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国朝)
第七卷(国朝)
携手飞空
剑传刘海名
敬仙报
示洪若皋
决科
邘江驻鹤
燕山度七子
示李笠翁
示石天基
徐太隆刊后八品经
度傅先生
传忠孝诰
传醒心经
涵三宫传清微三品真经
演禅宗正旨
涵三宫传参同妙经
恋迹
度刘体恕
度邓东严
度刘清虚
度黄一行
鹄矶现相
村馆留字
飞剑亭仙迹
度陈德荣
石室灵迹
仙才敏捷
雁字诗
汉皋文会
凤栖寺现相
仙枣亭传声
卉木林三次现相
永宁道署诗
海山奇遇卷之一清江上弟子火西月述
年谱原引
神仙者。长生久视之人也。蓬莱水浅。海附扬尘。皆极言其长久耳。吕祖师由唐迄今。千有四十九年矣。往者既远。来者更长。何年谱之胜纪哉。特其生世入世。避世出世。留世度世。万古不敞之真神。其鉴于五代。两宋。元明。清朝者。志传仙书历历可考。故其年虽不胜纪。而不妨强为纪之。使慕祖师者。耳目一新。并使后世之谓无仙者知有仙。谓无长生者知有长生。谓仙不久者。知仙之能久。年谱中兼载其修身普度。显化游行。坛社龙砂之迹。凡以着其长存也。祖师云。桑田改变依然在。永作人间出世人。戏言虽大非夸也。遂为谨述年谱。
唐德宗贞元(兴元?)十四年戊寅(公元798年)
御撰月令辑要。吕仙。名岩。字洞宾。浦州永乐县人。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时诞生。异香满室。天乐浮空。有白鹤飞入帐中不见。
仙鉴云。吕祖系古圣王皇覃氏临凡。凡皇覃氏者。因提纪之君也。治世二百五十载。逊位入太白山养真得道。证位天仙。仙经云。天君在天宫历劫至天宝元年正月九日。侍元始天尊。凡与十极真人演说灵砂丹诀。奉谕于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降生河南吕宅。大振元风。
先世为河南永乐县人。曾祖延之。仕唐终河东节度使。祖渭终礼部侍郎。伯父四人温良恭俭。父让海州刺使。母王夫人。诞生吕祖。幼名绍先。鹤顶龟背。虎体龙腰。翠眉凤眼。修颈露颧。鼻梁耸直。面白黄色。左眉角一黑子。如櫡头大。后变赤色。两足纹隐如龟折。在襁褓中。马祖见之曰。此子骨相不凡。自是风尘表物。他时遇芦则居。见锺则扣。留心记取。
己卯(799)二岁
庚辰(800)三岁
辛巳(801)四岁
仙鉴云。天资颖敏。至三四岁即能诵读。知孝悌。亲戚咸珍爱之。
壬午(802)五岁
癸未(803)六岁
甲申(804)七岁
顺宗永贞元年乙酉(805)八岁
仙鉴云。五岁就外傅。灯火三四年。凡典坟百家无遗。本传云。少聪敏。日记万言。矢口成章。
宪宗元和元年丙戌(806)九岁
丁亥(807)十岁
戊子(808)十一岁
己丑(809)十二岁
庚寅(810)十三岁
辛卯(811)十四岁
壬辰(812)十五岁
癸巳(813)十六岁
甲午(814)十七岁
乙未(815)十八岁
丙申(816)十九岁
丁酉(817)二十岁
时年二十岁。仙鉴云。年二十。父命婚刘校尉女。既长。身长八尺二寸。淡黄笑脸。微嘛。喜顶华阳巾。服白襕衫大皂条。状类张子房。又似太史公。按武昌黄鹤楼。有吕祖数十代元孙题匾楼头。可见仙嗣有人也。本传与仙鉴。有二十不娶。结缡未近之说。不可为训。特正之。
戊戌(818)二十一岁
己亥(819)二十二岁
庚子(820)二十三岁
穆宗长庆元年辛丑(821)二十四岁
壬寅(822)二十五岁
