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华道藏 > 四辅真经 > 太清摄养经 >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四十四

宋朝奉郎守太常少卿充秘阁校理林亿等校正

小肠腑方

风癫第五论方针灸法

论曰:黄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数有所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而止。病癫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一发,名曰癫疾,刺诸分,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病已止。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赤,其作极已而烦心,候之於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已。癫疾始发,而反强,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已。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一《甲乙》作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右强者攻其左,左强者攻其右,血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即写之,置其血於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尾骶也。

骨癫疾者,颔齿诸输分肉皆满,而骨倨强直,汗出烦闷,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筋癫疾者,身拳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本杼,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从,满脉尽刺之出血;不满侠项灸太阳,又灸带脉,於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涎沫,气下泄,不疗。

治癫者,病发而狂,面皮厚敦敦者死,不疗。

凡癫发则卧地,吐涎沬无知,若强掠起如狂,及遗粪者,难疗。

癫疾脉搏大滑,久自已;脉沉小急实死,不疗;小牢急亦不可治;虚可疗,实则死矣。

厥成为癫疾,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厥成为癫,故附厥於此条也。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

论曰:黄帝问曰:厥之寒热者何也?岐伯对曰:阳气衰於下则为寒厥,阴气衰於下则为热厥。问曰:热厥必起於足下者何也?对曰:阳气起於足五#1趾之表,集於足下而聚於足心,故阳胜则足下热也。问曰:寒厥必起於五趾而上於膝者何也?对曰:阴气起於五趾之裹,集於膝,而聚於膝上,故阴气胜则从五趾至膝上寒。其寒也,不从外,皆从内也。厥或令人腹满,或令人暴不知人,或至半日,远至斗日乃知人者,何也?阴气盛於上则下虚,下虚则腹满,腹满则下气重上而邪气逆,逆则阳气乱,乱则不知人。巨阳之厥,肿首头重,足不能行,发为眴仆。阳明之厥,癫疾欲走呼,腹满不得卧,面赤而热,妄见而妄言。少阳之厥,暴聋,颊肿而热,胁痛,髀不可以运。太阴之厥,腹满}胀,后不利,不欲食,食则呕,不得卧。少阴之厥,舌乾溺赤,腹满心痛。厥阴之厥,小腹肿痛,腹胀,泾没不利,好卧屈膝,阴缩肿,胻内一作外热。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上寒下热,先刺其项太阳,久留之,已则火熨项与肩甲,令热,下冷乃止,所谓推而上之者也。上热下寒,视其虚脉而陷下於经络者取之,气下而止,所谓引而下之者也。刺热厥者,留针反为寒;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刺热厥者二阴一阳,刺寒厥者二阳一阴。所谓二阴者,二刺阴也;所谓二阳者,二刺阳也。

论曰:温病热入肾中亦为痉,小儿病痫热盛亦为痉。凡风喑暴尸厥及鬼魇不寤皆相似,宜精察之,故经言久厥则成癫,是以知似也。

论曰:癫病有五:一曰阳癫,发时如死人,遗溺,有顷乃解;二曰阴癫,坐初生小时脐疮未愈,数洗浴,因此得之;三曰风癫,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急强,羊呜,食顷方解,由执作汗出当风,因以房室过度,醉饮饱满行事,令心气逼迫,短气脉悸得之;四曰湿癫,眉头痛,身重,坐热沐发,湿结脑,汗未止得之;五曰马癫,发时反目口噤,手足相引,身皆热,坐小时膏气脑热不和得之。

治五癫方:

铜青雄黄空青东门上鸡头水银各一两茯苓猪苓人参白芷白敛白薇石长生各二两卷柏乌扇各半两硫黄一两半

右十五味,为末,以青牛胆和着铜器中、於甑中五斗大豆上蒸之,药成,丸如麻子,先食服三十丸,日再夜一。

虎睛圆,治风#2癫掣疭,口眼张大,口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方:《千金翼》 名大镇心丸,主诸痫所不疗者。

