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真部方法类 真气还元铬 五代 强名子

正统道藏 > 洞真部 > 洞真部方法类 真气还元铬 五代 强名子
真气还元铭
  经名:真气还元铭。题强名子注。据书序当为五代粱人所撰。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真气还元铭序
  余幼亲坟典,长慕烟霞,比跳龙门,欲攀蟾桂。着锦衣於世上,骑跃马於人问,置立机关,开张造化,荣沾父子,福及子孙。体仁义为当代之楷模,用礼智作将来之规矩。梦未同於傅说,钓不遇於姜牙,而遂灰心志求仙道,诗书陡罢,笔砚顿抛。见寰区之多少是非,睹朝市之无限得失,荣如石火,贵似浮枢,不假高低,瞥然聚散。尸行鬼步,非圣哲莫可知之;动肉活尘,非贤良莫能分别。迩后专寻幽洞,遍访名山,历险登危,二十年矣。自梁贞明岁,游於泰山顶高松之下,忽见一人,形容异俗,言语非常,唯称万代之师,柢道九天之主。余遂稽首长跪。为余曰:汝有仙相,方得遇吾。付汝学仙之门,汝能受否?余又长跪,感谢形言。又曰:吾请汝剪发敌血为盟,与汝屈伸吐纳炼形之术。又曰:两纪之内,辄莫传人,传之非人,彼受谴责。余又长跪,忽然不见。余自后常依次第,不报功夫,但是微言,无不神验。余既承师命,合秘天机。两纪将终,许传人世。而乃重修旧则,翻作新经,写之市朝,藏诸山石。后来学者得之幸哉!
  真气还元铭_强名子注解
  一气未分,
  一者,道之所立。气者,一之所生,未分为混沌未分也。此言一气,虽从大道以成名,而且混沌之气,未分清浊也。此则是无名生有名,有名生万物。《道经》云: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言道也,有名言气也。言道者,是一气之父,言一气者,万物之母,有相有形,未有不因一气而生者也。是故修生则贵道,修道则重气,言气是精神之本,性命之源,神明之主。人若得法修之,克为神仙矣。故《黄庭经》云:出清入玄二气焕,子若遇之升天汉。又云:何不食气太和精,故不入死居黄宁。其义明矣。
  三才同源。
  三才者,天地人为三才也。同源,是三才同居混沌之源也。
  清浊既异,
  清者,天也?浊者,地也。既已也,异别也。此言混沌之气分别也,则清气腾而为天,浊气降而为地,人在其中,是已有分别也。
  元精各存。
  元者,元气也。精者,元气之精也。言天地人元气之精各存也。
  天法象我,
  此言元精虽存,而天法象与人无二也。
  我法象天。
  言人法象天以成形也。或问曰:前言天法象我,我法象天,天道因甚无倾覆,人道何故有死生?余答曰:天道虽有枢机,而清虚无心,清虚而无其心,则元气自运。既元气自运,则五行无妨,五行无妨,则无刑克,既无刑克,则是大空,既是大空,则与道合同,是以不倾也。余又答曰:人有生死者,非与天道不同也,乃人之自致也。自致者,从父母媾结精气,至成形降生,便有悲啼喜怒哀乐,渐渐口责五味,耳听五声,眼观五色,心耽五欲,一向万机,无所不有。此已上四事,皆因有心之变动也,既有其心,是无清虚也,既无清虚,是人失道也,既人失道,则与万类同矣,众物齐焉。任运死生,随绿枯朽。或如石火,或似浮涯,成时暂成,灭时便灭。此盖人之自为,非大道之所致也。人若心能无心,色能无色,味能无味,观能无观,欲能无欲,听能无听,机能无机,和光同尘,湛然常存,则与道同矣。又何不得长生如天之乎?
  我命在我,
  言人性命生死,由人自己。人若能知自然之道,运动元和之气,外吞二景,内服五芽,动制百灵,静安五藏,则寒温饥渴不能侵,五兵白刃不能近,死生在手,变化由心,地不能埋,天不能煞,此之为我命在我也。
  不在於天。
  言人性命死生不由天也。
  昧用者夭,
  言昧用元气之人,反致夭寿,此则须事明师传受,方可得为之。不然则又致夭寿也。
  善用者延。
  言达元气道理之人,则寿命延长。
  气和体寂,
  气,元气也。体,形体也。言元气淳和而形体自寂,形体既寂,而气自和。
  守一神闲。
  一者,一气也。神者,神形也。此言人但能守一气,则神形自然闲矣。夫神者是气之子,气者神之母。但知守其母,则子不远,知守其君,则神不散。此皆合自然之道,譬如水润下,火炎上,云从龙,风从虎之类是也。
  灵芝在身,
  灵芝,芝草也。在身,在人身中也。指元气是也。
  不在名山。
  不在名山所探也。
  反一守和,
  一是一神也,和是和气也。前言守一神闲,此言反一神守和气,是为神气相守者,为念念相续,绵绵不断是也。
  理合重玄。
  理,道理也。重玄,又玄也,言人能知反一神却守和气,此名玄之又玄也。
  精极乃明,
  精为精气也,明为神明也。此言人得抱元守一之法,则精气充满,乃通於神明矣。
  神极乃灵。
  神是一神也,灵是人通灵也。此言人达抱元守一之道者,则三万六千神常不离人,则自然通灵也。
  气极乃清。清气为神,浊气为形。
  气为元气也,清为清虚也。此言元气既极,则浊气自散,人乃清虚也。
  因气而衰,
  此言人皆因气衰,则形衰也。
  因气而荣。
  人气王,则身荣也。
  因气而灭,
  人气竭,则身灭也。
  因气而生。
  人皆因元气交结,以生身也。
  喜怒乱气,
  言人或喜或怒,皆乱正气也。
  情性交争,
  言人既有喜怒,财情性交争也。
  拥隔成病,
  前言情性交争,则元气拥隔也,气既拥隔,则成病矣。
  神形岂宁!