癸卯(823)二十六岁
甲辰(824)二十七岁
敬宗宝历元年乙巳(825)二十八岁
丙午二十九岁
文宗太和元年丁未(826)三十岁
戊申(827)三十一岁
己酉(828)三十二岁
庚戌(829)三十三岁
辛亥(830)三十四岁
壬子(831)三十五岁
癸丑(834)三十六岁
甲寅(835)三十七岁
开成元年丙辰(836)三十九岁
丁巳(837)四十岁
戊午(838)四十一岁
己未(839)四十二岁
庚申(840)四十三岁
武宗会昌元年辛酉(841)四十四岁
壬戌(842)四十五岁
癸亥(843)四十六岁
时年四十六。本传云。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道缘汇录云。会昌间功名失意。仙鉴云。四十六岁赴长安亦同。特其作天授二年则非也。
甲子(844)四十七岁
乙丑(845)四十八岁
丙寅(846)四十九岁
以上三年。即在失第之后。浪游江州。
火龙传剑记(道缘汇录)
吕先生会昌中。功名失意。遂游江州至庐山。遇葛仙公弟子火龙真人。姓郑名思远。号小祝融。世称神医。欲人有疾则书符诵祝。立见消融。与上古祝融氏相累。真人见吕祖骨相清灵。游心世外。
即传以内丹炼己之诀。制成通天灵剑(即天遁剑法)。并诗曰。
万里诛妖电光绕。白龙一片空中矫。昔持此剑斩邪魔。今赠君家断烦恼。
临别嘱曰。子可居此山。以完玉炼。他日闻钟声响处。乃得闻金炼之诀。遂去。
据此。则仙鉴先遇锺祖。后遇火龙之说非也。为本传与此相同。又征异录云。会昌中两举进士不第。游庐山遇火龙真人。授天遁剑法。后遇锺祖师。授以金丹大道。序次井然。
宣宗大中元年丁卯(847)五十岁
时年五十。江州望江亭自记云。三举进士不第。因游江湖。五十岁道始成。或曰。两举。或曰三举。均就会昌中。言。五十道始成。则系大中元年也。始成者。初得小成也。
戊辰(848)五十一岁
己巳(849)五十二岁
时年五十二岁。草堂自记云。予年五十二。修得内丹。依然儒士。寄身家园。混俗人间。亦时有庐山之游。本传作混俗货墨于人间。
庚午(850)五十三岁
本传云。年五十三。归宗庐山。归宗者。皈依仙宗。将欲修大道于庐山也。
辛未(851)五十四岁
壬申(852)五十五岁
癸酉(853)五十六岁
甲戌(854)五十七岁
乙亥(855)五十八岁
丙子(856)五十九岁
草堂自记。予年五十九。寄迹庐山养静。入省父母。出卧烟霞。读三教书。玩一壶景。往来轻健。
道全其形。正在此时也。
丁丑(857)六十岁
游罗浮山。有赠罗扶道士诗。纲目大中十一年。上好神仙。遣使迎道士轩辕集于罗浮山。
罗浮访仙记(道缘汇录)
大中十一年。吕祖游罗浮山。访轩辕集。集。罗福道士也。得桐君之传。修炼罗浮山中数百岁。容颜不衰。吕祖往访之。适集被召入朝。独自盘横山内。忽遇马仙来游。相得甚欢。马名湘。字自然。杭州盐官人。遇魏伯阳。伯阳传以大道。以大中十年归家。借竹杖化形而去。十一年春。在紫橦白日飞神。既而访罗夫山。得见吕祖之面。曰大仙伯也。
轩辕还山。行过石桥。见石楼有二人下迎。一是马自然。携竹杖挂酒瓢。一位裹青巾。衣黄衫麻鞋皂条。背剑执拂。如功曹使者。集问之。自然代答。曰吕先生有出尘之志。度世之心。集愕然曰。
得见何晚也。聚首言心。临别作诗赠轩辕而去。
吕祖是时未遇锺祖。仙鉴云。马自然曰。此正阳首徒纯阳子也。误。
