乃至重者,故君有天下,必言社稷九庙者。有国必有太庙,始祖、继始祖传己支之嫡祖,三传之祖,继三传之祖,太高祖,有天下之高祖,曾祖,祖父。始祖在中,其后左昭、右穆分列,共为九庙。人以宗嗣为重,况国君有天下,又大不同。故王虑无太子,社稷九庙无托。作此想念已竟,即便传下敕旨,诏诸道门清众,於各官庙神殿中,遵依道法,祈禳诸科教品,悬诸花旛宝盖,斋明盛服,肃建坛场。内外始终,恭虔不乱,极清净威严明洁,广多陈设供养品物。於白日六时辰中,行香演道,遍历官庙,祷祝仙真神圣。已经及半年之久,王益虔诚,不退悔始初立道场祈禳之心。愚按:人生此身,性得天地之理,形得天地之气,得父精母血,有此身体。得日月照临之光以为明,得皇王水土以为生,得圣人之制以为守持,得先知先觉之师友以为进益。有道,则位天地,育万物,入圣超凡,生死无拘。无道,则万事瓦裂,遗臭不止,酿成业愆,报复不已。成圣,则身灭理存,与道同久,即子孙相继,祭祀不辍。为凡,即无子息,绝祖祀也。圣凡之等,相判若此。凡圣之关,相去几何。人能知身之关系若此其重,知生我不偶,莫负此身,知四恩之当报,识五常之非轻,尽伦理,明庶物,涵养用敬,进学以知,厚重坚固,闻善必行。昼夜点检,善保始终,不愧屋漏,无息至诚,与天地合德,日月合明,四时合序,鬼神合吉凶,俟圣不惑,无一息少懈,生顺死安,还造化旧物,身后泽名,弥久弥光,即光严国王祈太子,行道不退心也。
神通品十七章
忽从一夜,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至真,金姿音资,态也。玉质、清净之俦音酬。驾五色龙舆,拥耀景旌,荫音印,阴覆也。明霞盖。是时太上道君安坐龙舆,抱一婴儿,婴儿当作金容字读。身诸毛孔放百亿光,照诸宫殿,作百宝色,幢节前导,浮空而来。是时皇后心生欢喜,恭敬接礼,长跪道前,白道君言:今王无嗣,愿乞此子为社稷主。伏愿慈悲,哀愍听许。尔时,道君答皇后言:愿特赐汝。是时皇后礼谢道君,而乃收之。皇后收已,便从梦归,觉而有娠音辰,姓也。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九日午时,诞于王宫。
广生帝君云:光严国王祈嗣,不退初心。忽然至一夜间,王妃宝月光皇后梦见太上灵宝大道君与诸至圣真人,金光姿容,玉润体质,清净神光之俦侣,乘驾五色龙载之辇辗舆,拥簇光濯妖景旌节,荫罩明辉霞光宝盖。是时太上大道君安然坐在五色龙舆中,抱一婴小神儿,其儿身各毛孔内,放出百亿万祥妙之光,照映王之各官殿,作百宝庄严之景色。法幢旌节在前导引,浮凌虚空而来。是时月光皇后见道君抱此神儿,心生欢喜,恭敬迎接,尽礼长跪於道君之前。或作道路前,非也。上白道君言:今臣国王无有继嗣,愿乞求此圣子为本国社稷之主,伏愿道君着大慈悲,哀怜愍恤王之无嗣,听臣之请,许降此子为后。彼时道君答皇后言:愿特以此子赐汝。是时皇后尽礼,上谢道君,乃将此子收之。皇后收子已竟,便从梦中归来,遂觉腹中有孕。怀胎一年,于丙午岁正月初九日午时,诞生玉帝於光严妙乐国王官中。愚按:人之生也,有气质形体,则有伦理性命,身任纲常之重,生负参两之责,高大光明,灵通自在,身非委形,生非轻易。本金质玉相,清浄不染也。惟暗昧食妄,轻慢天宝,不能会神妙,孕玄灵,漫丧吾家至珍,委此身於无用,纵少知自爱,而见道弗明,用功非实,诈善拚恶。多金质其外,而败絮其中。遂使一己之身不能自保,天爵良贵,厥美弗彰,何以践形尽性,使我之真主不颓哉?若悟生死之玄根,契天人之秘要,洞晓阴阳,深达造化,认宗祖,识父母,见生我之在坤,明种我之在乾;融金液,纯玉炼,得妙於恍惚,会玄於渺冥,以虚无之神神,孕妙有之真真;结灵胎,产圣子,俾生我者不虚,长我者非徒,金筋玉骨,脱化形神,已枯复荣,永延未艾,即宝月光皇后梦太上道君,与诸真清浄之俦,抱圣儿赐后为社稷主也。夫人一也,悟则仙,不悟则亡。能识月光皇后祈子之义,可以悟道矣。
神通品十八章
当生之时,身宝光焰音焰,充满王国;色相妙好,观者无厌。幼而敏慧,长而慈仁。於其国中所有库藏,一切财宝,尽将散施,穷乏困苦、鳏音官寡孤独、无所依估、饥馑音谨癃音龙残,一切众生。仁爱和逊,歌谣有道,化及遐方,天下仰从,归仁太子,父王加庆。
无上元君云:当玉帝下生之时,身放百宝光焰,充周遍满於光严王国。容色形相,奇妙美好,观看者永无厌弃之心。幼而童稚时,聪敏智慧;渐长成时,慈悲仁德。於本国中仓库府藏所贮一切财物宝贝尽将发散施舍,尽将字意施舍不拘多少,无吝惜心,若将尽散了的一般。如作将财尽舍,是不顾君亲国家了。玉帝生知,安行之至圣,岂有此太过之事?读者详之。帝施库藏,非继富贵者,与那无财力贫穷窘乏之人、幽闭无奈、危困苦楚之辈、无妻之鳏夫、无夫之寡妇、无父之孤子、无子之独民、无母靡有所依赖者、无父靡有所瞻辜怙者,当谷不熟之饥年,菜不熟之艰馑;或疾病衰癃、伤败残废之等,一切艰难众生,皆受玉帝赈恤惠济,且又恩德出於至诚,非徒外为。仁厚慈爱,温和谦逊,天下被其泽,感其德,皆称歌诵谣,美其有道。自畿甸达之要荒,功化及於遐远之方,天下瞻仰景从,归服仁德之太子。归,犹与也。《论语》云: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盖求道即得,效本速大。玉帝生而神异,长大慈仁,天下有不归心哉?自是帝德既着,四方悦服。他日圣明至治,从今为太子时已见。故其父王不但生帝之时欢悦,观今日太子有道,心上益加喜庆。愚按:人生天地间,有此身,则有正真生气,有正真生气,而后可以为人。此真气在天地则为妙理,在人身则为浩然。真气玄灵,光明自在,照彻古今,并包法界。人具此义,本无困苦艰危,取人厌恶也。但降之在天,弃之在人,继善成性之真,视为泛常不急之务,不能全正理以孕真灵,养妙机以成神化,暗蔽不明,嗔妬不道,贪利图名,聚敛不已,不慕道德,不恤贫困,傲慢自贤,招集谤毁,是害正气,馁浩然,自陷於凡愚,不能入圣也。若保全太和,凝融秘意,圣胎露宝光,神婴发妙景,渐演玄神,灵化无碍,泥涂势利,尘视宠荣,以我之有余,助人之不足,济人利物,惠遍群生,任劫运之升沉,而功德无尽,盛德神化,永着仙名,法界浩劫,悉被慈恩。天神人悦,供服至德。乃乾坤肖子,出世奇人,父母亦增光而嘉乐。是即玉帝生成之神异。长而慈惠至仁,天下归仁。父王加庆也。
神通品十九章
当尔之后,王忽告崩。太子治政,俯念浮生,告敕大臣,嗣位有道。遂舍其国,於普明香严山中修道,功成超度。
斗母云:当妙乐国太子有道,天下归仁之后,国王忽然告崩大行。太子即位,治一国之政事,俯念浮生。俯念,下视己身而思念也。浮生,人生在世,如天上浮云,水上浮萍,难以常在,故曰浮生。帝既念此,因告命勑谕本国卿相大臣,将大宝传贤,嗣绪君位於有道者。一云:欲大臣嗣承此位,有道行善。意亦通。托位於贤人,遂弃舍其国,隐於普明香严山中修习大道。普明香严山,按古史,乃东海石头山也。他山中玉帝遗遗迹阐教之所,非香严山故址。帝既入山修道,行满功成,超出凡世,度生天上。愚按:人在世间,如过隙白驹,空中雷电,倏有倏无,不能自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被龙衣衮,玉食万方。一捐宾客,尽为幻梦。下此而位极人臣,田连阡陌,又不足言。况富贵希亲,贫穷伙然。且醉生梦死,耽迷不悟。所以行道者罕闻,矧作仙人哉。人能悟身犹寄旅,生似蜉蝣,顿出尘障,恳觅重玄,明彻实践,不求速效,时至自化,行成名仙。先人虽没,亦藉圣子之至洛,不亡矣。非妙乐太子舍父位修道,功成超度哉?噫,人身有昆仑山,老阳消尽,一阳复生,离种种边,密修至真,久而仙化,又希仙之意,亦类帝行。当味之。
神通品二十章
过是劫已,历八百劫,常舍其国,为群生故,割爱学道。於此后又经八百劫,行药治病,拯救众生,令其安乐。此劫尽已,又经八百劫,广行方便,启诸道藏,演说灵章,恢弘正化,敷扬神功,助国救人,自幽及显。过此已后,再历八百劫,亡身陨命,行忍辱故,舍己血肉。如是修行三千二百劫,始证金仙,号曰清浄自然觉王如来,教诸菩萨,顿悟大乘正宗,渐入虚无妙道。如是修行,又经亿劫,始证玉帝。说是语已,法筵清众异口同声,叹未曾有。
许真君云:玉帝初拾王位修行,过是劫数已后,经历八百劫,常作太子。每拾其国,为度化群生故,割断六亲恩爱,学修道真。劫数有大有小,六十载为微尘劫,五百载贞元会运为羡数劫,三千年为闰置劫;一万八百年为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为转轮劫;劫劫延积,经至万数,乃为大劫。八百劫,莫拘小大,但言其永久,大约八百劫数耳。於此割爱学道,诸劫已后,又经八百劫,施行药饵,疗治病疾,拯拔救济苦难众生,令其安康快乐。此劫数尽了,又经八百劫,广多行大方便,开启诸道藏法品,演说玄灵宝章,恢扩弘大正教道化,敷布振扬神圣经功,辅助国家,救拔人民,自幽微以至光显,弥大弥光。一云自幽及显,自幽冥及阳世,尽天上、地下、人问悉被其泽。意亦通。过此等劫数已后,再历八百劫,亡没其身不敢惜,损殒其命不暇顾,惟行含忍耻辱,不嗔报,大有容之因故,喜拾已之血肉,只是拾财物,人之施财如割血肉。玉帝前劫,忍辱喜拾,拾了家财,虽至贫寒危困,外侮来加,人不堪其忧,帝绝不知觉生退悔,是即亡身顶命,行忍辱,拾血肉矣。亡公,苦人所难苦,而后成人所难成。帝成至圣,拾血肉之事,亦须有之。然圣人化度愚俗,无所不可,分身妙变,体实未尝毁也。观者神会,勿泥文辞,则善矣。自八百劫割爱学道,以及行药治病,说经普度,忍辱喜拾等。如是苦修妙行,已历三千二百劫,方始位证金仙,成不毁之果,号曰清浄自然妙觉法王如来,教化诸菩萨大士,顿悟大乘正法真宗,渐次入於虚玄真无神妙大道。如来字意,人生有性,万善备焉,其来也,齐肩仙佛,本广大光明。暴弃者不能全天之所赋,本来真如,剥蔽已极,遂作凡业。玉帝前修,舍妙乐王位之后,又历三千二百劫数,功化无边,永无退转,不拘不染,大觉法王,范围天地,曲成民物,不过不遗,视体受归全者,又迥出万万,是云如来也。如是等大修行,又十万劫,方证万天教主玉帝之位。元始天尊说是言语已,法筵会上清净大众异口同声称叹,言自来未曾有此大圣妙行也。愚按:人之生也,身有阴阳,念有理欲。阴阳互根,迭为消长;理欲贞胜,不容并立,欲动则阴凝,理纯则阳盛,盛而达化,妙入神神。惟所措而咸宜,无所施而不可。本纯阳为上善,柰怠者之弗能。玉帝悯是,大阐妙义,舍王位不一而足,历八百劫,为群生舍其国,割恩爱,学大道,此妙行最大不穷矣。况身之元神,御灵台,宰五官,役使百执事。六欲七情,恩爱最重。能欲尽理还,摄情归性,剥尽沿华,独会玄秘,又天君之弃位学道也。行药救生,令其安乐。玉帝又历八百劫度世矣。人之尘劳幻想,凿丧真意,甘至老死,终不能悟,为世大病。能以元神精气三品上药,凝秘结灵,回阳换骨,生而不罔,死而不亡,又内景行药救生之义也。演经助国,利益幽显,帝又历八百劫矣。人之会玄达秘,妙变阴阳,位上仙,济鬼物,身亦有默转真经利冥阳之义也。亡身命,舍血肉,帝历是又八百劫矣。人之心不动,捐浊质,身亦有殒命忍辱舍血肉之义也。从劫至劫,虔修不改,清净无染,妙化自然,使人人了悟,功无限量,亦如玉帝从三千余劫至亿劫矣,则未曾有之妙可希。
神通品二十一章
尔时,众中有一玉女,名曰夜光,从座而起。严整衣冠,从容雅步,长跪道前,白天尊言:臣宿或作夙字。昔何幸,仰侍御前,亲奉供养,已经亿劫。三清境界,金阙玉京,寂淡逍遥,快乐自在,嬉游圣域,餐音参,吞尝味也听法音,未曾见此希有之事。
鬼谷子云:当尔清众称叹玉帝之时,侍列众中,有一玉女,其名曰夜光,从其座中起来,严肃端整身上衣冠。座时衣冠虽然洁肃,起来益见其端严,故曰严整衣冠。从容雅步,动履安恭,长跪於道祖之前,上白元始天尊言:臣夜光宿命昔劫,曾有何因,幸得瞻仰侍列,在天上帝主御前。或以为夜光云,在三清界,又问玉帝神光之由,当作元始傍玉女。非也。天帝常朝三清界,说经时,玉帝大光不常见。故玉女云然,以是为天帝侍女无疑。玉女侍御前非一次也,亲自钦奉供养,已经亿劫十万之久。三清玄境妙界,黄金阙,白玉京,寂然清淡,无事逍遥,快美喜乐,得大自在,嬉喜神游。至圣界域,养味听闻妙法音声。以餐字言者,清微天真圣秘音皆最上一乘妙理,有无穷之味,非易觉明。玉女虽神,初作圣流,岂能明了?故闻法音而详味之,若吞美食而审味也。是以言养听、养法音。乃玉女指平昔言,非今日听元始语也。若作今日看,失文意本旨。夜光夙居圣界,久在御前,大乐然。听法音,众妙无不备见,见众妙无不契悟,如玉帝之普放慈光,变现摄受,聚散自如,生化祥异,浩劫修真,功德无量,教成圣流,了悟最上。博观历劫,遐鉴前代,未曾见此希奇无有之事。愚按:人身阴气,即仙女也。玉质冰骨,光容雅度,本自有者。但尘染浊污,蔽垢已久,正阴梵气,陷为秽念恶行;六丁阴神,翻做无常饿鬼。思虑种种,终日营营,食息靡定。举动张皇,不能朝上帝,供玄元。肆意轻驰,食爱华丽,以名利自缚,以尘劳自累,不得逍遥快乐,随轮回升转,堕凡世无休。不闻正道妙法,日嗜情欲,动有群魔,□有妙化,政使难逢。若纯阳秘变,孚化阴精;皓魄露妙光於无穷,玉质显神化於不匮;周身所有,悉为至灵;化机从容,妙蕴莹露,静礼元始,默朝上帝。性道常明,人心听命。丹台紫府之界,七宝五明之宫,寂寂空明,疏逸快乐,神游玄境,耳味琼琅,为希世之奇观,真未有之胜事。即夜光玉女从座起,整衣冠,雅步跪道前,白天尊,问夙因,请明玉帝妙化希有之事也。夫阴阳理气,人所同有,得道者,阴机作玉女神通,无道者反作业趣,则修真之事,诚不可不明。
神通品二十二章
不审向来光内所现十方诸天,变现圣境,皆有玉帝应化法身,天真大圣、妙行真人、灵妃玉女以为侍卫。是诸玉女,相貌端严,形体姝妙,出众妙香,无与等者。复蒙玉帝神通移接,今皆普集在清微天。未审今此玉女以何因缘,得证如是无上色身?恩惟圣慈,示以未悟。
南华帝君云:夜光玉女自言久居上天,聆玄论,未曾见玉帝妙化。若今日者,遂言不审向来大光明内所现出十方诸天,变化显现圣真境界。变或作遍字,亦通。皆有玉帝妙应神化法身,诸天神仙真大圣、妙行真人、灵妃玉女以为侍列护德。是诸玉女色相容貌,端正威严,形影体质,姝美奇妙,出众妙神异之香,无复与之等伦者。复蒙玉帝大神通妙移慈接,众侍卫随帝光,今皆普遍来集在清微天上。不审今此侍卫玉女以何妙因良缘,得证如是无上色身。无上色身者,玉女妙化色身,超绝一切,无与比对耳。盖世有六道,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无美色矣。人道色身本为精血之聚,气散神离,其秽难言。况生也,有衰有老,有病有苦,则美皆梦景。故身曰幻,不可言无上色。外此,魔道一切魔女,虽容颜奇妙,具五通,能变化,业满报来,终为自患。何以言无上色身?惟此灵妃玉女奇颜胜仪,冠绝三界,天香妙化,不衰不凡,非世所得观,乃无上色身,寔夜光玉女所不能测其故也。恩惟至圣慈悲示以未悟之义,使夜光得知灵妃玉女体貌端姝香妙之理。愚按:世界福业,一切由心造。心统性情,性无不具,阴阳妙化,人人固有。不修道,同阴为幽趣,腐尸朽骸,轮业之根;悟道修真,则阴亦身之正气,六丁呈妙,静焕天光。玉女真香,身妙用也。周身玄通,丹台琼楼,六阳秘境,真王时御。法体广化,摄虎御龙;煅玉液於玄宫,列女青於座右;会丹灵之秘宝,浮妃嫔之清香。亦帝光现十方天境。有玉帝应化法身,圣真玉女侍卫,以神通移居清微天耳。夫人人有性,具阴阳,含众妙,身与天同。灵妃玉女之神通妙范,宜闻见者悉知,何夜光玉女成圣侍帝,尚未悟耶?盖修证有品阶之崇卑,而圣体由道源之变化,成何品之果,则有何品神通,惟圣知圣,惟贤知贤,一毫不容假借。灵妃玉女以天至真,神化救人,则光范玄颜,正妙真香,宜夜光之未知。夜光未知,以初证圣身、等阶不同,非退托故言者。噫,灵妃玉女尚不易知,则帝光神化又岂能测?夜光尚不能知,他人又岂知哉?圣凡一性,人与玉帝比肩。至於知之尚不能,何以成圣耶?人宜思之,勉之。
神通品二十三章
尔时,天尊谓夜光玉女言:汝固初入圣流,虽有智慧,未能明了。此诸玉女乃自往昔无量劫中,修诸妙行,具解脱门,同清净信,同清净解,同清净念,同清净行,同清净身,同清净心,同清净意,同清净果,同清净报;同大慈心,同大悲心;覆护众生,如母抚念、爱於赤子。奉戒专一,冥心大道,清斋弘誓,千万劫中,尊奉玉帝。
冲虚帝君云:尔夜光祈圣慈开未悟之时,元始天尊,谓夜光玉女言:汝固初得入於圣流。汝,尔也。圣流,与圣人同行列,作一流类也。既为圣矣,宜无不知。柰初入圣流,虽有睿智聪慧,尚未能大明了彻。此诸侍卫玉帝之玉女,非一旦有此神通也。乃自过去往昔无尽量劫数中,修众妙行,全具大解悟超脱之门,历劫无染,永不退正信心。玉帝夙修,常清净信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信也。不着色象,得大解脱。玉帝夙修,常清浄解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解也。真念无生,脱尽诸趣。玉帝夙修,常清净念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念也。妙行庄严,永无过动。玉帝夙修,常清净行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行也。道以物身,不染邪秽。玉帝夙修,常清净身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身也。心即道、道即心,湛然无住。玉帝夙修,常清净心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心也。无内外,无将迎,绝意忘机。玉帝夙修,常清净意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意也。位乎上清,永不退转。玉帝证圣,得清净果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果也。浩劫推崇,功德莫量。玉帝至尊,得清净报矣。诸玉女往劫妙行,亦同此清净报也。仁周沙界,惠孚浩劫。玉帝具大慈心矣。诸玉女妙行,亦同此大慈心也。万有群生,悉加矜怜。玉帝具大悲心矣。诸玉女妙行,亦同此大悲心也。玉女大慈悲,心同玉帝。其实云何?覆盖保护众生,如慈母抚育惜念,恩爱赤心之幼子;且奉持玄戒,专笃诚一。或云,钦奉心、严戒心,精专纯一,故冥心诚皈大道。意更妙。诸玉女皈大道非暂然,清净齐虔,弘大誓愿,千万劫中,历来钦奉尊敬玉帝。愚按:人有正信心,自然解悟,念断行纯,身无所染,心清意净,证果获报,必得至真。能大慈悲,严持妙戒,对越上帝,历久不回,则上仙可至。世人惑邪见,杂念僻行,身不能修,心扰意乱,果报牵缠,皆以不慈悲、弗信道也。故夜光初入圣流,尚不能悉诸玉女妙行,则与之同行,益难矣。意,道人人有也,善反之,则玉女之妙行在我。
神通品二十四章
此诸玉女非实是女,皆天至真,为度群生,现玉女身。是故身色神通,智慧隐显,变化与帝同焉。尔时,夜光闻是说已,心得开悟,稽首欢喜,默然复位。
关尹子云:此侍卫玉帝、往昔无量劫修诸妙行之玉女,非真是女身,皆天仙至真,为化度法界群生入道,遂化现玉女之身。惟其为至真之化身,身素非女,是故身色、神通、智慧,隐显变化,非浅鲜也,与玉帝伺焉。凡人莫不有身,色身幻体不能分化,难以与玉帝同身。至於变身之魔鬼,身为矫阵,又不足言。上有天人,或五里,或数里,或一二由旬,或百亿万丈,或在天宫,或见真界,或着人间。一显於此,不能他化。或着闻见,不能妙度,拘一处,限一时,皆非最上妙化法身。诸玉女化身遍见一切世界,聚散自如,卓绝伦类,是身与玉帝同。有身皆为色,色不妙好,或美而罔终,皆非色於帝同。诸玉女化身妙色,端奇美好,随在全彰,永无变迁。是色与帝同。天人魔道,皆有神通,神化有限,通非六运,是神通不与帝同矣。诸玉女神化无方,悉且六通,是神通与帝同。神人皆有智慧,有隔碍,未明了,或假体照,不能妙会,非智慧与帝伺。诸玉女彻照无遗,预通无碍,是智慧与帝同。知神通者悉善隐,隐有遗迹,非与帝同也。诸玉女散则还於太虚,不但芥纳须弥,是妙隐无迹,隐与帝同。有隐则有显,显非大光,未与帝同也诸玉女妙现清微,神见各界,是显与帝同。有神通智慧隐显,是能变化。变化若假作为,非与帝同。诸玉女妙变无心,神化自然,是变化与帝同。此时夜光闻元始说诸玉女现化语意已竟,心中便得开明觉悟,知诸玉女妙化因由,稽首作礼,欢悦喜庆,默然忘言,复归本位。愚按:人身阴阳,非判然二物,自一而二,阴以孕阳,阳以生阴,本至根也。修真成道,六丁阴神化见玉女,妙变。奇机与元神玄灵同功。此阴化呈灵,岂独坤质,延乾体孕育,阳光梵炁之化耳。况天上神真变化无定,教度众生,各有权宜。应以男身,即现男形;应以女身,即化女体。劫运甚久,世界纷然。应以女身度者,不可限量。此天上至圣神真化诸玉女以度群生,其身色、神通、智慧隐显变化,非神人所及,与玉帝同。夜光虽朝三清境界,夙闻法音,初入圣流。此大神通至真妙行,宜其未知。虽然,圣凡同性,则法身一般,有普济之心,效至真之行。诸玉女同帝神妙,在吾身矣。故夜光闻说,了悟欢喜也。达者详之。
皇经注解卷三竟
皇经注解卷四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神通品二十五
尔时,高虚清明天主与诸天眷属驭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奏玄歌妙乐,咏无量洞章,散天宝花,喷天真香,飞步游空,来诣道前。承天尊玉帝威神之力,是诸宝花即於空中化一宝盖,荫覆大众,无不周徧。
赤松子云:尔夜光玉女复位之时,高虚清明天帝主与本天诸亲春属类,或作别天主春属,非也。清明天主与眷属来时,各驾八景辉明鸾舆,九霞光耀宝盖。八景,一作八宝妙景,一作八卦神景,一作八色光景。大抵天上神舆,凋八方之景,备八节之和,故云八景。奏太玄歌神妙之乐,咏无量功三洞宝章,遍散天宝奇花,喷着天真妙香,飞步凌虚,游空而来,敬诣道前,承元始天尊玉帝威德神通之力,此众宝花,即於虚空中化一宝盖,荫庇覆盖法会大众,无有不周遍处。愚按:人之修真,朝上帝,礼元皇,默转真经,清虚神光,后朝玄境时呈秘妙,琼花结彩,周覆众妙。皆虚皇秘引,元神慈接。即高虚清明天主后至法筵,呈妙乐,御灵舆,所散天花,仗元始玉帝威力,成宝盖覆众无遗也。有志者,观此典而神会之,则天上景化,一身具之矣。
神通品二十六章
是时,高虚清明天主见此希有,稽首长跪,白天尊玉帝言:贱臣懈怠,后会法筵。今日吉庆,值遇法桥,幽显圣凡,普沾圣泽,放大光明,现希有相,上照诸天。四梵六欲,一切乐土诸真圣众,睹此光明,悉皆云集。下照下方无极世界,同玄都境,近接九天,灵风奏乐,宫商相和,激朗云庭,皆成洞章。一切众生,咸臻道化。酆都铁围,长夜九幽,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尽承光力,皆生诸天,得受快乐。今日所散天宝奇花旋结成盖,徧覆法筵。大会诸众尽承斯光威神之力。臣等千劫良因,九天运会,皇道荡荡,正法兴隆,今日大吉,成仰玄功。
