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卷之四

正统道藏 > 太玄部 > 太玄部 山海经 晋 郭璞 > 山海经卷之四
  山海经卷之四
  郭璞传
  东山经
  《东山经》之首曰樕□之山。速株二音。北临乾昧,亦山名也。音妹。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鳙鳙之鱼,音容。其状如犁牛,牛似虎文者。其音如彘鸣。
  又南三百里曰藟山。音诔。其上有玉,其下有金。湖水出焉,东流注于食水。其中多活师。科斗也。《尔雅》谓活东。
  又南三百里曰栒状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碧石。有兽焉,其状如犬,六足,一其名曰从从,其鸣自詨。有鸟焉,其状如鸡而鼠毛,其名曰□鼠,音咨。见则其邑大旱。根水出焉,音枳。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鲦,其喙如箴,出东海,今江东水中亦有之。食之无疫疾。
  又南三百里曰勃齐之山。无草木,无水。
  又南三百里曰番条之山。无草木,多沙。减水出焉,音同减损之减。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鳡鱼。一名黄颊,音感。
  又南四百里曰姑儿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桑柘。姑儿之水出焉,北流注于海。其中多鰔鱼。
  又南四百里曰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可以为砥针,治痈肿者。诸绳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岳山。其上多桑,其下多樗。滦水出焉,音栎。东流注于泽。其中多金玉。
  又南三百里曰材山。其上无草木,其下多水;其中多堪□污之鱼。未详。音序。有兽焉,其状如夸父而彘毛,其音如呼,见则天下大水。
  又南三百里曰独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美石。末涂之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其中多□□,条容二音。其状如黄蛇,鱼翼,出入有光,见则其邑大旱。
  又南三百里曰泰山。即东岳岱宗也。今在泰山□高县西北#1,从山下至顶四十八里三百步也。其上多玉,其下多金。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音如吟恫之恫。其名自訆。环水出焉,东流注于江。一作海其中多水玉。
  又南三百里曰竹山。錞于江,一作涯。无草木,多瑶碧。激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赢。
  凡东山经之首,自樕□之山以至于竹山,凡十二山,三千六百里。其神状皆人身,龙首。祠毛用一犬祈,□用鱼。以血涂祭为绅也。《公羊传》云:盖叩其鼻以□杜。音钓饵之饵。
  《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此山出琴瑟材。见《周礼》也。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愍泽。音民。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虎文,其音如钦,或作吟。其名曰軨軨,音零。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水。
  又南六百里曰曹夕之山。其下多谷而无水,多鸟兽。
  又西南四百里曰峄皋之山。音亦。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垩。峰皋之水出焉,东流注于激女之水。其中多蜃珧。蜃,蚌也。珧,玉珧。亦蚌属。肾、遥两音。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葛山之尾。无草木,多砥砺。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葛山之首,无草木。澧水出焉,音礼。东流注于余泽。其中多珠鳖鱼,音鳖。其状如肺而有目#2,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无时气病也。《吕氏春秋》曰:澧水之鱼,名曰朱蟞,六足有珠,鱼之美也。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峨之山。其上多梓柟,其下多荆芑。杂余之水出焉,东流注于黄水。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言佯死也。名曰犰狳,仇余二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螽蝗类也,言伤败田苗。音终。
  又南三百里曰杜父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耿山。无草木,多水碧,亦水玉类。多大蛇。有兽焉,其状如狐而鱼翼,其.名曰朱獳,音儒。其鸣自叫,见则其国有恐。
  又南三百里曰卢其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沙水出焉,南流注于涔水。其中多□鹕,音黎。其状如鸳鸯而人足,其鸣自訆,见则其国多土功。今鹈胡足颇有似人脚形状也。
  又南三百八十里曰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水行三百里、流沙百里,曰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石。
  又南三百里曰南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
  又南三百里曰碧山。无草木,多大蛇,多碧水玉。
  又南五百里曰缑氏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原水出焉,东流注于沙泽。一日侠氏之山。
  又南三百里曰姑逢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狐而有翼,其音如鸿雁,其名曰獙獙,音毙。见则天下大旱。
  又南五百里曰凫丽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箴石。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九首、虎爪,名曰蠪侄,龙蛭二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
