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民国时期全国各地的中元节习俗介绍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节”、“鬼节”、“盂兰盆节”等。汉族的重要传 统节日。每年阴历七月十五日举行。原为道教祭祖的节日,后来与佛教的盂兰盆会结合在一起,所以称为“盂兰盆节”。 按《国民生活历》的记载,这天的主要习俗是:祀祖,荐西瓜茄饼,祭 毕全可享用。戚友以纸钱、酒肴和果品等送至新丧者之,以助祭祀。出 嫁女归祭祖先。以果蔬、面羊送给外甥,或蒸面人送给亲戚中的小孩。修理路灯,清扫街衢。献花于无名英雄墓前。晚取酒菜、瓜果等在门外或至义塚,供奉无人祭祀者。然后将供品分给贫民。后面具体介绍北京、山西五寨、浙 江温州、江西吉安、贵州开阳、广东潮安和云南腾越等地的中元节习俗。

2.北京 每逢中元节,北京的北海公园天王殿、中山公园音乐堂等处均办有“追 悼阵亡将士法会”。一般用番 (喇嘛)、道(道士)、禅(和尚)三台经,供着一个“海陆空军阵亡将士”的牌位而进行公祭。当晚,番、道、禅身披 法衣,敲打着法器与应邀的各界人士、阵亡将士属分别乘坐客船,环湖一 周后将法船焚化。夜间,僧众照例要放《普利济孤燄口》超度“十方法界”的孤魂饿鬼。中元夜的重要活动之一是“放荷灯”,又称作“放河灯”。荷灯形式很 多,一般是用彩纸做成的朵朵莲花。底下用半个茄子做托,在中心插上点着 的蜡烛,使其漂浮水面。还有的是用西瓜、南瓜和苤蓝半个,将其中心掏空, 当中插上点好的蜡烛,往河里一送,其灯自然顺水漂流而下,排成一队“水 灯”,随波荡漾,灿若繁星。与河里倒影相映成上下双灯,缓缓移动,蔚为奇景。市面上从七夕后即开始售卖莲花灯,种类繁多。其灯均是用彩纸莲花瓣 组成的各式花篮或鹤、鹭等飞禽动物,任人选购。从七月十三日到十七日晚 上 (尤以十五日为最),各儿童及少数成年人均呼伴结群,执灯“邀游于 天街、经坛、灯月之下”,小孩们众口一词地喊:“莲花莲花灯啊,今儿点 了明儿扔啊!”此举称为“斗灯会”。穷人孩子买不起纸灯,便举一荷叶, 中心用竹签插蜡点燃,称为“荷叶灯”。也有的孩子将荷叶反扣在头上,再 插上半只点燃的小红蜡烛,满街跑着玩,正可谓“一柄荷叶绿盖头”。老北京人历来将中元节呼为“鬼节”。各均祭祀已故的宗亲五代。祭 祖的形式不同,有的亲自到地烧钱化纸;有的则在以装有冥银的包裹当 主位,用三碗水饺或其它果品为祭,上香行礼后将包裹在门外焚化。 3.山西五寨 五寨人在中元节有项引人注目的民俗活动,即捏面鱼儿和送面鱼儿。据 说这项活动起源于元朝,当时有位叫俊嫂的妇女,在七月十五借捏面鱼儿和 送面鱼儿组织大起义,结果在八月十五将草芥之官一齐杀掉。至今在五寨 还流传着“七月十五送面鱼,八月十五杀鞑子”的说法。 当初捏面鱼儿一方面是为了借鱼传书,取刀杀鞑子。二是寄一种企求, 要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五寨地处黄河东岸,大有取鱼跃龙门,逢凶化吉之 意在内。后来又有欢庆丰收,品尝新麦,敬奠神灵,告慰先人的意思。