火帝真君云:是宝花成盖、遍覆大众之时,高虚清明天主见此希有之事,稽首长跪,上白元始天尊、玉皇大帝,自己谦言,卑贱下臣,懈惰怠慢,后期迟会於法筵。今日吉辰庆霄,值遇尊圣慈济法桥。桥者,世人建之,以济水津,免徒涉。但凡世桥梁,须木石构成,且所济有限,易於损坏,如长江大河湖海皆不能济。至圣经功法力,济浩劫,周沙界,不假作为、形迹,潜移默转,秘化神通,使人出爱河,离欲海,免血湖,祛洪灾,永久不毁,故曰法桥。幽而冥途,显而阳界。圣智凡愚,普同沾濡至圣恩泽。玉帝放普照大光明,现希有神妙相,上照各界诸天,四梵六欲等天,一切快乐净土,诸仙真神圣众等睹见此大光明,悉皆云合集会。云之合也,倏忽满空,不知何来。圣众速集如云,故曰云集。其光下照下方无极量世界,俱同清微天玄都境界,近迩神接联九宸上天。光中灵风,奏天妙乐,如宫调商音相和。凡乐宫商等五音,虽分清浊,别五行,天然之妙,或未易有。帝天灵风,妙和自然,不啻凡乐,是宫商相和,激扬朗震於云庭,皆成三洞宝章。下方诸世界一切众生,咸臻集大道玄化。酆都狱,铁围城,长夜九幽,一切地狱受苦众生尽仰承玉帝大光明法力,皆生诸天宫,得受快乐。今日臣所散天宝奇花旋绕结成华盖,徧覆冒法筵大会诸众,尽仰承天尊玉帝大光威德神力。臣清明天主等,非止一世之幸,遇此希有,千万劫中,多修良因,又值九天嘉运聚会,皇天至道荡荡坦平,重玄正法兴行隆盛。一云,元始开化,演最上法,皇风沕穆,大道平平,时无旁门外道,适正法兴隆之际。意亦可。今日庆霄,是大吉辰。诸界神人、一切群生咸得仰赖最玄功化。一云,咸欲仰希玄功,俯陈道要,亦可。愚按:人身虽小,包罗天地,万有悉具,众妙浑涵,清虚灵气,分司六阳,亦有高虚清明天主。若元神失御,玄化未呈,则趣溺恩波,机沉苦海,洪津巨浪,滔滔靡岸,何以免沦没,拯昏垫也?惟一人浸淫,遂沦胥陷溺,误己误他,固不足论。其滞於小乘,惑於旁径,行潦无源,难免枯涸,又不足道。间或浚灵源,接道脉,浸浸几化矣。而自屯其膏,恩泽不降,又非大成耳。故有证四梵六欲之果,不达九宸七宝之境,或受人中福报,或作狱主魔王,甚至沉三恶道,沦九幽界,可哀莫大焉。是以灵化不彰,妙韵不露,真经失转。琼花无彩,由不作良因,不信正法。兹不能闻荡荡平平之道,而仰被玄功也。能凝玄神,泰天君,清虚明妙之灵,后机随发,则通达曹溪,吸尽西江,融会金液,诞登道岸,苦海业坑,永得消灭,超绝六欲,高出四梵,普会万神,照彻幽界。灵风鼓真,妙韵绝品,真经默转以无停,万有蒙恩於不匮。酆都破围,九幽开光,地狱化天堂,罪众生净土。一身阴浊,悉变阳明;琼花霞彩,盖荫众妙。实虚皇之灵,元神之力也。非积修素养,正法笃信,何以聆皇道休风,得仰玄功哉?噫,此身之妙真也,视清明天主后至法筵,庆遇法桥。称圣化,扬玄功,谓道济天地幽显者同矣。而修良因,广妙行,不求速化,妙本自然,又证圣真诀也。学道者味之自得。
神通品二十七章
是时,
是法会圣众咸仰玄功之时。
高虚清明天主,
解见前。
以偈赞玉帝曰:
清明天主。以偈语赞玉帝曰。
金阙玄穹祖,
祖,一本作主字。考经意,玉帝为天主,诸佛师,御黄金阙,为玄都穹苍宗老,故云祖。或作主字,是但以天帝言矣。
高上玉皇尊,
解见前。
妙相冠诸天,
诸天神人。皆有美相,或衰毁有穷,或神通有限,随各居之天,变化不能相兼,色相容颜,未甚超绝。玉帝随形妙好,无量无边,色相奇妙,独冠诸天。
慈光烛三界。
大慈光明,照彻上天、下地、人问,故云普烛三界。
真圣妙道师,
真一至圣神妙大道玄师。一云,玉帝之行,真圣玄妙,道宗尊师也。
天人依仗师。
玉帝为天人教主、万神之君、上天神圣。世间人民皆宗依,仰仗功化,是天人师。
大乘垂法语,
道法三乘,分上、中、下。又有最上一乘,不依阶级,高超三品,并包无遗,是为大乘。诸神法语,各随智见。大乘希闻。玉帝垂教,明示真宗,彻上彻下,该括诸品。群生蒙诲,悉得超脱,是大乘垂法语
真一指迷途。
玉帝以真宗玄一妙理,指明开悟迷途,此直指单传,使人不落旁门小法。即指人以大路,使之不陷邪径也。
功德若虚空,
天下之物,皆有穷尽。惟虚空历劫若是,再无改移。玉帝大功至德,无量无边,如同虚空,不可穷极。诸神圣非无功德,或远或近,或小或大,可以随分比拟。玉帝功德,无有比伦,故若虚空。
赞扬无穷尽。
玉帝功德如虚空,称赞难穷,皈依莫尽,赞扬无穷尽,盛德不可名称矣。黄石公云:高虚清明天主虽后会法筵,真见玉帝妙化,神景奇观,仰慕不已,遂以妙演愒语,赞扬玉帝。昔宰我、子贡、有若善称迷推尊孔子,为智足以知圣人。今清明天主称玉帝功德如虚空,赞扬无穷尽,其他赞再无如是之切尽者,即宰我、子贡、有若之知孔子矣。此偈可以谓之知言。愚按:人身元神,浩劫不改,四体真主,万有之宗,妙冠六阳,慈护三元,一己真师,神气攸赖。灵照光通,法音最上,直破迷途,示我周行,妙体玄功。德之所被,与虚空等。赞扬何尽?人不能反观内照,会此真宗,一身之至德,不识玉帝功德,又岂能知经功利益,无怪其不秘悟实体也。清明天主仰玉帝功德,以妙偈赞,固对扬天休,亦诏人回光耳。果能契本真,知道力,法天不私,与帝同功,自不惑他岐,弗丧天宝,至圣可希矣。志士勖之。
神通品二十八章
是穹苍主,浩劫之尊,妙见妙知,无等无伦,湛寂真净,杳亡杳存,上圣上灵,大神通,光明藏,大丈夫,开化人天,教导无穷,大慈大悲,流焕法轮。为度群生,是号玉皇,穹苍真老,妙圆清浄,智慧辩才,至道至尊。开度众生,故放是光。尔时,高虚清明天主说偈赞已,静默而坐。
魏伯阳云:高虚清明天主皈扬玉帝功德,不但有十句之赞,言此玉帝,是穹窿苍穆圣主,浩劫之至尊。凡劫之有数,或亿或兆,皆不可言浩。玉帝历来作万天教主,经历劫运,不可数计,广大深远,难以寻穷,故云浩劫之尊。其遐照无遗,神通妙见,彻明无碍,大觉妙知,再无与之同等,与之比伦相类者。莹彻虚明而湛然,巍巍不动而寂然,不二不息,其道至真,无染无沦,其德至浄。杳若亡,非真亡,乃虚无自然;杳若存,非执存,乃妙有无心。杳若存亡,不可明见,难以测论矣。仙佛诸神咸尊玉帝,是圣中最上。万神灵通,无如玉帝。是最上玄灵,神化六通,超绝一切。诚大神通,普烛久照,光洁不沦,愈出愈有,无灭无晦,真光明藏,藏畜大光明无穷也。至尊莫如道。玉帝法道自然,最大难量,莫有止极。允矣大丈夫,世贤以成身成性,正己物正,范围天地。为大丈夫玉帝化天地,生民物,不见其始,莫有其终,圣中最尊,神中最大,丈夫孰甚焉。开明孚化诸人诸天,教成启道,无有穷尽。覆爱万有,悯念众生,永无限量。信大慈大悲,转流焕明法轮,俾不滞不隐。焕或作转,太拘了。为化度群生,是以称号曰玉皇。穹苍之真元老大尊,神妙圆通,真清真净,大智大慧,妙辩难穷,才施不匮,至道莫量,至尊无比。今开化拔度众生,故放是大慈普照光明。彼时高虚清明天主说此偈赞已,寂静默然复坐。愚按:人身元神即上天玉帝,号曰元皇。又曰真主,又曰玄宗,又曰祖真,又曰天君,又曰性宗,又曰真宗祖,又曰法性,又曰妙明真心,又曰正性,又曰玄灵,又曰真师,又曰玄光,又曰大柱杖,又曰法王,又曰妙宝,又曰真根,又曰佛性,又曰真种,又曰丹元。一身真主,灵妙绝伦,明蕴无穷,开化阴阳,神智莫尽。慈恤众妙,周应明通。最尊最贵,化机不穷。默融精气,以孕真灵。故真光时露,妙机生生。善体此者,自产神婴,与帝同功德,道化无尽矣。契清明天主赞帝之偈,方云真知实悟耳。不然,真妙弗得,帝化奚识。清明偈语,诵之若梦,何以得经功,获实益?噫,性道在我,真妙自足。能会妙明真机,是实对扬玉帝休光者。
神通品二十九章
於是,天尊复告四众云: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体也;是无量功德之身,是清净自然之身,是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威灵恢廓,名声周遍,无幽不烛,神妙巍巍,难可称焉。
赤脚大仙云:清明天主偈赞玉帝已,复坐默然。於此时元始天尊复告法会上四众云:是玉帝妙化之身,即大道身也,非寻常形体也。道本无形,何以言身?盖道虽虚无,无量无尽,化万有,成始终,鼓阴阳,无间息,真虚而有实体,非徒空也。玉帝功德若虚空,与道同神,故云帝身即道身,非常体耳。是无尽量大功德之身,是真清真浄自然不拘之身。功有限,德有穷,难言无尽。玉帝化一切世界,亘古不改,何有限量。着色象、有拘滞,非清浄自然。玉帝永无染着,得大逍遥,宁非自然。是神通光明,坚确永固,不损坏之真空,最上无比之妙化法身。天下之有象者悉坏,惟虚空常存。坏者非坚固,非神明。太虚既存,则空乃至真。玉帝之灵通历世无损,玉帝之玄光浩劫不灭,不但至神至明,而坚不可磨,固不可破,永无毁沦,终久不坏。是常住之真空,不消散之妙体,是无上绝伦妙法身也。其威德灵光,岂易穷探,恢恢至弘,廓然极大,不可思议名号声称,洋溢贯彻,周遍十方。光悉尘微,无幽不烛。神通玄妙,巍巍莫量,荡荡难名,不可得而称焉。愚按:人性灵明,神妙自在。三身足,四智完,浩然之气,真一之精,万善众妙,何者不具?藐焉一身,参位责成,无问可息。本非常体,乃道身,无量功德身,清浄自然身,神明坚固、不坏真空、无上法身。何世人恣纵,虚负此身,心累神驰,精耗气散,性道不明。谁复至命,道要茫然,幻身空尽,枉过此生,存亡若梦,一无所知,何由达化?问有明德尽性,或不终保其成。所以人不能穷神达化,还虚成仙,与道合真。至名不毁,惟玉帝以道为身,功德无量,清浄自然,神明坚固、真空不坏、无上法身。凡初入圣流,一间未达,觑之不破,语之未悟,心思未通乎性命,不知其神之所以神,学术未贯乎天人,不知其化之所以化,委於天道之难知,希觏通玄之上士。元始怜众生之久迷,言帝德之广运,尽启世劫之聋瞶,以证神化之玄功,真大慈深仁,欲众生入妙,亦恢廓其威灵,周遍其名声,光彻幽微,神妙巍巍,德难名称。天尊之大愿也。奈世域漂沉,人心陷溺,不能顺帝之则,奚承元始之训?噫,天人一理,圣凡同心,不能希圣希天,道法自然,诚有愧於真经、大道、父母、生身已。有志者也。
神通品三十章
是帝,非有为功德之所熏修。而帝昔虽下生人间,多劫行化,示大神通,而身清净,未尝不在金阙分身变化,应现随方,利济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开悟后人,依教奉行,登真成道。以斯功德之所庄严,是故光明常充诸天,神智妙达,莫可度量。
妙行真人云:是神妙巍巍、难可尽称之玉帝,非有作为、勉然功德之所需积修证。是帝往昔劫前,虽下降受生於人间,多劫广行教化,显示大神通。行化,如舍王位修行,割爱学道,行药治病,演道弘化,忍辱喜舍,位证金仙,教度菩萨等劫。故释藏记生佛之因,言自兜率天乘香象下降於摩耶夫人腹中,遂生文佛。是亦玉帝随方设教之一化也。他如赴浮黎会,临宝珠会,化士庶身,化道者身,随遇着灵,普度不已,为诸天尊王,神通莫量。是多劫行化,显示大神通,而法身清浄,巍巍不动,未尝不在黄金阙内。方元始将说玉经,帝放大光,即分身遍十方诸大天宫。一切世界,上天、下地、人间悉睹光明,各获利益,咸得快乐,共闻大乘。是分身变化,应现随方,利济群生,超升道岸。所着功德,非止一时一地,普遍垂示教法,开度觉悟后世之人,若能遵依教典,钦奉帝命,有可以位登上真,成全大道。帝惟以此最大上妙功德之所庄严,是故所放光明常充满诸天,至神大智,灵妙通达,莫可测度思量,神智妙达,则大光明非徒尔,德盛而光妙也。莫可度量,则神智妙达非浮尔,道妙而神彰也。至是益见帝非有为功德之所需修矣。愚按:人之元神,浩劫如故,大神光妙,未易名言,岂有心作为之所成哉?闻见觉知,行住坐卧,食息语默,应感酬醉,虽随机呈妙,清浄本体,未尝不御丹阙,即凝玄妙产神婴,而真真如如,未始他离。千百亿化,随方利济,诞登道岸,广宣灵蕴,开化后天。守秘持真,超凡证圣,万化悉成,无果不就。以此妙行庄严,则一露玄光,充周莫御,性道奇验,宁可测度量计耶?视玉帝圣德神功,不假修为,难以量度者,不一致乎?惟成性虽均,而暴弃甚众,使清浄正性为淫惑障蔽,如明镜尘埋,光明不露,故妍媸不见,而妙意弗彰。果刮垢磨光,日新月盛,应感无心,真如自在。金阙紫府,永住元神。常应常静,一无所扰。妙察则一以贯万,显行则顺应无情。慈悲大愿,永不退转,万妙庄严,难以数计。积修无边,真光自普,功德不思议矣。吁,此道人所固有也,非有为熏修,亦非顽空可能,不有不无。善学者体之。
神通品三十一章
是身光明,皆具妙号。所谓大神通光,大慈悲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光,大解脱光,大归依光,大功德光,大圆满光,大无碍光,无能胜光。
大慧真人云:是玉帝身所放大光明皆具上妙称号。光号云何?所谓大神通等十七大光。玉帝普垂照摄,妙行积证,有大威神,具六通力,神通光严,遍烛一切。此光号第一也。次则帝具大慈,帝具大悲,慈悲无量,光妙弘明。大慈悲光,其二也。再次,则帝真喜舍,喜舍无量,妙光普明,大喜舍光,其三也。帝之累劫,又大忍辱,忍辱无边,光明莫遏。大忍辱光,其四也。帝之前修,行大平等,平等不已,光明莫御。大平等光,其五也。帝之往劫,又大柔和,柔弱安和,浩劫不改,普着光明,不可穷尽。大柔和光,其六也。帝德安安,超然自在,恢霁光明,终无穷极。大自在光,是其七也。帝仁浩浩,兼济永利,利益不穷,法辉普焕,大利益光,是其八也。帝之普身,超证妙觉,清净自然,法王如来,又亿劫始证帝位,则最上功德,妙出无心,神化如意,如意光明,永无极已。大如意光,是其九也。帝有大智,帝有大慧。智慧迈种,光明绝伦。大智慧光,为十种矣。帝本至善,永大吉祥。以是光明,彻烛无息。大吉祥光,乃十一矣。帝夙了悟,得大解脱,脱落自然,金光永焕。大解脱光,乃十二矣。帝同大道,妙法自然,永劫正信,不生退转。十方后世,悉永钦承,皈神依道,永明不晦。大皈依光,光之十三也。帝普度无量,曲成不遗,功德最大,光昭不匮。大功德光,光之十四也。功圆道备,帝德圆满,普光久丽,以其成功。大圆满光,光之十五也。尘染夙浄,妙通圆明,神化无碍,帝光永昭。大无碍光,又十六号矣。神中最贵,圣中最尊,万天主,诸佛师,浩劫法界一切无如玉帝。是故光明常充诸界,神化莫可度量。无能胜光,非大光明之十七乎?如是十七大光明神妙义,惟玉帝今见之,神通夫岂可量哉?愚按:人生世间,以正性为宗,故仙传实际,以此为大光明种。但真种悉具,而保真无人,故迷惑场中,须作修洗功缘。是以有一种最上良因,则有一等神妙光明。玉帝积修无数,妙行难穷,不止十七良因,何为十七大光明哉?盖机多难悟,化繁道晦。帝十七光明,即佛现丈六身,而顶放大祥光也。况帝光上妙,一种超伦,孰能追踪妙行,识十七大义乎?噫,是难能也,亦可希也。道本在己,怠则晦,精则明,勤修无为,不求速化,道自得之矣。
神通品三十二章
是故,汝等欲见是帝而不可得者,缘以汝等尚於身口,不舍结习,烦恼行业。由是障故,不能得睹是帝慈颜。吾今为汝法会众等宣示断障之法,汝等大众宜各奉行。时诸大众不胜喜跃,各於至尊凡前称首作礼,俱欲愿闻。
雷师皓翁云:玉帝放十七大光明,神通莫量。是故尔高虚清明天主等,欲真见是玉帝而不可得。所以然者,缘以尔等虽无尘染,证位天帝,上妙大乘未真了彻,尚於身口不舍多劫结习、无明烦恼、凡行愆业,由是遮障之故,不能得睹见玉帝慈颜。结习,情欲尘凡。一切迷累本不可贪,因智慧不足,执想太重,识念一起,渐致染着,物交牵引,愈积愈深,作为结毒,致成习气。如人以绳锁挽结,一时难解。熏习旧染,一旦难除,恶种业根,本源未浄,习染物欲,或畜烦恼,或积愆行,或植缘业,烦杂靡定,恼乱未消,累行诸业,夙为障蔽。今虽统御梵天,尚未彻明,弗悉重玄,奚瞻最胜,不能即见玉帝,以是故耳。吾今为尔法会众等,宣明显示断除障滞之法。汝等大众宜各奉持躬行。时诸大众,不胜欢喜踊跃,各於元始玉几前稽首俯悤页,恭敬作礼,俱欲愿闻断障秘论。吾,元始自谓也。几,案也。愚按:人之生来,各有夙因。虽元会初开,太和之气,而往劫修习亦难顿忘。故经以夙含业缘比之积毒,诚有见也。是以有喜缘者,则异域同心,为恶缘者,则对面千里。莫言《道藏》功案、释教录记,或指为异端之论,即儒书中,晏婴之沮孔子,先正归之命。程、苏大儒,分为蜀、洛之党,此亦缘之不偶也。而相须之殷,不免於相遇之疏,今古同以为恨。则因缘之说,岂可尽废哉?用是十识难尽,五蕴难穷,十有三徒,二十五魔种,七假三合,一切机括,谁复易逃。清明天主证帝位为尊神,虽脱尘染,浩劫夙积,未尽超融,境落高虚,号着清明。往昔善因,未脱虚无套矣。虚明妙有如玉帝者,岂能遽见。释经考菩萨行,尚有睹面不见释迦如来,文佛演最上义,菩萨默默以听,亦此义也。至圣岂易见,身口结习之障岂易消耶?然此理最难看,见帝,非面见;了知帝行,彻契帝德。如在孔子之门,真得宣圣传授心法者,一机。心若孚,则时异世殊,其揆一也。神交心会,其见乃真。兹聪明颜子,尚未达一间;清明天主不能睹玉帝,又何疑?元始断阵之法,莹明夙行,了验心宗,捍格既融,外有何障,见玉帝矣。所以众欲乐闻。吁,起障破阵,一切由心。大通无碍,自己元神,对越不怠;口耳粗迹,弗为滞障,大道不在我乎?勉之。
神通品三十三章
天尊言曰:断障之法,当生大慧,无起疑惑,无起贪瞋,无起媱欲,无起嫉妬,无起杀害,无起凡情,无起凡思,无起昏垢,无起声色,无起是非,无起憎爱,无起分别,无起高慢,无起执着。
广成子云:元始天尊因清众请问无障妙旨,遂言曰:断除障碍,得睹见玉帝妙化光颜,其道无他,当生神智大慧,笃信正道,无起疑贰惑乱之心。大道至正,真一不二,本无可疑惑。明不足以察具几,遂至持两端,无定见,魔知通从。既知大道在我,知明守固,勿贰以二,勿参以三,更何疑焉?不疑则无惑,道可从入。故断障融净结习之大慧,必先无起疑惑。求道者不可计功,亦不可以他求,嗔怒忿怨不平之心俱不可有。断障之次,无起贪嗔,心专於道,其衷自然。滋私长欲,妄念易生,纤毫淫逸嗜欲之意皆大乱真。断障之三,无起媱欲。道无所不容,贤不肖皆吾之师友。若丝毫忌刻贤能,或厌恶庸愚,皆为大非。断障之四,无起嫉妬,大道至仁,一不忍伤。若因逆恶,触萌剪灭之心,背道亦甚。断障之五,无起杀害。《阴符》虽言杀机,只是说能照伏邪魔,则至真自在。若秋天肃杀,而草木归根,生机敛人,见天地之仁处,非世所谓杀也。又云:恩生於害。亦复其见天地之心意耳,非世所谓害也。大道无为,情识不用。一动凡意,其谬无穷。断障之六,无起凡情。大道志机,诸想须净。一有尘思,其弊无边。断障之七,无起凡思。道本贞明,清净无染。少涉昏昧尘垢,丧我至真矣。断障之八,无起昏垢。道无声臭。以声色求之,去道远矣。体道者,不惟外面声色不碍,与世无干,道之影响畔岸,一切不求不执。故断障之九,无起声色。道本大同。一是一非,失太玄之本真矣。断障之十,无起是非。孟子虽云: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大智若愚,又何肯辨是非也。道无取舍。有爱恶则障真矣。十一断障之目,一视浑忘,无起憎爱。理本无二,用智分别,则非道矣。断阵十二法,无起分别。见道分明,高出尘外,不屑世故。一生慢心,违道甚矣。十三断阵之法,无起自高轻慢之念。大道活泼,了不可得。断前十三障,而道得矣。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一执任有着,则理障未除,为法缚矣。十四断障法之终,无起执着。愚按:道之在人,本无障碍。惟世为事理二端所蔽,遂至失道。故元始慈示清众断障门品,历示诸端,欲人奋志迈往,不阻於难。打脱事障,更出法槛,则玉帝光颜,以我之妙,明日与对越,有何不见?虽然,脱二障,人道之门也。了悟神化重玄,又在后论之。
神通品三十四章
凝神澄虑,万神调伏,心若太虚,内外贞白,无所不容,无所不纳。无令外邪乱其至道,牵失真宗,败其灵根,盗其至宝,致尔万劫永堕凡流,透入俗网,万魔来攻,百千万劫,不闻妙法,鬼神执诛,从生入死。是故汝等应当志心,善护真宗,无令丧失。如前所说,如是诸障,汝等各各当除断之,身得清净,超度诸难,是名道宝、持法栋梁。
刘海蟾云:元始示断障之法,生大慧,绝十四业趣矣。其究维何?障断蔽除,则神明虑净。当默住元灵玄始,凝元神,澄彻诸虑,万神和调而潜伏,心如长空太虚,内外贞固洁白。凡法界群生万有,无所不含容,无所不包纳。且定见定守,终焉不渝,无令外面回邪,乱其至正大道,牵引丧失真正玄宗,败其至妙灵根,盗其固有无份不坏至宝,政使尔等延积万劫,永远堕在凡流,彻透入於尘俗之网,种阴魔相接来攻伐。尔百千万劫惑於魔业,不闻最上至真妙法,鬼神乘机得以执持诛戮,从生途而入死地。是故汝法会众等应当专志诚心,善自护持本来真宗,无令捐丧亡失,如前面所说。疑惑等诸多障碍,汝众等各各当除灭断绝之。诸障十四障,外邪生死等一段事意俱在内。既除断诸障,身得真清真净,超出升度三界轮转业罪灾厄诸多艰苦厄难。是断障之法,名道之至宝,扶持正法之大栋梁。楼阁塔庙殿宇门舍,非栋梁则难构建。修道成真,入圣超凡,非断障则难了脱。断诸障则终免毁沦,正法大行。故天尊以断障为持法栋梁。愚按:人之正性元神,清净无染,万劫不毁,好静怡怡,未始不灵明,与圣真不二。若明明不已,玉帝神化妙光岂不亲睹?惟诸虑婴心,相袭不改。少知道者又冀速效,所以结习难尽,烦恼不舍,帝光难见也。若真明玄通,至健果决,知性命之为真,识万有之悉假,始见道而忘物,继行道而忘人,继得道而忘我,继成道而忘心,继乐道而忘趣。再忘忘以忘真,事理双融,真假悉遣,不落圣凡相际,何须五位主宾。得之无得,守之不守,空而不空,不神而神,则夙习莹净,积业绝尘,细染尽灭,超入最上。不叉默朝上帝,与帝同神;不铃法道自然,而与道合真,何有於三乘,何有於诸品,圣中至尊,功德无伦?人皆可为,但根尘之净,功玄而行妙,无作而无问。矫假者固不能脱;融之未至,化之未神,犹为入圣不优,若玄中地仙、释教菩萨、儒家大贤以上者。今人求道,尚法至圣,毋以大乘为已足。
神通品三十五章
更当修奉是此经典,如近是帝,生尊重心,注想尊容,称扬尊号,然后汝等得睹慈颜,咸蒙护度,普闻妙法,亲奉供养,永无轮转。
东华木公云:元始示大众断障之法,既云是名道宝、持法栋梁矣,又以持久服膺之义示众曰:尔等清众闻今正法,更当修持崇奉是此《玉皇本行经》文典章。亲诵此经,如近玉皇尊帝,生尊敬保重之心。知尊经则不亵天道,知重经则不轻天宝,永久尊重,则终无悖慢,大道自得。即《论语》所谓畏天命,畏圣人之言也。如近是帝,固非真睹玉帝;一时不能对越,则一时不能尊重矣。注意恪想玉帝尊容妙相,此道非徒专在於想像也,俨然如在,昭事上帝,斯与天地合德,而为至圣耳。称颂宣扬帝之至尊徽号,然后汝大众等得睹见玉帝大慈光颜,咸皆蒙受帝之护持拔度,普遍闻夫无上至真妙法,得以身亲祗奉,供养是帝是经,永无轮灭转移之失。一云,见此经典,闻此妙法,睹是帝颜,能亲恳崇奉供养,则永出尘凡,不受轮回转生之苦。一说心永无退转,兼探之更通。考疑云:儒书云,神不可以思致。道经云,神化无心任自然。佛经云,若以色求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今言注想尊容,称扬尊号,然后汝等得睹慈颜。元始玄祖斯言岂欺我哉!此言不是意想思存,滞迹口耳。合德於天,孚神於帝,浑化相忘。故古人云,天威不违颜咫尺。敬恭而化,不觉赞扬之至。即儒书所谓言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佛家所谓法身入我性,我性同共如来合。道经所谓神与道合,则道与身一也。惟如此,然后闻妙法,奉供养,无轮转。若徒心存想,口称扬,不能皈身、皈神命,冥心会道,则不可言真供养,焉得无轮转?至无毁沦、不迁转,则注想、称扬、供养,非世俗之谓可知。愚按:人生性命於天,无不具,惟陷於俗流,故况於轮转。若经纶天下之大经,能尽其性,是真修奉玉帝经典;能对越在天,即如近是帝。小心翼翼,祗事不违,是生尊重心。身代天工,口代天言,法天不私,帝真时御。是想玉帝容,称帝号,得绪帝颜也。德惟一,动罔不吉,尽己、尽人、尽物,参赞化育,皈命投诚,践形惟肖,至诚无息,悠久无疆,是咸蒙护度,普闻妙法,亲奉供养,永无轮转也。噫,人之有道,须突不离。道之有经,如行之有路,践彼周行,行道者弗全不由此道何哉?此孔子有何莫由道之欺。元始言凡流不能见帝也。果味是经有得焉,自与玉帝齐肩矣。
神通品三十六章
是时,四众闻是说已,欢喜踊跃,叹未曾有。
天官大帝云:是说玉经时,法会四众人等,闻元始道祖说《玉皇本行集经□清微天宫神通品》卷分已竟。闻帝生长之奇异,多世之修因,变化之无量,功德之难穷,神应之自然,法之最大。侍卫玉女,化自天真。沙界浩劫,悉赖经法。明罪福之缘由,聆断障之妙旨。十七大光明,洞之有基;亿万劫修真,述之有要。取法自在,入圣无难。庆尘业之已脱,幸七所之易入。悉皆欢悦喜乐,忻腾踊跃,同声称叹。今遇法会,良缘最胜,奇逢非偶。此会此闻,是帝是经,兹时兹训,历劫以来未曾有也。或云,闻是说已,专指断阵之法言,太拘了。元始道祖说经时,《神通品》说已竟,非是说了后又说。虽分三卷五品,因慈训随示品类,故天真演经列三卷耳。若将终卷称叹意同他叹言看,似为未详。所以闻是说已,当兼承上说。看经者详之。愚按:人身精神气血听命天君,妙心洞然,天籁发声,怡然理顺,油然太和,手舞足蹈,快乐无方,得道忘机,举世莫尚。身亦有四众闻说,欢喜踊跃,欺未曾有之义也。但世溺利欲,了悟无人,入圣成真,不数见耳。若闻经默会,身具太和,心融神化,帝功不在我乎?