  神为万神,形为形体,岂宁为形体不得安宁也。
  炼阳销阴,
  炼如烧炼也,阳是阳气也,销如销铄也,阴是阴气也。上言神形不得安宁,此言炼阳销阴,此是擒制之门,调治之法。大凡求仙学道,摄养乖宜,则须知烧练阳气而销铄阴邪,则可以长生矣。且凡人病息,皆因五味以生身,却因五味以丧身。初服气时,但先积心火以通身烧之,烧讫则依法服之,无不愈者,广成子曰:积火以烧五毒。五毒者,五味也。五毒尽,可以长生矣。
  其气自行,其神自灵。
  此言阴气消散之后,阳气自行。
  以正遣邪,
  正为正气,邪为邪气也。言用正气而发遣邪气也。
  其患自平,
  平如不息时也。上言以正气遣邪气,则如汤沃雪,以火销冰,自然平复如故矣。
  乾坤澄静。
  此已下说服气法次序也。乾天也,坤地也,言为天地澄清,无风云雾雨雪时也。
  子后午前,
  子为夜半时也,午为日午时也。大凡吐纳调服元气,皆取夜半子时,直至日午已前,并可调服,号曰六阳之气也。午后至夜半子时,号日六阴之气也,不许吐纳调服内气,则百无所妨。
  闭目平坐,
  此为天道澄清,子后午前,吐纳调服时也。则须闭目向王方,平坐调服,是平常之法也。
  握固瞑然,
  闭目平坐,便须握固。握固,握大拇指也。暝然,暝目也,似闭不闭是也。
  纳息庐中,
  庐,鼻也。后便纳外息於鼻中,微微引入,令满气海,已久为妙,号日纳新是也。
  吐息天关。
  吐息,吐气也。天关,口也。前既引纳外气入气海中,既良久,又须吐之,则号日吐故是也。
  入息微微,
  微微,为鼻引外气时,微微引入,不令耳闻。小则生之门,大则死之路,故引纳宜微微然。
  出息绵绵,以意引气,
  此为鼻引外气时也,须以意引外气,直入气海中也。
  腑脏回旋。
  此言以意引外气入气海,满则五脏六腑之气自然回旋,小转动,作声汨汨然。
  然后呵之,
  呵为口呵吐之。上言腑脏回旋,气极又须呵吐之,不得强闭也。
  荣卫通宣。
  此言既行吐纳之理,则荣卫无拥滞也。
  但有不和,
  为人非时,五脏六腑不和也。
  遣之踵前,
  遣之上文云已,正遣邪是踵前。《南华经》云:众人之息以喉,真人之息以踵。踵犹跟也。又《胎息经》云:凡人呼吸与真人呼吸有殊,凡人息气,出入於咽喉,真人息气於气海,是气之根本之处。余按外出云踵,足为踵,踵为脚跟也。此言踵,踵为气根也。跟之言根也,言气海是人生根本之处,故但有不和,则令发遣邪气,胎息如前法是也。
  呵五六度,
  呵为六气也,言大凡五脏六腑之气,皆属心,心属呵,但以呵吐纳之,为上法也。吐纳毕,则依·法服气行气。
  无疾不镯。
  言依呵吐纳之,无疾病不镯除也。
  凡欲胎息,
  气凝日胎,呼吸日息,则胎向气中凝,气向胎中息,故曰胎息也。
  导引为先。
  为子后午前,未闭目平坐,握固暝然前也。
  经脉不拥,
  言先导引,则经豚气不拥滞也。
  关节不烦,
  言为导引摆掣动关节,元气流行,无所拥滞,故言关节不烦问也。
  或如射雕,
  此已下是导引法也,此言如人翻身射雕之势也。
  侧身弯环。
  一句便是射雕势也。
  或举腰背,
  此又是一法,仰外以两手背托地,便举腰收脚,令头着地是也。
  如蟾半圆,
  此是举腰法。交指脑后,此别是一法,以两手十指相叉,交於脑后,抱着玉枕是也。
  左旋右旋。
  上言交指脑后,次便须回头背,或左旋转,或右旋转是也。
  劲手足气,
  言导引时,劲挺两手,便感元气是也。
  出於指端。
  上言既劲挺手足,元气自然出於十指之端也。
  摆掣四肢,
  此言为导引时,摆掣动手足,故云四肢也。
  捉摄三关。
  此言为导引时,或闭气,或握固,直至脚十趾皆捉扩之是也。三关,口手脚也。
  熟摩尺宅,
  以两手摩面上是也。
  气海亦然。
  为亦使两手摩之。
  叩齿集神,
  大凡服气导引,须先叩齿三十六通,以集五脏之神。齿为上下齿,号曰天鼓,神闻鼓声则集矣。
