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孔子“仁”学思想的实事求是精神

孔子“仁”学思想的实事求是精神

第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精神 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路说:“由!海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认真态度,即反对不懂装懂的态度,是孔子教导他 的学生并用以律己阶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原则。因此,他对自己不确切知道的 事物,常常是不随意发表意见,常常是存而不论;只有对他确实了解的事情才发表意见,而且常常是主观上力图“言必有中”。 现就这两方面的情况加 以说明 1.存而不论孔子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在实际生活中还无法验证的事情,他常常采取既不轻易肯定、也下轻易否定的态度。例如,“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里,他把“力”(餐力)、“乱”(叛乱)和怪、神 连在一起,这固然下恰当,但是由于他一贯憎恨暴力和叛乱,因而把力、乱和怪、神放在一起,以表示他把暴力、叛乱和怪、神同等看待,这是可以理 解的。那么,他为什么下谈怪异和鬼神呢?显然,他对当时流行的怪异和鬼 神等迷信说法抱着怀疑因而采取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又如:季路问 事鬼神,子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贡问孔子:“死人有知,无知也调孔子曰:“吾欲言死者 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不孝子孙弃不葬也。赐,欲知死人有知将.将无知也,死,徐自知 之,犹未晚也。” 这里对于鬼神问题和死的问题,孔子都采取回避态度。什么是死?如何事鬼神?在当时的科学水平下确实是难以回答的问题,因此孔子存而不论,不作正面回答。再如: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这里同样反映孔子对当时流行的有关“性”(天性)和“天道”的说法也是采取存而不论的态度。以上三例所涉 及到的关于怪异、鬼神、死、天性、天道等等,在当时条件下,很自然地以 各种迷信的奇谈怪论广为流传。孔子一方面对这些现象采取既不肯定、也不 否定的态度,另一方面由于对鬼神举行的各种祭祀对维护封建宗法道德观念 如孝亲、忠君等有某种实际效果,孔子认为利用这些祭祀对达到上述目的是 有益的,故又表示积极支持。这就是《论语·八佾》所载孔子“祭如在,祭 神如神在”说法的社会背景和他自己的思想背景。“如”字很妙,如果鬼神 确实存在就无需用“如”;既用“如”,就说明对鬼神是否存在还处于尚不 肯定的思想状态。又如: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这里“远”字 比上面的“如”字更妙。按常情说,如果肯定鬼神的存在,为什么既尊敬它 又要疏远它,而且认为这样做是“知”(智慧)的表现呢?难道这不是对鬼 神是否存在仍保持怀疑态度吗?难道这不是借敬鬼神来引起活人对鬼神的臆 想的敬畏,以满足某种封建道德的需要吗?难道这不更可以说明孔子一方面 对鬼神的存在采取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另一方面又表露出他对祭祀 予以积极支持的矛盾心理吗?总起来说,孔子对鬼神本身是否存在等问题所 采取的既不肯定、又不否定的态度,以及由此而采取的存而不论的态度,都 是符合孔子思想的二重性、矛盾性买际的。 2.言必有中。由于孔子注重实际, 所以本书 《导论》中即己指出,他是略于天道、详于人道的人。由于当时文化、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对自然现象 (“天道”)所知甚少,所以子产就曾说过:“天道远,人道迩。”这对主张“知之为知之,下知为不知”的孔 子而言,采取略于天道、详于人道的态度是合乎当时情况和他自己思想实际 的。孔子毕生精力都用于研究“人道”问题,他对于人之所以为人、如何为 人、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例治国平天下等方面的见解,可 以毫不夸大地说,在两千余年前的封建社会条件卜,确已达到了博古通今、 继往开来的地步。特别是他提纲挈颂地以“仁”来对他的包括上述各方曲的 整个思想体系作了“一以贯之”的哲学 概括,在当时来讲,是有划时代意义的。正因为这样,现存可以反映孔子思 想的主要文献 《论语》一书,绝大部分都是谈“人道”问题的言论,其中确 有一些是经过抽象思维的哲学概括,是针对某一问题而提出的中肯言论。例 如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下服。”