上卷分章考义
元始天尊说《玉皇本行集经》,诸天真请问帝化根由,语虽不同,皆在一时,如何首卷分三十六章?说经固在一时,因问以答,各有不同。后不能明经旨趣,洞至圣玄训,故诸天帝神真、五老帝君校录於前,天猷继辑於后。文昌帝君、天枢上相各乘时有考议评正,以首分系曰《清微天宫神通品第一》,不分他品,以帝神通无伦,其居无上。元始此训,诸仙佛不能言也。汉魏伯阳、唐吕纯阳、元丘长春、明罗念庵议之甚详,分为章注。首卷《神通品》得三十六章。非轻析真语,故使支分,从三十六天之义以立章。且截处有旨,意相统承,不至涣散。观诵者能澄心涤虑,以体至圣说经之意,上真分章之趣,务使神与圣真相孚。会经血脉贯串,则三十六章又何分?说经之旨又岂不可得哉?但泥文者多,默识不厌者寡,或以经为无益,或得一句以为奇,或执一字以为病,别灵宝、高上之名,无心聆神会之妙,则因经不能悟道,反为文字障执,又惑之甚者也。噫,诸经至语,皆为心印。因文见道,得道忘言。玄穹秘论,悉我固有经纶,又何疑其难入,至於轻谤,一得辄幸哉?赘此首末,学者戒之。
皇经注解卷之四上卷三十六章终
皇经集注卷五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中
右上卷《神通品》至圣天官妙化。三教圣真皆不易及,故列第一,见传此真经神化之自。
此巷首列《神咒品》,以经中秘法语。能度人录仙、制星、制魔、制水、镇五方、济法界,故曰神咒。有神通而法语秘文,若是利益,斯继神通而第二云。
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品第二
神咒品第一章
尔时,天地始祖,五老上帝,稽首长跪,白天尊言:伏闻高上玉皇,慈念苍生,普放神光,照烛法界,六凡四圣,普叨道荫。窃以凡夫短景,劫运将终,正道宜行,以济兆民,使修真之子,有期轻举,末代烝民俱获寿考。
尔时,,当元始天尊说尽《神通品》之时。天地开始之祖,五方五灵五老上帝。叩拜稽首,俯伏长跪,上白元始天尊言:伏闻高上玉皇大慈,悯念世间苍生,普遍放出大神通无量真光,照烛三千大千、诸天诸地、一切法界。天、人、魔、狱、饿鬼、畜生等六样凡品,以至最上一乘,与夫上、中、下乘四等,仙真、佛、神、志士之四圣,普遍叨蒙大道慈光荫庇。窃以凡夫不寿,世景短促,法界劫运,将次告终;仙真正道,宜当传行;以济亿兆之民,使希仙修真之子有了脱之期,得以轻身冲举,末代烝民无有夭折,俱获寿考。夫人生世间,命有定数,三教圣人皆蜕骨尘世。颜子大贤,三十二岁而卒。《皇经》虽有利益,岂能违大造之数,而使人长生哉?是不然。人之身可死,人之生理不死。道理不明,虽生世上,其心已死,偷生苟免,何足言寿?若明了道理,悟彻行成,还虚脱化,则朝闻夕死,无复遗恨,即是长生。故《道德经》云:死而不亡者寿。孔子云:人之生也直。又曰:仁者寿。释经云:若人了证涅盘,即见如来,是名金刚不坏。三教至人,不以死为死,以不明道为死;不以生为生,以了道为生。造化之数,虽生死难逃,可拘常人,而不可拘圣人。《玉皇尊经》演自元始,最上一乘妙法,三教之真宗,万法之玄诀,法界之慈航,生死之要关,成住坏空之秘旨,倾劫之机括,超证坦途,度世妙品,解结拔罪之津梁也。至尊若为慈演经文,烝民一蒙圣恩,承神光力,皆得皈依正法,不落邪径,生死无愧,能令短命众生而得长寿,是经神功有若此者。
荫音印。烝与蒸同。末代将终之劫。
神咒品二章
自昔《元始洞玄灵宝赤书玉篇真文》生於元始之先、空洞之中,天地未根,日月未光,幽幽冥冥,无祖无宗,无气无象,无色无名,无形无绪,无音无声,混沌太无,灵文案腌音捻,不明(可能缺部分内容)
也蔼於盖切,乍存乍亡;灵图开化,玄象推迁,结气浮空,乘机应会。玉帝真诰、灵宝秘篆、无上大不可思议神咒於是存焉。
天地始祖五老上帝言玉帝尊经之正道,能令末代烝民获寿考,因何有此大功效。自昔《元始洞玄灵宝大赤天书》碧玉琅篇之真文,生於未立法界、元始本初之先,大空洞虚之中,两仪不曾分,太极无极之先,天地未立根基,阴阳水火不曾肇孕,未有日月光明。混混茫茫,何所分别,幽幽冥冥而已。万象未生,孰为之先,不见造化之元,是无祖无宗,玄虚太空,不见其气,无有形象,无着见之色,无字称之名,无形影,无端绪,无影响,冲然漠然,众音何有,众声何有,无音无声也。无涯无际,混沌太无。《元始洞玄灵宝赤书玉篇》之真文,灵秘文光,晻然虽不明见,蔼然又着端倪,乍存乍亡,非有也,非无也,非有有无无,有而未常有,无而未尝无也。元始灵运玄图。开张万化,玄元妙化之象,推转运迁,结妙梵之气,遍浮虚空,乘玄运之机,应天人叨荫正道宜行之会。玉帝宝诰、灵宝秘密天篆无上功德,不可称量,大不可思议神咒於是显秘着象,而妙法存焉。
赤书,玉帝真经、妙有之文,皆诸天太初梵气结成,字文广长一丈,色光赤焕,为丹天大赤金书玉篇。九天之上,皆碧瑶之篇,元始洞玄灵宝之文。宝霞玉润,故云玉篇。生於元始之先,乃天地本初之先,非元始天尊之先。天地未根,非天地无生化之根,天地生於虚无。元始真文在三千大界未立之前,浩劫之先,故未见天地肇分之根,乍存乍亡,存而不可定其象,亡而未尝灭其真。玉帝真语、皇经妙典,慈济无穷,历浩劫而无量,遍三千大千而莫尽。诸天奉行,三教遵依,是倾劫法界之语命也。灵宝秘篆,天书云篆,非易闻见,不可思议,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言莫量也。於是存焉。玉经真文在浩劫先,非自今日存也,未乘机应会时。道涵太虚,夫有何形,孰从而见,虽存而莫知其存也。今正道宜行,灵文彰秘,神通光明,於昭炳显。故云於是存焉。真经妙法之存,乘机应会,是难遇之时也。在斯会者,肯自负而不求法诲乎?
神咒品三章
故天地得之而分判,三景得之而发光,灵文郁秀,洞映上清,发乎始青之天,而色无定方,文势曲折,难可寻详。元始炼之於洞阳之馆,冶之於流火之庭,鲜音先其正文,莹发光芒,洞阳气赤,故号赤书。灵图既焕,五帝朝真,飞空步虚,旋行上宫,烧香散花,口咏灵章。是时天启十二玄瑞,地发二十四应,上庆九天之灵奥,赞三天之宝明。神风既鼓,皇道咸畅。元始登命,太真按笔,玉妃拂筵,铸金为简,刻玉为书,五老掌录,秘於九天灵都之馆。玉女典香,太华执巾,金童侍卫,玉陛朝轩,九天玉书,非鬼神所闻。
惟玉经真文、灵宝秘篆於是存焉。故太极生两仪,清浮为乾,浊凝为坤,天地得之而分判。日曜辉,月呈华,星列张,三景得之而发光。真经灵文,郁然浮其瑞光秀气,洞然光映上清境界,发乎始青最上之天,而色无拘定方所。灵文光曜之势,充周曲折,难可寻究测详。元始天尊炼此真文於洞阳重玄之馆,镕冶此经於流火大梵之庭,鲜其正文,光耀无方。鲜其大正妙有之文,莹然腾发光芒。洞阳妙气,溢丹流光,纯然大赤,故号赤书。灵运玄图,既焕光明,五帝朝元,至真乘云御瑞,飞空步虚,旋绕行朝最上宫阙,烧清净自然真香,布散天花,口中赞咏灵文宝章。是时天不爱道,元辰献祥,天启十二玄瑞;地不爱宝,二十四气,粹显隹祯,地发二十四应。上庆九天之灵文奥旨,赞扬三天之宝章,昭明妙典,神通风教。既鼓度世之机,皇道咸畅,大法普惠一切。元始登座锡命,太真上仙按笔以书,玉女灵妃拂荡法筵,铸不毁之金光,以为玄策秘简;刻碧玉之玄霞,以为丹书。五方五灵五老职掌腾录,秘藏於九天太灵玄都之馆,玉女则典司天香,太华真人则执持玄巾,金童侍侧,周卫瑶阶,玉陛朝轩。九天玉字丹书。非一切鬼神所能闻。
有天地而后有文字,传诸经。今言《皇经》存而后天地分判。人闻此语,多疑惑不省。盖道之自然,相循不息,乃为真文;道之不坏,乃为真经。元始在浩劫先,皇经之理已在。真文无字,妙化不穷。故天地自此判,三光自此开景也。此是实理,又何疑?文势曲折。有以文字作支字者,非是。鲜其正文。有以鲜字作解字者,非是。莹音盈,或作巽字、信字读者,非是。玄经无象,何云金简?玄光妙象,倾劫不毁,故云金简玉书。玄文光瑞,润丽尊严,故云玉书。
非鬼神所闻。皇经玄秘,鬼神不识,非常闻,非易闻、非凡闻能知者。
神咒品四章
故天宝之以致清,地秘之以致宁,五帝掌之以得灵,三光乘之以高明,上圣奉之以致神,高灵尊之以致真,五岳从之以得镇,天子得之以致治,国祚赖之以致平。实灵宝之妙德,乃天地之玄根。威灵恢廓,普加无穷,荡荡大化,为神明之宗。其量莫测,巍巍乎太空。是时元始革运,玄象开图,灵文郁秀,神表五方,分判天地,开化万灵。此玄宗之宝,可得暂披於灵韫乎。加,益也。
九天玉书皇经,非鬼神所闻。妙法难闻若此,故天位乎上也,宝重此真经,得真一以致常清。地位乎下也,秘持此真经,得真一以致常宁。五方五帝掌此秘文,以得神通而成五灵。日月星三光乘此真经妙法,以崇高悬象着明。上圣至人奉持此真经,以至於圣不可知而神高灵。神部尊崇此真经,以至真圣之位。五岳名山圣帝从此真经之力,而不崩坏,以得安镇。君天下之天子得此真经妙法,以致四海无虞之治。国家祚业赖此真经,以政安平。实灵宝真宗之妙德,乃天地之真宗玄根。此经天威灵通,恢然莫量,廓尔无际,浩劫法界,一切利益无尽。是普加无穷,坦坦平平,功化无象而无方,诚荡荡大不可量之神化,为神明之真宗,其功量莫可测识。无象无宗,巍巍莫及而太空。是时元始天尊革太混之运,玄光妙象,开辟灵图,灵文郁茂光秀,辨位工化形,神表东西南北中之五方,分判上天下地,开化法界万灵、一切品类。此重玄真宗秘宝,可得暂尔披沥宸训,开阐无上真宗之灵韫乎。披,一作披阅。
皇经道家语,本以修证仙品,不言齐治均平。此云天子得以致治,国祚赖之以致平,何也?盖以道化成,乃为治平,悟真宗,明大道,则不言而信,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德盛化神,永利无疆。故云政治政平。妙德本无所得,不见施与,自然功化无穷,故云妙德。若夫玄根,一切根皆有象;道生天地,虽有无极,太极生两仪之图,太极本无象。真者,见不得,言不得,画图不过假像教人。天地之根,有何实象?虽无实象,其实循环无尽,故曰玄根。威灵,三教圣神不敢慢,妙化无边,故曰威灵。神明之宗,诸圣宗法。又云,千神万圣从此出也。太空,不见其前,不见其后,恍惚不可为象,故曰太空。革运,或云革将终之运,非也。此经在浩劫先,是革太混运耳。神表五方,混沌本无,分辨方位,别中外,寔道妙化,故云神表五方。
神咒品五章
今皇道敷畅,泽被十方,仰观劫运,真风宜行。臣心实欲使灵荫八遐,风洒兰林,寒条仰希华阳之繁,朽骸蒙受灵奥之津。《明真》有格,今当以行。仰对元慈,下伸丹恳,惟愿哀悯,俯念苍生。不审《灵宝玉篇真文》可得见授,下教於未闻者乎?
玄宗之宝,冀暂披於灵韫。以今时大道敷布畅达,慈恩遍彻於四正四隅,上极下极,泽被十方矣。仰观劫数气运,正道真风宜当推行。臣心实欲使灵宝法惠荫覆一切方所世界,尽八遐之远,道泽惠风,荡洒兰林宝香玄苑。世间沉滞,异类傍门,天魔外道,有情无情,不闻正道者,皆蒙真经之济。如稿然无生意之寒条,仰希和煦沾润华阳之繁,滋已枯使荣,朽毁骸骨蒙受灵文奥典之津泽。明真上仙有度世金格,今当以行世间。仰对元始太慈,下伸丹诚恳祈,惟愿圣慈哀悯,俯念苍生,不审《灵宝玉篇真文》可得见授世间,下教於未闻者乎?
十方,非此个小十方,尽三千大千世界之十方。
劫运,从劫至劫,终始相循,劫劫此真经济世,非止一劫一运。
八遐,尽三千大千之远,不止言目前八方之远。
兰林,香宝华林。天地人物有此正理,皆有此林。人物昧之而不见。上圣真仙,此林宝光。风洒,惠浮此林,恩及一切,泽济无方矣。
寒条,人物神鬼不明正法,如同稿木,闻真经了悟,是枯木再荣。
朽骸,人物神鬼不知正道,虽生如死,闻真经超脱,桔骨再生。
灵奥之津,乃润泽之津。
明真,玉帝明封诸真。
丹恳,竭尽丹衷,恳祈至圣。
苍生,以玄首黄发,老而皓白,苍然无恒,故言苍。又云,苍天所生之民。又云,苍生,众也。
灵宝,玉篇,真文,俱解见前。
见授,祈天尊传授此经,下教法界一切神人鬼物,而度技未闻此经者。可得见授下教於未闻者乎,乃谦疑未定,不敢执言,恐至尊妙法,不易传授,故先恳祈,又作未定之词,以见求之切而尊崇之至也。
神咒品六章
於是,元始天尊抚几高抗,凝真遐照,观时已至,普为时会一切真圣论定阴阳,推数劫会,移校河源,检录天度,选择种人,指拈太无,啸朗九玄;念无开听於陈辞,有若闭碍音阂求真之路。是时五老帝君启问不已,良久,元始天尊乃垂盼眦之容,慨尔叹曰:微乎深哉,子今所扣,岂不善乎。此元始灵宝之玄根,空洞自然之真文,生天立地,开化神明,施镇五岳,安国康民。灵宝玄妙,为万物之尊,天启玄瑞,灵应自然。
《灵宝真文》宜下教未闻。於是时元始天尊抚循玉几,即宝座,巍崇道体,高抗不俯。密凝至真,默张大智,遐照今昔过去未来,定观开度之时已至,普为时会,六缘共际,诸法界皆当吉时隹会,一切世界天真至圣论定阴阳贞元之会,推生化自然之数、大小劫运元会,移校河源水帝,检察考录天数期度,选择修因善种之人,指拈真玄太无,啸咏朗吟九品玄章。念天地始祖五老上帝所陈恳祈传法之辞,若不开慈听许,有若闭塞阻碍修道求真之路。是时五老帝君恳启请问不已,时过良久,元始天尊乃开慈颜,圣目俯烛,垂盼眦之容,慨尔叹曰:微妙乎,渊深哉。子今时所扣问岂不善乎。此元始灵宝之玄根,空洞妙化自然之真文,生乾天,立坤地,开化诸世界一切圣真神明,施镇东泰、南霍、又名衡、西华、北恒、中嵩之五岳,安历代之国,康平法界之民。灵宝玄微奇妙,为万物之最尊。天启玄瑞,地发祯祥,诸灵效应,皆出自然。
抚几,抚凭玄化玉几,非凡案也。高抗,非自高向抗。以巍然道身,玄范巍巍不动,故云高抗。遐照,有刊作想字者,非是。论定阴阳,推数劫会,上真至圣非拘於数。大道不容轻传,时本自然。圣教无有强聒。移校河源,检录天度,下自诸水,上及诸天,一切世界,诸类群生,皆度也。选择种人,非止说於善类。教不拣择,以真经说与善类,则诸类皆蒙恩。指拈太无,道本大无,如何拈出。元始至尊,说此真经乃最上一乘、三教真宗,虚无重玄,令人闻之了悟,是云拈出。九玄,或作九九重玄,亦通。盼,分目开眸,垂光目际,故云盼訾。又云,訾,目睢也。盼或作盻,非是。元始至圣,如何称天地五老之问为善,请问真经,知其利益时会,智见深远微妙,故称善。开化神明,道生诸仙神佛等。其余解见前。
眦音姿,又音子。
神咒品七章
今三天数运,六天道行,杂法开也,当有三万六千种道以释来者之心。此法运讫,三龙之后、庚子之年,杂气普消。诸天庆会,吾真道乃行。今且可相付,当录於上馆,未得行於下世。玄科有禁,不得妄传。子可诣灵都紫微上宫,听天音於金格,视俯仰於神王,然后当使得受天文,以总御元始之天也。整,鲁第切。
真经若传,天启玄瑞,灵应自然,今何时哉。三气丹天整更气运,六六诸天一时道行。杂说小法,开度教化,当有三万六千种门头道理,以解释来求道者之心。此法运化已讫,三龙,龙汉等三劫之后,庚子之年,贞元会运,杂气普消,诸天庆宵时会,吾真道正法乃行。今暂且可以相付,当录载於上玄天馆,未得行於下尘凡世。玄科天律,例有禁戒,不得妄自轻传。子可躬诣太灵玄都紫微上宫,听聆天音,旨宣金格,传度期数严重之勅,视俯仰於仙神天帝、将史天王,知此法典贵重利益。然后当使得受真经天文,以总御元始统化之诸天也。
整音立。作垫字,非是。或作整字,亦不是。
三天,青赤禹余三炁之天。
六天,欲、色、无色、轻尘、细尘、轻染、细染等。天帝神人,大中小三乘演教,各品道行,杂说小法,开示化度。
三万六千种道,人身有三万六千神气,清烛强弱不同。有正信者,有邪见者,根器各别,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故有大乘,有小乘。是有三万六千种道。
以释来者之心,应来求道者之心机。一云,应当来之心机,各就相投相信者以受持。故了悟者,言涣然冰释。是释字无疑。或作择字者,非也。
三龙,龙汉初、中、末三劫。一云,龙汉、龙康、龙征。
杂气普消,时将泰,妖氛息。
诸天庆会,诸天皆当吉时盛会。一云诸天喜庆法会。
玄科天律,有自然之禁。虽道不择人,语非其人,亵天宝,且失言,所以三教圣人得其时,得其地、得其人,乃说法传道。金格夜较玄格,功过等律也。视俯仰於神王,仰视仙真、俯视天王神将。
总御元始之天,总领统御元始所化诸天。一云,视与示同。示俯仰於神王,示仰承俯听之义於神王,统御元始之天。统会诸天,近御法驾於元始最上之天。二说俱通。
神咒品八章
於是五老帝君,与诸真圣,清香执戒,徘徊云路,啸命十方,上诣上清太玄玉都,寒灵丹殿,紫微上宫,受俯仰之格,乃知天真贵重,难可即闻,还乃更诣元始道前,谘以禁戒之仪,逊谢不逮。
听天音於金格,然后得受天文真经。於是五方五老帝君与诸天真圣清着真香,执守道戒,周步云衢,往还导度,逡巡徘徊云路,啸咏宣命十方圣神,上诣上清太玄玉都,天宫妙界,寒灵丹陛宝殿,紫微上清玄宫,受领俯仰之格。乃知天文真经尊贵严重,难可即得听闻。还乃更诣元始道前,谘问以禁戒之仪,逊谢智见不及。
清香,乃性真天香、清净自然香、无为正妙道德真香,非世焚香等也。
执戒,玄范巍肃,如对道祖。守天尊法戒,徘徊慈接无穷,玄光法驾,周命十方云路之际。先儒云,天光云影共徘徊,即此意耳。非世间逡巡往来不止之比也。
啸命十方,啸音笑,读作勅。或作秀字读者,非也。盖肃然出令为啸,非吟笑之义。十方,不言十灵宝,但言十方神部尔。
上诣仙真,朝元受法,玄光默升,恭聆玄诲,非凡足踵蹑践登之义。
寒灵丹殿,九天之上无声气,日月不能及,天光自照,广而无量,清而寒肃,丹殿太赤玉光,故云然。
紫微上宫,紫霄之上,太微天中上清玄宫也;非日月天端、世所称紫微垣之宫,太微垣之宫也。
俯仰格,解见前。
难可即闻,非云难以即时得闻,但言难以闻而即知。一云,玄都掌经者,不使即闻,还乃更诣元始道前,更回来九天上谒元始至尊,认以禁戒之仪。谘,解见前。请问天律禁戒传法受法之仪则。禁,禁令。戒,戒条也。逊谢不逮,非谢不能守禁持戒,但谦逊言。身虽神真,法宝真经素未悟入,一时闻之,智见不逮,此正天地五老真知道法之尊处。非自限,止言不堪受此也。天下诸类皆有理,皆可闻道,故四灵之物各技其萃。人为万物之灵,神为斗世之品,岂不能闻道乎?故颜子平日聆受夫子之教,不违如愚,相说以解。卓立之后,云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文殊诸佛传释迦正法真宗一事,闻者歜歜。与此语义一般。持此经者识得天地五老委曲推尊经旨之意,则知道矣。
神咒品九章
是时,天尊慈颜愍谕,灵关廓开,登命五老帝君开洞阳玉馆,披九光八色之韫、云锦之囊,出《元始灵宝赤书玉篇真文》,金书玉篆,微妙秘密,运御乾坤,《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玉章》,宣付五老帝君。是时五老帝君拜受已,及诸天圣众稽首礼谢天尊玉帝,仰奉道旨,按法以传。
五老帝君与诸真圣既逊谢不逮矣,是时元始天尊大慈天颜,矜愍诰谕,灵关廓然开化,登命五老帝君开玄天洞阳玉馆,披开九霞光八景色之韫、云锦之囊,出《元始灵宝赤书玉篇真文》金书玉篆,渊微玄妙、秘密奥旨、运化统御一切世界乾坤、无量大光明圆满大神通秘咒玉章,宣布付与五老帝君。是时五老帝君拜受此法已竟,及诸天圣众稽首礼谢天尊玉帝,仰奉元始道旨,按此经金格正法,以传诸界神人。
愍谕。愍,即大悲。谕,开诱也。或云当作和愉色,非是。
灵关廓开。藏经之天,丹灵玄关,廓然洞开。一说洞开圣衷,开心见诚。一说圣目流光,灵关廓开。俱通。
登命。登进五老帝君,使近前而亲命之也。洞阳玉馆,九天玄馆,大洞无碍,永明无暗,非瓦石土木,玄光妙景,虬文奇错,碧玉之章,故云然。
九光,解见前。
八色,太青、太赤、太黄、太白、太玄、葱苍、碧玉、紫金等色也。韫,经之藏处,玄光无边际,尽含於此也。披,开启也。
云绵之囊,云霞天锦,道化自然光结,非天孙之织锦也。有底曰囊,经注於此。诸神不测,故云然。非人间布帛皮革比也。灵宝至乾坤等五句,俱解见前。
大光明,三教真文俱称法宝,所在有光明。诸教经书,光明有限,惟此《皇经》法遍三千大千,倾劫不尽,故曰大光明。
圆满,圣心慈济无穷。力不能及,是有限量、有亏欠,故佛下不能化北极卢州,上不能化自在天人,难称圆满。《皇经》包万法,贯诸乘,功化无量无尽。虽云道不渎、不强聒,道化自然,诸类终始循环,无有不化於道者。故曰圆满。
神咒玉篇,诸真法宗、诸神玄诀,度世要旨。诸教神通,皆不外此,尊重莫瑜。故云然。一考人性悟道,浩劫难忘,如囊注物不漏,悟入之初如囊口,故注经言囊。天尊,有连上句读者,言礼谢元始天尊;有连下句读者,言玉帝为诸天之尊。后说可从。余解见前。
神咒品十章
是时,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苍帝所受神咒诰命:
东方九炁,始皇青天,碧霞郁垒,
中有老人,总校图录,摄炁举仙。
右度人录仙青帝秘文二十四字,书于九天玄台,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图录。
岁星辅肝,角亢镇真。氐房星尾,
四景回旋。箕主七辰,正斗明轮。
承炁捕非,扫除灾群。
右制星秘文三十二字,书於紫微宫东华殿,主召星官,正天分度。
东山神咒,摄召九天,赤书符命,
制会酆山,束魔送鬼,所诛无蠲。
悉诣木宫,敢有稽延。
右制魔秘文三十二字,书于东华玄灵之馆,主摄鬼魔,正九天炁。
下制东河,溟海水神。大劫洪灾,
蛟龙负身。水府开通,通径百千。
上帝赤文,风火无间。
右制水秘文三十二字,书於九天东北玉阙丹台,主摄东海水帝,大劫洪灾,召蛟龙及水神事。
《东方九炁灵宝玉篇》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生神保真洞玄章》,一名《东山神咒》,一名《青帝八威策文》。
右玉皇诰命,以赐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苍帝九炁天君,令统御东方诸天诸地、日月星宿、名山灵洞、水府泉宫上圣高尊、真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1
玉帝仰奉道旨,按法以传真经神咒,其意云何?五老帝君,东方为首。东方木德。安宝华林青灵始老苍帝所受神诰命。
右东方九炁至摄气举仙六句,乃度世拔人校录神仙青帝秘密灵文,二十四字,书于九天元台,主召九天上帝,校神仙图箓,皆仙梵秘言,不敢细解。
岁星辅肝至扫除灾群八句,乃制星秘文三十二字,书於紫微宫东华殿,主召木德星君,正天分度。
东方神咒至敢有稽延八句,乃制东方诸魔秘文三十二字,书於东华玄灵之馆,主摄鬼魔,正东方诸界九炁。
下制东河至风火无间八句,乃制东方诸水秘文三十二字,书於九天东北玉阙丹台,主摄东海水帝,大劫洪灾,召蛟龙及水神事。
东方九炁灵宝赤书玉篇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生神宝真洞玄章。一名青帝八威策文。以上不可解。故重书原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东方安宝华林青
灵始老苍帝九炁天君。令统御东方诸天地日月星宿,山洞水泉仙圣,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如谐者,东方天地水。一切神祇,皆钦遵此命,无不奏行。此玄章悉天地人物大德青灵之秘,魔鬼丧胆,度劫免灾,诸圣不敢违,故永镇东方诸界。
神咒品十一章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赤帝所受神咒诰命:
南方丹天,赤帝玉堂,中有大神,
号曰赤皇。上炎流烟,三炁勃光。
神仙受命,应会太阳。
右度人录仙赤帝秘文三十二字,书于九天洞阳之馆,主召九天神仙图录金名。
荧惑辅心,井鬼守房,柳星张翼,
统御四乡。轸总七宿,回转天常,
召运促会,正道驿行。
右制星秘文三十二字,书于三熙丹台,主召星官,明度数,正天分。
赤文命灵,北摄酆山,束送魔宗,
斩邪灭根。符教所讨,明列罪原。
南山神咒,威伏八方。群妖灭爽,
万试推亡。
右制魔秘文四十字,书于西南阳正玉阙,主制北酆,正鬼炁。
南河水帝,太伯龙王,神咒流行,
普扫不祥,洪水飞灾,止蛟召龙;
开除水径,千道万通。敢有干试,
摄送火宫。赤书所告,莫有不从。
右制水秘文四十八字,书於西南阳正玉阙,主摄南河水帝,大运交期,洪水四出,召蛟龙及水神事。
《南方三炁灵宝赤书玉篇真文》,合一百五十二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南云通天宝经》,一名《九天无上之上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赤帝三炁天君,令统御南方诸天诸地日月星宿、名山灵洞、水府泉宫上圣高尊、真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东方语文,永镇东方矣。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赤帝所受神咒诰命云何?