马自然有二。一系大中间人。自然其字也。一系刘海蟾弟子。自然其名也。所作道歌有五。遇海蟾为弟子之句。后人混为一人。殊不知海蟾遁迹在燕王刘守光称帝时。得道于后唐之间。距大中七十余年。岂有海蟾未遇吕祖。其孙徒先成道者。
戊寅(858)六十一岁
闲居家山
懿宗咸通元年己卯(859)六十二岁
时年六十二。本传云。咸通初举进士第。
黄粱梦(道缘汇录)
咸通初。吕祖奉亲命入长安赴试。至酒肆中。浩然叹曰。何日得第以慰亲心。何日得道以慰我心。旁有一道翁。闻而笑曰。郎君有出世志耶。观其人。青巾。白袍。长须。秀目。手携紫杖。腰悬大瓢。书一绝句于壁。曰。
坐卧常携酒一壶。不教双眼识皇都。乾坤许大无名姓。疏散人间一丈夫。
吕祖大惊。窥其状貌奇古。诗情飘逸。因揖问姓氏。道翁曰。覆姓锺离。名权字云房。吕祖再拜延坐。云房曰。子可吟一绝。予欲观之。吕祖遂书其后。云。
生日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谁能世上争名利。臣事玉皇归上清。
云房见诗暗喜。因同憩肆中。云房自起执炊。吕祖忽困倦枕案假寐。梦以举子赴京。进士及第。始自州县。而擢郎署。台谏给舍。翰苑秘阁。及诸清要无不备历。升而复黜。黜而复升。前后两妻。富贵家女。婚嫁早毕孙甥振振。簪笏满门几四十年。又独相十年。权势熏炙。忽被重罪籍没家资。妻孥分散。流于岭表。一身孓然。穷苦憔悴。立马风雪中。方兴浩叹。恍然梦觉。云房在旁微笑。曰。黄粱犹未熟。一梦到华胥。吕祖竦。翁知我梦耶。云房曰。子适来升沈万态荣悴多端。五十年间一顷耳。得不足喜丧何足悲。且有大觉。而后之此人世一大梦也。吕祖感悟。知功名皆幻境。再拜曰。先生非凡人也。愿求度世术。云房故辞曰。子骨节未完。志行未坚。若欲度世。须更数世可也吕祖叩头乞度。誓修现在良因。云房曰。子尚有数年尘缘。犹未了也。翩然别去。吕祖如有所失。不得已。强赴春闱。名书雁塔。吕祖哑然曰。又入黄粱梦耶。慎勿至立马风雪时也。
庚辰(860)六十三岁
时年六十三。始通仕籍。自云。咸通二年冬。赴江州德化任。
辛巳(861)六十四岁
时年六十四。出仕江州。复遇锺离祖师。陈上阳云。以科举授江州德化县令。因纵步庐山。游澧水之上。遇正阳授道。
入终南记
咸通三年。吕祖宰江州德化县。六月炎天。游庐山避暑。忽闻钟响。锺祖从山中出来。心知其时到也。即求指示前途。锺祖即偕坐林间。授以金丹妙旨。并教其致仕归家。早入终南。吕祖即抽簪解组。卜吉小阳之月。即往从师。行次终南第一层。即见师面。锺祖曰。真信人也。子得火龙之法。今已炼还童体。当此六十四岁。卦气尽而返于天。复成干象。可号纯阳。又云。而今而后子即吾山中之友也。为更名岩。字洞宾。并勉其结庵静坐。以炼还丹。私心易之。临炉三次不就。中心茫然。锺祖曰。人心未死。火候不严故也。必再冥心入于泰定乃可。一日坐榻上。杳冥中乎云。自长安归。见家人皆病殁。心无悼怛。但厚备棺具。已而没者皆起。乎云。鬻货于市。议定其值。市者翻然止酬其半。亦无所争。委货而归。乎云。有丐者倚门求施。与以钱物。丐嫌其少再为与之。丐嫌其迟。且加谇詈。吕祖皆礼谢。丐者笑而去。乎云。牧羊山中。遇虎来过。吕居群洋之中。虎目舍羊视吕。若贪人而贱物者。吕知其不可免。直前当之。虎释去。乎云。居深山中草舍观书。俄来一女子。年可十七八。光艳照人。妆饰倩丽。自言归宁迷路。借此少憩。夜逼同寝。吕竟不为动。乎云。出郊归家。舍中所有。尽为劫盗席卷。殆无以供朝夕。了无愠色。乎云。躬耕自给。于锄下见金数十饼。速掩之不取。又于坊市买古铜砚归。