鲁哀公向孔子提出了怎样使老百姓信服这样一个非常复 杂、涉及面很广、很难回答的问题,其中包括为政是否清廉、赋税是否过重 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孔子根据自己“为政在人”的一贯主张,提纲挈领抓住 问题要害,直截了当地告诉鲁哀公,只要能把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那些 不正直的人的上面,老百姓就服了,因为让正直的人掌权,许多政治上的弊 端就能消除,老百姓就会满意了;如果把不正直的人提拔起来,放在正直的 人的上面,老百姓就不会服。你看,这个问题回答得多么中肯,多么干脆利 落,是多么富有智慧的哲学概括!又如,在向什么人学习的问题上──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认为,只要你有心学习,就不怕没有老师;即 使只有儿个人一道走路,其中也一 定有可以做你老师的人。这个人身上有优点,你就学习他的优点;另一个人 身上有缺点,你就把他的缺点作为自己内省和改正的借鉴。你看,他认为随 处部有老师,这种思想境界多么宽广!另一方面,他用辩证的的观点看待学 习,善者可以学习,不善者作为反面教员,也可以学习。这里所显示出来的 辩证思维多么深刻!再如.针对人与人之间如何正确相处的问题,孔子提出: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和日常上作中除了 小说里鲁宾逊那样的人以外;谁都不可避免的问题。对于人类社会这样一个 带有普遍性的实际问题和原则问题,孔子只用了十二个字,便高度概括地, 是非分明、原则分明地作了明确的分析和说明。一个“和”字,一个“同”字,看上去意思相近,却有原则区别, 历史上也有许多不同的解释和争论。从孔子哲学思想的基本精神看,用现代 语言来讲,“和”就是有原则的和睦相处,“同”就是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 合污。孔子认为,有高尚道德的人(君子),应该既坚持有原则的和睦相处, 又反对对不同的错误意见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只有缺乏道德的人 (小 人),才是只讲无原则的苟同或同流合污,而不讲有原则的和睦相处。这难 道不是一个耐人寻味而含有深刻意义的、对人们都要面临的这个普遍性问题 的哲学概括吗?!这个哲学概括难道现在不是仍保持着它的生命力吗?! 第二,“三为”的区别和统一的知行一致精神 前已屡次提到,孔子是一个讲究实际的现实主义者,一个体现知行一致 精神的人。他既不同于主张消极无为思想的老子,也不同于抱着消极厌世思想的长沮、桀溺之流 ,而是主张改变当 时“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对人类抱积极态度的人。怎样才能养成和坚持这种积极有力的态度和高尚的风格呢?根据孔子散见各处的言论,我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个问题: 一是为学,二是为人, 三是为政 (工作)。因为一个人对人类社会能否做出贡献,贡献之大小,都 取决于对这三个问题处理的结果如何。现就这三个问题分别简述如下:

1.关于为学。孔子对学习,对治学是非常勤恳、非常认真的。他从十五 岁立志一直到七十三岁逝世,不管在什么情 况下,都坚持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三条原则。第一条是学习必须与思考相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下学则殆。” 这就是说,光读书下思考就会茫无头绪;只思考不读书就会想入非非。因此 必须学、思结合,这才是为学的正 道。第二条是学习必须与应用相结合,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首,结果是既不能治理国,出国又不能完成外交任务,这样读《诗》, 虽然读的很多,又有什么用呢?读《诗》如此,读其他书也是如此,读了不 能应用和没读一样!可见孔子非常重视学用结合的原则。第三条是必须以学习为乐。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是说, 做到好学还不够,还要做到以学为乐,所以《论语》一书的第一句就是“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 (悦)乎?”孔子对于为学确是到了学以为乐的地步。他 所以那样博学多能,不能不说是得益于他一生坚持这种以学为乐的精神。 2.关于为人。孔子仁的人生哲学和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是围绕人和如何 做人这个问题而展开的,本书很多章节都谈到这个问题,这里只要把孔子认为为人的几个主要标志提一下就可以了。