南方丹天至应会太阳八句,乃度人录仙赤帝秘文,三十二字,书于九天洞阳馆,主召九天神仙,图录金名。荧惑辅心至正道驿行八句,乃制星秘文,三十二字,书于三炁丹台,主召星官,明南天之度数,正南天之分野。
赤文命灵,至万试摧亡十句,乃制魔秘文四十字,书于西南阳正玉阙,主制北酆,正鬼炁。
南河水帝至莫有不从十二句,乃制水秘文,四十八字,书于西南阳正玉阙,主摄南河水帝,大运交期,洪水四出,召蛟龙及水神事。
南方三炁真文一百五十二字,皆太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南云通天宝经,一名九天无上之上咒,一名赤帝八威策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南方真老赤帝三炁天君,今统御南方诸天地日月星宿、山洞水泉、高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度人录仙,尽南方一切世界。
制星,尽南方一切天。
制魔,尽南方天地人物一切魔。
制水,尽南方一切水帝神物。以上制南方一切诰,尽一切世界之南方,历浩劫,永镇。三教大圣,亦不能违。
玄章,秘不敢解。
原文重记,示尊崇玄秘也。
以此制心,自得其秘。
以此虔诵默持,悉有至征。
神咒品十二章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黄帝所受神咒诰命:
中央总灵,黄上天元,始生五老,
中黄高尊。摄炁监真,总领群仙,
典录玄图,宿简玉文,催运上炁,
普告万神。
右度人录仙黄帝秘文四十字,书于太玄玉宝玄奎,主召神仙玉简宿命总仙箓。
镇星辅脾,回度北元。魁鬼勺主非,
截邪斩根。魑鬼行鬼睪鬼甫,扫秽除氛。
魒正玄斗,明度天关。九天符命,
金马驿传。
右制星秘文四十字,书于玄都玉台,主摄星官,正天分数。
中黄总炁,统摄无穷。镇星吐辉,
流炼神宫。勑摄北帝,遏塞鬼门。
翦除不祥,莫有当前。
右制魔秘文三十二字,书于玄都玉台,主摄北帝,正天气,检鬼精。
中山神咒,召龙上云,制会黄河,
九水河源。不得怠纵,善恶悉分。
千妖万奸,上对帝君,莫有干试,
太阳激焚。赤书玉字,宣告普闻。
右制水秘文四十八字,书于玄都玉台四壁,以摄中海水帝四泉之水,洪灾涌溢之数,主召水神,止蛟龙。
中央一炁灵宝赤书玉篇真文,合一百六十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保劫洞清九天灵书,一名黄天大神咒,一名黄帝八威策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中央保劫洞清玉宝元灵元老黄帝一黑天君,令统御中央皇天后土、日月星宿、名山灵洞、水府泉宫上圣高尊、真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中主黄帝所受神咒诰命:
中央总灵至普告万神十句四十字,乃度人录仙黄帝秘文,书于太玄玉宝玄台,主召神仙,玉简宿命。总仙炁。
镇星补脾至金马驿传四十字十句,乃制星秘文,书於玄都玉台,主摄星官,正天分数。
中黄总炁至莫有当前八句,三十二字,乃制魔秘文,书于玄都玉台,主摄北帝,主天气,检鬼精。
中山神咒至宣告普闻十二句,四十八字,乃制水秘文,书于玄都玉台四壁,以摄中海水帝四泉之水,洪灾涌溢之数,主召水神,止蛟龙。
中央真文一百六十字,皆大神咒自然之书,一名保劫洞清九天灵书,一名黄天大神咒,一名黄帝八威策文。
右玉皇语命,以锡中央保劫洞清玉宝元灵元老黄帝一炁天君,令统御中央皇天后土、日月星、山洞水泉、圣尊仙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度人录仙,制星、制魔、制水秘文,俱不敢解。
此文握尽黄帝之秘,一切皆不能逃,故历劫永制中央诸灵。
皇经集注卷之五竟
#1案自『神咒品十章』至此处,原本有五版二十五行错版。兹据《玉皇本行经》文及本书体例,拟补以上文字。删去原错版。
皇经集注卷之六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神咒品十三章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白帝所受神咒诰命:
西方素天,白帝七门,金灵皓映,
太华流氛,白石峨峨,七气氤氲。
上有始生,皇老大神,总领肺气,
主校九天,检定图箓,制召上仙。
右度人录仙白帝秘文四十八字,书于九天素灵宫北轩之上,主召仙炁,举仙道。
太白检肺,奎娄守魂。胃昴毕觜
主制七关。参总斗魁,受符北元。
右制星秘文二十四字,书于金关玄窗,主摄白帝星官,正明天数。
赤书玉字,九天正文,摄召万炁,普归帝君。
右制魔秘文一十六字,书于九天金关之馆,以摄六天魔炁。
西山神咒,八威七傅。符水上龙,
召山送云。在所校录,同到帝门,
辅卫上真,斩灭邪源。若有不祥,
截以金关。赤书符命,风水驿传。
右制水秘文四十八字,书于九天金关三图之馆,主摄西海水帝,及水中万怪恶毒之精,召云龙,以防水旱之灾也。
西方七炁灵宝赤书玉篇真文,合一百三十六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金真宝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名白帝八威召龙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白帝七炁天君,令统御西方诸天诸地、日月星宿、名山灵洞、水府泉宫、上圣高尊、真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白帝所受神咒诰命:
西方素天至制召上仙十二句四十八字,乃度人录仙白帝秘文,书于九天素灵官北轩之上,主召仙炁,举仙道。
太白检肺至受符北元六句二十四字,书于金阙玄窗,主摄白帝星官,正明天数,制星秘文。
赤书玉字至普告帝君四句十六字,书于九天金阙三图之馆,以摄六天魔炁。
西山神咒至风火驿传十二句,四十八字,乃制水秘文,书于九天金阙三图之馆,主摄西海水帝,及水中万怪恶毒之精,召云龙,以防水旱之灾也。
西方七炁真文,合一百三十六字,皆太上大神咒,一名金真宝明洞微篇,一名西山神咒,一洛白帝八威召龙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白帝七炁天君,令统御西方诸天地、日星、山洞水泉、圣真仙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度人录仙,制星、制魔、制水,尽一切西方之秘,不敢明解。召山送云,召山之玄灵真气。或作止字者,非也。
神咒品十四章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黑帝所受神咒诰命:
北方玄天,五炁徘徊。中有黑帝,
双皇太微,总领符命。仙炼八威,
青裙羽瞩,龙文凤衣。上帝所举,
制到玉阶。
右度人录仙黑帝秘文四十字,书于郁单无量玄元紫微台北轩之内,主召诸真人神仙图箓。
北辰辅肾,斗牛卫扉。女虚危室,
豁落四开。壁总七星,执凶紏非。
却灾扫秽,明道动辉。
右制星秘文三十二字,书于天心北元玄斗中,主摄北方星官,正天气。
北山神咒,激阳起雷。流铃焕落,
玃天振威。北酆所部,万妖灭摧。
右制魔秘文二十四字,书于北方洞阴朔单郁绝玄台,主摄天魔北帝,制伏恶神万鬼事。
九河倾讫,鸟母群飞。蛟龙通道,水陌洞开。赤文玉书,驿龙风驰。
右制水秘文二十四字,书于洞阴朔单郁绝元台,主摄九海水帝,制水中万精,主召蛟龙兴云政雨事。
北方五炁灵宝赤书玉篇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无上大光明圆满大神咒,空洞自然之书,一名本命紫微元神生真宝明文,一名北山神咒,一名黑帝八威制天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令统御北方诸天诸地、日月星宿、名山灵洞、水府泉宫、上圣高尊、真仙圣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黑帝所受神咒诰命。
北方玄天至制到玉阶十句四十字,度人录仙黑帝秘文,书于玄奎北轩,主召诸真人,神仙图箓。
北辰辅肾,明道动辉八句三十二字,制星秘文,书于天心北元玄斗中,主摄北方星官,正天气。北山神咒,万妖灭摧六句二十四字,制魔秘文,书于洞阴朔单郁绝玄台,主摄天魔北帝,制伏恶神万鬼事。
九河倾讫,驿龙风驰六句二十四字,制水秘文,书于洞阴朔郁元台,主摄北海水帝,制水中万精,主召蛟龙兴云致雨事。
北方五炁真文,合一百二十字,皆太上大神咒,一名本命紫微元神生真宝明文,一名北山神咒,一名黑帝八威制天文。
右玉皇诰命,以锡北方五灵玄老黑帝五炁天君,令统御北方诸天地日月星、山洞水泉、圣真仙众、一切威灵,符命所临,如诰奉行。
度人录仙,制星、制魔、制水、尽握北玄之秘,故一切永不能违。
授五方五帝真文,永镇一切世界,三教万类,一切莫逃;永劫不坏,虚无妙有,秘不可穷;玄之又玄,神乎其神。吾身之五炁悉备是理。志士达人,彻性命之宗,得万法之源,理数不能违。真经常在我,神咒功化属此矣。
神咒品十五章
道言:是大神咒者,元始之妙言,玉皇之真诰,上清自然之灵书,九天始生之玄扎,空洞之灵章,上圣之秘语,玉宸之尊典,成天立地,开张万化,安神镇灵,生成兆民,匡御运度,保天长存;上制天机,中检五灵,下策地祇,啸命河源,运役阴阳,召神使仙;此至真之妙。又神应自然,致天高澄,令地固安,保镇五岳,万品存焉。
五方神咒妙化无穷,何也?道言:是大神咒者,元始天尊至玄之妙言,玉皇天尊至真之宝诰,上清玄都自然之灵书,九天仙境始生之玄文仙扎,太虚空洞之灵章,上极无上至圣之玄言秘语,紫极玉宸之至尊法典,上成诸天,下立诸地,开张万有妙化,总诸神,镇万灵,一生一成,亿兆之民,匡辅统御劫运化度之秘,保诸天长存,上制天覆大生之机,中焉检制五方五灵,下以策使地只,啸命一切水府河源,运化役使阴阳,召诸神使仙真,此大神咒,乃至真之妙文,神化妙应,惟出自然。上位乎天,得一以清,高明悠久,是致天高澄。下位乎地,得一以宁,博厚悠久,是致地贞固。永安保镇五岳名山,一切万有品类使永存焉。
道言,是五老上帝述道致赞述言,故称元始玉皇云云,非元始自赞也。
妙言至灵书等,俱解见前。
九天始生玄札,称手书曰札。《玉皇真经》无象无声,大光妙音彻十方、遍法界,倾劫不毁,非手可书,皆自然之文;非言可传,皆心印之妙。探之无始,在太虚罔象之先,故曰九天始生玄札。
玉宸尊典,天子所居为宸,元始为万教至尊,居玉清圣境,玄化难穷,故曰玉宸。说此真经,各教经书皆不及此,诸圣诸神皆不敢违,天律金格宝之甚重,十方列圣卫之甚严,故曰尊典。
安神,令诸神不显神通,安然无为。镇灵,令万灵不露灵响,敛其威灵。
匡御运度,终始法界,掌持劫运,化度无穷,令其循环无端,不倾不挠,故曰匡御运度。
下策地只,简策旨命之也,非策鞭之策。运役阴阳,阴阳往来,道实主之,故云运役,非言役使阴鬼阳神也。
召神,摄召一切神。使仙;仙为上帝之宾,何以言使?元始说此经,乃三教真宗,诸神钦承,故云使仙。
天地有穷,万类易尽,何言万品存焉?从劫至劫,生生不穷,皆赖大道,故云万品存焉。
神咒品十六章
玉帝昔授五老上帝。是时五帝跪捧其章,秘题灵都之绾。天真皇人昔书其文,掌之於上清真境太玄玉都寒灵丹殿、紫微上宫。累经劫运,而其文保固天根,无有毁沦,与运推迁。是大神咒混之不浊,秽之愈清;毁之不灭,灭之极明。大有之文,天真所尊,自光真名,帝图刻简,昭示来生。斯文隐秘,不得窥闻。有得之子,保万炁长存。勤行修奉,克至神仙,朝礼帝君。
大神咒,保天地山川万品存焉。玉帝昔以此神咒授五老上帝时,五帝跪捧此宝章,秘密题此玄章於灵都之馆。天真皇人昔书此经本文,掌之於上清真境太玄玉都寒灵丹殿、紫微上官。累经劫数元运,而其经保固天然妙化之根无有毁坏沦沉,与元运相推转移。是大神咒,混之终不可浊,秽之愈见其清,毁之终不灭,灭之则极精明。大有玄妙之真文,诸天真圣所尊崇,自焕天光,普张真名,应爱帝图刻之金简,昭示当来生生诸品。斯经文隐奥深秘,凡常不得窥测闻见。有得斯道之子,保万炁长存不毁,动行修习奉持,克至神仙,朝礼至尊帝君。
跪捧,长跪手捧宝章也。经在天,乃玄文,非世文。如何言手捧?天神拱捧,至敬之意。
秘题,赞而书录也。天真皇人书经文,皆玄光天书,金玉篇字,一丈之妙文也。
上清真境,灵宝所居也。经自元始天尊说,传之者灵宝,故曰上清真境。
而其文保固天根,经之理,历劫不坏,是保天然之玄根永固也。或以为保天之根,使其悠久,不可从。盖元会之后,天不能长在,故知非言天之根。
与运推迁,劫劫长存。
混之不浊,杂法浑乱,正道常存,终不能浊此经。
秽之愈清,亵渎此经者,天有罚,愈见其尊而清。
毁之不灭,痴邪谤毁此经者,此经终不磨灭。
灭之极明,无道之世,欲灭此经,则经法流通,大行於世,愈显其明。
大有之文,历劫常在,处处不无,非凡象,乃妙有。故云大有。或以为大有妙、庭之文,太拘。
昭示来生,将来之万生,非一人之来生。
不得窥闻,非至圣不知此经,常人但诵其文耳。邪魔不敢窥,下愚不能闻。
有得此经中道理之子,保吾之万炁长存,勤行修奉,自能至於神仙,而朝礼上帝也。或云,朝五老帝君,太拘了。一云。保万化之炁长存,亦通。
此言经之明效。
玉皇功德品第三
功德品一续前十七章
尔时,玉虚上帝,白天尊言:隹愿慈悲普为四众、帝释等及四梵天王、一切诸天、一切诸仙及未来一切众生、持是经人说利益事。尔时,天尊告玉虚上帝言:快哉斯问,不亦善乎。汝以慈悲,愍念众生,故请问於我。汝当复坐,吾为宣说。
当玉帝授五老上帝此经时,玉虚天之上帝,上白说经教主大天尊言:惟愿至圣慈悲,普为世间四众,及诸天帝释等,及三界之上四梵天、一切诸天、一切诸品仙人,及未来世一切众生、持是真经之人说利益之事。尔时,说经大天尊告玉虚上帝言:快心哉,斯问也,不亦善乎。汝以慈悲心,愍念世间众生,故请问於我。汝当复坐,吾为宣说经义。
天尊指元始言,或指玉帝者,非是。
四众,解见前。
帝释,乃诸天帝,及释教诸佛、菩萨等众。或以为诸天主皆称帝释,亦是。若以帝为帝释天主,此僧家之讹言。不故诸经妄以天主为玉帝,不知玉帝为万天之宗,非止一天之主。释经云,梵王帝释为呈祥。盖言天佛之宗,非敢言玉帝。僧人任私谬解,亦属大过。故并及之。
四梵天王,三界上大梵天王也,非欲界下天之王。言梵天,则尽上界。不言种民诸天者,种民之上皆至真大仙,自然契此经,故不言及。一切诸天,一切诸仙,自梵天之下,一切诸天帝神民、一切诸品仙。
说利益事,大道不言效,如何玉虚上帝请言利益?大道为天地人物之宗,本来皆有实益,於人有自然之利,天地四众未知此经者不知其义,罔敢信从,遂轻大法,误自己。大道恩慈,不忍世迷,故言利益以度人。柰何愚迷者尚云,此经亦微言眇论,何益於人。岂知此经生天地人物,不可须臾离者。处处人人当诵持,劫劫相循,有大利益,乃出自然,非徒歆人以效也。
不亦善乎,非疑词,乃称其善问也。我,元始自谓也。
汝,元始谓玉虚上帝也。复坐,命玉虚上帝复还听经座位。
吾,亦元始自称。
宣说,广布为宣,告语为说。
梵,扶之切。或误作梵,非也。
此请经之诚、普利之心。
功德品续上十八章
天尊言曰:若有三界十方无量国土,或兵戈并起,疫气大行,水旱虫蝗,凶灾饥馑,是其国王大臣当发慈悯,为其黎庶遍勑国内,州县镇宰令诸道流,清净严洁,于其观内设大斋醮,六时行道,为转此经,当得国土清平,五谷丰熟,黎庶安泰。
元始天尊既命玉虚上帝复坐闻经,乃言曰:若有天地人三界、上下四正四偶之十方、无尽量一切国土,或动军战,而兵戈并起,或天灾流布,值疫气大行,或年岁荒歉,而水旱虫蝗,凶灾饥馑,是其国国王大臣当发慈悯,为其黎民臣庶,遍劲国内,州县镇宰,令诸道门之流,清冷严洁,于其观内设大齐醮,白昼六时行道,为转此真经,当得国土清平,五谷丰熟,黎庶安泰。
或云三界,不可言天,恐与国土兵戈字有碍。不知天魔与诸天主争街,亦有斗战,各有分界,故知三界言天地人也。
兵戈并起,只言各处兵起,互相战争,非言兵戈两样并起也。刀枪之属,皆兵器戈戟也。此固不可言并起。或言兵作人,人戈并起,亦非正义。
或疫气大行。天道安常,灾则称变,疫气大行。时疠之作亦灾异也。此经救除之。水旱虫蝗,水溢旱乾,诸虫害禾,群蝗伤稼,皆灾异也。
凶灾饥馑,岁不熟,民物不安则为凶。异常为灾,谷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此皆灾异也。
黎,黔黎;庶,庶民也。
遍勑。遍与徧同。
州县镇宰,或言州县统镇百姓之官,或言镇为军镇之官。又言镇为督抚,官之大者。皆是。
是其国王大臣,如是等地方之国王大臣。
道流,全真、正一、清微、灵宝等派道流。
清净严洁,内外肃然,身心无二,衣坛整饬,恭敬庄严,终始如一。如是清净严洁。
观,观也,神之所在,瞻者起敬,是诚大观。故曰观。
设大斋醮,齐内外,一众志,齐其不齐为斋。祈谢神只,酬报天地,合德於神,依科迓福为醮。
六时行道,非如今时沿途行道,不过依科迓神,转经念道而已。或云,昼夜十二时,奇时动,偶时静。六时,当作子、寅、辰、午、申、戍。或云子至巳,一云白昼六时。俱通。转经,心与道合,持真经,国土无厄艰,得清平。
稻、黍、稷、菽、麦,五谷俱丰熟,各国各界黎民无灾艰,永得安然定、泰然乐。
功德品续上十九章
若复有人入诸山林,遇毒恶兽,但能存想一念真经,山神卫护,猛兽自退,终不害己。若入江海,采宝求珍,值遇恶风,如法持念是此真经,风浪顿止,安
稳达岸。
真经之利,岂特消天灾,丰岁年,令黎庶安哉。卒然之变,山水风波之厄,亦有不能害者。若复有人入诸山林中,遇毒猛恶兽,但能存想一念真经,不忘此宝章妙法,山神保卫佑护,猛兽自然退去,终不伤害持经入山之己身。若人入诸江海,采宝物,求珍玩,值遇恶风,漂其船舫,如经中诵受之法,持念是此真经,大风自息,波浪顿止,安稳达岸,持经人船终无伤害。
山林险阻,猛兽毒虫,势不可近。一旦遇之,必至伤害。存想一念真经,不过暂与道合,如何猛兽便退?盖人物之生,本一元气,但分清浊全偏。天地之初,人物混处,沕沕然、穆穆然,一切毒虫恶兽原不害人。后人心渐假,去害虫兽,所以虫兽害人。人若常行好事,存好心,敬信真经,念念不忘,是大善人。入山林,自不遇毒虫恶兽。若平日庸常无有善功,入山适然遇着毒虫恶兽,不贪生怕死,不惶惧不斯心,惟信正法,专一无二,操存默想,一念真经,心与道俱,山神卫护,毒虫猛兽自然退避。虫兽,道中之蠢物,性虽毒恶,好伤杀,各有所敬、有畏、有所忌。是以鸷鸟尊凤、猛兽朝麟、蛇蝎蜈蜓诸毒虫等畏鹳宏鸟鹤鹏,灭迹不施其毒。仙真达生化之机,明克制之源,一咒语、一符水,尚能制虫蛇毒,解虎狠厄,返风回天,况《皇经》为万法之宗,天地之祖。万物生杀,系於天地,本於大道。一念存想此经,不惧虫兽,法宝光,诸神卫,虫兽虽蠢,性亦尊道,畏天惧神,自然退避。
江湖河海,风波危险,乃天之怒,数似难逃。此经为万法之王,风雷雹电皆天之妙用神威也。如法持念此真经,同於天,同於道,天亦为之霁威,风息浪止,船安然达岸。
考证:
《易》云:履虎咥人,凶。子曰:暴虎凭河,死而无悔。此经云,存想一念,如法持念此真经,虫兽退,风浪息。《道德经》言:合於道者,騺鸟不搏,毒虫不螫,虎兕无所投其角,藏牙伏爪,避不敢伤。人多疑儒道相悖,及考禹过江,黄龙挽首而逝。刘昆守江陵,返风灭火,守弘农,虎北渡河。伊川过江,主敬风息。则知《易经》、孔子所言,无道妄行者也。《皇经》《道德》所言,尊经合道者也。经功尚可以脱兽趣,拔毒业,持经者岂行陆齐出毒哉。
功德品续二十章
若在军阵,戈戟既接,两刃相交,存心默念是此真经,是诸恶贼悉自退散。
真经之利,岂但解虫兽风波厄哉?若在军阵,兵器俱举,戈戟既接,两军之刃相交,存心默念是此真经,是诸阵上侵我之恶贼。悉自退散。
考证:
兵,凶器也。戟,危事也。冲锋御敌,矢石之交,兵刃既接,如虎之斗,势不可解,存心默念此真经,不过心与道俱,如何恶贼便退?
兵法云: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默念真经,摄其神,裭其魄,妙典神功,敌人丧气,无杀心,无斗志,格恶从善,自然退而散去。
军阵,非言万二千五百数为军,军势成列为阵,止言战而阵成,相攻之际。
戈战非重文,接与交,无大分别,不过顺经文官兵刃相交耳。
存心默念真经,不为苟免杀伐,专心致志,宁死而不畔於道耳。
诸,众也。
恶贼,或言恶指恶人,贼为贼党。如此分者,非也。不过言恶逆之贼耳。
悉,皆也。
退散,退而自回,散而各归也。
解疑:
老君化胡,于阗国以兵围之。
天帝居天宫,天魔举兵以争衡。
佛在合卫国,欹利等六王争叛。
孔子化天下,伐木於陈,削迹於宋。
此皆大圣人。道身,法身。常转真经,观是若有贼害之者。其后老君布道光,于阗皈依。帝显天光,天魔敛迹。佛运法光,六王归化。孔子着德光,援琴三唱三和,匡人解甲。是自退散。
当考贼多有誓不杀害善人者。
善人多有临危不死者。
或又疑宋徽、钦之好道,受辱汉北;粱武帝好佛,饿死台城;以为经功不效。然三主之好道释,但有虚名,非真好也。情欲未绝,不能以道治天下,故有此难。若真体道,正信经力,匹夫匹妇,亦可免难。若疑死难节义,不信经言,则谬矣。吁,称完节,所以劝世;述经功,所以鼓舞人为善也。要之,经旨不外吾身性道,遇六根之贼作乱,一心于道,则六贼敛迹。由是遇兵,天为解难。老君曰:甲兵不能害。观音云:刀寻段段坏,理之必然者。语岂欺我哉?
