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九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九
古之善为道章第六十五
前章明思患预防,标绝情去欲之行。此章明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顺之规。初明为道之化,次辩以智之贼。知此下,示料简以为法。常知下,叹用功而劝修。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疏:言古之人君,善能用道为化者,贵夫无为恬淡,非炫耀其道,明示於人,将导以纯和,杜绝智诈,令质朴如愚尔。
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疏:人之所以难理化者,正以其智太多。智之太多,由人君不明道以临下,是使下人役用其智,而生奸诈,故难理尔。
以智治国,国之贼。
疏:以,用也。贼,害也。言人君任用智诈之臣,使之理国,智多则权谋将作,谋用则情伪斯起,伪起则道废,有害於国,故云国之贼。
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疏:人君不任智诈之臣,但求淳德之士,使坐进无为之道,行宣大朴之风,交泰致和,是国之福也。
知此两者,亦楷式。
疏:两者,谓用智与不用智也。楷,模也。式,法也。人君知用智则为贼,不用智则为福,即当去贼而取福,知此者可为理国之楷模法式也。
常知楷式,是谓玄德。
疏:玄,深也,妙也。人君常能知此两者为楷模法式,是谓深远玄妙之德也。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疏:此结叹也。玄德之君,无为而化,不测其量,深也;所被无外,远也。故能与万物反归妙本,然后乃至大顺於自然真性尔。
江海章第六十六
前章明好智生患,示玄德大顺之规。此章明善下为主,标圣人不争之德。初举江海之喻,善下则为王。次明圣人用谦,乐推而不厌。后结不争之德,以示修学之门。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疏:言江海所以能令百川朝宗而为王者,以其善居下流之所致也。故《易》云:地道变盈而流谦,此举喻也。故地道用谦,则百川委输而归往,圣人用谦,则庶人子来而不厌尔。
是以圣人欲上人,以其言下之。
疏:此合喻也。言圣人欲上於人,则以其谦言下之。夫圣人岂欲居人上而以言下之邪?但圣人知满必招损,故言则谦柔,名则孤寡,以下於物,而盛德鸿业,自然为物所推尚尔。
欲先人,以其身后之。
疏:圣人亦不知先人,直以伪谦,后己先物,物自先之尔。
是以圣人处上而人不重,处前而人不害。
疏:此结前也。圣人临大宝之位,居至极之尊,劳身而逸人,薄己而厚物。在上,人得以生,故不以为重。处前,人得以理,故不以为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疏:圣人之德,弘济无私,与物为春,望之如日,既不为重为害,是以天下之人乐推崇而无厌倦也。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疏:今天下乐推圣人而不厌者,岂不以圣人言则下之,身则后之,以其不与物争先?故天下之人莫能与圣人争先者。
天下皆谓章第六十七
前章明善下为王,标圣人不争之德。此章明喻大不肖,示三宝以慈之行。初六句,标道大,所以不肖。次五句,示三宝,劝其用慈。又八句,复释以慈之利,舍慈之害。又四句,结叹以慈之德尔。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
疏:肖,似也。老君云,天下人皆谓我道虚无广大,似无所象似,故下文答之。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疏:此答不肖之所由也。夫唯我道广大,迥超物表,固非凡情探赜所知,故得称大。若其有所象似,如代间法者,则失其所以为大久矣。是微细粗浅之法,与修不殊,何足称大乎?也夫者,语助尔。
我有三宝,保而持之。
疏:此明所以似不肖者,正以有此三行与俗不同,故老君言我道虽大无象似,然有此三宝,甚可珍贵尔。代人当须保持执守,以修身理国尔。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疏:此列三宝之数也。体仁博施,爱育群生,慈也。节用厚人,不耗於物,俭也。为事始和而不唱,不敢为天下先也。弘益之义,具如下文。
夫慈故能勇,
疏:此覆述三宝之功也。凡人贪竞不慈,勇於果敢,致有穷屈,今圣人以慈为行,故勇於济度。后引证《论语》曰:仁者必有勇。
