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九

正统道藏 > 正一部 > 正一部 道法会元 明 佚名 >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九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九
  混沌玄书
  太上心法序
  善养道者,必先养心。善守法者,必当正己。善修身正己者,须当改念。行之本在心,法之本在己,修身之本在念。心坦则水火自定,阴阳自合。己正则符将自应,邪祟自远。身修心正,人心自归,尊卑自序。凡三者,乃一也。一贯而分三也。道无法无以立身,法无道无以正邪。欲行其道,必守其行。行不立,无以守法。法不立,无以立根。根者,道也。道者,修身之谓也。鬼神易知人之情状,人难知鬼神之情状。故守道者养心,养心者正己,正己者修身,修身者改行也。倘将不随,符不合,必三事有亏。既三事之先察而将符不孚,是太上之误人,非人之悖道也。
  大抵符印咒诀为传世之文仪,乃太上之贵训。然至要捷不出於一窍。窍者,人身之枢机关楗也。天有窍则鼓舞万物,地有窍则河海归源,方圆随器。人身有窍,则动静神灵,总天地之玄关,合阴阳之至道,大以达造化不言之妙,细以察三才万象之根。五方五炁,三界万象万神,随感而应,皆自养心正己修身而得也。不养心,心必邪。不正己,己必侧。不修身,身必倾。心不养,道不坚。己不正,将不孚。身不修,行必败。三之一,一之三,在於德。仁慈公正,恕悯忠良,此道之行,德之仁者也。故太上内有轻重之问,外有轻重之答。后学详之。谨序。
  妙用
  天地大造化,总在一窍中。人能知此窍,万法总能通。
  一窍通灵,万里可往。升天入地,驱神役鬼。
  收为胎息用为窍,道法之中真要妙。
  诸子缘深宿有因,得知怡然自痴笑。
  一点朱符本是灵,窍中妙用体全真。
  以道行道也,遂矣。后学之人,不能一心而用焉。盖天不言而默运,地不言而发生,道不言而包罗,法不言而随应。天以炁而降,地以炁而升,道以炁而生,法以炁而化。天之将,地之神,道之符,法之印,入道从法,先明天地之源,次究神炁之用。天之默运,则雷雨春夏生煞存焉;地之发生,则果核根苗随微而长;道之包罗,上而天,下而地,中而人,无所不包;法之随应,以正为念,以神炁为主也。天将守律,地神卫身,元辰用事,可以驱邪,可以达帝。初不枝蔓,惟正一字,无所不达。当以道为门,法为户。无生诸障,毋为邪役。真人审此,以为戒行云。
  法将
  灵光一点为符,千咒何如一点火浮,烜赫相随,岂在区区朱墨。四正法中,非要於符,非泥於纸。以我之正炁,合将之灵炁。法之系在乎斗,斗所统参於罡。罡者,乃四正之炁,中正之谓也。是炁乃斗之煞。天之斗随日月而转,罡亦如之。然我之斗,我之罡,在於何也哉。须明我之斗,我之罡,我之炁,三合用之,无所不验,无不通也。
  一窍道九窍皆通 法行先天大道将用自已元神 一法通万法皆通一神通万神皆通 轰天雷电霹雳摄
  连环运用理相生,万法无过是五行。
  会得个中颠倒意,青天白日震雷轰。
  我炁阴阳之炁,出则轰天震地,怒则山岳崩摧,煞则邪精粉碎。凝寂之中,其妙可见。默运之功,坐可知。上下神契,心明朗如秋月。法中至玄,其孰能知。将本居天,非己合之,何由应也。但居二斗之中,定光之内,为吾耳。以神炁相贯而合。合符为将,则万病俱消,万魔屏伏。故德者,道之符。诚者,法之本。道无德不足以言道,法非诚不足以言法。守道若正,正法化行。循法无私,将必听从。法者正己,道者守己。又如一事不亏,一心不易,虽王公大人亦可坐伏,此道之谓也。今传法时,师徒有法而不知法本,皆非行法者矣。
  先天妙道
  先天一啊『闱魑磁畜w真寂,一气才分属有为 后天一啊∧运身中精吧瘢玄窍灵光一点明 静则是道动则是法
  虚无自然隐真合道秘章
  道之有三:一者炼形,二者炼炁,三者炼神。虽分其三,不可弃一。三者要全,是炼形炁神。此乃道之机也。