功德品续二十一章
若在牢狱枷锁之中,净心定虑,存念是经,冤枉自伸,即得解脱。
此经利益,岂止令贼兵自退哉?若误犯罪过,在牢狱枷锁之中,清净其心志,安定其念虑,存念是此真经,冤枉自然伸明,即得解脱。
考证:
牢狱所以系罪人。福善祸淫,天道之常。既犯罪在狱,便不能遽出,如何云存念是经即得解脱?夫所谓充枉自伸。其人平日,必定是善的,或宿世充愆,今生运限,或误失过失,他人挂误;或先亡连逮,救人被陷,一旦系狱,俱是冤枉。不怨天,不尤人,素患难,行乎患难,绝无意想,是净心定虑,存想真经矣。天相吉人,冤抑自白,不必分辩,自然伸理。不必旷日持久,天下无久屈之理,即时便得解脱。
牢狱,系囚曰牢;待对曰狱。今之监仓铺厂,轻重之狱不同,大率止以罪人之居者为言。二字非有两样分别。枷锁拘孪罪人,罹之者为有罪,乃变故也。
或云,牢字从牛,狱子从犬。不食牛犬,牢狱永免。不过令人不杀生,勿纵口,而以味招祸也。此经外之意,附记之。
经在利益,克枉自伸,即平日有过犯罪时,悔过自新,绝无怨望,经力拔济,久而不怠,亦必解脱。
文王,得道而圣者也。羑里之囚,修《易经》而被宥免。
公冶长,希道而贤者也。缧绁之拘,寻亦得出。
徐神公、张紫阳,成道而仙者也。昌邑之囚,三配之苦,以其笃修至道,妙传《悟真》俱得解脱。不惟圣贤,愚人若能除去维念,永信真经,牢狱之厄自解脱。
解疑:
太古无罪人,无刑狱。
轩辕捕蚩尤,制桎梏,画地以禁,刑狱之义起,三代后,刑狱之制全。
经在浩劫之先,元始说於天上。如何言牢狱?盖劫劫处处,有善有恶,恶自有孽,狱之理已在。经包万法,永利群动,理无不具,预言拔罪之效耳。释经云:念彼观音力,枷锁早离身。儒书云:君子怀刑。《大易》云:无妄之灾。何尝不言狱?则知经非近世之言矣,乃无始玄章也。要之,一念理,则福堂;一念私,则业狱。欲妄滞而不除,一身业坑,牢狱在矣。孟子云:人之异於禽兽几希。牢从牛,狱从犬。制字者有深意焉。今人与未来世,着力永信此经,劫劫处处,牢狱俱免。
功德品续二十二章
若为邪精鬼贼众苦所加,如法持念是此真经,众邪远避,自然安稳。
玉经神功,岂但解牢狱厄哉?若为一切邪魔精怪鬼贼、众苦所加,如法持念是此真经,众邪精鬼贼,皆远遁避去,自然安稳无事。
考证:
若为,即云如为也。
邪精鬼贼,凡不正者,皆为邪,通灵而逞妖异者为精,阴之灵者为鬼,伤人害物曰贼。或云,贼当作人之恶者。前段已云,军阵恶贼,悉自退散。如何此贼字,又作人看?大抵邪魔妖精鬼怪乘间伺隙,因人之不正以入。其来也,不知何从;其去也,不知何归。暗施残害,令人不测,故曰鬼贼。
上自天魔,下至土精、山魍魉、水怪异、木魅金精、火妖草异、禽兽之精、冰炭之怪、魑孽鬼灵,邪属甚众。
众苦,抛砖掷瓦,惊鸡弄狗要求祭祀,恼乱家宅。
或令人颠倒,精神恍惚,狂乱无端,奔走哀号,迷顽不省,戏跳呕恶,咆哮淫孽,醉痴损丧,寝食不安,日夜惶惶,生非平安,死有系滞,是为众苦。
加,以殃来加人也。
如法持念是此真经。既云邪精鬼贼、众苦所加,焉能如法持念真经?此云如法,非能易乃虑,一乃心,与道合真。诵此经,但依讽经之法,瞻拜礼诵,一切邪精鬼贼皆远避去。一云,如法持念真经,令道人替被苦者念经,皆除众邪远避去,自然安稳,不待符水驱缚,药饵告逐,闻经远避,受苦者自然得安稳,无众苦。
尝闻祖天师以法伏诸魔。玄帝修真,灭诸精邪,治人鬼。萨真人阐道,除邪魔。老君伏天魔。佛梵咒降魔。先儒范文正公宿战场,止闻小鸡声,鬼不为妖。程子伏大头鬼,又任众鬼移床,心如如不动,鬼皆潜伏。故云,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如法持念真经,秘密法典,至圣真言,了鬼神觑不破之机,邪精鬼贼有不远避者乎。
解疑:
要之,人身三尸、五穷、七魄、七情、六欲,杂念妄想,种种阴趣,皆邪精鬼贼。若了悟虚明,慧剑诛妖,欲尽,而邪精鬼贼远避矣。
功德品续二十三章
若人为求嗣息,如法尊重、持念此经,帝勑天曹,明检丹籍,九品之内,四果仙人,运应数合,降谪下生,为其作子,才辩明慧,人中尊贵。
经功,岂但能伏诸邪哉?若人因孤苦无子,为求嗣息,如经中尊重经典之法持念此经,上帝即勑天曹,明检查丹书仙籍,九品之内,四果仙人,运应轮转,数合临世,降谪下生,为其作子。与无嗣诵经之人为子,多才善辩,聪明智慧,得人中尊贵之果。
求,祈祝祷神以求也。或令人,或自求。有无子息,命系於天,若不可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可不求,况人资血气以生,凡有血气者,皆可生育。或亏损阴德,获罪於天;或阳差阴错,命犯孤寡;或胎中虚偏,或欲怒自伤,因而无子。人定回天,至诚感格,无不有子,故嗣息可求。
嗣息,继续曰嗣。或云,嗣,系也,继祖宗之统续,如系相接也。又云,嗣,司也,司传家之业,继口钻册也。息子以继先,如人之喘息呼吸,相继不绝也。且人之真息,生死之根,息住不绝气。有子不绝祀,故云息。太抵息,自心也。有子万事足,可以少息此心。故曰息。三教圣人皆有子。人何不知子息之重?
如法尊重,是重经。或云,自己尊重者,非也。
天曹,造命掌仙籍者也。
九品,上三乘、中三、下三,共九品也。释经云:九品莲花为父母。佛、菩萨、圆觉、声闻、阿罗汉、四禅、亦是九品。
四果仙人,须陀洹、斯陀含、阿罗汉、阿那含,降谪下生,仙佛以生人间为下凡,故曰降谪。
才,才艺出众。
辩,口辩超群。
明无不照。
慧无不悟。
人中尊贵,非即为君、为相、为师,有德有道,为完人肖子,则尊莫尊乎道,贵莫贵乎德,天子不得而臣,诸侯不得而友,参赞位育,裁成辅相,万代赡仰,三界推尊。故曰人中尊贵。
如法尊重,持诵此经,或自己、或令人求嗣,虽有明效,不可计日指望,惟知尊经,首罪谢过,终始如一,对此经如见玉帝,至诚敬此法宝,则灵章神功,默运造化,回天易命,嗣息自有。世间功臣,犹得荫子。太善人信真经、转法轮,为天地之功臣,宁不克昌厥后乎?若尊重此经,而嗣息不建,必其诚有未至,终始不能如法耳。世人勉之、慎之,自验经之神效。
功德品续二十四章
若妇人临难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母子平安,生福德男女,人所爱敬。
经法神功,岂但可以广嗣续哉。若妇人生产临难之月,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母子早分,平安无事,生福相有德之男女,人所爱亲而敬重。
女子已嫁夫家,则称妇人。
临难之月,当生产之际,性命所关,与死为邻,故曰临难。
如法持念真经。或未生产时,自己斋虔念经,或生产令人念经,即得母子平安,该生产之侯,无有留难,即时降生,母无损伤,子亦顺利,平坦安康,两有所益。
福,富贵康寿吉相之人。
德,圣贤忠义、孝友、有德之人。
男女,或男或女,皆有福德。
人所爱敬,可亲而不可狎,可近而不可玩,人乐就之、称之、羡之,如是曰爱。然望之而畏心生,即之而怠心息,不言而信,不动而敬,是曰敬。
解疑:
男为人所爱敬,可也。女如何为人爱敬?若福相全,德行好,不啼不戏,端重寡言,少动不嬉笑,少而老成,长而严洁,老死不变,人皆爱之如亲戚,敬之如尊长。爱非有狎心,羡其福德,世之罕有也。
考证:
母子平安。《诗经生民之章》赞姜嫄生后稷曰:首生如挞,无灾无害。姜嫄有德,故首生如羊子之易,不灾害,母安子亦安。
释经云:母子早离身。
道经云:临盆有庆,坐草无虞。
诵经功德,其应如响。
今《皇经》盛行世间,诵者亦有。妇人生产,或半产不及月,或灾害,或危亡,或鬼胎,或妖异,或刑克,母子平安者固多,不能两全;或两不利者亦有。或以为诵经未必有益,不知正法难遇。世人或不知此经尊重、此经利益,不闻其名者有之;闻名不知重者有之。或虚敬而不持诵,或持诵而始动终怠;或脱落混淆,或怠污颠倒,字误句差,解会失当,虽有忏谢之文,难得全经之利。皆人自误,不遇经功,遂以为诵经无益,是为谤法。呜呼,正法宜行,亲恩难报。救难利生,学道者之急务也。若教化世人,敬诵此经,则母子安、产难免,生善男善女,世间皆福德相,正道永流传矣。功德最大。观经者勉之。
皇经集注卷之六竟
皇经集注卷七
嗣汉五十代天师大真人张国祥校
状元方外隐江西吉水罗洪先阅
山东济南小兆臣周玄贞集
功德品续二十五章
若为求官进职,爵禄亨达,贵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职务迁转,子孙荣贵,世世不绝。
玉经之利,岂但有益生产哉?若为求官进职,使爵禄亨达,贵遇人君,如法持念是此真经,即得职司事务,升迁转进,子孙荣贵,世世不绝。
求官,无官而求得官。
进职。进,升进也。职位微小,营求迁转升进高位美职。
爵,命官为爵。
禄,俸给曰禄。
亨,亨嘉逸乐,贞吉悦利。
达,称意遂心,谋望通达。
贵遇人君。出常曰贵,爵禄亨达,且得君行政,受人主之知遇。君臣相遇,自古为难。贵而遇人君,则臣不虚贵,方为可达。一云,遇明君智主也。
是此,文非重,句法宜云尔。
职务,职有官守、职事,各有所司,故曰职。务,政务也。
转,转授美缺,或易闲散,作清要也。
子孙荣贵,或世官世禄,或荫子荫孙,安富尊崇,光前裕后,且荣且贵,世世不绝。虽非等天地,永世守,庆流后代,福泽绵达,相承不绝。虽数世,亦云久远。若孔圣人之至德,祖天师之神化,子孙历朝受封,是真荣贵不绝。
封爵诏禄,出自天朝官职,若不可求,资格相循迁转,若不可谋,况文须读书,武要知兵,学问功勋,假借不得,如何求进?夫官授有德,禄以养贤。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名。如法持念真经,诵法言,守圣训,心与天合,动与道俱,是大善人。或以言扬,或以行举,无爵而赠官,无职而赠禄,或有官职而升转,此用贤之常理。以德招徕,若或求之,广成、尹寿、巢由、严光;或为帝师,或为国宾,与之弗受,岂善人不可得爵禄乎。若汉之孔明,晋唐之旌阳、李泌、海蟾,皆修道而官者也。经云求官,又何疑焉?
要之,天爵良贵,吾身固有。超凡入圣,进德有阶。神化登仙,历劫不坏。《道德经》云:死而不亡。仙传云:子生孙兮孙又支。夫道尊德贵,仙传无穷。不慕世名浮利,修天爵良贵,由凡希圣,出尘登仙,永延不绝,是真能如法持念真经。
功德品续二十六章
若人欲求资财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经,即得财宝充溢,衣食自然,庆流子孙,传之后代。
此经利益,岂止遂求官之谋哉?若人欲求家资财用殷富,如法奉持是此真经,即得财货宝玩充满盈溢,衣食丰洁,自然充裕,余庆流及子孙,传之后代。
资,用也。身家所需曰资。一云,资赖也,言人赖此利生也。与赀义同。
财,财货也。亦财用也。
殷,实也,充实之义。
富,家道极丰,财用充足曰富。
奉持。钦崇曰奉,持守看诵。
财宝。财,货财之财。宝,货贝也。金银、珠玉、珍奇、玩好、采帛,希有贵重之物,皆称宝。
充,充足也。
溢,丰盈也。
衣食自然,不费心力,自然丰足也。
庆流子孙。庆,吉祥也。福泽绵远,奕叶相仍,故曰庆流子孙。传之后代,不止及一世之子孙。代代相传,后人永享安荣之福。
解疑:
孔子云: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甚言富之不可求,如何此云欲求殷富,如法奉持此经,即得富足,庆流后代?是言富若可求。子夏曰:商闻之矣,富贵在天。富虽可欲,有命存焉,天实主之,如何可求?然富虽有命,先儒云:富贵福泽以厚其终,所以报有德。如法持念此经,口诵天言,钦若昊天,是令德获福者矣。诗云:乐只君子,福履绥之。此之谓也。
或又云,大禹圣者也,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惟甘俭约。道家云,学道须学彻骨贫。此言持经足以致富,似以利歆人者。禹之自奉俭,圣人不私己之心也。道家之学贫,心无物累也。求富可得,乃设言持经之效。佛经云,所求如意,皆得满足。两教法门,大开方便,福利无边,有求辄应,无愿不成。若疑惑间断,始勤终怠,江应心非,无正信坚固圆满,心无至诚以感之,则虽求亦不得矣。观经者善体之。
尝考万物皆备於我,本有不资而富者在。柰何世人驰逐名利,竞浮华,嗜情欲,以假作真;贫者戚戚,不能持大道,诵真经;富者侈荡,不能弃智利,奉法言,甘至老死,自丧固有之富?老君曰: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贻其咎。戒人之逐外忘内也。今言求富持经之效,欲人改易求富之心以重经耳。噫,持经诚有效也。若无诚敬,且招愆矣。观经者慎之。
功德品续二十七章
若人被诸恶星之所照临,困苦床枕,如法持念是此真经,是诸恶星返降吉祥。
是经利益,岂但求富者遂哉?若人生命流年,被诸恶星之所照临,困苦床枕,睡眠不安,如法持念是此真经,是诸恶星化凶为吉,返降吉祥。
赤松子云:生民茕茕,各戴一星。然星之所照,有吉有凶,吉则千祥,凶有咎征。在三光之下者常避忌。
恶星,凶星也。如罗睺、计都、天破、天哭、天败、天退等星是矣。
照临,或生命分度,或流年值遇,或宅遇分野,当生当照,统属分临。
困,所如不遂,郁而不伸也。
苦,或贫厄疾息,危迫切身也。
困苦床枕,只是困危无聊,卧不安席,伏枕不宁之意。一云,床枕有惊。
是诸恶星,所该者广,凡天上凶星,命运宅遇当照,一切凶星是也。
返降吉祥,恶星照临,多凶无吉。如法持念此经,灵章运化,凶曜呈祥,凡所被照临恶星,不惟不见咎祸,返默锡福祉,降吉祥。
星之照临,命运分野,本有一定。如何持经,恶星降吉祥?天人一理,上下相通,感应之机,捷於影响。宋襄公有君人之言三,退荧惑舍。不惟君也,孝妇含充,而致三年之旱;贱臣叩心,而飞六月之霜,匹夫匹妇,皆可以感天地、动鬼神,但恐不至诚耳。一诚感格,片言可以孚神明,不言亦可以运造化;况真经为天地之宗,三景得之以开光。如法持念真经,奉至圣之玄章,悉贞明之秘要,凶星散,吉祥生,返祸为福矣。
人一也,惠迪吉,从逆凶。《中诫经》云:星之照临,吉凶惟人自召,作善则星光,大善则光显;无善无恶,其光微;小过其光散;大过其光灭。恶星之临,人有过,则恶报应;无过,则答征免;善则凶去福临矣。传云:一念之恶,为妖星厉鬼;一念之善,为景星庆云。休咎之征,系一念之善恶。真持此经,虽险灾大难,亦当退去,而困苦床枕、适然之厄,有不尽消耶。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亦此意矣。夫人能弘道,赞化育,若默转真经,入神达化,则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斡旋造化,永超尘凡,且鬼神觑不破,生死不相关,星辰岂能拘限哉?观是经者勉焉。
功德品续二十八章
若人命过,应入地狱,注名恶籍,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当为亡人持念是经,或安置道场,旛花供养,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同苦罪众咸蒙济度,承斯胜利,皆生天上。
是经功德,不但免在生之咎,若人命过死去时,魂魄应入地狱,注其名於作恶之籍,其父母师长、夫妻男女,当为亡人持念是经,或安置超拔道场,旛花供养,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同狱、同亡,同籍受苦罪众咸赖经功,得蒙济度,承斯最胜妙法利益,皆生天上。
命过,命过其数而死也。
应入地狱,或夙世今生有罪,应当入地狱,受罪报。地狱,若酆都、铁围、九狱、十八狱、二十四狱、三十六狱、七十二狱、无间等地狱。注名恶籍,注录其名,在恶案簿籍中,以施报对也。
父母师长,或亡者之父母,或其师傅,或其尊长。
夫妻男女,亡者或是妇人,或是男人,必有其夫其妻在;即夫妻不在,或有子孙,或有亲属之男女在。
当为亡人持念是经,其见在亲属。当为亡故之人奉持诵念是经。
或安置道场,或安立布置道场,遵道法,拔罪业,故曰道场。
旛花供养,旛,称赞圣号不尽,书之长旛,悬坚竿端,以风四表,扬宝光。花,献所有奇花,以迓圣神。上天扬法,有自然旛盖旌幢,天花绚采,以彰休光。世间但以旛置道场,示庄严,迓神庥。供养。供,享献也。养,以饮食供奉也。天上以清静妙法为食,天厨妙供,惟道惟恭。今世之五供养、十供养,不过空五有、除五苦、禁五乐、去十恶、念十真、住十信,以敬共明神,钦崇正法,奉持宝章,是真供养。今但以饮食、花果、珍奇供之,而无恭敬之实,抑末矣。经所云供养者,是诚心天然之供也。
即得亡者。鬼籍尽除,神生净土。一转此经,或立道场,即得使亡故者出幽冥,削黑业,鬼籍恶业,尽得除去,神生清净乐土。同受地狱苦之罪众一切咸得超脱,蒙受经法慈济拔度。咸,皆也。承斯胜缘法利,皆生天上。斯,此也。夫天福虽有尽,一持念是真绖,或立道场,即除亡人并伺苦狱魂之罪,使生天上;若永远奉持,功德岂有穷尽耶?噫,地狱无门,惟人自召;天堂有路,昧者难行。况生来正性,即帝真经,常持永念,地狱天堂,一切不染,永证玄真矣。方云善持经者。
功德品续二十九章
又此经所在之处,当有十天至真大圣、无极飞天神王侍卫供养,持是经人当得自称为正一真人。是人在处,自得十方至真至圣金刚力士潜护其人,如护己身。若出若入,游行之处,百邪避路,魔鬼殄除,精灵伏藏,一切灾殃不能侵近。是持经人命欲终时,更不见诸地狱恶相,即见天宫玉女持幢下迎,而生天上。如天福尽,下生人间,即得千生万生中常为国王大臣,圣贤庆会,国土清平,人民乐业,常得宿性通明。遵奉大道,展转修持,至登道岸。是持经人获福如是。
是经功德,岂但利益生死哉?又此经所在之处,常有十天至真大圣,无尽量飞天神王侍卫供养,是持经人当得自称为正一真人。是人在处,自得十方至真至圣、金刚力士潜护其人,如护己身。若出若入,游行之处,百邪回避,持经人所走之路,魔鬼殄绝,除去精灵,潜伏收藏,一切灾殃不能侵近。是持经人命欲终时,更不见诸地狱恶相,即见天官玉女持幢节下迎,而生天上。如天福受尽,下生人间,即得千生万生中常为国王大臣,圣君贤相,明良相庆,聚会一朝,国土清宁平定,人民安然乐业,常得宿性通明,遵奉大道,展转修持,至登道岸。是持经人获福如是。
十天,十方诸天。
飞天神王,飞身游护诸天之神王也。
侍卫,侍立拱卫也。
正一真人,至正无私、真一不二之人也。
金刚力士,两教护法,皆来护持经人。
潜护其人,暗中护持经人,如护神明自己之身,见诸神保护之切也。其持经之人或出或入,游行之处,一切邪妖、魔鬼、精灵达避伏藏,殄绝除去。殄,绝也,尽也。灾咎祸殃,不能亲近。是人命终,更不见诸地狱种种恶相。
天宫玉女,一本作天官者,非也。
幢,非旛非旌,大法幢也。下迎接导上天耳。
千万生为国王大臣,世世尊贵,如佛千八世为王世子,玄帝千世为王,千世为宰臣,老君历劫为皇帝王者之师。共安长乐,且宿性通明,大智大慧,不昧历劫良因。
遵守崇奉大道,反覆展转,进修操持,至登道岸。道岸,得道,如济海岸也。佛云到彼岸。《大雅》云:诞先登于岸。此之谓也。一云畔岸。持经功德,时刻有益,或利生,或利死,或少或众,或久或近,随愿皆成,化诚神矣。叉千生万生,遵奉无二,展转修持,始登道岸。可见大成之难也。观经者怛其志,可入最上。
功德品续三十章
又若有持是经人,(可能缺部分内容)
若雨下时,起大悲心,如法向空念此经三卷一徧,其雨所沾,面所向方,一切众生,五逆十恶、一切重罪,悉皆消灭;一切重病,自得痊愈。是诸众生命终之后,不堕地狱,神生净土,莲花化生,何况持是经者。又若有持是经人,或行於道路,值大风起,吹是持经之人。触身之尘,是尘所沾,一切众生,一切恶业,悉皆消灭,更不堕於三恶道,当生天上。故知持经功德,不可思议。
此经功德不但利一身也。又若有持是经人,若雨下之时,起大悲度世之心,如法向虚空念此经上中下三卷,周完一遍,其雨所沾濡,面所向方隅,一切众生,五逆十恶、一切重罪,悉皆消散除灭;一切重病,自得痊可安愈。是持经人所向方之诸众生,命终之后,不堕地狱,神生净土,不假淫秽,莲花化生;何况持是经者,其功德讵可量耶?又若有持是经人,或行於道路,值大风起,吹是持经之人,触身之尘土,是尘所沾,一切众生,一切恶业,悉自消灭,更不堕於三恶道中,当生天上。故知持经功德,不可思议。
考证解疑:
持经人无处不慈悲,非但雨下、风起,有大悲心,推言若雨下风起时也。甚言持经之效。大悲怜悯,衰矜恤念世间一切也。释教云,婆心太切。《诗》云:哀此荣独。又云,矜不成人。道经云:大悲觉世。持经者悯世人业苦,故起大悲心。五逆,不忠、不孝、不慈、不睦、不义。一云,不敬天地君亲师,不敬三宝,不持戒律,不修德行,不明心性。一云,滋纵财、色、名、食、睡。
十恶,杀、盗、邪、淫、两舌、妄言、绮语、恶口、贪、嗔、痴。一切重病痊愈。痊,安可也。愈,平愈也。
莲花化生,佛家言,西方极乐世界,莲花生人。道家云,青华长乐界,莲花化生。又云,欲生因莲花。言居世出世,不染一尘,妙法生生,无淫秽心。又如天地之初,自然化生成人也。儒者多以两教为妄。伊尹生於空朵,独非儒者之圣人乎?且人心如莲,知莲生,则心宗印矣。善哉,周子观莲,虽爱其处泥不污,亦必别有真见也。故为道学之宗。
三恶道,地狱、魔鬼、畜生。
不可思议,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见功德莫量也。
夫道之济世,真经利人,法雨浸濡,普润一切,响彻十方,利尽法界。儒家云,有如时雨化之者。又曰,树之风声。又曰,不疾而速,所过者化,所存者神,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故周公生,而无烈风淫雨,海外向化。人能终至道,持真经,无论雨水所沾,风尘所及,即风雨所不及,水尘所不沾,三千大千世界,永沾法利矣。故曰持经功德,不可思议。
功德品读三十一章
是持经人,若经涉於江河淮海,沐浴其身,是身所沾之水,其中众生,鱼鳌鼋鼉,一切水族,是诸恶业,悉皆除灭,尽此一报之身。命过之后,不复更受胎、卵、湿、化一切等身。是持经人口出一切言语音响,一切邪魔外道,闻者皆是清净法音。是持经人若遇诸神庙,能为其神诵咏是经,是诸鬼神得闻是经,即脱鬼趣,登证仙道,恭敬是人,如奉是帝。
是持经人功德不但及於人也。若经涉於江河淮海,沐浴其身,是身所沾之水,其中众生、鱼鳖鼋鼉、一切水族,其前世所造是诸恶业悉皆除灭,尽此见在一世报应之身。命过之后,得证妙果,不复更受胎、卵、湿、化一切等身。是持经人,口出一切言语音响,一切邪魔外道,闻者不知为世间言辞声气,皆是清净法音。是持经人若遇诸神庙,能为其神诵咏是经,是诸鬼神得闻是经,即脱鬼趣,登证仙道,恭敬是持经人,如奉是说经之帝。
经涉。经,历过也。涉,济渡也。一云,徒身过水曰涉,如吕祖朗吟飞过洞庭湖,达磨折芦过江是也。要之凡过水,不拘徒身舟船,皆曰经涉。江河海,皆注水之通名。淮,淮河也。
沐浴其身,以水澡洗其身也。
其中众生,水中一切生物。鳞者鱼,甲者鳌、鼋、鼉等。一切水生族类,诸恶业悉得除灭,尽此一报而已。死后不复轮转畜业,若羽、若毛、若鳞、若甲、若介、胎卵湿化一切等身。人虽胎生,此胎字不指人说,只言默属。盖龙为水族之尊,尚称业报,其下水族又可知矣。真持经人身口悉出金光,故言音所及,一切邪魔外道闻者皆是清净法音。
为神说经,神脱鬼趣。神虽灵响,露威光,彰报应,尚有趣在。闻此真经,脱其识根,拔其趣意,所谓融尽宿习也。登证仙道,上证真仙之道也。
神与仙之分别等阶。神虽有功德,而功勋显赫俱在,虽大神亦然。即大贤未融形迹,与入圣而不优之类也。仙则空五蕴,净九识,遣能所,融事理,虽分五品,比神鬼则高出矣。
夫圣人出,万物亨,山不潼,川不涸,鸟兽鱼鳖咸若。持经人沐浴之法水,水族亲沾,又不啻圣王之功化也。龙得法而高悟,法水均沾,有不超脱哉?此野狐之所以得法复人身也。若说经度神鬼脱其趣,如萨祖师度王灵官,普禅师之度关圣贤,令其钦神威,忘宿念也。故至今二圣之恭敬不衰。
功德品续三十二章
若人在世,不孝父母,不敬三宝,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作种种极重罪业,将命终时,若有道心正信善男善女,於亡者未气断时起大悲心,于其头边念玉帝尊号七遍,或二七遍,三七遍,四七遍,乃至百遍、千遍,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诸不善业,悉得消灭,更不堕诸恶趣,神升九天,何配受持是此经者?又若复有人自从往劫乃至今身,轮转人天,漂沉世域,积千愆万过,在於己身,若遇是持经之人,形影暂映其身,如为帝光之所摄受,或与同语,或闻其声,如奉帝言道语之所慰谕,彼人罪障永得除灭。
经之功德,不特下及物,上及鬼神也。若人在世,不敬三宝,杀盗淫妄,作种种极重罪业,将命终时,若有道心正信善男善女,於亡者气未
断时,起大悲心,于其头边念玉帝尊号,或一七、二三四七,乃至百千等遍,是其亡者生前所造诸不善业,悉得消灭,更不堕诸恶趣,神升九炁上天,何况受持是此经者。又若复有人,自从往劫,乃至今身,轮转人天,漂沉世域,积千般愆尤、万种过失在於己身,若遇是持经、之人形影暂映其身,如为上帝道光之所摄受,或与同语,或闻其声,如奉上帝法语道言之所慰谕,彼人罪障永得除灭。
三宝,道、经、师也。道为三教之宗,万有之祖;经为度世津粱;师为人天眼目,不敬所以有一罪。杀生、偷盗、邪淫、妄语,大犯者大罪,萌一念亦有罪。种种,非一端也,言不能尽记。
正信,至正诚信,一无所为也。
一七、二三四七、千百遍,或云,言道周天功化,亦是。
不堕诸恶趣,有善根,无邪念,故不堕恶趣。
轮转人天,或人间天上之福。一云,人中福为人天。漂沉世域,生死无常,如萍水浮漂,业趣难脱,似水中沉溺。世域,世间界域也。形影暂映,持经人形影,暂时照映造业人身,如同帝光之所玄摄神受。受或作授,言帝光授与者,非是。大抵光临人,则肃然敬心无念,故曰摄受。我受其光之法利也。
同语闻声。造业者或与特经者共语,或闻持经者声音。
道语,大道玄语。或云,道祖之语,太拘。
慰谕,慰,善言抚慰。谕,教诲命令也。
罪阵除灭,一切夙世今生罪皆释,往劫今生障碍皆除也。
夫经之神功,存亡受益,利及一切,惟正信人有是功。可见以至诚心为本。利亡者,利他人如此,持是经者功德又岂可量哉?观者勉之。
功德品续三十三章
又若持是经人造作长旛,书帝名号于其旛上,悬诸长竿,或在观宇,或在家庭,是旛被诸风吹所指方面,一切众生皆沾胜利,一切恶业悉得除灭。又若有持是经人书帝名号,在一切有声物上,或锺或磬,铃铎铙钹,一切道具法事之属,或以道场,或因戏击,或被风触,是声出时,或远或近,一切众生闻是声已、所有罪障悉得清净。
此又申言持经功德也。
长旛书帝号,长竿,俱解见前。
观宇,观中殿宇前。观,观也。神在无他心,惟一诚观之,故神居曰观。
家庭,家之庭前。
所指方面,风吹宝旛,所指方位面向也。
胜利,解见前。
锺磬铃铎铙跋,皆法乐,金属也。
一切道具法事之属,除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等乐,与有声物,或一切道家所用法事之具。
道场,用法具鸣帝号,可也。戏击如何亦有功?此戏非狂荡耍戏,或演习法乐,或幼小无知者,或凡愚不知,误鸣法器及有声物,或闲时喜乐,鸣有声物。
书帝名号,非帝之名。帝号历劫不磨,乃常住大名,故曰名号。今赞佛云洪名圣号,亦此意。
风触声出,被风吹触响物声出也。
远近众生闻声,罪障悉得清净。不拘远近一切众生,凡闻有帝号之声者,罪障消除,悉得清净。
考证:
古人制乐,所以谐神人,和上下,况帝号为玄祖荣名,闻者肃然,法音一振,神功无边。大舜作乐,百兽率舞,何况於人?