俭故能广,
疏:以其节俭爱费,不伤财,不害人,故功施益广。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疏:损己益人,退身进物,是不敢为天下先也。故物乐推而成神器之长尔。
今舍其慈且勇,舍其俭且广,舍其后且先,死矣。
疏:且,苟且也。代情多欲,动与道违,舍其利物之慈,苟且害人之勇,舍其节用之俭,苟且奢泰之广,舍其谦退之后,苟且矜伐之先,如此之行,有违慈俭。以之理国,则国亡,以之修身,则身丧,故云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疏:慈为三宝之首,故偏叹美也。夫用慈以拒战,则能全众。用慈以捍守,可以安人,皆不失慈,故能胜固也。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疏:救,助也。卫,护也。天道福善,善人则吉无不利,故以慈战者,天将助之。以慈守者,天将护之,战胜守固,始赖用慈之功救之卫之,终获孔明之助尔。
善为士章第六十八
前章明惟大不肖,示三宝以慈之行。此章明为士不武,标四善配天之极。首标四善之行,次叹是谓不争,结善可以配天,将明古之要道。
善为士者不武,
疏:士,事也。武,威武也。明德之君,用道为理,行慈俭而育物,不威武以御人,所尚以慈,故云不武。
善战者不怒,
疏:师出应敌,事在慈哀,蚊蚋致螫,驱除而已。是知善战在乎止敌,不在乎凭怒,故云善战不怒。
善胜敌者不争,
疏:夫以慈不争,由乎尚德。若用力争胜,非善胜也。令柔远能迩,尽畅慈和,不与敌争,敌人自伏,故云善胜不争。
善用人者为之下。
疏:夫善用其人,以言谦下,人必尽力,可以成功。故《易》曰:以贵下贱,大得人也。
是谓不争之德,
疏:此结上文善士者常柔而不武,善战者常慈而不怒,善胜者常让而不争,善用人者常谦而为下。夫如是者,物竭其能,人贵其用,皆由谦下之所致,岂非不争之德乎?
是谓用人之力,
疏:夫玄默恭己,谦虚下人,人皆欢心,思竭其力,故《易》曰:悦以使人,人忘其劳,是用人之力也。
是谓配天古之极。
疏:此总结上来四善之行,不争之德,能行之者,可以配天称帝,是古之至极要道也。
用兵有言章第六十九
前章明善士为行,不争故可以配天。此章明用兵有言,轻敌则几忘吾宝。初一句,标宗以设问。次六句,示行以辩明。后四句,申戒用兵,知慈哀者必胜。
用兵有言:
疏:老君疾时,轻敌政祸,乐战杀人,故托古以申诫,所称有言,谓下句也。
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疏:吾者,用兵之人也。先唱为主,后应为客,主先唱示,生事而贪,客后应示,以慈自守,欲明古者用兵,常有诫令,当须以慈自守,不可生事而贪。故云不敢为主,而为客也。
不敢进寸而退尺。
疏:夫以道退守,则善胜。进兵取强,则败亡。故进虽少犹伤於贪,退虽多愈得谦让。今鄙其竞争,则云不敢进寸,尚其慈让,故云而退尺也。
是谓行无行,
疏:夫行师在乎止敌,止敌贵乎不争,今为客退尺,善胜不争,虽行应敌,与无行同矣。
攘无臂,
疏:攘臂,所以表怒。善战不怒,故若无臂可攘,故曰攘无臂。
仍无敌,
疏:仍,引也。夫引敌欲有所争,今以不争为德,则是无敌可引,故曰仍无敌也。
执无兵。
疏:执犹持也,兵者五兵戈矛之属也。夫执持兵者,将歌杀敌,以慈为主,自戢干戈,则有兵本无杀意,是则与无兵同也。
祸莫大於轻敌,轻敌几丧吾宝。
疏:几,近也。丧,失也。宝谓慈也。夫为祸之大,莫大於轻侮前敌,好事交争,如此则近丧失吾慈之宝矣。今且失慈,以战则败亡,以守则离散,代间之祸,虽非一途,离散败亡,祸之大者也。
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疏:抗,举也。夫两国举兵以相加,则由其君用道,其将以慈,矜哀於人,不求多杀者获胜矣。
吾言甚易知章第七十
前章明用兵之言,戒其轻敌。此章明畅理之教,示其易知。易知则必有宗君,轻敌则丧其慈善。初标圣教易知,次明迷途不晓。言有宗下,解释易知之意。夫唯下,辩说不晓之由。后叹圣人之怀玉,以勖勤行之上士尔。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疏:老君云我所言以畅於理,理畅则言忘,故易知也。吾所言事者,事於无事,事简则无为,故易行也。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疏:此叹众生不能了言无言,执言而滞教,惑於言教,故莫能知也。不能悟事无事,烦事而不约,迷於尘事,故莫能行也。
言有宗,事有君。
疏:此覆释易知易行所由。宗,本也。君,主也。夫言者所以在理,得理而忘言,故言以不言而为宗本。事者所以在功,功成而遣事,故事以无事为君主。此岂不易行邪?
