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今韩信兵号数万
今韩信兵号数万这句话是赵国的成安君陈馀对赵王所说,也正是陈馀的这段话让赵国被韩信所灭。那么陈馀到底在赵王面前说了哪些话呢?为什么这段话能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
原来当时的状况是韩信正在分兵准备攻打赵国。而韩信的部署被赵国的李左车这个人看穿了,所以他针对韩信的布局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和防备的方法。如果赵王采纳了他的方法,那么赵国就无法被韩信迅速地拿下,他们还有时间去向别国求救。但是就在这最要紧的时候,赵国的成安君陈馀对赵王说了一段话,而今韩信兵号数万就是在这段话中间。
成安君陈馀的话是这样的一个意思:他认为赵军是正义之师,不需要阴谋诡计就可以以正胜邪。他对赵王说,从兵法上来讲,己方兵书是彼方的十倍时,就可以用包围的方式来消灭敌人;但是当双方兵力相同时,就应该采取正面攻打的方式来对付敌人。他还分析如今韩信虽然自称有数万精兵,但事实上,人数不会超过数千,而且他们还是从远方赶过来,本身就是疲困不已。面对这样软弱的敌人,我们都不采取正面迎击的方式,将来来了更加强大的敌人,赵国就更没有办法了。
这样迂腐的谏言竟然真得被赵王采用了。所以当韩信带领士兵前来时,赵国完全没有做出防备的措施,最后被韩信用计引出,占领了城池。就连赵国的君主也被韩信给活捉了。
韩信谋士
众观韩信的一生,兵法诡异,计谋众多。很多人认为这跟他身边的一些谋士有关,虽然他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多点谋士,也多个参考。其中,就包括蒯通,对他的影响也是甚远的。
善言家蒯通
蒯通何许人也,本名叫蒯彻,因为规避武帝之违而改成通。史书上对此人的记载,大多认为他是一个能说会道,懂得看清时势,是一名说客。蒯通的一生,出现在历史舞台的只有两次,第一次是游说徐工,令其投降于赵王。第二次就是楚汉将要接近尾声的时候,他出来跟韩信说了一通。
故事发生在韩信接连平定三国之后,欲要带兵攻打齐国的时候,军队都还没过平原县,刘邦就派自己的使臣去劝降齐国,于是乎韩信就想停止前进,准备回返。
正在此时,说客蒯通到来,他对韩信说:“将军你受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但是汉王却暗派使臣去劝降齐国,你身怀诏书却要下令停止进攻吗?郦先生只是三寸不烂之舌就劝降了齐国,但是将军你率领大军,功劳却没有区区一个儒生那般大。”这些话,韩信听了之后,觉得甚是有理,就采纳了他的建议,继续下令进攻。
原本齐王已经劝降,还跟郦食饮酒,撤消了对汉军的防御,但是韩信正巧在这个时候,派军攻打,使齐军节节败退。齐王认为郦食的失信,将其用沸水烫死,并兵败而走。
正是由于蒯通的建议,使韩信攻下了齐国,并且想要让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加剧了野心,并也加剧了刘邦对自己的猜忌。
兵仙韩信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谁能成为兵圣的话,那肯定是孙子,而兵仙的话,那就一定是韩信。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次次战役都可以当教科书式的值得后人学习。
首先他做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月就连破三秦,证明了自己有强硬的实力。之后就是渡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打魏王,连续消灭了两个势力。
甚至在刘邦把所有的精锐调走之后,仅仅使用招募的新军,背水一战,拔掉敌军的旗,换成自己的旗,完成以少胜多的战役。没人能够想到一万2的新军可以打败20万的赵军,可见他用兵之奇。
战争还在继续,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和李左车,遂平定燕国。而刘邦这个时候,被楚霸王打得落荒而逃,来投奔韩信,这一夜,刘邦盗取了韩信的虎符,调走了韩信的手下7成的兵力,但这并不影响韩信继续造成奇迹。他只凭手下3成的兵力就偷袭成功齐都临淄。并且覆灭了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龙且所带领的20万楚军。之后,他请封为齐王,想要坐镇东南。
最后,在垓下埋伏楚军,逼的项羽自刎。韩信只不过是花费了3年不到的时间,大小战役无数,但却无一败绩,甚至于常常以少胜多。只要给他兵,他就可以横行天下。可谓是军事才华横溢,少有人可以与之媲美。后世的刘伯温之辈,也难能与之抗衡。
如果说韩信不是兵仙,少有人不信服,能够在诸侯割据的时候,横扫天下,不是仙,那是什么。
韩信使人间视
韩信使人间视这句话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的是韩信在攻打赵国时的故事。这句话所在的段落现在被许多课本引用,成为了学生们考试的重点,这也间接导致韩信这个人物成为了许多学生的关注者。那么韩信使人间视到底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韩信使人间视这句话的意思是韩信派人去探听监视赵王的行为。而这句话所在的段落具体讲述的故事是有背景的。当时韩信分兵准备攻打赵国,李左车针对韩信的布局对赵王提出了一系列防备的方法和措施。韩信得知后,十分担心。因为他的布局不是一日两日就可以改变的。倘若赵王听从李左车的谏言,那么他很可能就会失败。
而这则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韩信派人去探听赵王的行踪和决定,在得知赵王并没有采用李左车的方法后,十分高兴,放心地带领军队向赵国前进。在井陉口附近驻扎后,他连夜选取了2000个轻兵,让他们在赵军出城后进城换上汉军的旗帜。
后来韩信还安慰自己的兵将们说当晚可以打败赵军会餐。但是士兵们都不相信。韩信依旧按照步骤,摆出背靠河水没有退路的阵法,这就是有名的背水一战。赵军看到韩信的布局后十分高兴,果然出城迎击。韩信和张耳等人假装战败,边战边逃。当赵军追到河边时,受到了两方的追击。当他们想要回军营时,发现自己的军营全部被换了旗帜,就误以为是赵王被俘虏了,军心大乱。韩信带人趁机出兵,赵国就这样败了,而赵王也被活捉了。
这就是韩信使人间视的全部故事。
关于韩信的成语
关于韩信的成语有很多个,比如:国士无双、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胯下之辱、功高震主、不赏之功等。这些成语都是出自韩信的个人生平。那么这些成语都包含着怎样的故事呢?