磨之金也。即访主人还之。乎云。有疯狂道士。在城中市药。自言。服者立死。旬日不售。吕异之。因买药归。服之无恙。乎云。春江水发。唤渡至中流。风涛掀舞。端坐舟中不动。竟亦无虞。乎云。独在室中。见奇形怪状鬼神无数。有欲击者。有欲杀者。一无所惧。复有夜叉数十。械一囚。血肉淋沥。哭曰。汝宿世杀我。急偿我命。吕曰。杀人偿命。其又奚辞。遽索刃绳欲自尽。忽闻空中叱声。鬼神皆不复见。云房抚掌而下。曰。尘心难灭。仙才难遇。吾之求人甚于人之求吾也。吾见汝心君大定。魔光十现。而皆不为所折。得道必矣。但功行未满。授子黄白秘术。可以济世利物。使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方来度子。问曰。所作庚辛有变异乎。曰。三千年后还本质耳。吕祖愀然曰。误三千年后人。不愿为也。云房笑曰。子推之于此。三千八百悉在是矣。因与之叙弃世得道来历。且言受苦竹真君记曰。此后遇有两口者。即汝弟子。若得其人。以吾日月交并法传之。今详君姓。实符苦竹之记矣。子来终南。未入妙境。予居鹤顶。能从游乎。吕祖即随往。星月交辉。四顾寂寥。云房执手偕行。才数步。恍如骑快马历山川。俄顷至洞。南门下钥矣。云房以铁杖敲之。门忽自开。豁然开朗。登一高峰。至大洞门东。前有二虎踞守。云房叱之。虎伏不动。引入金楼玉台。珍禽琪花。光景照耀。气候如春。相与坐。盘陀石。饮元和酒三杯。俄有一青衣双髻金铃。朱裳翠袖。云履玉佩。异香氤氲。持茧金书曰。群仙已集蓬莱上宫。要先生赴天池会。论五元真君神游记事。云房将去。吕祖虑其不返。赋诗送曰。
道德崇高相见难。又闻东去幸仙坛。杖头春色一壶酒。顶上云攒五色冠。
饮海龟儿人不识。烧山符子鬼难看。先生去后身须老。乞与贫儒换骨丹。
云房曰。汝但驻此。不久仍还也。遂望东南乘紫云而去。吕祖将所付素书。披阅习诵。旬日。云房又回。曰。子在此岑寂。得无忆归否。吕祖曰。既办心学道。岂有家山思乎。云房曰。善哉吾以九转金液大还丹法。传付于子。夫道有阴阳之妙。守阴只是守魄。守阳只是守魂。若能聚魂和魄。使阴阳相会。是谓真人。吕祖问曰。魂魄冥冥。至理甚深。何以全角。云房曰。慧发冥冥。泰定神宁。神既混合,岂不契真。金形玉质。本出精诚。大丹既成身乃飞轻。吕祖问。天地。日月。四时。五行。水火。龙虎。铅汞抽添。河车内观。十魔九难等事。云房悉传以上真玄诀。洞达条明。又问有何证验。云房曰。始也淫邪尽绝。外行兼修。采药之际。金精充满。阴魄销融。次心经涌溢。口出甘液。次阴阳击搏。腹鸣如雷。次魂魄未定。梦寐惊恐。次或生微病。不疗自愈。次丹田夜暖。形容昼清。次若处暗室。而神光自现。次若抱婴儿而上金阙。次雷鸣一声。关节通而惊汗四溢。次玉液烹炼。成凝酥而雪花散坠。或化血为乳。而渐畏腥膻。或尘骨将轻。而渐变金玉。次行如奔马。次对境无心。次吹气疗疾。次内观明朗。次双睛如漆。次柑发再生。次真气足而常自饱。次食不多而酒无量。次神体光泽。精气秀媚。次口生异味。鼻有异香。次目视万里。次瘢痕销灭。次涕泪涎汗皆绝。次三尸九虫尽除。次内志清高。外景清虚。凡情皆歇。心境俱空。次魂魄不游。梦寐自少。神强气聚。不分昼夜。次阳精成体。灵府坚固。寒暑不犯。生死不干。次嘘呵可干外汞。次神光坐卧常生。次静中常闻天乐。金石丝竹之清。非世所常闻。次内观如游华胥。楼台殿阁之丽。非世所常见。次见凡人腥秽。次见内神出现。次见外神来朝。功圆行满。膺箓受图。紫霞满目。金光罩体。或见赤龙飞。或见玄鹤舞。彩云缭绕。