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
疏:不我知者,谓不知我也。夫唯代人之惑,无了悟之知,封着名相,不能畅理,於事执事,於言滞言,是以不知吾教以无言无事之意。又解云:老君言夫唯我所知,唯在无知,而天下之人用知求知,是以不知我也。
知我者希,则我者贵。
疏:希,少也。则,法也。老君言知我忘言契理之意者,至希少也。若能法则我言而行之者,则可尊贵矣。
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疏:褐,裘也,贱者之服。袭裘褐者,所以蔽下之粗衣也。玉者洁而润,可以比德於君子,言此者欲明圣人内心慧了,外状如愚,故云被褐,以慧了之心,故云怀玉。
知不知上章第七十一
前章明畅理之教,示其易知。此章明了悟之心,虚忘为上。首标迷悟有异,执迷成奸。夫唯下,结叹圣人了知是病,故不强知。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疏:夫法性本空,而非知法,圣人悟此,不有取相之知,於知不着,故云不知,是德之上。此释悟也。不知知病者,言常俗之人不知知法本非真实,於此无知之理,强谓有知,有取着之缚,所以为行之病,此辩迷也。
夫惟病病,是以不病。
疏:众生强知。妄生见着,而为病恼。夫惟能病强知之病,於知忘知,则不为强知所病,故云是以不病。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疏:圣人正智圆明,了悟实相,於知忘知,故不为知之所病,所以者何?以其病,凡夫有强知之病,故说真智以破之。妄知之病既除,真知之药亦遣,故云不病也。
人不畏威章第七十二
前章明了心之智,以虚忘为上。此章明迷妄之病,有可畏之威。初标人不畏威,则祸累斯及。次无狭。下,劝人虚心静欲,则神不厌人。后举圣行证成,示其去取。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疏:有威可畏,谓之威。夫欲恶之来起於微末,积成病累,为彼大威,人不能慎其细微,则至於大可畏也。
无狭其所居,
疏:神所居者心也,人当忘情去欲,宽柔其怀,使灵府闲豫,神栖於心,身乃存也。
无厌其所生。
疏:身所生者神也,厌,恶也。人由神而生,故谓神为所生也。神明托虚好静,人当洗心息虑,神自归之。若嗜欲黩神,营为滑性,则精气散越,则生忘故,劝令无厌所生之神,以存长久之道。
夫惟不厌,是以不厌。
疏:善贷曰道,资形曰神,人能爱道存神,故云夫唯不厌。除垢止念,惟精惟一,神不厌人,故云是以不厌。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
疏:自知者反照内省,防害於微,令无可畏之事。不自见者,不自彰见其才能,炫耀於物,违理失常,以招患也。
自爱不自贵。
疏:圣人自保爱其身,绝去嗜欲,令神不厌,身不自贵者,不自矜贵其身,凌虐於物,以聚怨耳。
故去彼取此。
疏:去彼自见自贵,取此自知自爱,圣人得平等智,了法性空,理无去取,开教化,引凡愚,寓言之尔。
勇於敢章第七十三
前章明迷妄之病,有可畏之威。此章明勇敢之为,成杀身之咎。初标敢与不敢,利害之殊。次明天道谦柔,戒人勇敢。后叹天网之报,以劝善士之修。
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
疏:刚决为勇,必果为敢,言强梁之人,无所畏忌,失於谦柔,决於果敢,犯上作乱者,则是杀身之道也,故云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者,人若於事静慎,敛身知退,所决在於不敢强梁犯患,则是活身之道,故云勇於不敢则活。
知此两者,或利或害。
疏:两者,敢与不敢也。言人能知勇敢则杀而有害,不敢则活而有利,当须勇於不敢。此两者在勇虽同,所施则异,故云或利或害。
天之所恶,孰知其故?
