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
关闭
当前位置:典籍屋 > 杂谈 > 中国野史、秘史

张骞苏武是同类人吗 张骞故居

张骞 苏武

张骞和苏武同是汉朝外交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俩有所相同也有所不同,均是被匈奴掳去做了十多年的奴役。苏武比张骞的时间更长,十九年被控制在匈奴地区无法脱身。苏武为后人所知更多的是他的气节与忠心,张骞为后人所知的更多的是丝绸之路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两者还是有所不一的。

张骞第一次出使大月氏之事,历经万难,途中风餐露宿,长途跋涉,被匈奴发现,带回部落奴役了十年,最终逃出匈奴的地盘,继续踏上去大月氏的道路。这来来回来数十年让他发现了许多西域国以及捷径的开辟。回汉后的张骞被汉武帝升官,继续由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杰出的外交关系让他闻名与西域各国与中亚地区,各国使者纷纷前来朝贡,甚至保持长期的和亲关系。张骞带来的外交影响力无疑是巨大的。丝绸之路的开辟后来也成了东方与西方之间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渠道。

苏武同样担任过使节,但被匈奴囚禁的时候,不被其威严所逼,仍然坚持自己,曾经欲引刀自杀,也不愿意投降于匈奴。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刻,用雪水解渴,用粘毛充饥。苏武的形象常常被画成画作,或者拍成剧作,然而张骞的事迹很少被排成剧目。苏武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也被后世赞颂。张骞代表汉朝外交的成功,苏武代表汉朝国的尊严,自然国的尊严远远比外交重要,因此在后来的文化贡献衡量上,苏武被人提及的次数远远大于张骞。但是两人在历史中的声望都是名垂千古的。

张骞故居

张骞的故里是陕西省城固县,城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是盛产蜜桔的好地方。这里的气候也是非常舒适,冬季没有严寒,夏季没有酷暑,四季气温平和,可以称作是大西北的“江南”。这里的森林覆盖面积比较大,植被茂盛,盛产两百多种中药材。不仅植被茂盛,而且矿产丰富,石灰石、蓝晶石等产量丰富。这里农业生产业发达,主要以“果、茶、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业发展链接渠道形成产业基地。先后获得多种文明县城的荣誉称号。

张骞之墓便是建在张骞纪念馆中,为了纪念张骞,百姓将一对石虎供奉到现在,这对石虎是百姓用祈雨求神的,传说它是张骞偶然从织女那所得。张骞的陵园分布对称,很有汉朝时代建筑物的特点。另外南沙河风景旅游区自然风光之貌迷人,鱼鸟丰腴,山川秀丽,百花斗艳。

张骞的故乡固城县也有美食存在,城固面皮就是其中之一。面皮白嫩细软,香滑有味。再配上豆芽,菠菜等辅料,浇上各种酱料,独有固城风味。面皮可拌着吃,可以炸着吃,还可以炒着吃,吃法多样,口味不同,是固城人们最喜爱的美食之一。

历年来,张骞的后代在城固老实本分,秉持着先人朴质肯吃苦的精神一直快乐的生活着。他们为张骞修建纪念馆与祠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城固县不仅出了西汉著名外交张骞,同时也出了别的著名人物。千百年来,城固县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建设自己的乡文明,谱写了许多美丽的故事,也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形成了当地独有的文化遗产。

张骞妻子

历史书籍上对张骞妻子的描述非常少。只知张骞的妻子是匈奴人,并为其生下了一个孩子。很多野史说到,张骞出使大月氏的时候,在途中被匈奴发现,带回去当俘虏。张骞成亲后,其妻子对其是忠心耿耿,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正是这个道理。在匈奴之地生活了十年之久的张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出逃,若不是在其妻子的帮助下,张骞恐怕是很难逃出的。

张骞逃出之后,在大宛国国君的帮助下顺利到达大月氏。当他启程回汉的途中又遇匈奴,他再一次被匈奴抓走,回到了原来所生活的部落。张骞又准备第二次逃出部落,于是在匈奴单于死后发生内之时,在其妻子的帮助下再次逃脱,并成功回到了汉朝。据说在回到汉朝后不久,张骞的妻子便死了。无疑,张骞的妻子是一个在他成功背后的女人,但是却被历史所遗忘了。

也许真是张骞的妻子在匈奴中地位身份较高,张骞才不会向其他人一样活动受限制,他成功出逃两次,说明匈奴对其戒备已松。而张骞的妻子能够对张骞死心塌地也说明了张骞也具有自己的个人魅力。他与匈奴交往时不拘礼节,宽阔的胸襟,为西夷人所爱,也为她妻子所爱。随后才有其妻的忠贞不渝,追随张骞回汉之事。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被深深地记录在历史书上,他的丰功伟绩也为后世所称赞,但是历史书中却少了记录他妻子的一笔。