瑞气缤纷。天花散空坠。神女下降。出凡入圣。逍遥自然。此乃大丈夫功成名遂之时也。吕祖闻言得大欢喜。云房又授以入药镜一集。曰得此。采取火候皆明矣。问何上真所作。云房曰。崔公名汪者手着。仙秩已高。为玄元真人也。吕祖读而赞之曰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云房曰。予初于终南石壁文得灵宝经三部。上曰元始金诰。中曰元皇玉箓。下曰太上真元义。凡数千卷。予撮其要为灵宝毕法。为三乘六义十六科。盖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天地升降之道。气中生水。水中生气。心肾交合之机。以八卦运十二时。而其要在艮。以三田互相反复。而其要在泥丸。至下手工夫。姑借咽气嗽液为喻。而真气口诀。实在口口相传。不在文字间也。又以神丹数粒相示。曰。此非世间五金八石。乃是异宝合成。有质无形。如云如火。如光如影。可见而不可执。服之与人魂识合为一体。轻虚微妙。非有形之丹也。子他日金液功成。亦须炼此随身。乃能点枯骨。度有缘。超不识字之群生。拔尘海中之九族也。复赠诗一章曰。
知君幸有英灵骨。所以教君心恍惚。含元殿上水晶宫。分明指出神仙窟。
大丈夫。遇真诀。须要执持心猛烈。五行匹配自刀圭。内有龟蛇颠倒诀。
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法六甲。知此三要万神归。来驾火龙离九阙。
九九道至成真日。三界四府朝元节。气翱翔兮神烜赫。蓬莱便是吾家宅。
群仙会饮天乐喧。双童引入升玄客。道心不退故传君。立誓约言亲洒泣。
逢人兮。莫乱说。遇友兮。不须诀。莫怪频频发此言。轻慢必有阴司折。
执手相别意如何。今日为君重作歌。说尽千般玄妙理。未必君心信也么。
仔细分明付与汝。保惜吾言上大罗。
吕祖闻言。尽豁尘俗。复尽问三元三清三宝三镜之说。云房曰。第一混洞大无元。从此化生天宝君。治玉清境清微天宫。其气始青。第二赤混大无元。从此化生灵宝君。治上清境禹余天宫。其气玄黄。第三冥寂玄通元。从此化生神宝君。治太清境大赤天宫。其气玄白。故九天生神气经云。三号虽殊。本同一也。三君各为教主而又一气相连。乃三洞尊师也。授受将毕。忽有扣户声。启视见二人。体凝金碧。相揖共坐。乃清溪郑斯远。太华施胡浮也。思远曰。适为真人尹思逸丹成致贺。并造仙扉。施曰。此一侍者何人也。云房曰。本朝吕海州之子。少习儒墨。性灵心悟。大中间得遇郑公传以玉液还丹。天遁剑法。与予邂逅长安酒肆。志心奉道。始通阴阳制炼形神入道之微。施笑曰。二师皆得此高弟子耶。郑正色曰。此云房先生之正传。吾与子当赞成之。施亦起敬曰。形清神注目秀精藏。子欲脱尘网。可示一诗。乃授以金管霞笺胶犀砚。即献诗曰。
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非轻。抛家别国云山外。炼魄全魂日月精。
此见至人谈九鼎。欲穷大药访三清。如今获遇高真面。紫府仙扉得姓名。
二仙叹其才清。各以所秘相赠而别。时春禽嘤嘤。云房于洞口题曰。
春气寒空花露滴。朝阳拍海岳云归。
复谓吕祖曰。吾朝元有期。十洲羽客。至玉京启奏。功行以升仙阶。恐汝不能久居此洞。后十年洞庭相见。取笔于洞中石壁上。草书曰。
昼日高明。夜月圆清。阴阳魂神。混合上升。