在七月十五捏面鱼儿的活动中,可称得上千灵百巧、应有尽有。风格上,有的纤巧细腻,有的简朴粗犷。有的像艺人手里的玉雕,一发一须,活灵活 现,真正做到拙中有巧,粗中见细。有的如国画笔下的大写意,运用夸张、 变形的手法进行艺术加工,增加了面鱼儿的神彩。还有的发面死面混塑,但不论是哪种面捏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或人物亭台,捏好后都必须速上锅蒸 熟,否则会变形。蒸熟后放冷,待面皮不起,便可在上着色加彩,描线点睛, 做艺术加工。最后一道工序是用文火烘干,烘干后的面鱼儿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或作礼品与亲朋好友互换,或当作小孩的零食,或当一种工艺品收藏 玩耍。七月十五送面鱼儿还有某些讲究。如当年订婚的,由婆给女送的面 鱼儿,必须是请本村高手捏绘的一对大胖娃娃。给这对胖娃娃系上红绳,放 在糖馍或时兴糕点上,再配上喜鱼一对、面花生、面红枣若干,其数目必须 成对成双,以讨“成双配对”之意。装篮后覆盖红布或红稠一块,由女婿送 去。到了女,女方愉快地将这篮面鱼儿收下,回送同样数目的面鱼儿或糕 点;如女方态度冷淡,回送的数目由双变单,说明此项婚姻告吹。 如逢新婚得子,由娘捏送7个胖娃娃和8个爬娃娃的面鱼儿,以取儿 女众多,多福多寿之意。因此俗有“七胖子、八爬娃”之语。送父母或长辈 的,多是“松鹤延年”、“寿桃红果”、“南极仙翁”、“灵芝玉兔”等内 容的面鱼儿。送情人的则是“金锁玉莲”、“鱼儿戏莲”、“生荀翠竹”、 “白头红梅”、“胖娃”等。食品有花生、红枣、甜瓜、西瓜等。送朋友多以杂耍为内容,送女双、送男单,少则七八个,多则不限。按年捏生肖, 猪年必捏猪,兔年必捏兔。 4.浙江温州 在中元节前后一个月内,无论农村还是城镇都有定期的普利道场,叫做“盂兰盆会”。道场大都在寺院道观或祖祠中举行,为时3天。温州城市以开元寺为最盛,以粗纸,用铜钱模印,打纸成痕,俗称“九十”(即纸 钱)。几十张为一束,包封整齐,封面上写明已死祖先的名讳,下写某某寄, 纸钱送到开元寺后面一只砖砌的“济幽炉”内,以示寄给幽灵。道场完毕, 放火焚烧,叫“寄束”。府县城隍神像于十五日出动仪仗,到西山济幽,叫 做“中元济幽”。在东门外行前街和上岸街一带有几间大商店,每年按例举 行盂兰盆会。他们在中堂摆一座用猪板油拉成网,绷于木架上,然后在上面 堆米做的糖糕和粽子的肉山,高约六七尺,上面还缀着纸制或米制的彩花人 物等。制糕的米要浸泡半个月,然后磨细、煮熟、加红糖揉成长四五寸、宽 二寸、厚一寸的半月形。献供时还在堂前摆开两桌,陈列山珍海味,请道士 诵经。献供将糖糕、粽子等分送亲友。晚间大张筵席,请弹词班演唱昆曲。 平阳、泰顺、瑞安等地还在大路旁,田埂上、园篱边、墙角等僻静处焚烧纸 钱,称为“化胜钱”。每户人在中元节还设肴馔以祀祖先,祭品有千层糕和鲜粉,亲邻之间 以芦糕相馈送。屠户有拜矮凳的习俗,屠户因每年杀牲很多,自惧有罪,恳求赦免,是全市屠户在中元节手持板凳,从中出来,每走七步要跪下一拜,叩头在 板凳上,一直拜到道院,集合顶礼以赎罪。