虎睛一具,酒浸一宿而炙之鬼箭羽露蜂房各#3二分独活远志细辛贯众麝香白敛一作白薇升麻白藓皮各三两牛黄防风秦艽防葵龙齿黄苓雄黄山茱萸乾地黄一方乾姜防己茯苓铁精鬼臼人参大黄银屑各四分茯神石膏天雄各五分寒水石六分蛇蜕皮一尺

右三十二味,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服十五丸,日再,稍加至二十五丸,神方。

凡癫发之候,其状多端,口边白沫,动无常者,治之方:

秦艽人参防葵一作防风茯神一作牡丹甘草各二两铅丹一两#4贯众一枚

右七味,□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半,分三服。

雄雌圆,治风癫失性,颠倒欲死,五癫惊痫方:

雄黄雌黄真珠各一两铅二两,熬令成屑丹砂二分#5水银八分

右六味,为末,以蜜捣三万杵,丸如胡豆大。先食服二丸,日二,稍加,以知为度。《古今录验》云:疗五癫,牛癞则牛呜,马癫则马呜,狗癫则狗呜,羊癫则羊呜,鸡癫则鸡鸣。病五癫狂病者,腑脏相引,盈气起,寒厥不识人,气争育方#6吐沫,久而得苏者。

续命风引汤,治中风癫眩,不知人,狂言,舌肿出方:

麻黄芎藭石膏人参防风各三两桂心甘草独活各二两防己附子当归各一两杏仁三+枚陈姜五两,一本无陈字

右十三味,□咀,以酒三升,水一斗,合煎取四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紫石散#7,治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疗者方:

紫石英滑石白石脂凝水石赤石脂石膏各六两甘草桂心牡蛎各五两#8大黄龙骨乾姜各四两

右十二味,治下筛,为粗散,盛以韦囊,悬於高凉处,欲用取三指撮,以新汲井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大人顿服,未百日儿服一合,未能者,绵沾着口中,热多者日四五服,以意消息。《深师方》只龙骨、乾姜、牡蛎、滑石、白石脂五味。

治百二十种风,癫痫惊狂,发即吐沫不识人者,四月五月宜服之方:

紫石英芍药龙骨一本用黄苓青石脂白鲜皮麻黄当归甘草栝蒌根桂心人参各二两牡蛎三两大黄五两

右十三味,治下筛,为粗散,分作七裹,每以大枣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半,去滓,下一裹大枣汁中,煎取一升,去滓。顿服,相去七日一服,服讫即瘥。

治癫痫厥时发作方:

防葵代赭人参铅丹白僵蚕生猪齿钩藤茯神雷丸虎骨远志桂心防风各六分卷柏茛菪子光明砂升麻附子 牡丹龙齿各一分牛黄二分白敛四分蚱蝉十四枚蛇蜕皮白马眼睛各一具

右二十五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二。亦可为丸,良验。

芎藭汤,治风癫引胁牵痛,发作则吐,耳如蝉呜方:

芎藭稿本茹各五两

右三味,□咀,内酒一斗,煮取三升。顿服之,赢者分再服,取大汗。

治风癫方:《经心录》名鸱头丸。

葶苈子铅丹虎掌乌头栝蒌根各三分甘遂天雄蜀椒大戟各二分白朮一分铁精茹各一两鸱头一枚

右十三味,为末,蜜丸如梧子。汤酒下二丸,日三服。

又方:

地黄三+斤天门冬十斤

右二味,捣取汁作煎,服之瘥。

又方:

茛菪子三升,捣筛,酒一斗,渍半日,绞去滓,汤中煎,令可丸,先食服如小豆二丸,加至如梧子二丸,以知为度。额上手中从文理中赤起,是知也,无此候更服,病日发者三日愈,间日发者十日愈,五日发者二十日愈,半岁发者一月愈。

治癫痫痸疭方:

铅丹一斤飞鸱头二枚

右二味,为末,蜜丸。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

天门冬酒,通治五脏六腑大风洞泄虚弱,五劳七伤,症结滞气,冷热诸风,癫痛恶疾,耳聋头风,四肢拘挛,猥退历节,万病。久服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方:

天门冬与百部相似,天门冬味甘两头方,百部细长而味苦,令人利。捣绞取汁二斗#9,清曲二升,曲发,以糯米二斗,准家酝法造酒。春夏极冷下饭,秋冬温如人肌酘之,酒熟,取清服一盏,常令酒气相接,勿至醉吐。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慎鲤鱼,亦忌油腻。此是一斗汁法,余一石二石亦准此以为大率。服药十日觉身体隐疹大痒,二十日更大痒,三十日乃渐止,此皆是风气出去故也,四十日即觉身心朗然大快,似有所得,五十日更觉大快,当风坐卧,觉风不着人,身中诸风悉尽。

用米法:先净淘米,曝炕令乾,临欲用时,更别取天门冬汁渍米,乾洒炊之,余汁拌饭,甚宜密封。

取天门冬汁法:净洗天门冬,去心皮,乾洒去水,切捣#10;压取汁三四遍,令滓乾如草乃止。此酒初熟味酸,仍作臭泔腥气,但依式服之,久停则香美,余酒皆不及也。封四七日佳。凡八月九月即少少合,至十月多合,拟到来年五月三十日以来,相续服之。春三月亦得合,入四月不得合。服酒时若得散服,得力更倍速,散方如左。

散方:天门冬去心皮,曝乾,捣作末。以上件酒服方寸七,日三,加至三匕,久服长生,凡酒亦得服。

灸法:

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故画图注#11以丹注所灸五处,各百壮。削竹皮为度,胜绳也。

卒癫,灸阴茎上宛宛中三壮,得小便通,即瘥。《千金翼》云当尿孔上是穴。

又,灸阴茎头三壮。

又,灸足大趾上聚毛中七壮。

又,灸囊下缝二七壮。

又,灸两乳头三壮。

又,灸督脉三十壮,三报,穴在直鼻中上入发际。

又,灸天窗百会,各渐灸三百壮,炷惟小作。

又,灸耳上发际各五十壮。

论曰:黄帝问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对曰:生於阳。曰:阳何以使人狂?曰:阳气因暴折如难决,故善怒,病名曰阳厥。问曰:何以知之?对曰:阳明常动,太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曰:治之奈何?曰:衰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阴,长气於阳,故夺之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后饭,夫生铁落者下气疾。

论曰: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贤,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乃得永瘥耳,若或悲泣呻吟者,此为邪非狂,自依邪方治之。邪入於阳则为狂,邪入阴则为血痹。邪入於阳,传即为癫痉;邪入於阴,传则为痛喑。阳入於阴病静;阴入於阳病怒。

鼍甲汤,治邪气,梦寐寤时涕泣,不欲闻人声,体中酸削,乍寒乍热,腰脊强痛,腹中拘急,不欲饮食,或因疾病之后,劳动疲极,或触犯忌讳,众诸不节,妇人产生之后,月经不利,时下青赤白,肌体不生,肉虚赢瘦#12,小便不利,或头身发热,旋复解散,或一度交接,弥日困极,皆主之方:

鼉甲七枚甘草白薇一作白芷贝母黄苓各二两麻黄芍药白朮各二两半防风三两凝水石桂心茯苓知母各四两石膏六两

右十四味,□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

九物牛黄圆,治男子沾鬼魅欲死,所见惊怖欲走,时有休止,皆邪气所为,不能自绝方:

牛黄土精,一云火精荆实人精曾青苍龙精玉屑白虎精空青天精雄黄地精玄参玄武精龙骨水精赤石脂朱雀精

右九味,名曰九精,上通九天,下通九地,各一两,治下筛,蜜和丸如小豆,先食服一丸,日三,稍加,以知为度。《千金翼》云:凡邪病,当服五邪汤、九精丸瘥。

十黄散,治五脏六腑血气少,亡魂失魄,五脏觉不安,忽忽喜悲,心中善恐怖,如有鬼物,此皆发於大惊及当风,从高堕下落水所致,悉主之方:

雄黄人参各五分黄苓大黄黄檗黄耆细辛桂心各三分黄连黄昏蒲黄麻黄各一分黄环泽泻山茱萸各二分

右十五味,治下筛,未食温酒服方寸匕,日三,不知,加至二匕,羸劣者更加人参五分,合十分。一方有生黄二分。《崔氏》有蜀椒五分、乾姜四分。

别离散,治男女风邪,男梦见女,女梦见男,悲愁忧恚,怒喜无常,或半年数月一发动方:

桂心茵芋天雄菖蒲细辛茜根附子乾姜各一两白朮桑上寄生各三两

右十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凡修合勿令妇人、鸡犬及病者家人知见,令邪气不去,禁之为验。

四物鸢头散,治鬼魅方:

东海鸢头即由跋根黄牙石一名金牙苌菪子防葵各一分

右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欲令病人见鬼,加防葵一分,欲令知鬼主者,复增一分,立有验。防葵、苌菪并令人迷惑恍惚如狂,不可多服。

五邪汤,治邪气啼泣,或歌或哭方:

禹余粮防风桂心芍药远志独活甘草白朮人参石膏牡蛎秦艽各二两防己菖蒲茯神雄黄《深师》作黄丹蛇蜕皮各一两

右十七味,□咀,以水二斗,煮取四升,分四服。亦可如煮散法服之。

茯神汤,治五邪气入人体中,见鬼妄语,有所见闻,心悸跳动,恍惚不定方:

茯神人参菖蒲茯苓各三两赤小豆四十枚

右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人参汤,治风邪鬼气,往来发作,有时或无时节方:

人参防风乌头乾姜泽泻栝蒌根《翼》作桔梗狗脊远志附子黄苓独活各五分秦艽牡蛎五味子山茱萸前胡细辛石膏芎藭蜀椒牛膝甘草石南桑根白皮桂心麻黄竹皮白朮橘皮各十八铢鬼箭《千金翼》作泽兰茯苓各十二铢大枣十六枚

右三十二味,□咀,以水六升,酒六升合煮,取四升。分五服,日三夜二。

虎睛汤,主狂邪发无常,被发大叫唤,欲杀人,不避水火方:

虎睛露蜂房鸱头各一具枫上寄生五分石长生十分茯苓桂心防风各三两独活甘草人参天雄各一两

右十二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日三夜一。

又方:

防葵人参贯众各五两防风桂心各三两

右五味,□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稍服亦可。

又方:

苦参五斤,蜜和丸,如酸枣大,单服十丸。

治卒发狂方:

令患人着地仰卧,以冷水终日淋其面,良。

治百邪鬼魅方:

服头垢小豆大。

治魅方:

以水服鹿角末方寸匕,日三。

又方:

水服獭肝末,日三。

治狐狸诸色精魅作种种恶怪,令人恐怖,狂癫风邪方:

雄黄六斤油一斗二升

右二味,破雄黄如棋子大,铛中以盆合头作灶,微火煎九日九夜,不得少时火绝,亦不得火冷,须火热微微不绝,神验。

治风邪方:

商陆根三十斤,去皮细切;以水八斗,东向灶,煎减半,去滓更煎,令可丸,如梧子大服一丸。合时勿令人见,苌菪方及大豆紫汤皆可服,汗出佳。莫若方出此篇前,紫汤方见别卷。

又方:

烧虾蟆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烧人屎灰酒服。慎生冷、酢滑、猪、鸡、鱼、蒜等。

又方:

以水服伏龙肝方寸匕,日三。

治诸横邪癫狂针灸图诀:

论曰: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途,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谩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嗔骂无度,或是蜚蛊精灵,手乱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方药并主治之。凡占风之家,亦以风为鬼断。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往验有实,立得精灵,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也,依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仍须依掌诀捻目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缚鬼禁劫,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文,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锃,锃三下。即申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锃,锃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锃,锃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锃,锃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文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火针七锃,锃三下。此即曲池穴也。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邪鬼妄语,灸悬命十四壮,穴在口唇裹中央弦弦者是也。一名鬼禄。又用刚刀决断弦弦者乃佳。