一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二是“内省不疚,不忧不惧”; 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四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五是“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只此五条就可以充分显示孔子心目中为人的道德风貌和品格情操是何等开 朗、何等高尚了。他自己对这五条也确实是一贯身体力行的。根据实事求是 和“举一反三”的精神,细加体会,就可以大体了解孔子为人之道的要领了 3.关于为政。前已说过,在孔子时代,知识分子的主要出路是“出仕”、“为政”。因此,“为政”在一定意义上就相当于现在的“工作”和“就业”。对于做官(什),当时显然存在着两种态度:一种是做官为了享受富贵,另一种是做官为了实现道义。孔子当然属于后者,子路说过的一句话可以确实地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就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因此,孔子认为是否做官取决于出仕本身是否能实现他行义(仁政德治)的抱负。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就是说, 如果给他出仕的机会(“用之”),他就把道义行之于世(意即兼善天下); 不能给他这个机会 (“舍之”),他就把道义藏之于身(意即独善其身)。 接着,他还用赞扬的口气说:“唯我与尔有是夫!”意思是说,只有他和颜渊能做到这一点。其实,这一点与其说是孔子的优点,倒不如说是他的缺点。他把行义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封建统治阶级身上,把统治阶级给他以出仕的机 会作为行义的唯一可能,这是他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正统观念的必然结果,也是他一生碰壁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他能在对封建统治阶级不“助纣为虐” 的情况下提出并坚持“仁政德治”的主张,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对人民有利 的,对历史的发展是有促进作用的。可是历史的辩证法对此做了讽刺性的嘲 弄。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一方面竭力利用孔子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正统封建 思想”。另一方面却把孔子提出的“仁政德治”挂在口头上,作为掩饰他们横证暴敛和残暴统治的一块“冠冕堂皇”的遮羞布。

在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 社会中,孔子被统治阶级尊为“至圣先师”的秘密就在于此。但是,我们终究只能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人物孔子“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张,只有封建社会 历史上像孔子这样的伟大政治才能提得出来。孔子一生凄凄惶惶,到处碰壁,他只有四、五年的时间有过出什的机会,但不论是在中都宰的任上,还是在小司空、大司寇等的任上,都作出了当时条件下能够作出的政绩,显示 了他的政治品德和才能,表现出他的政治风度。以上关于孔子所谈为学、 为人和为政的三个问题,既有区别而又统一。区别是在统一基础上的区别.统一是在区别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上的统一。那么,这个统一的核心是什么呢?这个核心就是孔子所主张的“仁”,就是体现高尚的道德学问和完整的 人格的“仁”,就是体现真理、人生观、世界观的“仁”,也就是体现作为 孔子人生哲学思想核心的“仁”。在这个统一的“仁”的基础上,在理论密 切联系实际 (知行合一)的精神鼓舞下,表现在为学上就是以学习为乐,表 现在为人上就是具有高尚的道德风貌和品格情操,表现在为政上就是主张和坚持“仁政德治”。分而言之,就是上述三个区别(为学、为人、为政); 合而言之,就是它们的统一 (仁的人生哲学思想)。而其中的为学就是方法 或手段,为人和为政 (工作)是应用或目的。三者之中,为人又是根本,因为为学和为政在一定程度上由为人的品格如何所决定,而为人和为学的实质 如何又集中地通过为政 (工作)表现出来。如果认为为学很好,但是为人和 为政(工作)却不好,或者认为为人很好,但为学和为政(工作)下好,以 致认为为政 (工作)很好,但为人和为学不好,这种现象在逻辑上和事实上都难以想象。这是由于在为学、为人和为政 (工作)三者辩证的区别和统一上有了这样那样错误的结果。这是孔子常常告诫自己和别人。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