人闻兵器则威,闻戏具声则嬉,闻琴则和,何况法音?
一切有声戏具,无论也。
法具乐器,所以敬共明神,齐一众志。又书帝号,故闻者敬而罪灭。夫罪障所以报恶人也。闻法音,善心勃然,故罪障悉灭,得清净。今雷震一声,闻者敬畏,可以作证。
解疑:
今世悬旛,及书帝号於法乐道具法事,共一切有声物上者甚多,闻见者亦不少,罪障不除,何也?书号者非真有正信持经之心,闻见者以为故常,顽心不除,甚至轻慢,浪戏谤渎,自无善心,何以释罪。呜呼,经法帝号,功德难量。先真持经度自己,则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更以帝号度人,自永利矣。
功德品续三十四章
又若有持是经人了悟生死,深入山林,修真学道,或时登临,上山顾望,目所及处,山林溪谷,含生品类,有形无形,胎卵湿化,蠢动飞潜,种种物类,所有罪业,皆得除灭,身心清浄,命终生天;何况受持是此经者?当知是人即是道藏功德身也。
此复申言持经之效。
了悟生死。生死事大,理最难明。依父母之精血,得天地之理气,生也,所以生,不可知。精耗气散,神去形枯,死也,所以死,不可知。未知生,未知死,虽能达事变,观物理,明於言,不昧於行,未为了悟。若有持经人绝圣去智,除二障,断诸惑,融宿性,成大觉,证三元,登最上,了悟生死根源,即佛家云彻悟也。
深入山林。昔人云:小隐居山。既云了悟,高山平地,总属道场,修行何必入山林?大隐居市,理固有然。名山胜景,地灵人杰,真修者,虽无志於山林,幽山茂林,天造地设,以成仙境也。故逸人入焉。
修真学道。人生正性,至真无假,性道自然,不待学问,自情欲日滋,知诱物化,真者渐假,性道不明。了悟者於山中林下默加修持,以返天真,参学大道,了脱生死。《道德经》云:绝学无忧。此云学道,何也?彼云绝学,绝学之名象意识。此云学道,学旷然无为之道也。夫佛家以了悟为最上。此云了悟,方入山修真学道,则两门之品阶可知。
或有时学道人,登高临水,游历胜境,上山四面顾视观望,目力所及之处,若山若林,水汉涧谷。谷,山之沟壑虚深旷空者也。
含生品类,含大造生意诸品诸类。有形无形。有形,已生者;无形,未生者。亦有生而不见形者。
若胎生、若卵生,若因水因土,污下湿生,若无中生有,化生蠢动飞潜,大造之生,蠢然者物,含生运动,高而飞跃,深而潜藏,介飞潜之间走者,种种一切物类,所有今昔罪业,皆得除灭,身心清浄,无有系累,命终悉生天上。修真目望所及物类超济若此,何况受持是此经者?当知是持经人功德难穷,即是大道玄藏,不可称量,大功德身也。夫学道之人,心大慈悲,无不仁爱,未见闻者,心不可见,目望所及,一切物类,念其蠢动含灵,俱有法性,一意慈悲,默然神度,救拔出世,故济一切。有如是功德。儒书云,致中和,万物育焉。又立灵台,望氛侵,察灾祥,曲成万物,裁成辅相。天地之所不及,使人物生死顺受正命,返归化源,又有何罪业?赞孔子者曰:当年不能穷其学,累世不能殚其蕴。圣不可知之谓神。今赞修真学道者曰,道藏功德身。亦言其大无不包,深不可测,称赞难穷耳。观经者有得焉,方知是义。
功德品续三十五章
尔时,天尊谓玉虚上帝言:今我略说,未尽其妙。若广说之,凡流邪见疑惑不信,是经功德穷劫难言。
尔时,,解见前。
天尊,元始至尊也。
谓,告语也,元始告玉虚明皇天之上帝言。一云玉清玄虚上帝。
今我略说,未尽其妙。今元始指说经之时而言也。我,元始自己称谓也。略说,稍说大略也。未尽其妙,未尽言道之要妙与夫最上功德也。
若广说之,此经言持经功德,利人利物,利存利亡,利有形,利无形,利己利他,利天利地,亦云广矣。犹云若广说之,凡邪不信。此所言者,一世界人物,今昔天地存亡,若三千大千无量世界,从劫至劫,无量数劫,一未来世,一切未来世,无始之始,无终之终,若有知,若无知,若闻见,若不闻见,若思议,若不思议,若有尽量,若无尽量,一切功德,俱在是经,与持经者,若为广布宣说其妙,凡流邪见疑惑不信。凡,凡世庸人;流,流俗之类。如同流水,不能拔萃也。邪见,偏邪之见,不正大也。疑,智见不央,两可未定。惑,私意起,纷纷萦萦,是非莫知,杂乱无准见,故不信此经有无尽量之利益也。是经功德穷劫难言,穷无量劫数,亦难尽言。一云,穷尽历劫言不尽。大抵元始永在,劫数无尽,经功难穷,大道莫量,终是言不尽。夫大道无言,妙法无象,真经无字,可施可受,可见可闻,可言可得,皆第二义耳。故我太上化生无量数劫,说法万二千天,历度遐方,着经亿万,一化千七百年,谭经九万余度,犹云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孔子继往开来,启蒙万古,乃曰无知也。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谭经三百余会,着经律论三藏,且云我今略说,无力说尽。颜子卓立,心斋坐忘,亦云虽欲从之,未由也已。此经为万法之宗,其功德果然说不尽,最上功德。说也说不得。说了,人亦明不得。故儒家之无为而治,道家之真玄功德,佛家之身命布施,西来正义,皆不可以言传者矣。善乎,断轮之妙,得心应手。庄子,三教之宗匠也,故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六合之内,沦而不议,非不能言,言易起人之惑,不如无言。即夫子罕言命,性道不可得闻之意也。佛氏乃言许多世界景色,分诸事理,姑不论其茫茫无稽,即有所据,言不能尽者尚多也。从其教者以为佛说人所不能说,妄以为高,不知佛生外域,殊俗异类,要荒小固,环之者众,释氏就其见言之,中国不知。妄云佛见之广。试观中华,百里不同风,燕、越、泰、齐、山川风北,不徧历者不能知,况西域之远,可详考耶?即有史册,亦风闻杂记,宁保无差乎?人好异者多,不究是非,使佛果周知,如何所着经典不造唐文入中国,三番译,乃成章耶?既不知唐言唐文,所言者必其所邻之国,或效庄子之设喻言道,亦有之矣。人不细考,谬言高下,何其好异之过也?噫,不言诸界,不兹人之惑,略言功化,以启人之蒙,示真意,显正法,此道之所以为实益也。学者尚悉心究之。
功德品续三十六章
于时,玉虚上帝闻是说已,心生欢喜,不胜踊跃,瞻仰慈颜,稽首赞叹,而作颂曰: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云层峨峨。中有天帝,仁慈惠和,至道无敌,降伏众魔。天宝灵符,玉律金科,神仙亿万,幢幡众多。闻者罪灭,永出爱河。是号玉皇,穹苍真老,妙圆清净,智慧辩才,至道至尊,三界师,混元祖,无能胜主,四生慈父,高天上圣,大慈仁者。十号圆满,万德周身,无量度人,拔生死苦。
尔时,玉虚上帝说是颂十号已,诸天圣众异口同音,叹未曾有。
此言闻经钦受喜庆之义。
于时,于天尊说此经神咒功德品已竟之时。
玉虚上帝闻是说已,心生欢庆喜悦,不胜欢腾踊跃,瞻仰玉帝慈颜,稽首赞叹,而作颂美之辞曰:九天之上,谓之大罗,玉京金阙,俱解见前。
云层峨峨,峨峨,巍然高峡也。大罗金阙,法云祥光,层覆无极,峨然巍崇,峡广莫量。采和云,玉京官阙高嵯峨。
中有天帝,金阙中有万天教主之玉帝。
仁慈惠和,大仁大慈,至惠至和。惠,不是爱利,历劫生化,人物各足,无所不与,故言惠。至道威德无敌,降伏一切众魔。
天宝灵符,诸天宝崇玄灵真符也。一云宝作珍奇,不可从。玉律金科,玄戒天律金格也。
神仙亿万,侍宸圣众,百千万亿,法幢宝幡以为仪卫,众多莫量。闻名号法音者罪尽消灭,永出爱河。众生万有,诸业易断,惟爱难割,历劫漂沉,未能顿出,永出爱河,业根断矣。
是号玉皇,解见前。穹苍真老,玄穹无极,苍空莫量,无始真老。
妙圆清净,奇妙圆满,真清真浄。智慧辩才,大智大慧,妙辩宏才。
至道至尊,至道无极,至尊无对。
三界师,天地人三界之宗师。
混元祖,无始之先,天地未分,世界未有,帝真长在,历劫真宗。故
曰混元之祖。
无能胜主,三教万法,一切圣人无能比肩,皆以为主。故云无能胜。
四生慈父,四生,胎卵湿化。皆赖帝德,以生以成,善始善终,并以道济,故曰四生慈父。
高天上圣,诸天无如大罗天高,诸仙诸佛无如玉帝尊,故曰高天上圣。
大慈仁者,大慈大仁,无尽量者。十号圆满,自穹苍至仁者十号。玉帝行德神功,皆周完圆满如此。万德周身,帝德无边,此云万德周身,约言也。
无尽量度人,拔一切生死苦。
尔时,玉虚上帝说是颂及十号已,诸天一切圣众,异口同音,欺未曾有。闻此妙法,圣号至德,历劫难也逢,故圣众同称欢,未曾见此希有。一云,欺世间未曾有此。夫帝之功德若此之,观经者大悟真修,斯不愧矣。
皇经集注卷之七竟
皇经集注卷之八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下
天真护持品第四
护持品一章
尔时,昊天上帝闻说经法,从座而起,长跪帝前,白言:惟愿圣慈普为大众及诸天人、持是经人说利益事。
于时玉皇上帝,兴方便意,开利益门,宣玉匮科,传灵宝法,告於昊天上帝曰: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受持功德,扶危拔苦,利益存亡,神妙之事。众真稽首,俱发声言:臣等今日幸闻湛然常住之法,莫不上福诸天,徧周三界,三涂五苦,咸得消灭。惟愿慈悲愍臣等故,演斯妙义。
诸天圣众既称叹神咒功德品及帝号功德已,当尔之时,昊天上帝,昊大高玄天帝,非时称昊天也。闻天尊说经法。从自己所居之座而起身,向上长跪玉帝道前,奏白言说:惟愿至尊圣慈普褊为一切大众,一云诸天圣众听闻经者。一云世间大众,天上本无世人,经广度三界浩劫。二说俱是。及诸天天人,持是经之人,宣说经法,一切利益之事。于时玉皇上帝兴方便,拔度一切之妙意,开永利大益之门,宣玉匮宝科。此经皆玉笈琅函,珍藏上天,故云宣玉匮科。传玄灵妙宝大法,告於昊天上帝曰:汝今谛听。汝,指昊天上帝也。谛,专听见谛之意。当为汝说受持此经功德,匡扶一切困危,救技一切苦厄,利益生存死亡神妙之事。众真稽首,俱发声言:臣等今日幸闻湛然常住之法。人性灵明,不垢不净,无成无坏,不升不沉,本自湛然常住。知诱物累,自取灭亡,漂沉轮转,盲昧不明,不能湛然常住。鬼有趣,神有识,报尽复轮,亦不能湛然常住。今闻经法功德利益,宿性得融,根尘净尽,拔业识,除罪障,坚固圆满,是闻湛然常住之法,旷世奇逢,岂不幸乎。此法功力,莫不上福诸境诸天,徧周三界。解见前。三涂,天涂,地涂,水涂。五苦,色累苦心,爱累苦神,贪累苦形,身累苦魂,华境苦精。咸得消灭。
惟愿至尊慈悲愍臣等故。愍,矜恤悯念也。演斯妙义。
夫此经为最上妙法,故有如是功德。昊天上帝,不求妙旨,而请利益,非以效饮人。此经一言一画,亦无量法宝。知其效而真心奉持,斯无负说经之慈悲。
护持品二章
玉帝告曰:若有众生孝养父母,恭敬三宝,竭忠於君,不杀不盗,不媱不妬,不嗔不恨,不骄不诈,奉戒持斋,冥心大道,生尊重心,持诵是经,我即勑下,周流法界,徧传十方无极世界,勑命东方东华帝君青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东南扶桑大帝与其部众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南方朱陵大帝赤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西南太华元老与其部众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西方皓灵皇老白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西北皇天上帝与其部众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北方紫微帝君黑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东北冲虚天君与其部众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上方天皇大帝、昆仑苍老黄骑、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下方来和天君、名山大洞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
玉帝告曰,持经,非徒口诵也。若有世间一切众生孝顺事养父母,恭敬道经师三宝,竭力尽心,上忠於君,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嫉妬,不嗔怒,不怨恨,不骄傲,不奸诈,奉受道典清净玄戒,持守真正斋素,不怠忽,不躁急,坦然澹然,默任自然,栖神养静,法天凝真,冥心合於大道,钦若昊天,只奉道法,生尊崇珍重之心。一云,自己严敬不苟且,奉持诵咏是经。我,玉帝自言也。当作朕字读。即勑下周流诸世间一切法界,遍传十方无极世界。勑命东方东华帝君青骑,南方朱陵大帝赤骑,西方皓灵皇老白骑,北方紫微帝君黑骑等神仙兵马。东南扶桑大帝,西南太华元老,西北皇天上帝,乾方也。东北冲虚天君,上方天皇大帝,此非勾陈天皇,乃司天之神。佛云帝释天主也。昆仑苍老黄骑,下方来和天君,名山大洞,与其部众神仙兵马、无鞅数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覆护,保重护持也。持经者敬奉帝言道语,合德,与天与道合真,是大道身。道之所在,神人共崇,故帝令十方圣众覆护。然必於忠孝恭敬戒淫杀盗妄者。持经以德行为本,冥心於道,道自归之。或云,道流出家,不近君亲,以为不忠孝。不知道门玄戒极严,守持操修,不敢犯戒,亏体辱亲。至诚坚固,先报四恩,何尝忘君亲、不忠孝哉?故许真君着《净明忠孝经》,以见道之真忠孝也。
护持品三章
勑命十方一切金仙、四众八部、及诸眷属,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勑命十方天真大圣、飞天神王、三官四圣、二曜九星、北斗南斗、东斗西斗、中斗、二十八宿、周天众星、金刚力士、神王等众,各与部众,悉令下降,覆护受持是此经者。
勑命十方世界一切金仙。金仙,诸佛、菩萨也。四众,非世人四众,阴阳神众将卒四众也。
八部,解见二卷。
及诸眷属,四众八部之姻眷属类也。
十方天真大圣,十方诸天众真大圣也。
飞天神王,解见前。
三官,天地水也。
四圣,天蓬、天猷、翊圣、佑圣。
二曜,日月也。
九星,金、木、水、火、土、月孛、紫炁、罗喉、计都也。
北、南、东、西、中,五斗。
二十八宿,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周天众星辰。
金刚力士、神王等众,一切将部也。各与其部下等众。
考证:
经是帝勑,朝命所颁。三公、四相、两京九卿、群有司、百执事,贵戚异姓,亿兆苍赤,罔不钦奉。
玉经有众神之覆护受持者,帝命旌贤、辅有德也。人身有三元、四象、二气、九官、五行及二十八宿之度数,周天经纬,水、火、真志、大慧、操修、力行、妙法、善功,与众神等,故人之一身,身体毛发,皮肉血髓,筋骨神气,精华经络,辅我正性真气,命宝存焉。夫正性真气,即帝真经,三万六千神气,八万四千毫孔真光,即十方仙真、金刚力士、星曜神王部众。《消灾经》云:即有天真众圣、金刚力士各百亿万众护卫是经,即此意也。夫经不在言语文字,真意在吾心。神不在十方世界,而在吾一身。持心修身,不在诵读披阅,而在一诚默运,至诚无私。精神气全,圣可学,天可希,道可入,动罔不吉,神其佑之。三药耗,一真丧,自己之神衰气弱、精不充彻,与天违逆,神岂佑之?噫,人一也,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经云,覆护持经者,则知天福有德矣。帝德无疆,经利最大,惟人之敬受何如。
护持品四章
勑命隆魔力士、四天门王、五岳四渎、及诸名山、四海九江、十二河源、山林川泽,一切主者,悉与眷属,覆护受持是此经者。诸险恶处,令得安稳。勑命所在一切土地灵官、并沟渠等神,及一切诸大力鬼王,皆令覆护受持是此经者。
十二河源,今纪十三名,有二水共源者,故云十二河源。
勑命降魔王、天丁力士。
四天门王,东西南北四天门王也。
五岳,东泰、南衡、西华、北恒、中嵩也。
四渎,江渎、河渎、淮渎、济渎之神也。
及尽世界一切诸名山。
四海,东、西、南、北四海。
九江,洋子、钱塘、汉阳、浔阳、混同、锦江、湘江、乌龙、鸭绿等,一切江也。
十二河源,黄河为世界之脉,若昆仑、禹门、星宿海、火墩脑儿、及尾闾、发泻河水等根源也。一云,论黄河之源,昆仑有九井、七泉,不止十二。十二河源,盖禹疏九河,及汝、汉、淮水、泗水,为十二也。九河,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钩盘、鬲津、汝、汉、淮、泗为十二河源。黄河,则河之总神。若泾、渭、沂、汶、溱、洧、滹沱、兴洽、弱水等,及一切诸河,皆河之属也。
山林,尽世间山林。
川泽,尽世间川泽。水流曰川;泽,水泽也。
一切主,山林川泽主者之神。
悉与其春属。覆护受持是此经者。
诸危险艰恶之处,令其无虞,而得安稳,指持经者言。
帝之勑命所在,一切方所土地之神,一切感应灵官。
沟,无水注曰沟,或山或土。
渠,有水曰渠。等神,自沟渠之外,凡一切小神也。
及一切诸大力鬼王,皆令覆护受持是此经者。
帝经法旨,诸仙宝崇,诸佛受持,诸天奉行,诸神钦仰,诸人诵读,魔鬼自伏。实惟山得以镇静,水得以流长,所以卫护惟严也。持经者既为诸神之护,又乌可慢哉?一慢,则过深罪重矣。善乎,孔子曰: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知此为小人。观斯经,尚戒勉之。
护持品五章
令诸魔外道悉皆慑伏,潜形遁迹,高飞海外,远避他方。如是山林社稷祠庙血食之属,一切鬼神,当自消灭;五方行病瘟疫鬼帅、诸恶鬼神、并风王水怪、孽音业龙妖神、土精水魅、尽自消灭;五虚六耗、梦寐乖常、野道咒咀、蛊毒之类,皆自消灭。是持经人心欲愿者,一切如意,皆得满足。慑音聂。
令诸魔外道,诸魔,天魔、地魔、魔王、魔民、魔女。
外道,淫辞邪说,僻行杂法,旁门小术,私技三千六百、九十六种、三万六千等是也
令,勅命禁令剿除也。
悉皆慑伏。悉,尽也。
慑,惊畏心服也。
伏,收敛归伏也。
潜形遁迹。潜,藏也,藏其形象,不敢显露。遁,逃避也,逃其影迹,不敢停止也。诸魔之形虽外若妖艳,幻象奇美,真态实阻,不可见人。此经真法,破鬼之胆,碎魔之心,诸魔难逃其鉴,心畏法言玄律丹劲,自不敢留,恐露丑质。外道之言,欲以乱真。正道行而邪说息,大道尊而傍门废。帝命一宣,自不敢容。
高飞海外,魔行无迹,可以飞言。外道人耳,何以言飞?格心易虑,向化忘私,高腾海外,即俗语言,魂飞天外,魄散九霄耳。
远避他方,不敢居其故地也。
如是山林社稷祠庙血食之属,一切鬼神,当自消灭。山林,解见前。社,土神;稷,谷神。祠,司也,祀也,神之司临,祀而祝之也。庙,朝也,妾神於庙而朝祭也,血食享牲醴之祭者也。以上鬼神,皆宜祀者也,如何令自消灭?神邀祭祀,必为不直;民谄鬼神,必为不正。故萨真人收伏王灵官,改禁城隍;西门豹守济州,投巫於水,以禁河神。况邪有假神以感人,人有崇邪以诳俗。故胡颖经略广东,毁幻佛而杀妖蛇,杖僧人以脱愚俗。今云一切鬼神消灭,奉经旨,不你祸福,安然无威声也。五方行病瘟疫鬼帅。诸恶鬼神、恶鬼神,非行病鬼帅,乃世之厉鬼强神也。并行风之王,水中之怪,作孽暴龙,妖异邪神,土精木魅,尽自消灭。五虚六耗,精神气血身五虚,六脉衰耗。梦寐乖常,魂魄不宁。一云,五虚六耗,如天哭破败,丧门、太岁、大耗、小耗、飞康、空亡、黄旛、豹尾、九果、赤口、白舌、恶厌神杀凶星、作祸神鬼之属,一切辱事,野道邪法,咒诅妖语,或咒或誓,及蛊毒魇昧之类,皆自消灭。是持经人心欲愿者,一切谋望趁心如意,皆得满足,无有违逆。夫道德之士,鬼神钦重,凶邪尽消。祥桑之死,梓橦驱瘟,旌阳伏蛟,祖天师伏魔,萨祖禁鬼,皆有明效。噫,王彦方烈士也,盗愿刑戮,不令彦方知外道,诚有德之铃然者。但人之三尸、五累、七情、六欲、九识,下恶为害,欺不能正己,伏邪除凶。人能正进道,斩三尸,除五累情欲尽,识恶除,己愿尽而外邪消,凶散吉临矣。
护持品六章
或有未能遵依科教,修崇斋醮,但能清净持戒,专一信受,尊重敬慕是此经典,并同修斋;护持净戒者,是人功德坦然无碍,自在消遥,号人中圣,德慧长新,同诸真人。
能如法受持经者,功德莫量已。或有未能遵依玄科教典,修崇大斋醮,但能清净无染,持戒专一,持守道门戒律,或五戒、八戒、十二可从戒、十八戒二十四戒、三十六戒、七十二戒、百二十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女冠六百净戒,专心致志,持此戒品专一,坚固无二,信受尊重,信受奉行,钦严尊重,诚敬仰慕是此经典。或作但能清净持戒,专一信受,尊重敬慕读者,俱是。
并同修斋,护持净戒者。未能遵依科教,修崇斋醮、清净尊经之人并同修斋醮者,功德一般。诸神敬佑,护持是净戒者。一云自己清净专一,护持所守净戒。
是人功德,坦然无碍。坦,平也。宽,广也。心有二,则功德不实。戒不持,於功德有玷。心身清净,持戒专,信受切,尊敬经典,心无染,心无二,无有亏欠萦击,功德真实,自是坦然。又有何碍?
自在逍遥。人性生来,无拘无困。客感物累,忙忙苦苦,无复自如,焉得快乐。清净正信,无复物累,得大自在,常乐逍遥。
号人中圣,不惟为逍遥之人。消净正信,高出人俦,号人中圣人。
德慧常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闻见真而智虑融,物累忘而性真湛。德日新,慧日明,是德慧常新。
同诸真人,清净正信者同持经得道诸天真人。
夫所谓清净持戒,专一信受,尊重敬慕,非有计功之心,为人之意,无所为而为,绝无虚假间断。即孔子所谓造次终食,颠沛无违。即《中庸》所言无入而不自得。庄子着《逍遥》之旨,海蟾着《快活》之歌。佛家所谓大自在,儒典所谓日新,温故而知新,皆自然之效也。岂有所假借,又岂有勉强袭取之义哉?