俄有二仙。绡衣霞彩。手棒金简宝符。云。上帝诏。锺离权为九天金阙选仙使。拜命讫。云房谓洞宾曰。住世修功。他日亦当似我。洞宾曰。岩志异于先生。必须度尽众生。方升上界。时翔鸾舞鹤。玉节金幢。仙吹嘹喨。云房与捧诏二仙。乘云冉冉而去。
壬午(862)六十五岁
时鹤顶闲居。有怀火龙先生。锺离先生之诗。
癸未(863)六十六岁
甲申(864)六十七岁
草堂自记云。锺祖去后二年。予居终南山中。殷勤修养金液大丹。九还功成。十月神全。闲取金丹妙道。放为诗歌。时咸通甲申之六年也。
乙酉(865)六十八岁
参黄龙(道缘汇录)圆顿子、玄一子之考证
咸通七年。吕祖金丹已成。不觉洋洋自喜。乃复继游庐阜。至黄龙山。值诲机禅师升座。吕祖登擂鼓堂听讲。师诘座下何人。吕祖曰。云水道人。师曰。云尽水干何如。吕祖曰。叹杀和尚。师曰。黄龙出现。吕祖曰。飞剑斩之。师大笑曰。咄。此固不可以口舌争也。因问汝功夫如何。吕祖曰。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师曰。这守尸鬼耳。吕祖言。争奈囊储不死药。安知与佛有参差。师指铁禅杖云。饶经千万劫,终是落空亡。吕祖豁然大悟。乃留一偈曰。
弃卸飘囊掼碎琴。大丹非独水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瞩咐凡流着意寻。逐拜礼辞去。
又五灯会云。吕真人尝游庐山归宗寺。未几道经黄龙山。值黄龙禅师升座。吕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且道此意如何。黄龙指曰:这守尸鬼。吕曰。争奈囊储不死药。安知与佛有参差。龙曰。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恍然大悟。再拜求指归。言下顿契。
仙佛同源云。黄龙诲机者。乃商山四皓之一。夏黄公所化也。初引锤离祖师见东华帝君王玄甫。继托迹于庐山黄龙寺。架箭张弓以俟吕真人。其慈悲可谓至矣。其所启发者。止复不少。则吕祖之受益于黄龙。黄龙之传灯吕祖。使其集大成。归神化者。岂浅鲜也哉。
游平都山(道缘汇录)
咸通中。吕祖由南康黄龙山之湖南。泛览彭蠡洞庭。复由楚入蜀。闻方平阴长生常在平都。因往访之。不遇。遂游青城山。他日再过平都。方平一见即惊曰。神仙宗伯也。相得甚欢。是时乙酉岁。
七月中元。吕祖临别题诗于壁。云。
盂兰清晓过平都。天下名山所不如。两口单行人不识。王阴仙馆甚清虚。
又曰。
一鸣白鹤出青城。再谒王阴二友人。口口惟思三岛乐。抬眸已过洞庭春。
武阳旧志。唐懿宗时。有吕仙师者。来游锦江。每歇崖洞中。数日不出。人在之迹。其卧处只见衣冠草履。委弃于地。已不知其所之矣。吕祖诗云。曾于锦水为蝉脱。或即此也。
丙戌(866)六十九岁
丁亥(867)七十岁
戊子(868)七十一岁
己丑(869)七十二岁
庚寅(870)七十三岁
以上五年。圣神功化之极。道德崇高之时也。草堂自记云。咸通中年。子感黄龙之示。更穷万仞之功。北登医吾闾山。了却归空大道。自此则神满太虚。法周沙界。度人心事。无岸无边。锦州志。
仙人岩。在医吾闾山。北镇庙东北。孤石峭拔上鑴吕祖圣相。又名吕公岩。想即炼神处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5 第五卷(元凡八十九年)
下一页 卷一终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