有的叩得头破血流,以示虔诚。 夜间,还有放灯之举。以江心寺作道场,在瓯江中放灯,叫“放水灯”, 南塘河上放灯,叫“放河灯”,认为可以超度溺水孤魂。水灯用油纸做成莲 花形状,底部涂以松脂,盛油燃火,任其漂浮。在乡村也有用稻草结成丁字 样,上插小蜡烛,浮在水上。巽山等处还有放山灯的,满山布满纸灯,火光点点。 5.江西吉安 在中元节这天,吉安居民无论贫富,都准备佳肴祭祀祖先,并且焚化纸 钱、纸锭。锭是用锡箔折成的,花样甚多。折锭时一忌晚间,二忌孕妇,因 为孕妇折锭,焚化后鬼举之不动,无益于阴曹。还有一种风俗,在七月的上半月内,有钱人大多在路旁搭一高台,台上置神偶、锣鼓、丝竹及包子、水果等,请来和尚或击锣鼓或鸣丝竹,或诵经,喧闹一场,称之为“放焰口”。然后将包子、水果等向台下乱掷,许多人争相抢取。据说妇女抢到包子一个, 来年即可得子;小孩抢得包子,一生可不受惊吓。 6.贵州开阳 开阳人在中元节的主要活动是祭祖。中元节前,人们先以谷、麦、玉蜀 黍等分盛碟中,以水浇之,使发芽长三寸左。挂祖宗名位于中堂之左,或悬上世画像及照像,或临时用红纸书写而贴之,陈案于座前,上列五谷芽, 设茶果。燃香从屋内到屋外,又到院外街上,以招祖先之灵回。此后日夜燃灯,朝暮祭奠。又以长约五六寸、宽约三寸余的楮制之袋若干个,分别书写祖先之姓名于其上,自远祖考妣迄于近亲,并及旁支及已故师友。以亲疏远近定多少之等差,纳冥钱于袋,每袋计冥钞二十一纸。纸以粗楮制,钻钱文于上,俗称“钱纸”。又有兼用金银锞锭的,以大笺折叠而成。大笺指炼锡成箔,附于纸上。箔的颜色或黄或白,于是称之为金、银。又燃香植之夹道如初,然后礼拜于座下,酌酒于案上,称为“上马杯”,认为祖先将去,酌以饯行。于是子孙将祖先之灵送出,举冥镪等而焚烧于外,称为“烧包”。 7.广东潮安 潮安人在中元节都祭祀祖宗。午饭后,人们在门前悬挂纸钱。纸钱的制 法是以长方形的纸数 10张,剪成连续的纸条,以钱形的铁印打印后用绳系之,悬挂在门环上。到黄昏时,门外的墙边点起蜡烛及香。香分三枝插于墙的周围,如农民所插的田秧,称为布田。然后将所挂的纸钱及另备的银纸一齐焚化。孩子们则把香插在柑子上,做灯球玩弄。一般下流社会的人抢拾银纸的灰烬卖之,称为拾鬼屎。富商大贾在铺内举行盂兰胜会,以祭无祀孤魂。好事者还制戈、矛、狮、虎之类,并游行各处,极为热闹。最后大各闭门而睡,无人再敢出门一步。 8.云南腾越 腾越人在中元节有放阴、放活灯及散蜡烛的风俗。放阴指俗传此时祖宗亡魂皆已回来,于是妇女中有眷恋亡夫的,也有思念亡儿的,生死隔别,未 免悲伤。而师娘、端公之类趁此煽惑人心,说可以放生魂至阴间与鬼相会,并可请鬼附他人与亲人相谈。放活灯指在送亡之后,用颜色纸制成莲花灯, 晚间点燃,放在路旁或浮之水中,其意是使冤魂抢去投生。据说,灯放在水 中,如果沉没,即有冤魂抢去,如不沉没,则无冤魂。散蜡烛与放活灯同一意义,只是放活灯是使冤魂从速投生,而散蜡烛是用以照往来过路的鬼魂。 蜡烛用枯竹剖成细片,外面包上蘸油的纸,点燃后插在路旁。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