噫,清净正信,虽不依科教,修斋醮,有是自然功德,可见道旨玄科,惟在实体经义。科教斋醮,普法品以演道化耳。陈希夷讽《度人经》成道,盖真持经旨耳。今之斋醮无明效者,有盛仪,无真修也。若清净正信,更修斋醮,则功益大。无斋醮,有真诚,功亦神。若无真诚,则斋醮,皆文具矣,宁无过乎。
护持品七章
尔时,昊天上帝闻是说已,即於帝前稽首歌曰:
大哉至道,无形无名。渺渺亿劫,黄道开清。神清朗耀,九炁吐精。玉虚澄辉,太霞高明。玉皇开化,溥度天人。三元道养,二象摄生。朽树故根,已枯使荣。蠢动蜎息,长生化形。怀胎含孕,俱得生成。亡者命过,魂归三清,魄受炼度,南宫飞升。今日大吉,皆得光明。五帝鉴映,普告万灵。天神地只,及诸河源,五岳四渎,及诸名山,洞玄洞虚,洞空洞仙,无极大圣,至真尊神,无穷无极,溥监度生。恶根断绝,玄都记名。众真班列,成听帝言。经是帝勑,保诵持人,至度道岸,无使灾侵。我奉帝命,一切咸听。
尔时,解见前。
昊天上帝闻是说已,指上护持功德言也。
即於帝玉帝也前,稽首歌称赞咏歌也曰:
大哉至道,大莫可量,至不可及也。无形无名,不见不闻,名亦强称。渺渺亿劫,无始无终,历劫无数,一云十万曰亿,要之举大数言,实无数耳。黄道开清,吉时庆会,天道开通。神清朗耀,神风永清,朗耀光明。九炁吐精,融,炎、演、昊、景、道、混、洞、浩等九炁也。吐精,黄道开死庆消,九炁呈辉,吐精炫瑞。玉虚澄辉,玉光虚明,澄然清辉,一云玉虚天呈辉。太霞高明,太玄霞光,大高至明。玉皇开化,开度教化。溥度天人,溥,遍也。尽度一切天上地下人。三元道养,天生、地成、人教化之,为三元道养也。二象摄生,乾坤造化,生成人物。终始宰制,故云二象摄生。一云阴阳陶铸为二象摄生,俱是正论。朽树故根,朽,坏也;故,死也。已枯使荣,枯,槁也。已乾枯,使再发荣。蠢动蜎息,长生化形,蜎飞蠕动蠢类,生不夭折,俱得脱其本形。怀胎含孕,俱得生成,人物胎孕,不伤不堕,俱得安然,生长而成。亡者命过,魂归三清,死者不经地狱,皆归天上。魄受炼度,南宫飞升,死者七魄受大慈真人炼度,魂神飞上南宫。今日大吉,指说经时言。皆得光明,人物咸济,幽暗开光。五帝鉴映,五方五帝照鉴光映。普告万灵,遍告一切鬼神。天神地祇,及诸河源,五岳四渎,及诸名山,洞玄洞虚,洞空洞仙,玄虚空洞,一切仙帝神佛将鬼。无极大圣,至真尊神,无穷无极,无尽量也。普监度生,溥遍监临,度化群生。恶根断绝,永除人物恶根。玄都纪名,玄都丹台,纪功德名。众真班列,朝斑侍列。咸听帝言,玉帝言也。经是帝勑,此经是玉帝劫旨。保诵持人,保护诵持经法之人。至度道岸,登升道岸。无使灾侵,一切灾难不侵。我奉帝命,奉玉帝命。一切咸听,一切人物鬼神皆德也。此申全经功德。
护持品八章
于时,昊天上帝说是歌已,告大众言:此玉皇妙法语、诸圣秘密言,路绝道断,微妙难思,巍巍大范,为神明之宗,保镇国土,拔度生死。尔时,昊天上帝说是语已,法筵清众咸仰道言,博得开悟。
于时,昊天上帝稽首称赞玉帝,既说歌已,告诸天仙真神将等大众言:此玉皇妙法语。诸仙圣皆有法语,大而可量,传而有限,或可知其始,知其终,或利生而遗死,或利人而遗物,或鬼神可识,或邪魔不伏,或无知无形,不能普济,非为奇妙。今是经功化无穷,威利莫量,一切获益,非常品也。乃玉皇妙法语,诸圣真秘密玄言。元始说经,如何云诸圣、诸至真闻受此经,皆宝重不敢轻泄。故曰诸圣秘。密言。
路绝道断,最上一乘。法非常闻,修真要路,入圣周行。情欲幻妄,到此拔根。爱念凡思,无复滋芟。轮回转生,一刀两段。故言路绝道断。一云,七圣皆迷,人所难行,亦是。微妙难思,深微玄妙,神不可以思致,难以思入,人心思所不易到也。
巍巍高大,妙范仙章,为神明之真宗心印。一说,言玉帝道范,为神明宗师。太拘了。
保镇国土,拔度生死。
尔时,昊天上帝说是妙法,至拔度等语已。
法筵,法会华筵。清众,清净圣众也。
咸仰道言。道言指玉帝言。或以为仰昊天妙法等言。
溥得开悟,尽得悟也。
考证: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文始经》云:圣智造迷,鬼神不识。佛在灵山说法,菩萨歜歜着耳听。玉皇法语,路绝道断,微妙难思,有何疑哉?为神明之宗,镇国土,度生死,亦自然之效矣。
解疑:
天下无道外之人,亦无人外之道。人物幽明皆道也。人性全真,万物皆备,一切化育,世界始终,皆吾性之真也。
玉帝道身也,经为道旨也。惟道则全功神化,妙本自然。人与同性也,宁不可以持经耶?知道在身,一心体道,生生世世无二,则圣真在我已。
护持品九章
於是,天尊而说偈曰:
玉帝功德大,玄理极幽深。生於浩劫前,运化於古今。我今说妙经,愍念诸有情。此诚极妙法,功德中功德。名号最上乘,无比为第一。大光明王尊,威德世希有。能破暴恶魔,皆令心降伏。能灭极重罪,皆令得清净。若人闻是经,或闻帝妙号,稽首生恭敬,一切罪消灭。十恶四重罪,五逆於父母,信心一称名,随声尽消灭。保护人天众,四相与五衰,三涂极重苦,人间凡厄难,凶年饥馑丧,毒药及魇魅,刑狱与冤家,军阵斗战苦,山林恶道中,虎豹豺狼众,红海毒龙类,迅雷风雨雹,水火及盗贼,蛊毒中心腹,失志发狂乱,蛇蝎毒恶虫,邪魔凶怪神,伺求人便者,由持是真经,普皆自散灭。恶病久缠绵,梦寐亦不安,非理欲残命,殄灭不为殃。缘遇是经故,安稳得自在。所有希求愿,财宝及富贵,以此经功德,如意皆称遂。神威自在仙,诸天十一曜,三十二天主,二十八宿星,灵妃玉女等,天神及地祇,三界虚空神,江海诸龙王,水火及风神,宫殿与宅舍,山林树木众,沟渠井泉神,由持是经故,一切皆拥护。衣食常自然,子孙臻富贵。出言人希闻,所至皆推敬。若为求男女,持诵此真经,帝诏下天曹,落籍天仙人,降谪生其家,为其作男女。显贵人崇重,七祖得超升。光大庆门户,延及父母亲。吉祥常炽盛,灾障不能侵。是故我今说,大众宜谛听。慈悲度一切,皆令达上清。凡音缵
於是,法筵清众开悟,时元始天尊说偈语曰:
玉帝功德大,玄理极幽深。生於浩劫前,运化於古今。我元始自言也今说妙经,愍念诸有情,功德中最上功德,无比妙法,为第一玄机。大光明王尊,光明无量,觉王至尊。威德世希有,玄威妙德,世间无有。十恶四重罪,四重罪,一云魔、狱、鬼、畜。一云雷击、灾疫、盗贼、刑狱。五逆於父母。孟子所谓五不孝,惰四肢、博弈饮酒、好货财、私妻子、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一云不恭信孝顺守礼,为五过。信心一称帝号,随声灭罪。五衰,珠冠碎身屈、头俯、眼沮、鼻喷、身无光、天衣敝、影露、神运不灵通。凡数运会遇也。克家,前业克相遇也。迅,疾雷也。雹,冰雨也。伺,暗侯人空便为害。非理欲残害己者,殄绝止灭,不为祸殃。东西南北,四八三十二天主。持经人出言玄妙,人所希闻,所至处人皆推心敬服。七祖,父、祖、曾、高、传支之祖、开林之祖、立姓之祖为七祖。炽胜,大光显也。慈悲度一切,皆令达上清,大罗界也。此偈元始着玉帝玉经功德,令人钦持也。
护持品十章
於是,天尊普告四众:凡人持念此经,受诵帝号,皆道根深重,宿有善缘。此经尊妙,普度天人。但精心恭奉,家国安宁,保命度灾,扫除不祥。天子王侯得奉之者,致国太平,凶寇自夷,边域不争,兆民歌唱,普天兴隆,运推数周,正道当行。有得之者,天真敬重。宝之秘之。
於是,元始天尊普告四众:凡世间一切人持念此经,受诵玉帝宝号,皆道根深重,即儒家所谓资禀清且厚,佛家所谓根器好。
宿有善缘,夙世往劫,广植阴德,预有良缘。盖至道难闻,法会难遇,庆宵难逢。有历世不闻正法,有闻而不信不悟,不周完,不蒙实益者。皆根器之浅,缘分之薄。今值法会,闻正法,蒙实益,皆是历劫修持,道根深重,宿有善缘。
此经尊妙,普度天人。但精心供奉,精诚恭敬,尊奉此经,家国安宁,保命度灾,保命延生,度灾消厄。自古圣贤,有生有死,灾厄常有,何云保命度灾?盖保天命而全正气,素患难而日坦然,生顺死安,吉凶无二,是持经之保命度灾也。
扫除不祥,经法所在,凶厄潜消;吉人天相,灾难永除,无有不祥。
天子王侯。天下之君曰天子,曰皇、曰帝,周则称王。近世称藩封一国之君曰王,分符世臣曰侯。古之侯分封百里。
得奉之者,得奉此经者。致国祚享太平,凶寇自夷。夷,平也。国有道,内顺治,外威严,凶人贼寇不作,自然夷平,四夷来王,天下晏然,边域不起兵争。兆民众庶,歌谣唱乐太平。普天下兴隆,富庶乂安。运推数周,贞元会运,推还时数,已周一运,正道当行於世。有得经法、湛然神化之道者,天真敬重。宝之、秘之。此经尊重,宝之可也。普度天人,乃云秘之,不几於私天道哉?盖大道虽然普济,不信者不可轻传。佛之正法眼藏,不妄示人。孔子曰: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上达必由心悟。轻之则为亵天。经云秘之,观者慎之,自知经义。
报应神验品第五
应验品续十一章
尔时,慈悲度厄真人、寻声救苦真人、济生度死真人、万福护身真人俱从座起,越班而出,俱白天尊言:若诸末世凡夫,虽宿有善缘,得遇是经,被诸邪障所隔,本末疑惑,不信是经功德。如是之人,见在、未来、於诸地狱得何罪报?惟愿圣慈,说其报应恶趣之苦。
尔时,慈悲度厄真人、寻声救苦真人、济生度死真人、万福护身真人、俱从所坐座上起,越班而出,越众神班次而出,俱白元始天尊言:若诸末世凡夫,虽宿有善缘,得遇是经,被诸邪障所隔,己之邪见、人之邪说,偏性拗妄,事障、理障、一切隔碍,本末疑惑,始不能信,后不能悟,上下扞格,不能融通,终始本末不得彻契,本末疑惑,不信是经功德,如是之人见在、未来,今世、未来世也。於诸地狱,得何等罪业报应?惟愿圣慈天尊说其报应恶趣之苦。人物业识,各有意趣。或善或恶,轮沉难脱。大圣至真,融宿习,拔根尘,净识业,绝诸趣,障执尽脱,不受转回,无诸罪报。大贤菩萨,小仙小圣,神将鬼灵,善者以作福为趣,恶者以作业为趣。善者无论,恶者自沉业狱,报应种种,欲出无门,欲免无计。报尽转生,舍此入彼,业缘牵累,复迷不悟,历劫颠倒,相循不止。此等业趣,实可悯怜。四真人上乞天尊,说其报应恶趣之苦。乃大慈悲度世心切也。
两教言报应,儒者以为不然。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传云:福善祸淫。又云,天人之应,捷於影响。何尝不言报应哉?夫子曰:君子怀刑。又曰,畏天命。故自不为恶。道义悦心,自无他趣。历朝於乡饮礼射,而讲读律令,教兆民,惟格人非心,匡翼其善心耳。两教之言报应刑狱,无非拔其业趣,使为大善也。噫,惟圣人神道设教而亿兆服。玉帝功德最大,故经明示报应,拔人恶趣,不为诡众。若自不修真,但以祸福眩人,是欺众也。观经者绝欲成真,免一身之恶狱,而后可以济世度人矣。
应验品续十二章
是时,天尊谓四真人云:若诸世间,刚强暴恶、不善众生,终日竟夜,对诸道像,无恭敬心,出诽谤语,是罪当堕五无间狱。若得值遇是持经人,设诸方便诱引开导,如是之人。能灭恶心,信向是经,彼人罪业净尽无余。
是时,元始天尊谓慈悲度厄等四真人云:
若诸世间,刚强暴恶,姓勇行粗者,不善众生,言行不善一切众生。终日竟夜。竟,亦终也,尽也,尽日尽夜。对诸道像,诸神圣像,无恭敬心,出诽谤语。诽,以言非之也。谤,以言毁之也。是不敬道像,诽谤神圣的人。其罪当堕五无间狱。五狱冥司大狱也。非圣者无法,故堕此罪。试观诽谤妖言之阳律,则知谤神之罪。若得值遇是持经人。值遇,彼此时侯,适相会逢也。
设诸方便救度之法,诱引开导。慢神谤法之人业根深重,一意执迷,无有信心。持经人大慈悲方便,启诱接引,开发化导,显彼良心,生其善念。
如是慢神谤法之人,能灭自己一切恶心,信向是经,信心皈依,专向是经。彼人罪业。彼,指慢神谤法之人,所在罪业净尽无余。业消罪灭,报对悉尽,永免充愆,不入转回,常清常净,恶报永除,再无不了之业也。无间地狱,业若难消,一心信向真经,恶根立断,诸尘尽灭,有何牵系,根尘立尽,业净无余。
夫神德经功,利益最大,两教甚言罪福,切示慢神谤法之罪。儒者每戒謟渎鬼神,岂儒不敬神、不尊经哉?《诗》云:无忝尔所生。张子云:不愧屋漏为无忝。又曰,存心养性为匪懈。两教所言,敬神尊经,使其存心修行,无愧於天地神明,尊信法言,体道成真也。儒者言不媚神,戒其邀福妄渎耳。事天,畏天、希天,尊先王之法言,对越骏奔,严敬不苟,儒与两教一也。若祭无益,敬不足行,天命不足畏,此敝言也。儒者亦切责之,宁独二氏乎?噫,善恶敬怠,一切由心。能绝情欲,去智识,空五蕴,除五累,则不在五行中,天地不能拘,五无间狱又何遭哉?佛云,称佛名号,火坑变作莲池。孟子云,诵尧之言,行尧之行,是尧而已矣。则真善功效立见。
皇经集注卷之八竟
皇经集注卷之九
应验品续十三章
又若有邪见愚执恶人,睹持是经,生诸恶逆,偏眼邪视,乃至起一恶心,发一恶言,妄生谤讟持经之人,其罪深重。命终之后,堕大地狱,永无出期。
不惟慢神谤经罪重。又若有邪见愚浊、执迷恶人,睹持诵是经者,目见曰睹。生诸恶逆,有不信心。故不知经为道语法言,持之利益,阿慢轻忽,厌恶谤毁,生诸过恶悖逆,偏眼斜视,不喜见经并持经人,无有正眼定观,偏眼邪视,轻藐憎厌,乃至起一念恶心,发一句恶言,妄生谤讟持经之人。讟,誉毁也。持经作善,不可毁,邪执恶人不知缘业罪福,不知持经之善,妄自生谤毁讟詈之言,加持经之人,其罪深重。命终之后。终,尽也。堕大地狱,无间狱也。永无出期。永,终也,长也。妄谤正法,业根深重,故堕地狱难出。
夫识见一也。见之不正则为邪。人一也,执迷不悟,则为愚、为恶。心一也,生恶念则为逆。眼目一也,偏眼邪视则为过。一念至微一也,起一恶心为业根。一语无几一也,发一恶言为罪本。君子成人一之美,嘉人之善,持经者当称赞也,妄生谤讟,是自作孽。人生本无业,自惹其罪深重,是大可哀。命终,是还造化旧物也,固无拘。乃一谤法,堕大地狱,死亦不安。其过如何永无出期。天心仁爱,上帝好生,惟神正直,不淹没人。今罪者无出期,岂天拘之哉。孽自己作,定业难逃。欲除己业,还须自信,至善不回,业根脱矣。噫,刑狱天讨,法本无亲,慈父不能庇其子,孝子不得私其父。至公者神,岂消自致之业哉?信经向法,自忏前业,如世人出首信诚,免其罪犯也。
人生世间,圣愚无二。即不能出言有章,声为律,幸勿出讹言而为恶口,不能行无过动。身为度,幸勿行=恶事而造身业。不能心无妄想,守至真,幸勿起恶意,造心业。不知大道,勿谤道;不能解经,勿非经;不能持诵,勿谤人;不明鬼神、生死、因果,勿起毁言。一心正信,久自明一道,渐成圣真,又何罪业之有?
应验品续十四章
至若在世男女,得遇是经,不生敬仰,秽手污触,荤口读诵,床榻不净,便将安置。或诵是经,讲习俗语,共同戏笑,以为常典。如是之人,命过之后,堕无间狱,永无出期,殃缘九祖,受考酆都,累及子孙,害缠后代。是人於地狱中历无量劫,受大苦恼,纵遇圣教,累承救拔,罪恶小减。又遇上圣殊恩,得离地狱,生饿鬼中,历千万劫,不闻浆水之名。鬼报得尽,生畜生中。畜生报已,若生人中,复生边夷外域,而复女身,贫寒困苦,癃残百病,受无量苦,人所憎弃,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轻斯经故,获罪如是。
此甚言慢经之报。不生敬仰,不敬重仰慕也。秽手污触,不净之手或请捧经卷,或披阅指点,污触轻犯此经。荤口读念诵持,食五荤、五辛,三厌之口也。床榻不净,卓几状榻、座器不净,便将此经安置供放。或诵是经,与人讲习俗语,共同戏笑,以为闲常书籍典章。是人不惟自惹罪报,祸殃缘及九祖。始祖、四昭、四穆,为九祖。受考酆都。考,孝察过失也。或作拷掠之拷。此即小鬼犯事,罪坐家长之义。累及子孙,害缠后代。积不善之家,叉有余殃,受大苦恼,罹大罪苦,烦恼无限。
遇圣教累救,罪恶小减,即蒙经功法功减。遇上圣殊恩,上帝恩赦也。得脱离地狱苦报。饿鬼千万劫不闻浆水之名。饿鬼腹大,咽喉微小,饮食难下。黑狱罗酆,不见浆水,亦不闻名。
生类莫蠢於物。鬼报尽,生畜生中,其业尚在。人世虽一,中国难投,男身难得,生边夷外域,而复女身,人中之不美也。
贫寒困苦,贫贱冻饿,困苦艰难。癃残百病,衰损残废,百病萦缠。受无量苦,言不尽之苦。人所僧恶厌弃,求生不得安生,求死不能即死,皆以轻慢此经之故。获罪业如是之重,亦可哀哉。
夫人生,参天地为三才,此身贵重,亲赖以继,光前裕后;道赖以传,所系匪轻。一慢经法,殃及己身,缘祖先,祸后代,受业报,何其愚之甚也?又观三教书,言男女法性,无有分别,在在处处,皆为乐土。《中庸》云:富贵贫贱,夷狄息难,素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今言外域女身,病难之体,为人憎弃,何也?盖无分别,皆自得者,道也。分等类,言罪福者,报也。报应明,人斯为善矣。呜呼,人一也,皆可为善人也,尚勉力进道,勿造业,而为人所憎。
应验品续十五章
又复有人,初虽信受,后复慢易,善恶童子上奏三官,黑簿书名,青编减算,身殁之后,拘闭幽牢,往复三涂,无由解脱。或於见世,受种种病,疥癞廱疽,以为果报;忧悲苦恼,日夜相煎。或身被横恶所加,或牢狱系锁,或非命自害,毒药所残;或被虎狼毒蛇之所瞰食,或为冤债之所牵引;或行山林,值遇恶人,被他屠割,推落崖岸;或被邪精魍魉之所残害,或值水火之所焚漂,或被刀兵之所横诛。轻斯经故,横丧天年,获如是果,获如是报,可不悲欤?可不痛欤?
此经法利,不特全不信者有罪也。又复有人,初虽信受无疑,后复怠慢轻易,善恶童子,纪录世人善恶之童子,上奏三官,黑簿书名。黑簿,录过之簿也。书慢易经典之罪。青编减算,纪功青篇,减慢易经者之算。身殁后,拘闭幽牢,刑狱囚系。往复三涂、苦累无由解脱。或於见生今世,受种种疾病,疥癞廱疽恶疾以为果报,偿其恶业。忧悲苦恼,日夜相煎,愁困日夜熬煎。或身被横逆祸恶所加。或牢狱系锁。或非命自己残害。或毒药伤残。或被虎狼毒蛇之所啖伤啖食。或为充家债主之所牵引受害。或行山林,值遇恶人,被他谋杀屠割,推落崖岸,以伤身命。或被邪精魍魉之所阴残损害。或值火焚而水漂。或被刀兵之所横诛。轻斯经故,横丧天年,夭横折丧,不得善终。获如是业果,获如是报应,可不悲欤,可不痛欤。既悲哀其苦,又痛惜其愚,此见天尊之大慈也。
证疑:
夫后一慢易此经,罪报无穷,则尊道信经,贵有恒也。久道化成,经功全验,尽被其德,领其效矣。人惟无恒,始勤终怠,无怪乎罪业之及也。抑自古及今,不才者问出,不持经,不闻经者甚众,获罪厄患者每有,岂皆尽慢经者耶?盖经以言道,不信道而无德,即慢经者也。无德有罪,即慢经之罪也。欲尊经消罪,当进道修德。
应验品续十六章
汝宜殷勤,依此奉行,勿生邪念。若诸念不生,万缘顿息,尘沙恶业随心消散,一切灾魔自然殄灭。此经功德不可思议,是诚无比最上妙法,诸经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
天尊谓真人云:慢经之罪报应如是。汝等宜殷勤恳切,依此经法奉行无失,勿生一切邪念。若诸杂念不生,无善念,无恶念,无无念无无无念,万缘顿息。空五累,除九识,离四象,绝百非,空万有,亡心一无,外缘、内缘、业缘、福缘、空定妙缘,宿世、今生,攀援未来,一切断绝,悉尽根尘,尘沙恶业,随心消散。世上尘,恒河沙,不可称数。如是众业,随信经心,悉皆消散。一切灾魔,自然殄灭。诸灾,诸魔,自然殄绝除灭。此经功德,不可思议。是诚无比最上妙法。三教,万法,一切无可比。此诚为最上妙法。诸经之王,两门之经,儒之书,皆不及此。为三教诸经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道虽人人可学,不信不敬者不可传,非人勿示,非重道之人不传示也。
解疑:
儒者不教自暴自弃之夫。佛不度无缘之辈。道法最尊,岂强不信之人哉?噫,信心进道之基,真志成圣之要,不信不可以授经。人当至诚励志,以为受经入圣之本。
应验品续十七章
若诸天人,五衰四相,轮回侵逼,能舍除妄想,受持是经,坐招自然,天福益固,身度三界,与道长存。
此经至尊,不宜妄示人矣。若诸天人,欲界六天,尚有欲乐。色界十八天,常有色象。无色界四天,以空定为乐。大梵四天,知空知无,虽无冀乐,静福有数。诸天之外,最上种民四天,无轮回成坏。以前诸天,等义不同,在种民下,有成有坏。五衰四相。五衰,解见前。四相,非人、我、众生、寿者,福相盛衰,德相盛衰,分四相也。一云生、壮、老、尽为四相。一云,不威仪、不神通、不快乐、不精健为四相。轮回侵逼,欲、色、梵、无色三十二天,久暂不同。其天人福尽,转生人间,皆有定数,故云轮回。侵逼能舍除妄想。逐缘妄生,或想福,或想慧,或想寿,或想空,或想定,或想上升,或想转降。言所不尽,心所不穷,皆名妄想。舍除杂念,一缘不生,空空无无,是舍幻念。除妄想,坐招自然,天福益固,不待思求,自然坐致。欲界、色界、无色、梵界,皆自所居,而得超脱。永不轮转,无毁沦,得大坚固,不入轮回。身度三界。能出欲界,於色界,及无色、梵界,天地人,出三有象,高度上霄玄境。与道长存。与道合真,浩劫长存。观天人宝经之效,则世人可知矣。勉之。
应验品续十八章
是此经典,无与等、无能胜,是大威德,大神咒,能令一切枯稿便生枝叶,花果茂盛,能除众生极重苦恼,能令短命众生而得长寿。此经功德不可思议,叹莫能尽。
不信经者业如是,天人信经效如是。是此经典无与等,一切诸经诸法皆出其下,无与等伦,无能胜,一切诸经法利皆不及此,无能胜者。是大威德,或除邪,或辅正。功德不能相兼,不名威德。今经法除邪灭罪,扶正成真,是神功妙德,恩威莫量,故云威德。大神咒,解见前。能令一切枯稿便生枝叶,花果茂盛。诸草,诸木,奇花,异菜,瑞芝,灵香,凡荣秀生类不能畅达茁育,一切乾枯稿损,此经便令复生枝叶,花萼果实,畅茂繁盛。能除众生极重苦恼。此经消诸业,利人之生;拔诸罪,利人之死。除魔难,保人快乐。历劫冤欲,终身烦恼,最重苦宛,累世难消者,此经便除其根。能令短命众生而得长寿。世人之生,七十甚希。此经保命延生,能令世间夭折短命众生益算延年,而得长寿。或云,颜子亚圣,年止三旬,是道德无益。何云经功延寿?盖死而不亡者寿。卓尔见道,颜子不死。经云延短命之寿,盖令众生见道死而不亡也。
此经功德,不可思议,叹莫能尽。称叹不尽也。噫,寇公忠义,枯竹成林;田氏孝友,稿荆复生。圣人在上,比屋可封,死生快然。会大道之全,功德无类不及也。观经者勉焉,自有最上功德。
应验品续十九章
若不宿植道本,广种福田,乃至经名尚不得闻,何况得见是经?
