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苏轼的婚姻是怎样的 日喻 苏轼

苏轼的婚姻

作为一个风流才子,苏轼的一生总共有三个伴侣。其中王弗是她的结发妻子,王弗病逝后他娶了继室王闰之。另外他还有一个侍妾朝云。总体看来苏轼的感情也是比较曲折的。

第一任妻子是他的原配结发妻子王弗,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王弗也是从小读过许多书非常的富有才华的女子,苏轼对于这个妻子也非常的敬重和爱慕,许多事情也会听从她的意见。王弗知道自己所嫁的丈夫苏轼是个才华横溢却对生活只有一知半解的大才子,虽然她只为丈夫打理生活琐事和一些小的事情,不过大日常的生活就是由这些一件件的小事组合起来的。苏轼认为每个人都是好人,王弗怕他吃亏于是每次苏轼会客的时候,王弗总会坐在屏风之后倾听,之后将自己的看法告诉苏轼。两人的感情也非常好,可是王弗却在不久以后病逝了,苏轼悲痛不已便在她的前亲手栽重了三万松苗,将自己无限思念之情化作了松苗,日日夜夜长长久久的守护爱妻。并且在十年之后写了了著名作品《江城子·记梦》,其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成了脍炙人口的诗句。

苏轼的继室王闰之其实是王弗的堂妹,她虽然不及王弗那样能干,可是也是美丽独特的,苏轼将她视作了人间的精灵,作为进士之女王闰之对苏轼也是特别崇拜仰慕的,更欣赏的是他对妻子的深情,后来王闰之她在25岁病逝,苏轼死后两人同穴而葬。

朝云是因为庭困苦而不幸沦为舞女又被苏轼看中,之后成了他的解语花,在苏轼被贬时依旧不离不弃。

日喻 苏轼

《日喻》是苏轼时任徐州知州时所作,苏轼的议论文善用比喻的手法,此篇也不例外,从一个盲人认知太阳的事例做比喻来说明凡事要亲自观察多角度考证,不要以耳代目偏听偏信,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取完整的信息,进而得到正确的认知。

文章非常生动的说明了缺乏实践经验毫无亲身感受,只凭道听途说的经验与材料就对事情做出盲目的结论,到头来是不能还原事情本质与原来面目的。苏轼的这篇《日喻》强调了深入实地调查论证的重要性,告诫世人要想求得真学问就得先求实。

文章以叙述一个盲人认识太阳的寓言故事为开始,因为故事很生动极富感染性,虽然是抽象的,但是依然显得很真实很有说服力,以此为论据得出知识的认知来源于感性的经验,而不是单靠间接经验,否则就会像盲人那样闹出笑话,混淆不同事物的属性与本质。单有感性经验也是不够的,还要亲身实践感受多方探索才能够掌握事物的本质,进而得到求知的根本。

苏轼又以南北方人习水的寓言为论据,阐述在求知的过程中是要通过长期的不断的实践的,求知的道路没有捷径不能一蹴而就,否则就会前功尽弃学不到真正的知识。

苏轼的《日喻》以寓言做论据夹叙夹议深入浅出,让人很容易就理解他所要表达的道理。两个寓言故事代表学习的两个阶段。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表述了苏轼的观点:长学问不是只靠读几本书就行的,要触类旁通杂学兼收,既要有感性认知又要长期实践。其实文章背后的意思是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而发的。

月出 苏轼

相传《月出》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词,但是与苏轼有关的作品中都未提及这首作品。所以,这首词是否出自于苏轼之手,还值得商榷。不过从诗的意境来看,词人将月华初上的场景描绘的非常悠远而美丽。全词的内容是:“灯影桨声里,天犹寒,水犹寒。梦中丝竹轻唱,楼外楼,山外山,楼山之外人未还。人未还,雁字回首,早过忘川。抚琴之人泪满衫,扬花萧萧落满肩。落满肩,笛声寒,窗影残,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词人以《月出》为题,勾勒出了一幅“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场景,这幅画面充满了朦胧感,呈现出一片寂寥寒冷的场景。首先,从字面的意思来看,词人此时正乘坐小船在江面上行进,四周十分静谧,只听得见船夫划桨的声音。船上幽暗的灯光指引着前方,江上寒烟升起,词人感觉身寒,心亦寒。因为夜晚太过静谧,词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梦乡。睡梦中,有人一边敲打丝竹一边轻声和唱着“楼外楼,山外山,楼外之外人未还。”弹琴的人听见此歌,悲伤的泪水沾满了衣襟。一阵轻风吹来,落花掉落在了唱歌弹琴人的身上。此时,笛声吹出悲凉的乐曲,月亮挂在高空,在月光的照射下,窗花中闪现了一个独孤的身影。词人如梦初醒,伴随着划桨声,继续踏上前行之路。

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十分悲凉,展现出词人孤独寂寥的心情。

上一页 12下一页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