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真经注疏(郭象、成玄英)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十七
河南郭象注
唐西华法师成玄英疏
外篇刻意第十五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
〔疏〕刻,削也。意,志也。亢,穷也。言偏滞之人,未能会理,刻励身心,高尚其行,离异世俗,卓尔不韦,清谈五帝之风,高论三皇之教,怨有才而不遇,诽无道而荒淫,么几志林籁之中,削进□岩崖之下。斯乃隐处山谷之士,非毁时世之人。枯槁则鲍焦介推之流,赴渊则申狄卞随之类,盖是一曲之士,何足以语至道哉。已,止也。其卫止於此矣。
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
〔疏〕发辞吐气,则语及仁义,用兹等法,为修身之本。此乃平时治世之士,施教诲物之人,斯则子夏之在西河,宣尼之居沬泗,或道行而议论,或安居讲说,盖是学人之所好,良非道士之所先。
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
〔疏〕建海内之功绩,立古今之鸿名,政君臣之盛礼,王天下之大义,宁安社稷,缉熙常道,既而尊君王而服遐荒,强本邦而兼并敌国,岂非朝廷之士,廊庙之臣乎。即皋陶伊尹吕望之徒是也。
就薮泽,处问旷,钓鱼问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
〔疏〕栖隐山薮,放旷阜泽,问居而事纶钓,避世而处无为,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斯乃从容闲暇之人,即巢父、许由、公阅休之类。
吹吻呼吸,吐故纳新,熊经乌申,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注〕此数子者,所好不同,恣其所好,各之其方,亦所以为逍遥也。然此亦各自得,焉能靡所不树哉。若夫使万物各得其分而不自失者,故当付之无所执为也。
〔疏〕吹玲呼而吐故,徇暖吸而纳新,如熊攀树而自经,类乌飞空而伸脚。斯皆导引神气,以养形魂,延年之道,驻形之卫。故彭祖八百岁,白石三千年,寿考之人,即此之类。以前数子,志尚不同,各滞一方,未为通美。自不刻意而下,方会玄玄之妙致也。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问#1,不导#2引而寿,
〔注〕所谓自然。
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注〕忘,故能有。若有之,则不能救其忘矣。故有者,非有之而有也,忘而有之也。
〔疏〕夫玄通合变之士,冥真契理之人,不刻意而其道弥高,无仁义而怛自修习,忘功名而天下大治,去江海而淡尔清闲,不导引.而寿命无极者,故能唯物与我,无不尽忘,而万物归之,故无不有也。斯乃忘而有之,非有之而有也。
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注〕若厉己以为之,则不能无极而众恶生。
〔疏〕心不滞於一方,述冥符於五行,是以澹然虚旷而其道无穷,万德之美皆从於己也。
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注〕不为万物而万物自生者,天地也,不为百行而百行自成者,圣人也。
〔疏〕天地无心於亭毒而万物生,圣人无心於化育而百行成,是以天地以无生生而为道,圣人以无为为而成德。故《老经》云,天地不仁,圣人不仁。
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注〕非夫寂寞无为也,则危其平而丧其质也。
〔疏〕恬快寂寞,是凝湛之心;虚无无为,是寂用之智;天地以此法为平均之源,道德以此法为质实之本也。
故曰,圣人休休焉#3则平易矣,
〔注〕休乎恬恢寂寞,息乎虚无无为,则虽历乎阻险#4之变,常平夷而无难。
〔疏〕休心於恬快之乡,息智於虚无之境,则履艰难而简易,涉危险而平夷也。
平易则恬淡矣。
〔注〕息难生於有为,有为亦生於息难,故平易恬恢交相成也。
〔疏〕岂唯休心恬恢故平易,抑乃平易而恬恢矣,是知平易恬恢交相成也。
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
〔注〕泯然与正理俱往。