此经功德无尽矣。
若不宿植道本,本犹根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云道本。一作道种,非也。宿,夙也,预也,植,立也,树也,种也。道本,渐次进修,入道根本。道经云:大道无名。精修则成。孔子云:下学而上达。佛经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教皆重学问,为成道本。然道虽顿悟,须假渐修,实非一蹴能尽。若不宿世今生,预加修习,先植道本,广种福田。福田,积功有效,如种田等,故曰福田。外功,则修宫观、寺院、庵庙、堂祠、塔阁、社宇、桥粱、道路、行药治病,助国救人,符济,祈祷,广嗣,利生,除邪,去难,拔苦,拯贫。
内行,则慈悲,喜舍,忍辱,和光,普惠无私,坚固圆满。粗行,则施财物衣食。秘行,则念道思真,绝欲养神,积精累气。入圣超凡,种种不一。无量福田,皆广种之。种世田者,时岁旱涝,人事不齐,或不成收;种诸福田,小则小成,大则大效。阴德种种,若人不知,若说不尽,功德无量。若不种诸福田,乃至此经名号尚不得闻。无德无福,不闻经名。经云,正法难遇,此之谓也。何况得见是经。见此真经,即为道眼。无德无福,经名不闻,焉能得见?夫人之分量不同,承受亦异,有福无德,富贵而愚;有德无福,清贫而圣。德福并懋,禄位寿名。若遇正法,知见了脱,非历劫修习,功德无量,不能至是。佛会百万,正法付之迦叶;孔门三千,一贯付之曾参。道门法众,亿万万万,继太上心法,文始而已。观者勉之。
应验品续二十章
盖是经依三洞真格,八万劫一传,此清都至真上圣所宝,秘於玉京金阙,甚为微妙,难可得遇。如宿有仙骨,当为九天真仙之人,得遇斯文,承斯缘故,后当齍金宝从师告盟受之,方当承机应运,乃可付焉。不得轻泄,敬之、慎之。
此经非轻传也。依三洞真格。洞真,洞玄,洞神,此三洞品,载天律金科。真格,自然之数。八万劫一传。经八万徧元会运世之劫。一云,人生於寅,尽於酉。八时,共八万六千四百年,计大数八万余年。每年生长成收一次,亦谓之一劫。沙,尘数也。八万劫一传,此经普转大法,非常遇也。前说近是。此清都至真上圣所宝。上清玄都。秘於玉京金阙,非云玉帝之居。乃太玄宝藏帝经之阁。甚为微妙,赞经难可得遇,不易遇此经。如宿有仙骨,宿世进修,有成道分,骨相合仙。当为九天真仙之人,九炁天真上仙品。得遇斯文,得遇此经文。承斯缘故,承此当作仙遇经之良缘。后当赍金宝从师告盟受之。非但赍持世财金宝,告天立誓受经,献至诚无私,永劫不改之心,盟心天日,如白日青天,无有点尘,是真金宝,不毁者也。方当承机应运。方,始也,始当乘机会、应时运。乃可付焉,乃可传付此人。不得轻泄。泄,泄也。不得轻易泄漏经旨,言不传非人也。敬之、慎之。尊敬此经,不可轻忽,慎守此经,不可妄传。噫,知此经之重,人人当修良缘,以为受经之地。既受,永劫不可轻也。宝之、勉之。
应验品续二十一章
於是天尊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设使江河水,波浪能生莲,慈乌毛能白,如经故难遇。设使龟生毛,堪采为衣服,夜月能消冰,如经故难遇。设使蚊蠓足,堪构为桥梁,能载一切重,如经故难遇。设使黄口雀,能衔诸大山,掷之他方界,如经故难遇。设使一叶舟,力能载昆仑,浮度於大海,如经故难遇。设使诸水蛭,口能生巨齿,其大如象牙,如经故难遇。设使蓬蒿叶,能覆无鞅界,荫庇昆仑山,如经故难遇。设使乌枭类,同树一巢栖,衔食共反哺,如经故难遇。设使兔生角,堪用为梯磴,上穷有顶天,如经故难遇。设使鼷鼠等,缘於兔角梯,至天能食月,如经故难遇。设使驴颜唇,色如苹婆果,复能作歌舞,如经故难遇。设使蝇虫等,能饮锺石酒,迷荒而沉醉,如经故难遇。
於是元始天尊重宣经功之义,而说偈曰:设使江河水,波浪能生莲。江河水深,汹流巨浪,不能生莲。慈乌毛能白,如经故难遇。乌鸦生来纯黑,不能白。今言乌白,江有莲花,以见绝无,甚言经之难遇。龟本无毛,月本太阴。今言探龟毛为衣,以夜月消冰,只是以绝无者,见经之难遇。至於言蚊蠓足构桥梁,载诸重,言黄口小雀衔诸大山掷他界,言小舟载昆仑神山,度大海,水蛭生象牙之齿。蛭,水蝗小虫也。蓬蒿叶覆无量界,荫昆仑山。乌枭同巢,共食反哺。乌枭皆恶乌。兔角为梯上天。鼷鼠步兔角梯,至天食月。驴颜唇,如苹婆果色,复能歌舞。蝇虫饮锺石酒,迷荒沉醉。以上皆事之所必无,理之所未有。历历言之,以见经之难遇。夫大道人人有,真经个个全。愚人蠢物,皆有正性,悉可化度,何至如此类所绝无者,拟经之难遇,岂终不传耶?盖法品不同,此经最上,传之者未必如元始之真,受之者未必契玉皇之秘。扞格偏执,全经难晓。或不闻不见,或徒闻徒见,功德实效,语之茫然。未获全益,信乎其难遇矣。不畏难之难,至诚有怛,经功自遇。
应验品续二十二章
尔时,天尊宣说偈已,普告四众:世间若有持是经人名功德身,一切有情,被其荫故。持是经人名神通身,一切吉祥,咸臻集故。持是经人名清净身,是诸恶业,不能侵故。
尔时,元始天尊宣说偈已,普告四众。普,徧也。四众,解见前。世间若有持是经人,名功德身。有利於众为功,有益於众为德。利人利物,曲成不遗,名玄功妙德之身。一切有情世间动植,凡有生之属,虽土木金石,情性精魄在者,皆有情,故一切有情被其荫故,三教圣人,普渡永利。覆冒曰印。持经者,利己、利他、利人、利物,若有知,若无知,普惠共济,一切被其慈荫。持是经人,名神通身。人虽至灵,无有神通。经中妙法,至玄至神,大通无碍,持是真经名神通身。一切吉祥,咸真集故。三教圣人,永成不坏。咸,皆也。臻,至也。集,萃聚也。持经人为己则顺而祥,为人则爱而公,为天下国家则无所处而不当,,自致之福,千祥攸萃。天不爱道,地不爱宝,人服其化,物效其灵。一切吉祥皆集也。持是经人,名清净身。不染谓之清,无累谓之净。持经人万缘俱息,一疵不存不能侵故。侵,逼害也。自作之业,天降之殃,宿业今愆,先亡连逮,时岁之咎,命运之滞,星居触犯,魔鬼侵凌,人言物厉,一切干伤,是诸恶业皆化凶为吉,不能侵凌。夫有道之士范围天地,曲成民物,福履祯祥,天保勿替。吉人天相,无灾无害,真功德神通清净身也。人亦有身,而非功德神通清净,亦不真持经耳。勉之,自可以证其功效。
应验品续二十三章
持是经人名威德身,天魔异道不能摄故。持是经人名无等身,上帝遥唱,万神敬故。
持是经人,不但名清净身也,名威德身。解见前。天魔异道,诸天魔王,魔民魔女,阴暗魔鬼,及阿修罗,唂嘶罗,魑、魅、魍、魉、精、邪、怪、祟,世人诡诞,外道旁门,妖孽、艳、异等不正道。不能摄故。摄,招伏亲服也。魔异侵入,人迷服不觉,云摄。如佛门阿难,被摩登伽女摄入淫房,鞠爱抚摩,几毁戒体。今持经人了明心印,无私无为,默持真经,法力周完,道高德重,威德赫奕,不可称量。鬼妖丧胆,精怪亡形,一切邪魔,岂敢侵正。故天魔异道不能摄。阿难非不持戒,一念动於摩登伽女,是未悟心宗,持经问断,故伽女摄入耳。若非佛《楞严经》力,焉复全体。此《皇经》诸经之王也,受持威德,宁不万倍於他经哉。持是经人,不但名威德身也。名无等身,无等伦俦类之身。吉真。持经者最上无与比。即释经云,一切无如佛。儒书云,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上帝遥唱,上帝,非玉帝也,诸天上帝也。遥,远也。唱,乐世有进道之人,天音宣赞也。一云,谣唱,是作歌谣之谣。於理未妥,不可从。盖世间生男,万神唱恭;生女,万神唱奉。上帝好生,诸天称庆。有道之人诚格天地,动鬼神,与天合德,诸天帝欢庆。但诸帝甚尊,与他神不同,但依所居天宫常御处,遥闻天音以庆,次非歌谣之字。不然,何此曰上帝遥唱,继曰万神敬故?万神,非一神,所指者广。一切诸神,虽有崇卑,皆重道典。遇真持经有道之人,故无不敬也。夫人性刚明中和,比肩元始,本有大威德,无等伦也,惟不禁情欲,故邪入而神不敬也。吁,子夏贤者也,出见纷华胜丽而悦,非夫子真儒之教,焉能成高弟哉?人能一真无伪,永成道矣。
应验品续二十四章
持是经人名坚固身,恶劫大难不能损故。持是经人名道藏身,口出语言,鬼神仰故。
持是经人,不但名无等身也,名坚固身。世人生死无常,转回不知。或小功小德,福缘身世;或小根小乘,果位有限;或明而未了,易蔽易欺;或行而未成,易得问断;或度人济物,分量易穷,身如萍烛,难当风浪,非坚固也。真持经者心不退转,名坚固身,恶劫大难,不能损故。或小劫、中劫、大劫,元会运世,三界灭转之劫,物绝人尽,地倾天坏,四轮相触,五行并克,水火风灾,侵坏世界,万象空,诸法尽,诸乘果,四禅界,三阶九品,官神将吏,悉入转回,蒙再造难。真持经者得大坚固,超出劫数,永不退转。恶劫元运,宿业灾魔,意外大难,毫不能侵,贞达常变,亿世如一,不能损也。持是经人,非但名坚固身也,名道藏身。藏,藏也,臧也。道无所不包,无往不善。道藏无有不载,无用不臧。人身虽有限,性无不备。但不尽道,所以不成道身。真持经人渊存海含,法藏中包无量世界,故名道藏身。口出语言,鬼神仰故。答述曰语,自言曰言。人亦有言,鬼神不仰,盖词不诚,口过生,尤且不免,何以感人神、鬼神乎?真持经人言焉成信,出之有章,不躁不隐,不失人,不失言;或一言续千真之脉,或一言开万代之传,或一言拯人物之溺,或一语破死生之关,或一言尽天地之道,或一语括万法之玄,或一言悉鬼神之情状,或一语明劫数之升缠;一言而灭罪福,一语而露金丹。三教真宗,在经一言,人物共宝,鬼神所不识也。谁不钦仰哉?鬼神仰故,云尔已矣。夫三教大圣人历劫不退转,言语天人所共崇,坚固道藏之旨可征已。一持经者,何遽至是?盖一得永得,理之实验,人惟不真持经耳。真持如何?心斋为本,神化成之。
皇经集注卷之九竟
皇经集注卷之十
应验品续二十五章
持是经人名慈悲身,六道众生赖其善故。
持是经人,不但名道藏身也,名慈悲身。大仁大惠,济度无穷,乃名慈悲。人惟物我异念,久暂殊心,不但普济永利,有失慈悲;即有所惠有所度,有限难久,亦非慈悲身。故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小惠私恩,非普济也。真持经人非常身也,大慈身也,大悲身也。何以见之?六道众生,赖其善故。世界之类,尽於六道。六道至众。六道之众,难尽济度。一天道高高在上,其福清长,不见所生,奚云其众?惟天虽高,犹有三界,欲、色、无色,俱有成坏,纵福有长短之期。除各天主外,信正道可久存。其诸天人,一切所有,天上品类,俱非常住,有始有卒,皆名众生。二人道,人为万物之灵。虽赞化育弘道法,贵贱异位,男女殊形,伙然繁以庶,亿兆林林,不可胜计,是名众生。三魔道,天之魔王、魔民、魔女、精邪、怪异、妖孽难穷,是魔类众生。四地狱道,五无间狱、九幽恶狱、十八大狱、三十六狱、七十二狱,冥涂苦恼,狱类一切众生。五饿鬼道,阴酆溟渎,大力鬼王,鬼使,足长首大,腹广喉微,千万劫中不闻浆水。如是饿鬼众生。六畜生道,胎者,卵者,湿者,化者,羽、毛、介、甲,鳞、蛰、形色蠢然、沕然,畜业一切众生,悉荷持经慈恩,超济覆护。固天人之福,解人中之厄,除魔狱之沦,灭鬼畜之报。一界、千万界、三千大千诸世界,六道一切众生,除业增福,赖其善故。是云慈悲。夫语六道,则尽类矣。言众生,则尽众矣。诸界皆然。则无始前,无尽后,不可思议称量者,皆赖此真持经之善矣。信乎,大慈悲也。噫,先自度而后度人,欲济六道众生,尚永持真经,以成至善而后可也。
应验品续二十六章
持是经人,名大道身,出入所在无怖畏故。
持是经人,不但名慈悲身也,名大道身。道本无形,人身有象。人性备道之全,得天地之理,得天地之气,若云道身,人人有道,人人不尽道,则父母生身,谓人之身可也。四大易散,云幻身可也。物而不化,云凡身可也。醉生梦死,云无知身可也。朝暮忙忙,甘至老死,云业身可也。不修不学,轮回难脱,云罪身可也。秋香易度,华表无多,云色身可也。男女殊形,老少异状,云无常身可也。大限到来,六亲难顾,云独夫身可也。风雨寒暄,切迫肌肤,云受苦身可也。此世人无有道者也。真持经人得法成真,是道身也,非凡身也,名大道身。出入所在,无怖畏故。怖,惊忧。畏,恐惧也。惟持经人,名大道身,出则坦然,入则无累;或出或入,清净脱酒,无不泰然;何忧何惧,凡其所在,无怖畏故。
解疑:
儒者云: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恐惧非畏乎?况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在人,个个不无。此云,出入所在,无怖畏故,若於戒慎恐惧相反也。是不然。戒慎恐惧,遏人欲,存道真也。七情之具,见人性体用全备,欲人慑情归性也。若怖畏之心,内见未定,生於外患,有所恐惧,不得其正也。故夫子云,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出入所在无怖畏,身与道一,触处泰然,何畏之有?儒者云,见大心泰,与此互相发。夫持经者出入无怖畏,皆自然也,非强制也。强制,则告子之不动心,终非见道。自然,则夫子之不惑从心,孟子之不动心,皆与此经义同。善乎,两教之言心学曰,如如自然,巍巍不动,神化之道具是矣。若勉强把捉,不需自化,持之不永。效之欲速,虽不怖畏,亦非此经义也。
应验品续二十七章
持是经人,名良医身,善行妙法安乐人故。
持是经人,不但名大道身也,名良医身。医者,宜也。药与病宜,除其疾障也。世医察形辨理,愈人之疾,拯人之急,以药去病,利人之生,有神圣工巧之名。真持经人非世医也,无凡医也,不言海上之方也。金针默度,名良医身。善行妙法,人生气质,杂揉者众,气失其平,有生来之疾,有有形之疾,有无形之疾,有一身之患,有一家之患,有一国天下之患,有一世之患,有累劫之患。疾苦牵缠,相循无尽,父母所不能训,圣贤所不能化,王法所不能禁,医之无药,救之无方。持是经人不诡异,不强渎,妙用适宜,良法当可,不苦口、不逆耳,不违汝心,不累汝身,不强人以难,不诡随以纵,善行妙法。安乐人故,妙法一行,聋者开聪;再则盲者目明;三则喑者能言;四则跛痾积逮起行;五则久病痼疾,一时复形;六则发白返黑,齿落更生;七则老者壮,少者强;八则妇人孕,鸟兽胎,已生、未生,皆得生成;九则地藏发泄,金玉露形;十则枯骨更生,皆起成人。消一切灾,度一切厄。魔异冤债,永不侵凌;九祖六亲,往劫、未来,人我安平,幽无对系。物阜身轻,不但起人之沉痾,抑且消变於未形。诚勿药而有喜,永保命以延生,非一方一技,安乐人一身之医。天医最良,众生慈父,善行妙法,安乐人者矣。夫此经登真之大道,淑世之奇方。人人本有,自迷不悟者也。善持真经有得,宜济世矣。何末代自私念起,稍得一二,不慈人物。如秦越肥瘠,两不相关,始不教世,终以自快,暂明复蔽,不能成道,甚可惜也。噫,知经不度世,非也。不知强以为知,好为人师,妄自传度,又大过也。能除二病,勉力了明此经,斯可以普度。
应验品续二十八章
持是经人,名光明身,常为帝光所摄受故。
持是经人,不但为良医身也,名光明身。人性虚明,无所不照,气拘物蔽,昏掩其明。真持经人性天朗耀,心地开通,光明常显,命蒂精融,如太虚之无云,如日月之代明,浩然充塞,盛大流行。诚光明身,非污暗者也。常为.帝光所摄受故。帝,玉帝也。帝光普照,无所不及。人自卑污,难以承受。今持经人履践天光,丹耀金庭,宇泰定而天光发。上帝昭格,光映玄空,持经仰受,太和景明。帝光摄入,保护持经。持经蒙化,永保常清。光明交映,持经之人。信与天合德,日月合明。
尝闻天道下济而光明,本无私亲。人受天之明命,本大光明。然性本无染,心贵虚明。人贪欲乐,不能使灵台无物,如日月薄蚀,云雾蔽空。若不文其过,绝欲还理,一时之暗旋即廊清,四通八达,明者益明。天光有不焕,帝光有不临,未之有也。人乃自暴自弃,念头营营,昼作夜息,心无少停。为者既妄,念复不清,与天相悖,故昧真经。稍然有觉,过成业生。罪报森然,轮受不轻。不能速改,以辞文之,则天不可欺,神不可瞒。人之视己,如见肺肝。此性何在,忍欺心若是也。所以天命之佑,帝光祥护,必在真持经修道成真之人。真持经名光明身,为帝光所摄受也。噫,人一也,明德同也。人何不持经尽道,克当上帝之心?
应验品续二十九章
持是经人,名自在身,天宫妙境神能游故。持经功德,说不可尽。
持是经人,不但名光明身也,名自在身。三灾、四杀、五行、六害、七伤、八难、九星厄、十恶业,一切无牵,永除业根。证三元,空五蕴,离四相,绝百非,除万有,超载劫,真解脱大自在身。天官妙境,神能游故。是持经人,玄功如意,身得自在。凡诸天宫,一切妙境,碧路瑶阶,虬墙彩壁,玉京金阙,紫府黄房,琼楼玉宇,问苑瑶池,玄都上境,秘院丹台,宝林香径,神室绛官,法桥锦槛,皓殿赭庭,及瑶草琪花,冰桃雪李,交梨火枣,丹馔琼浆,道光玄瑞,彩霞云祥,神舆法驾,法宝天人,诸品奇英,神游定观,悉历胜游,非常人所及。持经功德,说不可尽,甚言功德大也。
夫所言持经功德种种,人物幽显存亡今昔,一切并利。邪魔伏,帝光临,神游诸天,尚言不尽,则功德无量矣。说经至圣又何如哉?噫,经功最大。当至诚永持矣。
应验品续三十章
又若道士志人,能结坛诵经,着新净衣,於夜半后阌阌字真形,作暗非也寂之时,独处清净室,叩齿九通,东向端坐,诵咏是经。於是时也,天真御几,玉妃拂筵,万神班列,诸天临轩,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持是经人名十二功德身,慈济无穷矣。又若道士志人。道士,修道入玄之通名。志人,有志之人也。或作至人,非也。盖得道成真,方名至人。观经者,但以后有天真玉妃,万神诸天,三界五帝,御班侍迎等句,以为当作至人看。不知经是帝勑,所在诸神供卫,遇持诵者,即愚夫凡妇,衰叟蒙童,神敬是人,如奉是帝。持经诚敬,福德无量。怠慢则咎殃立至。诸神侍迎,敬其持真经,不必至人,况结坛新衣,夜半静室,叩齿东坐,此学者诵经之常规,非所以论至人,故知为志人无疑。能结道法,坛场讽诵此经,着新作洁净衣服,於夜半后阌苟曲二音,大昧时也寂之时,独处清净室中,叩齿九通,面东向,端身定坐,诵咏是经。於是时也,於是志人如法清净诵经之时。天真御几,诸天至真,临御法几玄案。玉妃拂筵,灵妃玉女,拂清法筵。拂,荡也。钦敬清肃之意,非拂逆之拂。筵,法席也。万神班列,世间帝王勑令所在,群臣班列。皇经为玉帝秘言,元始法旨,志人持诵,即读宣帝勑一般,万神悉皆班列拱奉。诸天临轩,一切诸天帝真法驾临轩。轩,玄案也。三界侍卫,三界,天界、地界、水府界。三界诸神将史、侍列护卫。一云,志人诵经。三界,当作天、地、人。然夜半静室,定无人在。为天地水部三界无疑。一云,欲、色、无色三界,亦不是。五帝司迎,五帝,五方五灵五老上帝也。一云,五岳尊帝也。以前有万神三界字,中有五老,此当作五岳万神。三界中有五岳,此作五老是也。经中有五老启问,故开经,五老司迎道祖。司,主也,承也。迎,迓也。觐礼虚皇之义。一云,司迎,持经之神升玄,亦是。夫观诵经之虔,诸神备护,则不诚。诸神鉴报,必有之矣。见闻经者,当凛然恭持,不见闻者当惕然求遇。严若诸神之临,不求应见之效。无思无为,密密持真,一身之神,森然永保玄真经矣。勉之勿怠。
应验品续三十一章
又能闭目静思,存想是经,不觉身处三色云气之中,俄见其身光明赫奕,上升天宫,众真下迎,心有所请,一切应奉,仙丹妙宝,随意自得。宜当依科,冥心奉行。
不但虔诵是经,得诸神护,又能闭目静思五蕴之害,色为第一。色之乱心,目实之。奉持真经,身心宜,闭目以静,心自大定。然道之玄微,非思不入,妄思又所以乱真。闭目静坐,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默嘿思索,密入深机,此诵经之大要也。今言静坐者,两目半垂帘,不全闭,恐作鬼窟活计,不知阴趣杂念,是曰鬼窟。若心清净,闭目何害?时人心不决烈,闭目疑生,故半开眼,不着睡魔疑心耳。若善恶两忘,无无亦无,真道自入,闭目何妨?垂帘之论,玄师防无志者魔惑耳。且半垂帘义,闭目不观,内有真照,心法惺惺,光明不昧,如垂帘听政,虽不观看,当应者无不周知也。此修道之机括,故论经而并及之。存想是经,此存想不是招摄经中景象功效,对此法品,如见玉帝,念道思真,不敢轻易。徒口诵经,静存此心,密密研穷,经中至理。体之身心,云存想是经,不觉身处三色云气之中。云气蒸成於天地。思经大定,与天心合,念念真善,庆云乃生,不觉身处青黄白三色云气之中。心身静正,龙虎蟠旋,故有是三色云。若修真成则五色云拥,九霞光泛,又不同耳。俄见其身光明赫奕,上升天宫,众真下迎。俄,少倾时也。俄见身光焕发,盛耀炳蔚。余解见前。心有所请,至天宫心有所请求。一切应奉仙丹妙宝,随意皆得。一切应当奉献元始玉帝仙丹妙宝,随意请求,自然皆得。不可言求宝,应奉自身。宜当依科,宜当遵依科教。冥心奉行,解见前。夫经本人性之真,默悟永持可也。以存想言之,似落第二义。儒书云,恍惚不见之图,俨然无形之视。又云,洋洋乎如在其上。岂亦第二义乎?噫,上智者少,中人最多。若不操存,求不闻之亦式,焉能尽人合天,超凡以入圣耶?学者思之。
应验品续三十二章
此经乃至三世金仙、十方大圣,皆从此经,依科修奉,故得超证无上妙道。是兹玉帝,诸天之师,众圣之王。
此经不但持诵志人,当依科奉,乃至三世金仙,过去世,见在世,未来世。金仙,金丹不毁,太玄真仙也。十方大圣,四正方,四隅方,上下方,十方灵宝尊神,至真无极大圣,皆从此经,依科修奉,解见前。故得超证无上妙道。进修不同,成就各异。证道阶品未至,不为无上。如神、人、地、鬼等仙,如欲、色、无色天神,如菩萨、声闻、罗汉、佛乘,如化、大、美、信、善人、贤者等儒,皆非其至。如天仙、文佛、圣不可知,神、儒方名最上。金仙大圣,依科专奉此经,与帝真合,故得成最上仙,超脱高证无上至真妙道,不落诸天福德之果。是兹玉帝。兹,此也。诸天之师,三十三天,三十六天,万二千天,三千大世界,一切诸天,皆从《皇经》而证大道。玉帝乃诸天之师,化成众真者也。众圣之王,诸仙,诸儒圣,诸佛,诸天,诸神,一切众圣,修让其德,度让其功,证让其尊,浩劫钦崇。众圣之王也。噫,人有天君泰然,则道可得。若不修心了悟,与天合德,虚崇上帝,抑过矣。戒之思之。
应验品续三十三章
是故,凡夫值遇是经,精一修奉,乃至五帝辅翼,召使群仙,御役神官,运导阴阳,千灵敬仰,万神摄伏,百邪避路,群魔束形,命过之后,即得南宫受炼,飞步上清,逍遥自在,与道长存。
不特金仙大贤,从此经证道也。是故凡夫值遇是经,世间凡夫,因缘际会,值遇是经,精一修奉,精诚专一,修持崇奉。乃至五帝辅翼,五老上帝,不指五岳,辅助其进修,翼加其不逮。召使群仙,御役神官。召使,令而使之。群仙如命也,御役,制而驱之,神官供役。经云:修道志人,中可以役鬼驱神。虽凡夫精一持经,伏道法力,自能召仙役神,运导阴阳。惟精惟一,允持此经。自以斡运造化,开导阴阳,千灵敬仰,千灵恭敬胆仰。万神摄伏,摄,惊畏心服。伏,敛神默伏也。万神摄伏,不待作持。百邪避路,百邪远避道路,不敢触犯。群魔束形,诸魔束敛其形,不敢显露。命过之后,解见前。即得南宫受炼,南宫,朱陵府,度魂炼魄之宫也。受炼,受南宫炼度也。飞步上清,飞神步上清天界,此非上清境,但言升天耳。逍遥自在,不经地狱,不受业报,无拘无系,自在逍遥。与道长存,初受持经,虽非至,精一修奉,心契於道,无滞无牵,魂神清净,不复毁沦,与道长存。此道典之所谓死而不亡佛经之所谓一悟便了也。夫一凡夫精一持经其验如此则知至诚之功效。虽下愚,亦可以尽道也,观者勉焉。
应验品三十四章
又复世间众生得闻是经,心生渴仰,能於家庭择清净处,画帝尊像,日夜虔虔,晨香济济,香花灯果,尊重供养,称赞圣号,瞻礼诵经,是人当得三十种上妙功德。
一者诸仙赞重,二者先亡生天,
三者宿殃解脱,四者所往通达,
五者无盗贼事,六者所求遂心,
七者除水火厄,八者横事潜消,
九者夜梦吉祥,十者疾病不侵,
十一者智慧聪明,十二者人见欢喜,
十三者衣食丰盛,十四者子孙荣贵,
十五者六亲见喜,十六者门族和睦,
十七者除三恶报,十八者转女成男,
十九者形容端严,二十者为国大臣,
二十一者生为帝子,二十二者鬼神钦仰,
二十三者得宿命通,二十四者诸神护念,
二十五者九族受荫,二十六者处世长年,
二十七者有情赖善,二十八者魔王保迎,
二十九者次超三界,三十者白日上升。
凡夫精一修奉此经,存亡大益矣。又复世间众生得闻此经,心生渴仰,如渴得禁,仰感极切,能於家宅庭堂,择清净处画玉帝尊像,日夜虔虔,诚破恳笃。昼夜不怠,晨昏渥济,斋扬祗奉,早蜕鏶二,香花灯果,尊重供养,称赞玉帝圣号,瞻拜礼诵此经,是人当得三十种上妙功德。一者诸仙赞重,赞叹钦重。二者先亡生天,先亡安观,悉生三界。三者宿世业殃解脱,永不牵缠。四者所往通达,向往进修,悉得通达。五者无盗贼事,永不遭此。六者,所求遂心。求谋尽遂。七者除水火厄难。八者横事潜暗也。消。九者夜梦吉祥。十者,疾病不相侵,十一者智慧聪明,十二者人见欢喜,十三者衣食丰足,隆盛。十四者,子孙荣贵。子孙荣贵非叉荣华富贵,贤而清不恶贱夭便好。十五者,六亲见喜。十六者,门族和睦,十七者除三恶业报。十八者,转女身成男。十九者,形容端正威严,二十者,为国大臣。二十一者,生为帝王之子。二十二者,鬼神钦服瞻仰。二十三者,得宿命通,宿业尽,命大通利。二十四者,诸神护念,护持赞念持经奉玉帝之人。二十五者九族受荫,九族,高、曾、祖、父、己身、子、孙、曾、玄,一云,父三族,母三族,妻三族也。二十六者,处世长年。二十七者,世界有情,赖其善功,二十八者,魔王保举迓迎。二十九者,次超欲色无色三界。三十者,白日上升。诸仙升化不同,非必白日肉身升天。体同太虚,神游玉京,是白日上升。尊经敬帝,虽有此功,先要绝尽秘欲,不求效验,亦不间断,心与天合,然后有效,即无效,亦不害为善也。若一觊效,非善传帝经矣,观者辫之。
应验品续三十五章
尔时,天尊复告四众曰:此经功德,能碎铁围诸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狱,拔诸罪苦,降暴恶魔,护诸国土;能灭一切恶鬼,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切恶毒,能离一切恶人,能伏一切毒兽,能摧一切邪道,一切诸天,皆自尊敬。其余功德,说不可尽。
尊经敬帝,功德有三十种。尔时,天尊复告四众曰:此经功德,能碎阴酆、铁围诸山,净尽宿尘。竭苦海水,回头登岸,苦海波乾。破大地狱,屏息妄缘。拔诸罪苦,绝断业根,永无罪报。降暴恶魔,降伏刚暴猛恶邪魔,禁横逆邪妄。护诸国土,悉使清宁,富国安民。能灭一切恶鬼,除灭凶恶阴鬼,除阴恶趣。能除一切重病,除尽诸染。能解一切恶毒,解除世诸恶毒,解身大真恶毒。能离一切恶人,或不相遇,或恶人见我,彼即遁迹。能伏一切毒兽,驯伏世诸毒兽。又修真之人,阴气化诸毒龙猛兽、巨虬狮子,各百亿万众护我真经,令自驯伏,永护於我。能摧一切邪道,摧破世诸邪道,摧己邪妄迷执。一切诸天,诸界诸天。皆自尊敬,自然尊敬此经。其余功德,说不可尽。解见前。
此经功德,消难消之变,除难去之毒,无所不化,无所不利,大方便、最上法品也。虽至圣之微言,实性分之能事。勉之,则功自成。
应验品续三十六章
尔时,道场大众、金仙菩萨、真圣眷属闻是说已,欢喜踊跃,稽首敬礼,而作颂曰:
大哉至道,无宗上真。上度诸天,下济幽魂。上无师祖,惟道为身。丹台紫府,金阙玉京,秘此妙法,溥福含灵,灭我万罪,增我遐龄。万神朝礼,魔王保迎。功德昌盛,黄箓书名,渺渺亿劫,使我长存。于时会众说是颂毕,稽首皈依,奉辞而退。
尔时道场大众。道场,敷道之场也。金仙菩萨、真圣眷属闻是说已,说经已竟。欢喜踊跃,腾欢鼓舞之意。稽首敬礼而作颂曰:大哉至道,大不可量,至不可及。无宗上真,无本无始,最上至真。上度诸天,化遍於上。下济幽魂,化彻幽冥,滞魄尽升。上无师祖,无师无祖。惟道为身。颂赞此经,以道为身。丹台紫府,太玄妙境。金阙玉京,解见前。秘此妙法,秘,珍藏也。溥福含灵,遍福一切含灵。或以福作溥度。灭我万罪,经能灭一切罪。增我遐龄,经能延年。万神朝礼,钦重此经。魔王保迎尊持经者。功德昌盛,功德盛大,周遍悠长。黄录书名,玄都仙籍,金简黄箓以书其名。渺渺亿劫,渺渺寥廓,辽远亿数多劫。使我长存,使持经有道者长存。于时法会真众说是颂毕,稽首皈依《无上玉皇本行集经》,奉辞至圣而退。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