  全形者全在内炼。炼者,象四时之机,备五行之妙,对坎离匹配之用,藏龙虎交合之功。二炁常满,一炁混成,内炁不出,外炁不入。以元阳自暖於离宫,太阳自降於玄谷,三田炁满,出牝入玄,上不皎,下不昧,然后炼炁合神。全炁者,全神炁也。此冲和之炁,涯涯浩浩而流通,绵绵寂寂,扬扬续续,而入脐中。炁归脐则为息,神入息则为胎。胎息相全,混而为一,名曰太乙含真。然后炼神合炁。全神者有四,心、意、精、神之谓。虽言四,而皆同一。今人论其心,不论其意,言其性,不识其命。形乃藏神之宅也。若乃摄炁归根,自然精神内守,见超凡入。圣之根也。
  炼形诀:真心内守,定息凝寂,绵绵若存,炁入丹田。五行攒聚於金鼎,阴阳会合於坎离。脐中动息,绵绵续续,往来自然。真玄自发,灵泉自降,丹田温温。此乃炼形之妙也。
  炼炁者,阴阳之至精也。天之阳魂,地之阴魄,炼成炁,能生神。神为太乙之象,通变百脉之内,散在一身之中,乃强形壮骨。炁住则生神。真心端坐,迭足忘情,胎息绵绵,如龟喘息,真阳自降於离宫,离宫自伏真火,其冷邪阴汗自散也。如此五度,乃合周天三百六十五之数,阳光遍体,其炁自住,子母自守,负阴抱阳。此炼炁之本也。
  炼神者,在目能视,在耳能听,在鼻闻香,在舌知味,在心变化,在意恍惚。其神长游。若纳其神,六根自静。端身正坐,默默然,少时,其神自定,内境不出,外境不入,心无二意,念无所着,听无所闻。合眼闭目,其炁在心。炁归脐中,胎息自盈。舌拄上腭,灵泉自涌。两手抱脐,丹火温温。意游长空,神光自照,六根安定,物我两忘。昏昏默默,神不顾其体,体不顾其神。良久,神迁於太虚之中,见一境物,其光如橘,非外非内,守真勿失。如目之光,如镜之影,心无二意。乃操之存之,恍惚自然真光发达,大若车轮,光润之间,形神踊跃,如月照空。神归体则真,神出体则灵。若守千日之功,形离飞升,万日之内,入圣合真。不枢不机,其理自真也。
  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
  玄牝之间,非凡间物。未有此身,先有此窍。不在上,不在下,中间所有,先天之一窍也。生身之初,乾父之精,坤母之血,共合成。乃神炁之穴也。
  团团一枚裹住脐,一寸三分莲蒂桃子样。其中有二窍如发,左火右水。凡下手工夫,每一日夜十五七次十数次。不拘何时,端坐,交足左上右下,暝目定息。以齿击七十二天鼓声,则真火自发。却即舌拄上腭,则灵泉自涌,却灌五七通吞下。其中行住坐卧,皆可用工。半月或一月后,以指於脐两傍如胗脉样按之,觉得如脉跳样,则是有胎息矣。久之交媾,或一物如粟米大,至半年一年长如黍米大。如此,则听其自然矣。至此,则宿病自除,百病不生,驱役风云雷雨电,无不应矣。
  每日十数次,一炁默念二十字咒七遍,以鼻缓缓吸起本身坎宫炁,升离宫交合。舌拄上腭,片时。然后觉水火自舌端流下脐混合,无量造化。
  夫先天炁者,乃天地自然之炁,非所谓心肝脾肺肾嘘呵呼呬吹之炁。此炁乃先天之炁,父母未兆形已前之炁。是故法本先天大道是也。无形无名,不着万物。至微也,莫测其玄。玉蟾云:不在心兮不在肾。今之两肾中间一点明,非也。此炁黄庭真土,接泥丸戊己相会之。炁归脐中,大肠之左,小肠之右。,无形无名,不可拟伦。乃天地自然之正炁,乃天将出入伏藏之所也。其色如黄金,脐中一寸三分是焉。此炁与后天两肾脉络贯串于泥丸。此炁乃万法之祖也,天地之根本。故修真之士,以此养真固炁。行法不明此炁,何足有天将之法。修真不明此,何以为根本之所养。天地人物一同有此炁,故能通灵。此炁至玄至秘,岂小补哉。得之者当以为万金之宝,轻泄者受天谴责。此炁即黄庭也,乃祖炁土也。中央戊己,其炁黄,此名先天无上一炁,出混沌之初。无形无象,其法脐内一寸三分之内是也。《度人经》云:元始悬一宝珠,大如黍米,去地五丈,隐天真无鞅数众者,是也。此是天将伏藏之所,非中界鬼神所居之地。此炁乃父母未兆形之前有之矣。黄庭者,正在大肠之左,小肠之右,正在中间,空闲一穴,其炁如玉,上冲顶门泥丸宫。至玄至秘,不可轻泄。轻泄则祸及九祖,殃及己身。度师轻授,则受谴非轻。万金不传也。