疏:孰,谁也。故犹意故也。勇敢於有为之人,动则有害,乃天道之所恶,而代俗之人,谁能知其意故者乎?
是以圣人犹难之。
疏:此举圣以励凡也。夫以圣人之明,犹难於勇敢,惧其为害,况於凡人欲为勇敢,焉得无害乎?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疏:因上言天之所恶,故此下四句广明天道谦虚,以戒人事勇敢。人怀胜负,所以有争,天道平施,唯善是与,物莫之违,故云善胜也。
不言而善应,
疏:天何言哉?但福善祸淫,吉凶咸应,故曰不言而善应也。
不召而自来,
疏:凡物之来,皆由命召,今天不召於物,而使从己,而万物自来而顺之,则负阴抱阳,春生夏长,皆非召而来也。
繟然而善谋。
疏:天道玄远,繟然宽大,垂象示变,人可则之,故云善谋。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疏:恢恢,宽大也。此覆释上天道等义也。天道网罗虽复宽大,疏而且远,赏善罚恶,不失毫分也。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九竟
民常不畏章第七十四
前章明勇敢於有为,自成杀身之咎。此章明有为则轻死,必犯司杀之诛。首五句,陈戒用刑。次一句,指明司杀。后四句,举用刑代杀,必有愆咎。
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疏:言人不能守道清静,而放纵情欲,动之死地,积习生常,曾无畏者,人君当以清静为化,而教导之,奈何更以刑法诛杀恐惧之乎?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疏:此明人君化以无为,人皆少欲,各全其生,常畏於死。而独有为於奇诈不善之行者,适令吾势得执而杀之,亦孰敢即杀。所以不杀,为自有天网司杀之也,故下文云。
常有司杀者杀。
疏:司,主也。天监孔明,无所不察,奇诈之人,不得其死,是有天之
司杀者杀之矣。
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
疏:言不善之人,司杀自杀,人君用势得执杀而便杀之,是代司杀者杀人,不得天理,犹如拙夫代大匠斲木矣。
夫代大匠斲,希有不伤其手矣。
疏:大匠斲木,动合方圆,拙夫代之,必失绳缠,恶得不损其材而伤其手乎?天网不失,神理昭明,人君任刑,代彼司杀,恶得不害於人而丧其天和乎?奈何以死惧之,斯之谓也。
人之饥章第七十五
前章明有为则轻死,必犯司杀之诛。此章明厚敛则人贫,是生有为之弊。初三段迭明所以为弊。夫唯下,结叹令其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疏:夫人,国之本也。若政烦赋重,而人贫乏,则国本斯弊,弊则危矣。是以下人不足,由君上食用赋税之太多,是以令其饥乏尔。
民之难理,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理。
疏:蠢尔苍生,资君以理,为理之本,谅在无为,故我无为而人自化。今人所以难理者,由君上之有为,有为则政烦而人扰,动生大伪,是以难理。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疏:人之所以轻入死地,丧其生者,皆以其违分求生,养生太厚,不顾刑网,以徇所求,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於贵生。
疏:夫生也有涯,安分则足,既不可违,亦不可加。若营生於至当之外,则惑矣。故不厚其生而生全,求厚生而生丧。故知夫无以生为忧者,是贤胜於矜贵其生之人。
人之生章第七十六
前章明厚敛则人贫,是生有为之弊。此章明有为则心欲,故丧和气之柔。初标生死之二途,次举草木之两喻。结以强大处下,戒令必守和柔。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疏:人之生也,和气流行,自然以之柔弱。人之死也,和气离散,四肢以之坚强。言此者,示柔弱坚强为生死之戒。
万物草木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疏:此举喻也。万物草木,气聚而生,故枝叶敷荣而柔脆,气竭而死,则条干变衰而枯槁。前明有识,此举无情者,以气聚散为荣枯,有识者,以道存亡为生死。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疏:此结前义也。言草木生则柔脆,死则坚强,则知人之为坚强之行者,是入死之徒。为柔弱之行者,是出生之类。
是以兵强则不胜,
疏:此下转结前义也。用兵有言,以慈为主,故云兵恃强则败,欲明人恃强则死尔。
木强则共。