  又南五百里曰□山音一真反。南临□水,东望湖泽。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羊首,四角、牛尾,其音如獋狗,其名曰峳峳音攸,见则其国多狡客。狡,狡猾也。有鸟焉,其状如亮而鼠尾,善登木,其名曰絜钩,见则其国多疫。
  凡《东次二经》之首自空桑之山至于□山,凡十七山,六千六百四十里。其神状皆兽身人面载觡。糜鹿属,角为觡,音格。其祠毛用一鸡,祈婴用一璧瘗。
  凡《东次三经》之首曰尸胡之山,北望□山,音详。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棘。有兽焉,其状如麋而鱼目,名曰耍胡,音婉。其鸣自訆。
  又南水行八百里曰岐山。其木多桃李,其兽多虎。
  又南水行五百里曰诸钩之山。无草木,多沙石。是山也,广员百里,多寐鱼.即鮇鱼,音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中父之山。无草木,多沙。
  又东水行千里曰胡射之山。无草木,多沙石。
  又南水行七百里曰孟子之山。其木多梓、桐、多桃李,其草多菌蒲。未详。音晅之□。其兽多糜鹿。是山也,广员百里。其上有水出焉,名曰碧阳。其中多鳣鲔。鲔即鲟也。似鳣而长鼻,体无鳞甲,别名□鰽。一名鳇也。
  又南水行五百里白流沙,行五百里有山焉,曰跂踵之山。跂音企。广员二百里,无草木,有大蛇。其上多玉。有水焉,广员四十里,皆涌,今河东汾阴县有瀵水,源在地底,濆沸涌出,其深无限,即此类也。其名曰深泽。其中多蠵龟。蠵觜,蠵大龟也。甲有文彩,似玳瑁而薄。音遗知及。有鱼焉,其状如鲤而六足、鸟尾,名曰鮯鮯之鱼,音蛤。其鸣自叫。
  又南水行九百里日踇隅之山。音敏字。其上有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叫。
  又南水行五百里,流沙三百里,至于无皋之山。南望幼海,即少海也。《淮南子》曰:东方大渚曰少海。东望榑木,扶桑二音。无草木,多风。是山也,广员百里。
  凡《东次三经》之首,自尸胡之山至于无皋之山,凡九山,六千九百里。其神状皆人身而羊角,其祠用一牡羊,米用黍。是神也,见则风雨水为败。
  又《东次四经》之首曰北号之山。临于北海,有木焉,其状如杨,赤华,其实如枣而无核,其味酸甘,食之不疟。食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有兽焉,其状如狼,赤首、鼠目、其音如豚,名曰猲狙,葛直二音。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鸡而白首,鼠足而虎爪,其名曰鬿,音祈。雀亦食人。
  又南三百里曰旄山,无草木。苍体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展水。其中多鱃鱼,今虾鳅字亦或作鱃,秋音。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又南三百二十里曰东始之山。上多苍玉。有木焉,其状如杨而赤理,其汁如血不实,其名曰芑。音起。可以服马,以汁涂之,则马调良。泚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海。其中多美贝、多茈鱼,其状如鲋,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蘪芜,食之不□。孚谓反,止失气也。
  又东南三百里曰女烝之山,其上无草、木、石。膏水出焉,而西注于鬲水。其中多薄鱼,其状如鳣鱼而一目,其音如欧,如人呕吐声也。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南二百里曰钦山。多金玉而无石。师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皋泽。其中多鱃鱼,多文贝。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牙,其名曰当康,其鸣自叫,见则天下大穰。
  又东南二百里曰子桐之山。子桐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余如之泽。其中多□鱼,音滑。其状如鱼而鸟翼,出入有光,其音如鸳鸯,见则天下大旱。
  又东北二百里曰剡山。多金玉。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腴,音庾。其音如婴儿。是兽也,食人亦食虫蛇。见则天下大水。
  又东二百里曰大山。上多金玉、桢木女桢也。叶冬不凋。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首,一目而蛇尾,其名曰蜚,音如翡翠之翡。行水则竭,行草则死,见则天下大疫。言其体含灾气也。其《铭》曰:蜚之为名,体似无害。所经枯竭,甚於鸩厉。万物斯惧,思尔遐逝。钩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劳水。其中多鱃鱼。
  凡《东次四经》之首,自北号之山至于大山,凡八山,一千七百二十里。
  右东经之山志,凡四十六山,万八千八百六十里。
  东山经图赞
  鳙鳙鱼从从兽□鼠
  鱼号鳙鳙,如牛虎驳。傱傱之状,似狗六脚。□鼠如鸡,见则旱涸。
  修□
  修□蛇状,振翼洒光。凭波腾逝,出入江湘。见则岁旱,是维火祥。
  狪狪
  蚌则含珠,兽胡不可。狪狪如豚,被褐怀祸。患难无由,招之自我。
  堪□鱼軨軨兽
  堪□軨軨,殊气同占。见则洪水,天下昏垫。岂伊妄降,亦应牒谶。
  珠蟞鱼
  礼水之鲜,形如浮肺。体兼三才,以货贾害。厥用既多,何以自卫。
  犰狳
  犰狳之兽,见人佯眠。与灾协气,出肌刘年。此岂能为,归之於天。
  狸力兽□胡鸟
  狸力□胡,或飞或伏。是惟土祥,出兴页筑。长城之役,同集秦域。
  朱獳
  朱獳无奇,见则邑骇。通感靡诚,维数所在。因事而作,未始无待。
  獙獙蠪蚳兽絜钩鸟
  獙獙如狐,有翼不飞。九尾虎爪,号曰蠪纸钩絜似凫,见则民悲。
  峳峳
  治在得贤,亡由夫人。峳峳之来,归之冥应,谁见其津。
  蠵龟
  水圆四十,潜源溢沸。灵龟爰处,掉尾养气。庄生是感,挥竿傲贵。
  妴胡精精兽鮯鮯鱼
  妴胡之状,似麋鱼眼。精精如牛,以尾自辨。鮯鮯所潜,厥深无限。
  猲狙兽鬿雀
  猲狙狡兽,鬿雀恶鸟。或狼其体,或虎其爪。安用甲兵,扰之以道。
  芑木
  马维刚骏,涂之芑汁。不劳孙阳,自然闲习。厥术无方,理有潜执。
  茈鱼薄鱼
  有鱼十身,麋芜其臭。食之和体,气不下溜。薄之跃渊,是维灾候。
  合窳
  猪身人面,号曰合窳。厥性贪残,物为不咀。至阴之精,见则水雨。
  当康兽□鱼
  当康如豚,见则岁穰。□鱼鸟翼,飞乃流光。同出殊应,或灾或祥。
  蜚
  蜚则灾兽,跂踵厉深。会所经涉,竭水槁林。禀气自然,体此殃淫。
  山海经卷之四竟
  #1今在秦山口高县西北:谭校本补作『今在泰山奉高县西北』。
  #2其状如肺而有目:谭校本补作『其状如肺而有四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5 山海经卷之三 下一页 山海经卷之五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