  终南禅师问萧真人曰:甚物为风甚物云,因何云雾满空横。雷雨满天谁制造,故来今日问真人。真人答曰:地炁升腾不到天,结为云雾满山川。天炁下降不到地,变化狂风满世间。二炁相合为雨露,阴阳相击迅雷轰。此事不通天地理,如何参道与参禅。
  一炁七遍之妙
  耳热风生眼黑云,腹中衮处有雷鸣。
  汗流大小皆为雨,目眩之时电火生。
  玄元妙用
  凡书符祈祷先书月孛符,后加聚云符於其上,又加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符於其上,又加致雨符於其上。如不要雨,只加驱雷符於其上。然后以一炁符盖之。此符帖於动雷关前烧。如蔽日,先书太阳符,后加聚雷符於日上,却少停,以浓墨蘸笔,聚一口炁猛吹笔上墨水於日字上,却念勑符咒焚之。如剪虹,书其符了,却於符下点三点,心念哔哩呜,后又符内掐破纸些小,却焚之。几书符,须合口书。有紧事欲言,书了却言。凡祈梼书符,先一日黄纸,二日青纸,三日皂纸,却书以后十二符,后用五方符,先以本日日辰所属相克书之。皆迭书於符上盖之。
  玄元秘旨
  夫混沌法,以祈祷为重事,其妙在於明乾坤之体用,察阴阳之盛衰,然后使天地之机,有相默契。召雨之际,岂符咒之所灵。符者,乃天地之真信,用之以为之合也。是以先天圣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过用彼而合此也。今之学者,不明升降之理,不察盛衰,不知运用、妄以符咒之间,欲侥幸於万一,吾见失者多矣。岂特为一己之羞,且累於道法,可不哀哉。今述肯綮,以遗后学,使於行持,万无一失。凡祈祷,预於五日前斋戒沐浴,具表奏申,希恩请雨,以某日某时登坛号召。宜於前一夜,仰观星斗,如星繁闪烁,明日必雨。如魁畔白炁四边,当夜有雨。魁畔黄炁,明日云雨。四边云气侵入斗内,三日内大应。若无此境,必无应。切宜详看。至亥子时,运一炁七遍之妙,取身中报应。次早视日,四边黑炁如龙,则巳午间风雨立至。如黑云贯日,则三日内雨。黄云主雷,青云主风,则皆无雨。若白炁亘天,未申时应。仍以云气在日方,验雨来之方。复以水一椀,浇坛所地上,验其润燥,便知升降之理。然后依式建坛,行天雷一派符檄,若是内景相合,报应可立待。若天地之炁不交,吾身之运用不动,则是诚意未达,天命未旋,急宜再奏重谢。至晚,视西方落日处,有银弦云起,则夜必有雨。龙光摄水,明日必雨。至夜,仰观星斗,运无量造化。次日,仍复打点东方,以合夜来警策。若诚达恩颁,则天垂象以示人,即依时登坛矣。急宜首谢,以俟第三报应。至晚,仍复打点,却用睡法。须真中申三字,行蒸山煮海法。至日,以上雷符命檄之用。后五行生克符,与移风摄雨符,则上坛随呼随召而应。及用符口诀,则须口传心受,未形纸笔。此乃祈祷不传之秘,宝之宝之。
  动则霹雳
  入室静坐,良久,然后自然天炁下降,地炁上升,阴阳会于黄庭,混合交感,蒸山煮海,酿成五事。临坛之际,拨动关捩子,各从窍穴而出。故洞山云:此为至玄至秘之奥也。若欲成风,觉耳热之时,则双手玉诀,从腰脊运至耳,一刷。刷上则南风,刷下则北风,刷前则东风,刷后则西风。若成云,觉眼黑之时,则以睛光上视,俟睛动而止。若欲成雷,则以双手握拳,从腰肾运至耳,以拳塞耳,三按而发。若欲成雨,觉耳热汗出,炁不可忍时,以身振动,窍穴俱放。若欲成电,运至极处,则以目光闪闪而出之。欲左则闪左,欲右则闪右。若能如此运动发用,则五事之应,如鼓应桴。此玄之外,更无玄矣。乃千金不传之秘,万劫难遇,切宜宝之。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九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109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八 下一页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一十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