疏:木本强大,故处於下。枝条柔弱,共生於上。盖取其柔弱者处上,强梁者在下,故下文云。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疏: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则枝叶共生其上之义,欲明强梁之人,常在柔弱之下尔。
天之道章第七十七
前章明有为则心欲,是丧和气之柔。此章明强梁必招损,故示天道之喻。初一句,标天以申戒。次五句,举喻以明天。又八句,总合前义。以下毕圣德以结劝尔。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
疏:此法喻双举也。夫天道玄远,非喻不明,故举张弓以昭天德。张弓之法,具如下文。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
疏:夫张弓之为用,当合村定体,令弛张调利。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为架前之时准的也。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为发矢之时远近也。如此则能命中矣。天道亦然,日月寒暑,一往一来,来则损其有余,往者与其不足,则成岁功矣。人君者,当法於天道,抑强扶弱,损有利无,故举亏盈益谦,欲令称物平施尔。
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疏:此明人道不能同天损益。注云衰多益寡者,《易□谦卦》之辞也。
孰能以有余奉天下,惟有道者。
疏:孰,谁也。老君疾时不能同天道,下济以恤於人,光大其德,故举天道以劝云,谁能同天之道,损其有余,以赒奉不足者乎?唯有道之君,乃能然尔。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
疏:此引圣人以证上有道之义,恃犹矜恃也。圣人法天平施,德被於物,不见其功,故云不恃。
功成而不处。
疏:圣人知功成而处,天必损之,故虽道治寰区,功济天下,归美名於群材,而不处其功绩尔。
其不欲见贤。
疏:此结释不恃不处之意也。其不欲见贤者,圣人虽盛德内充,而嘉声外隐,所以不恃为,不处功者,正欲隐德晦名,不欲令物见其贤能尔,此亦损有余之意也。
天下柔弱章第七十八
前章明强梁必招损,以示天道之喻。此章明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之能。初五句,标水之胜功。次四句,叹莫能行者。又五句,证释前义。后一句,转结上文。
天下柔弱,莫过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疏:水之为性,善下不争,动静因时,方圆随器,故举天下之柔弱者,莫过于水矣。而攻坚强,莫之能胜者。夫水虽柔,而能穴石,石虽坚而不能损水,若以坚攻坚,则彼此而俱损,以水攻石,则石损而水全,故知攻坚伐强,无先水者,故云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疏:夫水虽至柔,用攻坚强之物,无能易之者,岂不以其有不争之德而无守胜之心乎?理国修身,亦常如此。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疏:柔弱之道,胜于刚强。天下之人,皆知此义,但惑于自贤,以己为尚,无能行其所知,故云莫能行。
是以圣人言:受国之垢,是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
疏:举圣人之言,证成上义,此即能行以柔胜刚之行者。垢,秽辱也。言人君能含受垢秽,引万方之罪在己,则人仰德美,而不离散,社稷有奉,故云是谓社稷之主也。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者,祥,善也,有君能谦虚用柔,受国之不祥,称孤寡不谷,则四海归仁,是谓天下王矣。
正言若反。
疏:此一句结上文也。夫受国垢浊,却为社稷主受国不祥,却为天下王,其言乖背,不同于俗,故老君详赞云,是必真正之言,行之而信,但常俗闻之,初若乖反尔。
和大怨章第七十九
前章明柔弱则受益,故赞水德之能。此章明法令则生弊,必为余怨之迩。初明立教和怨,未足为义大。是以下,明有德执契,其怨不生。后天道下,明天道无亲,唯善是与。
和大怨,必有余怨。
疏:厥初生人,身心清静,而今耽染尘境,失道沦胥者,情欲之所为也,则知与身为怨之大者,其唯情欲乎。和,调和也。此言百姓因于情欢而生矫伪,人君不能以我无为,令其自化,方欲设教立法,制其奸诈,调而和之,故曰和大怨。必有余怨者,既设教立法不能无迹,斯迹之弊,还与为怨,故云必有余怨。
安可以为善?