其中国士无双和略不世出这两个成语都是夸奖韩信的才能的。韩信的军事才能极高,恐怕连西楚霸王项羽都比不过。但是他出生不好,所以一直都在项羽和刘邦的部队中默默无闻。直到萧何发掘了他,向刘邦推荐韩信,还说韩信是一个略不世出的人才,当得起国士无双这个词。
而背水一战和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两个成语是出自韩信攻打赵国时。在韩信攻打赵国时,为了激发己方士兵的勇气时,将部队安札在河边。这就意味着,一旦赵军前来攻打,那么汉军就连退路都没有。这个做法在一开始被赵军所耻笑,但是在韩信灭掉赵国时,这个做法就得到了人们的称颂。而与这件事有关的还有一个成语,就是拔旗易帜。
至于胯下之辱这个成语说的是韩信少时贫困,靠乡人的接济过日子,被同村人看不起。有一个少年厌恶韩信,就让韩信钻自己的胯下来侮辱韩信。而让少年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韩信竟然真得钻了。在韩信功成名就之后,这件事就被人们说成是韩信隐忍负重,能够忍受胯下之辱。
韩信灭七国,逼死项羽的功绩被人们称为是不赏之功,因为这份功劳太大,而韩信的地位也已经高到了不能在前进一步的地步。而这份功劳遭到了刘邦的猜疑,所以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这也就成了人们所说的功高震主。
这些关于韩信的成语都是从韩信的人生经历中被概括出来的,算得上是韩信的人生写照。
楚汉传奇韩信季桃
《楚汉传奇》作为一部电视剧,是根据于原有的历史故事所改编的,对历史人物进行了修饰,使历史人物更为丰满,以及使故事情节更具生动性。我们都知道韩信,对他原有的历史肯定有所耳目,剧中在韩信刚登场没多久的时候,就让他遇到了一个爱慕他的人,那就是季桃,这个历史上本没有的人,杜撰出来,使她跟韩信产生了一些情素。
两者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就是韩信漫步在市井之中,引起了季桃对他的关注,可谓是一见钟情。出于女子的羞涩,季桃并没有上前搭话,只是害羞的观望着这个怪人。之后,在季桃河边洗衣服的时候,她看到韩信花了一个下午在研究蚂蚁作战,觉得好好奇,就问他在干什么,看蚂蚁有什么好看的呢,并给了韩信一个果子。韩信心中存有感激,一个果子虽不算什么,但是别人的心意,对季桃说:“观蚂蚁作战,从而推导士兵作战,两者是互通的。”季桃不懂这怪人在说些什么,被随同的姑娘叫走了,这也是两者第一次的讲话。
韩信在卖草马,季桃上前搭话,问他这是什么,却遭来屠夫的排挤,屠夫认为季桃是自己的,韩信这般搭讪,就是在打自己的耳光,就有了胯下之辱的故事。在一旁观望的季桃,满脸流泪,替韩信感到可怜。
木讷的韩信,虽然对感情并不怎么懂,但是季桃对自己的关爱,他是了解的,两者之间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心灵上有所联系。在项梁起义之后,大量的招兵,韩信想要前往,希望施展自己的宏图霸业,就跟季桃分别,允诺日后必将回来,然后娶她。
一转多年,韩信已不是最初的布衣,而是鼎鼎有名的大将军,而季桃身处乱世,为了谋生,反而嫁给了屠夫。见此,韩信没有拆散他们,反而以德报怨,结束了这段最初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