〔疏〕心既恬恢,边又平易,虽心与连,一种无为,故殷#5忧息累不能入其灵台,邪熙祆熙不能袭其藏府。袭,犹入也,互其文也。
故其德全而神不亏。
〔注〕夫不平不侠者,岂唯伤其形哉?神德并丧於内也。
〔疏〕夫恬快无为者,岂唯外形无毁,亦乃内德圆全。形砖既安,则精神无损之矣。
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
〔注〕任自然而运动。
其死也物化;
〔注〕蜕然无所系。
〔疏〕圣人体劳息之不二,达去来之为一,故其生也如天道之运行,其死也类万物之变化,任炉冶之陶铸,无纤介於胸中也。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
〔注〕动静无心而付之阴阳也。
〔疏〕凝神静虑,与太阴同其盛德;应感而动,与阳黑同其波澜;动静顺时,无心者也。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
〔注〕无所唱也。
〔疏〕夫善为福先,恶为祸始,既善恶双遣,亦祸福两忘。感而后应,岂为先始者也。
迫而后动,
〔注〕会至乃动。
〔疏〕迫,至也,逼也。动,应也。和而不唱,赴机而应。
不得已而后起。
〔注〕任理而起,吾不得已也。
〔疏〕已,止也。机感通#6至,事不得止而后起#7应,非预谋。
去知与故,循天之理。
〔注〕天理自然,知故无为乎其问。
〔疏〕循,顺也。内去心知,外忘事故,如混沌之无为,顺自然之妙理也。
故无天灾,
〔注〕灾生於违天。
〔疏〕合天,故无灾也。
无物累,
〔注〕累生於逆物。
〔疏〕顺物,故无累也。
无人非,
〔注〕与人同者,众叉是焉。
〔疏〕同人,故无非也。
无鬼责。
〔注〕同於自得,故无责。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注〕泛然无所惜也。
〔疏〕夫圣人动静无心,死生一贯,故其生也似浮妪之暂起,变化俄然;其死也若疲劳休息,曾无系恋也。
不思虑,
〔注〕付之天理。
〔疏〕心若死灰,绝於绿念。
不豫谋,
〔注〕理至而应。
〔疏〕譬悬镜高堂,物来斯照,终不,预前谋度而待机务者也。
光矣而不耀,
〔注〕用天下之自光,非五。耀也。
〔疏〕智照之光,明逾日月,而韬光晦迩,故不炫耀於物也。
信矣而不期。
〔注〕用天下之自信,非五。期也。
〔疏〕逼机赴感,如影随形,信若四时,铃无差武,机来方应,不预期也。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
〔疏〕契真,故凝寂而不梦,累尽,故常适而无忧也。
其神纯粹,
〔注〕一无所欲。
〔疏〕纯粹者,不杂也。一既无梦无忧,契真合道,故其心神纯粹而无问杂也。
其魂不罢。
〔注〕有欲乃疲。
〔疏〕恬快无为,心神闲逸,故其精魂应用,终不疲劳。
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注〕乃与天地合其#8恬恢之德也。
〔疏〕叹此虚无,与天地合其德。
故曰,悲乐者,德之邪;
〔疏〕违心则悲,顺意则#9乐,不达违从,是德之邪妄。
喜怒者,道之过;
〔疏〕称心则喜,乖情则怒,喜怒不忘,是道之罪过。
好恶者,德之失。
〔疏〕无好为好,无恶为恶,此之妄心,是德之愆答也。
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
〔注〕至姨常适,故情无所果。
〔疏〕不喜不怒,无忧无乐,恬恬虚夷,至德之人也。
一而不变,静之至也;
〔注〕静而一者不可变也。
〔疏〕抱真一之玄道,混嚣尘而不变,自非至静,孰能如斯。
无所於件,虚之至也;
〔注〕其心豁然确尽,乃无纤介之违。
〔疏〕件,逆也。大顺韦生,无所乖逆,自非虚豁之极,其孰能然也。
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注〕物自来耳,至淡者无交物之情。
〔疏〕守分清高,不交於物,无所须待,恬快之至也。
无所於逆,粹之至也。
〔注〕若杂乎浊欲,则有所不顺。
〔疏〕智照精明,至纯无杂,故能混同万物,大顺苍生,至#10诺件之与逆,厥理不殊,显虚粹两义,故再言耳。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
〔注〕物皆有当,不可失也。
〔疏〕夫形体精神,禀之有限,而役用无涯,铃之死地。故分外劳形,不知休息,则困弊斯生。精神逐物而不知止,铃当劳损,损则精熙枯竭矣。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
