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据康熙五十八年二月礼部等衙门奏:“古来帝后有不合葬而自为陵行,俱就方位定名,今孝惠章皇后陵即在孝陵之东,不必另立陵名,臣等恭拟‘孝东陵’字样,仰侯钦定。”康熙批了个“是”字。从此,皇后另葬的均依此定陵名,东陵、西陵皆如此。
孝东陵葬的是孝惠章皇后,这是顺治帝的第二个皇后。顺治帝的第—个皇后是孝庄太后的亲侄女,因脾气不好,过于奢侈,被顺治废了。孝惠章皇后比顺治帝小3岁,是已废皇后的侄女,是顺治帝母亲侄女的侄女,论辈份她应叫顺治帝为姑父。
这种逾辈成婚的事在清初不以为怪,清太祖努尔哈赤娶乌喇部贝勒布占泰的侄女,而布占泰又娶努尔哈赤的第四个女儿。二大贝勒阿敏把女儿嫁给蒙古的塞特尔,自己又娶了塞特尔的女儿,两人互为翁婿。顺治朝摄政王多尔衮同肃亲王豪格是叔侄关系,但两个人的福晋却是姐妹关系,多尔衮逼死豪格后,又把豪格之妻也就是自己的侄媳娶来作为侧福晋,顺治的生母庄后,姑姑嫁给了皇太极为大妃皇后,她和姐姐也都嫁给了皇太极为侧妃。所以,顺治娶侄女并不奇怪。但由于有董鄂妃,顺治对这个皇后的态度也不好。顺治十八年皇帝死时,孝惠章皇后才2l岁。
康熙的生母早逝,因此对这位正宫皇太后十分敬重,尊为仁宪皇太后,康熙四年九月皇帝大婚后,又加尊号为仁宪格顺皇太后。康熙还专为这位皇太后修建了新的宁寿宫。康熙陪同祖母太皇太后出游行猎时,这位太后也经常随行。偶有一次不随行,康熙还要拣选猎物榛实奉上。康熙五十六年皇太后病死,享年77岁,五十七年入葬孝东陵。
孝东陵就是这年建成的,陵号是五十八年定的。孝惠章皇后入葬后,原来死的妃子、福晋、格格或后来死的,依次或迁或葬于此处。
贞妃:亦姓董鄂氏,是正白旗人轻车都尉巴度的女儿,称董鄂妃为姐顺治帝死时,她痛不欲生,自杀殉主,被康熙追封为贞妃。她的墓原在清东陵风水墙西门外,康熙五十七年移葬到孝东陵。
恪妃:汉族,河北滦州人顺治五年时曾下旨允许满汉通婚。她是户部侍郎石申的女儿,进宫后,顺治赐她居住永寿宫,册封为恪妃,所着冠服均为汉装。康熙六年十—月三十日死,康熙帝缀朝三天,王公下奉恩将军以上,公、侯、伯、都统、尚书、骑都尉齐集致祭,规模很隆重。先葬蓟县黄花山下,五十七年迁葬到孝东陵。
悼妃:姓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和硕达尔汗亲王曼殊锡礼的女儿,论辈份是孝惠章皇后的姑姑,也是庄后的亲侄女,顺治的表妹。她年龄很小就被送到宫中,准备到了年龄(大约13岁)再行册封,可未等到成年,顺治十五年就死在宫中,被顺治追封为悼妃。初葬于蓟县黄花山,定陵名为悼妃陵。康熙五十七年迁葬到孝东陵。
恭靖妃、淑惠妃(孝惠章皇后的妹妹、顺治帝的小姨子)、端顺妃、宁谧妃(顺治长子福全的母亲)。这四个人在顺治时都无名号,前三人为蒙古族。康熙十二年时,那位蒙古族的孝惠章皇后特下旨意,以康熙皇帝的名义,为四人加皇考妃号。这四妃去世时间不—样,但康熙均亲自祭祀奠酒,冠摘缨纬,并于康熙五十七年同时移葬孝东陵。
孝东陵内还葬有4位福晋和17位格格,“福晋”就是妻子,格格是指贵族小姐。清朝刚入至关内,后妃制度不健全,后、妃、福晋、格格的名称混用,这些人实际上都是福临的妻妾。
康熙年间,后宫宫妃制度沿用明制确定下来。“福晋”专用为亲王、世子、郡王等人的妻妾名称。格格专用来称呼满洲贵族小姐。
生之地位分上下,死之处所看高低。孝东陵内共29个宝顶,居中明楼宝顶葬孝惠章皇后。
明楼前石五供两侧,东面自北向南排例着悼妃、恪妃、恭靖妃、端顺妃宝顶。西面自北向南排列着贞妃、淑惠妃、宁谧妃的宝顶。
明楼东侧,沿罗圈墙向南排列着2个福晋,8个格格的宝顶。明楼西侧,沿罗圈墙向南,排列着2个福晋和9个格格的宝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