疏:设教立法,其进生弊,既有余怨,则安可为善?则是缮性于俗学以求复其初者尔。若能上化清静,无事无为,人有淳朴之风,迹无余怨之弊,方可为善矣。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於人。
疏:左契者,心也。心为、阳藏,与前境契合,故谓之左契尔心圣人立教则有连,有迹则是余怨,故执持此心,使令清静,下以化人,则无情欲,不烦诛责,自契无为矣。
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疏:司,主也。彻,通也。言有德之君主司心,契则人将自化。无德之主,不能虚心而忘己,唯欲作法以通人,作法则弊生,故为无德尔。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疏:唯天道平施,而与善不欺,故司契清静者,天福其善,则言无不利。立法残伤者,天降以殃,则孽不可这,岂非皇天无亲,唯德是辅者乎?
小国寡民章第八十
前章明法令则生弊,必为余怨之迹。此章明淳朴则至理,自无矜徇之求。初标无为之风以劝勉,示人从君化则理。后明家给人足,无所企求也。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疏:寡,少也。什,伍也。伯,长也。器,材器也。此论淳古之代也。言国小者,明不求大。言人少者,明不求多。不求大,则心无贪竞。不求多,则事必简易。简易之道立,则淳朴之风着。适使有出人之材器,堪为什伍伯长,以统于人者,亦无所用之矣。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疏:徙,迁移也。化归淳朴,政不烦苛。人怀其生,所以重死。敦本乐业,无所外求,各安其居,故不远迁移也。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
疏:舟舆之设,本以通水陆,济有无,既无往来,则舟舆弃舍,无所乘用矣。庄子云,至德之代,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疏:甲兵所陈,本以讨不服,御寇敌,上行道德,下无离异,既却攻战之事,则甲兵韬戢,而无所陈也。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疏:古者书契未兴,结绳纪事,故《系辞》云,上古结绳而理,后代圣人易之以书契,欲明结绳之代,人人淳朴,文字既兴,是生诈伪,今将使人忘情去欲,归于淳古,故云使人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
疏:食之甘者,在于适。适则所食皆甘。服之美者在于当,当则所服皆美。苟不适当,虽玉食锦衣,不足称其甘美也。
安其居,乐其俗。
疏:无欲,故所居则安。化淳,故其俗可乐。若逐欲无节,将自不安其居,政苛日烦,焉得复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疏:邻国相望,鸡犬相闻,盖言其近。人至老死不相往来者,由彼此俱足,无所求及故尔。
信言不美章第八十一
上下二篇,通明道德。始标宗旨,以开众妙之门。终结会归,将通得意之路。故寄信美以彰言教,论辩善以戒修行。书知博以示迷误,陈不积以教忘遣。假有多以畅法性,结不争以明圣人。将令学者造精微於言象之中,导筌蹄於理性外。悟教而能忘教,何必杜口於毗耶?因言以明无言,自可了心於柱下尔。
信言不美,
疏:信言者,圣教信实之言也。此老君欲以自明所演言教,化导众生,实为精信,故与俗相违,代人以为不美。
美言不信。
疏:美言,谓代教甘美之言也。言多浮华,动合于俗,既非信实,不可化人。信言所以不美,正以代教美言不信故尔。
善者不辩,
疏:悟教之善,在于修行,行而忘之,曾不执滞,故不辩说也。
辩者不善。
疏:但能辩说言教,曾不悟了,修行惑滞既多,故不为善。
知者不博,
疏:知,了悟也。博,多闻也。言体道了悟之人,在乎精一,不在多闻,故《庄子》云:博溺心也。
博者不知。
疏:夫多闻则滞于言教,滞教则终日言而不尽,既非了悟,故曰不知。
圣人不积。
疏:积,滞聚也。圣人妙达理源,深明法性,悟文字虚假,了言教空无,所说之理既明,能说之言亦遣,则于彼言教,一无滞积,故云圣人不积尔。
既以与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疏:既,尽也。言圣人虽不积滞言教,然众生发明慧心,必资圣人诱导,故圣人以清静理性,尽与凡愚而教导之。於圣人慧解之性,曾不喊耗,故云愈有愈多。注云:有,明自性。多,明外益者,悟理之性既非他有,故云自性。因教之益不自中来,故云外益。明圣人教导凡愚,心弥慧解,故云愈有。惟敩学半,理益精畅,故云愈多尔。
天之道,利而不害。
疏:天道施生,长养万物,利也。无所宰割,不害也。此举喻欲明圣人之道弘益尔。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疏:圣人之道,凡所作为,而与物不争者,为圣人无所积滞,与人愈有是以不争尔。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十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9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卷之八
下一页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