〔注〕象天德者,无心而阶会也。
〔疏〕象者,法效也。言水性清平,善鉴於物。若混而杂之,郁#11而闭塞之,则乖於常性,既不能溴猜流注,亦不能鉴照於物也。唯当不动不闭,则清而且平,洞照无私,为物准的者,天德之象也。以况圣人心虚峡洁,鉴照无私,法象自然,与玄天合德,故《老经》云上善若水也。
故曰,纯粹而不杂,
〔注〕无非至当之事也。
〔疏〕虽复和光同尘,而精神凝湛。此覆释前其神纯粹也。
静一而不变,
〔注〕常在当上住。
〔疏〕纵使千变万化,而心怛静一。此重释一而不变。
淡而无为,
〔注〕与会俱而已矣。
〔疏〕假令混俗扬波,而无妨虚淡,与物交接,亦不废无为。此释前恬淡之至也。
动而以天行,
〔注〕若夫逐欲而动,人行也。
〔疏〕感物而动,应而无心,同於大道之运行,无心而生万物。
此养神之道也。
〔疏〕总结以前天行等法,是治身之卫,养神之道也。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12用也,宝之至也。
〔注〕况敢轻用其神乎。
〔疏〕干,汉名也。越,山名也。干汉越山,但出良剑也户又云:干,吴也。言吴越二国,并出名剑,因以为名也。夫有此干越之宝剑,柙中而藏举之,自非敌国大事,不敢轻用。宝而重之,遂至於此,而况宝爱精神者乎。
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注〕夫体天地之极应万物之数以为精神者,故若是矣。若是而有落天地之功者,任天行耳,非轻用也。
〔疏〕流,通也。夫爱养精神者,故能通达四方,并流无滞。即而下蟠薄於厚地,上际逮於玄天,四维上下,无所不极,动而常寂,非轻用之者也。
化育万物,不可为象,
〔注〕所育无方。
〔疏〕化导苍生,含育万物,随机俯应,不守一方,故不可以形象而域之也。
其名为同#13帝。
〔注〕同天帝之不为。
〔疏〕帝,审也。总结以前,名为审实之道也。亦言:同天帝之不为也已o
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注〕常以纯素守乎至寂而不荡於外,则冥也。
〔疏〕纯精素质之道,唯在守神。守而不丧,则精神凝静,既而形同枯木,心若死灰,物我两忘,身神为一也。
一之精通,合于天伦。
〔注〕精者,物之真也。
〔疏〕伦,理也。既与神为一,则精智无碍,故冥乎自然之理。
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注〕与神为一,非守神也;不远其精,非贵精也;然其道则贵守之迸#14。
〔疏〕庄子欲格量人物,志尚不同,故泛举大纲,略为四品,仍寄野逸之人,以明言无的当。且世俗众多之人,咸重财利,则盗坏之徒是也;贞康洁素之士,皆重声名,则伯夷介推是也;贤人君子,高尚志节,不屈於世,则许由子州支伯是也。唯体道圣人,无所偏滞,故能宝贵精神,不荡於物,虽复应变随时,而不丧其纯素也。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
〔注〕苟以不亏为纯,则虽百行同举,万变参备,乃至纯也;苟以不杂为素,则虽龙章凤姿,倩乎有非常之观,乃至素也。若不能保其自然之质而杂乎外饰,则虽犬羊之邺,庸得谓之纯素哉。
〔疏〕夫混述世物之中而与物无杂者,至素者也;参变嚣尘之内而其神不亏者,至纯者也;岂复独立於高山之顶,拱手於林籁之问而称纯素哉?盖不然乎。此结释前纯素之道义也。
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疏〕体,悟解也。妙契纯素之理,则所在皆真道也,故可谓得真道之人也。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十七竟
#1四库本、浙江书局本『问』作『闲』。
#2四库本、浙江书局本『导』作『道』。
#3《阙误》引张君房本『休休焉』作『休焉休』。
#4四库本、浙江书局本『阻险』作『险阻』。
#5依郭庆藩引文及文意『般』当改作『殷』。
#6王孝鱼依上疏改『通』作『逼』。
#7『赴』疑『起』之讹,依郭庆藩引文及文意当改。
#8世德堂本无『其』字。
#9『即』字依郭庆藩引文及上下文当作『则』。
#10郭庆藩引文改『至』作『此』字。
#11郭庆藩引文『郁』字上有『拥』字。
#12浙江书局及成疏本『敢』下均有『轻』字。
#13唐写本无『同』字。
#14『然其道则贵守之迩』一句浙江书局本作『然其述则贵守之也』四库本无『也』字,赵本之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