  合眸固关。
  眸为眼目也,关为口手足也。言三关闭,则万邪不入。
  冥心放骸,
  万虑不入,放纵也。骸,形骸也。此言灰心,万虑不入,放纵形骸,如太空是也。
  任气往还。
  闭江任气神庐中往还也。
  觉气调匀,
  觉鼻中生还之气,调匀也。
  拥塞喉关。
  喉气和取,出息时便闭气,令外不入,内不出,是拥塞喉关也。
  拥塞则咽,
  此为前拥塞得元气在喉问,既外不入,内不出,则咽之。
  三咽相连。
  又说咽气之常法也。三咽相连,为一闭气,三连咽之,不许津与气同咽也。
  转舌漱入,
  为闭气时,却微吐出,气在口中,含之以舌,小转动,便漱入也。
  咽下丹田。
  此言漱咽下元气,直入丹田,下丹田,脐下三寸气海是也。
  以意引气,
  既咽下气,则以意引气,令入丹田。
  令声汨然。
  咽气下时,有声汨汨然,如水沥坎,闻之分明。
  一咽三咽,
  此言咽气时,一咽至三咽,则一闭气,三连.咽是也。
  再咽如前,
  此言三咽既毕,任气从神庐中往来,候气调则如前三连咽之,是再咽如前也。
  三十六咽,
  是每三连咽毕,候气调则如前三连咽之,直至三十六咽,气之常宜也。《黄庭经》云:三十六咽玉池裹。此之谓也。若未绝粒,即须少食,务令腹中旷然,虚冷无问,坐外但腹空则咽之,一日通夕至十度,自然百六十咽矣。若久服通,顿至三百六十咽,亦谓之中成。一千二百咽,谓之大成,是为太息也。如小胎息,但闭气数至一千或一百息,亦谓之大成。然不能炼形易质,纵得丧生,如同桔木无精光也。几啃摄养乖宜,卒生疾,但依服气法,急治之,取差。咽气时一不铃三十六咽也。上至三十咽,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咽,并得腹内气转,四肢气通,则须且外,放散手,闭口任气从神庐中往来,令微微然,但微之又微,闭气多,出少,是法此可为真胎矣。
  胎息成焉。
  胎息气但三连咽,咽至三十六咽为成。
  大道无为,
  大道,喻人身无为,是无所施为也。但习胎息时,或坐或外,或行或立,任气胎息,纵身如大空,始至无为,是人无身也。既至无身,则是无乱想,既无乱想,则元气不求而自-至,不召而自来。
  而无不为。
  此言却破大道无为,恐学人执着无为,故云无不为也。
  若能无为,
  前注云:纵身如彼大空是也。
  是名无思;
  前注云:既如大空所空,无心是名无思。
  若能无思,
  前注云:若能空空无心,则自然所无思也。
  万物自归。
  万物,万姓也。万姓,指元归也。自归者,则自然归也。言能无思,则元气自然归身也。若作用而求元气者,如缘木求鱼也。
  法象无二,
  言习真气还元之道,古今如一。
  不假施为。
  言自然也,如作用而强施为者非。
  不寒不热,
  此说是真气还元返本之功效也。久而行之,则不寒不热。
  不渴不饥。
  此一句真气功效也,勤而行之,乃至不渴不饥也。
  妙中之妙,微中之微。
  此上二句,是赞此真气还元之不可思议。视之而不见,听之而闻,搏之而不得,与希夷微同矣。
  恬然无欲,
  恬为无味之味,然常也。言此道恬常而无所欲。
  以道自怡。
  怡,悦也。言人得真气还元之道,且我命在我不在於天,功满之后,白日升天,坐在立亡,万神朝拜,山岳倾而我不倾,世界壤而我不坏,故自怡然矣。
  怀道君子,
  此一句指学道之人也。
  铭之佩之。
  此一句令求学仙道之人敬重此文,可以镌之於石,佩带於身矣。
  真气还元铭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洞真部方法类 玉豁子丹经指要 宋 李简易 下一页 洞真部方法类 真龙虎九仙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