邪病卧瞑瞑不自知,风府主之。一名鬼穴。

邪病大唤骂詈走,灸十指端,去爪一分。一名鬼城。

邪病大唤骂走远,三里主之。一名鬼邪。

邪病鬼癫,四肢重,囱上主之。一名鬼门。

邪病四肢重痛诸杂候,尺泽主之。尺中动脉,一名鬼受。

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人中主之。一名鬼客厅。凡人中恶,先押鼻下是也。

仓公法:

狂痫不识人,癫病眩乱,灸百会九壮。

狂走掣疭,灸玉枕上三寸,一法顶后一寸,灸百壮。

狂走癫疾,灸顶后二寸十二壮。

狂邪鬼语,灸天窗九壮。

狂走癫疾,灸大幽百壮。

狂言恍惚,灸天枢百壮。

狂走癫痫,灸季肋端三十壮。

狂痫哭泣,灸手逆注三十壮,穴在左右手腕后六寸。

狂走惊痫,灸河口五十壮,穴在腕后陷中动脉是。此与阳明同也。

狂癫风痫吐舌,灸胃管百壮,不针。

狂邪发无常,被发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灸间使三十壮,穴在腕后五寸,臂上两骨间。亦灸惊恐歌哭。

狂走喜怒悲泣,灸臣觉一作巨搅随年壮,穴在背上甲内侧,反手所不及者,骨芒穴上,捻之痛者是也。

狂邪鬼语,灸伏兔百壮。前作天窗九壮

悲泣鬼语,灸天府五十壮。

悲泣邪语,鬼忙歌哭,灸慈门五十壮。

狂邪惊痫病,灸承命三十壮,穴在内踝后上行三寸动脉上。亦灸惊狂走也。

狂癫风惊厥逆心烦,灸巨阳五十壮。

狂癫鬼语,灸足太阳四十壮。

狂走惊恍惚,灸足阳明三十壮。

狂癫痫易疾,灸足少阳随年壮。

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趾三毛中九壮。《翼》云灸大敦。

狂走易骂,灸八会随年壮,穴在阳明下五分。

狂癫惊走风,恍惚嗔喜,骂笑歌哭鬼语,悉灸脑户、风池、手阳明、太阳、太阴、足阳明、阳蹻、少阳、太阴、阴蹻、足跟,皆随年壮。

惊怖心忪,少力,灸大横五十壮。

狂疯骂詈挝斫人,名为热阳风,灸口两吻边燕口处赤白际各一壮。又灸阴囊缝三十壮,令人立以笔正注当下,已卧核卵上灸之,勿令近前中卵核,恐害阳气也。

狂走刺人或欲自死,骂詈不息,称神鬼语,灸口吻头赤白际一壮,又灸两肘内屈中五壮。又灸背胛中间三壮,报灸之。仓公法,神效。

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

狐魅,合手大指缚指,灸合间三七壮,当狐鸣即痿。

卒狂言鬼语,以甑带急合缚两手大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火俱起,各七壮,须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问之,乃解其手。

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屎大。

风邪,灸间使随年壮,又灸承浆七壮,又灸心输七壮,又灸三里七壮。

卒狂鬼语,针其足大拇趾爪甲下,入少许即止。

孙真人备急千金要方卷之四十四竟

#1五:原作『三』,据影宋刻本改。

#2风:原作『湿』,据影宋刻本改。

#3各:原脱,据影宋刻本补。下仿此。

#4 一两:影宋刻本作『二两』。

#5二分:影宋刻本作『一分』。

#6气争言方:影宋刻本作『气静瘈疭』。

#7紫石散:影宋刻本作『紫石煮散』。

#8各五两:影宋刻本作『各三两』。

#9二斗:影宋刻本作『一斗』。

#10捣:原作『去』,据影宋刻本改。

#11注:影宋刻本作『法』。

#12瘦:原作『度』,据影宋刻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