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籍屋
亡国之君隋炀帝杨广、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隋亡唐兴,取而代之。但鲜为人知的是他们俩人的姥爷竟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不仅有两个皇帝外孙,而且还是三个皇帝岳父,他便是北周时期的独孤信。
独孤信一生育有七女,出了三位皇后,其中长女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四女嫁给了当时唐国公李昞,后育有一子,名曰李渊,李渊登位后,追封其母为元贞皇后;小女儿名叫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文帝杨坚,生下了杨勇、杨广诸子。就连文献上都说“周、隋及皇家(唐)三代皆为外戚,自古以来,未之有也”,那么这个史上最牛老丈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独孤信本名独孤如愿,是鲜卑族人,世代为部落酋长。北魏时期为抵御北方柔然的骚扰,调集高门弟子及豪杰两千户迁到北部居住,以镇守边塞,号称“六镇”。其中他的祖父俟尼也率领部族在迁徙行列中,转移到了六镇之一的武川镇。俟尼死后,由独孤信的父亲独孤库者继任部落酋长。
北魏宣武帝景明三年(即502年)独孤信出生于武川镇,从小就和同样是迁徙到武川镇的军人子弟们相交好,其中就包括宇文泰、李虎等人。年轻独孤信“美容仪,善骑射”,又喜欢装饰打扮自己。
天有不测风云,正光四年(523年)六镇之一的沃野镇爆发起义,义军首领破六韩拔陵派遣卫可孤率军攻武川镇。之后北魏朝廷调集大军镇压,年轻的独孤信加入了贺拔度、贺拔胜的军队,激战中与贺拔度一起斩杀义军首领卫可孤,由是名声大显。后来六镇大乱,独孤信被迫到中山一代避难。
后来六镇起义的烽火渐渐平息,不料河北风波再起。原来战败所俘六镇兵民20万被北魏中央分配在河北的瀛、冀、定三州就食。525年河北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葛荣起兵反抗,独孤信也加入其中。年轻帅气的独孤信喜爱修饰,讲究穿戴,装束不同其他人,军中称为“独孤郎”。
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代。528年骄傲轻敌的葛荣率领十几万大军的在滏口被仅有七千骑兵的尔朱荣打败,本人还被活捉。尔朱荣,这个充满争议的人物,十分欣赏独孤信,任命他为别将。之后独孤信表现十分出色,曾单枪匹马出阵挑战,一举擒获自称渔阳王的义军统帅袁肆周。
530年掌握北魏大权的尔朱荣被北魏皇帝设计杀死,而独孤信历经辗转,在自己的老上级贺拔胜管制下的荆州任职。之后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被害,贺拔胜派遣独孤信去安抚部众,不料曾经好伙伴宇文泰捷足先登,收编了贺拔岳的旧部。不久朝廷征调独孤信入朝,果敢有为的独孤信深得北魏孝武帝的宠信。
然而此时的北魏已经逐渐呈现分裂的局面,534年面对高欢的军事压力,孝武帝仓皇逃亡宇文泰镇守的长安,北魏正式分裂为东魏、西魏,独孤信得知后,单人独骑追随而去。
西魏开国领土狭小,仅占据关中一代,为了开拓疆土,派遣原来在荆州担任守将的独孤信去已经成为东魏的荆州一带招揽旧部。独孤信以不满千人的军队,击败万余敌军,迅速占领了荆州,部将杨忠更是将东魏刺史辛纂斩于马下。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杨忠有个儿子,名曰杨坚。此后东魏派遣侯景率领数万大军攻打荆州,孤独信寡不敌众,回归西魏之路被断绝,被迫投到南边的梁国。三年之后,独孤信等人才回到西魏。
此后独孤信被任命为秦州刺史,他安抚流民,恢复生产。一日到郊外打猎,等到晚霞满天,策马回城时,帽子无意中偏到一边。第二天起来一看满城人都学他侧戴着帽子,这便是“斜阳侧帽”的典故,独孤信名声大噪。宇文泰见他,能服众心,特给他赐名为“信”。
543年东魏、西魏几十万人在邙山决战,西魏军大败,宇文泰被东魏军一路追击。独孤信和于谨收集残兵从侧面不断袭扰东魏追兵,宇文泰才得侥幸逃脱。此后东西魏战事不断,独孤信屡立战功。
为改革军事制度,548年,掌握西魏军政大权的宇文泰正式设立军府,册封八个柱国、十二个大将军(杨忠为大将军),掌握全国军队。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渊的祖父)、李弼(瓦岗李密的曾祖父)、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独孤信与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间广泛联姻,长女成了宇文泰的儿媳,第四女嫁给了李虎的儿子李昞,小女儿伽罗嫁给了昔日老部下杨忠的儿子杨坚。
但再好的友谊,也经不起权力的诱惑。晚年的宇文泰对独孤信以及其他柱国、大将军即拉拢又防范,先让自己的庶长子宇文毓迎娶了独孤信的长女,将两个家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另外又宣布自己的位置将有嫡宇文觉子继承,由侄子宇文护辅助。
556年独孤信的发小、同事、亲家宇文泰病死。第二年宇文护拥立宇文觉即位,建立北周,大权独揽,这引起了其他几位柱国的不满。八柱国之一的赵贵策划杀死宇文护,计划泄漏,被诛杀。事情牵连到独孤信,因此被免去职务。不久宇文护为了斩草除根还是想杀掉他,但考虑到独孤信威望甚高,交际甚广,逼其自裁。考虑到整个家族的利益,戎马一生的独孤信自尽而死,时年五十五岁。
559年他的大女婿宇文毓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位,是为北周明帝;581年小女婿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朝;618年四女婿的儿子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昞夫妇为帝后,至此他成为历史绝无仅有的一位三个王朝、三个皇帝的超级岳父,他的家族显赫数百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