张骞简介

张骞是西汉著名的探险,外交,对丝绸之路的开发有着很大的贡献。他多次出使西域,使汉朝与西域各国长期建立友好的关系,不仅开拓了通往西域的道路,还从西域带回了汗血马,石榴,葡萄,鸵鸟等,也从西汉带去很多物资。张骞为西汉与西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骞除了有显著的外交能力,在军事方面也颇有成就。他身材魁梧,性格开朗,在战场上屡建战功,因为军功卓著被汉武帝封为博望候。在偶然一次机会中,汉武帝派张骞出使大月氏国。他们在出使的途中,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翻山越岭,不想在途中却被匈奴袭击,张骞被抓,为了能够是张骞归顺匈奴,他们让张骞在西域结婚生子,耐得住性子的张骞身在朝营心在汉。他按兵不动在西域生活了十年,只为等一个时机逃出匈奴之地,肩负在身上的出使大月氏之命十年来从未忘记。偶得契机,张骞顺利逃离匈奴之地,从车师国到焉耆,又经过龟兹等地,翻越山岭,最后到达大月氏国。虽然最后大月氏并没有答应张骞与汉联合攻打匈奴,但是张骞在大夏等地考察了一年有余,回去的时候为了避开匈奴,开辟了另外的道路,不料,张骞等人又碑匈奴抓获。一年以后,张骞趁匈奴内乱又带着妻子孩子逃回汉朝。汉武帝听闻张骞这十多年的经历,非常高兴,封他为太中大夫,后来再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这就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故事。

张骞凿空

“凿空”这一词是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里,他把张骞出使西域叫做凿空。凿空也就是凿孔,因为张骞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就像在地上凿了一条道路,凿孔也只是张骞开辟新道路的形象之说。张骞凿空的事迹无论在古代还是现在都是人人所称赞的。那么他到底是如何凿空的呢?

西汉年间,匈奴的势力越来越了强大,汉武帝恐匈奴的势力大到威胁到自己的大汉,便想着要把匈奴一网打尽。偶然一次机会,汉武帝在一个被抓的匈奴口中得知一个大月氏国被匈奴打败,忍辱逃到了别处。大月氏对匈奴的仇恨一直盘踞在心里,于是汉武帝想要借助大月氏的复仇力量一举歼灭匈奴的势力。于是决定招募有识之士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国

当时的张骞有胆有识接受了汉武帝的应征,于是带着一名匈奴人甘父陪同当翻译。他们风餐露宿,道路险阻,一路上真的可谓是尝尽千百种苦难,堪比唐僧西天取经。没想到到达了匈奴的势力范围,被匈奴发现,成了俘虏。这当俘虏的时间一当便是十年,匈奴人为了拉拢大汉使者张骞,可谓是想尽各种方法,还让张骞娶妻生子。

偶然一次机会,张骞等人趁人不备,逃出了匈奴部落,在大宛国国君的帮助下,成功到达大月氏。然而大月氏认为攻打匈奴的路程太过遥远,便没有同意张骞的一起攻打匈奴的建议。于是张骞打道回府,在回去的途中,张骞去了大夏国,发现了可以避免遇到匈奴的捷径。回汉后的张骞被汉武帝赞赏。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任务同样也交给了张骞。

张骞碑

关于张骞的墓碑,有一篇文章叫做《汉博望候墓碑记》,读此篇文章能后感受张骞的信与义。你会从这篇文章中想到张骞的故里。去过张骞故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后代世人对张骞的缅怀之意,你能看到在张骞的陵墓旁,环绕着拍拍松柏,青翠的草丛以及那对守护了两千年的石虎在陵墓前熠熠生辉。座座石碑感叹着历史的过往情怀,赞颂着张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在张骞墓前走一遭,带着无限崇高的缅怀之前,多少人感叹先人的坚强不倒的毅力。张骞把毕生精力全都奉献在两次出使西域的道路上,在被匈奴禁足的十多年里,张骞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度过的,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矛盾心理使他彻夜难眠,心中装有大汉的使命却要被困在如此令人烦躁的环境里。匈奴人不断的笼络张骞,使其归顺,他却十多年秉持汉节,堂堂正正不践踏大汉的尊严。

张骞的墓冢前竖立着一块石碑,这块石碑刻有民国国旗。这块墓碑上的文字多次提到了西北联合大学。是由这所学校的教授记录了他在1938年对张骞墓的考古发掘。这块石碑实属不多见,联大教授对张骞墓的修缮事件也是对城固县的一笔有价值的贡献。不仅证实了张骞墓的真实性,还为后来丝绸之路申报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做铺垫。总之,张骞之墓承载着两千年不变的历史事迹,墓碑也刻画着永不变的历史遗迹,它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快捷键:←) 上一个 回目录 下一个 (快捷键:→)